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作品欣赏
史上全面齐白石画欣赏(之山水一)

史上最全齐白石画欣赏(之山水一)2015-02-05 国历书画国历书画点上面蓝色小字加关注,宜分享,且看且收藏。
山水手卷设色布本 1897年作乘云注雨立轴设色纸本1922年作题识:乘云注雨。
祥止仁弟从游借山,已越二载暑寒,明日学成还蜀,予以此数十年不画之作,依依赠行,小兄齐璜制于京华。
钤印:木人、白石相赠、门人半知己、一息尚存书要读此《乘云注雨》图为齐白石鲜有的题材。
白石舍弃了传统的形象,以简朴的稚拙感把龙刻画出来,线条流畅,笔墨淋漓尽致。
画中的上款‘祥止’为齐白石门生,四川书画篆刻家罗祥止。
临沈周山水立轴己未(1919年)作雪溪高士图立轴1939年作龙山七子图立轴设色纸本 1874年作款识:龙山七子图。
七子者,真吾罗斌,醒吾罗羲,言川王训,子诠谭道,西木湖栗,茯根陈节暨馀也。
甲午季春过访时园,醒吾老兄出纸一幅,属余绘图以纪其事。
余亦局中人,不得置之度外。
遂于酒後驱使出山灵以为点缀焉。
滨生弟璜并识。
钤印:齐伯子、名璜别号濒生、求真《龙山七子图》是研究白石早期山水及诗友交游的重要画作。
1894年,齐白石与同乡借湘潭五龙山大杰寺为址成立龙山诗社,被推为首任社长,龙山七子为:齐白石、王仲言、罗真吾、罗醒吾、陈茯根、谭子荃、胡立三。
齐白石学诗的老师较多,有诗人胡沁园(27岁拜师)、王湘绮(37岁时拜师)、诗人文学家樊曾祥(40岁时认识),受他们的影响较多。
也曾向陈少蕃学《孟子》、《唐诗三百首》与唐宋八家古文。
1924年出版有《白石诗草八卷》、《老萍诗草》,逝后又出版《白石诗集》等。
他的诗都是白话诗,抒发感想。
《龙山七子图》是齐白石诗、画结合最为典范的代表作品。
齐白石21岁时得《芥子园画传》,在松油灯下勾影描摹,初悟画理画法,齐白石的山水画集中他的早期创作中,传世作品极为罕见。
最初他是根据勾摹的《芥子园画谱》认识传统山水的,后来,受到“清四王”及八大山人的影响,山水多作简笔,用墨水份不多,山石皴擦少,有深远的意境,但显得比较稚拙。
美术鉴赏---中国近代名画家介绍及其作品欣赏

鲜霜中鞠 千寻竹斋 泰山残石楼 我 爱 宁 静 吴俊卿信印日 园丁生于梅洞长于竹洞 禅擘轩 利长寿
吴昌硕 《三千年结实》
这幅作品运用篆书笔法,疏阔纵 放,雄浑有力,显现出磅礴而茁 壮的气势。
吴昌硕的《梅石图》
梅花是吴昌硕笔下常见的 题材,他画梅常伴以巨石, 认为“石得梅而益奇,梅得 石而愈清”,把梅石结合比 作“知交”或“双清”。
• 愚公移山图
此幅《愚公移山图》极具现实意义。画 家以宏大的气势、震人心魄的力度表达了一个 古老民族的决心与毅力
徐悲鸿 《浴女图》
• 此幅作品属大师早 期创作中尺幅最大、 保存完好、最为精 彩的油画。
《田横五百士》
这幅《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的成名大作, 故事出自《史记·田儋列传》,巨大的历史画 面渗透出一种悲壮的气慨,撼人心魄。
中国名画家与作品欣赏
国画的分类
按 表
山水
现
内
容
可
分
为
国画的分类
按 表
山水
现
内 人物
容
可
分
为
国画的分类
按 表
山水
现
内 人物
容
可 分
花鸟
为
国画的分类
按 表
山水
现
内 人物
容
可 分
花鸟
为
国画的分类
按 表
山水
按 表
现
现
内 容
人物
形 式
可
可
分 花鸟
分为Leabharlann 为工笔国画的分类
按 表
山水
按 表
现
现
内 容
人物
形 式
• 在中国现代产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美术 作品和杰出的画家,其中有20世纪的一 百年中,是中国画史上发展最迅速,成
齐白石《花卉四屏》赏析

齐白石作品《花卉四屏》--- 此画是齐白石衰年变法之后的得意之作。
