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诊断思路
肺部常见病变的表现讲课文档

转移癌
LCH
支扩
现在三十二页,总共四十六页。
肺部多发病变的分析
现在三十三页,总共四十六页。
一、播散性病变
血路播散
分布均匀:结核、肿瘤、脓肿
现在三十四页,总共四十六页。
气道播散
分布不如血行播散均匀,有一定的叶段分布特征,最常见 于结核气道播散。
现在三十五页,总共四十六页。
误吸
与吸入时体位有关,常见上叶后段、下叶,常 表现为慢性增殖样改变,部分合并脓腔。
多发小梗塞多分布于边缘,呈楔形影,病灶中 可有含气成分。
现在四十三页,总共四十六页。
多种病变表现组合的分析
分析疾病的病理特征: 急性慢性、原发继发、主要次要、去除干扰
现在四十四页,总共四十六页。
肺部疾病的CT读片思路
判断基本病理改变
分析病变的分布特点
推测病变的病理特征和病理生理过程
结合其它临床线索提出有形成分的增加,CT下可 见结节、团块状改变,纵隔窗观察更佳。
现在五页,总共四十六页。
渗出与增殖的鉴别
对比肺窗与纵隔窗,观察病变范围的变化。
现在六页,总共四十六页。
现在七页,总共四十六页。
现在八页,总共四十六页。
钙化
1、慢性炎症及其它慢性病变过程中钙盐沉积导 致,CT于纵隔窗见高密度病灶。
均为有叶段分布特征的肺实质密度均一性 升高,临床易混淆。
现在十八页,总共四十六页。
肺不张:病因为气道异常,病灶内一般无支气 管充气征,病变叶段有塌缩。
现在十九页,总共四十六页。
肺实变:病因为肺实质异常,常见支气管充气
征,除病程较长一般无肺的塌缩。
现在二十页,总共四十六页。
液化
提示近期有坏死性的病理改变,如与支气管相 通可有液平。CT见均匀液性密度病灶,通常 不会独立存在。常在纵隔窗观察。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9.02.01•【文号】国卫办医函〔2019〕138号•【施行日期】2019.02.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诊断标准正文关于印发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13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为进一步提高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化水平,减少和有效控制重症肺炎发生,确保治疗效果,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
现印发给你们(可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医政医管栏目下载),请遵照执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2019年2月1日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2016年肺炎造成92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98%来自发展中国家。
肺炎也是当前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绝大部分儿童肺炎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
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重症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和腺病毒肺炎等遗留的气道闭塞,是造成儿童患慢性气道疾病、影响生命质量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CAP诊疗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在一些地方、一些医疗机构还存在抗生素应用不尽合理、检查方法选择缺乏针对性等问题。
鉴于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组织各相关学科专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进一步提高诊疗规范化水平,重点聚焦重症CAP的诊断和高危因素识别,经验性和目标治疗等,以期降低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
一、简介本规范中CAP的定义是指在医院外(社区)发病的感染性肺炎,包括在医院外(社区)感染了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而在入院后发病的肺炎。
基于“宗气下陷”理论探析升陷汤加减治疗肺间质纤维化

福建中医药2023 年12 月第54 卷第12 期Fujian Journal of TCM December 2023,54(12)基于“宗气下陷”理论探析升陷汤加减治疗肺间质纤维化赖永新1,王冰2*(1.惠安县总医院,福建泉州 362000;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摘要:宗气源于《内经》,即胸中大气,近代医家张锡纯创立宗气下陷理论,运用升陷汤治疗。
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和肺泡腔,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丧失的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可最终发展为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宗气下陷是肺间质纤维化宗气下陷证的核心病机,升陷汤是治疗宗气下陷证的主方,临床运用升陷汤加减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宗气下陷证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基于“宗气下陷”理论探讨升陷汤加减治疗肺间质纤维化,为中医药临床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提供新的思路和用药指导。
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宗气下陷;升陷汤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和肺泡腔,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丧失的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呼吸困难,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降低、低氧血症以及影像学上双肺弥漫性病变,可最终发展为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和蜂窝肺,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肺间质纤维化是间质性肺疾病的最终病理结局,但是如何引起肺间质纤维化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基本特征是肺泡腔内炎症细胞渗出和巨噬细胞聚集,肺泡壁的炎症、增厚和进行性网状纤维增生和纤维化形成。
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且毒副作用多。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还可酌情使用吡非尼酮或尼达尼布2种抗纤维化药物以及N-乙酰半胱氨酸抗氧化剂[1]。
由于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价格昂贵,且存在肝功能损害、腹泻、皮疹、乏力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中药效价比高,毒副作用小,长期服用安全可靠,具有多靶点治疗特点,因此运用中医药辨病辨证论治肺间质纤维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急诊科六大病种

