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穴位注射法 ppt课件
中医穴位注射疗法PPT

九、用药原则
❖ 临床中穴位注射所用的药物非常广泛,有中药注射液,西药 注射液,比较特殊的有自家血注射,蜂毒注射等;注射时有 用单纯一种药液,也有两种以上药液混合或交替使用者;
❖ 用药剂量也有较大差异,最少者每穴0.1ml,多者可达每穴 4ml。穴位注射的作用点是腧穴,所注药物通过腧穴,经络 系统发挥作用,因此在选择用药上必须遵循中医的辨证论治 原则。
八、取穴原则
❖ 临床可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辨证取穴;
❖ 常以近部取穴、远道取穴、对症选穴三种,此三种 方法可单选也可合选,临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穴。
❖ 所选穴位通常有四种,经穴(后溪——手太阳小肠 经)、奇穴(太阳穴,不归任何经脉)、阿是穴 (不固定点,是一些疾病的反应点、压痛点、敏感 点等)、耳穴(分布于耳廓上的穴位)
二、发展历史
❖穴位注射疗法形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 ,至今 已有近60年的历史,其名称经历了封闭疗法—— “孔穴封闭疗法”或称“经穴封闭疗法”或称 “穴位封——“穴位注射疗法”三个阶段。
四个阶段
1. 穴位注射从肌ຫໍສະໝຸດ 注射到神经阻滞的推广应用阶段 (六七十年代)
2.系统总结阶段(八九十年代) 3.技术成熟应用阶段(近十年)。 4.历经60余年,源于西医注射疗法,渐被中医所兼收,
五、注射部位、用具
穴位注射部位:最初只局限于疼痛点,从阿是 穴逐步发展到应用个别经穴奇穴以及人体的部分 腧穴、耳穴等。
穴位注射用具: 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 根据药物的剂量大小和针刺的深度选用不同的注 射器和针头。常用的注射器规格为1毫升、2毫升、 5毫升、10毫升、20毫升;常用的针头 为5-7号 普通注射针头,牙科用5号长针头,以及封闭用 的长针头。
穴位取穴注射(足三里)课件

肝胆脾胃
穴位简介
•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 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主治:胃痛、呕吐、腹 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 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 不遂、心悸、气短、虚劳赢瘦。是“足阳明胃 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 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 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 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 皮肤消毒液、镊子、棉签、吸入药液的注射器 置于治疗盘内。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 • 根据药物的剂量大小和针刺的深度选用不同的 注射器和针头。在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注 射针具快速进针刺入穴位,然后慢慢推进或上 下提插,待针下有得气感后,回抽一下,若回 抽无血,即可将药推入。一般疾病用中等速度 推药;慢性疾病,体弱者用轻刺激,推药要慢; 急性病,体强者用强刺激,可快速推药。
穴位的意义气血物质为地部的稀湿脾土 及天部的气态物。
• 运行规律:地部脾土燥化水湿后固化于 穴周内外,天部之气则循胃经上行。 • 功能作用: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取穴的方法
• 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的1横指。 • 方法一:正坐在椅子上,屈膝,足掌放 平,自然平铺地面,用本人之手虎口 足 三里围住膝盖,食指放于膝下胫骨前缘, 四指并拢,当中指尖着处是穴位。在外 膝眼之下方三寸,胫骨外缘,胫骨前肌 与伸趾长肌之间。
• 注意事项 •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注 意药物性能,对存在过敏反应的药物需 要经过皮试,才可以使用。 • (2)孕妇禁忌。 • (3)一般情况下,药液不宜注入关节腔 内,以免引起关节红肿、酸痛。
• 方法二:伸足取之,在膝下胫骨粗隆最高点下一寸,外开一寸处。 它和阳陵泉的关系是斜上下各差一寸。即足三里比阳陵泉低一寸, 再外开一寸处。阳陵泉在胫骨粗隆与腓骨小头之间,向下呈三角 形,下角即是穴位,此穴压之酸困。
穴位注射针灸学PPT课件

