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旅游风险认知分析_以平遥古城为例_冯珍
我国世界遗产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与感知研究_以平遥古城为例

我国世界遗产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与感知研究_以平遥古城为例第17卷第1期2006年2月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 rnal of Gu ilin In stitu te of T ou ris mV o l.17N o.1Feb.,2006[旅游文化研究]我国世界遗产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与感知研究Ξ——以平遥古城为例黄玉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北京100024)[摘要]我国许多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发展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其旅游影响已凸显出来。
对遗产地居民旅游态度的调查可以了解旅游影响的状况如何。
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平遥古城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及其态度并比较了不同类型的居民以及不同人口学、社会学特征的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差异。
[关键词]中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居民态度与感知;平遥古城[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080(2006)0120124205最近十几年,中国兴起一股世界遗产的“申报热”,申报世遗的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截止2004年中国已经有31处世界遗产。
自从1980年以来,世界遗产地逐渐成为旅游研究所关注的热点,但关于遗产地的旅游影响研究还不多。
陶伟综述了2002年以前在主要相关文献发表的关于世界遗产地研究文章102篇,总结了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世界遗产地旅游环境与生态影响及保护研究,包括对遗产地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和针对遗产地由于旅游发展而产生的负面效应的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随着旅游发展,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影响近几年慢慢受到重视,但世界遗产地居民的态度与感知研究还极少,这是由于我国对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影响研究起步比较晚。
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与感知研究属于旅游影响研究的范畴,国外关于居民旅游态度与感知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而且该研究已有30多年历史了,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案例和相对成熟的理论成果。
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研究

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研究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平遥古城建于明代,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商业和金融中心的代表。
平遥古城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其多维的价值在文化旅游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平遥古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古城中保存着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建筑,包括街道、府邸、庙宇、会馆等,这些建筑风格独特,宏伟壮观,代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
在古城内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礼仪之邦的风范,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平遥古城还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和文献,包括古代商业账册、文书、文物等,这些都是研究中国传统商业和金融的重要依据。
平遥古城是商业文化的代表。
古城曾经是中国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是中国商业文化的发源地。
古城中的街道、商店、货栈等都是商业活动的场所,这些建筑的布局和功能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
古城中的会馆也是商业文化的代表,会馆内石刻雕塑和壁画是商人们的崇拜和祈求,代表了商业繁荣的象征。
平遥古城是金融文化的重要地方。
古城中有许多金融机构,如票号、典当铺等,这些机构在中国古代金融体系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古城中的钱庄、钱号等金融机构保存了大量的金融文献和文物,包括银票、银锭、金币等,这些是研究中国古代金融的重要资料。
平遥古城的金融文化价值在于其对中国金融历史的保存和传承。
平遥古城还具有旅游业发展的潜力。
随着旅游业的兴盛,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平遥古城观光和度假,这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当地的投资和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
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平遥古城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使其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平遥古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古城还具有商业和金融文化的特点,是中国商业和金融的发源地之一。
古城还具有旅游业发展的潜力,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试析以平遥古城为例浅谈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的论文

