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超声诊断病例及图片
合集下载
妇科超声诊断 PPT课件

第四节 子宫疾病
二、子宫腺肌症
(一)病变特征 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可合并外在性异位 子宫体积多呈弥漫性增大,以后壁明显 切面无螺旋状结构,其间可见粗厚的肌纤维小囊腔,腔隙间可见陈旧血液。 可呈局限性即子宫腺肌瘤,但无假包膜 约50%合并子宫肌瘤 (二)声像图表现 子宫均匀性增大 内膜多数居中 肌壁回声不均匀、可呈实质性低回声、强回声、小无回声区 子宫大小及内回声随月经前后有变化 子宫腺肌瘤呈局限性异常回声区,内有无回声,边界较模糊无包膜,后壁居多 CDFI:无特异性表现,血供来源于子宫正常血管,血管分布上无环状或半环状 血瘤,可于子宫肌瘤鉴别
一、子宫肌瘤 (一)子宫肌瘤的病理特点 形态: 实质性球形肿块 大小、多少不一 假包膜:被压缩的肌纤维组成 瘤体切面:白色或带有红色,由旋涡状排列的平滑肌及纤维结缔组织交叉组成。 继发变性: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样变、钙化、肉瘤样变 生长部位: 肌壁间、浆膜下、黏膜下、宫颈、阔韧带 (二)声像图表现 子宫增大 形态失常 回声不均 内膜受压 肿瘤回声 壁间肌瘤呈同心圆排列的中低回声 ,浆膜下者为低回声,黏膜下或 强回声,肌瘤与肌壁间有衰减的裂隙为低回声。 宫颈肌瘤:子宫内膜线以下,宫颈前后唇部实性肿物,宫颈管受压 阔韧带肌瘤:为带蒂的浆膜下肌瘤突到阔韧带,表现为子宫一侧实性肿物 继发变性:玻璃样变为低回声,囊性变为无回声区,红色样变为妊娠期肌瘤无 回声或低回声;钙化为强回声伴声影;肉瘤样变为快速增大并低阻血流。 CDFI:1、无血流型 2、内呈点状血流型 3、周边呈环状或半环状血流型4、内 呈丰富血流型 5、频谱多普勒:阻力指数≥0.5
妇科超声诊断
第一章 妇科超声诊断
第一节 一、子宫
子宫动静脉瘘超声诊断-PPT课件

超声声像图
超声声像图
超声报告
超声所见
子宫体大小6.7×5.3×4.9cm,后位,形态正常,轮廓规整, 宫壁回声均匀。
宫腔内显示范围约3.9×3.5cm异常回声区,达宫底浆膜层, 内呈“蜂窝”状,CDFI显示其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PW录得 动静脉血流频谱,RI 0.35。
双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患者后续治疗
2017年1月8日,局麻下行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 塞术,1月9日行宫腔镜检查+清宫术,于宫腔 左上部夹出2×2×3cm紫蓝色病灶,送病检。
病理结果:未出。
但有文献表明,病理检查为阴性也并不能排除 动静脉瘘的存在。
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 。
子宫切除术。 压迫止血。 髂内动脉结扎。 药物(雌激素修复内膜,肌注麦角新碱等宫缩
经过三次刮宫,两次放疗后, 子宫及病灶明显缩小,血流减 少,血HCG减低。
鉴别诊断——囊腺型子宫内膜过度增生
超声表现:
子宫内膜增厚,内可见 散在小囊样或筛孔状无 回声暗区,可整齐排列 ,也可呈“蜂窝”状, 与子宫肌层分界清晰。 CDFI显 示 内 膜内有条状 血 流 信 号 , PW 录 得 中 等 阻 力 频 谱 , RI 在 0.50 左 右。
等)、感染、肿瘤(子宫内膜癌、滋养细胞肿瘤)等
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无痛性大量阴道出血,出血常呈“开关式 ”,即突发突止,一般动静脉瘘破裂出现在子宫内膜 脱落时。
子宫动静脉瘘
超声表现: 二维:肌层内为迂曲管状无回声,内可见细密弱光点