十、注意事项
5、注射时避开血管丰富的部位,避免药物注入血 管内。患者有触电感时针体往外退出少许后再进 行注射。药物不宜注入脊髓腔。误入脊髓腔,有 损伤脊髓的可能,严重者可导致瘫痪。
6、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穴等, 不宜穴位注射,以免引起流产。年老体弱及初次 接受治疗者,最好取卧位,注射部位不宜过多, 以免晕针。
选穴:阿是穴、颈椎夹脊穴。 注射用药:当归注射液 每穴0.5~1ml。
疗程:每日或隔日注射1次,反应强烈者也可隔2~3日1次。
10次为一疗程,休息5~7天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常颈椎用病处方:
2.神经根型颈椎病:
选穴:主穴:阿是穴、颈椎夹脊穴。 配穴:根据疼痛循经而治: 1)疼痛放射至上肢外侧前缘可选:肩髃、曲池、手三里。 2)疼痛放射至上肢外侧后缘可选:肩贞、天宗; 3)疼痛放射至上肢外侧中线可选:外观、肩髎。
十、注意事项
7、出现滞针时不要强行拔针,应在扎针部位周围 轻轻拍打使肌肉足够放松才拔针,避免断针,弯 针的发生。
十一、禁忌症
【禁忌症】 1.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 2.皮肤有感染、瘢痕或肿痛部位。 3.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
中风穴位注射处方
用穴位注射法治疗中风偏瘫一般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辨证取穴 。穴位注射选穴每次以1-2个穴位为好,最多不超过4个穴位,并宜选 用肌肉丰满的部位进行穴位注射。
选穴:穴位注射法治疗中风偏瘫一般上肢取穴:肩髃,曲池,手三里 ,外关;
下肢取穴:足三里,阳陵泉,丰隆,悬钟。
注射用药: 注射川芎嗪注射液 每穴0.5~1ml。
疗程:每日或隔日注射1次,反应强烈者也可隔2~3日1次。
10次为一疗程,休息5~7天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足三里穴位注射法PPT课件

穴位注射法是用注射器的针头代为针具刺
人穴位,在得气后注入药液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它是把针刺与药理及药水等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 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故对某些疾病能提 高疗效。
• 呃逆是由于胃气上逆所致,现代医学称膈肌痉挛,
主要见于迷走神经、膈神经、脊髓受刺激所致的 疾病。
• 常用药物:
操作方法
1.操作程序 根据所选穴位处方选取舒适、持
久的体位,按注射药量的不同选用注射器和针头。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刺 人皮下组织,然后慢慢推进或上下提插,探得酸 胀等“得气”感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 可将药物注入。一般疾病用中等速度推人药液; 慢性病或体弱者用轻刺激,将药液缓慢推人;急 性病或体强者,可用强刺激,快速推人药液。如 需注入药液较多时,可由深至浅,边推药液边退 针,或将注射针头向几个方向刺人注射药液。
足三里穴位
• 足三里穴位定位:位于腿 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 约4指宽处。(即:膝关节 处有一个髌骨,髌骨下边 有两个坑,叫膝眼穴,内 侧叫内膝眼,外侧叫外膝 眼。从外膝眼开始往下四 指,胫骨边缘。)
• 第二种方法:用右手掌心按准右腿膝盖顶部,五 指朝下,中指顶端向外一指的位置就是右腿足三 里(手腕横纹对准膝盖处髌骨上边,这手自然搭 下去,中指尖的位置),换左手同理。
注意事项
1.治疗时应对患者说明治疗的特点和注射后的正 常反应,如注射后局部可能有酸胀感,48小时内 局部有轻度不适,有时持续时间较长,但一般不 超过1日。如因消毒不严而引起局部红肿、发热等, 应及时处理。
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3.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 忌、副作用、过敏反应、药物的有效期、药物有 无沉淀变质等情况。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如青霉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必须做皮试, 阳性反应者不可应用此药。副作用较强的药物, 使用亦当谨慎。
穴位注射--针灸学ppt

适应症和禁忌症
穴位注射的操作方法
02
常用器具
穴位注射一般采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和针头,包括5号、6号、7号针头,注射器容量为1-5ml。
常用药品
一般采用水溶性维生素、葡萄糖、生理盐水等,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药物。
常用器具和药品
操作步骤准备器具和药品:检查注射器是否完好,确认针头型号和药品类型。选取穴位:根据病情需要,选取合适的穴位进行注射。消毒:用碘伏或酒精棉球对穴位周围皮肤进行消毒。进针:用已消毒的注射器针头刺入穴位,深度根据穴位位置和患者体质而定。注射:推动注射器活塞,将药液注入穴位。拔针:注射完毕后,迅速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球压迫穴位,防止出血。
孕妇
对于孕妇的常见疾病,如妊娠呕吐、胎位不正等,可以采取穴位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但需要注意穴位的选取和操作方式,避免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老年人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可以通过穴位注射来改善身体状况,但需要注意药物的选取和剂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特殊人群的穴位注射治疗
穴位注射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处理
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穴位注射的研究和发展
05
穴位注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穴位注射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穴位注射的常用药物
临床研究进展
实验研究进展
要点三
穴位注射的作用机制
研究表明,穴位注射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神经反射、免疫调节、内分泌调节等方面。
要点一
要点二
穴位注射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实验研究表明,穴位注射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如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
异常情况的处理和注意事项
穴位注射的临床应用
03
治疗原则
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根据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证型,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注射治疗。
穴位注射(PPT)

