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性垂体炎20171202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临床分析(附2例报告)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临床分析(附2例报告)
许二赫;贾建平
【期刊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年(卷),期】2008(25)6
【总页数】2页(P745-746)
【作者】许二赫;贾建平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0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4
【相关文献】
1.颅内生殖细胞瘤致垂体柄增粗误诊为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临床报告并文献复习 [J], 边芳;汪宁;赵真真;陈欢;崔巍;郭辉;刘娟;姚孝礼
2.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七例临床分析 [J], 张丽娜;赵晓静
3.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七例临床分析 [J], 张丽娜;赵晓静
4.淋巴细胞性垂体炎(附3例报告) [J], 洪天配;王敏
5.淋巴细胞性垂体炎32例临床分析 [J], 冯杰;岳赛超;闫东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PPT课件

27
xx
预后和随访
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本病可使增大的垂体缩 小并能改善垂体功能。
本病有一定的自限性,也可能反复发作。 由于本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有自愈的报
道,故对于临床症状不明显的患者,或者 怀孕和哺乳期的妇女,可以定期随访,密 切监测患者垂体功能、视力、视野状况。
xx
原发性垂体炎
1
xx
概述
原发性垂体炎又称为特发性垂体炎,是指 非继发于其它部位炎症或全身性疾病而发 生的垂体炎性病变,可分为三种类型: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肉芽肿性垂体炎 黄瘤病性垂体炎
2
xx
流行病学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1962年Goudie和Pinkerton首例报道, 至今已报道150余例;女性明显多发,男女之比约为1:8.5, 70%的患者为怀孕后期、年轻女性或绝经后期女性。
7
xx
黄瘤病性垂体炎的病理学特点
受累的垂体内主要是泡沫状组织细胞浸润, 在局灶部位有淋巴细胞和B细胞浸润。
8
xx
临床表现
三种原发性垂体炎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
腺垂体功能低下的表现: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引起的垂体功能减 退则以ACTH和TSH减少较先出现,且最为常见,促性腺激素减 少出现较晚。
有的患者病变仅累及垂体柄,ADH分泌不足和PRL分泌增多导 致尿崩症和闭经泌乳(在男性仅表现为泌乳)。一旦出现尿崩症, 可与垂体腺瘤相鉴别。
临床表现上,垂体炎往往是垂体功能激素分泌减少;而功 能性垂体瘤则多表现为垂体功能激素分泌亢进,其它激素 降低或正常。一旦出现尿崩症,可与垂体腺瘤相鉴别
影像学鉴别尤为重要:
垂体炎的头颅x线摄片显示鞍底平坦、骨质未受损。垂体瘤常常压 迫鞍底骨质,造成鞍底下陷、破坏等;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和肉芽肿性垂体炎的诊断和治疗

生望挫经!E整基圭型Ⅱ堡至!!且盟!!益筮!!翅!坐』盟型盟!!强,盟坐坚生塑i:!!l!!:№!!炎,6例分别诊断为生殖细胞瘤、颅咽管瘤或垂体腺瘤。
3例诊断为垂体炎症者有2例曾用抗生素治疗2周后复查MRI其中1例肿物无明显变化,1例病变稍增大。
因病变位于鞍内均采用经蝶窦显微外科手术。
术中鞍底变薄4例,打开鞍底,发现硬膜增厚与病变粘连5例,病变呈灰白色,与垂体边界不清,血运不丰富,其中质地较脆6例,质软3例。
6例术中冰冻病理示病变内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行病变全切除术6例,部分切除3例。
结果1.术后并发症:出现低钠血症3例,低钾血症2例,经治疗后正常。
病理证实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图4,5)7例,肉芽肿性垂体炎2例。
2.随诊时间1—6年,平均2.5年。
头痛6例中5例缓解;视功能障碍4例中3例改善,1例眼外肌麻痹症状消失;尿崩症6例中4例缓解,2倒仍有多饮多尿。
部分垂体功能低下3例,激素替代治疗1—2年后症状改善。
全垂体功能低下2例,需每日补充强的松5rag和甲状腺素40ing。
