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绘画题材 1.动物(花、鸟、虫、鱼), 主要是虾。
2.人物。动态、静态写生。
艺 术 修 养
中国画正因为有了诗、书、印的文化介入而更 加光彩夺目,亦增添了无限内涵。要做到“四绝” 是很不容易的,不仅需要旺盛的精力和高超的驾驭 力,还要具备全方位的学养以及多重技巧。而齐白 石便是具有这样能力的建国以来的第一人。齐白石 题《雨更图》诗曰:“逢人耻听说荆关,宗派夸能 去汗颜。自由心胸甲天下,老夫看惯桂林山。”表 达了白石老人的胸襟与抱负。有时诗中表达画家的 绘画理论及感悟是很值得学习和思考的,比如白石 老人的题画诗中写道:“山外楼台云外风,匠家千 古此雷同。卅年删尽雷同法,赢得同掎骂此翁。”
1、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上个世纪我国涌 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艺 术家,其中有一位著 名的国画大师,在 1953年被国家文化部 授予“人民艺术家” 的称号,他是谁?
人民艺术家—— 齐白石 (1863-1957)
齐白石生平简介 齐白石是我国现代美术史中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之一,也是一位诗书画印无 所不精的全能型艺术大师之一。 现代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原名齐璜,纯芝,字渭青、号白石、濒生、 阿芝、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十二岁学粗木工,兼习画。亦 习诗文,书法、篆刻,初为画工,为乡里人画衣冠像。六十岁后定居北京,以卖 画、刻印为职业。生平推崇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前辈诸家,重视创新, 不断变化,创造了独特不群的风貌。所画作品,都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其篆刻 朴茂有力,书法刚劲沉着,诗文、画论也有独到之处。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席团委员,美术家协会主席。 齐白石是在各方面造诣都很高的现代绘画大师,他跨越了两个世纪,活到将 近百岁。继清末民初海派画家之后,他把传统中国画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他的 人品、绘画、诗句、书法、篆刻,无不出类拔翠。他的风格对现代乃至当代中国 画创作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齐白石,生于公元1863年,卒于1957年, 长期侨居北京。 齐白石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他砍柴、 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干,15岁学雕花木工,挣钱养家。那时雕花,差不多千篇 一律,他突破陈规,“造出许多新的花样”。人称 “芝木匠”. 齐白石27岁时开始绘画生涯,60岁后定居北京,以篆刻卖画为生,日本 人和法国人买走了不少。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 术家”称号。1955年 度获国际和平奖。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案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老先生的生平。
通过欣赏齐白石先生的书法、篆刻、绘画,诗歌等作品,了解他的作品特点。
使学生明白齐白石先生是一位全能的艺术家。
2、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齐白石先生作品的欣赏,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
3、通过本课学习,增添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激励学生做事要善于观察、持之以恒。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并欣赏齐白石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
难点:以文字表达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观后感。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通过课件介绍齐白石的背景资料,初步了解齐白石。
“艺术叫讲解员”胸卡一枚。
二、导入课题以欣赏齐白石的《群虾》激发学生学习齐白石先生有关作品的兴趣。
通过竞聘本班“艺术讲解员”一职使课堂充满活力。
三、讲授新课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著名艺术大师齐白石老爷爷的生平和有关作品。
齐白石是一位诗、书、画、印无所不精的全能型艺术家。
大家想更全面地了解这位在我国现代美术史中极负盛名的艺术大师吗?请看这里(课件)。
四、自主学习解决教学重点(分为生平简介、绘画题材、艺术特点、绘画风格四方面)在前四个区域,根据自己喜欢的内容小组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回答有关题目。
然后我们比一比,哪位同学获得的标志最多,那么他就会被我班聘为“艺术讲解员”。
五、教学反馈竞赛规则:1、听清题目,待老师宣布开始后举牌抢答,答对加一枚标志。
回答不全面的,本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补充的同学也可得到一枚标志。
