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打运动发展简况gaidong
融入世界体坛的中国散打运动

融入世界体坛的中国散打运动一、散打运动三十年发展之回顾一冲破旧思路,走体育竞技路中国武术由于套路运动推广较早,发展也较成规模。
对抗项目当时虽仍在民间自发流行,但各拳派自已传承,只认自家招,不识他家法。
大多表现形式是,说手多,喂手多,拆招多,说招多、浮夸多、实战少,或仅以与实战相去甚运的套路动作的攻防含义取代之。
传统的旧思路,影响了技击术的交流发展。
而中国武术的对抗运动形式真正得到发展,是在1979年国家体委发出《关于发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之后。
对技击术作为武术的宝贵文化遗产重要内容给予重视。
那时代的武术人在政策的指引下,在负责武术发展的部门的支特下,解放思想,冲破禁固,努力去构建散打的对抗模式。
那时不仅国家体委组织的武术调研组,在对十三省市武术遗产调研中,注重技击术的发掘。
而且国家体委决定在浙江省体委、北京体院、武汉体院三单位进行武术对抗性项目的试点。
同年5月,在南宁市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进行了汇报表演。
同时广东、福建也有代表作表演。
10月第四全运会期间“试点队”又与河北省组建的散手队进行公开表演。
当时还由全运会所设的调研组制定了几条,权作临时规则。
此后,在全国武术表演赛中参加的队逐渐增多。
民间习练散打的青少年也骤增多起来。
表演赛、调赛渐多,此时武术对抗形式,应走竞技体育的路,逐渐形成共识。
因此,81年拟定《全国散手竞赛规则》征求意见稿后,82年制定了《散手竞赛规则》初稿。
确定散手按体育竞技模式发展后,散手比赛坚持“积极、稳妥” 的发展方针。
此后,每年都举行散手表演赛、邀请赛。
上海、广东等地散手队还与香港、澳门搏击队进行友好比赛,从中也获取经验,提高自身、,1985年在南宁举办了首届全国公安武警系统散手赛。
此时通过多次比赛实践,不断完善规则。
1987年采用具有民族形式的擂台赛。
1988年中国武协举办国际武术节,在深圳举办的首次散手擂台赛。
散打这一新型的体育竞技项目。
得到了国内外武术爱好者的认同与喜欢。
散打运动研究现状

散打运动研究现状武术散打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的产物,是经过整合、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武术技法的徒手格斗竞技项目,武术散打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
武术散打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经历了从实验到逐渐成熟,学届很多专家学者对武术散打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
朱瑞琪教授将散打的发展阶段分为:第一,以构建技术与理论体系、研究修订赛规则、培训建立裁判员队伍、积极搞试点的试验阶段(1979-1988年);第二,以散打运动加入全国锦标赛、参赛队伍规模扩大、出版竞赛规则、走向国际、拓宽市场为特点的快速发展阶段(1989-1998年);第三,以修改穿戴护具规定、继续拓宽市场、进一步完善规则为特点的成熟阶段(1999年至今)。
陈浩等将武术散打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试验阶段(1979-1988);第二,快速发展阶段(1989-2001);第三,基本成熟阶段(2002-2013);第四,完善巩固阶段(2014-2019)。
姜传银教授将散打运动的发展分为:试验探索阶段(1979-1989年)、曲折发展阶段(1990-1997年)、基本完善阶段(1998-2001年)、成熟发展阶段(2002年以后)。
《武术格斗基础教程》一书中对散打运动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做了总结,1988年在深圳举办国际武术散打擂台邀请赛,1989年被国家体委确定为正式比赛项目,1990年于北京召开的国际武术散打邀请赛,1991年被列为第一届武术世锦赛表演项目,1993年成功成为为第七届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同年被列为武术世锦赛正式比赛项目,1998年第十三届曼谷亚运会起被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02年于上海举办的第一届武术散打世界杯。
综上所述,经过四十余年的时间的发展,散打运动在实践中由探索走向成熟、由中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表明了散打运动以其鲜明的特征争得了世界的认同,技术、训练、理论等方面研究逐渐成熟。
