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疣状胃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疣状胃炎疗效观察

治疗组 : 显效 2 例 , 6 有效 1 , 4例 , 4例 无效 总有效率为9 .%。 09 对照 组 : 显效 5例 , 有效 1 , 效 2 5例 无 2例 , 有效 率为4 .%。 总 76 两 组 总 有效 率 比较 ( z 1 ., < . 5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x- 91P 00 )差 0 治疗 组 疗效 明显 高 于对 照组 。
两 组 均 1服 奥 美拉 唑 2 , 日 1次 。 醋氨 己酸锌 胶 : 3 0m只 每 囊 03g 每 日 3次。 . , 治疗组加用 中药汤剂 , 方药组成 : 黄芪 3 , 0g
3讨 论
现 与读 者共 同学 习 。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所选 病例 均 为近 十几 年 我院 门诊 及住 院患 者 。 完全 符 将
合诊 断标 准Ⅲ 的患 者 随机 分 为 两 组 。 治疗 组 4 4例 , 中 . 其 男 2 , l , 8例 女 6例 病程 4个 月~ 6年 。 对照组 4 2例 , 中, 3 。 其 男 咧 女1 2例 , 程 6个月 ~ 病 5年 。年 龄 2 ~ 0岁 ; 合 中医 胃痛 诊 47 符 断; 胃镜 下表 现 符合疣 状 胃炎的诊 断 ; 可 除外 胃癌 。 组 患 并 两 者病 情相 似 , 别 、 龄 、 性 年 病程 等经 统 计 学处理 差 异 无统 计 学 意义 (< .5 。具 有 可 比性 。 P 00 )
『 关键 词1疣状 胃炎 ; 中西 医结 合
冲 图分类号】 5 33 R 7.
【 文献标识码】C
【 文章编号】17 — 7 12 1 )2 b 一 6 — 1 6 4 4 2 (0 0 O ( ) 19 0
22治 疗 结 果 .
中西医结合治疗疣状胃炎临床观察

每 日 1 , 煎 2次 , 汁 30 l分 2次服 用 。 剂 水 取 0m , 2组均 以 4 为 1 周 个疗 程 , 连用 2 疗程 。停药 1 个 周后 , 复查 胃镜 。服药 期 间均 忌烟酒 , 食 以清 淡为 主 , 辛辣 油腻食物 。 饮 忌食 3 治 疗结 果
31 . 疗效标准 : 按卫生部制定 的《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4 拟 定, 近期 临床 治 愈 : 要 症状 消 失 , 主 胃镜 复查 V G病 灶 消失 ; 有效 :
中国 中西医结合 杂 志 ,0 2 2 ( ) 3 1 3 . 2 0 ,2 5 :4 — 4 【 罗成 群 , 全 勇 , . 7 ] 贺 等 中药 合 剂 对特 重 度 烧 伤 患者免 疫 功 能的 影 响【. J 中国 中西 医结合 杂志 ,02 2 ( )54 】 20 ,2 8 :9 . 『R 永 燕 , 培 勋 . 8 ] 刘 中药 复 方现 代 研 究 新技 术 新 方 法的进 展 . 国 中
间也短于对照组( < . 或 P 0 1。本研究 的临床观察表明, P0 5 0 <. ) 0 参 芪 扶正 注射 配合 化疗 治疗 中晚期 癌症 是有益 的。 中药复方具 有活 性 组 分多 , 用 靶点 多 级 作 用途 径 多等 特 点 , 其在 药 理活 性方 作 使 面, 表现 为 多效性 , 杂性 和 某些 成 分 的双 向调节 性 复 。说 明参芪 扶 正注 射具 有减 轻化 疗 的毒 副反 应 , 体 重 , 高 生活质量 , 增加 提 延 长生存 期 的作用 。
3 讨 论
中 ,O Q L的测定 评估 被广 泛应 用 于临床 治疗 决 策 、 治疗 效果 评 价 、 选 择 治疗 方 案 、 病 严 重 程 度 评定 、 物 效 应 的评 价 、 选 抗 癌 疾 药 筛 药、 预测病 情 、 流行病 学研 究 、 生服 务 实施 、 生 保健 评价 等 , 卫 卫 在 临床试 验 中, O 评 估 已成 为研究 重 点之 一 随着 医学模 式 的转 Q L 。 变 , 肿瘤 治疗 中 , 存 质量 的提 高 日益 成 为 晚期 肿 瘤 的 主要 治 在 生
连朴饮合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疣状胃炎32例