2、在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倾听,能帮助别组同学回答出正确答案的同学,也可以获得两枚标志。
竞赛开始, 评选出优秀的同学,佩戴“艺术讲解员”胸卡。
六、解决教学难点集体欣赏《群虾》,从笔墨技法、姿态表现等方面进行欣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七、完成作业对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进行评述。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老先生的生平。
通过欣赏齐白石先生的书法、篆刻、绘画,诗歌等作品,了解他的作品特点。
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课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教学设计)人美版

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学设计)人美版一. 教材分析《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是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第1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的艺术成就,通过学习他的绘画风格和创作方法,提高学生对传统中国画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齐白石的生平介绍、代表作品分析以及绘画技巧的探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传统中国画有一定的了解。
但齐白石的艺术成就丰富多样,需要学生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齐白石的生平事迹,认识他的艺术成就。
2.分析齐白石的绘画风格和创作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3.通过动手实践,掌握齐白石的绘画技巧,提高绘画水平。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齐白石的绘画风格和创作方法。
2.齐白石的绘画技巧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齐白石的生平事迹、绘画风格和创作方法。
2.演示法:展示齐白石的作品,分析其绘画技巧。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模仿齐白石的绘画风格。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绘画经验。
六. 教学准备1.齐白石的生平介绍资料。
2.齐白石的代表作品图片。
3.绘画工具和材料(如毛笔、墨水、宣纸等)。
4.分组讨论的场地和设施。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齐白石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齐白石的代表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他的绘画风格。
3.操练(10分钟)教师演示齐白石的绘画技巧,学生跟随操作,体会绘画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绘画经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由创作,尝试运用齐白石的绘画技巧,发挥创造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齐白石的艺术成就和绘画技巧。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
画 家 笔 下 的 白 石 老 人
湖南湘潭县
齐白石故居
1863年,他出生于的湖 南湘潭县,他幼年家境 贫寒,读书仅一年,曾 经砍柴、放牛,少年时 学做雕花木匠,27岁时 才开始学习书画、诗文 和篆刻,从此以卖画、 刻印为生。60岁那年, 进行“衰年变法”,他 摒弃旧习自立门户,闭 门多年,专攻写意花鸟, 借鉴诸家之长,形成了 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1953年,他被国家文化部授予“生涯 拜师学画 五出五归 衰年变法 艺术巨匠
齐白石的画,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他经常注意花、鸟、虫、 鱼的特点,揣摹它们的精神。他曾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要自己 画出自己的面目。兼工带写,是齐白石晚年独创,即虫以工笔而花卉以写 意,在同一幅画中,形成粗细对比、虚实强烈对比,妙夺天工,奇趣盎然。
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曾 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 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齐白石是我们所崇敬的大 师,“是东方一位了不起的画 家!”(毕加索语)。
1934年,张大千在北平时曾画了一幅《绿柳鸣蝉图》
•