泌乳素增高4例血PRL降至正常。
体炎表现为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形成的肉芽肿,有时也有淋巴细胞浸润,电镜检查分泌颗粒减少…。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与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大约有30%的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合并有其他自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和肉芽肿性垂体炎分别在1962年和1917年首次被报道,至今约有150余例…1,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手术治疗的报道”“。
其中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占所有鞍区手术病例的0.38%~1.1%”…。
病理上,淋巴细胞性垂体鲞妻銎妻麓只竺:兰翟璺曼翌量簋萝巴璺篓。
,营鬈围。
;病理显示乖体前叶内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侵犯成纤维化,最终引起垂体组织的破坏。
肉芽肿性垂一一图1,2蝶鞍医MRI显示垂体肿物里等T1信号,N}垂体柄向鞋上生长图3蝶鞍区垂体肿物增强时有强化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和肉芽肿性垂体炎的诊断和治疗作者:杨义, 苏长保, 杨堤, 任祖渊, 王任直作者单位: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刊名:中华神经外科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年,卷(期):2005,21(11)被引用次数:4次1.Honegger J;Fahlbusch R;Bornemann A Lymphocytic and granulomatous hypophysitis: experience with nine cases[外文期刊] 19972.Buxton N;RobertsonI Lymphocytic and granulocytic hypophysitis: a single centre experience[外文期刊] 20013.Beressi N;Beressi J;Cohen S Lymphocytic hypophysitis: A review of 145 cases 19994.McGrail KM;Beyerl BD;Black PM Lymphocytic adenohypophysitis of pregnancy with complete recovery 19875.Taylon C;Duff TA Giant cell granuloma involving the pituitary gland: Case report 19806.苏长保;任祖渊;王维均疑似垂体腺瘤的垂体炎:3例报告[期刊论文]-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917.Higuchi M;Arita N;Mori S Pituitary granuloma and chronic inflammatin of hypophysis: Clin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ies 19938.Nussbaum CE;Okawara SH;Jacobs LS lymphocytic hypophysitis with involvement of the cavernous sinus and hypothalamus[外文期刊] 19919.Ozawa Y;Shishiba OY Recovery from lymphocytic hypophysitis associated with painful thyroiditis: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circulating anti pituitary antibodies 199310.Kristof R;Roost D;Klingmuller D Lymphocytic hypophysitis: non-invasi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y high dose methylprednisolone pulse therapy?[外文期刊] 19991.吕朝晖.陆菊明.金文胜.窦京涛.母义明.潘长玉.L(U) Zhao-hui.LU Ju-ming.JIN Wen-sheng.DOU Jing-tao.MU Yi-ming.PAN Chang-yu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三例并文献复习[期刊论文]-中华内科杂志2005,44(6)2.臧丽.