1.散打比赛中常用技术研究现状1989年武术散打被国家体委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时至今日,散打运动进入了全运会、亚运会、武术世锦赛,开展了武术散打世界杯、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冠军赛,学届很多专家、学者对武术散打比赛中技术运用情况做了统计分析。
竞技武术散打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9年第07期(上) 体育视野 ◆32散打运动作为竞技武术的一种,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初见规模,并在宋、元时期发展鼎盛。
现代散打运动真正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并于1989年被国家体委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然而,在散打运动如火如荼的赛事开展中,却潜藏着不少的问题和弊端,对散打运动的科学发展和良性运营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本文从当前散打运动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升散打运动的发展对策两个方面,对散打运动的长久发展进行探究。
一、当前竞技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现状及问题1.竞技机制有待完善通过对竞技武术的赛制统计不难看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中国武术管理中心和各武术协会都对赛制内容进行适时性调整,优化参赛标准和观赏效果,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赛制不规范、运营管理有漏洞等现象,导致参赛选手的基础实力、对抗能力等方面无法得到充分地发挥,这也对散打运动的长期发展产生阻碍影响。
2.社会影响有待提升受众人群的多少往往能直观地反映该项运动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然而,在走访调查和民意调查抽选中,人们对散打运动的了解还存在“不清楚”“不了解”“知道一点”的现象,综合反馈情况偏弱。
这也间接导致散打运动的经济运营状况不佳,许多武术俱乐部受到财务和自身发展基础不足等因素制约,从而使散打运动的受众人员更加稀少。
3.基础技能有待加强在散打运动的比赛和训练中,虽然对规则和评判等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使其竞技活动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但在实际的武术技能的使用上,部分选手受制于技术规则的影响,在比赛中普遍存在“搂抱”“抱禅定牛”等现象,导致比赛的节奏放缓,观赏的效果降低。
同时,不少选手的武术功底还存在不足,缺乏积极迎战的态度以及打、踢、拿、跌等技法的灵活运用能力。
二、提升竞技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思路与对策1.健全运行机制,完善体系法规在当前的散打运动发展进程中,虽然竞技武术在管理上由过去的分头、分块的模式向专业化、体系化的方向转变,但在改革落实和执行中还存在一定的难点。
武术散打的运动特点及其发展

的进攻 首先从气势上压制对方 。但是 ,积
极 进 攻 对 运 动 员 的 技 战 术 水 平 的 要 求 是 非 常 高 的 , 同 时 ,还 要 善 于 把 握 好 攻 防 的 时 机 , 力 争做 到在 出击 动 作 时 的 快 、准 、 狠。
爱 ,进 而会 有更 多 的人愿意 加入 到这 项
握好进行 的机会,从防守端快速转化为进 攻方 。防守反击战术要求运动 员的移动迅 速 、反应敏捷 , 反击进攻动作最好 能够一
步到位 。 1 . 2 . 4 、善用 心理 ,思想 压 制 水 平 相 当 的运 动 员之 间 的 竞 技 较量 ,
据武术环境和社会形势 的变化来积极探寻 未来武术散打运动 的发展趋势 。使得武术 散打运动逐步发展成 为一项备受人们推崇 术 散 打 运 动 的 发展 ,必 须 在 很 好 地把 握 其 运 动 特 点 的 基 础 上 ,根
法 以及摔法来表现其运动的技术性特征 。 而 武术散打 的运动特点,又可以从其技术 特点以及战术特点这两个方面来考虑。
1 . 1 、武 术散 打的 技术特 点 1 . 1 . 1 、武术 散 打的进 攻 技术 特 点 。进 攻 技 术特 点 主要 表 现 在 这 几 个 方 面 : 1 . 武