一次张大千画了一幅《绿柳鸣蝉图》送给了“吉林三杰”之一的著名收藏家 徐鼐林。画上画的是一只大蝉卧在柳枝上,头朝下、做欲飞状。蝉的神态和 柳枝的飘摇格外生动逼真。徐鼐林得此画,很是珍爱,特意拿去找齐白石, 想请他在画上提首诗,以此作为家传至宝珍藏。齐白石仔细看了画后,中肯 而且胸有成竹地说:大千此画谬矣!蝉在柳枝上,其头永远应该是朝上的, 绝对不能朝下。诗自然是没有提成。徐鼐林只好把画拿回去,并把齐白石的 意见转告给张大千。张听后,虽然没有说什么,心里却很不服气,暗将此事 记在心中。抗战期间,张大千到了四川,住在青城山上。有一年夏天的中午, 住房附近的蝉叫声噪得甚是厉害。他和儿子还有画家黄君璧,一块跑出屋外 观察。只见几棵大树上爬满了蝉,其中绝大数都是头朝上,只有少数的头朝 下。而另外几棵柳树上,趴在柳条上的蝉,则无一例外的头朝上。这时,张 大千想起了齐白石的话,大为感佩,但却不明白其中的奥妙。抗战胜利后, 张大千和齐白石都回到了南京。一日,张大千专程去向齐白石请教这个问题。 齐白石说:“画鸟虫,看似貌不起眼,但必须要有事实依据,就拿蝉来说吧, 因为蝉头大身小,趴在树上,绝大数都是头超上,身在下,这样才能抓得牢。 如果是在树干上,或者粗的树枝上,蝉偶尔也有头朝下的,因为这些树枝比 较粗,即使头朝下,也能抓的很牢,不至于掉下去。但柳树就不同了,因其 又细、又飘柔,蝉趴在上边,如果头朝下,身在上,就会站不稳,就会掉下 去。所以,我们在作画时,无论是山水人物、花鸟虫兽,都必须仔细深刻的 观察体验,看到真实的情景,这样才能充分表现出所画对象的真实姿态和它 们栩栩如生的神韵风格。否则画出来的必然不像,与现实不符,是欺骗世人, 不负责任啊!”听了齐白石这一席话,张大千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觉得齐白 石这种认真细致的敬业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思想境界,才是其作品生动逼真, 雅俗共赏、老幼皆喜的奥秘所在。看来,要想成为一个正真的画家,必须先 做一个诚实的人,实实在在的作画。
五年级下册《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案两篇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2.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了解他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教学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前准备】:学具准备:搜集齐白石相关文字和图片教具准备:齐白石相关文字介绍和他的作品【教学设计】:一、谜语导入“小小一条龙,胡子硬似棕。
活着没有血,死了浑身红。
”——(虾)问:说起虾,同学们会想到哪位画家?——齐白石,因为齐白石擅长画虾。
二、学生交流资料:1.谁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齐白石?(请2~3位同学介绍收集到的关于齐白石的信息。
)2、关于齐白石,你还想知道些什么?(预设:齐白石的童年?——人生经历齐白石画过什么画?——绘画题材他的画是用什么方法画的?——表现方法齐白石的画有什么特点?——艺术特色)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主要从人生经历、绘画题材、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这几个方面来了解一下齐白石吧!三、讲授新课1、故事道出人生经历齐白石1863年生于湖南湘潭,出生贫苦家农家,幼而好学,读过半年私塾,12岁始学木匠,善雕花。
27岁时才正式拜当地文人拜少蕃、胡沁园为师,学习诗文、书画、篆刻。
40岁后,五次出远门游历,助长了技艺。
60岁在陈师曾的支持下,进行“衰年变法”,闭门专攻写意花鸟,借鉴诸家之长,再结合自己的气质修养,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画风、境界有了质的飞跃,成为一位诗书画印全才的艺术巨匠。
木匠——拜学诗画——五出五归——衰年变法——艺术巨匠2、通过欣赏作品了解绘画题材(出示作品欣赏)白石老人一生作品丰富,不但擅长花鸟,还有大量的山水和人物作品。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课件PPT

管好课堂时间的五点建议 1.计划充分。教师要为课堂教学准备出足够的内容(要有意义
齐白石作品欣赏
齐白石作品欣赏
齐白石作品欣赏
齐白石作品欣赏
齐白石作品欣赏
中国长副你喜欢的作品,写一篇200字的观 后感。
附赠材料: 怎样认真规划课堂上的每一分钟
假如你现在走进一位高效教师的课堂,毫无意外, 你会看到学生一定正在忙着学习。这些学生虽然不 一定整齐划一地干同样的事情,但他们手头一定有事 做,而不会坐在课桌前发呆。
是的,教学是一件很费心思的事情,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一 种万能的教学方法,至少我还没听说过那些低效的教师 在课堂上往往只是简单地给全体学生布置一项任务(而 且很可能没有仔细考虑自己布置的任务是不是学生感兴 趣的或是需要的),然后要求学生用二十分钟完成。同样, 不用亲历现场你也能猜到,有些学生五分钟就能完成任 务,而这段时间里还有些学生甚至都没有开始,总有些学 生无法在二十分钟内完成任务因此,这个二十分钟的规 定会带来课堂纪律的问题。教师需要不断提醒学生集中 注意力,但有的学生会抱怨自己还没听懂,而那些提前完 成的学生则会感到无聊,并且着急地等着新任务。
其作品以形写神,空间灵活,讲究意境。
齐白石作品欣赏
欣赏提示: 1、作品给你的第一印象; 2、作品表现的题材; 3、作品表现的方法和特点; 4、画家本人。
齐白石的诗歌
《不倒翁》画旁题曰:“乌纱白帽俨然官,不 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 心肝?” 《题画蟹》诗云:“处处草泥香,行到何方好? 昨岁见君多,今年见君少。” 《樱桃》即兴题了两句:“若教点上佳人口, 言事言情总断魂。”
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课件

草虫荔枝图
用问
笔题
、⒉
画 面 效 果 如 何 ?