母义明.ZANG Li.MU Yi-ming原发性垂体炎[期刊论文]-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5)3.邢光.母义明淋巴细胞性垂体炎[期刊论文]-新医学2008,39(4)4.潘长玉.PAN Chang-yu自身免疫性垂体炎:一种易被漏诊的疾病[期刊论文]-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4(5)5.陈淑艳.邹建勋.王明杰.梁峰.吕春娇.叶叔文.CHEN Shu-yan.ZOU Jian-xun.WANG Ming-jie.LIANG Feng.LV Chun-jiao.YE Shu-wen淋巴细胞性垂体炎MRI诊断[期刊论文]-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9)6.华逸.袁士龙.刘志坚.蒋健淋巴细胞性垂体炎1例并文献复习[期刊论文]-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0,04(4)7.张韶君.朱惠娟.金自孟.史轶蘩淋巴细胞性垂体炎12例临床分析[期刊论文]-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8.姜家梅.周健.包玉倩.贾伟平自身免疫性垂体炎MRI随访一例报道[期刊论文]-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12)9.赵劲松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医学综述2010,16(12)10.郑志超.黄海花.张薇巨细胞肉芽肿性垂体炎一例报告[期刊论文]-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22(2)1.衣慧灵.刘兰祥以尿崩症为首发症状的垂体转移瘤一例[期刊论文]-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0(6)2.刘泊明.魏世辉淋巴细胞性垂体炎致展神经麻痹一例[期刊论文]-中华眼科杂志 2009(7)3.张丽娜.赵晓静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七例临床分析[期刊论文]-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1(1)4.赵劲松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医学综述 2010(12)本文链接:/Periodical_zhsjwkzz98200511010.aspx。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淋巴细胞性垂体炎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如何诊断鉴别,淋巴细胞性垂体炎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常见检查:常见检查:血沉、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泌乳素、头颅平片、颅脑CT检查、颅脑MRI检查*一、检查本病的实验室检查显示出自身免疫病的特点,如血沉加快,抗垂体抗体阳性。
合并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微粒体及过氧化物酶抗体可阳性。
有时可检出抗肾上腺抗体、抗血小板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线粒体抗体和抗核抗体等。
血CD4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比值升高。
内分泌功能检查显示出腺垂体功能减退及相应的靶腺功能减退的特点,但血催乳素、促甲状腺素及生长激素水平也可升高。
头颅平片一般正常。
不过,垂体明显增大的病人头颅平片也可有蝶鞍增大的表现。
CT和MRI对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本病垂体CT和MRI的表现有:垂体增大或垂体占位(可伴鞍上扩展)、垂体柄增粗、空鞍、垂体有囊性病变。
垂体增大或垂体占位是最常见的影像学改变,约见于90%的病人,鞍上扩展亦相当常见(见于60%~70%的病人)。
本病垂体多呈弥漫性增大,这一点与垂体腺瘤不同,对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垂体柄增粗则较少见,多发生于神经垂体和漏斗受累的病人。
空鞍和垂体囊性病变则更为少见。
久病者可有垂体萎缩但蝶鞍仍扩大。
少数病人垂体CT和MRI检查可无异常发现。
*以上是对于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应该如何鉴别诊断,淋巴细胞性垂体炎易混淆疾病。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如何鉴别?:*一、鉴别本病需与垂体腺瘤、细菌性垂体炎、垂体增生、Sheehan综合征等相鉴别。
