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中国粉丝经济现状与粉丝经济发展趋势
浅析“粉丝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方向

Y圆桌论坛UAN ZHUO LUN TAN 浅析“粉丝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方向胡塬炜摘要: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人们不但追求物质满足,而且现在更加注重精神满足。
最近几年,社会舆论重点关注焦点便是“粉丝”,伴随着粉丝数量的日益变多,促进了“粉丝经济”的蓬勃发展。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粉丝经济”概况,接着阐述了“粉丝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及“粉丝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弊端,最后研究了“粉丝经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粉丝经济”;发展方式;用户体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而“粉丝经济”的内涵也随之有了质的改变,已经成为一种商业模式,改变了以往的小众市场,现在已发展为大众市场。
从以往的不被爱戴的群体,到现代能够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以及推动了文化产业市场的蓬勃发展,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粉丝经济”。
目前,“粉丝经济”不但作为新媒体有效的营销方式,而且是新型的经济形态。
到目前为止,粉丝产业链在扩宽,“粉丝经济”也发展出IP经济、明星经济等特殊的经济方式。
本文主要探讨“粉丝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及发展方向。
一、“粉丝经济”概况(一)“粉丝经济”的概念“粉丝经济”是一种创收行为,主要依托于情绪,并且以粉丝社区作为营销方式的一种经济性的行为。
具体表现出“情绪资本”“营销模式”“增值”要素。
第一,通过粉丝的不断关注,品牌生产者能够累积“情绪资本”。
第二,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消费者能够积极地融入营销活动中来。
第三,采取有效的措施使粉丝开展非理性的一些消费,从而实现“品牌增值”。
要特别注意的是,品牌生产者不单单只是影视明星,也能够是企业以及个人等。
(二)“粉丝经济”的形成因素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人们资产越来越多,物质需求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充分表明,单纯的安全以及生理需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必将朝着情感需求方向发展。
“粉丝经济”的消费模式就是充分体现出情感需求。
“粉丝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粉丝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作者:唐璟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02期摘要: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兴起,粉丝经济成为了当前新兴的一类文化经济模式,渗透到科技行业、娱乐行业、体育行业等诸多领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点的形态,进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效益。
如果想要在互联网时代占据一席之地,不仅需要品牌的支撑,同时还要有粉丝的大力支持,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在本文中首先对“粉丝经济”的发展现状做出了一定的分析,随后针对“粉丝经济”的特点提出了几点有效的针对对策,旨在更好的通过“粉丝经济”为企业或个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粉丝经济” 发展现状对策一、“粉丝经济”的概念“粉丝经济”中的“粉丝一词”指的是忠实、狂热的拥护者和支持者,在中国“粉丝经济”主要是在娱乐行业较为广泛,也被人们称之为追星族或者是明星崇拜者。
随着各类新媒体的不断兴起,人们逐渐依赖于微信、微博等虚拟的交流平台,并对之产生了某种精神、活动、产品或人产生热心的追随者和支持者。
随着粉丝文化的不断发展,更多的人愿意为某类产品或者是某种人贴上粉丝标签,例如:很多人受到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精神的吸引而成为苹果产品的消费者,被人们称之为“果粉”。
二、“粉丝经济”的发展趋势随着粉丝文化的不断发展,“粉丝经济”也应运而生,无论是大到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还是小到个人都在自己的媒体渠道上培养和挖掘粉丝,以实现其经济效益。
当前“粉丝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如下:2.1直接消费型的粉丝经济模式逐步扩展到其它传统行业直接消费型的粉丝经济模式主要是指名人及某产品经营团队打造或代言的产品、服务或者是活动,通过吸引粉丝进行直接购买,进而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的行为。