急救治疗流程及规范
急救治疗流程
接诊后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予相应治疗,如抗血 小板聚集、抗凝、溶栓、抗心律失常、强心利尿等。
急救治疗规范
遵循相关指南和共识,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确保治疗及时 、有效、安全。
预防措施与康复指导
预防措施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 激动。
并发症预防
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 出现的并发症,如休克、腹膜炎、肠 梗阻等。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 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定期 复查,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05 神经系统急症
神经系统常见急症概述
脑出血
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 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 中的20%~30%,急性期病 死率为30%~40%。
康复期管理和生活调整建议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坚持规律使用胰岛素或其他降糖 药物,定期监测血糖;控制饮食 ,保持适当运动;预防感染等诱
因。
肾上腺危象
积极控制血糖,定期监测;注意 饮食和运动;预防并及时治疗感
染等诱因。
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状态
甲亢患者应坚持规律治疗,定期 监测甲状腺功能;避免精神刺激 和过度劳累;预防感染等诱因。
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急症患者常出现头痛、呕吐、意识 障碍、偏瘫、失语、抽搐等症状。
辅助检查方法
包括头颅CT、MRI、脑电图、脑脊液检查 等,可明确病变性质、部位和严重程度。
急救处理原则及具体方法
01
急救处理原则
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降低颅内压,控制 癫痫发作等。
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研究进展

▪ 尚无其他关于AE-CTD-ILD的研究报道类似的结论,尽管如此,仍需重视结缔组织疾 病活动的干预,其可能降低AE-CTD-ILD的发生风险。
诊断
▪ 上述诊断依据主要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它明确指出了病程为1个月内。其次, 与Tanaka等提出的标准不同,剔除了必须达到一定缺氧状态的要求。再次,与 AE-IPF研究结果一致,考虑到临床难以区分感染等原因诱发的急性肺损伤与AECTD-ILD,它摒弃了「排除感染等病因导致的急性肺损伤」这一标准。
▪ 考虑部分研究报道了结缔组织疾病病情活动度对AE-CTD-ILD转归的影响, 故治疗初期建议依据各CTD公认的病情活动度评估方法,如类风湿关节 炎28个关节疾病活动性评分(DSA28)、炎性肌病的病情活动度评分 (MYOACT)等,评估AE-CTD-ILD者的结缔组织疾病病情活动度。
治疗
▪ 《2018中国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提 及的关于CTD活动伴ILD进展、CTD缓解而ILD进展的治疗策略,对 AE-CTD-ILD患者的免疫抑制治疗方面具有指导价值。
危险因素
▪ 肺功能检测和胸部高分辨CT是间质性肺疾病严重度分级、预后预测的重 要检查。研究发现FVC、DLCO基线低及FVC、FEV1的降低增加了AE-CTDILD的发生风险。与AE-IPF研究一致,提示肺功能基线更低及肺功能指标 的下降均会增加CTD-IL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风险。
▪ Izuka等和Matsumoto等均发现胸部高分辨CT提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OR =2.55,95%CI:1.05~6.2,P=0.038)是AE-RA-ILD的危险因素,但是该结 论未在其他研究[中呈现,考虑与样本量、种族、AE-RA-ILD定义不同有 关,后续需要更多更大的研究予以验证。
《2024年间质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范文