1、垂体腺瘤分泌性垂体腺瘤多有某种腺垂体激素过多的表现,借此可与本病鉴别。
分泌性垂体腺瘤中的PRL瘤易与本病混淆,但PRL瘤病人血PRL升高较本病更为明显。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七例临床分析

LyH是一 种 以淋 巴细 胞浸 润和 不 同程度 垂体 功 能 破 坏为特 征 的慢性 自身免疫 性疾病 ,具有 与 自身免 疫性疾病 相 似的发病 过 程 及 自行 缓 解 又 再 次 复 发 的特 点 。部 分 LyH患 者血清 中 可 检测 出多 种 抗垂 体 胞 质 蛋 白抗体 ” 。 本病 多发生 于 女性 ,男女 发 病 比例 为 1.0:8.5 ’。另 有 学者在对 2362例垂 体病变 手术切 除的 回顾性研 究 中发 现 0.38%的病 例 为 LyH 。妊 娠 与 LyH 发 病 具 有 明显 联 系 ,但确切机制 尚不清 楚 。 3.1 临 床特点 ① 颅 内 占位 表 现 :LyH 患者 垂体 显 著增 大可致 颅 内压升 高 ,出现 头痛 、恶心 、呕吐 等症 状 ;病 变压 迫视交叉 可造成视 力 下降 、视 野 缺损 ;病变 累及下 丘 脑 可 出现 嗜睡 、厌 食等表 现 ;垂 体后 叶受影 响 时可 表现 为 尿崩 症 ;病 变累及海 绵窦可有 脑神 经受 累症状 ,如 眼肌麻痹 、复 视等 。邢 光和母 义明 在 对本 病 的综述 中提 出头痛 为其 首发症状 。本组 5例 以口渴 、多饮 、多尿为首发 表现 ,均有 头痛 、恶心 、呕吐症状 ,并伴 不 同程 度的视力下 降 、复视 等 。 ②垂体前 叶功能不 全表现 :此 类表 现是 LyH 最常 见 、最 主 要的临床 症状 ,其 中 以促 肾上腺 皮 质 功 能 低 下症 状 最 多见 ,其 也是本病猝 死 的主要原 因 ,表现 为全身乏 力 、精 神 萎靡 、食欲减退 、体重 减轻 、不耐 受应激 等 ;其 次是 TSH低 下表现 ,如怕冷 、全 身水肿 、表情淡 漠 、反 应迟钝等 ;再 次为 性腺功能 降低症状 ,女 性 主要 表现 为 闭经 ,男性 则 表 现 为 性欲减退 ,阴毛 、腋 毛脱落 ;有 时还 可出现全垂 体功能 减退 表现 。LyH患者泌乳 素 往 往升 高 ,表现 为 闭经 和 (或 )泌 乳。本组 6例 出现 ACTH分泌不 足 ,1例男 性发 生全垂 体 功能减退 ,此结果 与上述 描述相符 。③ 其他 自身 免疫性 疾 病 表现 :LyH常合并 其他 自身免疫性疾 病 ,如银屑 病 、韦格 纳 肉 芽 肿 、桥 本 甲 状 腺 炎 、肾上 腺 炎 、自 身 免 疫 性 肝 病 、恶 性 贫血及 系统性红 斑 狼疮 一 。本组伴 桥 本 甲状腺 炎 和恶 性 贫血各 1例 。 3.2 诊断方 法 LyH垂 体前 叶功 能检查 常表现 为 多种垂 体促 激素 缺乏 ,造 成 肾上 腺皮质 、甲状腺 及性腺功 能减退 。 CRH及 TRH试验 无反应 。生长 激素 一般 正 常或 升高 ,降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赵国峰;娄昕;马林;董志伟【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11(019)003【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和鉴别诊断淋巴细胞性垂体炎(1ymphocytic hypophysitis,LyH)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2例病理或临床诊断为LyH的MRI表现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垂体后叶短T1信号消失;22例垂体柄增粗,9例垂体增大、垂体柄增粗;4例合并海绵窦及邻近硬脑膜受累;1例垂体轻度增大.增强扫描4例均匀强化,28例明显欠均匀强化.结论对于垂体后叶短T1信号消失,垂体柄增粗,伴或不伴有垂体增大,临床有尿崩及垂体功能低下时应考虑LyH的诊断.【总页数】4页(P219-222)【作者】赵国峰;娄昕;马林;董志伟【作者单位】辽宁凌源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辽宁凌源,122500;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北京100853;辽宁凌源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辽宁凌源,122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4【相关文献】1.淋巴细胞性垂体炎CT与MRI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J], 张鹏飞;王康;蔺鸿儒;白汉斌;杨喜银2.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MRI诊断价值 [J], 董从松;戴真煜;刘洋;潘文艳;戴迎桂;江舒;仲海3.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MRI诊断 [J], 苏刚;徐雷鸣;顾东华;倪耿欢;易亚辉;陆忠烈4.