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绘画作品赏析
蛙声十里出山泉蛙声十里出山泉》是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的代表作之一,是公认的杰作,是齐白石91岁时为我国著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的代表作之一,是公认的杰作,是齐白石91岁时为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幅水墨画。
诗句是由老舍指定的。
齐白石老人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个命题时还上运用了这种特殊的联想手法。
恰到好处。
在该图中,画而上没有蛙,而观众有如闻蛙声之感。
而这蛙声也非是即时可“听”见的,而是在数周后的,十里山泉出山的溪水中。
这是绝妙之至的构思。
作品简介现代画家齐白石作。
纸本水墨,纵129厘米,横34厘米。
创作背景《蛙声十里出山泉》作于1951年,已收入《齐白石全集》中。
过去曾有许多评论文章对此进行评论,但多从画内与画外的关系方面找原因、寻论据,有人把这幅作品与宋代画院的考题相提并论,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评说常见于文人墨客的趣谈之中,都难真正寻求到这幅杰作的艺术真谛。
诗情画意是中国画的优良传统,我们的前贤曾经运用这种方法取得了高超的成就。
诗情画意不是轻易可得到的。
在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中,诗情画意榫凿相吻,水乳交融,充满了浓郁的艺术魅力。
对于蛙声十里出山泉有一首诗:萤火一星沿岸草,蛙声十里出山泉。
新诗未必能谐俗,解事人稀莫浪传。
作品赏析《美术之友》(1998年第四期)发表了张光明的文章《简析〈蛙声十里出山泉〉──浅议齐白石绘画艺术的‘时空’观》,从“时空”艺术角度分析了这幅画的动机及其在艺术上达到的高度。
文章这样写道:“《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齐白石老人的一幅重要作品。
仅这幅画的创作就非同一般。
它是一个文学家和一个书画家在艺术领域对高层次艺术理论的共同探讨。
一次,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他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一首诗,有意从诗中选取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想请齐白石先生用画去表现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
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它涉及到艺术上一个深层话题,亦是一个难题。
齐白石了解后,据说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
可见白石老人已经领悟这不是一般的课题,而是让他去触及艺术领域中的更深层课题,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齐白石、齐子如绘画作品赏析

门 下学 画 , 攻 花鸟 。 画风 颇 具 自石老 人 风骨 , 专 其 又 有所 发 展 所 作 工 笔草 虫 栩 栩 如 生 , 态 逼 真 , 形 在 色彩 的 运 用上 更 加 自然 柔丽 , 条也 更 纤细 精 微 。 线 齐 白石 曾在 与 齐子 如 合 作的 莲 蓬 蜻 蜓 》中 题 日:
“ 子如 画 虫 学 于 余 , 年才 过 四 十 , 虫 之 工 过 于 乃 画
翁 … … ” 可见 白石 老人 对他 极 为赏 识 。 , 可惜 的是 , 齐 子如 在5 岁时 因病 去世 , 能 留给 世 人 更 多精 彩 3 未 的绘 画作 品 。 册作 品亦 工亦 写, 此 生机 盎 然 , 具 艺 颇 术感 染力。 ■
于湖南湘潭 白石铺梅公祠。 他自幼从齐 白石学习诗
文 、 画 与篆 刻 , 8 时随 父N : 京 并 拜 到 陈半 丁 书 1岁 I L
鹰
i・
齐白 石
齐 子如
梨花 蝴 蝶
× 葛 2n
纸 本 设色
蝼蛄
∽× o 暑
纸本设色 Ⅵ 年
匣I
恹
裕羞
齐自 石
樱 桃 蝗 虫图
× 目 3n
纸本 设 包 一
齐白石
荷 花 鸳鸯 图 0 5n × 目
