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

we s t e r n me d i c i n e i n t r e a t me n t o f c h r o n i c g a s t r i t i s
ZHA NG Fe n g l i n g ZH0U Do n g s he n g
T o n g mi n H o s p i t a l o f X i a n ’ a n D i s t r i c t i n X i a m e n C i t y , t h e F i r s t A f f i l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X i a m e n U n i v e r s i t y ) I i a m e n 3 6 1 1 0 1 , C h i n a I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u r a t i v e e f e c t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c o mb i n e d w i t h We s t e r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T h e 4 4 p a t i e n t s o f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r e c e i v e d o me p r a z o l e , a mo x i c i l l i n a n d l e v o lo f x a c i n t r e a t me n t a n d t h e 8 0 p a t i e n t s o f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r e c e i v e d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d i a l e c t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T h e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s o f t h e t wo g r o u p s w e r e c o mp a r e d . Re s ul t s Af t e r t h e t r e a t me n t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8 p a t i e n t s we r e c u r e d , 1 2 p a t i e n t s we r e r e ma r k a b l y e fe c t i v e , 1 5 p a t i e n t s we r e e f f e c t i v e a n d 9 p a t i e n t s we r e i n e f f e c t i v e , wi t h t h e t o t a l e f e c t i v e r a t e o f 7 9 . 5 5 %;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 2 0 p a t i e n t s we r e c u r e d , 3 5 p a t i e n t s we r e r e ma r k a b l y e f e c t i v e . 2 2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e f f e c t i v e a n d 3 p a t i e n t s we r e i n e f f e c t i v e , wi t h t h e t o t a l e fe c t i v e r a t e o f 9 6 . 2 5 %.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h a s a d v a n t a g e s o v e r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i n t h e c u r e r a t e , r e ma r k a b l y e f f e c t i v e r a t e , e f f e c t i v e r a t e ,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型)慢性胃炎31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 关键词 】 慢性 胃炎;湿热 清胃化湿汤; 中西医结合治疗
[ s a t O jcie‘oosretecii l f c o et gh goyei ho i gs isw t igw i u — i eot n Abt c] bet : be l c et frai y rp rxacrnc att i Q n - e H as c co . r v T v h n ae t n ri h hd i
..
9. 8 .
Cii lora o C iee dc e 00 V . ) NO 1 l c un l f hn s in 1 OL( n aJ Me i 2 2 .5
麻+ 静脉强化的条件下施行手术 ,明显减少 了呼吸系统 、泌尿 系统感染 的可能性,有利于手术后 的康复 。钻孔 的位置不一定 选择平卧时血肿的最低 点,尤其是涉及枕部在 内的慢性硬膜下 血肿 ,多取于血肿的后 35处 ,术后通过体位 的变化一样能起 / 到充分 引流的效果 ,另一方面还减少张力性气颅 的发 生。双侧 慢性硬膜下血肿须 同时双侧切开硬脑膜 ,缓缓释放血肿 ,使两 侧 的颅 内压力处于一种态平衡,尽量冲洗掉腔 内的纤维物质和 纤维蛋 白的降解产物 对于 防止血肿的复发起 到一定作有 。术 中注意保护蛛网膜 ,引流管管头要 圆钝、柔 软,避免蛛 网膜破 裂后血肿腔内残存物质进入蛛网下腔 引起脑血管痉挛,产生新 的局灶性体征 ,甚 至危及生命 。切 口缝前要 向血 肿腔 内注入生
唐 伟 朱文芳 郑州,4 0 0 ) 5 0 8
(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中图分类号:R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7.80(00 5 08 2 证型:IB 53 3 64 6 21)1. 9. 7 0 0 D G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18例疗效观察

311 临床 ..
