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经济重心(以及文化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明显的现象,隋唐宋元则是这一转变的关键时期。

秦汉时北方为全国经济重心所在,南方十分落后,自永嘉之乱,大批中原人口随晋室南渡,推动了南方的开发。不过降及唐朝前期,南方开发尚较为有限,北方尽管屡经战乱破坏,而旧基未隳,潜力犹存,恢复亦较迅速,故经济重心仍然在北不在南。据唐玄宗天宝年间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户数仍占54.5%,其中仅河南、河北两道户数即占全国37.1%。隋朝开大运河,本为沟通南北交通,加强联系,并非纯出于将南方财赋北运的目的。

隋及唐朝前期,关中地区经济状况已不及西汉,如收成正常,尚能维持朝廷所需,一遇灾荒,即需从关东大量补充粮储,皇帝百官甚至要到洛阳“就食”。但补充关中的粮食并非专赖江淮,相当多出自河南河北(甚至还有西北)。武则天、玄宗时曾令江南纳麻布代租,称为“回造”,即表明当时北方粮食生产已基本满足朝廷需要。不过宏观来看,北方经近千年开发,土地利用已比较充分,农业生产技术亦臻于极限,因此经济增长的余地已经不多。而南方经济自东晋南朝以来逐渐上升,且自然条件优越,蕴藏着非常巨大的开发潜力,其取代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已是势所必至。

安史之乱成为影响南北经济地位消长的关键事件。乱后北方著籍户口严重减耗,“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

千里萧条”。〔6〕同时中原人口大量向南方迁徙。唐宪宗时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计天下方镇48道,申报户数224万有余(很多藩镇未报户口)。其中“每岁赋税倚办,止于浙江东、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八道四十九州,一百四十四万户”,〔7〕此所谓“东南纳赋八道”,其户数已占到全国申报户数58.3%。这时的南方已是朝廷的主要财赋来源,运河也真正成为朝廷的生命线。与北方经济的凋敝相比,南方经济发展取得了进一步的成果,兴建了很多水利工程,丘陵山区得到大片开发,出现一批新的人口聚落,经济作物(茶树等)种植更加广泛。手工业方面丝织业开始推广,其技术逐渐赶上以至超过北方,造船、制瓷、制盐等业均有显著发展。城市的繁华超过北方,作为运河枢纽的扬州几乎已具有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其城市生活之丰富侈靡大为时人倾倒,至有“人生只合扬州死”,“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之咏。草市的大量涌现、海外贸易的活跃也都引人瞩目。

唐末大动乱中,南北方经济均受到严重破坏。但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恢复较为顺利,而北方朝代更迭频繁,战乱不休,故南北经济差异继续扩大。北宋建国,放弃汉唐旧都而定都于无险可守之汴京,主要出于接近漕运的考虑;而统一方略先南后北,很大程度上亦在于利用南方财赋。据宋初《太平寰宇记》所载户数,大致秦淮以南户数已占到全国59.1%,以北仅有40.9%。以十万户以上州府论,北方二南方三;五万至十万户州,北方五南方十七。可见户口分布南多北寡的格局已经形成。北宋统治期间,北方经济较之晚唐五代也有很大恢复,

但受与辽、夏战争的影响,黄河又屡发水灾,故经济恢复程度仍受牵制,难以追赶南方。南粮北运不但未见终止,其规模反而继续扩大。唐朝漕粮最高数字在300至400万石之间,宋朝则平均达600万石,最高时700万石。北宋后期,东南户数已占到全国一半,加上西南则超出三分之二。至“靖康之难”,北方再遭战火蹂躏,大批人口南渡,则又一次促使南北经济差异扩大,完全奠定了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南方经济发展带动文化发展,进而提高了南方人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这在宋朝也有明显表现。唐朝宰相十分之九为北人,北宋宰相72人中,南人已占到31人。时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8〕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别考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结果东南百人取一而西北十人取一,录取水准高下判然。南宋立国南方,南人顺理成章地在政府中占压倒多数,已与东晋南朝“侨人”掌权之格局大异。

在蒙元统一全中国的过程中,江南所受战争破坏比北方轻得多,南、北经济差异因而继续扩大。元朝定都华北,“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9〕南方江浙、江西、湖广三行省的税粮总数占全国一半以上,其中仅江浙一省即超出全国的三分之一。元廷疏通漕运,开辟海运,都是为了征调南方财赋的需要。但作为北方游牧民族王朝,元朝实行民族等级制度,南人位居四等人最底层,“士生于南方者,为时所弃,恒不得为显官”,甚至为求仕不得不“诡籍于北,而讳弃父母之邦”。〔10〕这就又与宋朝的

情况不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