《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教案
9年级 历史部编版下册 教案第四单元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学情分析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一、教学理念本设计注重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并采取问题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主动思考分析问题,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历史学科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辩证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课属于历史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5 课的内容,与本单元的罗斯福新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同属于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带来的结果。
理解本课,有利于学生理解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对学生学习世界现代史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非常的重要。
本课主要学习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和主要战场、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这三个部分内容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扩大、转折、结果和影响。
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系统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
同时,他们对于西方国家的历史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一些简单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
当然,由于初中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尚在形成阶段,对于希特勒等历史人物,容易产生崇拜心理。
因此教师要加强本课的价值观引领,让学生认识到法西斯对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并让他们通过学习本课,理解和平来之不易,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四、教学目标1.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通过学习本节课,知道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掌握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了解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2.学会使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形成分析问题、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认识到世界人民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形成重视团结合作,珍视和平的国际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教案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教案
版权声明
21世纪敕育网www.21cnw.CG (以下簡柠“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很公司(以下册称“本公司“》底下网站.为络护本公司合法权益,观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声明:
・本网站上所右廉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拯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昔規划・组织名咬名环创作完咸.蕃作权归JH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农网站的试巻、救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魏家孚右信总网堀传翔权,其作品仅代茨作者本人现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客的梢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祖法5贵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車实惰况.
三、任何个人、企审业单位(含敦N网站)衣魯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1B成部分(包括(3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HL (8患网络侵播、改编、汇剧译諄方式).一旦发现侵収.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萩取相关用户信息并更求侵权者币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住品蓋作权的行为,坎迎予以举报。
学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患一经核实.本公司梅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 行政和刑事责任!
椅此声明!(\
滉圳市二一教商股份有限公司。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

走向战争
1938
全面爆发 1939
扩大 1941 反
吞并奥地利
突
慕尼黑阴谋
袭 波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兰
亚洲战场
控苏 法 制德 西 欧战 斯 洲争 同
太盟 平建 洋立 战
争
内容标准:
• 1.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 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 2.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 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1、每一个政府各自保证对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 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2、每一个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 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请回答:
——《联合国家宣言》
(1)《联合国家宣言》是在什么时候签署的?
答:1942年1月1日。
(2)据材料概括《联合国家宣言》的主要内容。
二、最后的胜利
1.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时间?概况?地位?
时间:1942年7月——1943年2月 概况:苏军英勇抵抗,誓死保卫斯大林格勒,德
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地位: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
要转折点
开辟第二战场: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
2. 诺曼底登陆的时间?概况?作用?
答:各国保证以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团结一致
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
(3)《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定有何意义?
答: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5.促使日本投降的原因有哪些?时间?意义?
原因:(1)中国等亚洲各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展开
猛烈的攻击。 (2)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3)苏联对日宣战。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教案-6_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识记: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美军空袭东京;中途岛战役和阿拉曼战役。
2、理解:苏军在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获胜的原因以及美军在中途岛战役中获胜的原因。
3、运用:通过对二战的转折,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认识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综合归纳:综合归纳二战中各大战场如欧洲战场、亚太战场和非洲战场的转折性战役,剖析这些战役对二战胜利的影响。
2、问题探究:结合本课和前课内容,探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打开胜利之门的原因。
3、论从史出:引用相关材料,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体会世界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献身精神。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转折是由世界各国人民在不同战场上完成的。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斯大林格勒战役难点:中途岛战役美军获胜的原因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随着德国进攻苏联以及太平洋战场的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到了世界规模。
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投入到了反法西斯战争中来,随后,这场战争的局势将如何发展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二战的转折。
【讲授】一.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在兵分三路占领了苏联15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后,把侵略目标指向了苏联的首都莫斯科。
在1941年的9月,苏联人民展开了莫斯科保卫战。
面对德军的强大兵力,苏联一方面将莫斯科的政府机构外撤,另一方面组织人民积极抵抗,当时有12万人组成民兵师和巷战小组,45万人(主要是妇女)参加修筑防御工事。