临床 症 状 和 体 怔 消 失 或 基 本 消 失 为 显 效 . 临
床 症 状 和 体 征减 轻 为 好转 , 临床 症 状 和 体 征 无 改 善 为无 效 。 3 12 胃镜 .. 胃 粘 膜 出血 、 烂 、 溃 疡 消 失 , 血 水 肿 范 糜 诖 充
围明 显 缩 小 或仅 限 胃 窦范 围 炎症 . 缩性 胃炎未 再 发现 萎缩 萎
月 . 程结束 , 疗 进行 胃镜 、 病理 复查 , 别 判 断 临 床 、 分 胃镜 及 病
理疗效。
2 中 医 分型 治 疗
2 脾 胃虚寒型 2 1 O侧 , 1 .5 占 6 9 %。 胃脘 隐 痛 , 中 清 冷 , 胃 腹胀暖气 . 口泛 清 水 . 暖 喜 按 , 溏纳 差 , 淡 薄 白 或 沉 滑 , 喜 便 舌
性 改 变 者 为 显效 。 胃 粘 膜 炎 症 出 血 . 烂 或 { 疡 减 轻 , 糜 生溃 病 变 范 围 缩 小 者 为好 转 。 胃镜 检 查 无 变 化 者 为 无 效 。 3 13 . 理 胃粘 膜 炎症 基本 消 失 或 糜烂 、 血 、 溃 疡 已 出 浅
每 日 3次 . 次服 4片 , 每 胃酸 多 、 胃粘 膜 有糜 烂 、 疡 、 溃 出血 者
治疗效果满意 . I 临 床 资料 11 观察对 象 均 按 18 9 2年 重 庆 会 议 制 定 的 《 性 胃炎 的 慢
红 或 淡 红 . 弦滑 或 滑 数 。治 以 清 热 化 湿 为 主 方 药 : 仁 脉 杏 1 , 夏 1 , 苓 2 , 香 1 , 兰 1 . 2g 半 0g 茯 1g 稽 0g 佩 0g 滑石 3 , Og 竹
加 服雷 尼 替 丁 , 日3敬 , 扶 2 1ng 饭 后 服 疗 程 为 3十 每 每 0 a.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价值对比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价值对比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普遍的胃病,其诱因复杂,治疗难度较大。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
为深入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价值对比,本文对该治疗方式的优劣进行了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不同阶段的病情选择不同治疗方法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如抗酸剂、保护剂等。
而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则注重整体调节,根据不同阶段的病情进行针灸、中药调理等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西医药物并联合中医的针灸、中药等治疗方式,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调整胃功能,预防并发症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并发症包括胃溃疡、胃癌等。
中医治疗强调调整人体内部阴阳气血的平衡状态,而西医则注重症状的缓解。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针对胃功能调节,调整机体的平衡状态,从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保持治疗效果方面更加显著。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症状缓解、胃液pH值正常化、胰脾功能改善、胃部病变消失等方面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纯的西医药物治疗。
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加速患者康复。
然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治疗方案制定困难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通常需要医师进行个性化制定,可能涉及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种类较多。
且不同的医师在治疗方案上也有所差异,导致治疗效果也可能存在差异。
2、治疗费用较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通常需要多个科室的医生进行协调,涉及的诊疗费用也相对较高,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患者来说可能无法承受。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等方面比单纯的西医药物治疗有优势,但在治疗方案制定和治疗费用方面存在不足。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需要进行个性化制定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慢性胃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胃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很大威胁。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
本论文综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包括中医药疗法和西医药物疗法的应用,并介绍了相关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总体而言,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炎症指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者排 便更 加用力 , 于是形成 恶性 循环 。因此 , 中药联 合
吻合 器 痔上黏膜 环切 术 ( P 既能 纠正病 变部 位形 态 P H) 学 上 的改变 , 又能从 根 本 病 因 人手 , 体 调 理 , 合 治 整 综 疗, 取得 了较 好 的长期疗 效 。
参 考 文献
[ ] 张有生, 春雨. 用 肛肠外 科学 [ ]北 京 : 民军 医出 版社 , 1 李 实 M . 人
苁蓉 、 何首 乌补 益精血 , 肠通 便 ; 润 陈皮调 理 中气 , 补 使 而不滞 ; 草调 和诸 药共 奏奇效 。 甘
[ ] 荣 文 舟 . 秘 [ . 京 : 学 技术 文献 出版 社 ,0 13 8 2 便 M] 北 科 20 :1 , [ ] 王吉甫. 3 胃肠 外 科 学 [ . 京 : 民卫 生 出版 ,0 0:1210 . M] 北 人 20 10 —13 [ ] 袁志勇 , 慧. 合器痔上黏膜环切 治疗直肠 内脱垂 的观察 [] 4 马 吻 J.