四屏纵135厘米,横33厘米。
作品以书入画,用大写意赋彩法生动地描绘了红梅、荷花、玉兰及牡丹四时花卉,笔墨酣畅,骨势雄健,观之让人怦然心动。
齐白石《花卉四屏》赏析刘珏齐白石(1863 ~1957 ),中国现代著名艺术大师,在近一个世纪的漫漫生涯中,凭借自学奋力博击艺海,于诗书画印均有独特不群的造诣。
尤其是届临花甲之际,以超凡脱俗的进取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毅力,衰年变法,自创一派,在中国美术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此件《花卉四屏》正是其衰年变法之后的得意之作。
四屏均为纸本,设色,纵135 厘米,横33 厘米。
齐白石以书入画,用大写意赋彩法生动地描绘了红梅、荷花、玉兰及牡丹四时花卉。
白石先生故去已近50 年,但今天观其作品仍然笔墨酣畅,骨势雄健,让人怦然心动。
熟悉齐白石作品的人,提及白色都会想起他笔下的玉兰花,此幅玉兰条屏利用画纸底色,以留空的方法达到色彩之白。
由于处理得当,反而使画中之白达到了无限和含蓄的境界,更胜于颜料之白。
花由淡墨勾出,浓墨画托,画幅上端那两朵怒放的玉兰则用嫩黄朱红点蕊,使玉兰的气质更显幽雅柔美。
款署“此花家山屋后,树大十围野蜂狂飞,闻香而来也。
白石山翁。
”下钤“齐大”白文印一方。
齐白石在1920 年经陈师曾之劝变通画法,自创红花墨叶一派。
作画时以纯红配上鲜活的墨色,造成强烈对比,在相互衬托下产生一种质朴爽朗的感觉。
荷花一屏正是“红花墨叶”法的代表之作。
白石先生先以墨笔的侧锋由内向外横涂出荷叶,再从叶片中心以辐射状用浓墨勾画出叶脉,荷杆以流利飞动的线条一挥而就,再加上一些小点来表示梗上的刺毛。
分处画幅上下两端的荷花以朱红直接勾勒点染,正所谓“色中见笔,笔随色痕”。
此屏题款“杏子坞老民白石翁制。
”下钤“白石”朱文印。
在红梅屏中,齐白石以篆籀之法写成了梅花苍劲有力的枝干,显示了作者非凡的笔力。
画花瓣不用勾笔,而是以笔蘸朱红直接点染而成,再用浓墨点蕊点萼。
蛙声十里出山泉感悟式赏析

蛙声十里出山泉感悟式赏析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一幅齐白石的作品,画面上描绘了一条小溪旁边,青蛙和蝌蚪在溪水中嬉戏玩耍的场景。
这幅画作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齐白石运用了浓重的点彩画法,将蝌蚪头上的点描绘得十分精湛,仿佛蝌蚪已经在画面上活蹦乱跳起来了。
同时,齐白石还运用了流畅的线条将溪流勾勒起来,线条柔美,仿佛涓涓细流一般。
这幅画作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亲切感,仿佛观众就置身于画面中,欣赏着淋漓尽致的美景,听着轻快而优美的流水声。
此外,齐白石在这幅画中还运用了面的表现手段,将山石刻画得十分生动,使整个画面因山石而舞动起来。
虽然这幅画作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蝌蚪的数量较少,使人感到有点头重脚轻,但是整体上还是一幅十分优秀的作品。
齐白石《群虾图》赏析与鉴别

★少⼉兴趣频道为⼤家整理的齐⽩⽯《群虾图》欣赏与鉴别,供⼤家参考。
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频道!齐⽩⽯《群虾图》欣赏与鉴别“⽩⽯虾”是齐派艺术代表题材。
我们选取的这两幅作品很有代表性,左边的是真迹,右边疑伪作品。
真迹属于⽩⽯先⽣中期的作品。
通过作品对⽐⼤家可以看到:每⼀只虾的须⼦最前端有⼀些细碎的⼩须,这符合他中期画虾的⼀个特点。
在构图上,⽩⽯先⽣讲究“攒三聚五”,就是疏密有致。
左边的这幅真迹作品下半部相对来说⽐较密集⼀些,上半部稍微稀松⼀些。
