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疫病流行与防治状况的调研报告
舍饲羊疫病流行原因与防控对策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人们对于安全高品质动物食品需求量逐渐提高,羊肉凭借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优势,得到人们青睐。
舍饲养羊为当前草食畜牧养殖全新关键措施,旨在高效发挥养殖空间价值作为目标,标准化管理羊,提升羊营养供给,同时可以充分提升生产效能。
与以往的放牧养羊相比较,舍养羊疫病和养殖环境有直接关系,不佳的养殖环境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致使羊群患病,使羊的健康情况和生产性能明显降低,必须提升舍内饲养羊整体环境卫生管理质量效率,提升舍内饲养羊预防接种工作,舍内饲养地点必须科学合理进行选择,提升舍内饲养羊整体饲养管理工作质量,推动舍养羊科学健康饲养与草食畜牧养殖业良性发展建设。
当前对舍养羊代表疾病问题、疾病问题原因、有关预防措施开展针对性介绍,具体如下。
一、舍饲羊养殖现状近年来,长治市以现代生产技术为依托,最大程度提高肉羊品种性能,进一步扩大舍饲养羊规模,大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逐渐推动肉羊养殖产业建设。
长治市的羊良种率目前已达到80%,借助引进优质品种,推动羊品种改革发展进程,提升舍养羊质量,让羊养殖产业建设为农牧民增收致富关键措施。
此外,长治市为稳步推进畜牧业发展步伐,确保养得好、上水平、提效益,不断扩大肉羊养殖规模。
舍饲羊为当前屯留地区经济发展建设支柱性产业,近些年屯留区逐渐推动舍饲养殖行业良性建设。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屯留区舍饲羊群养殖领域传染病种类不断增加,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原来已得到控制的传染病再次出现暴发流行趋势,目前,屯留区舍饲羊群养殖领域传染病在当前舍饲饲养模式下,羊群非常容易消化系统转变产生一系列疾病,即便羊群整体饲养率并不高,但是因为羊瘤胃积食、前胃松弛等有关非传染性疾病整体具备较高流行率,羊群的生长发育很容易受到疫病危害。
但是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所造成的传染类型疾病,主要是羊肠毒血症,同样是高发和流行的,严重威胁着羊群的消化道健康,造成大量的死亡。
消化道线虫病主要表示消化道之中寄生不同类型寄生虫,在舍饲养殖情况之下,为整体传染率较高疾病。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针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现状,笔者就动物防疫工作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提出了10条对策建议。
旨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动物防疫工作的健康发展,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和公共卫生安全。
关键词;动物疫病防控现状对策建议一、概况**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幅员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其中草地面积24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0%,是四川三大牧区之一。
全州辖17个县市620个乡镇3843个村,总人口430万。
据XX 年统计:全州大牲畜存栏178.27万头,出栏42.51万头;猪存栏489.23万头,出栏570.41万头;羊存栏547万只,出栏385.91万只;禽存栏1578.22万只,出栏2268.69万只;肉类总产量60.69万吨;牧业产值119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49.3%。
全州有17个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620个乡镇畜牧兽医站、3843个村防疫室,共有动物防疫人员5524人,其中大专以上人员488人,占8.8%;中专或高中人员1431人,占25.9%;初中及以下人员3605人,占65.3%。
二、现状。
1、畜牧标准化养殖情况全州有规模养猪户9087户,存栏86.81万头,占全州存栏数的17.7%;规模养羊户24958户,存栏123.51万头,占全州存栏数的22.58%;规模养牛户14462户,存栏10.27万头,占全州存栏数的25.0%;奶牛养殖小区3个,存栏0.81万头,占全州存栏数的85.2%;规模养鸡户9090户,存栏142.8万只,占全州存栏数的12.0%;规模养鸭户3911户,存栏158.2万只,占全州存栏数的37.8%。
由于历史、经济的原因,全州畜牧业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畜禽的养殖方式主要是以家庭散养为主,给动防工作带来无法克服的困难,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2、动物疫病预防情况长期以来,全州动物防疫人员在上级党政和业务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的强制免疫和羊痘、牛出败、猪链球菌病、马传贫、鸡新城疫、猪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等常见、多发病的计划免疫及疫情监测工作,使各种疫病的常年免疫密度和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农业部规定的标准,猪、牛、羊、禽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0.5%、0.5%、5%以下,确保了动物重大疫病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的良好局面,为全州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舍饲肉羊疾病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舍饲肉羊疾病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摘要】舍饲肉羊疾病是养殖中常见的问题,其流行特点主要体现在季节性高发、传染性强等方面。