蒲 9 g , 制半 夏 9 g , 豆豉 9 g ,焦栀 子 9 g , 芦根 6 0 g 每 日1 剂, 水煎 分 2次温 服 , 疗 程 2周 。 1 . 3 疗 效判 定标 准 停 药 1月后 复查 胃镜 及 1 4碳 呼
1 . 0 c m, 高约 0 . 2 c m, 中心有 脐 窝样 糜 烂 , 形如痘疹 , 病
嘈杂 7例 。B组 3 2例 为连 朴饮配 合 三联疗 法组 , 男1 7
例, 女 l 5例 , 年龄 2 3~7 0 ( 平均 4 8±8 ) 岁, 胃脘 疼 痛 1 5例 , 腹胀 1 0例 , 嘈杂 7例 。两 组年 龄 、 性别 、 病 情 轻
重等 差异 无显 著性 ( 尸> 0 . 0 5 ) 具 有 可 比性 。
和病理 检查 确诊 为疣 状 胃炎 , 且 C 1 4检查 提 示 幽 门螺 旋 杆菌 ( H e l i c o b a c t e r . p y l o r i , H P ) 阳性 患 者 。疣 状 胃炎
法组 H P转 阴 2 6例 , 根 除率 达 8 1 . 2 %; 三 联疗 法 配合
表 2 两 组 患 者 临 床 疗 效 比较 ( n , %)
1 . 2 治疗 方 法
A组行 三联 疗 法 抗 H P治疗 , 予 泮 托
拉唑 4 0 m g早 晚餐 前半 小 时 口服 , 每 日 2次 , 克拉 霉 素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3 . 0 9 . 0 7 5 文章编号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3 ) - 0 9 — 1 8 9 8 0 - 2
疣状胃炎中西医治疗进展

疣状胃炎中西医治疗进展刘晏;刘定;余莉芳【摘要】@@ 疣状胃炎(VerrUCOUS gastritis,VG)是一种具有特征形态学表现的慢性胃炎,临床表现以中上腹痛、嗳气、恶心、呕吐、饱胀、泛酸、烧心、食欲不振、呕血、便血等为主,多发于30~59岁,男性多于女性,其发病率为2.5%~3.7%[1],内镜检出率为1.22%~3.3%[2].电子胃镜下可见多个丘疹样或条索状隆起,表面见有脐孔样凹陷,中央有糜烂,多见于胃窦部,可分为平坦型、不完全型和完全型.有学者把它归类于"慢性糜烂性胃炎"范畴(包括隆起糜烂型和平坦糜烂型).近年来,中西医治疗日趋推广,现将有关进展作一综述.【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年(卷),期】2011(018)004【总页数】3页(P106-108)【关键词】疣状胃炎;中西医结合疗法;综述【作者】刘晏;刘定;余莉芳【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医医院普内科门诊部,上海,20004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医医院普内科门诊部,上海,20004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医医院普内科门诊部,上海,20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733疣状胃炎(Verrucous gastritis,VG)是一种具有特征形态学表现的慢性胃炎,临床表现以中上腹痛、嗳气、恶心、呕吐、饱胀、泛酸、烧心、食欲不振、呕血、便血等为主,多发于 30~59岁,男性多于女性,其发病率为 2.5%~3.7%[1],内镜检出率为1.22%~3.3%[2]。
电子胃镜下可见多个丘疹样或条索状隆起,表面见有脐孔样凹陷,中央有糜烂,多见于胃窦部,可分为平坦型、不完全型和完全型。
有学者把它归类于“慢性糜烂性胃炎”范畴(包括隆起糜烂型和平坦糜烂型)。
近年来,中西医治疗日趋推广,现将有关进展作一综述。
目前,西医对VG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近十几年来的研究表明,其发病可能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胆汁反流、过敏、胃酸过多、免疫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中西药联合治疗尖锐湿疣40例

中西药联合治疗尖锐湿疣40例摘要】外阴尖锐湿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发生于皮肤黏膜交界处的乳头状良性病变,潜伏期8周至3个月,患者有不洁性交史症状不明显,可有白带增多,外阴瘙痒,灼痛触痛。
女性好发部位以小阴唇、唇系带多见,其次阴道口1/3宫颈尿道口、肛门等处易复发,癌变率较高。
