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合集下载

奥曲肽治疗老年肺结核大咯血21 例的疗效观察

奥曲肽治疗老年肺结核大咯血21 例的疗效观察

生殖器疱疹主要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 病 ,发病率有不断增加的趁势 :具有反复发作特点 ,严重困扰 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也较棘手 ,笔者在 2005年 4 月至 2007年 4月间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 ,观察疗例患者均来自本院皮肤性病科门诊 ,其男 42例 ,女 28例 ,年龄 19~67岁 ,平均 36岁 ,病程 12~96个月 , 平均 32个月 ,每年复发 6~18次 。所有患者符合卫生部 2001 年颁布的生殖器疱疹诊断规范 (试行 )制定的标准 : (1)患者有 婚外性史 ,或配偶有感染史及其密切接触史 ; ( 2 )临床表现为 群集水疱 ,后形成浅表溃疡 ,自觉痒 ,灼热痛 ,病程短 ,每年复 发 6次以上的频发者 [1 ] ; (3)所有患者近 1个月内未用免疫调 节剂及抗病毒药 ,且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患有免疫性疾病 及系统性疾病 、肝肾功能不正常者 。 1. 2 治疗方法 1. 2. 1 分组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7 例 ,对照组 33 例 ,两组年龄 、性别及病程均无显着性差异 。对照组口服阿昔 洛韦片 0. 4 g /次 , 2次 / d,局部皮损基底部交替注射 IL 22 (注射 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2,江苏金丝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 40 IU 或 IFN 2γ 200 U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 2γ,上海克隆生物高技术 有限公司生产 ) ,每 10 d 1次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口 服中成药珍珠灵芝片 (上海庆安药业集团宿州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 ) , 2 片 /次 , 3 次 / d。两组治疗时间均为 3 个月 ,治疗期 间 ,每月记录不良反应 ,复查肝肾功能 。 1. 2. 2 观察指标及方法 : (1) 1年内复发次数 ,分别观察治疗 前后 1年期内各患者疱疹复发次数 ; ( 2 )自觉症状消退时间 , 以治疗前后 1年期各患者每次发作症状消退时间的平均值计 算 。治疗后 1年内期内禁止系统使用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 剂。 1. 3 统计方法 统计过程应用 SPSS 12. 0 统计软件处理 ,计 量资料用 t检验或 u验验 。

介入导管室科室简介

介入导管室科室简介

“铅盔甲”新领域的战将——记我院介入导管室龙岩人民医院介入导管室是2014 年 6 月 9 日新建立的科室,归属大放射科介入诊断组。

肩负着全院临床科室的介入诊断手术任务,现有专职技师 1 名,护师 1 名,副主任医师 1 名。

主要担负肿瘤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诊断,心脏介入及神经介入分别由心内及神经外科完成。

介入治疗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微创治疗方法。

简单的讲,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裸露病灶的状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细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施的指引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

技术特点:介入治疗其特点是创伤小、简易、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和显然缩短住院时间。

一、关于需内科治疗类疾病,介入治疗相对与内科治疗长处在于: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不单可大大提升病变部位药物浓度,还可大大减少药物用量,减少药物副作用。

二、关于需外科治疗类疾病,介入治疗相对与外科治疗长处在于:1、它无需开刀裸露病灶,一般只需几毫米的皮肤切口,便可完成治疗,表皮损害小、表面雅观。

2、大多数病人只需局部麻醉而非浑身麻醉,进而降低了麻醉的危险性,更为合适年迈,体弱的患者。

3、损害小、恢复快、成效满意,对身体正常器官的影响小。

4、关于治疗难度大的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可以尽量把药物限制在病变的部位,而减少对身体和其余器官的副作用。

部分肿瘤在介入治疗后相当于外科切除。

5、手术成功率高,死亡率低,依据有关统计,介入治疗的成功率高达 90%而死亡率几乎为零。

正因为以上诸多长处,很多介入治疗方法成为了一些疾病(如:肝硬化、肝癌、肺癌、腰椎间盘突出症、动脉瘤、血管畸形、子宫肌瘤等)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甚至代替或裁减了本来的外科手术。