运动 中的来。 2 . 2 、积 极借 鉴、 吸收各 种优 秀技 术 发 展 武 术 散打 运 动 ,还 必须 在 充 分 借 鉴 传 统武 术技 法 的 同时 ,积 极 、 大胆 地 区
善 。而随着改革开放进程 的加快 ,散打运 动也与泰拳、外国拳击 等运动进行切磋和 交流 ,逐步确 定了其独特的技战术风格 。
诱 ,也很容易让对方在思想 上不集 中,从
而 露 出 自身 的破 绽 , 能 够 为 自己创 造 好 的 进 攻 时机 。这 种 虚 实 结 合 的 战 术 ,对 运 动 员 自身 的 能 力 、精 力 要 求 都 非 常 高 ,要 时 刻保 持专 注 。 1 . 2 . 3 、化 被动 为主动 ,善 于防 守反攻
青少年散打运动现状分析及其发展策略

青少年散打运动现状分析及其发展策略作者:李腾飞来源:《新课程·小学》2017年第10期摘要:武术作为一种传统体育项目,技击性是武术运动的精髓。
散打是技击性的主要载体,近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受青少年的喜爱。
通过各种研究方法对我国散打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武术散打对青少年身体发育方面的影响,并制定一些发展策略,确定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散打;现状分析;发展策略一、散打运动的现状散打是中华武术的表现形式之一,一种将斗智、较技相融合的对抗性竞赛项目,由踢、打、摔等主要动作组成,辅以其他动作完成。
自从20世纪80年代,体委将散打运动列为实验性项目以来,散打运动员也从中产生。
现在,亚运会、奥运会等中散打已经成为一类正式的比赛项目。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成为散打运动的爱好者和练习者。
但是比赛规则仍不完善,在经过多次修改以后,散打规则逐渐定型。
中国武术管理中心和中国武术协会及相关部门为了散打运动的国际化,举办多场赛事大大地提高了散打运动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武术散打只有发挥它的内在价值,满足青少年的精神需求,最终战胜对手,才能使散打这项运动更好地发扬。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以武术散打的运动员、教练员及散打爱好者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1.调查问卷以对散打现状的了解、发展趋势及个人建议设计调查问卷,发放给教练员、运动员、散打爱好者进行定量调查,当面回收,之后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2.文献资料法以研究的内容为根据,查阅散打方面的资料。
例如,《散打》《体育科研与方法》等专著以及《我国散打后备人才》等多篇论文。
也可在网上检索关于散打的文献及相关资料,之后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3.专家访谈法与散打方面的专家通过面对面交流或电话访谈,听取专家对散打现状的看法,分析散打运动之后的发展趋势,征询专家对制定发展策略的建议。
还可采用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来完成研究调查。
三、散打对青少年身体发育的影响(一)散打对青少年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在青少年的成长阶段,青少年骨骼的软骨组织偏多,骨骼的韧性、弹性比较大。
散打运动发展现状分析

程 志刚
( 广 பைடு நூலகம்体 育职业 技术 学 院 , 广东 广州 5 1 0 6 6 3 )
【 摘 要】 本 文运用文献资料 法、 专家访谈 法与逻辑 分析 法等方法, 分析散 打运 动发展 存在 的问题进行科 学的评析 , 并提 出武术散 打运动发 展 的新思路 与对 策. 为有关部 门今后制 定相应发展对 策提供一 定的理论参考 。 以促进 中国散 打运 动更 快、 更好 的发展 。 【 关键词 】 散打运动 ; 现状 ; 发展对 策 【 A b s t r a c t ] T h i s a r t i c l e u t i l i z e s t h e l i t e r a t u r e m a t e r i a l l a w , e x p e r t i n t e r v i e w l a w a n d t h e l o g i c l a a n a l y s i s m e t h o d , a n l a y s i s o f t h e 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 s
1 . 2 _ 2 专家访谈法 对广东省武术散打队部分运动员及教练员进行访谈 . 在访谈 中了 解到武术散打运动发展的现状。 1 . 2 . 3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收集到得资料进行整理 、 归纳。