战争初期,德军告捷,12月初,一部德军突入莫斯科市郊,用望远镜已可看到克里姆林宫的尖顶。
但是,苏联人民的顽强抵抗和极寒天气,使得德军寸步难行。
在朱可夫将军的指挥下,苏军大规模反攻,使得德军仓皇后退,被歼灭50万人。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

九下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一、设计要求:1、要求学生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雅尔塔会议的召开等政治协商和行动产生的重大作用及其影响。
2、简述二战的转折、德国、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掌握雅尔塔会议,二战、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的转折点;意大利投降;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二战欧洲战争结束;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的变化及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及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把握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本进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在政治上互相磋商,求同存异;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相互支援,最终才能正义战胜邪恶,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树立和平与安全的国际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2、难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评价雅尔塔会议,培养学生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问题,得出历史结论,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四、教学策略:教师讲述,适时点拨,及时引导求同;学生阅读课文、图片资料和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战争发展的进程,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的基础知识和战争发展的进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五、教学思路:第6课的教学活动是以法西斯侵略势力的进攻为教学思路,本课的教学活动,围绕两大行动展开,一是政治行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二是军事行动——反法西斯战争的反攻。
即是从法西斯侵略势力的侵略进攻→反法西斯联盟的反攻为教学的基本思路。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教学设计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教学设计浙江省乐清市大荆镇第一中学王瑛余芝雪一、教学目标(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意大利投降;《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诺曼底登陆;(二)通过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通过对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这些会议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所起的积极作用;(三)通过对有关历史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本课重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开罗会议。
2.本课难点: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欧洲第二战场的理解。
上师归纳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强调时间及标志的落实阅读梳理明历史1.请生快速阅读课文P91,找出二战的三个主要战场,各个战场的转折点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补充史料: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视频,中途岛战役的视频等)相关史料)2.请生根据图片史料思考,说说斯大林格勒的战略地位?讨论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小组讨论,这场战役苏军为什么能取胜?3.由学生的答案着手补充相应的知识点,整理归纳斯大林战役的意义4.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或者感兴趣的一次战役介绍它的有关概况5.展示有关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被推翻的图片6.展示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转折性战役简表1.学生快速阅读课本,回答三个战场,(也许只能答出两个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而北非战场在书本中的提示不是特别明显,学生不一定能找出来2.斯大林格勒的战略地位学生通过读图和书本知识可以掌握3.斯大林战役为什么是一战和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又为什么是德军失败作为结束,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回答肯定是不全面的4.学生叙讲有关二战中转折点性质的相关战役的故事5.学生欣赏了解意大利政府法西斯分子下台并对德作战的情况6.学生整理有关内容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补充部分史料,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
九上3.4.1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 (教案)教案导学案

人教版历社3-4-1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意大利投降;《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诺曼底登陆2.过程与方法结合相关史实,探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性;归纳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所起的积极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树立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大转折性战役。
【教学难点】探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知导入(回顾旧知式导入)大战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为什么屡屡得手?①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主要原因)②法西斯国家比较成功地采取了闪电战的战术③受侵略国未能团结起来,各自为战,被德国各个击破你认为在这样的态势下,反法西斯国家怎样做才能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教师引入新课:联合二、新课学习(一)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背景①美英苏对外关系的变化: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英两国意识到,援助苏联对它们自身的国家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分别向苏联表示了支持。
苏联调整了对外关系,争取联合一切反法西斯的力量。
②《大西洋宪章》的发表1941年8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联合声明《大西洋宪章》,表达了共同反对纳粹暴政、尊重各国领土主权和各国人民民主自由的立场。
《大西洋宪章》得到苏联和中国的赞同,为后来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奠定了基础。
③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亚欧大陆上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反法西斯战争连在了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真正的世界大战。
2.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第1课时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

本题考查学生对二战转折点的认识。在二战爆发初期
德军即横扫整个西欧,击溃西欧战场的反法西斯主要力量—— 英法联军,并迫使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退至英国。抵抗激烈 的苏德战场成为欧洲最主要战场,减轻了其他战场上反法西斯
战争的压力,苏德战场也成为直接关系着整个二战局势走向的
主战场。
第三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
第三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
2.中途岛战役 (1)背景:在太平洋战场,野心膨胀的日本再次进攻美国太平 洋舰队的前哨基地和珍珠港的屏障——__________ 。 中途岛 海空 大战。 (2)主要交战方式:双方展开________ (3)结果:日军惨败。 太平洋 战争的战略主动权。太 (4)影响:日军从此丧失了__________ 平洋战争出现转机。
此役共毙伤德意军2万余人,俘3万余人,缴获坦克350辆、大
炮400门。英军损失1.3万人,坦克400余辆。此役扭转了北非 战局。
第三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
(3)斯大林格勒争夺战是典型的消耗战。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使德
国已无力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但在军事上德军仍然对苏联存在
绝对的优势,依然有能力在重点地区发起进攻,此时的德军仍然 有赢得战争的机会。德军人员比苏军多0.7倍,炮兵和坦克多0.3 倍,飞机多1倍多。因此,它集中了150万兵力,在苏联南线发动 了夏季攻势,其中以50个师100万人的兵力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
联红军残存的部队补充新兵,以老带新,可以迅速形成战斗力。
而且德军人员和物资难以补充,苏联红军补充的速度和数量则远 超德国。德国的实力因此而衰弱。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德国军 事实力开始日益衰弱,德军的士气也从此一蹶不振,形势开始发 生逆转。德国被迫进入全线防守,苏联开始全线反攻,为盟军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一说诺曼底登陆的影响?
