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解说系统评价_以平遥古城为例_刘改芳

合集下载

游平遥古城感想

游平遥古城感想

游平遥古城感想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城,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

拥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因此也被列为世界遗产。

我曾有幸去过这座古城,深深地被它的魅力所吸引。

以下是我对平遥古城的感想。

首先,平遥古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象。

这座古城建于西周时期,经过了几千年的沧桑变迁。

我沿着城墙徜徉,不禁想象起了古代的繁华景象。

我看到了古代的街道、房屋、庙宇和商铺,它们都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在这里,我仿佛可以穿越时空,亲眼目睹古代的风云变幻。

通过参观古城的博物馆和古建筑群,我对中国古代文明和历史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平遥古城给我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这里是中国古代商业文明和金融发展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典范。

在这里,我可以欣赏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表演和艺术展览。

比如,我参观了平遥古城的戏台,欣赏了精彩的古代戏曲演出。

我还参观了几座古代庙宇,了解了祭祀和信仰的文化传统。

整个古城散发着浓郁的古代文化气息,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再次,平遥古城给我带来了美食的享受。

这里有许多传统的平遥小吃,都是独具特色的。

我品尝了当地的豆腐脑,酸汤面,过油肉等特色美食,滋味十分鲜美。

我还参观了平遥的传统酒坊,学习了酿酒的过程和技艺。

这里的黄酒和老陈醋都是非常有名的,许多人专程来平遥购买这些特产。

品味这些美食,不仅让我体味到了平遥的地方特色,也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另外,平遥古城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市井印象。

这里有许多传统的手工作坊和小店铺,主要经营行业包括陶瓷、铜器、漆器、织锦等。

我参观了一家织锦工坊,亲眼见识了织锦的复杂工艺和精湛技艺。

我还逛了许多小店,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古代工艺品和特色纪念品。

这些市井中的小店铺给了我一个亲近古代生活的机会,让我感受到了过去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同时,平遥古城还给我带来了独特的建筑风景。

我在古城的街道上漫步,欣赏到了众多的古代建筑风格和特色。

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作文

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作文

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作文哎呀,说起平遥古城,那可是咱中国的一颗璀璨明珠啊!这座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你知道吗,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是一座有着2700多年历史的古城。

它可是被誉为“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呢!这座古城的房子都是那种古色古香的木质结构,看上去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而且,这些房子都有着独特的风格,有的像是小船儿,有的像是大树叶,真是千姿百态。

平遥古城的街道可真是有特点啊!它们都是那种窄窄的,弯弯曲曲的,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而且,这些街道上还有很多古老的商铺,你可以在那里买到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说传统的手工艺品、美味的食物等等。

当然啦,这里的物价也是相当亲民的,你不用担心会买不起东西。

除了这些,平遥古城还有很多著名的景点。

比如说,那里有一个叫做“双林寺”的寺庙,据说是个很有历史的地方。

还有一座叫做“镇国寺”的寺庙,里面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和佛像。

还有一个叫做“城墙”的地方,你可以在那里欣赏到整个古城的美景。

平遥古城是一个非常值得一游的地方。

它不仅有着美丽的风景,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如果你有机会去那里旅游的话,一定要好好感受一下这里的魅力哦!。

平遥古城旅游参观心得总结

平遥古城旅游参观心得总结

平遥古城旅游参观心得总结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爱好者,我最近去了山西的平遥古城进行了一次旅游参观。

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城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在这次旅行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平遥古城的历史厚重和独特之处,下面是我对此次旅行的心得总结。

首先,平遥古城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其完整的古城建筑。

整个古城里,有着大量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它们依次排列,构成了一条条古老的街巷。

每一座古建筑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可以看到传统的青砖黛瓦,精美的雕刻和石雕等等。

我特别喜欢古城里的各种府邸和祠堂,它们精美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我流连忘返。

另外,古城里的老街巷也是很有魅力的,这些狭长的街道两旁是古老的商店和茶馆,步行其中,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贸易市场。

