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状胃炎镜下微波治疗效果分析论文
疣状胃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 546•浙江临床阪学2021年4月第23卷第4期•诊治分析•疣状胃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黄田富徐瀚清尉迟敏鹿博*【摘要】目的探讨疣状胃炎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内镜下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消化科诊断为疣状胃炎的患者109例。
观察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胃黏膜病理改变、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以及接受不同治疗的效果结果81例(74.31%)患者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丨7例(15.60%)患者为单发性疣状胃炎,92例( 84.40%)患者合并其他上消化道疾病;其中 胃溃疡36例(39.13%),萎缩性胃炎29例(31.52%),十二指肠球炎27例(29.35%) 病灶形态为圆形或类圆形的疣状隆起,隆起的中心凹 陷形如痘疹,高度彡3 m m、直径<5 mm的患者有83例(76.15%);隆起呈不规则状,顶部凹陷处伴有糜烂、出血,病灶直径在5〜20 mm的患 者有26例( 23.85%);病灶为1处的患者有67例(61.47%),多处病灶的患者42例(38.53%);合并肠上皮化生的患者有17例(15.60%),轻 度异性增生的患者有14例(12.84%),中度异型增生的患者有11例(10.09%);病灶的大小、数量不同时,以及合并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 时,患者的CD8+表达率和CI)4VCD8+比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疣状胃炎的内镜下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其发病可能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通过内镜下微波或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关键词】疣状胃炎病理特征内镜微波治疗氩离子凝固术【A b 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errucous gastritis and the effect of endoscopic treatment. Methods 109 patients with verrucous gastritis diagnosed in the gastroenterolog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7 to May 2020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gastric mucosal pathological changes, the expression of serum T lymphocyte subset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athological types, an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81 patients ( 74.31% ) were infected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There were 17 cases ( 15.60% ) with single Vemicous Gastritis and 92 cases ( 84.40% ) with othe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including 36 cases ( 39.13% ) with gastric ulcer, 29 cases ( 31.52% ) with atrophic gastritis and 27 cases ( 29.35% ) with duodenitis. The shape of the lesion was round or quasi—circular verrucous protuberance. The central depression of the protuberance was like acne. The height of the lesion was no more than 3 m m, and the diameter was less than 5 mm in 83 patients ( 76.15% ) . There were 26 cases ( 23.85%) with irregular protuberance, erosion and hc-morrhage at the top depression,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lesion ranged from 5〜20 mni. 67 patients ( 61.47% ) had one lesion and 42 patients ( 38.53% ) had multiple lesions. There were 17 cases ( 15.60% ) with intestinal metaplasia, 14 cases ( 12.84% ) with mild heterosexual hyperplasia and 11 cases ( 10.09% ) with moderate heterosexual hyperplasia.When the size and number of lesions were different, as well as intestinal metaplasia and dysplasia,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xpression rate of CD8+and the ratio of CD4 /CD8 ( P<0.05 ) .Conclusion Endoscopic manifestations of vemicous g«istritis have certain specificity. The pathogenesis of vemicous gastritis may be related to the immune function of the bo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ndoscopic microwave or argon ion coagulation combined with drug therapy is better.