齐 白 石 先 生 画 作
的
类
别
、
白石先生杠鼎之作
问题3: 图中白石先生所绘的是何
种花卉?艺术手法?它寓示着 什么?抒发了先生怎样的情怀?
问题4:
图中的
山水画制造
出了怎样的一种意ຫໍສະໝຸດ ?画面构图如何?画面中
颜色给你的
桃
感觉?
源 仙
境
图
明
仇 英
对 比 真 正 的 青 虾 , 感 受 一 下 先 生 所 画 虾 的 魅 力 吧
问题1: 齐白石先生的作品中哪类题材 最多?为什么? “说话要说人家听得懂的话,画 画要画人家见过的东西。”
先生画作中的意境
“我自作我家画”—齐白石 正是由于爱他的家乡,
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土地 ,爱大地上的一切活生生的 生命因而穷尽了他毕生的精 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民的 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 刻在心底。
.
中 国 长 沙 湘 潭 人 也
齐 白 石 木 雕 《 获 鱼 老 翁 》
苦等 把闲 流我 光被 换鱼 画虾 禅误
工负
夫却
深龙
处泉
渐 天 然
五 百 年
齐 白 石
人民艺术家 ——齐白石
齐白石画像
(1864—1957)
齐白石先生 12岁学粗木工,后做雕花木匠, 兼学画,亦习诗文、书法、篆刻。 40岁后周游祖国各地,作山水 画甚多。 60岁后定居北京,“衰年变法” 后,以卖画、刻印为生。有《白 石诗草》、《白石印草》、《齐 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作品 集》等传世。
第1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齐白石艺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齐白石的艺术成就与影响:探讨齐白石在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领域的地位,以及他对后世艺术家的影响。例如,齐白石的艺术风格对当代许多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发了他们在创作中寻求民族特色和个性化表现。
2.教学难点
-笔墨技巧的运用:学生对笔墨技巧的掌握程度不同,如何运用笔墨表现出物象的质感、空间感和动态是教学难点。例如,齐白石在画作中运用干湿、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这可能是因为我对讨论主题的引导不够明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设置更具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热情。
此外,实践活动的设计还有待改进。虽然学生们在模仿齐白石的笔墨技巧时表现出很高的兴趣,但操作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对笔墨的掌握并不熟练。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加入更多笔墨训练环节,让学生有更多机会熟悉和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中国画的魅力?”(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齐白石的艺术世界。
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艺术修养和创新精神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 活 情 趣
• 齐白石爷爷是我国的一位大画家,他一生画了许多 富有生活情趣的画。小朋友,你知道齐白石爷爷的 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吗?齐白石爷爷出生于湖南湘 潭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家境贫寒,念不起书,可 是他很喜欢读书,画画。 • 齐白石8岁随外祖父周雨若读书,1年后因家贫而 辍学,在家牧牛砍柴。喜画,常以习字描红纸画 人物、花卉及动物。15岁后,相继拜同乡齐仙佑、 周之美为师学木匠,始为粗木活,后为细木工, 善雕花,名闻乡里。
留
言 簿
•同学们 ,下面让我们怀着对齐白石爷爷崇 敬的心情共同欣赏一下他老人家的作品吧! •认真观察,欣赏,品位作品的笔墨技法、内 容表现。 •同学们,别忘了发表你的见解呀!
作 品 欣 赏
生活中的虾
群 虾
发表意见:
发表意见:
笔墨技法:
发表意见:
笔墨技法:
《蛙声十里出山泉》
看到这张画你联想到 了什么?