目前直接消费型粉丝经济模式是较为典型的“粉丝经济”应用形式。
在娱乐领域粉丝消费模式主要分为三部分:(1)粉丝直接购买明星的演唱会门票和CD等产品(2)粉丝购买明星代言的产品(3)购买与明星相关的餐厅服务等。
粉丝经济行业报告

粉丝经济行业报告摘要粉丝经济是指以明星、偶像、网络红人等为核心,通过各种方式与粉丝进行互动和交流,并通过粉丝的支持和消费促进产业发展的经济模式。
本文将重点探讨粉丝经济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对相关产业的影响。
1. 引言粉丝经济起源于互联网时代的兴起,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影响力的扩大,粉丝经济也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
粉丝经济行业通过明星与粉丝之间的深度互动,不仅为粉丝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也为明星和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2. 粉丝经济行业的现状目前,粉丝经济行业已经在娱乐、时尚、体育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以明星为代表的粉丝经济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和交流,吸引了大量忠实的粉丝群体。
这些粉丝们不仅愿意为自己喜欢的明星付费购买相关产品,还积极参与到明星活动和社区建设中。
在粉丝经济行业中,明星不再是单纯的艺人,更是一个品牌和一种文化符号。
他们通过与粉丝的互动和交流,建立了亲密的关系,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与此同时,一些明星还通过自己的个人社交媒体和粉丝平台,发布一些独家内容和限量商品,进一步吸引粉丝并营造独特的消费氛围。
3. 粉丝经济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更新和完善,粉丝经济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
以下是粉丝经济行业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3.1 垂直细分化粉丝经济行业将会更加垂直细分化。
由于粉丝经济的核心是明星和粉丝之间的互动,不同领域和行业的明星拥有的粉丝群体也存在差异。
未来,粉丝经济行业可能会更加细分,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的明星和粉丝互动和交流,满足粉丝们的特定需求。
3.2 数字化运营粉丝经济行业将会更加数字化运营。
与传统的明星经纪公司不同,未来的粉丝经济行业可能会更加注重数据的分析和运营,通过大数据技术了解粉丝的兴趣和需求,精准地推送内容和产品。
3.3 社交媒体的整合粉丝经济行业将会更加整合社交媒体资源。
目前,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粉丝和明星互动的主要平台,未来,粉丝经济行业可能会更加整合不同的社交媒体资源,通过多个平台的互动和交流,进一步丰富粉丝的参与感和体验。
粉丝经济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粉丝经济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广泛普及,粉丝经济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经济现象。
粉丝经济,即围绕粉丝社群产生的经济行为,它涵盖了从偶像崇拜、品牌忠诚到消费行为的多个层面。
本文将对粉丝经济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我们将首先概述粉丝经济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接着分析当前粉丝经济的主要市场现状,包括市场规模、主要参与者、消费者行为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讨粉丝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将提出一些建议,以推动粉丝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粉丝经济的现状在当今社会,粉丝经济已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经济现象。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交媒体的普及,粉丝经济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其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据统计,全球粉丝经济市场规模已达数千亿美元,且呈现出稳健的增长趋势。
随着粉丝文化的深入发展,这一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粉丝经济形态多元化。
在粉丝经济中,不仅有传统的唱片、影视、周边商品销售,还衍生出了线上直播、粉丝见面会、虚拟商品等新型经济形态。
这些新型经济形态不仅丰富了粉丝经济的内容,也为相关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社交媒体成为粉丝经济的重要推手。