其次,平遥古城的文化底蕴令我印象深刻。

在这里,我了解到了平遥古城的历史渊源和卓越的发展潜力。

古城里有很多博物馆和展览馆,我参观了平遥古城博物馆和中国票号博物馆等,深入了解了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在这些博物馆的展览中,我看到了很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对中国古代经济贸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平遥古城的夯土建筑也是令人惊叹的,它们不仅展示了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再次,平遥古城的人文景观也让我难以忘怀。

作为一个历史名城,平遥古城离不开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和传统手工艺的繁荣。

在古城里,我参观了王家大院和米家大院等知名的名人故居,这些故居不仅展示了古代贵族的生活方式,也讲述了许多传奇故事。

而且,平遥古城有着丰富的文化活动,比如平遥国际电影展等,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也展示了平遥的文化艺术魅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平遥古城的旅游环境非常舒适和便利。

古城里有很多高品质的酒店和客栈,可以提供舒适的住宿体验。

另外,古城周边的景点也很值得一游,比如明清古村落和山西历史文化景区等。

此外,古城有着便捷的交通和完善的旅游设施,游客可以很方便地参观各个景点。

2024年平遥古城旅游心得感悟范例(2篇)

2024年平遥古城旅游心得感悟范例(2篇)

2024年平遥古城旅游心得感悟范例我的家乡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平遥古城”它位于我国山西省中部,从省会太原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就会到达了。

我的家乡有很多的名胜古迹,有双林寺、镇国寺、清虚观、文庙、城皇庙、县衙、票号、古城墙……还有很多土特产如:牛肉、碗秃、长山药,还有有名的手工布鞋、推光漆器。

古城墙有六座城门及门楼,四个角各有一座角楼,共有七十二座敌楼,三千多个垛口,据说是按孔子有三千多弟子,七十二贤人来设计的。

站在城墙上,腑看城内有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它会让你觉得处处散发着古色古香的味道,转过身去看城外,那翠绿的柳树,湾延的护城河,又会让你觉得非常的优雅。

虽然我的家乡没有大都市的繁华,但它会让你觉得是一个闹中取静的绝佳胜地,我爱我美丽的家乡“平遥古城”,欢迎你来我的家乡做客。

2024年平遥古城旅游心得感悟范例(2)标题:平遥古城旅游心得感悟导语: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是我国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城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我在去年暑假有幸来到平遥古城旅游,这次旅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宝贵的感悟。

下面我将就我的旅游心得和感悟进行阐述,以期能够与更多的人分享和交流。

一、历史文化的宝库平遥古城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它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古老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伟大和厚重,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历史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在古城中心的明清街道上,我看到了很多保持着原貌的古建筑。

这些建筑既有古老的庙宇和宅院,也有传统的商铺和茶楼。

它们的设计精巧,装饰繁复,展示了当时人们高超的建筑技艺和审美观念。

在这些古建筑中,我仿佛穿越时空,走入了明清时期的社会,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

另外,平遥古城还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如古城墙、中国金融博物馆、古代票号等。

这些遗址展示了平遥作为一个商贸重镇的繁荣景象,也反映了当时商人的智慧和才干。

在游览过程中,我通过一系列的展品和介绍,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金融文化和商业发展的历史。

漫游在山西平遥古城感受平遥古城的古朴与精致

漫游在山西平遥古城感受平遥古城的古朴与精致

漫游在山西平遥古城感受平遥古城的古朴与精致山西平遥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这座古城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这个古城中漫步,仿佛穿越回了千年前的繁华盛景。

平遥古城的建筑风格、古街巷、古文化和民俗风情都让人流连忘返。

下面,我将带您了解我在漫游平遥古城时感受到的古朴与精致。

一、历史文化古城平遥古城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杰出代表之一。

古城内保存着众多的明清时期建筑,这些古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动身于古城内,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古城,它不仅保留了古代城池的布局,还展现了古代商城的繁华景象。

漫步在这片古老而有韵味的土地上,我感受到了时光的沉淀和历史的印记。

二、古建筑的魅力平遥古城以其独特的古建筑风格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这里的建筑结构讲究对称、精雕细琢,给人一种庄重而典雅的感觉。