流动,也可表现为蜂窝状囊实性回声或网格状无回声 区。 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丰富,为红蓝混合或五彩镶嵌 状,可探及高速低阻型动脉频谱及静脉频谱,收缩期 峰 值 血 流 速 度 ( PSV ) 35-102cm/s , 阻 力 指 数 ( RI ) 0.3-0.5。
妇产科超声检查完整版

11/8/2019
6
正常产科超声诊断
孕囊与假妊娠囊主要区别:
• 宫外孕时子宫内膜有蜕膜反应,亦可有积血,在10%20%的患者中可有假孕囊样改变。
• 真正的孕囊一般偏子宫中央种植,埋于一侧的子宫内膜 中,外围有绒毛膜和蜕膜层,即有“双环征”。
• 假胎囊常位于宫腔中央,即两侧子宫内膜中间,外围仅 有薄壁蜕膜,内无胎芽,且无“双环征”。
在卵黄囊和胚胎不能显示时可通过测孕囊大小估计。
① 孕龄(d )=孕囊平均内径(纵径+横径+前后径/3)mm + 30
例:超声测得孕囊平均内径5mm,孕龄即是35d(5W)
② 孕龄(w )=孕囊最大径cm + 3
例:超声测得孕囊最大径2cm,孕龄即是5W
11/8/2019
10
二、正常产科超声诊断
n 早孕期超声估计妊娠龄(孕周)方法 (二)头臀长推算(CRL)
11/8/2019
21
二、正常产科超声
• 脐带超声声像图
脐带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超声像图
11/8/2019
22
23
15
正常产科超声诊断
胎盘成熟度:
0级 绒毛膜板:直而清晰,光滑平整。 胎盘实质:均匀分布,光点细微。 基底膜:分辨不清。 I级 绒毛膜板:出现轻微的波状起伏。 胎盘实质:出现散在的强回声光点。 基底膜:似无回声。
ab — o级 cd — I级
11/8/2019
16
二、正常产科超声诊断
约7周,可显示胚芽、心管、 卵黄囊等结构回声。
通常孕囊直径>20mm, 而囊内仍未见到胚芽, 则提示空孕囊可能。
孕囊双环征
11/8/2019
4
《超声诊断产科》ppt课件

2.胎盘:分0—Ⅲ级、四级,随孕周增加而 逐渐成熟,从0—Ⅰ—Ⅱ—Ⅲ级,18W左右 Ⅱ级,37W后逐渐达Ⅲ级,Ⅱ级胎盘的基 底层出现清晰的线状回声,Ⅲ级胎盘绒毛 板切迹深达基底层,胎盘实质出现钙化和 点状不规则强回声,可见血窦及钙化斑。 3.羊水∶无回声区,随孕周增加,胎儿增 大而相对减少,过多、过少都容易出现畸 形。
注意事项:
要结合临床症状,腹痛、阴道出 血、停 经史、HCG放免试验才能 诊断。
三、葡萄胎
绒毛膜组织全部或部分变成葡萄状水泡, 充满子宫,大小不一,多少不等,25— 60%的患者伴黄素囊肿,另外有2—10%可 癌变。
它的临床表现是妊娠反应严重,可阴道出血, 甚至流出水泡状胎块,血、尿HCG强阳性, 稀释500倍以上仍为阳性。
宫外孕的声像图特征:
1.子宫稍大,光点稍粗,宫内未见孕囊或者可 见假妊囊. 2.盆腔(子宫二侧或子宫直肠窝)可见二种情 况:
a.胚胎存活时,可见孕囊、胚芽组织及原始 心管搏动。
b.孕囊破裂,胚胎死亡时可见边界模糊,不 整齐的肿块,其内光点分布不均匀,出血 少者,子宫直肠窝内见液性暗区。大量出 血时,盆、腹腔均可见液性暗区、中—大 量积液。
临床表现:阴道出血、腹痛、子宫触痛,休克 是晚期妊娠的一种恶性并发症。 剥离面〈胎盘的1/3为轻度。 剥离面〉胎盘的1/3为重度,就立即要做手术, 否则晚了就来不及了,大出血。 分隐性—宫内积血,显性—血液外流
声像图特征:
1.胎盘失去正常形态,与子宫壁之间出 现无固定形态的液性暗区,其内可见散 在细小光点 2.剥离处绒毛板向羊膜腔膨出。 3.胎盘厚度增加>4cm(为胎盘血肿形 成)。
妊囊形态发生变化出现了不规则形状有的出现c字形缺损这表明妊囊内的液体往外流有的妊囊已没有无回声暗区有的有原始心管搏动但是很微弱不规律另外宫颈管开放有的人是习惯性流产妊囊着床位置低妊囊内胚胎停止生长形成空囊囊内无胚胎或胎心回声
产科急诊超声诊断ppt课件

.