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抖音、快手等为粉丝提供了便捷的互动渠道,使得粉丝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通过这些平台,粉丝可以实时了解偶像的最新动态,与其他粉丝进行交流,甚至参与到偶像的创作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了粉丝对偶像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粉丝经济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吸引和留住粉丝成为各大品牌和企业的重要课题。
另一方面,粉丝文化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如盲目追星、网络暴力等,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引导。
总体而言,粉丝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也需要在健康、有序的环境下持续发展。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粉丝经济有望呈现出更多的新特点和新机遇。
三、粉丝经济的发展前景粉丝经济作为当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前景广阔且充满希望。
2017年粉丝经济产业市场分析报告

2017年粉丝经济产业市场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偶像定义?为何能成为产业 (6)第二节日本:偶像产业历史悠久,支撑整个日本音乐市场 (6)一、“J家”:“会员费+粉丝衍生消费+大众娱乐”打造顶级偶像经济 (8)二、“48”系:“剧场+握手会+总选举”经营养成概念,创造十年女团奇迹 (9)三、二次元偶像:“虚拟+真人”构成企划即IP模式,多重变现保证盈利持续性 (12)四、市场规模:核心层+衍生层,总规模超过500亿人民币10 (13)五、资本视角:AVEX见证偶像工业发展,Klab受Lovelive !深度影响 (15)第三节韩国:精英偶像工厂持续复制成功,竞争激烈产业积极出海 (18)一、产业格局:三巨头引领行业竞争激烈,产业积极拥抱资本市场 (18)二、模式:可复制的高效精英偶像造星工厂,打造ToB泛C运营与盈利范式 (19)三、市场规模:国内市场规模超过200亿,B端收入占据半壁江山 (20)四、资本视角:龙头企业持续领先、积极出海,公司发展与韩流密切相关 22第四节中国:宏观微观双重催化,我国偶像产业迎来发展窗口期 (25)一、经济发展刺激消费转型,为偶像产业发展提供需求 (26)二、内容消费者付费习惯逐步养成,为偶像产业提供盈利空间 (28)三、产权保护体系日趋完善,为偶像产业发展提供法律基础 (30)四、娱乐基础工业逐步成熟,平台反哺内容促进偶像产业发展 (32)五、内容制作水平增强,吸引韩饭日饭回归的人口红利 (33)第五节中国市场规模测算:快速发展,千亿市场可期 (35)一、核心音乐层:依托音乐行业迅速发展,偶像产业可达500亿 (35)二、衍生层:泛娱乐大背景为偶像产业再添500亿市场 (37)第六节偶像经济核心模型:从流量到粉丝,从C端到B端 (41)一、ToC:流量到粉丝,转化率是关键 (43)二、ToB:依托粉丝效应,阶梯化艺人培养是关键 (43)三、产业格局:巨头、产业资本入场,各类公司跑马圈地 (45)案例1. TF-boys:从爆款到家族,创立中国版杰尼斯 (47)案例2. SNH48:养成系女团范本,打造O2O粉丝经济生态 (49)案例3. 中樱桃:网生品牌领导者,构建流水线化造星工厂 (51)图表目录图表1:历届AKB48总选举票数统计情况 (11)图表2:2006-2015年日本唱片市场规模 (14)图表3:2013-2015年日本动漫市场规模(亿日元) (14)图表4:Avex收入及其增长情况 (16)图表5:2014年Avex分项目收入占比 (16)图表6:2012-2014韩国音乐市场规模(百万韩元) (20)图表7:2016年上半年韩国音乐专辑市场分布 (20)图表8:SM和YG娱乐收入比例(十亿韩元) (21)图表9:2013-2016年韩国广告市场规模(亿韩元) (21)图表10:2010-2015年韩国电影市场规模(亿韩元) (22)图表11:韩国广播影视制作市场规模(百万韩元) (22)图表12:韩国上市娱乐经纪公司市值分布 (23)图表13:韩国上市娱乐经纪公司收入分布 (23)图表14:SM公司营业收入及其增长情况 (24)图表15:SM公司分地区收入情况(百万韩元) (24)图表16:我国人均GDP及GDP增长率 (26)图表17: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及占GDP比重 (27)图表18:1980-2014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万人) (27)图表19:主要城市2015年人均GDP情况(万美元) (27)图表20:2007-2016H1我国网民数量及普及率 (28)图表21:互联网渗透率的长期天花板是城市化率 (29)图表22:2011-2018在线音乐市场和付费规模 (29)图表23:2013-2020年我国在线视频市场规模 (29)图表24:2015年主要视频门户自制内容投入和产出 (32)图表25:TFboys和SNH48的粉丝向综艺点击量(万次) (33)图表26:EXO和TF-boys、少女时代和SNH48百度指数具有明显替代关系 (34)图表27:2015-2020年我国核心音乐市场规模及预测(亿元) (35)图表28:2015-2020年我国广义偶像音乐市场规模及预测(亿元)) (37)图表29:近10年中国与北美票房及增长率比较 (38)图表30:2006-2015年我国电视剧制作规模 (38)图表31:2007-2015年我国网剧制作数量 (38)图表32:中国网络剧市场规模预测(亿元) (38)图表33:我国广告市场规模(亿元) (39)图表34:我国综艺制作数量及预测 (40)图表35:我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及预测(亿元) (40)图表36:我国二次元用户规模及增长率(万人) (40)图表37:影视剧季度点击量分布情况 (44)图表38:AKB48与SNH48总选举投票对比 (51)图表39:2013-2016年乐华文化收入 (53)图表40:2013-2016年乐华文化净利润 (53)图表41:嘉行传媒收入情况(亿元) (54)图表42:嘉行传媒净利润情况(亿元) (54)表格目录表格1:2015年杰尼斯事务所主要艺人总收入规模统计及估算 (8)表格2:48系2015年总收入估算 (11)表格3:2015年日本Oricon榜单销量前十名 (14)表格4:韩国主要偶像艺人经纪上市公司情况对比 (18)表格5:我国文化产业一般法规和政策 (30)表格6:2013-2020年我国视频平台内容支出成本及其收入占比情况统计和预测 (32)表格7:日韩偶像团体百度贴吧关注数统计 (33)表格8:2015年我国音乐市场总规模统计 (35)表格9:我国音乐产业核心层预测 (36)表格10:主要相关上市公司经济业务和影视业务收入情况 (44)表格11:我国目前主要女子团体情况统计 (45)第一节偶像定义?为何能成为产业广义的偶像已经在我国萌芽、发展我们对偶像定义为:拥有直接C端粉丝作为消费者的一群人的统称,狭义讲专指偶像艺人或团体,也包括新一代歌手、演员等,广义上还包括各类网红、直播主播、知名博主、Coser等各类KOL。
打造“粉丝经济”促进“粉丝产业”健康发展

打造“粉丝经济”促进“粉丝产业”健康发展打造“粉丝经济”促进“粉丝产业”健康发展粉丝文化是指在某个领域内,由个体或社群组成的一群拥有强烈粉丝情感和支持意愿的人群。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粉丝经济逐渐崛起,成为推动相关产业快速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粉丝经济的发展和粉丝产业的健康发展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促进的。
一、粉丝经济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的粉丝经济意识和行为逐渐增强。
粉丝不再只是对明星和偶像的狂热支持,而是成为一种新型的消费行为和文化现象。
粉丝们通过购买明星周边产品、参加演唱会和粉丝见面会等方式,展示自己对偶像的支持和热爱。
在电商平台上,也出现了大量的明星粉丝群体,他们为自己的偶像代言推销产品,进一步推动了粉丝经济的发展。
二、粉丝经济对产业发展的促进1. 内容创造和传播:粉丝经济的发展对内容创造和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明星粉丝们不仅关注偶像的作品和表演,还积极参与到创造和传播内容的过程中。
通过网络直播、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粉丝们可以分享自己的创作和想法,并与偶像和其他粉丝进行互动交流,形成了一种新的媒体生态系统。
2. 产品销售和线下活动:粉丝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明星周边产品,包括T恤、海报、手机壳等。
这些产品在粉丝之间引发了热烈的购买和收藏热潮,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粉丝们也积极参与到线下的粉丝见面会、演唱会和签名会等活动中,为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3. 社交媒体和大数据分析:粉丝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交媒体的兴起和发展。
通过粉丝们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和分享,可以获取到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企业和品牌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其更好地洞察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推广和营销。
三、粉丝产业的健康发展粉丝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文化和法律等多个因素。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发展路径和思考:1. 引导粉丝消费合理理性:在粉丝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不良的消费行为和心态也随之出现。
《2024年粉丝经济的现状与发展前景》范文

《粉丝经济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粉丝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了当前市场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粉丝经济以其独特的魅力,连接了粉丝与偶像、产品与消费者,成为推动文化消费和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本文旨在分析粉丝经济的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粉丝经济的现状1. 粉丝经济的定义与特点粉丝经济是指以粉丝群体为核心,以情感联系为纽带,通过偶像、文化、产品等元素,将粉丝的消费行为转化为经济价值的一种商业模式。