2年来笔者在临床上用中西药配合治疗该病患者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尖锐湿疣中西药配合治疗1 一般资料40例病人中,年龄20岁~39岁;男12例,女28例;病程为2个月一12个月。
男性均有婚外不洁性生活,女性有婚外不洁性生活15例,13例为其丈夫既往有尖锐湿疣病史;经外院治疗半月复发15例,l个月复发10例,其中经激光治疗14例.药物腐蚀15例,手术剪除加药物腐蚀例11;男性多复发于包皮内板、冠状沟、系带侧凹、外包皮,女性多复发于大小阴唇皱折处及周围皮肤,25例女性合并宫颈、阴道尖锐湿疣;疣体1个~20个不等,针尖至大鸡蛋状大小,红润潮湿,疣顶部灰白,部分合并感染坏死变紫黑色。
临床上多见原病灶处或周围散在细小疣体,点豆状、条索状、小菜花状不等,推之易出血。
2 治疗方法2.1 方法鲜马齿苋200g绞汁,取少部分外擦疣体,余下绞碎鲜马齿苋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小火煎熬 30min后,凉至皮肤能耐受后坐浴,每次20min,每日2次,7d为1疗程,待患处干后,充分暴露疣面,清洁疣面,用棉签取5-氟尿嘧啶注射液液轻轻来回摩擦疣面数遍至疣体呈灰白色,每日3次,7d为1疗程。
对经外院治疗多次复发的14例,加用疣体基底部注射干扰素。
2.2 注意事项男性病人包皮过长且不洁的要经常清洗;女性病人在经期、孕期等内分泌功能改变时期会造成局部潮湿、纳,要加强个人卫生,勤换内裤与卫生护垫;治疗后不要接触未经消毒处理过的内裤、浴巾、浴盘,要等消毒处理过后再用;要求性伴侣同治方能更大程度地预防该病的复发。
3 治疗效果40例患者均中西药兼用,其中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加用疣体基底部注射干扰素。
周奚钟中医药治疗疣状胃炎

周奚钟中医药治疗疣状胃炎关键词周奚钟疣状胃炎苡仁蒲丹汤周奚钟教授是无锡市名中医,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40余年,擅长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现就周教授治疗疣状胃炎经验点滴简单介绍,供同道参考。
1、疣状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内镜下形态:内镜下呈扁平疣状隆起、中央脐样凹陷糜烂的胃黏膜病变,胃黏膜表面有很多疣状或痘疹状突起的一种慢性胃炎,病变多见于胃窦部。
病因:(1)幽门螺杆菌(HP)感染,据国内外报道,HP感染为病的主要病因。
(2)免疫机制异常,部分学者认为疣状胃炎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
(3)高酸学说,消化性溃疡虽然非直接来自疣状胃炎,但二者并存的机率很高。
认为疣状胃炎与胃酸高有关。
H+逆扩散入已存在炎症的胃黏膜细胞所至。
且合并此病者,溃疡难愈合或易复发。
本病与消化性溃疡的分布年龄相似,多见于青壮年患者。
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
有上腹痛,以隐痛,胀痛多见无规律性。
其次是上腹胀,嗳气,反酸。
有三分之一病例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呕血、黑便)。
少数病例可无症状。
虽然形态学和组织学上有独特改变,但临床表现和普通型慢性胃炎无区别。
3、治疗方法:周教授认为疣状胃炎的病机多为湿、瘀、热互结胃腑而致,治疗以化湿、祛瘀、清热为主。
周教授自拟“苡仁蒲丹汤”治之,组方:薏苡仁20g,蒲公英20g,丹参10g,苏叶10g,广木香10g,半枝莲15g,乌贼骨20g,法半夏10g,香附10g,白术10g,甘草5g。
4、验案举隅:(1)张某,男,42岁,胃脘部胀痛阵作6月余,伴嗳气,反酸,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胃镜检查示:胃窦部疣状胃炎。
口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一月余,症状稍减轻。
初诊:为“胃脘痛,瘀热互结,气滞胃腑”。
予“苡仁蒲丹汤”去甘草,加佛手10g,七剂。
二诊:胃脘胀痛明显减轻,原方再进,十四剂。
再诊:症状已消失,原方去法半夏,继服一月。
药后半年复查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未见疣状增生。