的特点 。
为实 , 出者 为虚 , 门脱 出 , 虚而 何 ? 《 岳全 书 》 肛 非 ”景 载
“ 大肠 与 肺 为 表 里 , 热 则 大 肠 燥 结 , 虚 则 大 肠 滑 肺 肺 脱 , 其要 也 。故 有 因久泻 、 此 久痢 、 肾气 陷而脱 者 ; 脾 有 因 中气 虚寒 , 能收 摄 而脱 者 ; 因劳 役 吐泻 , 肝脾 不 有 伤
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胃炎的分析

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胃炎的分析引言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病因复杂,症状多样化。
西医和中医对慢性胃炎的诊治都有一定的特色和独到之处。
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胃炎可以综合两种医学体系的优势,提高疗效,并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反应。
本文将对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胃炎进行详细分析。
西医对慢性胃炎的诊断西医对慢性胃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点: 1. 症状:慢性胃炎常表现为上腹疼痛、饱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2.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压痛等手段来判断患者的腹部情况。
3.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胃蛋白酶、尿常规等检查,以了解炎症程度、消化功能等情况。
4. X光检查:通过胃肠道造影或腹部平片来了解胃部结构和功能异常情况。
5. 内窥镜检查:通过胃镜或食管镜来观察胃粘膜的颜色、形态和功能状况,并取胃粘膜活组织检查,以确定诊断。
西医对慢性胃炎的治疗西医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避免刺激性食物:患者需要避免辛辣食物、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减轻胃部不适。
2. 抗胃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断剂等,用于减少胃酸分泌,缓解胃部症状。
3. 抗炎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用于减少胃黏膜炎症反应。
4. 抗生素治疗: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5. 胃粘膜保护剂:如胃粘膜保护素等,用于促进胃粘膜的修复和保护。
尽管西医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因此,结合中医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疗效,并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反应。
中医对慢性胃炎的诊断与治疗中医对慢性胃炎的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望诊:中医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颜色、舌质、面色等情况,来判断患者的脾胃功能情况。
2. 问诊:中医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疾病发生时间等情况,来了解病情。
3. 切诊:中医医生通过按压腹部经络和腧穴,来判断脾胃功能和气血状况。
中医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药治疗:中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开具煎剂、丸剂或颗粒剂等中药方剂。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636000四川巴中市巴州区疾控中心摘要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观察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门诊病人184例,分成治疗组92例,在使用常规对症性治疗与支持性治疗的基础上,并予中医治疗;对照组92例单独使用对症性治疗与支持性治疗。
治疗后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8%,对照组为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sup】2【/sup】15.27,p<0.01)。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好。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治疗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4.133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chronicgastritis.methods:totally 184 in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94 cases)which received routine heteropathy ,supportive treatment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treatment,control group which only treated wich routine heteropathy and supportive treatment.after the treatments,the effects on 2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97.8%,that of control group was 81.5%,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x 【sup】2【/sup】15.27,p<0.01).conclusion:combination ofchinese t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has good effect on chronic gastritis.key wordschronic gastritis;comb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属于祖国医学的“胃脘痛”“胃痞”范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治疗在慢性胃炎中的效果。