导管室自建立以来,一直将技术作为发展的要点,踊跃配合各临床科室,外周介入先后展开了肿瘤性疾病的介入、下腔静脉搁置滤器溶栓术、浑身血管病变(包含狭小性和出血性病变)的介入诊断;心脏介入展开了心脏起搏器技术、冠芥蒂介入技术;神经介入展开了全脑血管造影、脑动脉瘤栓塞术等新技术项目,开科到现在达成介下手术量已达 70 余例。

不同封管液对无痛性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比较

不同封管液对无痛性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比较
【 sdTKaa ae K.hzk ,ta. sie hmo ts u o p l n r 7J a a , ykb 1 i a Te 1 sv e pyi d et umoay Hi s u Ma s
支气管 动脉 栓塞术(A ) B E 已被证 实对于 内科 治疗 无效的反 复咯 血 是一种较好 的救 治手段 , 疗效满 意 , 因为咯血 9 %以上源于肺 部 o 压力较 高的体循 环, 由支气管动脉 ( A) B 破裂引起, 栓塞 B 故 A多 能成
症。
2 病灶供血情况 总共 发现 4 支供血动脉, 中 2 例为支气管 动 . 2 0 其 4
脉单支供血 ; 例 为患 侧支气管动脉 、膈 动脉供血 ; 2 2例为右支气管
动脉 1 、 支气管 动脉 2 支 左 支供血 ; 2例为右支气 管动脉 1 、 支 右肋
间动脉供血 2支。
2 栓塞情况 2 例患 者中单纯使用 明胶海绵颗粒 l 例 ,明胶海绵 - 3 8 3 颗粒外加明胶海绵 条栓 塞 1 0例, 使用明胶海绵颗粒 与微钢圈共同栓
圈行多重栓塞。
参考文献 :
[] 1杨志寅主编内 科危重病诊疗【 ] 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0 : . 2 02 0 9
【 m , ii D p i C.ta.ri me tdsh motsspre oi t n 2 Re y J snC。u us e 1 at n e e pyi a mb lai J Vo T e s o
1 9 。 6: 6 — 6 . 9 2 2 15 1 8
[] 4 应碧伟。 章家铭 , 胡庭杨, . 管动脉栓塞术治疗 非肿瘤性大咯血[. 等 支气 J实用 ]
放射学杂志 ,0 7 2 ( ) 19 — 1 2 20 , 3 8 :0 6 10 . [] 5 李海 , 王星 , 向东 , 斌等 肺结 核大咯 血 的介入 治疗 【. 床肺科 杂 志 陈 孙 J临 】

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用于大咯血的急救效果观察

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用于大咯血的急救效果观察

2018年10月第25卷第20期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用于大咯血的急救效果观察卢先锋张红金咯血是指支气管、气管及肺组织等呼吸器官有出血现象,且血液经反复咳嗽从口腔中排出。

一般1次咯血量超过100ml或24h内超过600ml则称为大咯血,但咯血量有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是不一致的。

临床常规治疗手段是单独应用垂体后叶素、酚磺乙胺或酚妥拉明等药物治疗,但临床效果并不明显。

我院对收治的大咯血患者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进行治疗急救,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急诊收治的大咯血患者60例。

有大咯血病史,且咯血量符合1次超过100ml或24h内超过600ml的标准;治疗前经胸片X线检查或胸部CT证实出血源均来自肺结核或肺结核相关性疾病。

排除冠心病、凝血功能障碍且血压异常者。

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30例。

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4~75岁,平均(52.5±4.8)岁;病程1~10年,平均(4.5±0.4)年。

联合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5~76岁,平均(53.2±4.7)岁;病程2~10年,平均(4.8±0.5)年。

两组一般资料接近。

1.2 治疗方法两组早期均每8小时1次肌内注射巴曲酶针剂常规止血,吡嗪酰胺、利福平等抗结核、抗感染治疗。

对照组予酚妥拉明10mg加入生理盐水或10%葡萄糖250ml 中,静脉滴注,20~30滴/min,根据临床反应调整滴注速度。

3~5天后根据疗效判断是否继续用药。

联合组酚妥作者单位:322100 浙江东阳市中医院急诊科(卢先锋);东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张红金)通信作者:卢先锋,Email:luxia nfeng5290@ 拉明10mg加入生理盐水或10%的葡萄糖250ml中以0.1mg/m in静脉滴注,最大滴速维持在1.5~2mg/min,根据血压调整,必须保证平均动脉压大于70mmHg。