尤其是古代的街巷和民居,更有一种质朴和淳朴的美。

走在古城的街巷中,感受到的不仅是古建筑的魅力,还有古老的文化氛围以及历史的厚重感。

三、古街小店的风情平遥古城的古街小店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亮点。

这里的古街以其鳞次栉比、繁华热闹的场景而著名。

走在古街上,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琳琅满目的游客。

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各种地道的山西特色美食,也可以购买到各种具有特色的工艺品和纪念品。

小店的老板们热情而友好,他们用他们的热情和微笑让游客感受到平遥古城的独特魅力。

四、民俗风情的体验平遥古城还保留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这里的民俗非常受游客的欢迎。

在平遥古城,你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民俗表演和文化活动,比如评书、传统音乐演奏和戏曲表演等。

这些民俗活动让游客们更好地了解到了平遥古城的历史和文化。

总的来说,漫游在山西平遥古城是一次难忘的旅行经历。

这个古城以其古朴而精致的风貌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

漫步在古城的街巷之间,感受到的不仅是建筑的魅力,还有古老文化的底蕴和民俗风情的独特魅力。

试析以平遥古城为例浅谈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的论文

试析以平遥古城为例浅谈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的论文

试析以平遥古城为例浅谈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的论文一个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必须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尊重城市发展的历史,使城市的风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更具内涵和底蕴。

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

2008年10月,笔者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考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规划有了更深的认识,认为有对这座古城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和做法是值得其他城市学习和借鉴的。

1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与现状国外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由来已久,而从现代意义的文物保护并通过国家立法开始于19世纪。

最有代表性的文件就是1964年制定的《威尼斯宪章》,它是一部关于文物古迹保护及修复的国际宪章。

2005年10月在中国通过的《西安宣言》延续了《威尼斯宪章》的文物古迹周边环境的概念并加以扩展,是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它把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的环境界定为:直接的和扩展的环境,即作为或构成其重要性和独特性的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日益得到重视,并且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近年来,全国各地出于振兴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大力开发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

这些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也出现了各种各样不利于保护的问题。

比如有些地方片面地认为保护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急功近利,只重近期效益,竭泽而渔,过度开发,破坏了永续利用。

还有些地方为了旅游效果,不顾历史真实盲目复建,造假古董,仿古一条街方兴未艾。

这些做法不仅损害了历史信息,损害了文物真实性和完整性,违反文物法原则,损害文物价值,也损害了国家和群众的利益。

2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占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世界文化遗产地解说系统功能和教育功能刍议——以平遥镇国寺为例

世界文化遗产地解说系统功能和教育功能刍议——以平遥镇国寺为例
文化遗 产地 的可持续 发展 具有 一定 的现 实 意义 。 关键 词 世 界 文化遗 产 解说 系统 功 能 教 育功 能
平遥镇 国寺原名京城寺 ,创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 记 载 了平遥 镇 国寺 建构 之 罕见 ,也铭 刻下 古 寺在全 国
年 ( 9 6 3 ) ,距 今 已有 一千 多年 的历史 ,明嘉 靖 十九 年 的奇绝 。 ( 1 5 4 0 )改称 为镇 国寺 。1 9 6 5年 被 山西 省公 布 为 省 级 镇 国寺 原 名京 城寺 , 平遥 县地 处晋 中平 原 , 为何 以