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MRI特征 [J], 王开香;郑建刚;许建兴;5.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MRI诊断 [J], ZHAN Kun; NIU Zhongfeng; LIU Wangwang; YU Xiaojing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张开鹏;刘德财;金澎;丰育功【期刊名称】《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14)003【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imaging features and therapy of lymphocytic hypophysitis,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ymphocytic hypophysitis.Method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image feature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 with lymphocytic hypophysiti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lymphocytic hypophysitis in combination with review of literatures were explored.The pituitary lesion was resected by pterional approach, it was diagnosised as lymphocytic hypophsitis after the operation.Althogh her visio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still with diabetes insipidus and hypopitutarism.The patient was continued giving hormone raplacement therapy in the postoperation.Results The main symptoms of the middle-aged female patient were headache,visualdisturbance,polydipsia and polyuria.The contrast MRI revealed enhancing pituitary lesion and pituitary stalk thickening.Conclusion The preoperative diagnosis of lymphocytic hypophysitis is difficult.The lymphocytic hypophysitis should be suspected in patient with early change in visual field and visual acuity,diabetes insipidus,thicken pituitary stalk.Early diagnosis,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prompt operation andsymptomatic therapy are the keys to the treatment for lymphocytic hypophysitis.%目的探讨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及治疗原则;提高对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淋巴细胞性垂体炎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诊断和治疗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诊断与治疗.结果 1例分娩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视觉障碍、多饮多尿.MRI 检查示垂体弥漫性增大、垂体柄增粗,垂体后叶短T1信号消失;增强扫描见大致均匀强化.行经翼点入路鞍区病变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明确.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明显,但仍有垂体功能障碍及尿崩症状,继续予以激素替代治疗.结论淋巴细胞性垂体炎术前影像学诊断困难,当出现视力减退和视野缺损、复视及尿崩症等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出现垂体增大、均匀强化、垂体柄增粗,垂体后叶短T1信号消失,应考虑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可能性.