【Key w ords 】Verrucous gastritis Pathological features Endoscopy Microwave therapy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疣状胃炎是一种呈扁平疣状隆起、中央胳样凹陷 糜烂的胃黏膜病变,又被称为隆起糜烂性胃炎或痘疹 样胃炎,分为成熟型和未成熟型,属于慢性非萎缩性胃 炎常合并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等,是胃癌的 癌前病变之一,其发病原因及机制尚未明确,临床表现 缺乏特异性,且临床治疗效果欠佳、易复发,给患者和 医师带来较大困扰。
胃镜下微波治疗疣状胃炎122例疗效分析

胃镜下微波治疗疣状胃炎122例疗效分析
姜帆;徐丽坤
【期刊名称】《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年(卷),期】2006(6)8
【摘要】微波治疗是加温疗法的一种,近年来发展迅速,微波能是微波使生物体(包括细胞中)的极性分子振荡而产生能量。
其能量有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两种,微波分为亚毫米波、毫米波、厘米波和分米波四种。
临床上常用的是分米波(935~2450)的热效应,以不同剂量的局部加热达到止痛、消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抗肿瘤、组织凝固气化等治疗作用。
我们2001-01/2006-06应用该项技术治疗122例疣状胃炎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583-584)
【作者】姜帆;徐丽坤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红十字会中心医院,15007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红十字会中心医院,15007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3.3
【相关文献】
1.西藏高原电子内镜下微波治疗疣状胃炎68例疗效分析 [J], 旦增;王中华;蒋秀英
2.胃镜下射频治疗疣状胃炎130例疗效分析 [J], 刘波;周和荣;栗正平;冯国燕
3.80例疣状胃炎内镜下微波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J], 耿云瑶
4.胃镜下微波治疗疣状胃炎的疗效分析 [J], 林志刚;阿布力孜
5.胃镜下射频治疗疣状胃炎130例疗效分析 [J], 刘波; 周和荣; 栗正平; 冯国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疣状胃炎镜下微波治疗效果分析

疣状胃炎镜下微波治疗效果分析作者:张伟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6期【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胃镜下微波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60例疣状胃炎病人采取镜下微波治疗作为病例组,60例采取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病例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51.7%。
结论内镜下微波治疗疣状胃炎疗效好,安全性高,是治疗疣状胃炎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疣状胃炎;微波治疗随着消化内镜的不断推广和发展,胃镜下诊断疣状胃炎病人不断增多。
疣状胃炎又称痘疱状胃炎或慢性糜烂型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
但目前病因及发病机理还未明确阐明,治疗还不统一。
自从我院实行胃镜检查后,开始开展胃镜下微波治疗结合药物治疗,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至2012年间用微波结合药物治疗疣状胃炎60例,疗效满意,具体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疣状胃炎患者绝大多数病人表现为上腹部疼痛。
疼痛为阵发性绞痛,空腹痛最多,质与消化性溃疡相似,但症状相比溃疡痛轻,剧烈的痉挛性疼痛罕见。
多伴有消化不良,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烧心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呃逆,嗳气,腹胀等。
通过奥林巴斯V70电子胃镜检查确诊,符合消化内镜下疣状胃炎诊断标准,病例组共60人,包括38位男性,22位女性,年龄为20至68岁之间,平均为48岁。
对照组共60位,男性35位,女性25位,年龄为21至70岁之间,平均为47岁。
疣状隆起大多位于胃窦部,共98人(病例组50人,对照组48人),波及胃体者22例(病例组10人,对照组12人)。
其中包括未成熟型38人次,成熟型82人次。
1.2 治疗方法术前流质饮食一天,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5毫克,鲁米那50毫克,以减少胃肠蠕动及分泌物及镇静减轻患者反应。
常规胃镜至胃内疣状结节病灶处,从胃镜活检孔道插入微波导线,导线前段金属端接触隆起结节后,以55瓦微波功率,时间小于6秒,分别多次多角度对隆起病灶凝固烧灼,使病灶顶部及周边变白、萎缩、变平坦后操作完成。
微波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疣状胃炎的疗效分析

微波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疣状胃炎的疗效分析
曹彬
【期刊名称】《中国内镜杂志》
【年(卷),期】2006(012)008
【摘要】目的探讨经内镜微波治疗疣状胃炎的疗效.方法用微波80~100W对病灶行多点"烧灼".术后口服奥美啦唑胶囊20mg,每晚1次,共2周.同时将常见药物治疗的病例设置为对照组.结果微波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P<0.01),且随访1年后疗效差异更大(P<0.005).随访2年后微波组复发率为14.7%.结论微波治疗疣状胃炎是目前较有效的方法.