诺曼底登陆成功,开辟了打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使德军陷人苏军和英美盟军东西夹击的铁钳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8月,巴黎解放,法国光复。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是什么意思?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诺曼底登陆的影响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曼底登陆成功的因素和重要意义有哪些?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诺曼底登陆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获取、解读、分析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议一议苏联红军能够取得这一战役胜利的因素有哪些?
苏联红军的英勇抵抗;苏联军民的浴血奋战;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德军在巷战中的大规模消耗
为什么把斯大林格勒战役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使轴心国损失了大批的主力部队,其信心严重受挫。
②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各国人民。苏联迅速转入反攻,开始收复沦陷的领土。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开罗宣言》的发表对中国来说有什么特殊意义?
开罗会议是中国第一次正式参加反法西斯大国首脑会议,它表明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
《开罗宣言》声明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这成为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
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是什么意思?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苏联红军能够取得这一战役胜利的因素有哪些?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把斯大林格勒战役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开罗会议的主要内容及中心议题?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德黑兰会议的主要内容及中心议题?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开罗宣言》的发表对中国来说有什么特殊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想一想大战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为什么屡屡得手?
①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主要原因)
②法西斯国家比较成功地采取了闪电战的战术
③受侵略国未能团结起来,各自为战,被德国各个击破
你认为在这样的态势下,反法西斯国家怎样做才能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
联合
通过你认为在这样的态势下,反法西斯国家怎样做才能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说一说开罗会议的主要内容及中心议题?
中、美、英三国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开罗宣言》
中心议题:商讨对日作战问题
说一说德黑兰会议的主要内容及中心议题?
课堂小结
结合PPT,总结这课主要内容,列个提纲。
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伊朗德黑兰(Tehran)举行战时首次会议。会议通过了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的宣言,并决定美、英于1944年5月1日前在欧洲(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12月6日发表《德黑兰宣言》。
中心议题:商讨对德作战问题安排战后和平与合作问题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教案
课题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年级
九年级上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这些会议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所起的积极作用
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阅读课本,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课新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
讲授新课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建立的背景
①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苏对外关系的变化。
②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共同反对纳粹暴政。为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奠定了基础
③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成为了真正的世界大战。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1942年1月,26国代表在华盛顿白宫正式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议一议反法西斯同盟形成意义?
(1)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2)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3)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观察右图,结合课本知识分析,德国为什么要进攻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顿河大弯曲部以东约60公里处,是苏联欧洲部分的东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及水陆交通枢纽,也是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和石油转运站。
诺曼底登陆的意义
诺曼底登陆是世界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德国陷入了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极大地打击了德国的军事力量,加快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关键句子,通过同伴合作交流,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南昌起义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世重要意义有哪些?
成功因素:
(1)盟军成功的战略战术,使得德军统帅部判断错误,保证了战役顺利进行;
(2)盟军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同时掌握了绝对制空制海权;
(3)盟军有充分的物资准备,进行了逼真的战前训练;
(4)恶劣天气使德军丧失了必要的警惕,为盟军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
知识目标
了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意大利投降;《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诺曼底登陆
重点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开罗会议。
难点
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欧洲第二战场的理解。
学法
通过地图、图片、材料等的分析,学习知识,提升自己。
教法
通过地图、图片、故事等素材来调动学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