主要疾病种类包括肺炎、腹泻、寄生虫病等,通过直接接触、粪便传播等途径传播。
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饲养环境卫生、严格检疫、定期消毒等措施。
饲养管理要点则包括饲料卫生、饮水清洁、合理饲喂等方面。
结论指出要加强预防意识,定期检查羊群健康状况,并及时发现并治疗患病羊只,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扩散,确保养殖效益和羊群健康。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预防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舍饲肉羊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肉羊、疾病、流行特点、防控措施、饲养管理、预防意识、定期检查、及时治疗。
1. 引言1.1 舍饲肉羊疾病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舍饲肉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品种之一,但由于环境、管理条件和饲养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
了解舍饲肉羊疾病的流行特点及有效的防控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舍饲肉羊疾病的流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舍饲环境密集,易造成疾病的传播和暴发。
饲养密集化和规模化,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
舍饲肉羊的抗病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病原体的影响。
主要疾病种类包括疯牛病、口蹄疫、猪链球菌病等。
这些疾病通过食物、空气、直接接触等途径传播,给舍饲肉羊的健康造成威胁。
为有效防控舍饲肉羊疾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舍饲环境清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肉羊的免疫力;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检查肉羊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加强舍饲肉羊疾病的预防意识,定期检查肉羊的健康状况,及时进行治疗是保障肉羊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舍饲肉羊健康、安全地成长,并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疾病流行特点舍饲肉羊疾病的流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季节性流行:舍饲肉羊疾病往往会在特定的季节出现高发期,例如在气候潮湿、温度变化较大的春秋季节容易出现疾病传播的高峰期。
舍饲肉羊疾病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X u m u s h o u y i本文将以舍饲肉羊疾病流行特点以及相应的防控措施为主线,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描述。
首先对肉羊疾病发生特点进行介绍和分析,并叙述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其目的在于保障肉羊生长过程中的健康,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我国养殖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为肉羊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我国部分肉羊养殖场正在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缩短了肉羊饲养的周期,其经济效益也得到有效的提高。
转为舍饲方式之后,如果管理不当,势必会导致肉羊疾病的发病率有所提高。
所以,要有效控制肉羊疾病的发生率,保证我国肉羊产业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舍饲肉羊疾病发生和流行的特点一般情况下,舍饲肉羊在养殖过程当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将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
首先,就营养代谢病而言,肉羊自身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使养殖人员很容易对肉羊营养的配比有所忽略,如果所使用的饲料过于单一,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肉羊营养代谢病的发病率。
正因为如此,由于肉羊体内各类微量元素的缺乏,势必会增强母羊流产的几率,对养殖场的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严重之时可能会导致养殖场运营瘫痪,母羊自身出现不孕或者是胎衣不下等疾病。
除此之外,羔羊的免疫力较差,如果管理和养殖方式不当,则会导致羔羊白肌病以及羔羊肺炎疾病的发生,使肉羊的成活率有所降低,对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产生严重的影响。