穴位注射是指将药物注入穴位内,通过刺激穴位和药物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穴位注射具有见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下面我将从穴位注射的原理、常用药物、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
1. 穴位注射的原理穴位注射的原理是通过刺激穴位和药物的作用,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穴位是人体经络上的特殊点位,是气血汇聚的地方,具有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刺激穴位点位,激发人体的自身调节功能,使机体恢复正常。
而药物注入穴位后,可以通过穴位的作用,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常用药物穴位注射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激素、维生素、中药等。
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等;激素主要用于治疗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等;维生素主要用于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中药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3. 操作方法穴位注射的操作方法包括选穴、消毒、进针、注入药物等步骤。
选穴是选择合适的穴位,一般根据疾病的部位和症状选择相应的穴位。
消毒是使用酒精或碘伏消毒穴位周围的皮肤。
进针是刺入穴位内,一般采用垂直或倾斜进针法。
注入药物是将药物注入穴位内,一般采用垂直或倾斜推注法。
4. 注意事项穴位注射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注射深度和角度、注射速度、针刺时间等方面的操作。
药物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重计算,不宜过大或过小。
注射深度和角度需要根据穴位的结构和层次进行选择,一般采用垂直或倾斜进针法。
注射速度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控制,不宜过快或过慢。
针刺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选择,一般采用短针刺法,不宜过长或过短。
5.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穴位注射可能会引起局部疼痛、酸胀、皮下硬结等不良反应。
局部疼痛和酸胀可以通过按摩、热敷等方法缓解。
皮下硬结可以通过局部热敷、按摩、针灸等方法缓解。
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需要及时停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
穴位注射 ppt课件

ppt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13护理骨干培训• 4.整理床单元,协助患者舒适卧位 您今天的治疗已经做完了,请问您有什么不适吗?请问你
现在是坐着还是躺着,我协助你做好。整理床单元。另外需要 告诉你这几天注意的是注射部位近日应避免见水,以免感染。 如果这几天注射局部有什么不适,请及时告诉我,好吗?
请问您还有需要我协助的吗?这是您的床头呼叫器,如果 您有什么需要,请及时呼叫我们。
谢谢您的配合! • 5. 整理用物-洗手-摘口罩-记录
ppt课件
14
谢谢聆听!
-----护理骨干培训
ppt课件
15
ppt课件
10
护理骨干培训
• 穴位注射操作沟通程序:
报告老师,请问可以开始操作了吗? 1、衣帽整洁-核对医嘱
(拿经核对后的治疗单)x床您好,我是你的责任护士xxx,请问您叫什么 名字?请让我核对一下您的腕带及床头卡可以吗?请问你最近是不是感到胃 部不适啊?
医生今天根据你现在的病情,开出了穴位注射的治疗。请问您以前接受 过这项治疗吗?我来为您简单介绍一下,穴位注射是在穴位内进行药物注射, 将针刺和药物的药理作用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一种技术操 作。
穴位注射操作培训
护理骨干培训
ppt课件
1
护理骨干培训
一,定义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在穴位内进行 药物注射的一种技术操作,将针刺及药物 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和药物的药理作用 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
ppt课件
2
护理骨干培训
二,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 及药物过敏史。
ppt课件
12
护理骨干培训
• 3、洗手-戴口罩-核对用物-携用物至患者床旁。 你好,现在由我为你开始治疗好吗?请让我再次核对一下
穴位注射针灸学PPT课件