2 散 打 运 动 的发 展 和 普 及 状 况
中华武术现在分为套路 和散打两个竞赛项 目。武术散打是近 3 0 年来 发展起来 的 具有 中华武术特色的对抗性 比赛项 目。 从 1 9 7 9年开 始试验 . 到 1 9 8 9 年 在宜春举 办 的“ 首届全 国散 打擂 台赛 ” 和1 9 9 0 年 《 武术散打竞赛规则 》 的正式出 台, 是 散打运动史 上的一个重要 阶段 。 1 9 9 1 年散打运动被列 为第 7 届全运会 的正式 比赛项 目。1 9 9 3 年在第 2 届世界锦标赛上正 名 1 9 9 8 年又成功地进入 了在曼 谷举行 的第 1 3 届亚运会赛 场。 近年来 , 在举办 国内各种类型 、 各种层次的散打 比赛的 同时 . 还举办 了“ 北京 国际散打邀请赛 ” 、 “ 武汉武术散 打赛 ” 、 “ 中国功 夫与美国西洋拳” 、中国功夫与泰拳 对抗赛 ” 、 “ 武 术散 打世界杯” 、 “ 散 打王争霸赛” 、 “ 世界功夫王” 等等。 使散打运动成为 国内外引人注 目的 技击项 目之一。但是. 武术散 打开展 至今 , 其普及程度并 不高 , 仅限于 省市散 打队 、 各 种武术馆 校 、 体 育院 系武 术专业 等 , 中小 学普及 率极 低 作为一项新 型体育竞赛项 目, 且属于我 国传统体育项 目. 这种普及 程 度 是 远 远 不 够 的
新时期散打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分 析 。发 现 现 代 散 打 运 动 中普 遍 存 在 : 守 反 击 多 , 动进 攻 少 ; 防 主 中小 级 别 运 动 员 以腿 法 和 组 合 技 术 动 作 为 主 , 大级 别 运 动 员 以拳 法和 摔 法技 术 动作 为 主 ;贯 拳 ” 鞭 腿 ” 所 有 的技 术 动 作 中使 用 频 率 最 高 ; 动 员 在 比 赛 中使 用 步 法 单 “ 和“ 在 运 一 ; 分技 术 动 作 、 技 术 动作 使 用 少 ; 赛 中 缠 抱 过 多 , 动 员普 遍 体 能 不 足 高 新 比 运 关 键 词 : 打技 术 ; 法 ; 法 散 腿 拳
第2 6卷
第 2期
体 育 成 人 教 育 学 刊
J u n lo o t u tEd c to o r a fSp r sAd l u ain
21 0 0年 4 月
A pr 2 O ., O1
Vo _ 6,NO 2 l2 .
新 时期 散 打 技 术 发 展 现 状 分 析
Ab t a t W ih t e e r h m e ho flt r t es ud sr c t he r s a c t ds o ie a ur t y,q s i na r nv s i ton,e e ti e viw ,s a itca l ss ue ton ie i e tga i xp r nt r e t ts i na y i
m o m e s a ov m e e swhie t t e e f1 r e e i a iy u e b ve nt nd m e nts t l hea hl t so a gel v lprm rl s oxi nd w r s lng s ls.t a u nq n ng a e ti kil h tG a ua a d Bi n u r o tf e n a t ia e m s r que l e m on l t ki s,t a he a hlt s t p r o t nty us d a g a l he s l l h t t t e e "s e s a e m no ono ih f w c rng a us w t e s o i nd ne s il n ha t e e ac w k ls a d t ta hlt s l k phy ia t e gt nd e sc lsr n h a ndu a e r nc . Ke r Sa a s l; lg m o m e ; fs o m e t y wo ds nd kil e ve nt itm ve n Au ho sa r s W u hu Dep .,Zhe z u U ni t  ̄ dd e s s t n ho v., Zhe h 50 3,Chi nz ou 4 03 na
现代散打运动的发展状况、教案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现代散打运动的发展状况
课次:一节
任课教师:董一彪
授课班级:武术专业12级2班
日期:2014年4月28日
授课内容: 1、现代散打运动的发展2、现代散打运动的发展阶段3、现代散打运动的发展趋势
教学任务:1、使大家更全面的了解散打这项运动2、使大家对现代散打运动的发展的认识形成一个结构框架
重点:现代散打运动的发展阶段
难点现代散打运动的发展趋势
需用教具:多媒体
思考题:现代散打运动如何普及到全民健身当中去?