【总页数】3页(P862-864)
【作者】曹彬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安徽,铜陵,2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康复新液在微波治疗疣状胃炎中的疗效分析 [J], 石睿
2.微波联合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疣状胃炎26例分析 [J], 周康年;冯秋菊;周红;李迎春;李爽
3.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麦滋林治疗疣状胃炎的疗效分析 [J], 朱金照;张捷
4.80例疣状胃炎内镜下微波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J], 耿云瑶
5.胃镜下微波治疗疣状胃炎的疗效分析 [J], 林志刚;阿布力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波治疗疣状胃炎的疗效观察

不 明确 , 以往 临床常采 用 质子 泵 抑制 剂 或 H 受体 拮 经 2次微 波治疗 后痊 愈 , 者 上腹 痛 、 腹 胀 、 酸 、 患 上 反 早 饱、 嗳气 、 恶心等 上 消化 道 症状 消失 。其 中 3例 患 者病 抗剂抑 酸或采 用 质子 泵抑 制 剂加 两 种抗 菌 药 物 三联 用
植床和实验 医学杂 志 2 1 00年 2愚 第9卷 第3期
・211・
微 波 治 疗 疣 状 胃 炎 的 疗 效 观 察
吕兰香 佟 志刚 肖月 赵 晶凤 ( 沈阳市 大众 医院 内科 辽宁 沈 阳 10 3 ) 10 4
对于胃镜 、 病理确诊 的疣状 胃炎患者在 内镜 直 【 摘要】 目的 内镜下微波治疗 疣状 胃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药抑制 幽 门螺旋 杆 菌 、 应用 促 进 胃肠 动 力 药 、 胃黏膜 保 灶在 微波点灼 后 出现 少量渗 血 , 术后 给 予常规 抑 酸药物
护药 治疗 , 临床 症状反 反复复 , 治疗效果 不佳 。
1 资 料与方法
治疗 , 无需 特殊 处理 , 出现 特殊 情 况 。无一 例 穿 孔或 未
状 胃炎 的 手段
f 关键词】 疣状 胃炎 内镜下微 波治疗技术
疗效
法 保 H 内镜下 微波 治疗 疣状 胃炎 是一 种 新 型 的热 效应 治 抗 剂 ( 莫替丁 等 ) 护 胃黏 膜 治疗 , p阳性 者 可予 质 疗技术 , 对各种 胃肠道 增生性病 变有 较满 意 的疗效 。疣 子泵抑制 剂 ( 美拉唑 、 托拉 唑 、 奥 泮 兰索 拉 唑常 规倍 量 ) 状 胃炎 是一种 特殊类型 的慢性 胃炎 , 病人 有不 同程 度 的 或胶体铋 剂 ( 枸橼 酸铋 钾 、 体 次枸 橼 酸 铋 ) 克 拉 霉 胶 加 阿莫西 林 、 甲硝唑三 种药 物 中 的两 种抗 H p治 疗 , 疗 上腹痛 或不适 、 上腹胀 、 反酸 、 早饱 、 嗳气 、 恶心等 消 化道 素 、 症状 , 有些病人 亦 无 明显 消化 道 症状 、 内镜 下 表 现 为 胃 程 7~1 。1周 内忌食 芹 菜 、 菜 等粗 纤 维 及 辛 辣 刺 0d 韭
102例疣状胃炎镜下微波治疗疗效观察

保护 胃粘膜 、 抑酸治疗 3— d 4 后症状 消失 。
3 讨 论
3 O处 ) 分一 次 或 两 次烧 灼 术 后 出 现 上 腹 部 隐 痛 不 适 , , 经
・
疣状 胃炎是一种常 见的具有特 征性形态 和病理变化 的
1 2・ 9
第1 6卷 第 2期 2 1 2月 0 0年
节隆起病灶处 , 自胃镜 活检孑 道插入微 波导线 , L 以微 波功率 5 8 m 根据疣 状隆起 的大小 调整功率 ) 时间 4 对隆 0— 0 A( , s,
表 1 病例 组 与对 照 组 微 波 治 疗后 疣 状 病 变 的 愈 合 情 况
2 2 并发症 :0 . 12例镜下微波 治疗 的患者无 1例 发生穿孔 、 出血等不 良反应 。有 2 8例 患者 因胃内隆起 型病灶较 多 (0 2
刘利波 , 张 娟 , 杨 静 茹
070 ) 6 0 0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第 2 6 医 院 , 河 北 承 德 6
摘 要 : 目的 : 讨 内镜 下微 波 治疗疣状 胃炎的临床 疗效 。方 法 : 探 选择 12例 疣状 胃炎病 人 0
采 取 镜 下 微 波 治 疗 作 为 病 例 组 , 8例 采 取 药 物 治 疗 作 为 对 照 组 , 察 临 床 疗 效 。 结 果 : 者 治 疗 5 观 患
炎 12例 , 0 取得 了满意的效果 , 现报道如下 :
1 资 料与 方 法 1 1 临 床 资 料 : 择 我 院 消 化 科 20 年 至 20 . 选 04 0 8年 门诊 及
住院患者 , 所有患者均有不 同程度上腹疼 痛 、 饱胀 、 嗳气 、 反 酸、 烧心等症状 。均 经 O Y P S电子 胃镜 检查 确诊 , 合 LMU 符 《 实用消化病学》 断标 准… , 诊 并经 病理证 实无 癌变 。病例
基于精细化护理探讨胃镜下微波治疗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