此外,尽管传统的老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很多新类型的疾病不断发生,对我国的肉羊养殖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具体来讲,羊梭菌性疾病、羊痘以及口蹄疫等传统的老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但是一些外来病以及输入型新病则成为了肉羊养殖行业的重要威胁因素,是影响肉羊健康发展的重要疾病因素之一。
例如:羊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以及传染性脓胞等各类疾病。
其中的传染性脓胞而言,如果饲料当中如果残留部分农药,被肉羊食用之后很容易导致病毒传染性脓胞疾病的发生,此类疾病是当前的一种群发性疾病,主要的症状为溃疡、皮肤有脓胞出现等,该疾病的发病周期通常会持续两到三年以上。
探讨规模化养殖肉羊疾病的防控方法

探讨规模化养殖肉羊疾病的防控方法【摘要】随着我国肉羊养殖业的发展,规模化养殖肉羊疾病的防控变得更加严峻和重要。
本文从疾病的概况入手,分析了规模化养殖肉羊常见的疾病类型,如口蹄疫、疯牛病等,以及疫苗接种、环境卫生管理、饲养管理等方面的防控措施。
疫苗接种是防控疾病的重要手段,保障了肉羊的健康发展;环境卫生管理和饲养管理则直接影响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在提出了规模化养殖肉羊疾病综合防控策略,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并对研究进行了总结。
本文旨在为规模化养殖肉羊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规模化养殖、肉羊、疾病防控、疫苗接种、环境卫生管理、饲养管理、综合防控策略、展望未来、研究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规模化养殖肉羊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肉羊疾病防控工作变得更加关键和复杂。
肉羊疾病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更会影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规模化养殖肉羊疾病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在肉羊养殖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加强在规模化养殖肉羊疾病防控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本文旨在探讨规模化养殖肉羊疾病的防控方法,以期为养殖业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促进规模化养殖肉羊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规模化养殖肉羊疾病的防控方法,针对当前养殖行业存在的疾病防控难题进行研究分析,为提高肉羊养殖效益和生产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对规模化养殖肉羊疾病的概况进行全面了解,探讨有效的疾病防控措施,推广疫苗接种、环境卫生管理和饲养管理等方法,旨在降低疾病发生率、减少养殖损失,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值。
在当前养殖业形势下,规模化养殖肉羊疾病的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养殖户提供科学有效的防控方案,能够改善生产环境,保障羊群健康,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总结规模化养殖肉羊疾病综合防控策略,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为推动肉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舍饲养羊疫病流行原因与防控对策

舍饲养羊疫病流行原因与防控对策引言舍饲养羊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因其肉、毛、奶等产品在市场中有很高的需求,所以养殖舍饲养羊成为了农户们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
舍饲养羊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其中疫病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种。
疫病的流行给养殖舍饲养羊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农民朋友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加强对舍饲养羊疫病的防控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舍饲养羊疫病的流行原因及防控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
1. 环境因素养殖舍饲养羊所在的环境是疫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高温多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会导致疫病的传播。
空气不流通、粪便积存、饮水不洁等环境因素也容易造成疫病在舍饲养羊中的传播。
2. 饲养管理不当舍饲养羊的饲养管理不当也是导致疫病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饲料的质量不过关、喂养方式不科学、不定时的药物预防等都会导致舍饲养羊的身体机能下降,从而容易感染疫病。
3. 疫病传播途径疫病的传播途径也是导致其流行的重要原因。