⽽疑伪作品⼏只虾撮成了三堆⼉,缺乏“攒三聚五”的构图意识。
⽩⽯先⽣真迹经常让群虾出现交叠和遮挡关系;但是在疑伪作品⾥,会有⼀种感觉——避免“虾”互相形成交叠错落。
⽩⽯先⽣的真迹群虾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半只”、画不全的情况。
要么是这只虾已经有⼀半游出去了,即使虾⾝⼦没有出去,⾄少虾钳⼦已经伸出了画外;要么是从那边游过来的时候,虾头已经进来了,但是虾尾还没有进⼊画幅。
这就是⽩⽯先⽣“画外还有画”的⼀种构图意识。
这件疑伪作品,所有的虾都⽣怕伸出画外被画的边缘所切断。
这是构图审美意识的差别。
从笔墨上看,⽩⽯先⽣在画群虾的时候,近处的虾墨⾊较重,远处的虾则墨⾊较淡。
所谓“近处”,竖幅作品中画⾯下⽅部分算为近处,虾的颜⾊更重⼀些。
疑伪作品中⼏只虾不但是平均排列,⽽且远处的那些虾墨⾊依然很重,浓淡⽅⾯失去了调配;还有⼀点,真迹虾钳⼦细⽽有⼒度,疑伪作品虾的钳⼦细⽽流于纤弱。
另外,疑伪作品中,虾头最中间是虾腔,虾腔的两边各有⼀个护⽚。
⽩⽯先⽣画虾护⽚的时候,是藏锋⽽⼊,它没有尖⼉,只有中间的虾腔有尖⼉。
⽽这疑伪作品,画两边这护⽚的时候,却是露锋带尖⼉的。
再者,疑伪的虾,虾头的⽐例有点失⼤,并且虾头呈现明显的三⾓形,不太柔和,这与真迹也是⼀个明显的区别。
⽩⽯先⽣画虾,体态也是多变的。
除了有正常游动的虾,还有打卷⼉弯起来的;还有就是绷直了⾝⼦,下冲式地游过来。
疑伪作品左上⾓那只,和真迹最上边这只,两者对⽐,体态似乎类似。
齐白石的虾-齐白石作品欣赏-中国名家名画欣赏讲解学习

齐白石的虾-齐白石作品欣赏-中国名家名画欣赏齐白石的虾齐白石作品欣赏中国名家名画欣赏中国名家名画欣赏齐白石作品欣赏:齐白石的虾中国名家名画之三——齐白石的《虾》齐白石(1863-1957),现代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原名齐璜,纯芝,字渭青、号白石、濒生、阿芝、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
湖南湘潭人。
曾任美术家协会主席等,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齐白石画虾可说是画坛一绝,灵动活泼,栩栩如生,神韵充盈,用淡墨掷笔,绘成躯体,浸润之色,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
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墨成金,笔笔传神。
细笔写须、爪、大螯,刚柔并济、凝练传神,显示了画家高妙的书法功力。
画家写虾,来自生活,却超越生活,大胆概括简化,更得传神妙笔。
1、虾趣 1951 纸本设色 83×45cm 北京画院藏2、群虾 1945 纸本设色 60.5×33.5cm 北京美术馆藏3、对虾4、三虾5、四虾6、五虾7、八十三画虾8、高龄虾9、虾族大家庭10、虾鱼、虾鸟11、虾荷12、虾蟹13、周恩来和齐白石老人在一起14、齐白石老人齐白石简介:(1863-1957),现代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原名齐璜,纯芝,字渭青、号白石、濒生、阿芝、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
湖南湘潭人。
十二岁学粗木工,后做雕花木匠,兼习画。
亦习诗文,书法、篆刻,初为画工,为乡里人画衣冠像。
六十岁后定居北京,以卖画、刻印为职业。
生平推崇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前辈诸家,重视创新,不断变化,创造了独特不群的风貌。
所画作品,都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