纸 本 设色
年
齐 白石 、齐子如绘 画作 品赏析
齐 白石
齐子如
红叶 秋蝉
× n 暑
纸本设色
一¨ 年
齐白石
齐 子如
牵 牛蝗虫
x n 亭
纸本 设色
¨ 年
磐
【 ]
此 工 笔 草虫 册 页 为 齐 白石 与 齐 子如 合 作 , 8 共 开。 虫 为齐 子如 所 画 , 草 白石 老 人补 作 花卉 。 齐子 如 名 良琨 , 字子 如 , 齐 白石 的 第三个 儿子, 9 2 生 是 10 年
齐白石的画作值多少钱,齐白石最擅长的是画什么

齐白石的画作值多少钱,齐白石最擅长的是画什么齐白石这个著名的画家,我们应该是在课本上,在网络上了解到关于他的信息,他是我国近现代的中国绘画大师,并且在世界上也是有很高的享誉,是世界的文化名人,这么著名的画家,他的画作值多少钱呢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他才能称的上伟大的画家,那么齐白石最擅长的是画什么我们一口口文章的介绍吧齐白石的画作值多少钱齐白石天价画:从2千万到4.255亿的传奇自2023年以来,齐白石就成为中国艺术品暴涨的代言人。
从雅昌艺术监测中心给出的400幅国画价格指数来看,齐白石在新世纪11年来其作品每平尺也增长了20倍。
2023年时,齐白石作品每平尺为5万元,2023年,其作品每平尺增长到16万。
2023年,齐白石作品《可惜无声》上拍,其作品每平尺飙升至39.5万。
此后该指数一路狂飙猛进,没想到2023年春拍还没完全落幕,齐白石作品每平尺已达到110万。
2023年上半年,艺术品收藏市场最引人瞩目的新闻,莫过于估价10亿的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的公开亮相。
众所周知,齐白石主要以花鸟画闻名于世,其山水画存世数量并不如花鸟画之巨。
而实际上,山水画在他全部的创作中占据着重要分量,是理解齐白石一生艺术历程、创作与思想不可或缺的部分。
《松柏高立图》长266厘米,宽100厘米,是齐白石最大尺幅绘画及书法精品。
此幅作品为1945年抗战胜利后画家为蒋介石六十寿庆所作。
图绘雄鹰傲然立于苍松之上,目光如炬,精神饱满,堪称齐白石花鸟画题材中的鸿篇巨制。
与该画匹配的篆书对联“人生长寿,天下太平”,单幅长264.5厘米,宽65.8厘米,亦为齐白石书法精品。
笔者亲历了这神话般的一刻。
齐白石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影响最广、最深远的艺术家,他的绘画不仅在中国近现代时期影响了无数人,也是国际范围内最受人尊敬和爱戴的画家。
这件作品比此前的近现代书画拍卖结果有大幅跨越,是一次里程碑式的纪录。
齐白石的作品取得这样的结果,可谓是众望所归。
大美无言——齐白石山水画的创作特点赏析

引言经历了社会大变革的齐白石,在1949年之前一直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这也使其绘画生涯一波三折。
齐白石并非一开始就选择了绘画之路,而是以雕刻谋生,因此早期书画作品未能获得认可,直至卖出了第一幅画作才让其绘画创作的信心变得越发坚定。
当然,齐白石之所以能在绘画上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与之对绘画的深沉热爱及执着追求不无相关。
而他能在山水画方面尤为见长,正是源自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接触中锤炼出了与自然山水完美契合的构图、构思等绘画创作技巧,进而开创出了自我风格鲜明的山水画。
一、至简写意 留白构图齐白石在山水画创作方面始终奉行着以简胜繁的原则,这可从其画作中窥见一二。
在齐白石的山水画作品中,几乎见不到过于琐碎的笔触,笔锋过处点到即止,尽管是寥寥数笔,画作整体却毫无单薄之感,这便是将笔墨简练到了极致方能达成的效果,其意境可谓丰厚且深远。
正如齐白石自述:“咫尺天涯几笔涂,一挥便了忘工粗。
”这种将“凡格”净数扫除的技法,使得他笔下无论构图、色彩、造型皆变得更为新奇,也让画作整体呈现出了粗中有细、拙中有奇的特点。
[1]纵观齐白石诸多著名的山水画作也可看出,大量留白的构图和几笔简略粗放的勾染也能鲜明地凸显出物象主题,其中所蕴含的深厚功力是常人所无法企及的。
齐白石常以写意的笔法来描绘山水,用笔虽简练,但并不拘泥于俗套。
观其作品整体,画中仿佛有一股磅礴之气,透过笔墨喷薄而出。
而在细节之处,灌注童真与童趣的造型又为画作增添了新的情趣,更显生动自然。
如其《夏月晨桥》,画家单刀直入下笔,两座厚润的山峰便已成形,随即几笔干净利落地勾画出山峰周围的狭小土坡与树林,虽然没有刻意地对枝叶细节进行勾勒,却让人产生了丛林密布之感,甚至纵览全图还能隐约有种立于轻烟薄雾之中,俯瞰世间万物的朦胧之感。
