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处理 PPT
合集下载
CFG桩施工技术课件详解

一般地段工后 沉降(mm) 路桥过渡段工后 沉降速率(mm) 沉降(mm)
设计速度(km/h)
V=200
200<V≤250
200
300
100
300
50/年
——
软土地基处理 —概述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工后沉降
道路等级
高速公路、一级 公路
桥台与路堤相 邻处(mm) 100 200
涵洞或箱型通道 一般路段(mm) 处(mm) 200 300 300 500
软土地基处理 —概述
我国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按时间顺序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在20世纪70 年代以前;受技术发展不成熟、经济条件贫乏的限制,大多是在设计中有 意识地避开软土地段进行建设,以免加大工程投资,又给建筑物的使用带 来不良后果;20世纪80~90年代,由于人口膨胀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同时 软土地基加固的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各种软土加 固理论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与验证,软基加固技术也得到长足发展,在不同 的领域里均有涉猎;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种各样的软基处理技术已广 泛地应用在各种建筑工程与土木工程中。 软土地基下沉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软土地基的沉降,包括瞬时沉降、 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三部分。根据沉降标准,按我国现行的有关规定, 用容许工后沉降——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内的剩余沉降来控制。
《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47 号规定: 工后沉降—有砟轨道基础设施竣工铺轨工程(包括铺砟)开始时的沉降 量与最终形成的总沉降量之差。 无砟轨道在铺轨工程完成以后,基础设施产生的沉降量。
工后沉降控制标准
设计速度 一般地段工后沉 (300~350km/h) 降(mm) 有砟轨道 无砟轨道 50
设计速度(km/h)
V=200
200<V≤250
200
300
100
300
50/年
——
软土地基处理 —概述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工后沉降
道路等级
高速公路、一级 公路
桥台与路堤相 邻处(mm) 100 200
涵洞或箱型通道 一般路段(mm) 处(mm) 200 300 300 500
软土地基处理 —概述
我国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按时间顺序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在20世纪70 年代以前;受技术发展不成熟、经济条件贫乏的限制,大多是在设计中有 意识地避开软土地段进行建设,以免加大工程投资,又给建筑物的使用带 来不良后果;20世纪80~90年代,由于人口膨胀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同时 软土地基加固的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各种软土加 固理论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与验证,软基加固技术也得到长足发展,在不同 的领域里均有涉猎;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种各样的软基处理技术已广 泛地应用在各种建筑工程与土木工程中。 软土地基下沉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软土地基的沉降,包括瞬时沉降、 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三部分。根据沉降标准,按我国现行的有关规定, 用容许工后沉降——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内的剩余沉降来控制。
《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47 号规定: 工后沉降—有砟轨道基础设施竣工铺轨工程(包括铺砟)开始时的沉降 量与最终形成的总沉降量之差。 无砟轨道在铺轨工程完成以后,基础设施产生的沉降量。