13
正常产科超声诊断
脐带:
脐带内含一条脐静脉和二条脐动脉。胎 儿通过脐带血循环与母体进行营养与代谢物质的交 换。
.
14
脐带超声声像图
脐带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超声像图
.
15
正常脐动脉血流频谱较宽,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S)和舒张 末期流速(D)是评价中晚期妊娠母儿血液循环的重要指标。
脐动脉S/D比值,从18周开始,随着孕龄的增长而进行性下降, 24周前有一增高,24周后急剧下降。
产时有妊高征、羊水过少,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窘 迫时,S/D值≥3 S/D值在各种产科并发症时异常增高,可以提早发 现胎儿宫内缺氧情况。
.
17
常规检查步骤及方法(总结)
先寻找胎头,确定胎儿位置。继之在胎头部位作纵、横向 连续扫查,观察胎头形状及内部结构,测量胎头有关径线。
以胎头为起点,寻找胎儿脊柱,先后作脊柱的纵向和横向 连续扫查,观察其形态是否正常。
.
7
II级:晚孕后期,胎盘成熟,胎盘母体面基底层可见线状高 回声,此时亦称为胎盘钙化II度。
.
8
胎盘Ⅱ级示意图
a — Ⅱ级纵切 b — Ⅱ级早期 C — Ⅱ级晚期
.
9
III级:胎盘老化,功能开始减退,胎盘被分成多小叶状结构,基 底层及实质内高回声连成环状,胎盘实质内可见散在强回声光斑。
.
10
a — Ⅲ级纵切 b — Ⅲ级早期 C — Ⅲ级晚期
胎盘绒毛间隙
.
4
胎盘的分度: 0级:早、中孕期胎盘,呈均匀等回声,胎盘胎儿面绒毛板平直,胎 盘内无分叶样结构,此时胎盘未成熟。
.
5
I级:晚孕早期,胎盘回声较低,绒毛板起伏呈波浪状,胎盘实质 内可出现点状强回声,为胎盘成熟早期。此期又称为:胎盘钙化I 度。
妇产科常见病超声检查ppt课件

4
宫内节育器
5
宫内节育器,正常超声图
6
节育器下移
节育器下移至宫颈内口或以下
7
节育器嵌顿:
节育器部分 或全部嵌入 子宫肌层
8
节育器外移:节育器穿透肌层 及浆膜层,造成子宫穿孔
9
病理声像图
(1)先天性子宫畸形 先天性无子宫、幼稚子宫、双子宫、双角子宫、单角子宫、纵 隔子宫、处女膜闭锁。 (2)子宫肌瘤(uterine leiomyoma)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分为浆膜下型、肌壁间型、 粘膜下型,可伴钙化、囊性变、玻璃样变、脂肪变等。 (3)子宫腺肌症 (4)子宫内膜疾病 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腺癌、子宫囊肿 (5)卵巢非赘生性疾病 卵泡囊肿、黄体囊肿、黄素囊肿、巧克力囊肿 (6)卵巢囊性肿瘤 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癌、粘液性囊腺癌、 囊性畸胎瘤 (7)输卵管积液
39
子宫底部明显增大,回声不均匀
40
后壁增厚,回声增强、杂乱
41
后壁明显增厚,回声增强、杂乱,有声衰减
42
子宫弥漫增大,回声增强、杂乱
43
结节型(局灶型) 高回声,边界不清
44
后壁增厚,回声增强、杂乱 可见小囊肿样结构
45
后壁回声杂乱,可见囊肿样结构 (腺肌症是子宫肌层囊肿的最常见原因)
妇产科 超声检查
妇科超声检查方法
(1)经腹探测法:适度充盈膀胱,以能清晰显示宫底为 宜。根据局部解剖结构及病变特点,作纵、横、斜向 角度探测 (2)经阴道探测法:患者排空小便,取膀胱截石位,将 套有避孕套的阴道探头自阴道送至阴道后穹窿或侧穹 窿,进行纵向、冠状或斜向探测,探头频率5.0- 7.5MHz,图像较经腹探测清晰 (推荐)
妇科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子宫直肠窝 骶韧带 阴道直肠异位病灶
93
膀胱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94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图片