早诊断,及时激素替代治疗,对视力减退明显者行手术治疗及适当的对症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总页数】3页(P225-227)【作者】张开鹏;刘德财;金澎;丰育功【作者单位】266000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66000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66000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66000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7【相关文献】1.淋巴细胞性垂体炎误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王莹莹;李海东;赵欢;张川;赵莹;王媛媛;王彦君2.颅内生殖细胞瘤致垂体柄增粗误诊为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临床报告并文献复习 [J],边芳;汪宁;赵真真;陈欢;崔巍;郭辉;刘娟;姚孝礼3.淋巴细胞性垂体炎患者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王淑敏;张雪姣;王桂侠;王欢;高影;谢晓娜4.1例产后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及文献复习 [J], 陈复琼;刘喆隆5.垂体转移癌误诊为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J], 李欣;张鑫;梁雪;金伟;李宝新;张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患者的抗核抗体、抗垂体抗体可呈阳性 ,有学 垂体炎和黄瘤病性垂体炎是除垂体炎之外的另外 2
者指出 ,患者体内存在一种针对 49 kD垂体胞浆蛋 种原发性垂体炎。肉芽肿性垂体炎和黄瘤病性垂体
白的 自身 抗体 。
炎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无效 ,而垂体炎则效果良
5.4 视 功能检 查
好 ;垂体炎和肉芽I]qo Jl ̄垂体炎都会引起全垂体炎 ,
和 卵泡 刺激 素 ) 水平一 般 降低 。
症状数月或者数年之后才表现出来 ,这也提示了对
5。2 垂体 后 叶功 能检 查
此类患者进行长期影像学监测的重要性 J。
有 少数 患者 可表现 为 垂体 加压 素缺 乏 。
8.2 鉴 别诊 断
5.3 免疫 学 检查
垂体炎与其他原发性垂体炎的鉴别 :肉芽肿性
2 流行 病 学特 点
1962年 GUODIE和 PINKERTON首 次对 该病 进 行了报道 ,迄今报道的病例已超过 150例 ,本病多 发生于女性 ,男女发病比例为 1:8.5。【¨。本病 曾被 认为多发生于妊娠晚期和产后女性 ,但是近几年非 妊 娠期 女性 、绝经 后女 性及 男性 病例 的报 道逐渐 增 多 口j。并且 ,随着 临床 MRI检 查 的普 及 ,以 及 经 蝶 窦病 变 活组 织检 查 (活 检 ) 的 广 泛应 用 和 手 术 技术的提高 ,确诊的垂体炎病例呈增加趋势。
3 病 因 和 发 病 机 制
垂体 炎 的发 病 机制 尚未 清楚 。 目前较 普遍 的观 点认为 ,该病是一种器官特异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理由是 :①该病具有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似的发病 过程 ,具有自行缓解又再次复发的特点 ;②该病常 合 并其他 自身 免疫 性疾 病 ,如 银 屑病 、韦 格纳 肉芽 肿、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桥 本甲状腺炎 )、 肾上腺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恶性 贫血、SLE等 ; ③ 部分垂 体 炎患者 血清 中检 出多种 抗垂 体 胞质 蛋 白 抗体 ;④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是这些自身 抗体的 临床价 值尚未有 定论。1992年 ,YOON等 曾把患有垂体炎仓鼠的自身抗体转移到正常的仓 鼠 体内,但并未使后者发生垂体炎 ;一些研 究发 现 , 在接 受抗 自身 垂体 抗体检 测 的垂体 炎患 者 中 ,只 有 部分检测到自身抗体 ;而且 ,有报道在产后正常女 性体内也可检测到抗垂体的自身抗体 ,但经随访观 察这些妇女并未发展成为垂体炎 ,还有观点认为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术后情况
术后患者头痛症状消失 术后 MRI :垂体明显变小约 1.0*0.7cm , 垂体大部分均匀增强,其内可见小圆形 未增强区,垂体周围结构未见异常。 术后病理示:鞍内少许垂体腺组织伴大 量淋巴细胞浸润,符合淋巴细胞性垂体 腺炎。