(2)黄某,女,63岁,胃脘部隐隐作痛一年余,伴食后胃脘饱胀,冷痛,热敷胃脘后好转,舌质淡苔白微腻,脉弦细。
中西医结合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剂。④非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无对实验药物过敏者 。 2 结果 ⑥无糖尿病史者。⑦无严重心、 肾功能不全者。 肝、 2 1 两组治疗 前后 积 分 比较 与对 照组 治 疗后 相 比, . 12 研究对象 20 . 06年 2月至 20 年 1 , 09 0月 经我 院胃镜 治疗组积 分 明显 降低 ( t=63 , < .5 ; .5 P 0 0 )治疗 组 治 及病理确诊且符合入选条件 的病例 28 , 性 16例 , 5例 男 2 女 疗 前后相 比, 异具 有 显著 性 (t= 85 , < . 1 。 差 4 .2 P 0 0 ) 性 12例 ; 3 年龄 1 ~ 5岁 , 8 7 平均年龄 4. ; 1 5岁 病程 1 周至 2 见表 1 4 。 年, 平均 l. 年 。随机分为两组 , 15 治疗组 10例中 , 3 男性 6 4 表 1 两组 治 疗 前后 积 分 比较 例, 6 例, 女性 6 临床主要症状中, 疼痛 16例 , 胃脘 2 饱胀 12 2 例, 嗳气 18例 , 1 泛酸 1 2 ; 照组 1 例 中 , 6 , 8例 对 8 2 男 2例 女
肠 病 大会 上 , 病 被 列 为具 有 高 度 癌变 倾 向的 疾病 之 重 , 该 不能忍受 需要休 息和药物 治疗 的为 3分 。另 根据症
每月有症 状为 1 , 分 每周 有为 2分 , 日有 每 因此 , 临床 和科 研工作者 对其给 予 了越 来越 多 的 状频 度评分 , 为 3分 。另根 据 胃镜 复 查 V 消失 评 分 , G消 失 为 0 G V 重视 。临床上 常用 的西药 胃肠 动力 药 、 制酸剂及 黏 膜保
素呼气试验阳性者先予根 除 H 。随机分为治疗组、 p 对照组 两组 。对照组 : 甲氰咪胍 片 04 g 日2次, . 每 硫糖 铝片 10g . 每 日2次。治疗组 : 贝拉唑 片 1 g 日2次 , 雷 0m 每 硫糖铝片 10 每 日2次及 中药治疗。以上 2组疗程均为 3个月, 药 .g 停 4周后根据 临床症状及 胃镜结果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9 . % , 2 3 对照组为 8 . % ; 2 8 治疗组复发 率为 1. % , 46 在 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上 中药辅 对照组为 4 . %。两组有效率与复发率相 比, 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5 。结论 P 00 )
中西医结合治疗疣状胃炎48例

[ ] 自尹 , 文 健 . 医 虚 证 辨 证 参 考 标 准 [ ] 中 西 医 结 1沈 王 中 J.
合 杂 志 ,9 6 6 1 ) 5 8 1 8 , ( O :9 .
收 稿 日期 :0 70 — 20— 1 4 7 ( 辑 编 侯 勇谋 )
[ ] 瘀 证 研 究 国 际 会 议 . 瘀 证 诊 断 参 考 标 准 [ ] 中 西 医 2血 血 J. 结 合 杂 志 ,9 99 2 :1 . 18 ,( ) 1 1 [] 锦开 , 全喜 , 3李 梅 董玉 珍 . 代 中 成 药 手 册 [ . 京 : 现 M] 北 中
文章 编 号 :0 1 6 2—0 2
・
临 床 研 究
・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疣 状 胃炎 4 8例
王 文 凡 ‘
( 门市 中医 医院消化 内科 , 建 厦 门 3 1 0 ) 厦 福 6 0 1
关 键 词 : 状 胃 炎 中 西 医 结 合 疗 法 疣 益 胃 活 血 方
越 多 的 重 视 。2 0 —3—2 0 — , 者 采 用 益 胃 活 0 50 0 70 笔 5
中图 分 类 号 : 2 6 3 R 5 .
文 献 标 志 码 : B
血方 配合 西药 枸橼 酸铋 雷 尼替 丁胶囊 治疗 疣状 胃炎 4 8例 , 取得 良好效 果 , 总结 报道 如下 。
践显示 , 仅用 补 肾活 血 法治 疗 原 因不 明 反 复性 自然
[] 6 郑振 群 , 霞 . 种 免 疫 治 疗 复 发 性 自然 流 产 的 国 际性 李 同 前 瞻 性 协 作 研 究 结 果 [ ] 国 外 医 学 ・计 划 生 育 分 册 , J.