试析以平遥古城为例浅谈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的论文一个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必须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尊重城市发展的历史,使城市的风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更具内涵和底蕴。
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
2008年10月,笔者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考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规划有了更深的认识,认为有对这座古城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和做法是值得其他城市学习和借鉴的。
1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与现状国外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由来已久,而从现代意义的文物保护并通过国家立法开始于19世纪。
最有代表性的文件就是1964年制定的《威尼斯宪章》,它是一部关于文物古迹保护及修复的国际宪章。
2005年10月在中国通过的《西安宣言》延续了《威尼斯宪章》的文物古迹周边环境的概念并加以扩展,是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它把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的环境界定为:直接的和扩展的环境,即作为或构成其重要性和独特性的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日益得到重视,并且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近年来,全国各地出于振兴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大力开发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
这些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也出现了各种各样不利于保护的问题。
比如有些地方片面地认为保护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急功近利,只重近期效益,竭泽而渔,过度开发,破坏了永续利用。
还有些地方为了旅游效果,不顾历史真实盲目复建,造假古董,仿古一条街方兴未艾。
这些做法不仅损害了历史信息,损害了文物真实性和完整性,违反文物法原则,损害文物价值,也损害了国家和群众的利益。
2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占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研究

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研究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市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古建筑而闻名于世,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平遥古城除了具有传统的旅游价值外,还有着多维的文化价值,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
一、历史文化价值平遥古城建于明代,至今已有约2700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之一,也是中国东部地区古代商业城市的典型代表。
其独特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兴盛和繁荣,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平遥古城,游客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和建筑风格,了解中国古代商业城市的发展历程,体验古代商业城市的独特魅力,从而增进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二、艺术价值平遥古城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古建筑,包括古城墙、古庙宇、古民居等,这些古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
在平遥古城,游客可以欣赏到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韵味,感受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平遥古城还保存了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壁画和木雕艺术品,这些艺术品反映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湛水平和独特风格,对于中国古代艺术的研究和欣赏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旅游商业价值平遥古城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古建筑而闻名于世,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平遥古城以其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旅游产品,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增加了当地的旅游收入,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当地的旅游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平遥古城还为游客提供了多种旅游娱乐项目和旅游服务设施,满足了游客的不同需求,为游客提供了优质的旅游体验,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为当地的旅游商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五、民族团结价值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族和蒙古族人民的聚居地,拥有着丰富的多民族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民族团结价值。
在平遥古城,游客可以感受到中国汉族和蒙古族人民的友好情谊和和睦相处,了解中国汉族和蒙古族人民的文化传统和民俗习俗,增进对中国多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城市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平遥古城为例