而在《中流砥柱》中,虽然初看画面似乎极为简单,擎天的石柱仅以三五笔就勾勒而成,浩渺的湖面也是仅用了数条细线去描绘,但再细看,一轮红日从远处升起与湖面、石柱遥相呼应时,便会不禁赞叹齐白石笔墨的简练精到,而且在构图上实现了点、线、面的完美结合,整个画面显得精妙无比,甚至以壮观来形容也毫不违和。
名家齐白石、徐悲鸿作品鉴赏

米 95 纸 19 群 本 39 奔 18 设 年 1色 厘国 画
×
《五马图 》
北宋 李公麟
五代 赵喦
《调马图》
《九方皋》 ,纸本设色,138x351厘米,1931年作,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欧洲留学归来后,看到当时社会对人才极不重视,就 画了这张《九方皋相马》,呼吁社会重视人才。画上站着的老 先生气宇轩昂,就是九方皋。他前面黑色的公马就是要找的千 里马。徐悲鸿画的所有的马,都没有缰绳的,他所有作品里只 有这张画给马套上了缰绳。什么意思呢?就说马像人一样,为 识己者用,这匹马也遇到了知音。马夫为什么低下头?自己养 的一匹好马,居然不知道它是千里马,为自己的愚钝低头。
箫声
1926年
布面油画 80×39厘米
少妇像 1940年
布面油 画
82×54厘
米
油画,198x355厘米,1928—1930年作, 徐悲鸿纪念馆藏 是徐悲鸿的成名大作,故事出自《史 记·田儋列传》,巨大的历史画面渗透出一种悲壮的气慨, 撼人心魄。
《田横五百士》
徐 悲 鸿 油 画
《徯我后》创作于1931至 1933年,取材于《尚 书·仲虺之诰》:“徯我 后,后来其苏。”描写夏 桀暴虐,在他的统治下, 人民痛苦不堪,商汤带兵 去讨伐暴君,老百姓殷切 地期待他们来解救。大地 干裂了,瘦弱的耕牛啃着 树根,人们的眼睛里燃烧 着焦灼的期待。
齐白石画虾 可以说是画坛一绝, 灵动活泼、栩栩如 生、神韵充盈,用 淡墨掷笔,绘成躯 体,浸润之色,更显 虾体晶莹剔透之感。 以浓墨竖点为睛, 横写为脑,落墨成 金,笔笔传神。细 笔写须、爪、大螯, 刚柔并济、凝练传 神,显示了他高妙 的书法功力。
2011年 春拍,齐 白石65年 前为当时 国民党主 席蒋介石 祝寿而画 的《松柏 高立图•篆 书四言联》 拍4.255亿 元天价, 刷新中国 书画拍卖 的成交纪 录。
紫藤蜜蜂齐白石作品赏析汇总

草虫
草 虫
草 虫
草虫
草虫
菜蔬草虫
贝叶蝉
贝叶草虫
贝叶 草虫
1945年作 夜深 独酌蟹初肥
白菜草 虫
1950年作墨蟹
1951年作 枇杷 虫草
1947年作 贝叶 草虫
1927年作墨蟹图
1935年 作 花卉 草虫 册
页
秋卉秋虫
天牛
蔬果草虫
蔬菜草虫
蔬果草 虫寿桃Leabharlann 虫石 榴 蜜 蜂秋粮
秋叶 草虫
蜻蜓
清乐何如
牵牛蜻蜓
螃蟹
牵牛草虫
齐白石作 草虫;女 儿齐良芷 2006年补
花果
葡萄蚱蜢
梅兰芳 作花卉; 齐白石
添蝶
兰花草虫
莲蓬蜻蜓
莲蓬蜻蜓
可惜无声 花鸟工虫
册页
兰花草虫
花卉 草虫 册页
花卉草虫
特点
• 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受陈师曾影响甚大,齐白石同时吸取 吴昌硕之长。齐白石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但 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齐白石还推崇徐渭、朱耷、 石涛、金农。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 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蹊,极 富创造精神,篆刻独出手眼,书法卓然不群,蔚为大家。 齐白石的画,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齐白石经常注意花、 鸟、虫、鱼的特点,揣摩它们的精神。齐白石曾说:为万 虫写照,为百鸟张神,要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齐白石的 题句非常诙谐巧妙,齐白石画的两只小鸡争夺一条小虫, 题曰;“齐白石日相呼”。一幅《棉花图》题曰:“花开 天下暖,花落天下寒”。《不倒翁图》题“秋扇摇摇两面 白,官袍楚楚通身黑。”
绘画主张