95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96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97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98
盆腔生殖器官炎症超声诊断
急性子宫炎— 病理 轻度感染子宫内膜仅有充血 水肿 严重感染发生广泛坏死化脓 进一步累及肌层而成急性子宫体炎
子宫形态 饱满呈弓形 宫底圆钝 桶状球状
子宫肌壁回声 中等回声强 不均匀 颗粒粗糙 与宫壁间无明显界限
宫腔波前移
86
87
88
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诊 断
卵巢内膜血肿— 巧克力囊肿
50%以上累及双侧,囊肿直径一般5~6cm,囊 肿多与周围组织粘连
多为子宫后方圆形或不规则形无回声区 张力较 大囊性肿物,囊肿包膜厚 表面、内壁不光滑, 囊肿常与子宫密切粘着, 致使子宫有缺损或压 迹
生育期妇女卵泡的大小随月经周期而有变化,声像图可观 察到卵泡的生理变化过程,故用于监测卵泡的发育情况。
23
卵巢测量
需测量三条径线,纵径、横径及前后径。 A.测量切面:与子宫测量切面相同,进行纵径、
横径及前后径的测量。当卵 巢不易辨认时,可让 患者斜卧位,通过充盈的膀胱作透声窗扫查对侧 的卵巢,并进行测量。 B.测量位置:通过卵巢的最大径线。 C.正常值:由于卵巢大小与年龄等因素有关,常 用体积公式:长×宽×厚/2,正常应小于6ml。 成年妇的卵巢大小约 4cm×3cm×1cm 。
49
纵隔子宫右侧孕囊左侧节育环
50
纵隔子宫
51
纵隔子宫
52
先天性生殖道发育异常(5)
处女膜闭锁
阴道显著扩张 呈长圆囊肿状 内为无回声区或有液面粘稠液体 内含密集光点 积血严重 宫颈子宫均扩张
93
膀胱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94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图片
95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96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97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98
盆腔生殖器官炎症超声诊断
急性子宫炎— 病理 轻度感染子宫内膜仅有充血 水肿 严重感染发生广泛坏死化脓 进一步累及肌层而成急性子宫体炎
子宫形态 饱满呈弓形 宫底圆钝 桶状球状
子宫肌壁回声 中等回声强 不均匀 颗粒粗糙 与宫壁间无明显界限
宫腔波前移
86
87
88
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诊 断
卵巢内膜血肿— 巧克力囊肿
50%以上累及双侧,囊肿直径一般5~6cm,囊 肿多与周围组织粘连
多为子宫后方圆形或不规则形无回声区 张力较 大囊性肿物,囊肿包膜厚 表面、内壁不光滑, 囊肿常与子宫密切粘着, 致使子宫有缺损或压 迹
生育期妇女卵泡的大小随月经周期而有变化,声像图可观 察到卵泡的生理变化过程,故用于监测卵泡的发育情况。
23
卵巢测量
需测量三条径线,纵径、横径及前后径。 A.测量切面:与子宫测量切面相同,进行纵径、
横径及前后径的测量。当卵 巢不易辨认时,可让 患者斜卧位,通过充盈的膀胱作透声窗扫查对侧 的卵巢,并进行测量。 B.测量位置:通过卵巢的最大径线。 C.正常值:由于卵巢大小与年龄等因素有关,常 用体积公式:长×宽×厚/2,正常应小于6ml。 成年妇的卵巢大小约 4cm×3cm×1cm 。
49
纵隔子宫右侧孕囊左侧节育环
50
纵隔子宫
51
纵隔子宫
52
先天性生殖道发育异常(5)
处女膜闭锁
阴道显著扩张 呈长圆囊肿状 内为无回声区或有液面粘稠液体 内含密集光点 积血严重 宫颈子宫均扩张
子宫常见病变的超声检查PPT课件

子宫腺肌病