城市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平遥古城为例于 博(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摘要:城市遗产作为人类历史的承载者,见证了历史的兴衰、抒写了人文的情怀、承载了精神的依托,对于后人是不可缺少的历史印刻。
本文分析城市遗产的现状,并以世界遗产城市——平遥古城为例,从平遥古城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并提出对平遥古城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意见。
关键词:平遥古城;保护;旅游开发城市,既是地域文化的象征,又是文化过程的产物。
历史上形成的城市,每个地域都由其历史文化、地理地貌、风土人情等综合因素下形成的。
古人常谈到的“因天材,就地利”,也如同今人所提出的因地制宜。
在古时候,帝王统治阶级的意愿体现的更为明显,堪舆即风水的重要性也是今人望尘莫及。
不论是在基址的选择还是整个古镇的排兵布阵上都有不可小觑的实力。
“重建时代”的席卷,城市遗产的未来何去何从也是今人应当沉思的问题。
1城市遗产保护面临问题1.1消极静态的保护。
随着近些年的建设热潮,传统民居、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阻碍城市发展的障碍。
一方面,在建设时对地形地貌、风土特征、地域个性熟视无睹。
“旧貌换新颜”的同时,人情味和历史感都消失殆尽。
另一方面,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在国家政策保护下都选择了以一种静态的、消极的方式进行保护。
例如限制保护区内建造建筑以及周围建筑体量高度等方面进行被动式保护政策。
以一种不作为的保护状态是大众以及部分官员普遍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态度。
没有将保护城市遗产以一种发展的、规划的、长远的方式进行重新规划。
1.2城市遗产记忆危机。
《建筑的七盏明灯》一书中就明确提出:“人类的遗忘有两个强大的征服者——诗歌和建筑,后者在某种程度上包含前者,在现实中更强大。
”人一生的记忆是短暂的而建筑的记忆却是永恒的,“物是人非”一词正是对建筑记忆的最好诠释。
遗产建筑经历了时间的磨炼,在岁月的冲刷中更显珍贵。
快速的生活节奏不仅体现在生活中,也逐渐体现在遗产保护的思想之中,领导者与新闻媒体更多的关注于形象工程、献礼工程,将城市遗产视为发展城镇化的阻力,这样下去,中国将面临着千城一面的城市危机,空间的文化性、独特性与地域性将逐渐缺失。
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研究

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研究平遥古城是中国山西省的一颗文化明珠,被称为“中国明清古城博物馆”。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在旅游的平遥古城也蕴藏着丰富的多维价值,这些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历史文化、艺术欣赏和城市景观上,还体现在促进文化传承、城市发展、经济繁荣等方面。
本文将围绕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展开研究。
一、历史文化价值平遥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在古城内,可以看到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这些建筑包括了城墙、古庙、古府、古街等,展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
这些历史建筑物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平遥古城作为中国明清古城博物馆,将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保存了下来,为后人提供了学习和研究的宝贵资料。
在平遥古城内,还保存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文物。
近年来,随着平遥古城的文化旅游业的兴起,对文物保护和文物研究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通过对文物的修复、保护和展示,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弥补历史的缺憾,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历史文化,感受中国的传统魅力。
二、艺术欣赏价值平遥古城不仅在历史文化方面有着丰富的价值,同时也在艺术欣赏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
在古城内,可以欣赏到许多精美绝伦的古代建筑、雕刻、壁画等艺术品,这些艺术品反映了中国古代工艺技术的高超和中国古代艺术的卓越。
游客在欣赏这些艺术品的还可以体验到中国古代人文情怀和审美理念,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平遥古城内,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例如京剧、民乐、戏曲表演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游客欣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中外文化的互动与融合,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这些活动也可以为当地的文艺从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三、城市景观价值平遥古城不仅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还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景观。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陈峰云;范玉仙;朱文晶;李长安【期刊名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7(041)001【摘要】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和保护的矛盾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平遥古城,有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极具旅游开发价值.以平遥古城为例,系统总结了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探析了这对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认为遗产保护和遗产开发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旅游开发始终应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并建立科学合理的保护和管理.在正确认识遗产资源的特殊性和中国国情的前提下,以旅游开发为手段,提高当地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才能使保护工作从消极保护转化到积极保护的轨道上来.