1 - 历 史文化价值 。
五代十 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封建割据的时代 , 战 中隙地 固多, 而屋宇寥寥 中, 有中殿削落更甚 。然规制 奇古 , 绝不 类今 世所 为 … …” 万 佛殿 内梁 架 上 留下 的题 乱频繁 、 政权更迭 , 五代仅五十几年的历史 , 且属割据 战乱时期 , 所 以保存至今并完整无损的建筑极其罕见 。 记 清嘉靖二十一年( 1 8 1 6 ) ( 重修镇 国寺》 的这段文字 ,
悠 久 的历史 , 成 为人们 关 注 的焦 点和 热点 , 极 大地 加快 自保 , 刘 承钧 一 面乞怜 契丹 人 “ 甘 当儿皇 帝 ” , 一 面提倡 当地旅 游业 的发展 。 但作 为全 人类 共 同的财 富 , 如 何在 崇信佛教, 乞求佛祖保佑 , 在境内大修佛寺。镇 国寺建
发挥其旅游功能的同时 ,更好地发挥世界遗产 的科学 造之 初 以该地 秦汉 时代 属京 陵城 , 故 而定 名京 城寺 , 后 研 究 功能 , 本 文 试 图对 镇 国寺从 历 史 、 艺术 、 科 学 的角 更名 “ 镇 国” 。根据明成化十一年( 1 4 7 5 ) 《 山西通志》 记 度进行阐述 ,以期引起更多人关注其科学研究和教育 载 , 北汉兴修的寺院在后代一再重修 , 唯有平遥镇 国寺 的万佛殿 ,至今仍 旧保持 了 1 0 0 0 多年前原建时 的风 功能 , 并试图以镇国寺为例 , 论述解说系统是世界文化 遗产地可持续旅游发展 的重要保障,指 出解说系统有 貌 。 利于提高旅游者的体验质量 ,有利于世界文化遗产 的 保 护 和管 理 。 五代遗构——万佛殿是镇国寺的主殿 ,坐落在 中 轴线 上 , 面宽 三间 、 进深三间, 平 面近似 正 方形 , 殿 内面

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作文

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作文

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作文平遥古城,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感觉很亲切。

它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我曾经去过那里,真的是太好玩了!
我要说的是,平遥古城的建筑真的很有特色。

那些古老的房子都是用石头和木头建造的,看起来很有历史感。

而且,这些房子都有着很独特的设计,比如说屋顶上的瓦片、门窗上的雕花等等。

我觉得这些设计都很有意思,让人不禁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它们的故事。

除了建筑,平遥古城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可以玩。

比如说,那里有一个叫做“明清街”的地方,里面有很多卖传统手工艺品的小店。

我去那里买了一些漂亮的剪纸和泥人,真的很不错!还有就是那里有一个叫做“古城墙”的地方,你可以在那里散步、拍照、欣赏美景等等。

无论你是喜欢文化古迹还是喜欢购物娱乐的人,都可以在平遥古城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当然啦,平遥古城不仅仅是一个旅游胜地,它还有很多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比如说,那里有一个叫做“县衙”的地方,那是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

在那里你可以看到很多古代文物和画像,了解到更多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和文化习俗的知识。

还有一些古老的庙宇和祠堂,更是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宗教氛围和人文精神。

我去过平遥古城之后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地方。

它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文化遗产,还有着热情好客的人们和美味可口的食物。

如果你有机会去那里旅游的话一定不要错过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9月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Sept.,2008第31卷 第5期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 Science) Vol.31 No.5·旅游管理与文化研究·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解说系统评价———以平遥古城为例刘改芳1,张东燕2(1.山西大学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06;2.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榆次030600)摘 要:文章认为设计良好的解说系统,是增强游客体验度、传承地区文化、支撑文化遗产地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提出了遗产地旅游解说系统是一个包括居民展现、导游讲解、自导解说设计在内的综合系统,并以遗产类旅游景区———平遥古城为例,对其现有解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遗产旅游地;平遥古城;解说系统中图分类号:F5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35(2008)05-0096-05 文化旅游是挖掘与传播中华文化的最好手段,而由于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是文化旅游的主要吸引物,因此,对此类景区解说系统的深入探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国外对旅游解说系统的理论研究比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专业体系,目前已深入到微观领域,大量的研究工作围绕着如何利用解说系统正确引导游客的行为,如何提高游客使用的效果与满意度[1,2],如何有效评估解说体系的质量[3],以及有关解说系统工作原理方面的研究等等。

而我国内地对于文化遗产旅游解说系统的相关研究很少,大多集中在旅游景区国外旅游解说系统的介绍[4],解说系统的重要性[5],解说系统存在的问题[6]等。

并且在研究方法上受此类景区客观条件差异极大的约束,始终以案例研究为主。

本文以山西平遥古城为例,着重从操作层面提出完善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解说系统的管理建议。

一 文化遗产旅游景区解说系统的内涵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旅游景区,它兼有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地区文化传播等多重功能。