艺术成就与著述
齐白石的艺术,可分为5个阶段:①27岁前,为民间雕花艺匠, 接受民间美术和民间审美观念熏陶阶段;②27~40岁,在从 事民间画像、民间工艺的同时,全面学习文人绘画,提高诗、 书、画、印诸方面修养阶段;③40~50岁左右,以文人艺术 家身份出游各地、广泛观察、观摩与结交各界人士阶段,画 风由工笔逐渐转向大写意;④55~65岁,定居北京,接受陈 师曾指劝,苦心“衰年变法”阶段;⑤65~94岁,是绘画创 作的高峰期,艺术臻于化境。
绘画题材
1.动物(花、鸟、虫、鱼), 主要是虾。
2.人物。动静写生。
艺 术 修 养
中国画正因为有了诗、书、印的文化介入而更加光 彩夺目,亦增添了无限内涵。要做到“四绝”是很不容 易的,不仅需要旺盛的精力和高超的驾驭能力,还要具 备全方位的学养以及多重技巧。而齐白石便是具有这样 能力的建国以来的第一人。齐白石题《雨更图》诗曰: “逢人耻听说荆关,宗派夸能去汗颜。自由心胸甲天下, 老夫看惯桂林山。”表达了白石老人的胸襟与抱负。有 时诗中表达画家的绘画理论及感悟是很值得学习和思考 的,比如白石老人的题画诗中写道:“山外楼台云外风, 匠家千古此雷同。卅年删尽雷同法,赢得同掎骂此翁。”
的艺术家,其中有一 位著名的国画大师,在1953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人 民艺术家”的称号,他是谁?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1863-1957)
1.你想了解白石老人哪方面的情况?
2.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近这位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齐白石生平简介
有青蛙吗?为什么叫 蛙声十里出山泉? 认真观察说说你的感 受。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一幅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佳作, 从绘画技巧上此作品淋漓尽致地运用了点(蝌蚪)线(溪流) 面(山石)的结合,表现出极富节奏感的生动画面。从作品 的意境上讲,白石老人将蛙声隐没于山石、流水之中,又用 蝌蚪扬洒于山石、泉水之外,妙趣横生。 老人用简略的笔墨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 泻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 它们不知道已离开了青蛙妈妈,还活泼地戏水玩耍。人们可 以从那稚嫩的蝌蚪联想到画外的蛙妈妈,因为失去蝌蚪,它 们还在大声鸣叫。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都使人隐隐如 闻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 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白石老人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 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 准确地表现了诗中的内涵,达到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 有诗’的高境界。
齐白石是在各方面造诣都很高的现代绘画大师,他跨越了两个世纪,活到将近百岁。继清末 民初海派画家之后,他把传统中国画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他的人品、绘画、诗句、书法、篆 刻,无不出类拔翠。他的风格对现代乃至当代中国画创作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 齐白石,生于公元1863年,卒于1957年,长期侨居北京。
齐白石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他砍柴、放牛、种田, 什么活都干,15岁学雕花木工,挣钱养家。那时雕花,差不多千篇一律,他突破陈规,“造出 许多新的花样”。人称 “芝木匠”. 齐白石27岁时开始绘画生涯,60岁后定居北京,以篆刻卖画为生,日本人和法国人买走 了不少。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 术家”称号。1955年度获国际和平奖。
齐白石的篆刻作品
齐白石的篆刻作品十分丰富,他刻章同写字一样, 下刀不重描,随着字的笔势顺刻下去,并不需要 在石上描好字型,刀法刚劲有力。他常说:“世 间事,贵痛快,何况篆刻是风雅事,岂是拖泥带 水做得好的呢?”
齐白石——书法
齐白石的书法气象雄浑,自然淳朴,稚拙而有情趣……
绘 画 风 格
齐白石(1863~1957)植根传统,师法造化的国画大师。他把 前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道理体会得很深刻,其画以文人画 为根基,开掘民间传统,探讨雅俗结合,为传统花鸟画注入了 蓬勃生机,风格刚健鲜活、诙谐幽默。且诗书画印兼能,被授 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齐白石作画用笔雄浑健拔,用墨滋润 淋漓,用色浓艳泼辣。其章法多是信手拈来,随意而成,极为 简括大气。反映在造型方面,有时脱略形迹,离形而以神会求 似,有时则模写物象纤毫毕现。尤喜将阔笔大写的花卉与工细 草虫合于一图,以求相反相成之韵趣。以其画风发展来看,早 年笔墨较清新整饬,中年以后渐趋雄肆,晚年则炉火纯青,真 率自然,不假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