其篆刻朴茂有力,书法刚劲沉着,诗文、画论也有独到之处。
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委员,美术家协会主席。
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齐白石的虾,栩栩如生,情趣盎然。
懂得笔墨也善于操纵笔墨的齐白石,他在下笔画虾时,既能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笔痕表现虾的结构和质感,又以富有金石味的笔法描绘虾须和长臂钳,使纯墨色的结构里也有着丰富的意味,有着高妙的技巧。
齐白石画蛙作品欣赏

《荷蛙》
近代 齐白石 纸本设色 1954年北京荣宝斋画店收藏
荣宝斋收藏的此件作品,白石于画面左侧题款云:“孔德璋尝答人问曰:‘我以此 当两部鼓吹。’”所谓“我以此当两部鼓吹”之语,出自《南齐书·孔稚珪传》:“门庭之 内,草莱不剪,中有蛙鸣,或问之曰:‘欲为陈蕃乎?’稚珪笑曰:‘我以此当两部鼓 吹,何必期效仲举。’”孔稚珪字德璋,南朝齐御史中丞,为人鲠直而生性磊落坦荡, 疏旷清韵,齐白石以其人事入画,显似别有寓意。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齐白石的代表作之一,公认的杰作,是齐白石91岁时为老 舍先生画的一幅水墨画。诗句是由老舍指定的。白石老人运用了联想手法,画面上没 有蛙,而观众有如闻蛙声之感。
1951年作蛙戏图
1954年作蛙声如鼓吹
1947年作芋叶青蛙
1949年作墨蛙图
芭蕉蛙趣 池塘初暖 荷花蜻蜓 荷塘蛙声图 青蛙蝌蚪 青蛙图 青蛙图 三蛙图 听取蛙声一片 蛙鸣图蛙趣 齐白石徐悲鸿 1948年作妙机其微
事实上不管是文人画兴起之前还是兴起之后青蛙这种家喻户晓的物象似乎都不太为历代的艺术家关注即使是以写生状物之精绝闻名的两宋也是如此因此自然极少有机会进入中国传统的绘画题材库中而成为具有某种独特寄意的审苦, 他幼时涂鸦,就喜欢表现周围熟悉的环境, 十多年 的雕花艺匠经历, 画像经历, 数以千万计的写生、临摹和默画, 培养了他对人物特别是 乡村自然物像惊人的洞察力和记忆力。 齐白石能在中国艺术史上成为一个具有划 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他的艺术题材选择对传统绘画的颠覆 性,这显然与他下层农民的出身息息相关。诸多只有下层平民才耳熟能详的物象,从 来都不能登传统绘画大雅之堂的,都被齐白石一一摄入画中,并赋予其一种新鲜和泼 辣的审美价值,如农民日常生活中常用常见的笊篱、柴耙、稻草垛等等,而鱼、虾、 蟹、蛙, 在齐白石作品中出现最多。他笔下的青蛙,就像是终日玩耍淘气的孩子,自 由自在, 活泼可爱。事实上,不管是文人画兴起之前还是兴起之后,青蛙这种家喻户 晓的物象似乎都不太为历代的艺术家关注,即使是以写生状物之精绝闻名的两宋也是 如此,因此自然极少有机会进入中国传统的绘画题材库中而成为具有某种独特寄意的 审美对象。 但青蛙连同其子嗣蝌蚪们却为齐白石带来了巨大的名声,下面的《十 里蛙声出山泉》等名作即为明证,而荣宝斋旧藏的齐白石《蛙趣图》亦堪如此。
齐白石作品赏析PPT精选文档

齐白石是近代中国艺坛奇葩,以绘画、篆刻、书法,以及本 性跃然纸上的题画诗,享誉当世。擅长中国画、书法、篆刻 和诗歌,一生作画不辍,留下大量诗、书、画、印作品。就 绘画来说,他的题材包罗万般,包括传统惯见的,以及传统 未曾一见的山水、仕女、人物、花卉、虫鱼、虾蟹、鸟兽、 用物等。尤其他的花鸟草虫画,以及虾蟹画,不仅独步当代, 亦可谓前无古人,是唯齐白石始有的绝妙艺术。
20
此幅作品应吻合齐 白石后期的成熟风 格,用笔润泽丰富, 笔墨传神,且构图 严谨,每只蟹动态 各异,布局生动, 诩诩如生。正如徐 青藤《题蟹》所云: “稻熟江村蟹正肥, 双螯如戟挺青泥” 之感也。
21
谢谢欣赏!