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只关注景区解说的向导式和自导式解说,而本文认为文化遗产解说系统应该是一个包括居民展示、向导式解说、自导式解说在内的综合系统。

(一)居民展示文化遗产是跨越了时空,向现代人展现地方历史文化的承载物,遗产地的一切资源形成了旅游者前往参观的核心吸引物,尤其包括常常被忽略的当地居民。

纵观各地的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真正被旅游业推向繁荣的正是那些包含当地居民生活气息的真实的历史遗存。

在这里居民与他所生活的地方相知相融,是地方文化长期演变的体现者。

因此,从功能上讲,他们既是文化遗产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传播着地方文化,可以说只有地方居民的文化展现才能让旅游者感受旅游体验的原真性。

(二)向导式解说向导式解说系统包括导游人员和解说词等要素,导游是核心。

克里·戈弗雷和杰基·克拉克曾指出,从业人员应是遗产旅游社区中的重要成员。

[7]只有从业者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平等各方面的素质与文化遗产地相匹配,树立良好的保护观念,使其与遗产地资源真正的“浑然一体”,才能促进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发展。

因此,对文化遗产地导游等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极高。

向导式解说系统不仅是文化遗收稿日期:2008-02-14基金项目: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旅游景区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0505227)作者简介:刘改芳(1974-),女,山西阳泉人,山西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山西大学旅游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及旅游业管理;张东燕(1984-),女,山西晋中人,山西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景区管理。

96DOI:10.13451/ ki.shan xi.univ(p hil.soc.).2008.05.024产解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文化遗产地导游人员素质的集中展现。

(三)自导式解说景区自导式解说系统由书面材料、图示、语音等无生命设施、设备向游客提供静态的、被动的信息服务,是更为常见的一种解说系统,它的形式多样,包括牌示、解说手册、导游图、语音解说、录像带、幻灯片等,其中牌示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景区解说系统中牌示作为一种静态文字显示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能够快捷、便利地向游客传递信息的有效工具。

通过旅游牌示为游客解说景区或区域的自然、历史、文化和游憩资源,不仅可以增加游客对景区或区域的兴趣,而且可以延长游客的参观时间、增加旅游收入。

因此,旅游解说牌示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对旅游景区的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居民展示问题涉及内容复杂,且案例景区的现状调查中居民展示在解说系统中的作用微乎其微,故本文对此没有涉及。

二 文化遗产解说系统的现状分析———以平遥为例 (一)研究过程问卷设计:目前平遥古城解说系统主要包括解说人员、解说牌示和展览设施。

本调查以到平遥古城游览、并自行使用解说系统的国内外游客为调查对象。

2007年4月6日至8日在平遥古城景区对100名游客进行了访谈,主要了解游客对解说系统的需求要素,总结出九项关于解说系统的要素进行问卷设计。

此外还考察了游客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等四项社会特征。

抽样及调查方法:本调查主要以游览平遥古城的国内散客为调查对象,抽样方式采取非概率抽样方法中的偶遇抽样(accidental sampling)为主。

调查时间为2007年4月9日至4月12日,每日下午3点至6点在“明清一条街”上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4份,有效率84%。

调查结果与分析:从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平遥古城国内游客男性和女性比例相差不是太大,女性略高于男性;年龄方面,45岁以下年轻游客占绝大多数,约78.6%;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大学和大专以上学历者占64.3%;在职业方面没有特别明显占主体的人群,各行业的游客都有。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来看,在对有关解说人员的调查中发现,81%的游客认为讲解员的讲解能够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并且能清楚地表达说明的内容;64.3%的游客认为讲解的内容基本符合自己的理解程度,但是有35.7%的游客则不这样认为,在这部分人群中大多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游客,认为解说员解说太浅,在问及相关问题时解说员不能回答;52.4%的游客认为讲解员的解说不能使游客对景区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说明景区解说词的设计存在问题,缺少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文化宣传力度不够。

在对景区牌示设计的调查中发现,57.1%的游客认为景区内的路径牌示有缺陷,不能带领游客顺畅游览,说明牌示的导引度不够;40.5%的游客认为墙面牌示设置不合理;更有42.8%的游客没有注意到墙面牌示,说明景区牌示设计没有特色不能吸引游客目光,没有达到设置牌示的目的。