。
六、常用药物
常用药物 凡是可供肌肉注射用的药物,都可供穴位注射 用常用的药物有:
(1)中草药制剂:复方当归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生 脉注射液、人参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银黄注射液、柴 胡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威灵仙注射液等;
(2)神经系统疾病:头痛、不寐、口眼歪斜、痿证、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 痛、肋间神经痛、癫狂痫证等。
(3)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胃下垂、溃疡病、胃肠神经官能症)、腹泻、痢 疾等。
(4)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痨 等。
(5)心血管病:心悸(心动过速)、心痛(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 (6)外科、皮肤科疾病:乳痈、肠痈、腹痛(溃疡病穿孔、肠梗阻、胆石证
二、发展历史
所谓“水针”,是相对于原来针灸所采用的“金针” 而言。这种疗法始创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在蓬勃的 搞中医现代化。于是很多医生在临床中尝试用注射器 代替原来的金针,很快,这种方法拓展到穴位封闭, 等很多治疗领域。并取得了巨大发展。
三、作用机制及原理优势:
1.在穴位处注射药物后:在组织局部直接产生治疗作 用或通过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再到达靶器官发挥作用。
6.熟悉注射部位的解剖结构避免损伤重要神经及血管。
八、操作方法
一、取药:
1.术者戴好口罩、肥皂水洗手,再以清水冲洗;亦可直接消毒啫喱干洗手。
2.核对患者名字、年龄、药物、浓度、剂量、时间、用法及过敏史。
3.从包装取出注射器时,将针头斜面与注射器刻度调节到一个水平面旋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5
PPT课件
6
足三里穴位
• 足三里穴位定位:位于腿 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 约4指宽处。(即:膝关节 处有一个髌骨,髌骨下边 有两个坑,叫膝眼穴,内 侧叫内膝眼,外侧叫外膝 眼。从外膝眼开始往下四 指,胫骨边缘。)
PPT课件
7
PPT课件
8
• 第二种方法:用右手掌心按准右腿膝盖顶部,五 指朝下,中指顶端向外一指的位置就是右腿足三 里(手腕横纹对准膝盖处髌骨上边,这手自然搭 下去,中指尖的位置),换左手同理。PPT课件 Nhomakorabea9
操作方法
1.操作程序 根据所选穴位处方选取舒适、持
久的体位,按注射药量的不同选用注射器和针头。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刺 人皮下组织,然后慢慢推进或上下提插,探得酸 胀等“得气”感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 可将药物注入。一般疾病用中等速度推人药液; 慢性病或体弱者用轻刺激,将药液缓慢推人;急 性病或体强者,可用强刺激,快速推人药液。如 需注入药液较多时,可由深至浅,边推药液边退 针,或将注射针头向几个方向刺人注射药液。
3.疗程 急症每日1-2次,慢性病一般每日或隔
日1次,6-10次为1疗程。反应强烈者,可隔2-3日
1次,穴位可左右交替使用。每疗程可休息3-5日。
PPT课件
12
适用范围
• 穴位注射法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凡是针灸的适 应症大部分都可用本法治疗,如痹证、中风、头 痛、失眠、心悸、感冒、咳嗽、哮喘、胃痛、腹 痛等。
PPT课件
13
注意事项
1.治疗时应对患者说明治疗的特点和注射后的正 常反应,如注射后局部可能有酸胀感,48小时内 局部有轻度不适,有时持续时间较长,但一般不 超过1日。如因消毒不严而引起局部红肿、发热等, 应及时处理。
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3.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 忌、副作用、过敏反应、药物的有效期、药物有 无沉淀变质等情况。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如青霉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必须做皮试, 阳性反应者不可应用此药。副作用较强的药物, 使用亦当谨慎。
PPT课件
14
4.一般药液不宜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血管内,否 则会导致不良后果。此外,应注意穴位注射法避 开神经干,以免损伤神经。
5.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等穴不 宜用穴位注射,以免引起流产。年老、体弱者, 选穴宜少,药液剂量应酌减。
PPT课件
15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0
PPT课件
11
2.注射剂量 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决定于注射
部位及药物的性质和浓度。作小剂量注射时,可 用原药物常规剂量的1/5-1/2。一般以穴位部位 来分,头面部可注射0.3-0.5毫升,耳穴可注射 0.1毫升,四肢部可注射0.5-2毫升,胸背部可注 射0.5-1毫升,腰臀部可注射2-5毫升或5%-10% 葡萄糖注射液10-20毫升。
PPT课件
3
• 常用药物:
甲氧氯普胺┈10毫克 双足 异丙嗪┈50毫克 双足 山莨菪碱┈2毫升 双足 还有阿托品、尼可刹米、维生素B6、维生素K3、 安定等。
PPT课件
4
• 用具:
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药物的剂量大小 和针刺的深度选用不同的注射器和针头。常用的 注射器规格为1毫升、2毫升、5毫升、10毫升、20 毫升;常用的针头为5-7号普通注射针头,牙科用 5号长针头,以及封闭用的长针头。
足三里穴位注射法
PPT课件
1
穴位注射法是用注射器的针头代为针具刺
人穴位,在得气后注入药液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它是把针刺与药理及药水等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 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故对某些疾病能提 高疗效。
PPT课件
2
• 呃逆是由于胃气上逆所致,现代医学称膈肌痉挛,
主要见于迷走神经、膈神经、脊髓受刺激所致的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