定义:子宫肌层内含有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子宫内膜呈憩室样长入子宫 肌层所致
分型及超声特点:弥漫型:子宫三径之和>15mm,内膜线居中 肌层回声增高,分布不均粗颗粒状
前/后壁型:病变局限于前壁或后壁,偶见于侧壁, 以后壁型多见。 子宫不均匀性增大,内膜线偏移
局灶型:子宫腺肌瘤属于此类
13
超声鉴别诊断: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癌
22
单纯型
23
囊腺型
24
子宫颈病变
慢性宫颈炎:宫颈肥大、宫颈囊肿、宫颈息肉
超声表现:宫颈横径>35mm,回声增高或减低,不均匀,宫颈前 壁和后壁内单一或多个无回声区,宫颈管内不均质低回声或高回 声,边界清晰
CDFI:血流信号不丰富
25
宫颈肥大
26
宫颈囊肿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子宫常见疾病的超声检查
1
子宫良性病变
1)子宫肌瘤 2)子宫腺肌症 3)子宫内膜病变(内膜息肉、内 膜增生过长) 4)子宫腔、宫颈粘连
子宫恶性病变
1)子宫内膜癌 2)子宫颈癌 3)子宫肉瘤
2
子宫肌瘤
肌壁间肌瘤:60-70% 浆膜下肌瘤 ,阔韧带肌瘤:
20-30% 黏膜下肌瘤 (带蒂或无蒂):
21
超声特点
子宫内膜增厚>12mm
均匀回声,多小囊状回声、不均质斑块状 回声
单纯型增生:均匀高回声
囊腺型增生:增厚内膜内散在小囊状或孔 状无回声,暗区可大小相等排列整齐,也 可大小不等,呈蜂窝状。
其它:多伴有单侧或双侧卵巢增大或卵巢 内潴留囊肿(生理性囊肿)
彩色多普勒肌频谱多普勒表现:
内膜重度增生时,可见条状血流信 号,中等阻力动脉频谱RI:0.5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刮为内膜癌
图B 大体标本:宫内膜低分化鳞癌
病例24:图 A患者69岁,绝经后20年,阴道少量流血1年。子宫长大,宫腔内 查见4.5cm×6.3cm×3.4cm 不均质的弱回声团块,团块内有数个小泡状暗区。
疑为子宫肌瘤变性
图 B大体标本:高分化宫内膜腺样癌伴内膜乳头状腺癌分化
病例25:图 A患者56岁,绝经8年后阴道出血似月经。子宫增大如50天 孕,宫腔内查见不均质的增强回声团块,边界不清,肌壁回声不均匀。
超声提示宫颈肿瘤,彩超显示宫颈有丰富血流 。
图 B大体标本:宫颈肉瘤(未分化癌伴中 - 低分化宫内膜样腺癌 + 宫内膜间质细胞肉瘤伴平滑肌肉瘤,广泛浸润全子宫达深肌层)
图 B大体标本:宫腔息肉
病例28:图 A患者42岁,同房后出血5月,出血量增加1月前来就诊。子宫体 大小正常,子宫颈直径4.4cm ,回声增强,宫颈管回声消失
图 B彩超显示宫颈有丰富的血 流
图 C大体标本:宫颈中 - 低分化鳞 状细胞癌浸及间质、肌层全层
病例29:图 A患者41岁,月经淋漓不尽2月,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 阴道超声显示子宫正常大小,宫颈形态失常、膨大,宫颈处查见弱回声团块,
大体标本:图 B子宫平滑肌瘤
病例7:图 A超声见子宫浆膜下 多个肌瘤
图 B经阴道超声见子宫浆膜下 多个肌瘤
图 C手术大体标本
图 A病例8:患者41岁,下腹痛半月,妇科检查子宫长大,凹凸不平。 阴道超声显示肌壁间多个大小不等的肌瘤团块,子宫轮廓形态失常
图 B多发性子宫浆膜下平滑肌 瘤伴玻璃样变
手术标本剖视图,可见内膜偏 移,肌瘤突向宫腔
病例4:患者38岁,月经量增多伴贫血。
超声矢状切面见子宫增大,宫腔内查见弱回声团块,直 径3.6cm
手术标本剖视图,子宫粘膜下肌瘤
病例5:肌瘤位于宫底部,回声 增强,与周边组织界限欠清
手术标本剖视图,箭头所示为肌瘤。 病理诊断:子宫平滑肌瘤变性
病例6:图A超声显示肌壁间多 个大小不等的弱回声团
病例1:子宫矢状切面,前壁肌 间见低回声肌瘤小结节
手术标本剖视图,子宫肌壁间 小肌瘤
病例2:阴道超声子宫矢状切面,前后壁肌 间及宫底部查见多个弱回声肌瘤
手术标本剖视图,子宫多发性 平滑肌瘤
病例3:患者既往月经量正常,近两年经量逐渐增多,妇科检查:子宫长大.