•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形成 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 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 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以齐白石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 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 篆刻初学丁敬、黄小松,后仿赵撝叔,并取法汉印;见 《祀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篆法一变再变,印风 雄奇恣肆,为近现代印风嬗变期代表人物。其书法广临碑 帖,历宗何绍基、李北海、金冬心、郑板桥诸家,尤以篆、 行书见长。诗不求工,无意唐宋,师法自然,书写性灵, 别具一格。其画印书诗人称四绝。一生勤奋,砚耕不辍, 自食其力,品行高洁,尤具民族气节。留下画作三万余幅、 诗词三千余首、自述及齐白石文稿并手迹多卷。齐白石的 作品以多种形式一再印制行世。
齐白石《海棠蜜蜂图》-描绘蜜蜂海棠花的花鸟画高清大图赏析

齐白石《海棠蜜蜂图》-描绘蜜蜂海棠花的花鸟画高清大图赏析
《海棠蜜蜂图》,1936年,齐白石,纸本设色,立轴,纵84厘米,横40厘米,藏处不详
齐白石强调“作画贵写其生”,“要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复写生”,如此自能神形俱见。
是幅海棠写意,蜜蜂写生,蜜蜂头、脚、身躯写得很清楚,而用浑圆一片淡墨画出翅膀的振动,尤能见蜜蜂飞在空中,似与不似之间,极神似。
在中国绘画史上,大概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象齐白石这样对秋海棠这种毫不起眼的闲花野草倾注如此大的热情了。
以至于成了“齐家样”绘画系列中的一个标志性画题。
《海棠蜜蜂图》题识:远山先生清属,戊子春齐璜。
印文:白石。
鉴藏印:陈传席过眼记。
是白石老人一生中大量以海棠为题材的精品之一。
此幅作品乍看挥洒随意,气势布局却一丝不苟。
叶子先渲染后勾勒,以勾勒叶筋的轻重浓淡来区分前后仰侧,海棠花也以其浓淡区分老嫩新旧,可谓用笔、设色俱佳。
最体现老人苦心的是左上角三只栩栩如生的蜜蜂,为画面增添了无限生机,使构图更加丰满。
起到了“以少胜多”的效果。
齐白石作品虾+荷花的意思

齐白石作品虾+荷花的意思
齐白石是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的一位大师,他不仅有着卓越的艺术造诣,还是一个充满
智慧和内涵的人。
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就包括了《虾》和《荷花》两幅作品,这两幅作品
所传达的艺术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虾》这幅画作采用了传统的工笔技法,画面严谨而精细,但这幅画的意味远不止于
表面的虾。
齐白石借助对虾的描绘来表达他深刻的生命意识和哲学思考。
画中的虾看似安
稳自在,却难以预料地突破了原有的生态链,它的下颚将掌管自然规律的捕食之物——小
鱼吞噬在口中。
这样的画面充满了对于生命力的讴歌,展示出了生命的顽强和活力,传递
着人类对于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出了对于自然生态链的破坏会带来无法预
估的后果和危害。
《荷花》则是齐白石的另一幅经典作品。
这幅画作的具体细节和虾有些许不同,画中
的荷花清新、灵动,荷叶纤长扇形,整幅画作透露出一种境界清新脱俗、梦幻空灵的美感。
画面中的荷花似乎与溪水、蜻蜓等元素组成了一个美好和谐的自然景象。
这幅画作传达了
齐大师对于山水自然的独特见解与独创思想,让人们在美好的自然与人类共存关系中体会
到更深刻的情感和内涵。
总之,《虾》和《荷花》两幅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充分彰显了齐白石的巨大才华,更
在审美、哲学、生态伦理等方面揭示了其智慧和思考。
他的绘画思想和理念,不仅对后续
的艺术人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9鉴 赏齐白石绘画作品赏析
王丹丹
齐白石是一位中国艺术集大成者,无论是绘画,还是书法、篆刻,抑或是诗词,其都无所不通,具有极高的造诣。