22
16
三 虾 图
五 虾 图
对虾图 17
齐白石虾画赏析
齐白石画虾可说是画坛一绝,灵动活泼,栩栩如生,
神韵充盈,用淡墨掷笔,绘成躯体,浸润之色,更显
虾体晶莹剔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
墨成金,笔笔传神。细笔写须、爪、大螯,刚柔并济、
凝练传神,显示了画家高妙的书法功力。画家写虾,
来自生活,却超越生活,大胆概括简化,更得传神妙
他画梅最上学湖南
事宜尹和伯,笔法
较为精细,后学金红ຫໍສະໝຸດ 冬心,笔法显得放梅
达些,最后学吴昌
硕而加以变化,笔
法粗放,穿插多变,
尤喜用洋红点花瓣,
显得古艳多姿,生 动自然。
6
兼写风格的代表作之一。画面取 枫叶一支,以大写意手法画出, 简括、传神;一只寒蝉伏于叶上, 正感知着浓浓的秋意,蝉笔法工 致,呼之欲出,境界新奇而充满 诗意。写意的树叶与工笔的寒蝉 相互对比,其格调超脱高妙,力 显神韵,洋溢着健康、有趣、自 足和蓬勃的生命力。画面构图简 洁,流露着画家对日常生活情景 的热爱和朴实深厚的人生体验, 通过水墨和色彩把自己真挚的情 感,质朴无华地溶铸于笔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蛙声十里出山泉
齐白石用简略的笔墨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 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 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它们不知道已离开 了青蛙妈妈,还活泼地戏水玩耍,但可以从那 稚嫩的蝌蚪联想到画外的蛙妈妈,因为失去蝌 蚪,它们还在大声鸣叫。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 青蛙,都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 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 一片的效果。白石老人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 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把 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表现了诗中的内涵, 达到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至高 境界。
齐白石作品欣赏
2014年5月于宁陕
荷花蜻蜓
• 振翅低飞的蜻蜓生动活泼, 粗放笔法画成的荷叶与工细 笔法画成的草虫形成对比。 此画用笔或重拙、或轻灵、 或粗犷、或纤美,力度与情 趣兼具,饶有金石之气;墨 色酣畅淋漓,红花与墨叶 (及绿叶)相映,富有生机; 荷叶团团,蜻蜓翩翩起舞; 在构图上,上部荷花实中带 虚,下部涟漪虚中有实,中 间的蜻蜓连接了这两部分。
无愧的一代名家。而在他所画的大大小小、 多多少少的虾图中,他为董其武作的《六虾 图》可谓是齐白石晚年的精品力作。
竹楼荷塘
竹楼,荷塘,大山,这三个本 不相干的事物被齐白石老人画成了 一幅清新淡雅的中国水墨画—— 《竹楼荷塘》。你看,画面上的竹 楼静静地伫里在一片荷塘中,荷塘 中荷叶连连,一朵朵荷花婷亭玉立; 那一角竹楼悄悄地藏于大山之后, 这就更加衬托了竹楼的小巧与典雅; 而画面上的这座山,虽无中国写意 画中的山那样有气魄,但在这里, 倒也不失凝重之感。
竹楼荷塘