疫病通过接触、空气传播、粪口传播等多种途径传播,因此在保持舍饲养羊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的同时也要重点防范疫病的传播。
二、舍饲养羊疫病的防控对策1.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为了防止疫病的传播,养殖舍饲养羊的环境卫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保持舍饲场的通风良好,保持干燥清洁,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同时要定期清理粪便,消毒饮水设施,保证饲养环境的卫生。
要加强养殖舍饲养羊的饲养管理,合理配置饲料、量身定做饲养计划,保证舍饲养羊的日常喂养和管理得到科学和合理的保障。
克服饲养人员的诱发错误,提高饲养技术水平。
3. 加强疫病防控措施要做好舍饲养羊疫病的预防工作,首先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提高羊只的免疫力。
同时要定期对舍饲养羊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疫病的症状。
要严格执行舍饲养羊的隔离制度,防止疫病的传播。
4. 开展科普宣传要做好养殖舍饲养羊的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养殖户的科学养殖意识,加强养殖舍饲养羊的防控意识。
舍饲肉羊疾病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舍饲肉羊疾病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引言:舍饲肉羊养殖是农村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舍饲肉羊养殖过程中,疾病的流行是导致养殖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了解舍饲肉羊疾病的流行特点及相应的防控措施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舍饲肉羊疾病流行特点1. 多因素引发:舍饲肉羊疾病的流行不是简单由某一种因素引发,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包括环境因素、饲养管理因素、营养因素、羊群性状等。
2. 高度传染:一旦发生疾病,舍饲肉羊因为密集养殖,羊群之间相互接触频繁,疾病可以迅速传播。
尤其是接触性传染病,如口蹄疫、瘟热等,更容易引发全群感染。
3. 隐蔽性:舍饲肉羊疾病往往具有潜伏期较长、发病前期症状不明显等特点,很难被及时发现和控制。
在病情出现明显症状时,可能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4. 多种病原体共存:舍饲肉羊疾病往往不是由某一种病原体引起的,而是多种病原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疾病的复杂性给防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舍饲肉羊疾病的防控措施1. 加强养殖环境管理:保持舍饲肉羊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定期清理羊舍、更换饲料槽水槽等设施,避免病原体滋生和传播。
2. 优化饲养管理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制度,包括合理的饲料配方、定时定量饲喂、合理的饮水制度等。
提高饲养技术水平,减少应激因素对肉羊的影响。
3. 接种有效疫苗:针对常见的病原体,对肉羊进行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
尤其是对于容易引起羊群全员感染的口蹄疫、瘟热等疫苗,要重点进行疫苗接种。
4. 定期体检:定期对肉羊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患病羊,进行隔离和治疗,避免疾病传播。
对未患病的羊群进行普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5. 饮水管理:保证肉羊的水源清洁卫生,切勿利用不清洁的水源饮水。
根据肉羊的需求,保证充足的饮水量,避免由于口渴而饮用不洁水源。
6. 健康监测与疾病防控:加强舍饲肉羊健康监测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上级部门。
当前羊病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

当前羊病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近年来,农业养殖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疫病防控挑战。
羊病是影响我国农业养殖业发展的一大隐患,严重威胁着羊的健康和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加强对当前羊病流行特点的分析和总结,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当前羊病的流行特点1. 多发疫区广泛近年来,我国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羊病疫情,尤其是一些养殖密集地区,疫情更为严重。
江苏、河南、甘肃、新疆等地羊病疫情频发,给当地的养殖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2. 感染路径复杂羊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化,包括空气传播、飞虫叮咬传播、饮水和饲料污染传播等多种方式。
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的卫生条件较差,极易导致疫病的传播。
3. 病死率高一旦羊病暴发,病死率通常较高。