垂体后叶素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处理方案及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疾病预防和治疗处理方案与药物作用

垂体后叶素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处理方案及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疾病预防和治疗处理方案与药物作用

垂体后叶素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处理方案及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疾病预防和治疗处理方案与药物作用大咯血是呼吸系统急症和危重症之一,原因包括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曲霉菌病和肺癌等,垂体后叶素被认为内科治疗咯血的作用明显,掌握其用法及不良反应尤为重要。

垂体后叶素用法及注意事项垂体后叶素由催产素和血管加压素组成。

垂体后叶素通过收缩内脏小动脉降低外周血流速,有利于血栓形成达到止血目的。

同时能够加速肺毛细血管和小动脉血管的收缩,降低静脉压并缩短其血管表面血凝时间以减少肺出血量。

1、用法及剂量:可用 5 —10 U 用生理盐水或 5% 葡萄糖注射 20—40 mL 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10—15分钟),必要时6h后重复注射。

每次最大剂量不能超过20 U。

在给予负荷剂量后,可以 10—20 U 加入 5% 葡萄糖溶液 500 mL 中以 0.1—0.2 U/min 静脉滴注维持;静脉泵方案:18U 加入27mL5% 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以0.5—1 mL/h 起泵入,根据症状调整速度,每日不超过30U,直至咯血停止后1—2d停用。

2、禁忌症a. 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b. 本品对患有心肌炎、血管硬化患者禁用c. 中重度肾功能不全者禁用;d. 剖宫产史患者禁用。

垂体后叶素可强烈收缩平滑肌,尤其对血管及子宫作用更强,故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妊娠患者慎用或禁用。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案1、稀释性低钠血症垂体后叶素中用于止血的有效成分为抗利尿激素(AVP),它有三种已知的受体在细胞膜上结合AVP:V1a,V1b 和V2。

AVP 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及血小板的V1a 受体上而起到止血作用。

V2 在血管内皮细胞以及肾远端小管和收集管的细胞中表达, 受体通过Gs 和腺苷酸环化酶激活环状单磷酸腺苷和蛋白激酶A,增加水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最终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

处理方案:减量或停用垂体后叶素。

限制水的摄入,可输注高渗盐水,必要时应用袢利尿剂减少体内液体潴留。

介入发展现状及规划

介入发展现状及规划

我院介入治疗的现状及发展规划(不包括心脏介入,以下所说介入治疗,均不包括心脏介入)介入治疗,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学采用“非外科、微创手术”方法可治疗多种疾病。

近几十年介入治疗学发展迅速,和内科、外科学一道成为临床 3 大支柱性学科。

我国介入放射学起源于上世纪70 年代,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治疗的病种和从事介入治疗的医师队伍人数均已达到世界前列。

那么,我院的介入治疗发展现状是什么样子呢?一.开展晚:2004年肿瘤科开始邀请北京专家来开展主要是肝癌的的化疗栓赛术,例数少, 病种单一,此种情况一直持续8 年之久,而我院仍不能独立开展此类手术,介入治疗水平停步不前。

二.起点高:2012年我院选派孙亚林大夫去上海专门学习介入技术归来后,这种情况才大为改观。

1.可独立开展肝癌、肺癌、胰腺癌、肾癌、子宫宫颈癌及各种转移瘤的化疗栓塞术,肝癌射频消融术、肝脓肿抽吸引流,血管瘤 TACE,脾亢的栓塞治疗, PTCD,食道支架植入术,空肠营养管植入术, AVM,各种囊肿消融术,放射粒子植入术,子宫肌瘤栓塞术,穿刺活检,产后及消化道大出血、大咯血的抢救等多种手术。

2.病例数明显增加, 2013 年全年导管室 68 例,加上在CT、B 超引导下的接近100 例。

2014 年就激增到导管室 206 例, CT、 B 超引导下 100 余例。

三.与国内尤其是南方的县级医院,我院的介入治疗起步太晚,发展滞后。

与周边县域及市内二甲医院相比,无论开展的手术种类及手术例数,我院均明显超出,已经后来居上,达到承德市二甲医院最高水平。

四.学术上介入治疗相关的获省级科研二等奖一项,现科研立项一项,发表相关核心论文6篇。

问题:1.介入治疗刚刚开展,公众及临床大夫认知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够,病源流失,许多临床医生及本院人员依旧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能做什么,什么情况应该找我们,哪些是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及对介入持怀疑过度或过度相信介入预期过高等等问题。