阴道超声矢状切面见肌壁间肌瘤向宫腔内突起,致内膜后移
病例9:阴道超声见子宫前壁肌间不均质团块,团块内有多个液性暗区。
疑子宫肌瘤囊性变阴道超声见子宫前壁肌间不均质团块,团块内有多个液性暗区。疑
子宫肌瘤囊性变
图 B大体标本:子宫平滑肌瘤 伴变性
病例10:图 A子宫肌壁间多个 弱回声团块
图 B手术大体标本
图 C大体标本剖视面:子宫多 发性平滑肌瘤
图 B大体标本显示子宫正常,
子宫右侧阔韧带多个大小不等的平滑肌瘤伴广泛变性
病例17:患者50岁,停经2年,妇科检查盆腔包块。 图 A腹部超声查见上至剑突,下达耻骨联合不均质团块,内有多个散在不规
则的液性暗区,超声疑卵巢实性肿瘤
图 B大体标本:子宫巨大平滑肌 瘤
图 C大体标本:子宫巨大平滑 肌瘤
图 B大体标本
图 C子宫及宫颈肌瘤矢状剖面 图:子宫颈平滑肌瘤伴变性
图 A 病例14:
经阴道扫查见子宫前方实性增强回声团块,大小约
14cm×11cm×12cm,表面凹凸不平,团块与子宫前壁紧贴,疑卵巢实性肿瘤
图 B经腹扫查见子宫前方实性增强回声团块,大小约14cm×11cm×12cm,
表面凹凸不平,团块与子宫前壁紧贴,疑卵巢实性肿瘤
图 B大体标本:高分化宫内膜 样腺癌浸及浅表肌层
病例20 :图 A患者70岁,绝经后阴道点滴出血。子宫增大,宫内膜 增厚0.6cm(单层),回声欠均匀,边界欠清。
超声提示内膜增厚。诊刮病检为内膜癌
图 B大体标本;病理结果:宫内膜高分化内膜样 腺癌浸及肌层 1/2 ,肌壁全层均可见腺管内癌栓
病例21:图 A子宫内膜无明显 增厚。诊刮病检为内膜癌
图 B大体标本:子宫内膜癌伴 宫颈低分化鳞癌
病例22:图 A患者69岁,绝经20年,阴道不规则出血。子宫增大,内膜增厚。 宫腔内查见不均质强回声团块,与肌壁界限较清。超声疑内膜病变。
诊刮病检为子宫内膜癌
图 B大体标本:子宫内膜中 低分化腺癌,浸及肌层 1/2
病例23:图 A患者49岁,绝经2年,阴道不规则流血3个月。超声显示内膜增 厚,回声不均匀,内有小暗区,直径0.3cm ,疑子宫内膜病变。
病例11:图 A子宫肌壁间及浆膜 下查见大小不等的多个小肌瘤, 呈低回声
图 B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伴玻见单个弱回声肌瘤团块, 子宫后壁肌壁增厚,回声增强
图 B大体标本:子宫平滑肌瘤 合并腺肌症
病例13:图 A子宫大小正常,宫颈形态失常,子宫下段至宫颈查见 14cm×8cm×12cm的实性团块。疑宫颈肌瘤
图 C手术标本:宫体前壁查见 多个肌瘤融合成团
图 D剖视肌瘤内呈“烂棉絮状”:子宫平滑肌瘤 伴广泛玻璃样变
病例15:图 A子宫大小及内膜正常,宫体后方体颈交界处查见弱回声团块, 突向左附件区。疑浆膜下肌瘤
图 B大体标本:阔韧带肌瘤
图 C大体标本:子宫及肌瘤剖 视图
病例16:图 A子宫正常大小,子宫右侧查见不规则不均质的多个强弱不等的 团块,其内有囊性分隔,团块与周边组织欠清,超声疑为卵巢肿瘤
图 病例18 A前位子宫长大,内膜前 移,后壁增厚,回声增强
图 B手术大体标本:子宫腺肌 病