基于精细化护理探讨胃镜下微波治疗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精细化护理下对疣状胃炎患者实施胃镜下微波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8例疣状胃炎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基于精细化护理下实施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和研究组(基于精细化护理下实施胃镜下微波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Hp转阴情况、症状评分变化(反酸、上腹部闷胀不适、疼痛以及嗳气)、不良反应(穿孔、出血)总发生率、护理工作满意程度、S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估结果。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高于常规组(67.65%)(P<0.05);研究组Hp转阴率(97.06%)高于常规组(58.82%)(P<0.05);研究组反酸、上腹部闷胀不适、疼痛以及嗳气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穿孔、出血)总发生率(5.88%)低于常规组(29.41%)(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7.06%)高于常规组(76.47%)(P<0.05);护理前,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同常规组比较,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优良率(94.12%)高于常规组(70.59%)。
结论:基于精细化护理下实施胃镜下微波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将患者治疗总有效率、Hp转阴率显著提高,将反酸、上腹部闷胀不适、疼痛以及嗳气等系列症状有效改善,使穿孔、出血等系列不良反应发生率获得降低,将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显著提高,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疣状胃炎患者总体预后水平提升。
【关键词】疣状胃炎;精细化护理;胃镜下微波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疣状胃炎;临床效果;预后疣状胃炎作为慢性胃炎特殊类型一种,其呈现出特征性形态学表现,临床呈现出饱胀、上腹不适、烧心、疼痛以及反酸等系列非特异性表现。
胃镜下微波治疗疣状胃炎疗效论文

胃镜下微波治疗疣状胃炎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内镜下微波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60例疣状胃炎患者采用内镜下微波治疗,术后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共4周。
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共4周。
两组中检出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加用阿莫西林10g,每日2次,克拉霉素025g,每日2次,共1周。
结果:治疗组疣状胃炎糜烂愈合和临床症状缓解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内镜下微波治疗疣状胃炎疗效确切,操作简单,费用低廉。
关键词疣状胃炎内镜微波治疗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0352007年6月~2010年5月经内镜下微波治疗疣状胃炎160例,疗效确切。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7年6月~2010年5月收治经胃镜诊断疣状胃炎160例,对其中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25~60岁,平均425岁。
对照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30~65岁,平均45岁。
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且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饱胀、隐痛、反酸、嗳气等消化道症状。
方法:采用olympusgif—240电子胃镜常规胃镜检查病变均在胃窦部且多发,术中常规在胃窦部取1块黏膜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阳性者,行c14呼气试验阳性,判定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治疗组使用国产微波治疗仪。
在内镜直视下将微波探头接触,压迫病灶,根据病灶的大小及范围选择适宜的治疗温度和时间,一般选择的微波能量50~70,温度在100~150℃,采用点、贴方法,每次电热3~5秒反复电热,使隆起部位病变组织表面凝固,然后再将疣状隆起病变周边贴近正常胃黏膜给予多点微波凝固为防止治疗不彻底和再生,微波直至病变处平坦,隆起黏膜表面出现白色凝固为止。
术后给予奥美拉唑20mg,日2次,黏膜保护剂共4周,hp阳性给予阿莫西林胶囊10g,每日2次,克拉霉素025g,每日2次,共1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疣状胃炎镜下微波治疗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胃镜下微波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60例疣状胃炎病人采取镜下微波治疗作为病例组,60例采取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病例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51.7%。
结论内镜下微波治疗疣状胃炎疗效好,安全性高,是治疗疣状胃炎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疣状胃炎;微波治疗