方法采用2011年5月~2012年6月本院接诊收治的124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对照组44例,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80例,在上述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按照中医辨证方法,分型进行中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9.55%;观察组痊愈20例,显效3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25%。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及总有效率上有明显优势(P<0.05)。
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77.27%,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95.00%,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优势(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提高,临床值得广为推广。
标签:中西医;慢性胃炎;中医辨证;效果慢性胃炎属于胃病中的一个常见疾病,是由各种原因所导致胃黏膜的慢性炎性病变,发病率高,疾病反复难愈。
长期的慢性胃炎多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胃黏膜萎缩,并伴有胃泌素分泌上的减少,使患者出现胃痛及胃胀等临床症状。
同时临床学者在对慢性胃炎进行组织学及内镜诊断研究中发现,至少95%以上的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1]。
中医上将慢性胃炎归属于“胃脘痛”“嘈杂”“吐酸”“呕胆”“胆瘅”等范畴[2]。
与饮食不节,情志不舒等所导致的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肝气郁结相关,并在此基础上引起了众多症候。
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上,临床医师多采用西医西药治疗,或者针对幽门螺旋杆菌采用三联用药治疗,但是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效果差,疾病还是容易出现反复及复发[3]。
本院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上按照中医辨证分型的方法,对慢性胃炎患者用中药辅助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1年5月~2012年6月,本院共接诊治疗慢性胃炎患者124例,其中男68例,女56例;年龄17~75岁,平均(36.5±2.4)岁;病程5个月~31年,平均(5.4±1.2)年。
按照胃炎分型,有70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32例属于慢性萎缩性胃炎,22例属于慢性糜烂性胃炎。
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两组患者都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其中男28例,女16例,平均年龄(36.9±1.2)岁,浅表性胃炎26例,萎缩性胃炎10例,糜烂性胃炎8例;观察组80例,其中男40例,女40例,平均年龄(36.1±1.5)岁;患者中,浅表性胃炎44例,萎缩性胃炎22例,糜烂性胃炎1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符合《中华独特疗法大成》中的国家诊断标准[4]:内镜检查中,患者在胃体、胃窦出现红白相间的黏膜充血及水肿,胃黏膜有花斑样改变,或者出现糜烂。
组织学、实验室检查及尿素酶检查中幽门螺旋杆菌呈阳性改变。
并且患者在近4周没有用过抑酸剂、铋剂还有抗生素进行治疗过。
并排除消化道系统的其他疾病,且将妊娠及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排除。
中医诊断结合《中华独特疗法大成》分类标准,参照临床实践,将患者按照临床症状及具体舌象、脉象,主要分为肝胃郁热、脾胃虚寒、湿阻气滞、肝气犯胃四个类型。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宁波双伟制药有限公司,H20065558)20m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山西同达药业有限公司,H20063684)1000mg 及克拉霉素胶囊(白云山汤阴东泰林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H20000183)500mg,上午及晚上各口服1次,6周为1疗程。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按照中医辩证用中药汤剂辅助治疗。
湿阻气滞型,用平胃散加减治疗,主要方药组成为:苍术15g,厚朴12g,陈皮10g,佩兰10g,草豆蔻10g,薏苡仁12g,生姜9g,大枣7个,甘草6g;脾胃虚寒型,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主要方药组成为:黄芪20g,白芍12g,桂枝9g,生姜10g,大枣7个,饴糖,甘草6g。
肝胃郁热型,用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治疗,主要方药组成为:青皮12g、陈皮12g,芍药10g,丹皮10g,山栀10g,泽泻12g,贝母6g,黄连5g,吴茱萸30g,香橼10g,佛手10g。
肝气犯胃型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主要方药组成为:柴胡18g,芍药12g,川芎10g,香附12g,陈皮10g,枳壳12g,甘草6g。
上述方剂根据患者具体证型选择应用,每日1剂,共煎汁3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
6周为1疗程。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4 疗效标准同样参照《中华独特疗法大成》中的疗效标准进行判定:治愈:患者所有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胃镜检查恢复正常。
且病理组织学及尿素酶实验检查中幽门螺旋杆菌均为阴性,慢性炎症转变为轻度。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幽门螺旋杆菌转为阴性,胃镜检查提示慢性炎症有明显好转,胃黏膜的活动性炎症已经基本消失。
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发作的次数出现明显减少,幽门螺旋杆菌由入院时的强阳性转为弱阳性或者转为阴性,胃镜检查比入院时有所好转,溃疡缩小≥50%。
无效: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没有明显改善,胃镜检查患者慢性炎症没有好转。
1.5 统计学方法将所有的数据资料输入专门的统计软件SPSS13.0,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并对所有数据资料进行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临床效果比较从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9.55%;观察组痊愈20例,显效3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25%。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及总有效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情况比较从表2的统计中,对照组44例,幽门螺旋杆菌根除34例,未根除10例,根除率77.27%;观察组的80例,幽门螺旋杆菌根除76例,未根除4例,根除率95.00%;观察组同对照组相比在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慢性胃炎起病慢,病程长,有些患者已经有十几年甚至更长的病程。