手术切除的部分垂体光镜摄影图 A:广泛淋巴细胞以及浆细胞浸润垂体(HE染色,×400), B:棕染的为T淋巴细胞(CD45RO 染色, ×400)。
影像学表现(1)
核磁或CT: 早期:蝶鞍区占位病变,向蝶鞍上扩张。 造影剂时均匀增强。 可有垂体柄的增粗。 (与腺瘤鉴别) 晚期:占位病变可消失 部分性或完全性空泡蝶鞍。
影像学的表现(2)
各种情况出现的比例 — 蝶鞍内容物对称性的增大( 66% ) , 在半数 的患者会出现均匀的强化 —垂体柄增粗(56%) — 蝶鞍内容物的不对称的增大( 18% )及不 匀匀的强化(12%) —海绵窦与下丘脑受到侵犯(12%) —空泡蝶鞍(9%) —部分患者无异常发现(9%)
有关LH进一步的相关检查
自身免疫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 化物酶抗体(-),甲状腺受体抗 体(-) ——抗胃壁细胞抗体(-) ——胰岛细胞抗体(-),GAD抗体(-) —— ANA谱(-) —— ANCA(-)
有关LH进一步的相关检查
流式细胞分析
T淋巴细胞(CD3+) 85.0% (50.0-84.0) B淋巴细胞(CD19+) 11.0% (5.0-18.0) 辅助淋巴细胞(CD3+/CD4+) 56.0% (27.0-51.0) 抑制淋巴细胞(CD3+/CD8+) 29.0% (14.0-44.0) NK淋巴细胞(CD3-/CD16+CD56+)4.0% (7-40) T淋巴细胞H/S比值(CD4+/CD8+)1.93% (0.7-2.8)
诊疗经过
神经外科初步诊断垂体瘤,在激素替代 治疗的基础上,行“右侧翼点入路垂体 瘤切除术”
术中所见
鞍膈饱满,与视交叉接触。切开鞍膈, 其内为暗黄色组织,质地均一,质韧, 吸引器无法吸除,取瘤镊取少量送病理, 冰冻报告为‘符合垂体瘤表现’,取瘤 镊继续分块取之,仍较韧,性质与以往 垂体瘤不同,膈胺张力已降低,遂停止 切除。
免疫病理检查: 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显示浸润包围垂体细胞的炎 性细胞为白细胞普通抗原阳性的T和B细胞的多克 隆群。 CD4+/CD8+ 比例增高
存活的垂体细胞上可检测到免疫活性的 PRL,GH,ACTH,FSH,LH及TSH,阳性细胞的数目 与腺体损害的程度有关。
与垂体瘤的鉴别 --无功能瘤或泌乳素瘤(1)
生长激素水平增高 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
免疫学检查
抗垂体细胞胞浆蛋白的抗体(50-70%) LH 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占 30% ,其 中主要是甲状腺炎,可检测到相应的自 身抗体 其它:血沉,CD4+/CD8+细胞比例
其它
CSF 的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性垂体炎患 者脑脊液的淋巴细胞较腺瘤患者的淋巴 细 胞 明 显 的 增 多 ( 72 ( SD64 ) CELLS/MM3 VS 14(SD11))。
本案的治疗
手术 激素的替代治疗 ——甲状腺:优甲乐50ug/日 ——肾上腺:氢化可的松
20mg 8AM ,10mg 4PM
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
抗炎治疗
适应症: —病理表现为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
—术后1周左右,患者再次出现逐渐加重的头痛
疗程:
强的松龙:40 mg / 日 共3月 20mg / 日 共3月 15mg / 日 共3月 12.5mg / 日 共1月
与垂体瘤的鉴别 --无功能瘤或泌乳素瘤(3)
内分泌激素
LH: 表现为一种非经典的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 模式, 可以出现孤立的ACTH、TSH受累而不影 响促性腺激素,可表现为尿崩症。 无功能的垂体瘤以生长激素与促性腺激素受影 响最常见。
与Sheehan 综合症的鉴别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可能分娩体前已有症 状。 Sheehan 综合症有分娩时的急性事件,包 括分娩出血和低血压等有血流动力学的 异常,LH无病理产科的表现。 影像学上:Sheehan 综合症最初表现为垂 体增大,在发病后随即进展为部分性空 泡蝶鞍。
LH的主要临床表现
占位效应
头疼,可伴有恶心、呕吐(44%) 视野的缺失(26%) 复视(6%)
完全或部分性腺垂体功能减退,部分患 者有尿崩症表现(20%) 其它:发热、无菌性脑膜炎、垂体卒中等
激素水平的变化(1)
泌乳素:在40%的患者会出现高泌乳素血症
—妊娠和产后阶段的生理现象 —由于垂体柄受压,使得到达垂体前叶的多巴胺的水平下降 所致 —炎症也可直接破坏多巴胺受体 —自身免疫机制参与的促使血浆细胞生成刺激性的抗体,增 加激素的分泌(类似于Graves 病),一部分患者电子显微 镜检查发现泌乳素细胞的增生。 —炎症细胞的浸润使得垂体破坏,激素释放入体循环中
病例特点 ——辅检
激素水平测定
— GH 0.64ng/ml正常,PRL 14.5~26.25ng/ml —性激素水平:
雌二醇 34.0pg/ml (绝经期:20-88) 孕酮 0.12ng/ml (绝经期0-0.78) FSH 4.74mIU/ml(绝经期 16.74-113.59) LH 3.66 mIU/ml(绝经期 10.87-58.64)
产后头痛、闭经、无乳 原因待查
北大医院内分泌科 郭晓蕙 董爱梅
病例特点 ——症状
青年女性,既往体健,围产期发病 产后无乳、闭经,逐渐加重的纳差、乏 力、畏寒 进行性加重的头痛 无视力、视野的改变 无明显的尿量增多
病例特点 ——体征
Bp 100/65mmHg ,生命体征平稳 阴毛稀疏,无腋毛,乳晕色淡 皮肤稍粗糙,无异常的色素沉着 甲状腺未触及 脑膜刺激征阴性 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 眼科:视力、视野大致正常,眼底检查未见异 常。
治疗的选择
预后决定治疗的选择 原则:如果没有头疼及视力受损等压迫症 状,推荐进行保守的治疗。 靶腺激素的补充治疗——垂体功能减退者 溴隐亭可改善视野的损害,并减少高泌乳 素血症。疗的选择 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在部分的患者有暂 时性的效果。但真正的疗效并不清楚。 — 常规剂量的治疗(30-80mg/日) — 大剂量激素的冲击治疗 适应症:占位引起的明显的压迫症状可 短期的使用,如果症状无好转,应进行手 术减压。
其它鉴别诊断
与其它浸润性或感染性疾病的鉴别: 应关注既往的病史及实验室的检查(结核菌素试 验及脑脊液抗原的PCR检测,梅毒的血清凝集试 验,结节病的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1)。 影像学帮助不大。 一些非常少见的疾病如组织细胞病或原发的肉芽 肿性垂体炎等,与LH的鉴别困难,需要病理。
预后与复发
到1995年有20例LH患者死于进展性的严 重的垂体功能减退症,但也有数例经过 病理证实的患者出现自发性的缓解,推 测后者垂体功能减退症可能是由于水肿 而不是细胞的破坏所致。 部分患者在手术或激素抗炎治疗后又有 复发,诱因不清,有数例患者缓解后自 发妊娠,妊娠过程并未复发。
约1/3的患者泌乳素水平下降。
激素水平的变化(2)
Endocrine对152名患者的文献分析发现其中136 名有内分泌的异常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82/152) 促甲状腺激素缺乏(62/152) 促性腺激素缺乏(59/152)。 约20%的患者ADH水平下降
激素水平的变化(3)
少见的激素水平的变化
病例特点 ——辅检
激素水平测定
—甲状腺功能:
TT3 1.33nmol/L (1.34-2.73) TT4 77.03nmol/L (78.38-157.4) FT3 5.61 pmol/L (3.67-10.43) FT4 10.03 pmol/L (7.5-21.1) TSH 0.37 uIU/ml (0.34-5.6) — 8AM 皮质醇1ug/dl,ACTH〈10pg/ml
治疗的选择
经蝶骨手术 -诊断的目的 -治疗的目的:主要用于视力、视野 的损害或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进行性 加重者,特别是激素抗炎治疗无效。 压迫症状在手术后即刻可得到缓解,大 部分的患者垂体功能减退也可得到改善。
治疗的选择
对于疑诊的LH患者,推荐进行保守的治 疗,临床应密切观察视力视野的变化, 进行神经系统和影像学的检查。如果有 视力损害的进展或神经系统症状的进展, 应迅速地进行外科手术,术中取冰冻病 理,围手术期注意激素的替代治疗。应 严密的监测垂体功能,一部分患者垂体 功能可以恢复。
病理检查(1)
大体病理: 灰白或淡黄色 质地偏硬 体积可增大 缩小或萎缩(取决于病程)
病理检查(2)
光学显微镜检查: 淋巴细胞(T及B淋巴细胞混合的多克 隆细胞群)浸润,可形成淋巴滤泡 ; 浆细胞少见; 肉芽肿、巨细胞和组织细胞少见 垂体结构被破坏,有腺泡局灶性的塌陷, 可见水肿和纤维化
病理检查(3)
病例特点 ——辅检
影像学检查
—头颅平片示头颅内外板光滑,蝶鞍内径正常,骨质及
前后床突光滑,未见明确骨质破坏。
—头颅MRI(03-11-5)蝶鞍增大,其内13*15*19mm软
组织信号,明显均匀强化,边界清楚,未见明显出血信 号,视交叉轻度上抬,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无受压移位。
印象:垂体瘤,推移视交叉。
疗效
头痛缓解 纳差、乏力、畏寒症状基本消失 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的2个月 后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阴毛、腋毛也 较前浓密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Lymphocytic Hypophisitis (LH)
历史回顾
1962年(Goudie and Pinkerton)首次 描述,尸检病理。 1980年第一例生前的垂体炎报道 目前文献有一百余例经过病理证实的报 道,但实际的发病率并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