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全套ppt课件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件 (一)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件 (一)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日益完善。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落实对于保障幼儿教育权益,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件的学习则是保障教师规范教育行为,推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课件简介《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件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关于学前教育法规、政策的要求而编制的一套教学资料。
该课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模块:1.学前教育发展和政策法规的历史渊源2.学前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结构和内容3.学前教育政策理论4.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执行方式5.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实施效果分析二、课件特点该课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1.权威性强。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件是由权威机构编写的,相关政策法规的掌握都有着一定的权威性,因此学习者可以放心学习。
2.内容全面。
该课件的五个模块基本涵盖了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所有内容,有着很高的完整性,这使学习者可以全面掌握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相关知识。
3.操作简单。
该课件的操作过程非常简单,学习者只需使用电脑,通过鼠标点击就可以进行学习,非常适合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的学习。
4.精美实用。
该课件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能够使学习者更深入、具体的了解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同时还配备了很多正确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能够帮助学习者顺利掌握知识。
三、课件使用《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件凭借其优越的资源条件,在学前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许多幼儿园和学前教育培训机构,都将《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件列为必修之一,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深入学习并掌握其中的相关知识。
而且,在幼儿教育相关的政策宣传和宣传活动中,该课件也受到了较多的重视和使用。
四、总结学前教育发展迅速,相关的法规政策也在不断完善。
要想真正落实好这些法规政策,除了政府和监管机构的重视,教师和幼儿园也需要深刻领悟这些法规政策的精神并将其落实到幼儿教育实践中。
对于实现高质量、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目标,掌握相关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件的出现,则为学习者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学前教育学课件-教育政策与法规

一、美國學前教育政策法規的演進
1965年秋,美國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實行“開端計畫”(Head Start Project) 1979年和1990年,美國國會分別通過了《兒童保育法案》(Child Care Act) 和《兒童早期教育法》(Early Childhood and Education Act) 1981年頒佈的《提前開始法》(Head Start Act)
1984年,美國學前教育協會頒佈《高質量學前教育機構的評價標準》
1994年頒佈的《目標2000年:美國教育法》(Goals 2000:Educate America Act) 1994年的《教育研究的發展、傳播與促進法》(Educational Research, Development,Dissemination,and Improvement Act of l994) 2000 年頒佈的《早期學習機會法》(Early Leaning Opportunity Act)
2006年,日本頒佈了新的《教育基本法》
二、日本學前教育政策法規的特點
(一)確立幼稚教育的法律地位
◇1926年,日本文部省正式制定了第一部《幼稚園令》,是 日本學前教育史上第一部較為完整而獨立的法令。
◇2006年12月22日正式頒佈實施新《教育基本法》,與60年 前的《教育基本法》相比,“新法”修改之處頗多,其中最 引人注目的地方之一就是首次把幼稚教育納入其中。
(三)保證學前教育財政投入
聯邦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均是通過計畫、專案或 者法令等具體形式,使學前教育的投入具有較高的針對 性,每當一個計畫、專案或法令出臺之時,其中包括對 教育科研的投入,都有相應的財政性撥款,具有很強的 操作央撥款干預機制
幼儿园的保育与教育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共46页PPT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幼儿园的保育与教育学前教育政策法规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完整课件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 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发展历程;3.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4.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实施与监督机制;5.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2. 掌握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3. 提高学生对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认识,增强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实施与监督机制。
重点: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材、案例资料;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学前教育案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主要内容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实施与监督机制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概述2. 板书内容:基本概念与分类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实施与监督机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2)结合实际案例,谈谈你对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实施与监督机制的认识。
2. 答案:(1)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概念:指国家为了保障和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制定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分类:按照性质和内容,可分为综合性政策法规、专门性政策法规、地方性政策法规等。
(2)实施与监督机制:包括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监督检查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的掌握程度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三章-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英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二、英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特点
(二)逐步加大财政投入 英国幼儿教育费用主要是由政府承担,家长免费或者只
根据其收入水平承担很少的一部分。
(三)保障幼儿教师资格的法律地位
在1998年《教师:应对变化的挑战》(Teachers: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Change)绿皮书的基础上,推出了 一系列改革教师教育的新举措,不断严格幼儿教师的准入资格。 针对幼教人员工资低、流失率高的情况,政府以政策法律为保 障,建立并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以稳定幼教机构的从业人员队伍。
德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三、德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二)教育财政地方化 德国近年来有财政地方化的趋势,即州政府降低了对财政的
影响力,并将财政责任完全转移给地方政府,由地方自行运用 及决定经费的使用。如 2004 年,巴登—符腾堡州政府将所有 财政责任都转移至地方,各个学前教育机构经费的多少完全由 地方自行决定。
英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二、英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特点
(六)各部门分工合作,注重绩效管理
→规定在地方上设立地方儿童保护委员会(Local Safeguarding Children Boards),专门负责对儿童权益的保护。
→2003年绿皮书提出在教育与技能部建立 “标准设立与调控 机制”(standard setting mechanism), 负责制定不同部门 需要满足的基本标准,并设立联合的监督与检查团对各部门 的工作及部门间的协调合作进行评估,设立干预和激励机制 以激发各部门的行为表现等,消除影响服务有效性的障碍并 减少相关的行政性负担。
英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二、英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特点
(一)关注弱势和残障幼儿群体,改善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
2024版学前教育学(全套5PPT课件)