对于慢性胃炎的病因,当前医学上尚没有具体的定论[5]。
但是从内镜及组织学研究上,临床学者证明,至少95%以上的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检查均为阳性[6]。
因此当前临床上将幽门螺旋杆菌的转阴率及根除率作为慢性胃炎的治愈标准。
西医多是采用抗菌素治疗,但是长期应用抗菌素过程中,幽门螺旋杆菌容易出现耐药,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常会出现系列不良反应,很难达到完全根治的目的。
黄宗良等[7]对近几年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做了综述,通过总结对比认为西药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配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于慢性胃炎治疗效果最为显著。
中医属于祖国传统医疗方法,同西医治疗方法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可以有效弥补西医治疗的缺陷,从而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在中医上慢性胃炎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嗳气”“痞满”及“胃痞”的范畴。
多是由于胃络受阻,机体气机阻滞所引起,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而出现了胃脘胀痛。
患者在临床上以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嗳气吞酸为主要临床表现。
按照患者症状及具体的脉象、舌象,我们将此疾病主要分为肝胃郁热、脾胃虚寒、湿阻气滞、肝气犯胃四个类型。
治疗中奥美拉唑作用于胃壁黏膜,并抑制H+、K+、还有ATP酶几者的活性,使胃壁细胞中的H+不能正常转运至胃中,以此使胃酸分泌减少。
阿莫西林及左氧氟沙星能够对幽门螺旋杆菌有良好杀灭作用。
且奥美拉唑同抗菌药联合应用能够使抗菌药更好向胃黏膜中渗透,增强抗菌素抗菌治疗的效果,促进溃疡及早愈合。
廖瑜修[8]从中医的角度为慢性胃炎进行分型治疗,证明中医药在慢性胃炎上有良好优势,能够明显减少疾病复发率。
从中医上讲,湿阻气滞型,患者以脘腹胀满隐痛,头胀胸闷,倦怠,食少纳呆,恶心,口中粘腻,大便溏泻,舌苔白腻或厚腻,脉濡缓为主要的症候表现。
用平胃散治疗,方中苍术,厚朴,薏苡仁等中药能够健脾燥湿,陈皮理气和中,诸药合用能够起到很好的燥湿理气,和胃止痛的目的。
肝气犯胃型患者以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痛连两胁,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胸闷嗳气,善太息,饮食减少,苔薄白,脉弦为主要临床表现。
用柴胡疏肝散治疗,方中柴胡能够疏肝理气,白芍养阴柔肝,养肝血,柔肝阴;香附疏肝解郁;陈皮、枳壳理气和中;诸药合用能够起到良好的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作用[9-10]。
肝胃郁热型患者以胃脘灼热,痛热急迫,心烦易怒,噪杂吐酸,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为主要临床表现。
用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治疗,方中诸药主要发挥疏肝泻热,和胃止痛的作用。
脾胃虚寒型,患者主要以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差,神疲乏力,手足欠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细弱为主要临床表现,用黄芪建中汤能够很好发挥温中健脾,理气和胃的作用。
按照疾病病机辨证论治能够辅助西药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25%,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95.00%,而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仅为79.55%,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仅为77.27%;两组相比较,中西医联合治疗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治疗优势。
总之,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且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莫镇涛,方永奇.方永奇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经验[J].吉林中医药,2012,32(4):31-32.[2] 杨国祥.舒肝和胃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19-25.[3] 刘统青,袁建喜.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34-35.[4] 王吉匀.《中华独特疗法大成》[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23-726.[5] 赵志丹,王晓燕.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153-154.[6] 仇亚男,沈明勤.慢性胃炎治疗研究的新技术与新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2):83-85.[7] 黄宗良,邱圣红,梁志娴.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9,14(2):58-60.[8] 廖瑜修.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实验与临床研究近况[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3):106-108.[9] 刘建军.加减柴胡疏肝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12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4):232-233.[10] 傅晓丹.柴胡舒肝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5例[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0,22(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