其特点在于以情感为驱动,具有高度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2. 粉丝经济的表现形式(1)偶像周边产品热销:包括明星同款服饰、饰品、化妆品等。
(2)粉丝社群经济: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形成的粉丝社群,进行产品分享、互动交流。
(3)粉丝打榜、应援活动:如投票、捐款等支持偶像的活动。
(4)衍生文化产品市场:如明星同人小说、漫画、手游等。
3. 粉丝经济的影响力粉丝经济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不仅推动了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
例如,影视剧的火爆往往能带动服装、道具等相关产品的热销。
三、粉丝经济的发展前景1. 技术驱动的粉丝经济发展随着5G、、VR/AR等新技术的普及,粉丝经济将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带给粉丝更加沉浸式的体验,增强与偶像的互动感。
2. 粉丝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国际明星和团体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中国文化和艺人也在走向世界。
这将进一步推动粉丝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3. 粉丝经济的产业链延伸未来,粉丝经济的产业链将进一步延伸,涵盖更多领域。
例如,除了传统的明星周边产品外,还将有更多基于粉丝文化的创意产品和服务出现。
4. 粉丝经济的规范化发展随着市场监管的加强和法律法规的完善,粉丝经济将逐渐走向规范化。
这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粉丝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结论综上所述,粉丝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粉丝经济的中国式发展

粉丝经济的中国式发展粉丝经济的中国式发展近年来,粉丝经济成为了中国商业界的新宠儿,众多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个蓬勃发展的市场。
粉丝经济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互联网时代的兴起,但其在中国的发展却呈现出了独特的特点和快速的增长势头。
本文将从粉丝经济的定义、中国的社交媒体和明星文化、粉丝经济的驱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探讨粉丝经济的中国式发展。
一、粉丝经济的定义与特点粉丝经济是指商家或品牌通过围绕自己的粉丝群体,利用其高度的忠诚度和强烈的参与度,实现营销目标和商业利益的一种经济模式。
与传统的广告推销相比,粉丝经济更加注重与粉丝的互动和关系维系,通过为粉丝提供独特的用户体验和优质的产品或服务,吸引粉丝聚集和消费,从而推动商业增长。
中国的粉丝经济在国际上具有独特的特点。
首先,中国拥有庞大的互联网用户基数和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群体,这为粉丝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中国的粉丝经济更加注重明星文化的影响,明星和偶像的粉丝团体成为了商家争相追逐的对象。
再者,中国的粉丝经济注重互动和社群建设,通过粉丝活动、线下见面会、社交媒体互动等手段,增强了粉丝与商家之间的情感纽带,有效推动了消费行为。
二、社交媒体和明星文化的推动中国的社交媒体和明星文化是粉丝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的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用户基数庞大,成为粉丝与明星之间交流的重要渠道。
粉丝们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关注偶像的动态、与其他粉丝互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带货”和传播的网络。
中国的明星文化独具特色,明星和偶像的影响力非常大。
通过明星的代言和形象塑造,品牌和商家可以迅速获得粉丝的认同和信任,进而带动粉丝消费行为。
例如,某知名明星代言的品牌口红在上市仅数分钟就被抢购一空,充分体现了明星文化对消费的巨大影响力。
三、粉丝经济的驱动力中国粉丝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多个驱动力。
首先,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粉丝经济的兴起。
粉丝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随时关注明星的动态,与其他粉丝互动交流,实现了信息的及时传播和互动性,提升了粉丝与明星之间的纽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元粉丝:核心群体不断扩大
二次元粉丝群体庞大且增速较快,2015年已达2.19亿, 按照目前增势,2016年有望达到2.7亿,2017年突破3亿。
网红粉丝:2015年迅速爆发
2014年-2015年,网红粉丝数量从1.0亿增长到3.1亿
中国粉丝群体盘点
粉丝集结成团的原因
粉丝(Fans)是指热衷于某一事物或人物的人, 共同热衷于某一事物或某一人物的人通过某种渠 道组织起来就形成了粉丝团。粉丝团中的粉丝具 有更高的认同感与信任感,大家聚集在一起分享 资源,成为利益共同体,也拥有着更大的影响力。 随着互联网与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粉丝逐渐也 形成了拥有自己特质的文化。