单就绘画而言,齐白石在绘画艺术生涯中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其不但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还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齐白石是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和影响力的国画画家,在中国美术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例如,他的《六虾图》《红衣罗汉图》《秋卉工虫》等绘画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魅力,还具有深刻的内涵,人们通过欣赏可以获得启迪和感悟。
本文对齐白石的《秋卉工虫》《六虾图》《红衣罗汉图》这三幅绘画作品进行赏析,领略其独特的绘画技法和绘画语言,感受其富有独创性的绘画遗风。
齐白石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大师,擅长花鸟、虫鱼、山水、人物,在绘画艺术创作中敢于标新立异,为中国传统绘画注入了新鲜血液,在中国国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齐白石早年做过木工,后来在老师胡沁园的帮助下专习绘画,其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绘画艺术创作风格独树一帜,具有自身鲜明的艺术特色,绘画作品也别具一格,蕴含着深厚的内涵。
一、齐白石《秋卉工虫》作品赏析
齐白石笔下的工笔草虫具有显著的特点,洋溢着自然蓬勃的生机,其运用独特的笔墨语言把物象刻画和描绘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1921年,齐白石创作了《秋卉工虫》这幅中国画作品,作品画面中秋菊、秋雁、蝗虫以及蝴蝶等物象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傲然怒放的秋菊、轻吟低唱的秋雁、全身通绿的蝗虫以及飞舞的蝴蝶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营造出一种“秋色无声胜有声”的美好意境。
齐白石在绘画创作中集雅俗于一体,将秋菊、秋雁、蝗虫以及蝴蝶这四种物象在同一空间中进行表现,取得了良好的画面效果,使作品呈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
受自身身世和生活经历的影响,齐白石的文人情结较为明显,这为其“新文人画”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菊花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具有特殊的文化象征意义,象征着一种脱离世俗的高洁精神,《秋卉工虫》这幅作品画面中不畏冰霜侵蚀而傲然怒放的秋菊就淋淋尽致地展现出其时刻不忘的文人情结,告诫受众要经过艰难困苦,才能获得成功。
不管是齐白石的过去生活,还是其现实生活,抑或是未来实际都与他的精神世界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其对于美好生活是非常憧憬的,他在绘画艺术创作中多取日常事物入画,以表现其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以往生活的怀恋。
作品画面中悠然的蝗虫、绽放的秋菊、歌唱的秋雁以及翩翩飞舞的蝴蝶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齐白石将其作为创作的主体对象来表达自身的思想和情感,体现出其绘画艺术创作独特的绘画语言。
利用工写兼用的手法描绘的蝗虫与利用大写意的手法描绘的秋菊相互衬托,既表现出蝗虫的娇小与可爱,又展现出秋菊的枝繁叶茂,不同绘画技法的运用也提升了作品结构的多元性和独特性,其作品也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
二、齐白石《六虾图》作品赏析
齐白石画虾堪称画坛一绝。
1948年,齐白石在耄耋之年创作出《六虾图》这幅作品,并将其赠予抗日民族英雄董其武将军。
齐白石的艺术创作以画虾最负盛名,从临摹徐渭、李复堂等古人画迹中的虾开始,并亲自养虾以利于自己更好的观察,力求深入表现虾
120
鉴 赏
的形神特征,寥寥几笔便可以勾勒出虾的轮廓,再利
用浓浅浓淡的墨色对其进行描绘,使虾栩栩如生、形
神兼备。
《六虾图》这幅作品的画面中,六只“白石