随着消化内镜的不断推广和发展,胃镜下诊断疣状胃炎病人不断增多。
疣状胃炎又称痘疱状胃炎或慢性糜烂型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
但目前病因及发病机理还未明确阐明,治疗还不统一。
自从我院实行胃镜检查后,开始开展胃镜下微波治疗结合药物治疗,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至2012年间用微波结合药物治疗疣状胃炎60例,疗效满意,具体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疣状胃炎患者绝大多数病人表现为上腹部疼痛。
疼痛为阵发性绞痛,空腹痛最多,质与消化性溃疡相似,但症状相比溃疡痛轻,剧烈的痉挛性疼痛罕见。
多伴有消化不良,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烧心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呃逆,嗳气,腹胀等。
通过奥林巴斯v70电子胃镜检查确诊,符合消化内镜下疣状胃炎诊断标准,病例组共60人,包括38位男性,22位女性,年龄为20至68岁之间,平均为48岁。
对照组共60位,男性35位,女性25位,年龄为21至70岁之间,平均为47岁。
疣状隆起大多
位于胃窦部,共98人(病例组50人,对照组48人),波及胃体者22例(病例组10人,对照组12人)。
其中包括未成熟型38人次,成熟型82人次。
1.2 治疗方法术前流质饮食一天,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5毫克,鲁米那50毫克,以减少胃肠蠕动及分泌物及镇静减轻患者反应。
常规胃镜至胃内疣状结节病灶处,从胃镜活检孔道插入微波导线,导线前段金属端接触隆起结节后,以55瓦微波功率,时间小于6秒,分别多次多角度对隆起病灶凝固烧灼,使病灶顶部及周边变白、萎缩、变平坦后操作完成。
术后常规禁食1天,流食3天,静脉补充生理需要液体量,然后逐步恢复饮食规律。
静脉用药ppi 注射治疗两周,然后改口服两周,对hp(+)患者采用ppi联用两种抗生素三连抗hp治疗。
对照组病人采用和病例组除了微波治疗外的同样药物治疗方案。
治疗后3个月复查胃镜。
2 结果
2.1 复查后疗效分析分为治愈,好转,无效。
①治愈标准:无症状,胃镜下疣状隆起消失,胃粘膜平坦光滑。
②好转标准:症状好转,胃镜下疣状隆起基本消失或部分消失。
③无效标准:症状及胃镜下粘膜无明显改变。
2.2 病例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情况患者治疗后治愈率、好转率、无效率、总有效率病例组分别为70%、30%、0.00%、100%,对照组分别为35%、16.7%、48.3%、51.7%。
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微波联合药物治疗疣状胃炎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疗效明显。
2.3 手术不良反应 60例镜下微波治疗的患者无发生穿孔、大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
有12人术后有上腹部隐痛不适,经过术后常规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疣状胃炎通过胃镜开展以后越来越多的患者被检查发现,疣状胃炎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还没有具体阐明,研究可能与hp感染,自身免疫机制有关,近期研究有癌变倾向,而却容易合并消化性溃疡反复发作。
所以需要准确及时的治疗。
微波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用于人体腔内疾病的治疗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积极推广的一项新技术。
它简化了传统操作,打破了某些手术的禁区。
泰安市中医二院胃镜室陶可胜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微波的特性使其作用于局部组织,很小范围的高温,达到凝固治疗的作用,造成组织脱水、蛋白凝固,变性和坏死,从而使治疗安全性高。
其热惯性小,治疗深度可控性较高,治疗后创面的吸收功能良好,恢复快,治愈率高。
近期研究表明疣状胃炎有较高的hp感染率,病理改变存在相当比例的肠化和不典型增生,部分病例病灶不易消退,加上目前临床已经观察到了疣状胃炎的癌变病例,基础研究已获得了一些相关基因改变的初步证据,所以早期及时彻底的治愈该病意义重大。
总之,通过本次研究再次证明微波联合药物治疗疣状胃炎,疗效明显高于传统药物治疗,而且操作相对简单,不良反应小,设备要求不高,易于普及推广。
对于治愈该病,防止复发以及防止因该病
引起的重要并发症有明显作用。
参考文献
[1] 内镜微波治疗术[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51-52.
[2] 刘玉春.综合治疗疣状胃炎87例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2002,12(3):268-269.
[3] 张炳新,王天连,李元平.内镜微波治疗疣状胃炎和难治性胃溃疡64例[j].临床荟萃,1997,12(22):1031.
[4] 王昌泉,王明松.微波配合药物治疗12例疣状胃炎[j].交通医学,2000,14(3):280.
[5] 高晓红,杨海鹰,李英华,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疣状胃炎伴或不伴糜烂及慢性浅表性胃炎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8(04):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