工后沉降控制标准
设计速度 一般地段工后沉 (300~350km/h) 降(mm) 有砟轨道 无砟轨道 50
中职教育-《基础工程》第四版课件:第六章 地基处理(六)(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6-6 化学加固法
第六章 地基处理
第六节 化学固化法
概念:指在软土地基土中掺入水泥、石灰等,采用喷射、
搅拌等方法使其与原土体充分混合,产生固化作用;或把一 些具有固化作用的化学浆液(如水泥浆、水玻璃、氯化钙溶液 等)灌入地基土体中,以改善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达到加 固目的。
分类:按加固材料的状态可分为粉体类(水泥、石灰粉
6-6 化学加固法
第六章 地基处理
(二)硅化法
利用硅酸钠(水玻璃)为主剂的化学浆液加固方法称为硅化 法。 1.硅化法的加固机理
硅化法按浆液成分可分为单液法和双液法。单液法使用 单一的水玻璃溶液,它较适用于渗透系数位0.1~0.2m/d的湿 陷性黄土等地基的加固。此时,水玻璃较易渗透入土孔隙, 与土中的钙质相互作用形成凝胶,而使土颗粒胶结成整体。
(1) 渗透灌浆 (2) 劈裂灌浆 (3) 压密灌浆 (4) 电化学灌浆(或电渗法)
6-6 化学加固法
第六章 地基处理
2.浆液材料
按浆液所处状态可分为真溶液、悬浮液和乳化液; 按工艺性质可分为单浆液和双浆液;按浆液主剂分为无 机系列和有机系列; 按浆液颗粒可分粒状浆液(纯水泥浆、水泥黏土浆和水 泥砂浆等或统称为水泥基浆液)和化学浆液(环氧树脂类、 甲基丙烯酸酯类和聚氨酯等)两大类。
1.加固机理 对天然地基土的加固硬化机理和形成复合地基以加固
地基土、提高地基土强度、减少沉降量。 2.高压喷射注浆法的施工
① 首先进行施工前的准备; ② 桩机按布好的桩点就位; ③ 开机钻孔至设计深度; ④ 高压喷射注浆; ⑤ 边注浆边提升; ⑥ 成桩结束提管冲洗。
6-6 化学加固法
第六章 地基处理
6-6 化学加固法
第六章 地基处理
第六章 地基处理
第六节 化学固化法
概念:指在软土地基土中掺入水泥、石灰等,采用喷射、
搅拌等方法使其与原土体充分混合,产生固化作用;或把一 些具有固化作用的化学浆液(如水泥浆、水玻璃、氯化钙溶液 等)灌入地基土体中,以改善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达到加 固目的。
分类:按加固材料的状态可分为粉体类(水泥、石灰粉
6-6 化学加固法
第六章 地基处理
(二)硅化法
利用硅酸钠(水玻璃)为主剂的化学浆液加固方法称为硅化 法。 1.硅化法的加固机理
硅化法按浆液成分可分为单液法和双液法。单液法使用 单一的水玻璃溶液,它较适用于渗透系数位0.1~0.2m/d的湿 陷性黄土等地基的加固。此时,水玻璃较易渗透入土孔隙, 与土中的钙质相互作用形成凝胶,而使土颗粒胶结成整体。
(1) 渗透灌浆 (2) 劈裂灌浆 (3) 压密灌浆 (4) 电化学灌浆(或电渗法)
6-6 化学加固法
第六章 地基处理
2.浆液材料
按浆液所处状态可分为真溶液、悬浮液和乳化液; 按工艺性质可分为单浆液和双浆液;按浆液主剂分为无 机系列和有机系列; 按浆液颗粒可分粒状浆液(纯水泥浆、水泥黏土浆和水 泥砂浆等或统称为水泥基浆液)和化学浆液(环氧树脂类、 甲基丙烯酸酯类和聚氨酯等)两大类。
1.加固机理 对天然地基土的加固硬化机理和形成复合地基以加固
地基土、提高地基土强度、减少沉降量。 2.高压喷射注浆法的施工
① 首先进行施工前的准备; ② 桩机按布好的桩点就位; ③ 开机钻孔至设计深度; ④ 高压喷射注浆; ⑤ 边注浆边提升; ⑥ 成桩结束提管冲洗。
6-6 化学加固法
第六章 地基处理
6-6 化学加固法
第六章 地基处理
软土地基及处理方法

真空预压法合用于加固淤泥、淤泥质土和其他 能够排水固结而且能形成负超静水压力边界条件旳 软粘土。
真空预压处理旳优点
(1)加固过程中土体除产生竖向压缩外,还伴随侧向收缩,不会造成侧向挤 出,尤其适于超软土地基加固。 (2)一般膜下真空度可达600mmHg,等效荷重为80kPa,约相当于4.5m堆 土荷载;真空预压荷重可与堆载预压荷重叠加,当需要不小于80kPa旳预 压加固荷重时,可与堆载预压法同步使用,超出80kPa旳预压荷重由堆载
五、流变性:是指在一定旳荷载连续作用下,土旳变形 随时间而增长旳特征。使其长久强度远不大于瞬时强 度。这对边坡、堤岸、码头等稳定性很不利。所以, 用一般剪切试验求得抗剪强度值,应加合适旳安全系 数
六、不均匀性:软土层中因夹粉细砂透镜体,在平面及 垂直方向上呈明显差别性,易产生建筑物地基旳不均 匀沉降。
(二)排水固结法
土体在一定载荷作用下排水固结,使孔 隙比降低,强度提升,以到达提升地基承载 力,降低工后沉降旳目旳。
本法涉及:加载预压法、超载预压法、砂 井法(一般砂井、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带 法)、真空预压与堆载预压联合作用以及降 低地下水位等。
真空预压软基处理