满足粉丝自发为偶像 制作内容 与应援道具的需求,提供更多 个 性化的制作模板,充 分发挥 粉丝创意。
过去, 追星只是点赞、支持偶像作品
如果,有一个机会(泛娱宝),
粉丝可以像制片人一样,投资喜欢的明星、作品 像徐峥一样,通过一部电影,实现身价过亿 万一,不那么成功 你也为喜欢的偶像,表现出来支持
70%女生
62%男生
75%为90后 74%大学本科及以上 粉丝主要在二、三、四线
90后占比47% 基层员工占比26% 月收入以5000-8000为主 58%为单身 双子座最多
城市,以二线城市最为集 中, 44%爱看偶像发布搞笑段
占比为29%
子 各类粉丝中,为偶像消
费频率最高,多为付费点播
或付费下载
60%男生,以85后为主 学生仅占11% 各类粉丝中, 使用iPhone 占比最高 三成已结婚,摩羯座最多 路人粉占比相对更多 30%偶像消费100元以内
粉丝除了社交需求,也具有很高的原创需求,作为 偶 像的“自来水”,粉丝们最愿意制作图片、视频 类的 内容为偶像宣传。29.3%的粉丝认为好的工具 是他们 自制内容的前提和动力。
未来:从粉丝文化到粉丝生态
中国粉丝文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断演进,粉丝 已 经成为了属于自己特征的亚文化群体。 粉丝需 求、粉丝文化与粉丝经济三者的相互影响, 使粉 丝社群的影响力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以粉丝内 容 为核心的粉丝生态。整个生态圈以情感作为依 托, 粉丝效应未来将具有巨大潜力。
娱乐明星粉丝:追求青春与情怀
娱乐明星粉丝在近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娱乐明星粉丝对热门IP的喜爱程度较高,对于青春与情怀更加看 重。
文学类粉丝:IP掀动粉丝新文化
2015年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保持稳定,移动端用户规模持续超过PC端,网 络文学的移动端时代已来临。同时,IP热带动网文在其他领域大放异彩, 电视剧、电影、游戏等均与网络文学碰撞出了更多火花,也掀起了新一轮 的粉丝文化热潮。
粉丝群 追星方式
看视频!看视频!看视频! 买买买才是真爱
粉丝众生相
娱乐明星粉丝 活力迷妹
网红粉丝 高知女青年
二次元粉丝 高冷男神经
文学类粉丝 理性暖男
A
B
C
D
女生占比近80% 00后-90后占70% 32%学生 80%单身 30%死忠&狂热粉 54.6%爱与偶像互动 超过50%近一年有过出境 游 关注版权问题 最关注周边的精美度
单身粉丝 最爱偶像做的事
对于单身汪来说,没有什么比边看偶像的作品或节 目,边和偶像互动最开 心的事了,如果有,那就是 抱着偶像自拍照舔屏的时候。对于偶像秀恩爱? 虽然心里祝福但还是觉得受到了一万点伤害。
粉丝追星方式及其众生相
娱乐明星粉丝基本特征
95后00后来势汹汹,迷妹成粉丝主流 三成为学生党,北广江浙粉丝最密集 多为果粉和米粉,仅二成已“脱光”
粉丝经济成泛娱乐产品价值转化器
粉丝服务平台是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最佳切入点
满足粉丝间的日常沟 通、 资源 分享、自我表达与展示等需要
为粉丝提供建立群组的平台与 空间,满足粉丝 集体应援、参 加活动、 支持偶像的需求
社交功能
应援需求
周边福利
原创内容
满足粉丝对偶像周边的收藏与 购买需求, 为粉丝谋得更多福 利,帮助粉丝更加近距离的支 持偶像
粉丝群 基本特征
粉丝群 追星方式
应援 1)以微博、贴吧等 综合型交流平台; 2)偶扑、音悦台等垂直类粉丝 平台; 3)微信、QQ群等即时通讯类粉丝交流群 组 消费 为偶像周边和见面会消费最多 周边的精美度和正版很重要
网红粉丝基本特征
七成女生,90后超过75% 粉丝整体学历高,二线城市最集中
粉丝群 基本特征
5个以上 14.3% 12%
5个 4.4% 3.2%
4个 4.2% 4.9%
3个 26% 28%
2个 20.8% 28.2%
1个 30.2% 23.7%
初高中小鲜肉只喜欢一个偶像的人数占比超过三 成,而大学生及以上学历的粉丝 以人均喜欢2个或 3个偶像为主,初高中生的“死忠粉”最多
中国粉丝特征 看偶像秀恩爱简直受到10000+点伤害
中国粉丝特征 职场精英消费能力最强 学生党消费上相对理性
不同职业粉丝中 狂热粉占比
谁说学生党粉丝很疯狂?自认为是狂热粉的粉丝 中,身处管理层的职场精 英们占比最多,比起这些 有钱又有闲的“壕粉”,学生党反而更加理性
中国粉丝特征 初高中的小鲜肉“死忠粉”最多
初高中生 大学及以上
2015年中国学生粉丝拥有偶像数量对比
中国粉丝类型分布 娱乐明星及网红受粉丝追棒
娱乐明星粉丝
43%
28%
网红粉丝
网络文学粉丝
17%
其他
2.5%
8.5%
二次元粉丝
中国粉丝主要分为娱乐明星粉丝、网红粉丝、网络文学粉丝、二次元粉丝、 其他行业名人粉丝等几大类型,其中,娱乐明星粉丝占比最大,随着网红经 济的不断发展,网红粉丝当前的占比也较高。
中国粉丝需求及展望
80%粉丝愿意一起玩耍 粉丝的社交需求与分享意愿
80%的粉丝与粉丝之间会产生互动,其中以每周几 次 为主,有13.4%的粉丝会每天多次互动,已经成 为了 朋友。超过90%的粉丝会分享自己关于偶像的 内容, 说明粉丝的社交需求和意愿极高。
我就是爱豆的“自来水” 粉丝的原创需求与内容偏好
Conte nts
录目
Part1 中国粉丝发展现状
Part5 粉丝经济中国粉丝群体盘点
Part4 中国粉丝需求及展望
Part3 粉丝追星及生活方式 众生相
中国粉丝发展现状
娱乐明星粉丝:娱乐化的典型社群
中国粉丝发展现状
娱乐明星粉丝主要集中在影视、综艺、音乐、网红视频等 娱乐化程度较高的行业类型中,形成具有典型特征的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