【总页数】4页(P157-160)【作者】陈峰云;范玉仙;朱文晶;李长安【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430070;江西九江学院,旅游学院,江西,九江,332005;江西九江学院,旅游学院,江西,九江,332005;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相关文献】1.传统村落景观的旅游开发探析——以山西平遥古城为例 [J], 商硕2.历史城镇保护的目的与方法初探: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为例 [J], 张松3.浅谈文化遗产地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平遥古城为例 [J], 张树高;4.提升人文旅游资源价值的环境经济政策分析--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为例 [J], 张胜;毛显强5.城市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平遥古城为例 [J], 于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近年来,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旅游成为了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以中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为例,探讨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平遥县,是中国最早设计并完整保存下来的古城之一。
作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卓越的传统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然而,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平遥古城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过度旅游开发可能对平遥古城的原始风貌和文化遗产造成损害。
大量的游客涌入古城,可能导致过度的交通拥堵和环境破坏,同时也会对古城内的历史建筑物和文化景点造成磨损和破坏。
考虑到平遥古城的独特性和脆弱性,如何限制游客数量和管理游客行为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是平遥古城面临的挑战之一。
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提供就业机会和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和原始风貌,可能需要限制开发和强制执行严格的保护措施。
如何平衡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解决。
首先,合理规划游客数量。
制定明确的游客容量限制,通过票务系统等手段控制游客流量,避免人流过于密集和过度拥堵,从而减少对古城的损害。
其次,加强游客管理和教育。
开展游客礼仪培训,提高游客的文明素质和文化意识,引导游客爱护古城和文化遗产。
此外,推广低碳旅游模式。
鼓励游客选择步行或骑行等低碳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和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对古城周边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和法律法规。
加强古城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和维护工作,设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古城荣获保护。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在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保护的双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游客更加关注绩效风险; 同时导游的解说服务这一风险技术特征的认知值最高。表明作为文化旅游景区,文化价值的开
发和文化知识的讲解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旅游风险认知 ; 风险叠加 ; 平遥古城 ; QFD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972X( 2015) 08 - 0125 - 05
文献研究发现,已有的旅游风险认知分析基本 上是从整个旅游者消费市场出发,考虑旅游者在出 行前所面临的风险认知状况。但不同的旅游目的 地,由于其自身的区域位置不同、自然人文状况不同 以及经济文化不同,对它的风险认知应当是不同的。 特别是文化遗产地,更要依据其自身特征,单独分析 游客对它的风险认知来提高景区的旅游管理水平。 鉴于此,本文以平遥古城为例,着重分析了游客对它 的旅游风险认知状况。区别于其他风险认知模型,
( 二) 平遥古城旅游风险认知属性权重的测定 本文采用 QFD 方法,将用户需求定义为三种风 险,即人身风险、财务风险和绩效风险。分别用 R1 到 R3 表示,风险认知维度的相关属性用 E1 到 E13 表 示。为了更好地得到认知维度与相关属性之间的关 联度,我们通过专家评定的结果确定。专家评定采 用德尔菲法,涉及专家共 9 名,其中景区管理人员 2 名,平遥旅游局专家 2 名,旅游学专家 2 名,平遥古 城常年接待游客的居民代表 2 名,心理学专家 1 名。 对于各个风险维度的重要度、现有满意度以及 满意度目标值的确定,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要 求被调查者必须是已经去过平遥古城的游客,可参 考李克特量表的五点尺度加以衡量。分为五个等 级,1 代表很弱的值,2 代表较弱值,3 代表中等程度 的值,4 代表较强值,5 代表很强的值。根据设计的 调查问卷,进行问卷的投放,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来 考察游客对平遥古城的风险认知。 对专家评定以及问卷调查的内容进行分析汇总 得到数据如表 2。 在表 2 中,改善率 = 满意度目标值 / 现有满意 度。用户需求项权重 = 重要度 × 改善率,用户需求 相对权重是由需求项权重归一化所得。如果将风险 认知属性权重用 yj 表示,关联度系数用 rij 表示,用 户需求相对权重用 Pi表示,利用公式:
2015 年第 8 期
文化遗产旅游风险认知分析
———以平遥古城为例
冯 珍,闫宣任
( 山西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摘 要: 基于 QFD 模型,探索和分析了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旅游风险认知状况。在计算风险影响水平的过程中,采
用了风险叠加的办法,综合考虑了风险技术特征自身的相关关系,使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可信性。研究发现,对于平遥古城而
风险技术特征 交通工具的选择
交通便利程度 导游交通安全引导 菜肴的清洁与卫生状况