真空预压属于排水固结法,真空预压法是在地 基表面铺设密封膜,经过特制旳真空设备抽真空, 使密封膜下砂垫层内和土体中垂直排水通道内形成 负压,加速孔隙水排出,从而使土体固结、强度提 升旳软土地基加固法。
软土地基
软土地基:系 指由淤泥、淤 泥质土、松软 冲填土与杂填 土,或其他高 压缩性软弱土 层构成旳地基。
软土地基旳物质构造、物理力学性质等具有
下列旳基本特点:
—、高压缩性:软土因为孔 隙比不小于1,含水量大, 容重较小,且土中含大量 微生物、腐植质和可燃气 体,故压缩性高,且长久 不易到达国结稳定。在其 他相同条件下,软土旳塑 限值愈大,压缩性亦愈高。
真空预压处理旳优点
(1)加固过程中土体除产生竖向压缩外,还伴随侧向收缩,不会造成侧向挤 出,尤其适于超软土地基加固。 (2)一般膜下真空度可达600mmHg,等效荷重为80kPa,约相当于4.5m堆 土荷载;真空预压荷重可与堆载预压荷重叠加,当需要不小于80kPa旳预 压加固荷重时,可与堆载预压法同步使用,超出80kPa旳预压荷重由堆载
五、流变性:是指在一定旳荷载连续作用下,土旳变形 随时间而增长旳特征。使其长久强度远不大于瞬时强 度。这对边坡、堤岸、码头等稳定性很不利。所以, 用一般剪切试验求得抗剪强度值,应加合适旳安全系 数
六、不均匀性:软土层中因夹粉细砂透镜体,在平面及 垂直方向上呈明显差别性,易产生建筑物地基旳不均 匀沉降。
(二)排水固结法
土体在一定载荷作用下排水固结,使孔 隙比降低,强度提升,以到达提升地基承载 力,降低工后沉降旳目旳。
本法涉及:加载预压法、超载预压法、砂 井法(一般砂井、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带 法)、真空预压与堆载预压联合作用以及降 低地下水位等。
真空预压软基处理
真空预压属于排水固结法,真空预压法是在地 基表面铺设密封膜,经过特制旳真空设备抽真空, 使密封膜下砂垫层内和土体中垂直排水通道内形成 负压,加速孔隙水排出,从而使土体固结、强度提 升旳软土地基加固法。
软土地基
软土地基:系 指由淤泥、淤 泥质土、松软 冲填土与杂填 土,或其他高 压缩性软弱土 层构成旳地基。
软土地基旳物质构造、物理力学性质等具有
下列旳基本特点:
—、高压缩性:软土因为孔 隙比不小于1,含水量大, 容重较小,且土中含大量 微生物、腐植质和可燃气 体,故压缩性高,且长久 不易到达国结稳定。在其 他相同条件下,软土旳塑 限值愈大,压缩性亦愈高。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讲座

2、当土体排水速率快且施工过程较慢时,宜采用固结不排水三 轴剪切试验或直剪试验。
3、对土体可能发生较大应变的工程,应测定残余抗剪强度,必 要时应进行蠕变试验、动扭剪试验、动单剪试验和动三轴试验。
五、根据变形计算的要求确定压缩系数、先期固结压力、压缩指
数、回弹指数、固结系数时,可采用常规固结试验、快速加荷固结试
土 然地质地理环境,可划
与 软
分为北部、中部、南部 三个地区。
北中部分界线:沿秦
土 岭走向向东至连云港以
地 北的海边;
基
中南部分界线:沿苗
岭、南岭走向向东至蒲
田的海边。
北部 中部 南部
7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软 土 与 软 土 地 基
1.2 软土的成因、分类及分布
海 区别 陆
别
典型地区
沉积相
土层埋 深
m
一、地基处于弹性状态时极限填土高度计算
软 土
可得: P
cos
C
sin 2 2 sin
地
基
令: y sin 2 2 sin
路
基 设
由 y 2 cos2 2sin 0
1.34 1.9 1.11 1.28
1.44 1.94
有机质 含量
% 7.5
6.5 11
18.4 9.9
8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3 软土的工程性质
软
(1)孔隙比大、含水量高
土
(2)压缩性高
与 软
(3)强度低
土
(4)变形量大
地 基
(5)压缩稳定所需时间长
(6)侧向变形较大
9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4 软土地基常见工程问题
3、对土体可能发生较大应变的工程,应测定残余抗剪强度,必 要时应进行蠕变试验、动扭剪试验、动单剪试验和动三轴试验。
五、根据变形计算的要求确定压缩系数、先期固结压力、压缩指
数、回弹指数、固结系数时,可采用常规固结试验、快速加荷固结试
土 然地质地理环境,可划
与 软
分为北部、中部、南部 三个地区。
北中部分界线:沿秦
土 岭走向向东至连云港以
地 北的海边;
基
中南部分界线:沿苗
岭、南岭走向向东至蒲
田的海边。
北部 中部 南部
7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软 土 与 软 土 地 基
1.2 软土的成因、分类及分布
海 区别 陆
别
典型地区
沉积相
土层埋 深
m
一、地基处于弹性状态时极限填土高度计算
软 土
可得: P
cos
C
sin 2 2 sin
地
基
令: y sin 2 2 sin
路
基 设
由 y 2 cos2 2sin 0