《间质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篇一摘要:本篇论文旨在深入探讨间质性肺疾病(ILD)并发肺动脉高压(PAH)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一个有效的预测模型。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临床数据的分析,本文总结了影响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关键因素,并采用统计方法构建了预测模型。
本研究的成果将有助于提高对间质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认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一、引言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种以肺间质为主要病变部位的疾病,常常伴随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肺动脉高压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还可能引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分析间质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对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本部分通过回顾近十年来的相关文献,对间质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流行病学特征、影响因素和发病机制进行了系统总结。
研究指出,多种因素如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可能影响ILD并发PAH的风险。
其中,一些关键的生物学指标和临床特征,如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结果等,被认为是影响PAH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
三、研究方法本部分详细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设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方法。
首先,我们从医院信息系统中选取了符合条件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收集了他们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然后,我们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因素进行了筛选和验证。
最后,我们利用统计软件构建了预测模型。
四、结果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确定了几个与间质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显著相关的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结果等。
在多因素分析中,我们发现肺功能指标和血气分析结果对并发肺动脉高压的预测价值最高。
基于这些因素,我们构建了预测模型,并通过交叉验证评估了模型的性能。
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预测模型构建根据前述分析结果,我们构建了一个基于逻辑回归的预测模型。
实用胸部高分辨率CT诊断学--第14章--肺部感染

第14章
• 肺部感染
•
无论是免疫功能低下还是免疫功能正常 的人群,感染都是常见的肺部疾病。本章 重点阐述肺部感染的常规诊断思路、HRCT 的作用和典型的HRCT表现,并讨论不同类 型病原体的不同感染方式。
一、HRCTBiblioteka 肺部感染中的作用• 对于疑似肺部感染患者来说,HRCT具有多种用途,包括发现 病变、鉴别肺部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和确诊最可能的病原体 或相关的病原体。 • 1.发现病变 HRCT在发现肺部感染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除了只累及上呼吸道的病毒感染外,HRCT能轻易发现绝大多数肺 部感染的异常征象。对于免疫功能缺陷患者来说,发现病变尤为重 要,这是因为他们可能存在明显的肺部感染而无或仅有轻微的临床 症状,甚至胸片检查仍为正常。 • 2.肺部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 掌握肺部感染的常见HRCT 表现和诊断特异性对HRCT的正确判读极为重要。正确认识那些类 似于感染表现的非感染性病因所致的肺部异常也很重要。由于感染 十分常见,因此在急性发病时,常被认为是肺部异常的病因,但事 实并非总是如此。肺水肿、弥漫性肺泡损伤和肺出血等肺部病变均 可出现与感染相似的临床症状。另外,某些非传染性炎性弥漫性肺 病也可出现急性症状,如过敏性肺炎、机化性肺炎和急性嗜酸细胞 性肺炎。
图14-1 GGO和实变
• 腺病毒感染患者,HRCT可见磨玻璃病变和实变
•
当病变呈散在、局限性或不对称分布 时,应主要考虑细菌、真菌和分枝杆菌感 染。这些病原体感染导致的肺部异常最常 见以肺实变为主。 • GGO和实变均为非特异性表现,在急性 发病时,可见于感染、误吸、肺水肿、弥 漫性肺泡损伤和出血。 • (二)小叶中心性软组织密度结节 • 在急性期,小叶中心性软组织密度结 节(图14-2)常由感染引起。细菌、分枝杆 菌或真菌沿支气管蔓延是最常见的原因。 小叶中心性软组织密度结节是支气管肺炎 的早期表现。
肺部疾病学临床教学设计

包括感染性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非感染性肺部疾病(如肺癌、肺栓塞)、间质性肺疾病(如肺纤维化)等。
肺部疾病的流行病学
阐述各类肺部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危险因素等流行病学特征。
掌握肺部疾病的基本概念、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肺部疾病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和处理,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04
CHAPTER
治疗原则及措施探讨
抗生素选择
抗炎药物应用
支气管扩张剂
药物调整策略
01
02
03
04
针对肺部感染,根据病原菌种类和严重程度,合理选择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对于肺部炎症性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等,需使用抗炎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
对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茶碱类药物。
05
CHAPTER
患者管理与健康教育
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教育等方法,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
心理干预策略
教授医护人员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同理心表达、信息清晰传递等,以改善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
沟通技巧培训
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需求,制பைடு நூலகம்个性化的饮食计划,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描述其症状、诊断和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解释其发病机制、诱发因素和治疗方法。
支气管哮喘
概述良性和恶性肺部肿瘤的特点,包括肺癌的流行病学、病理类型和治疗方法。
肺部肿瘤
详细解释吸烟对肺部健康的危害,包括对肺部结构和功能的损害。
分析室内外空气污染对肺部疾病的影响,包括颗粒物、有害气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