0102学前教育学是研究0-6岁儿童教育现象和规律的一门科学。
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国际性。
定义特点学前教育学的定义与特点01研究对象02任务主要研究0-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影响因素以及教育策略等。
揭示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儿童教育的原则、方法、手段等,提高教育质量;探讨儿童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发展历程从经验主义到科学主义,再到多元主义的发展历程。
趋势国际化趋势加强,跨文化交流增多;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注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手段和方法不断创新,注重个体差异和个性化教育;教育评价更加科学和全面,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多元评价。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速度非常快,包括身高、体重、骨骼、肌肉等方面的增长。
身体发育迅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能力逐渐提高,能够完成更复杂的动作。
运动能力提高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在学前阶段逐渐发育成熟,为儿童感知世界提供了基础。
感觉器官发育学前阶段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如饮食、睡眠、卫生等方面。
健康生活习惯养成认知能力发展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逐渐提高,包括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情感发展丰富学前儿童的情感世界非常丰富,包括喜怒哀乐等情感的表达和控制。
语言能力提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提高,能够运用更复杂的词汇和句子。
个性初步形成学前儿童的个性特点开始显现,如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
01020304学前儿童开始理解社会规则、道德标准等社会认知方面的内容。
社会认知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情感逐渐丰富,如同情心、责任感等情感的培养。
社会情感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逐渐提高,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学前阶段是培养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时期,如适应新环境、解决人际冲突等方面。
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及教育01制定依据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社会需求和学科特点制定。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5-7章)ppt课件

(二)幼儿园教师违反单位规章制度 【案例】 金黔在线讯 5月9日,该幼儿园发现其雇用的 临时教师柳××用一U盘下载幼儿园的资料,怀疑 柳××有泄露园方工作秘密的动机,便要求柳×× 在全园员工大会上作检查,但遭到柳××的拒绝, 柳××当即提出辞职。5月11日,柳××邀约其家 人一起来到幼儿园,要求园方归还其U盘, 并付给其工资,办理社保手续的移交。双方 因工资数额发生争执,柳××扬言要对园方 进行报复。
第二节《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 理解与应用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文 本理解
(一)《专业标准》的指导思想 1.专业导向,师德为先 2.基本规范,前瞻引领 3.全面要求,突出重点 4.共同准则,体现独特 5.立足国情,国际视野 (二)《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1.幼儿为本 2.师德为先 3.能力为重 4.终身学习
吴月说,自己身体好,不用休息,愿意继续上 班,但园领导没有答应。新学期开学当天,吴月打 电话给园领导要求上班。园领导说:“你已经有孕 在身,不能胜任工作,幼儿园与你解除劳动合同。” 这以后,吴月多次 打电话给幼儿园领 导,要求上班,但 都遭到园领导的拒 绝。自2008年2月 起,吴月就再也没 有领到工资。
(三)教师违反《教师法》应承担法律责任 【案例】 某幼儿园在一次游戏活动中,一名幼儿很调皮, 故意去撞其他小朋友。小朋友们纷纷向王老师“告 状”,其中有个小女孩还哇哇大哭。王老师幼儿家长找到幼儿园,反映幼儿的耳朵前一天被王 老师打聋,正在医院治疗。经过协商,王老师支付 了全部医疗费。后该幼儿被鉴定为轻伤,该 孩子家长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控告了王老师。 之后,王老师被拘役5个月,缓刑8个月。 为此,该幼儿园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对 王老师的处分。试问该教师是否会丧失教师资格?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文本理解 (一)总则 (二)劳动合同的类型 (三)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四)关于违约金 (五)关于试用期
幼儿园《学前教育政策法规》

幼儿园《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PPT课件主要包含了ppt课件,幼儿园的权利与义务,幼儿保护的基本途径,分析等内容,。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结论学前教育是终生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在我国幼儿教育体系和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幼儿园教育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幼儿园的权利与义务案例:幼儿园内部管理与岗位职责分工幼儿权利的基本内容幼儿的生存权幼儿的发展权幼儿的受保护权幼儿的参与权幼儿的受教育权幼儿保护的一般原则儿童优先原则平等无歧视原则尊重儿童的原则教育和保护相结合原则多方共担责任原则案例:读幼儿园大班的晶晶和奶奶一起住,他们家所在的胡同只住了两户人,两天前,领居家来的客人将一个装有手机和几千元现金的提包落在了停在门口的摩托车上,几分钟后想起来时,提包已经不在了,邻居向派出所报了案,并提出可能是晶晶的奶奶拿走了提包,由于事发当天,晶晶因病没有去幼儿园,留在家里跟奶奶一起,负责报案的警察便希望通过问晶晶获得线索。
不过,警察来到幼儿园要求找晶晶了解情况时,幼儿园园长却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保护幼儿的合法权利,日益成为学校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国《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都对幼儿的各项权利作出了明确规定。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有意或无意侵害幼儿合法权利的现象还时常发生,使幼儿的身心受到损害。
对此,我们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
幼儿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不容任何人侵犯。
因此,为了预防和有效制止教师侵害幼儿权利行为的发生,我们应采取以下有效措施:/movie/v-408251.html幼儿保护的基本途径(一)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教师法律素养的提高不仅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保障幼儿权利的前提和基础。
如果教师不知法、不懂法,自己犯了法都不知道,又怎么能保护幼儿的合法权益呢?因此,应要求教师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提高教师对幼儿权益保障的自觉性和法律意识,使教师明确幼儿所享有的权利,自己应履行的义务,学校应承担的责任,从根本上提升广大教师的法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