特别是在养殖密集区域,一旦发生疫情,往往会导致大量的羊只死亡,不仅给农民经济带来损失,更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4. 对养殖业影响严重羊病的暴发不仅会造成羊只大量死亡,也会导致羊毛和羊肉的质量下降,给养殖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一旦疫情蔓延,还会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防控羊病的措施1. 提高养殖区的卫生条件加强对养殖区的卫生管理,保持养殖场所的清洁卫生,定期对饲料和饮水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疫病的传播途径,是预防羊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2. 加强疫病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疫病监测系统,对养殖区的羊只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潜在的疫情隐患,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阻断疫病的传播链条,是保障养殖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
3. 加强科学养护管理科学养护管理是预防羊病的关键。
定期给羊只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羊只的免疫力,加强羊只的饲养管理,提高羊只的健康水平,是有效防止羊病暴发的重要措施。
4.建立兽医保健队伍充分发挥兽医保健队伍的作用,定期对养殖区的羊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疫病隐患,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5.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防疫意识和动物保健意识,普及防控知识,提高农民的科学养殖水平,是预防羊病的重要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羊疫病流行与防治状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确定的调研任务与目标, 2009年7月4日至 9 月 25 日,疫病防控功能研究室刘湘涛团队组织了对宁夏、甘肃、青海等 3 省的 调研,并派员参加了其他功能研究室组织的对北京、山西、云南、四川、安徽等 5 省的调研,共调研 8 个省(市)的 34 个肉羊养殖示范县(区或试验站) 。调研 工作以了解当地肉羊产业发展状况为目的,通过实地考察羊场(养殖户) 、现场 咨询养殖技术人员以及与当地畜牧兽医局 (站)主要负责人员座谈等方式, 围绕 肉羊品种、饲料、疫病防控、设施设备、产业化经营、当地政府扶持力度以及养 殖人员业务素质等七个方面展开调研, 并按体系制定的 “肉羊产业发展现状与对 策调研提纲”逐条问答。 按专业分工,疫病防控功能研究室人员在调研过程中侧重于收集肉羊疫病及 防治状况信息, 负责对肉羊疫病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 提交调研报告。 经过 商议,疫病防控功能研究室二名岗位专家刘湘涛研究员和刘晓松研究员对调研区 域也进行了分工,并安排各自团队参加调研,分别撰写和提交报告。 一、调研活动开展情况
2009年7月至 9月,刘湘涛团队组织和参加调研的人员情况:郭建宏副研 究员、靳野助理研究员组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调研; 尚佑军副研究员、 马维民 助理研究员组织对甘肃省的调研; 刘湘涛研究员、 丛国正博士、 张克山博士组织 对青海省的调研; 邱昌庆研究员参加对北京市、 山西省的调研; 逯忠新研究员参 加对云南省、四川省的调研;张克山博士参加对安徽省的调研。 新疆区域的调研任务因该地治安问题, 经请示后暂且推后。 详细的调研活动 情况及调研的综合试验站、示范基地的名单见附表 1。 二、肉羊疫病状况调研报告
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有关资料报道,羊的主要疫病有 54 种,其中传染病 35 种,寄生虫病 19 种。在 35种传染病中,病毒性传染病 11 种,细菌性传染病 18 种,其它微生物类传染病 6 种。 我国是养羊大国, 长期以来防疫水平和饲养卫生状况虽然在不断改善, 但以 千家万户为主体的养殖模式并未发生本质改变, 对羊病的防控一直未能给予足够 的重视,许 多老病尚未控制,新病又不断传入,致使我国的羊病状况十分复杂。 根据国内有关羊病的资料记载, 在羊的 54种主要疫病中, 我国已发现 49 种,另 外 5 种羊病情况不明。在我国发现的 49 种羊病中,有 9 种明确属人兽共患病, 对公共卫生安全和广大农牧民的身体健康形成严重威胁(参见附表 2)。 1、我国肉羊疫病现状
根据对 8省 34个养羊县(区 /场)的调研情况,大多数调查点存在三个“说 不清”:一是有病无病说不清; 二是有什么病说不清; 三是有病怎么防治说不清。 大多数养羊者缺乏基本的兽医常识和防病知识, 认为不死羊就是没病。 一旦羊只 接连死亡时,又无法搞清病因, 以至道听途说,滥用药物。以湖北某养羊户为例, 今年 7 月,我们接到该养羊户的电话,因听说羊好养,容易赚钱,从外地买入 500 多只黑山羊在自家山坡地放养。但没多久羊只开始陆续死亡,该养羊户先后 使用 20 多种中、西药和民间偏方医治分均无效,直至我们派去的专家诊断为支 原体肺炎并提出治疗办法后,死亡才被控制,此时已经死亡 230 多只羊。 1)当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