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实习,使我深刻的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
面对学生的一些问题,自己深感自身知识底蕴不够雄厚。
但是通过本节课的讲述,使大家也真正的了解了散打这项运动项目。
课上的气氛比较活跃,学生们回答问题很积极,使得大家都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今后自己应更加努力的开拓自己的知识面,做到真正的“为人师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快速发展阶段(1989~1998)
这一阶段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和中国武术协会 作了大量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并加大了对散打的科研力度
设立武术科研基地、科研课题、定期召开武术专题研讨会,促进 现代散打运动的科学发展。
(二)大力全国散打教练员训练班以来,先后在 全国各地举办过多次各种类型的教练员培训班,
•
•
(二)、快速发展阶段(1989~1998)
• 1989年,现代散打运动被确定为国家正式比赛项目。 • 各省、市体委、直属体院和行业体协纷纷成立专业运动队。 • 1990年国家体委正式公布《武术散手运动员技术等级标 准》。同年,批准了首批散打武英级运动员。 • 1990年经国家体委审定,《武术散手竞赛规则》正式出版。 • 1991年全国武术散打比赛分设上半年举行的全国武术散打 锦标赛团体赛和下半年举行的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个人赛。 • 1993年散打比赛被列为第七届全运会比赛项目,设男子 团体一块金牌,全国有14个队伍参加。 • 1997年在上海举行的第8届全运会上将金牌数增至三块, 分设大级别、中级别、小级别三个小团体。
(三)不断地修改、完善竞赛规则
对竞赛规则在体重称量、因伤弃权、强制读秒、消极搂抱的规定 等方面进行修改,使得规则逐步朝着更加公平、对等、合理的方向完 善。
(四)加强了项目的管理和赛风的建设
(三)、开拓国内外武术市场阶段(98至今)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武术竞赛必须面向市场,深 化改革。具体改革有: •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现代散打运动一直为开拓国内市 场和满足观众需求进行系列尝试改革。为了吸引企业的 赞助和观众的参与热情,在全国正式的锦标赛之外,还 举行过不同形式的各类散打擂台邀请赛、挑战赛和争霸 赛等赛事。 • 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从1998年,分别在陕西户县、河北沧 州、山东青岛举行了三次具有试验性的武术比赛,通过 去掉运动员部分装备、增加比赛局数,使比赛更为激烈 精彩。
(三)、开拓国内外武术市场阶段(98至今)
• 自1999年,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上运动员正式脱掉了护 头、护胸、护腿和护脚背等护具。 • 1999年12月中旬,经过长期的酝酿和艰苦的谈判,中国 武术代表团赴美国,与美国职业拳击进行对抗赛。 • 2000年3月,一个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运用经济手 段调动各方面参与比赛的积极性、与过去单纯依靠行政 组织管理完全不同的全新赛制的比赛—“中国武术散打王 争霸赛”在北京正式开赛。此次比赛全部采用市场运作 并导入了导演和国际最前卫的包装理念,是中国武术向 职业化、产业化、方向上迈进的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2004年11月,第二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在广州举行, 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散打运动员、教练员参加 了本次比赛。
三、现代散打运动的发展趋势
一、现代散打运动在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市场化、产业化。 二、现代散打运动应突出其民族文化内涵。 三、现代散打运动进一步加强科学理论的研究。 四、现代散打运动应有自身的特色。 五、现代散打运动的竞赛规则还应进一步完善。
现代散打运动发展简况
主讲人: 刘
冬
现代散打运动的独特魅力
现代散打竞赛中选手的英姿:
主要内容
一、现代散打运动的发展
二、现代散打运动的发展阶段
三、现代散打运动的发展趋势
一、现代散打运动的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武术打练结合历经久远而不衰,因为 人们希望通过武术训练,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获得一些 防身自卫的能力。但是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大多是不 同等级的散打竞赛。由套路训练到散打竞赛的形成这一 期间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现代散打运动的发展史。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武术运 动一直以套路形式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直到1979年, 中国武术界才开始进行散打比赛试验,至今现代散打运 动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二)、快速发展阶段(1989~1998)
• 自1991年开始,经国际武术联合会批准,散打列为世界武 术锦标赛的正式项目,同年在北京举行了第1届世界锦标赛。 此后,在每两年举行一次的世界武术锦标赛上都有散打比赛。 • 1998年,在泰国举行的第13届亚运会上,散打被列为正式 比赛项目,设五块金牌。 • 2002年7月,经国际武联批准,在上海举办了第1届武术散 打世界杯比赛。 • 目前世界上已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散打运动。 • 现代散打运动在教育界,民间武术,以及公安系统都得到 了普遍的发展。
二、现代散打运动的发展阶段
(一)、十年试验阶段(1979---1989) (二)、快速发展阶段(1989---1998) (三)、积极开拓国内外武术市场阶段(1998至今)
(一)、十年试验阶段(1979~1989)
• • • 现代散打运动受到国家重视,同时国家体委采取一系 列措施发展现代散打运动,试验阶段的真正得以全面发 展: 1979年,国家体委决定先在北京体育学院、武汉体育 学院、浙江省体委三个单位进行武术对抗项目的试点。 1979年5月在广西南宁市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 上进行了汇报表演。 1979年9月,第四届全运会期间,又调北京体育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浙江省和河北省散打队在石家庄赛区进 行了公开表演。 1982年1月国家体委制定并出台了编制两年的《武术 散手竞赛规则》(初稿),并且按照此规则在北京工人 体育馆举行了全国武术散手邀请赛。 1982年后每年举行一次“全国武术对抗性项目(散打) 表演赛”。促进散打运动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