图 C后位子宫长大,内膜前移, 后壁肌壁增厚,回声增强
图 D手术大体标本:子宫腺肌 病
图 A 病例19
患者65岁,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子宫增大,宫
腔内查见增强回声与正常肌壁无明显界限。超声疑子宫粘膜下肌瘤
疑子宫肌瘤变性或子宫腺肌病
图 B手术标本:子宫内膜高 - 中分化内膜样腺癌,浸及肌 层 1/2向下达颈体交界处
病例26:图 A患者38岁,月经量增多淋漓不尽3月。子宫稍大,内膜 增厚1cm(单层)。诊刮病检为内膜癌
图 B手术标本:高分化宫内膜 样腺癌伴灶性鳞化
病例27:图 A患者40岁,月经量过多,无痛经史。宫腔内查见直径 约3cm 的增强回声团块,边界清楚。疑宫内膜癌
图B 大体标本:宫内膜低分化鳞癌
病例24:图 A患者69岁,绝经后20年,阴道少量流血1年。子宫长大,宫腔内 查见4.5cm×6.3cm×3.4cm 不均质的弱回声团块,团块内有数个小泡状暗区。
疑为子宫肌瘤变性
图 B大体标本:高分化宫内膜腺样癌伴内膜乳头状腺癌分化
病例25:图 A患者56岁,绝经8年后阴道出血似月经。子宫增大如50天 孕,宫腔内查见不均质的增强回声团块,边界不清,肌壁回声不均匀。
超声提示宫颈肿瘤,彩超显示宫颈有丰富血流 。
图 B大体标本:宫颈肉瘤(未分化癌伴中 - 低分化宫内膜样腺癌 + 宫内膜间质细胞肉瘤伴平滑肌肉瘤,广泛浸润全子宫达深肌层)
图 B大体标本:宫腔息肉
病例28:图 A患者42岁,同房后出血5月,出血量增加1月前来就诊。子宫体 大小正常,子宫颈直径4.4cm ,回声增强,宫颈管回声消失
图 B彩超显示宫颈有丰富的血 流
图 C大体标本:宫颈中 - 低分化鳞 状细胞癌浸及间质、肌层全层
病例29:图 A患者41岁,月经淋漓不尽2月,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 阴道超声显示子宫正常大小,宫颈形态失常、膨大,宫颈处查见弱回声团块,
大体标本:图 B子宫平滑肌瘤
病例7:图 A超声见子宫浆膜下 多个肌瘤
图 B经阴道超声见子宫浆膜下 多个肌瘤
图 C手术大体标本
图 A病例8:患者41岁,下腹痛半月,妇科检查子宫长大,凹凸不平。 阴道超声显示肌壁间多个大小不等的肌瘤团块,子宫轮廓形态失常
图 B多发性子宫浆膜下平滑肌 瘤伴玻璃样变
手术标本剖视图,可见内膜偏 移,肌瘤突向宫腔
病例4:患者38岁,月经量增多伴贫血。
超声矢状切面见子宫增大,宫腔内查见弱回声团块,直 径3.6cm
手术标本剖视图,子宫粘膜下肌瘤
病例5:肌瘤位于宫底部,回声 增强,与周边组织界限欠清
手术标本剖视图,箭头所示为肌瘤。 病理诊断:子宫平滑肌瘤变性
病例6:图A超声显示肌壁间多 个大小不等的弱回声团
病例1:子宫矢状切面,前壁肌 间见低回声肌瘤小结节
手术标本剖视图,子宫肌壁间 小肌瘤
病例2:阴道超声子宫矢状切面,前后壁肌 间及宫底部查见多个弱回声肌瘤
手术标本剖视图,子宫多发性 平滑肌瘤
病例3:患者既往月经量正常,近两年经量逐渐增多,妇科检查:子宫长大.