从调查的总体情况看, 当前对我国肉羊产业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有羊支原 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 、链球菌病、梭菌病、羊痘、羊传染性脓疱 (羊口疮)、 羔羊痢疾和羊肠毒血症。这些病均引起不同程度的死亡,养羊户损失严重。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近年来发生严重的羊支原体肺炎, 饲养密集的规模化羊 场和经过长途运输的羊只羊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很高, 死亡严重, 而牧区和散养 户因饲养密度和环境不同很少发生该病。 在对青海牧区的四个县调研时, 没有发 现有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和流行;但是在宁夏、安徽、云南和四川调研时, 发现所有的规模化羊场都存在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只是危害的程度不同。 由于羊 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康复的羊群因肺部受到严重危害生长速度缓 慢,料肉比明显升高, 尤其是当羊群调运或受到较大的应激后易暴发该病, 严重 危害了规模化肉羊产业的发展。虽然土霉素和支原净对该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最有效的防治办法仍是免疫,但因疫苗生产量少,供应不足,很难买到;有些 疫苗因抗原型号不对, 免疫效果不好。 如在云南调研时发现, 当前商品化的羊支 原体肺炎疫苗的保护率较低,仅为 30%。与此同样的情况,目前针对羊口疮的灭 活疫苗也因市场供应不足很难买到 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免疫检测技术不配套,没有检测和评价羊支原体肺 炎、羊痘、羊 传染性脓疱等疫苗免疫效果的试剂,使免疫防疫的盲目性很大。 2)重大传染病的情况
口蹄疫、 小反刍兽疫、 蓝舌病等属于羊的重大传染病, 对这些病的防控政府 十分重视,投入的资金、人力较大,防治技术较为完善,总体形势较好。 口蹄疫在我国虽然流行严重,存在 0型、A型和Asial型,但羊的典型发病 疫情并不多, 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我国对羊实施免疫, 另一方面羊感染发病的 病症不明显, 对成年羊致死率不高, 不易被察觉。 但调查发现羊的持续带毒较为 严重,通常是隐藏的传染源。 小反刍兽疫是 2007 年由境外传入我国西藏的一种新病。经确诊后,国家采 取了果断积极的防疫措施,对疫区及周边区域免疫,限制羊的移动,收效明显, 没有发生疫情大面积流行。 但通过流行病学监测发现, 部分地区有可能发生过感 染,防疫工作仍不能松懈。 蓝舌病属于虫媒性重大疫病, 毒型复杂,目前在我国的流行与分布情况不清 楚,需要调查。 3) 人兽共患病
我国与羊有关造成危害的人兽共患病主要有布鲁氏菌病、 结核病、脑包虫病, 弓形虫病,血吸虫病、炭疽也有一定危害。 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和防疫意识差等问题, 牧区布鲁氏菌病、 脑包虫病发生严 重,虽然只是区域性发生, 但对农牧民的身体健康形成了严重影响。 在牧区炭疽 也时有发生, 而农区和规模化养场因饲养模式的不同而很少发生或者不发生, 例 如在青海牧区调研时四个县都反应有炭疽的发生和流行而在其他省 (市)调研时 没有发现这一现象。 4) 寄生虫病
羊的寄生虫在我国十分普遍,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寄生虫病有钩端螺旋体、 吸虫病、疥螨、焦虫病、肠道寄生虫病、绦虫、螨虫、肺线虫等。据调查,南方 高温高湿地区和北方自然草场放牧地区羊寄生虫的感染率达 100%。目前防治寄 生虫病主要采用体外药浴消毒和体内口服驱虫,虽有一定效果,但难以根除。 另外,牧区因采取天然放牧的饲养模式基本不添加或少添加精料, 有时会因 营养不均衡而出现营养代谢病, 如青海牧区偶尔出现的缺铁、 缺硒造成的贫血和 白肌病等。 2、肉羊免疫情况 调查发现,口蹄疫、羊四联(羊快疫、羊肠毒血症、 羊猝狙、羔羊梭菌痢疾) 是肉羊必免的项目,免疫密度接近 100%,布病、炭疽、羊痘、羊口疮和羊传染 性胸膜肺炎为选择性免疫项目, 只有受到威胁时才紧急免疫接种。 对于羊传染性 胸膜肺炎,散养户基本不免疫, 而集约化、 规模化羊场从以前的有选择性免疫逐 步向必免的方向转变。 规模化羊场通常不免疫炭疽, 只有牧区的散养户选择性免 疫。目前口蹄疫疫苗、 三联四防疫苗的使用均有国家推荐的免疫程序, 而其它很 多羊病的疫苗免疫基本上没有经专家认可的规范化免疫程序可供参照,养殖户 (场)全凭经验或感觉进行免疫。 因经费和商品化检测试剂短缺等因素的限制, 免疫效果评价一般仅针对口蹄 疫,其它疾病的免疫效果基本无有效评价方法,免疫效果不明。 3、养殖场疾病预防和治疗措施 调研发现,肉羊养殖中除疫苗免疫之
外, 几乎没有任何其它的疾病综合防控 措施和技术方案。 通常采用的最主要措施是日常消毒, 而牧区和散养农户甚至连 日常消毒都没有, 只有大型的养殖场才有较为规范的日常消毒措施。 日常使用环 境消毒剂的主要有火碱、生石灰、草木灰、强力消毒灵和来苏尔、福尔马林、复 合酚、次氯酸钠、碘伏等。 4、兽医人员情况 调研发现,牧区和农区散养户(场)很少或没有专职兽
医,如北京八里店养 殖中心和中洋牧业虽然都是大型养殖场但无专职兽医技术人员; 山西省繁峙吉祥 园、繁峙龙清合作社虽然是较大规模的养殖场, 仅仅依靠乡村兽医防疫人员进行 羊病预防免疫和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 本场无专职兽医防疫人员; 四川师宗县龙 庆乡养殖户虽然是养殖大户但是也并无没有专职兽医防疫人员; 青海省牧区养殖 户完全依靠常年养殖经验和当地村级兽医防疫人员的安排进行羊疾病防御控制; 显然无法满足当地羊疾病预防控制的实际需要。 即使有些规模化肉羊场有自己的 专职兽医养殖人员 (如北京门头沟种羊场、 山西右玉县宏宇牧业、 右玉银海种羊 场和营山县绿辰生态公司及云南省种羊场) ,但因业务素质不高面对复杂的疾病 显得力不从心。总之,养殖户(场)要么没有专职的兽医人员,要么因为兽医业 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而无法满足实际生产, 需要进一步增加养殖场兽医人员数量 和提高兽医防疫人员素质以满足肉羊产业发展的疫病防控需要。 5、当地疫病防控技术体系建设
虽然有中央和农业部出台的兽医防控技术体系建设法律法规, 但落实到地方 政府兽医疫病防控体系建设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如因当地财政和编制 限制了兽医防控体系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