虾”跃然纸上,三只似在水底嬉戏游动的虾和三只似
要加入游戏的虾都焕发出永恒的艺术之美。
齐白石的
绘画艺术创作具有一种童真之美,其绘画作品也总是
在有意无意间流露出童真和童趣,已经耄耋之年的齐
白石依然童心未眠,在艺术创作的顶峰期创作出《六
虾图》这一经典作品,画面中,透明的虾身用淡墨进
行表现,刚挺的虾腿和虾钳用浓墨进行呈现,有神的
眼睛用焦墨点出,虾的触须用数条淡墨线进行勾勒,
大片留白不着一笔,利用简练的笔墨把六只虾画得栩
栩如生。
作品上疏下密的绘画构图,使其呈现出独特
的构图之美,从浓墨到枯笔而形成的题款与上下两组
游动嬉戏的虾表现在同一空间内,共同构成了一幅美
丽的画面,再利用一枚鲜艳的印章作为点缀,使作品
画面充满趣味性。
《六虾图》是齐白石赠予抗日民族英雄董其武
的绘画作品,由于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他用“六”寓意“六六大顺”,以此来表达对董其武
的美好祝愿。
同时,该作品也寄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和追求,希望可以早日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并过
上六六大顺的幸福生活。
虾是齐白石的代表性艺术符
号之一,他在耄耋之年创作的《六虾图》具有独特的
艺术特色,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思想和情感内涵,其
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通过笔墨去传递和表达,希望早
日结束战争。
通过赏析齐白石的《六虾图》,人们不
仅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和领略其独特的绘画艺术创作
风格和作品所具有的艺术魅力,还可以更深刻地体会
其伟大的人格力量,使生活在21世纪的当代人更加
深入地感受到作画亦是做人的永恒真理。
三、齐白石《红衣罗汉图》作品赏析
齐白石创作的《红衣罗汉图》是一幅人物扇面
作品,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初,这幅作品不仅是
扇中巨制,还是画中珍品。
如果从题材上进行分析,
这幅作品是较为常见的佛道绘画,一松和做静修状的
一高僧共同构成了作品的画面,作品表象看似简括之
极,无论是设色,还是绘画技法运用都较为简略,但
是如果深入思考、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其实这幅作
品蕴含深厚的内涵。
《红衣罗汉图》是齐白石在抗战
时期创作而成的,这一时期,其绘画艺术创作融入了
自身的思想和情感,寄情于画,他的绘画作品也展现
了其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红衣罗汉图》的画面中,慈眉善目、神态平
和安详的红衣罗汉正在思索着人生的真谛,作品也呈
现出一种清明祥和的气息。
由此可见,在创作这幅作
品时,齐白石的心绪是平静的,其在艺术创作中利用
独特的绘画手法,以简约的形象来表现丰富的内涵,
运用具有舒和之气的笔锋营造出一种祥和的意境美,
这也充分体现了这位耄耋老人对于和平幸福生活的期
盼。
齐白石运用纯净的笔墨语言、简洁凝练的笔线营
造出沉静内敛、意趣超脱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体现出
其闲逸高雅的气象。
晚年的齐白石过着朴实无华的生
活,他的绘画艺术创造也呈现出简约、平实风格特点,
欣赏他的绘画作品就如在和生活和自然交流,可以带
给受众一种轻松、愉悦的心理感受。
《红衣罗汉图》在设色方面也颇具匠心,齐白
石给超脱于世俗之外、不受世俗羁绊的罗汉这一人物
敷以大块浓艳的朱红色,并用浓重的墨线框住,在增
强作品画面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突出了画面主体的形
象。
热烈浓艳的朱红色的应用没有使画面产生刺目的
感觉,其与墨色的有机结合使画面透露出一种尊贵与
华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齐白石设色技法的
高妙之处。
四、结语
齐白石的绘画作品笔法凝练,色彩热烈明快,
构图简练生动、浑朴稚拙,画面简约、充满生机和趣
味性,意境亲切,寓意深远,绘画风格充满个性色彩,
赏析其绘画作品,可以带给人们意犹未尽的艺术享受。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