1.34 1.9 1.11 1.28
1.44 1.94
有机质 含量
% 7.5
6.5 11
18.4 9.9
8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3 软土的工程性质
软
(1)孔隙比大、含水量高
土
(2)压缩性高
与 软
(3)强度低
土
(4)变形量大
地 基
(5)压缩稳定所需时间长
(6)侧向变形较大
9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4 软土地基常见工程问题
《特殊土地基》课件

变形
处理方法:采 用换填法,将 湿陷性土换为
非湿陷性土
处理方法:采 用强夯法,通 过强夯提高土 的密实度和强
度
处理方法:采 用预压法,通 过预压降低土 的含水量和孔
隙比
处理方法:采用抗膨胀材料, 如石灰、水泥等
膨胀土地基的特点:土质松 软,易受水影响,膨胀变形
处理方法:采用抗膨胀结构, 如桩基础、筏板基础等
解决方案:采用桩基础、 复合地基等方法进行加固 处理
工程效果:成功解决了湿 陷性土地基问题,保证了 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膨胀土地基的特点: 膨胀性、吸水性、 收缩性等
膨胀土地基的工程 应用:道路、桥梁、 建筑等
膨胀土地基的工程 处理方法:换填、 注浆、加固等
膨胀土地基的工程 实例:某高速公路 、某桥梁、某建筑 等
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大 数据等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和 预测
无线化:采用无线传感器网 络进行远程监测和检测
集成化:将多种监测和检测 技术集成到一个系统中,提 高效率和准确性
绿色化:采用环保、节能的 监测和检测技术,降低对环 境的影响
标准化:制定统一的监测和 检测标准,提高监测和检测 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新技术:采用 先进的施工工 艺和设备,提 高施工效率和
质量
新材料:使用 新型材料,提 高地基的承载
力和稳定性
局限性:新技 术和新材料的 应用需要较高 的成本和投入
局限性:新技术 和新材料的应用 需要专业的技术 人员和设备,需 要一定的培训和
经验积累
绿色环保:新材料和新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智能化:新技术和新材料将更加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 复合化:新材料和新技术将更加复合化,满足多种需求 标准化:新技术和新材料将更加标准化,提高工程质量和可靠性
处理方法:采 用换填法,将 湿陷性土换为
非湿陷性土
处理方法:采 用强夯法,通 过强夯提高土 的密实度和强
度
处理方法:采 用预压法,通 过预压降低土 的含水量和孔
隙比
处理方法:采用抗膨胀材料, 如石灰、水泥等
膨胀土地基的特点:土质松 软,易受水影响,膨胀变形
处理方法:采用抗膨胀结构, 如桩基础、筏板基础等
解决方案:采用桩基础、 复合地基等方法进行加固 处理
工程效果:成功解决了湿 陷性土地基问题,保证了 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膨胀土地基的特点: 膨胀性、吸水性、 收缩性等
膨胀土地基的工程 应用:道路、桥梁、 建筑等
膨胀土地基的工程 处理方法:换填、 注浆、加固等
膨胀土地基的工程 实例:某高速公路 、某桥梁、某建筑 等
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大 数据等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和 预测
无线化:采用无线传感器网 络进行远程监测和检测
集成化:将多种监测和检测 技术集成到一个系统中,提 高效率和准确性
绿色化:采用环保、节能的 监测和检测技术,降低对环 境的影响
标准化:制定统一的监测和 检测标准,提高监测和检测 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新技术:采用 先进的施工工 艺和设备,提 高施工效率和
质量
新材料:使用 新型材料,提 高地基的承载
力和稳定性
局限性:新技 术和新材料的 应用需要较高 的成本和投入
局限性:新技术 和新材料的应用 需要专业的技术 人员和设备,需 要一定的培训和
经验积累
绿色环保:新材料和新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智能化:新技术和新材料将更加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 复合化:新材料和新技术将更加复合化,满足多种需求 标准化:新技术和新材料将更加标准化,提高工程质量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