1 9 1 2):7 9 6,5( 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疣状胃炎30例
发表时间:2017-08-11T13:38:16.24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6期作者:祁俊杰[导读]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疣状胃炎的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宁夏银川市中医院宁夏银川 750001)【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016年间患有疣状胃炎的患者3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组的患者采用中医联合西医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西医组的患者单独使用西医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联合组当中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的人数有14
例,总有效率为93.33%,西医组中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的人数有11例,总有效率为73.33%。
联合组与西医组的对比结果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疣状胃炎的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疣状胃炎;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066-02 疣状胃炎又称作痘疹装胃炎,此病的特点是再发生或者是持续性的胃多发性糜烂,目前没有十分明确的原因[1]。
糜烂的形状为特征性的疣状,且多数分布于幽门腺区以及移行区范围,有的会分布在整个胃。
其病灶呈圆形或者椭圆形,直径的长度大多小于10毫米,高度约为2毫米,也有呈条状的,多数隆起的中央位置有糜烂产生,呈淡红或者覆有黄色薄膜。
在胃镜显示下见到多数同质性疣状病损的典型病例,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如出现单个或两个呈不规则隆起的病损时,须与Ⅱ型早期胃癌,息肉,假性淋巴瘤进行鉴别[2]。
本文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探讨各自的疗效,简要记录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5年—2016年间患有疣状胃炎的患者3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组患者男21例,女19例,年龄22~59岁,病程4个月~4年,平均年龄(38.23±1.34岁)。
西医组中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24~62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年龄(47.23±1.28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西医组的患者口服阿莫西林0.75mg/次,每日服用2次;洛赛克200mg/次,每日服用2 次;克拉霉素0.25mg/次,每日服用2次,4周作为一个疗程。
联合组的患者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医汤剂进行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半夏12g,甘草10g,黄连8g,大枣12g,黄芩10g,干姜10g,人参10g。
每日1剂,煎服,分早晚2次。
4周作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对比,患者的临床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与无效。
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胃镜的检查结果显示胃粘膜完全恢复。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上消失,胃镜的检查结果显示胃粘膜得到了有效地恢复。
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地控制,胃镜的检查结果显示胃粘膜得到了恢复。
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有效得控制,胃镜的检查结果也显示胃粘膜没有得到恢复。
1.4 数据处理对两组患者的资料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全部患者干预治疗状况应用t检验,质量评分比较采用χ2进行检验,结果差异明显,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
2.结果
联合组当中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的人数有14例,总有效率为93.33%,西医组中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的人数有11例,总有效率为73.33%。
联合组与西医组的对比结果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
(见表1)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3.讨论
疣状胃炎辩证在中医上属于本虚标实,脾胃寒热湿阻、虚弱为本、经脉不畅,聚积成疣为标;此病的病理基础为寒热交错与虚实兼见。
因此在治疗此病时应进行综合考虑,否则清热时会对增加体内的寒,在散寒的同时又有助火之忧,祛邪恐伤其正,扶正又虑助邪,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3]。
中药方中黄连以及黄芩苦寒的特点,具有清热燥湿的疗效;半夏以及干姜能够温中化饮;党参、甘草以及大枣具有益气和中以及良好调节脾胃的疗效。
以上几种药物联合使用,寒热并用最终达到和其阴阳的效果,苦辛并进以顺其升降,补泻同施以调其虚实,治疗周全,面面兼顾,使胃气温和,升降恢复正常,使胀满以及疼痛得到有效地缓解,并使疣状隆起消失,促使糜烂愈合[4]。
药理研究上表示,半夏具有很好地对胃肠神经的进行调节的作用;黄连以及黄芩能够对损伤的胃黏膜进行有效地保护,并具有对实验性胃溃疡有抵抗的,还能够对幽门螺杆菌杀灭以及清除;党参和甘草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抗组胺,和对胃酸的分泌进行抑制,对胃黏膜进行保护和修复[5]。
本文通过采用中西结合和单纯使用西药对两种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发现单纯西药对患者进行治疗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服用中药,使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并将中医的特色凸显出来[6]。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疣状胃炎的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彦敏,姜葵,王邦茂,等.根除幽门螺杆菌前后对痘疹样胃炎治疗效果的比较,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19(6):624-627.
[2]王永华,郭荣斌,汪鸿志.疣状胃炎与幽门螺杆菌,胃泌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等相关的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1997,17(5):300-301.
[3]郑昱,谢建群.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医辨证与幽门螺杆菌病感染相关性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6):1213.
[4]王绪霖,缴稳玲,吕宗舜,等.抑制幽门螺旋杆菌中药的初步筛选[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9):534.
[5]高晓红,杨海鹰,李英华,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疣状胃炎伴或不伴糜烂及慢性浅表性胃炎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8(4):228-229.
[6]李海强,贝光明.疣状胃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57(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