竹楼,荷塘,大山,这三个本不 相干的事物被齐白石老人画成了一 幅清新淡雅的中国水墨画——《竹 楼荷塘》。你看,画面上的竹楼静 静地伫里在一片荷塘中,荷塘中荷 叶连连,一朵朵荷花婷亭玉立;那 一角竹楼悄悄地藏于大山之后,这 就更加衬托了竹楼的小巧与典雅; 而画面上的这座山,岁无中国写意 画中的山那样有气魄,但在这里, 倒也不失凝重之感。
牵牛花
这件作品以牵牛花为题材,花朵刻
画比较精细,而叶子则略写其意,且 以花青、汁绿点写,没有直接用水墨, 叶脉也只稍作提醒。画面以颜色为主, 仅竿子、叶脉明显用墨来表现,尽管 花叶掩映、藤蔓纵横,却不觉凌乱, 尽管用墨很少,却不嫌轻浮。若用笔 得法,无论用色还是用墨,一样画得 质感真切、分量十足。从这件作品中, 我们更可以领略齐白石用色的手段,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未经绚烂 的平淡是靠不住的。
雁来红
这件雁来红以娴熟的笔法,以 三色点写,叶脉或墨或色,勾勒 舒展灵动,散落枝叶间的色点墨 点,如高峰坠石,铿然有声,画 面生气顿出。一只蜻蜓简笔写出, 直挹(yì )特征,虽笔墨结实,画面 却因之多了几分活泼与生趣。景 色自是寻常,一旦入画又如此可 观,足见画家经营之苦心与技术 之精湛。齐白石习惯称雁来红为 老来红,他题画老来红:“四月 清和始着根,轻锄亲手种蓬门。 秋来颜色胜蓬草,未受春风一点 恩。”从中可以体会他对雁来红 别样的感情。
六虾图
此图群虾姿态各异,灵动活泼,栩栩如
生,神韵充盈,点厾一气呵成,虽寥寥数
笔,已经把河虾的质感和动态表现得淋漓 尽致,须和钳的表现尤其精彩,似在水中
舞动,柔而不弱,极有神采。“塘里无鱼
虾自奇,也从叶底戏东西。写生我懒求形似, 不厌声名到老低。”齐白石一生中作画无
数,其中以画虾最为出名,也让他成了当之
齐白石作品欣赏
齐白石作品欣赏
齐白石作品欣赏
齐白石作品欣赏
齐白石作品欣赏
秋实图
《秋实图》笔简而意俱到,画家从 精微处着手,将挺立在枝叶上的螳螂 和麦穗下双飞的彩蝶,描绘得风姿生 动,意趣横生,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构图也很奇巧,右边饱满而左边空旷, 空白处签上"三百石印富翁白石五百
零二甲子",使画面显得整体疏宕,
节奏感极强。
齐白石作品欣赏
齐白石作品欣赏
齐白石作品欣赏
红梅
此幅红梅枝条交叉奔放,偶见方 形,也有承吴昌硕的“女”字形;枝 干用笔古拙,苍老如铁,极具书写性。 花为点瓣,花形写意夸张而不缺法度, 花蕊大胆地作装饰性分散处理。这些 看似年迈胡涂所为,没了章法,实则 更加雄浑苍劲,神似夸张。齐白石画 红梅,用纯净的西洋红平涂,纯而又 纯,红艳至极,还将梅枝干和花蕊变 色为重墨,使红艳的红梅在墨色映衬 下更加明亮清新。
世世太平
《世世太平》就代表着广大劳 动人民的美学理想,也是画家对 人民、对祖国、对和平充满热爱, 充满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世 世太平》画家用羊毫大笔画出二 只柿子,篮里盛着二只大寿桃。 为了画好鸽子,老人还买来鸽子, 养在家里,日夕观察其特征。他 看了毕加索画的鸽子,创作《和 平来临》,他说“毕加索画鸽子 飞时要画出翅膀的振动,我画鸽 子飞时画翅膀不振动,但要在不 振动里看出振动来。”
紫藤蜜蜂
作品中的紫藤较多用颜色来表现, 几串紫藤开得姹紫嫣红,姿态婀娜地 随风摇曳;淡淡浓浓、正侧俯仰的叶 子掩映在花与藤间,把画衬得更加娇 艳迷人。一片热闹中,齐白石不忘来 一点重墨压住阵脚,纵横盘曲的几笔 下来,不但画面层次更加丰富,色彩 对比也更加酣畅,整个画面繁而不乱, 秩序井然,静中有动势,正是“随意 笔纵横,人眼听我手”(启功题画), 可见画家“夺得天工”(齐白石印语) 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