自我防范意识 景区设施安全管理 导游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安全引导
自我防范意识 额外的旅游消费 导游造成的财务风险 景区财务安全管理机制
自我防范意识 导游财务安全引导 景区内旅店的服务 住宿条件的完善度 休息场所及公共厕所的设计
阵。其中,导游的安全引导与景区的安全管理、导游
造成的财务风险与导游的解说服务、景区的安全管
理与古城墙的维护、景区环保管理与景区绿化程度
具有强相关关系。额外的旅游消费与导游造成的财
务风险、景区内的旅店服务与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导游的解说服务与晋商文化展示、基础设施的完善
程度与休息场所及公共厕所的设计具有一般相关关
收稿日期: 2015 - 04 - 28 基金项目: 山西省教育厅高校哲社基地项目“晋商泛旅游产品质量评估与改进”( 2011315) 作者简介: 冯 珍( 1971—) ,女,山西离石人,博士,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理论方
法与应用。
125
冯 珍,闫宣任: 文化遗产旅游风险认知分析
景区安全管理 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导游安全思想的引导
导游的解说服务 晋商文化展示 民间工艺展示 土特产的提供 古城墙的维护 景区环保管理 景区绿化程度
医疗诊所的服务
如表 1 所示,我们将风险认知分为三类指标。 第一类指标为风险认知维度。第二类指标为风险认 知属性,从 13 方面对风险认知维度进行划分。第三 类指标为风险技术特征,这是根据风险认知属性提 出的风险影响因素,比如说可能影响到交通事故发 生率的因素有出行选择的交通工具、交通的便利程 度以及导游的交通安全引导,可能影响到景区设施 安全性的因素有自我防范意识以及景区设施安全管 理,能体现景区文化的因素有晋商文化展示、民间工 艺展示以及土特产的提供。这类指标权重值的大小 直接影响到平遥古城旅游风险的认知状况。
( 三) 平遥古城旅游风险认知值的确定 风险认知值的确定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风险 发生可能 性 的 测 度,另 一 个 是 风 险 认 知 值 的 计 算。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是指各个风险技术特征相对于风 险认知属性来说,在得到改进时发生程度的相对权 重。同样采取风险认知属性权重表中数据的调查统 计和计算的做法,首先建立质量屋,设计调查问卷, 并根据问卷中有关各个风险认知属性中风险技术特 征的打分,得出风险认知属性和风险技术特征的关 联度,再根据游客需求相对权重,求出各个风险技术 特征的权重和相对权重( 即为风险发生可能性) 。 风险认知值指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风险因素影 响程度的乘积。如果我们用 π 表示风险认知值,ω 表示风险影响水平,ρ 表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即 π = ω * ρ,根据上文所述,平遥古城旅游技术特征的 风险认知值计算结果如表 4。 由表 4 所得结果,我们对数据进行四分图分析。 根据风险认知值和风险影响水平的最大值分别确定 的纵坐标 0. 90% 与横坐标 0. 070 这两个边界值,而 四分线分 别 为 边 界 值 的 一 半,所 以 定 在 纵 坐 标 上 0. 45% 和横坐标上 0. 035 的位置( 四分图见图 1) 。
风险 6 个维度。[5]近几年,旅游风险认知依旧是学者 研究的热点。Lin 和 Hsu( 2013) 使用了模糊语言学 有效且高效地理解风险和风险特征,以便了解游客 的风险认知和价值取向。[6]Fuchs( 2013) 以背包客 为例,研究表明了感觉寻求和旅游风险认知是负相 关的。[7]
在国内,曹胜雄和王丽娟( 2001) 系统研究了旅 游者消费的风险认知状况以及相应的策略。[8]刘春 济和高静( 2008) 以上海市民为例,研究了基于风险 认知概念模型的旅游风险认知分析。[9]他们的模型 是多维度理论,即风险认知为各维度风险发生的不 确定 性 与 风 险 发 生 后 危 害 性 乘 积 之 和。章 杰 宽 ( 2012) 在此基础上对模型加以优化,使其适应不同 的旅游群体和旅游目的地。[10]
( 一) 平遥古城旅游风险认知属性与风险技术 区安全管理、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与医疗诊所的服
特征的关联矩阵
务水平具有弱相关关系。然后采用以下公式:
同上文风险认知属性权重表中关联度系数的测 定方法,重新设计关于风险认知属性与技术特征之 间的关系。在这里,我们把表 1 中 27 项风险技术特 征进行归纳总结为 19 项,分别为交通工具的选择、
DOI:10.16011/ki.jjwt.2015.08.025
一、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于旅游安全和风险 认知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 的平遥古城,以其独特的古城景观和文化价值吸引 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观光、考察。但由于景区 旅游管理的混乱以及遗产本身承载力的限制,[1]平 遥古城面临着巨大的旅游风险挑战。因此,研究客 源群体对平遥古城旅游风险的认知特征是迫切需要 和具有现实意义的。 风险认知是用来描述人们对风险的态度和直觉 判断的一个概念,最早由 Bauer ( 1960) 引入到消费 领 域,并 用 以 考 察 消 费 者 购 买 前 的 风 险 心 理 特 征。[2]Bauer 认为消费者的任何行为都无法产生确 定的后果,而这些后果可能会有消极的一面,可以用 风险认知的观念予以解释。随后,Cox( 1967) 提出 了双因素模型理论,该理论认为风险认知是由两个 因素的函数构成,一个是购买产生不利结果的可能 性,另 一 个 是 购 买 后 损 失 的 大 小。[3] Cuningham ( 1967) 将这两个因素归结为“不确定性”和“后果的 危害性”,即 风 险 认 知 = 不 确 定 性 × 后 果 的 危 害 性。[4]此外,又出现了风险认知的多维度理论,Stone 和 Gronhaug( 1993) 把总体认知风险划分为绩效风 险、身体风险、财务风险、心理风险、社会风险和时间
计的结果,如表 3 所示,我们用 T1 ~ T19 表示风险技 术特征。
术特征之间的影响程度,使我们分析的结果更具客 观性和现实性。
表 3 平遥古城旅游风险认知属性—风险技术
特征的关联矩阵
技术特征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T10 T11 T12 T13 T14 T15 T16 T17 T18 T19
就是风险认知维度。最后,根据风险认知属性,提出
风险技术特征,分析见表 1。
表 1 平遥古城旅游风险认知维度及属性分析
风险认知维度 人身风险 财务风险
绩效风险
风险认知属性 交通事故 食品安全
景区设施安全性 意外事故发生率
财务威胁
失窃
景区住宿条件
景区人性化管理
工作人员的素养
景区文化 景区景色 景区环保状况 景区医疗条件
据访谈结果,我们得出了游客对平遥古城旅游风险
认知的 13 个方面,即交通事故、食品安全、景区设施
安全性、意外事故发生率、财务威胁、失窃、景区住宿
条件、景区人性化管理、工作人员的素养、景区文化、
景区景色、景区环保状况和景区医疗条件,我们称之
为风险认知属性。然后我们将这 13 个方面进行分
类,可以归结为人身风险、财务风险和绩效风险,这
完善程度、休息场所及公共厕所的设计、导游的解说 维度的权重值相乘,计算出技术特征的权重值。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