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的研究

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的研究
关键 词 : 酚 妥 拉 明 垂 体 后 叶 素 支 气 管 扩 张 大咯 血
中图分 类号 : R 5 6 2 . 2 *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4 J 1 2 — 0 0 3 3 — 0 1
表 1 两 组 临 床 疗 效 比较 情 况 [ n ( %) 】
治疗效果 , 现报道如下 。
1 对 象与 方 法 一
1 . 1 研究对象 :收集 2 0 1 1 年 5 月~ 2 0 1 3年 8月在我院呼吸科就
诊的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患者 6 8 例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 、
垂体后 叶素主要成分为缩宫素和血管加压 素 ,大剂量血管
促进血管 收缩 , 故 利于止血 。垂体 体征 、 病史和胸部影像 学检查确诊 。根据随机数 字表法分为观 加压 素可兴奋 血管平滑肌 , 改善肺循环 , 降低 察组 和对照组 , 各3 4例。对 照组男 性 l 7例 , 女性 1 7例 ; 年龄 后 叶素可直接作用 于肺小动脉及肺毛细血 管 ,
垂 为2 0 mg , 加入 5 0 ml 5 %葡萄糖溶 液静滴 , 1 次/ d , 咯血停 止后继 通过 扩张周围血管及平滑肌 拮抗 垂体后 叶素对 血管的收缩 ; 两 续治疗 3 — 5 d巩固疗效。观察组采用 酚妥拉 明 、 垂体后 叶素联合 体后叶素增加体循环血压则 抵抗酚妥拉 明的降低 血压作用 ,
速度快 , 同时减 少了不 良反应 。研究 治疗 , 剂 量为酚 妥拉 明 2 0 ag r 、 垂体后 叶素 l O u加 入 5 0 m l 5 %葡 者共 同作用起到止血效果 , 观察组 的显效率 、 总有效率均 明显 高于对照组 , 不 良 萄糖溶液 静滴 ,待 出血量降至 1 0 0 m l / d以下时 ,停用垂体后 叶 结果 显示 , 提示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疗效确切 , 安全 素, 每 日仅用酚妥拉明静脉滴入 , 剂量维持不变 , 直至咯血停止 , 反应 率明显低 于对照组 , 可 靠 。 咯血停止后继续用酚妥拉明维持治疗 3 ~ 5 d 。 治疗期间根据 患者 可见 , 酚妥拉明 、 垂体后 叶素联合使用能迅速地对支气管扩 血压 、 心率等变化 调整滴注速度 , 观察 患者咯血情况 、 止血 时间

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的疗效探究

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的疗效探究

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的疗效探究张振柱【摘要】目的研究对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老年患者施予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62例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与B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抗感染、镇定、平喘、止咳等相关治疗,A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B组采用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0.65%,B组总有效率为96.77%,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咯血总量、咯血时间分别为(534.91±153.77)ml、(8.22±3.25)d,均明显优于A组的(756.87±180.33)ml、(11.79±4.5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26%,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PaCO2、PaO2、SaO2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运用到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老年患者治疗后,治疗成效极大地增强,同时,还能够减少患者的咯血总量,缩短咯血时间,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8(013)036【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老年支气管扩张;大咯血【作者】张振柱【作者单位】222300 连云港市东海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在临床中, 支气管扩张是以部分支气管不可逆性解剖构造型异常为特点, 支气管与其周边的肺部组织产生慢性化脓性炎症与纤维化, 使得支气管壁中的肌肉与弹性组织受到伤害, 致使支气管发生变形与长久扩张[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发表时间:
2018-11-20T12:38:26.34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9期 作者: 张良
[导读] 研究分析在大咯血的治疗中采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大咯血的治疗中采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
接受大咯血治疗的病患
88例,并随机将病患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病患,给予其中一组病患常规治疗设为常规组,另一组病患给予外周血
管介入治疗设为外周组,并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病患经过治疗后,外周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
高于常规组;且外周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在大咯血的治疗中采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能有效缓解病患的临床症状,且
不良反应较少,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实行。