阴道超声矢状切面见肌壁间肌瘤向宫腔内突起,致内膜后移
病例9:阴道超声见子宫前壁肌间不均质团块,团块内有多个液性暗区。
疑子宫肌瘤囊性变阴道超声见子宫前壁肌间不均质团块,团块内有多个液性暗区。疑
子宫肌瘤囊性变
图 B大体标本:子宫平滑肌瘤 伴变性
病例10:图 A子宫肌壁间多个 弱回声团块
图 B手术大体标本
图 C大体标本剖视面:子宫多 发性平滑肌瘤
图 B大体标本显示子宫正常,
子宫右侧阔韧带多个大小不等的平滑肌瘤伴广泛变性
病例17:患者50岁,停经2年,妇科检查盆腔包块。 图 A腹部超声查见上至剑突,下达耻骨联合不均质团块,内有多个散在不规
则的液性暗区,超声疑卵巢实性肿瘤
图 B大体标本:子宫巨大平滑肌 瘤
图 C大体标本:子宫巨大平滑 肌瘤
图 B大体标本
图 C子宫及宫颈肌瘤矢状剖面 图:子宫颈平滑肌瘤伴变性
图 A 病例14:
经阴道扫查见子宫前方实性增强回声团块,大小约
14cm×11cm×12cm,表面凹凸不平,团块与子宫前壁紧贴,疑卵巢实性肿瘤
图 B经腹扫查见子宫前方实性增强回声团块,大小约14cm×11cm×12cm,
表面凹凸不平,团块与子宫前壁紧贴,疑卵巢实性肿瘤
图 B大体标本:高分化宫内膜 样腺癌浸及浅表肌层
病例20 :图 A患者70岁,绝经后阴道点滴出血。子宫增大,宫内膜 增厚0.6cm(单层),回声欠均匀,边界欠清。
超声提示内膜增厚。诊刮病检为内膜癌
图 B大体标本;病理结果:宫内膜高分化内膜样 腺癌浸及肌层 1/2 ,肌壁全层均可见腺管内癌栓
病例21:图 A子宫内膜无明显 增厚。诊刮病检为内膜癌
图 B大体标本:子宫内膜癌伴 宫颈低分化鳞癌
病例22:图 A患者69岁,绝经20年,阴道不规则出血。子宫增大,内膜增厚。 宫腔内查见不均质强回声团块,与肌壁界限较清。超声疑内膜病变。
诊刮病检为子宫内膜癌
图 B大体标本:子宫内膜中 低分化腺癌,浸及肌层 1/2
病例23:图 A患者49岁,绝经2年,阴道不规则流血3个月。超声显示内膜增 厚,回声不均匀,内有小暗区,直径0.3cm ,疑子宫内膜病变。
病例11:图 A子宫肌壁间及浆膜 下查见大小不等的多个小肌瘤, 呈低回声
图 B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伴玻见单个弱回声肌瘤团块, 子宫后壁肌壁增厚,回声增强
图 B大体标本:子宫平滑肌瘤 合并腺肌症
病例13:图 A子宫大小正常,宫颈形态失常,子宫下段至宫颈查见 14cm×8cm×12cm的实性团块。疑宫颈肌瘤
图 C手术标本:宫体前壁查见 多个肌瘤融合成团
图 D剖视肌瘤内呈“烂棉絮状”:子宫平滑肌瘤 伴广泛玻璃样变
病例15:图 A子宫大小及内膜正常,宫体后方体颈交界处查见弱回声团块, 突向左附件区。疑浆膜下肌瘤
图 B大体标本:阔韧带肌瘤
图 C大体标本:子宫及肌瘤剖 视图
病例16:图 A子宫正常大小,子宫右侧查见不规则不均质的多个强弱不等的 团块,其内有囊性分隔,团块与周边组织欠清,超声疑为卵巢肿瘤
图 病例18 A前位子宫长大,内膜前 移,后壁增厚,回声增强
图 B手术大体标本:子宫腺肌 病
图 C后位子宫长大,内膜前移, 后壁肌壁增厚,回声增强
图 D手术大体标本:子宫腺肌 病
图 A 病例19
患者65岁,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子宫增大,宫
腔内查见增强回声与正常肌壁无明显界限。超声疑子宫粘膜下肌瘤
疑子宫肌瘤变性或子宫腺肌病
图 B手术标本:子宫内膜高 - 中分化内膜样腺癌,浸及肌 层 1/2向下达颈体交界处
病例26:图 A患者38岁,月经量增多淋漓不尽3月。子宫稍大,内膜 增厚1cm(单层)。诊刮病检为内膜癌
图 B手术标本:高分化宫内膜 样腺癌伴灶性鳞化
病例27:图 A患者40岁,月经量过多,无痛经史。宫腔内查见直径 约3cm 的增强回声团块,边界清楚。疑宫内膜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