对于牌示颜色搭配,54.8%的游客没有注意,而注意到牌示颜色搭配的人群中有30.9%的游客认为合适,说明游客对牌示文字与背景色搭配的要求不高。

在牌示的内容上多半游客认为是满意的,并且有81%的游客认为牌示的字体大小恰到好处,容易看清,说明牌示的解释度、清晰度很好。

(二)向导式解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存在问题(1)解说深度不够。

文化遗产景区是以观光游览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景区,因此,对向导式解说的要求较高。

在平遥景区现有导游解说词、解说地点的设计中,对景区内部旅游活动内容的组织欠缺,忽视对游客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导致景点解说力度不够。

大量游客在自导式游览的情况下,对景区文化内涵不能很好地理解,有52.4%的游客甚至认为即使就是在导游的指引下也无法深度了解平遥古城的魅力所在,说明景区在解说力度上存在的问题较大,部分解说人员有时会忽略需要解说的内容。

(2)解说重点不突出、服务意识差。

文化遗产景区区别于其他景区的主要特征是文化的区域典型性与代表性,因此,在解说中需要将特色点的解说生动化、详尽化。

但在平遥景区解说中解说内容重点不突出,讲解每个景物的比重都是相同的,让游客感到主次不分。

而且在游览过程中还会出现解说人员由于种种原因不讲解重要景物,不对游客提问及时回答,不注重对所有讲解内容进行链接等问题。

这体现了导游员的服务意识较差,缺乏与受众深度接触、沟通的能力。

(3)解说吸引力、宣传力不够。

文化遗产景区向导式解说中,陈述导游词是游客最常见的导游解说97第31卷 第5期 刘改芳,等: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解说系统评价现象,这一方面表现了解说员自身素质低而无法展开讲解,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在导游培训方面,景区只注重解说词的考核,不注重导游文化感染力、表现力、应变力的培养。

例如:关于日升昌的解说,解说员只介绍它的含义,不介绍牌匾得来的缘由;只解说了汇票防假密押的用处,而对当时票号的收入来源没有做详尽的解说等等。

而我们恰恰需要导游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满足游客的求知、好奇心理,并抓住游客的这种心理适时进行景区的文化宣传,从而使旅游者达到精神审美的愉悦。

2.原因分析为了深入分析造成平遥古城向导式解说系统出现问题的原因,作者对平遥古城导游人员进行了跟踪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1)自身素质的局限性。

导游,对于旅游景区具有桥梁作用和窗口作用,其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旅游者对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印象。

然而在平遥所调查的238名导游中,无高级或特级导游,仅有1名中级导游,持有国家颁发的导游资格证书的导游有78名,占总数的32.9%,而持有平遥县旅游局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有160名,占67.5%。

除此之外,我国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内导游人员的结构也不合理,单从语种来看,中文导游员与外文导游员的比例是10∶1,有些景区比例更大。

如在平遥238名导游中,外文导游只有18个,仅占7.5%,而且全部为英语导游,并且其中还有3位是兼职,这与平遥作为世界遗产的身份是很不相称的。

(2)缺乏针对性的准入制度。

1999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三款规定:只要具有高中学历、身体健康、年满18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即可参加导游人员的资格考试。

这一规定对导游必须具有的文化基础知识、语言表达能力,都没有作出具体的要求,于是造成报考导游的人数与日俱增,人员鱼目混杂、良莠不齐。

在现有的导游员中,以大专学历和中专、高中学历为主,高等学历的导游有相当的一部分持证不上岗,真正在一线带团的导游员的学历水平并不高。

受文化水平限制,许多导游员的知识结构和讲解服务水平远远达不到游客期望。

这与文化遗产景区对导游员的高水平要求形成强烈反差。

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导游人员职业意识差,从业目的不纯,为了牟取暴利、游山玩水而从事导游工作的人比比皆是。

显然这种低要求的导游准入机制不利于导游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在平遥古城景区内,导游人员的平均年龄在23岁以下,18-20岁的导游占到7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