【关键词】大咯血;外周血管;安全性

大咯血主要是指二十四小时内的咯血量大于600ml或者是一次咯血量大于100ml的病患,而对于判断咯血病患的病情严重程度不要太过
于依赖咯血量的多少,还需要结合病患的血压、脉搏、呼吸、营养状况以及有无发绀现象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判断,若是没有及时采取有效
的治疗措施,可能会危及病患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旨在研究分析在大咯血的治疗中采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
性,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大咯血治疗的病患88例,并随机将病患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病患,给予其中一组病患常规治
疗设为常规组,另一组病患给予外周血管介入治疗设为外周组,其中常规组病患男
23例,女21例,年龄28~61岁,平均年龄(44.5±16.5)
岁;外周组病患男
25例,女19例,年龄29~62岁,平均年龄(45.5±16.5)岁;对病患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治疗前对两组病患进行凝血功能、血生化、血常规的检查,同时还要监测病患的心电、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然后分别给予病患以
下治疗:
1.2.1
常规组:给予本组病患内科常规药物治疗,针对合并冠心病、高血压以及肺心病的病患给予10~20mg酚妥拉明(生产厂家:圣大
(张家口)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20359)溶于50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采用静脉滴注;针对无上述合并症
的病患给予
2.5~5单位垂体后叶素注射液(生产厂家: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32026637)+20~30ml生理盐水中进行缓慢静
推,同时还要配合酚妥拉明进行静脉滴注,还要给予病患抗生素、止血药以及原发病的基础治疗;
1.2.2
外周组:给予本组病患外周血管介入治疗,使用Seldinger技术,将5FCobra导管经股动脉穿刺插入,并在病患的胸5~6椎体水平
部位找到患侧支气管动脉主干,同时采取造影技术检查,对病灶支气管动脉的供血情况进行明确,经
5FCobra导管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
疗,栓塞的材料应选择使用聚乙烯醇微粒和明胶海绵颗粒,在栓塞治疗完成后再次对病患的患侧支气管动脉栓塞部位进行造影检查,保证
栓塞治疗效果确切
[1];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疗效判定标准:病患出血现象在二十四小时内停止,并三个月未出现复发,则视为治愈:病患仅为痰中带血,则视为显效;病患咯血
次数有所减少,且相比治疗前咯血的量减少超过
50%,则视为有效;病患咯血的次数及量无任何改善,则视为无效;


总体治疗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組间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病患的总体治疗有效率

两组病患经过治疗后,外周组病患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3.2%,常规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1.8%,外周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
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数据分析见表1,

2.2
对比两组病患的不良反应率

两组病患经过治疗后,外周组病患的不良反应率为13.6%,常规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6.3%,外周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数据分析见表2,


表1 比较两组病患的总体治疗有效率


3
、讨论

咯血主要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并通过咳嗽的动作将血从口腔中排除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咯血可以由循环系统、呼吸系
统、外伤及全身性因素或者是其他系统疾病引起,咯血通常伴随着胸痛、皮肤黏膜出血、发热、黄疸以及呛咳等症状,而大咯血病患伴随
的临床病症比较危急,主要有吸入性肺炎、窒息、失血性休克以及肺不张等,若是没有及时治疗则会危及病患的生命安全。常规内科治疗
通常是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但是此种方法的止血效果较慢,效果不理想且容易复发,而采用外科手术则可能导致病患较高的死亡率,并且
在手术中还容易出现窒息、支气管胸膜瘘、大出血等并发症
[2]。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最近几年以来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已逐渐被用于大咯血的临床治疗中,由于大咯血
的病灶部位主要是由支气管动脉进行供血,虽有较少的肺动脉供血,但是肺动脉的压力要低于支气管动脉的压力,所以在进行栓塞体循环
供血动脉和药物治疗之后,不需要再对肺动脉进行手术,因此对于大咯血的治疗采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主要是进行支气管栓塞治疗,其具
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效果好等优点
[3],另外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避开食管中段供血支或者是脊髓供血支,
并且还要在透视屏幕的引导下进行操作,掌握好速度以及注意推注的力度,以免出现误栓或者是栓塞剂反流等情况,从而进一步保证支气
管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且在本次研究中,外周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外周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常规组。

综上所述,在大咯血的治疗中采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止血效果迅速,病患术后并发症较少,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
力的推广实行。

参考文献:
[1]
王有枝,颜小群,钟胜,等.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4):46-47.
[2]
丁丽娜.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2):72-73.
[3]
邓文敏.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0):29-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