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爱情诗歌欣赏

合集下载

最美十首古典爱情诗欣赏

最美十首古典爱情诗欣赏

最美十首古典爱情诗欣赏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欣赏】此诗感叹两人相爱却不能长相守,表达的是无奈与辛酸。

诗中的无奈可能是由于年龄的差距,还有距离的远近。

也可理解成你在谈请说爱的时候,我还不知情为何物,我知情为何物的时候,你已经远离了我;恨不能与你同时共享情爱,天天与你相随,日日与你相守……二、《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欣赏】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提高和净化了的通俗词。

此词以长江起兴。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出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

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

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

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

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古今最动人的30首情诗,首首经典

古今最动人的30首情诗,首首经典

古今最动人的30首情诗,首首经典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在诗词中,爱情是默默的陪伴,是热烈的告白,是真诚的倾诉,是极致的相思……诗词总有这样的力量,通过唯美的诗句,传播出爱情的各种形态。

30首动人情诗,首首经典,读一次,落泪一次。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可望而不可及】爱情,有时候是可望而不可得。

你奋力追寻,却总是还有一步之遥的距离。

《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灿烂】爱情是灿烂的,美丽的女子,喜气洋洋地出嫁,就如同春天盛开的桃花,灿烂无涯。

《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决绝】我爱你,山河作证,日月为媒。

《留别妻》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陪伴】这世上最幸福的就是,你说的话有人听,你表达的心思有人懂,你爱一个人就爱了一生。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忧思】你是我一生的唯爱,我是你一世的追逐。

有一种爱,不在身边,依然想念。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守候】一生所求,爱与自由,你与温柔。

《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00位诗人的爱情诗词太经典了

100位诗人的爱情诗词太经典了

100位诗人的爱情诗词太经典了1、《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简评:古代进行采集植物的劳作基本属于女人干的,比如采莲、采卷耳、采薇、采蘩、采芣苢、采卷耳、采桑、采蒿、采菰等等,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为男性,思念者为女性。

语句虽然运用了夸张手法,却并不突兀与做作,而是很真实地反映出思念一个人时,那种度日如年的心理状态。

经典指数:★★★★☆经典理由:它直接演化成一个现代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2、《诗经·邶风·简兮》简兮简兮,方将万舞。

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籥,右手秉翟。

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

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简评:“美人”并不是指美女哦,而是指舞师。

这是一位贵族女性爱慕一位男性舞师的诗歌。

这首诗是以女性的视角,她对强健威武的舞师一见钟情,而暗生情愫。

她爱慕他,所以热烈赞美他,然而歌舞终会休,宴会终会散场。

舞师离去,他们之间可能就再也没有相见之期。

因此诗的主旨,是悲伤的。

“云谁思之,西方美人”,这首诗,就好在结尾,在结构音韵上回环往复,朦胧淡微,情深意远。

经典指数:★★★☆经典理由:最古老的婉约派。

3、《诗经·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蕣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简评:通篇赞美之词,却又不让人觉得艳俗。

音节清朗,悠扬婉转,言词柔美而丽。

形容女子貌美,不说她容颜如花,而说她颜如舜华。

说她步履身姿轻盈,就将翱将翔来形容,仿佛女子优游自适的画面已跃入脑海。

经典指数:★★★★经典理由:教会我们如何从相貌、举止、穿戴、内在品质等多方面去赞美一个人。

4、《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中国古代十大感人爱情诗(赏析)

中国古代十大感人爱情诗(赏析)

东中大讲堂中国古代最美爱情诗(赏析).爱情,是火焰,是玫瑰花,是我们心灵中的一丝丝悸动,爱情是人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东西!每一个人,在他们的生命之中,都会有和爱情相遇的时刻和瞬间,都会为了爱情而痴而狂,而疯而傻,直到做出来很多超越常规的举动和莫名其妙的行为。

爱情是魔鬼,是狂风暴雨,爱情是岩石,是海枯石烂的誓言,爱情也是镜中花,水中月。

爱情是复杂的,爱情也是单纯的,爱情是无比美丽的,爱情也有月亮的背面一样的阴暗面,爱情是心灵的发动机,爱情也是我们躯体的养分,如果爱情是毁灭,那么爱情更是凤凰涅粱般的再生!而诗人,是人类灵魂之树上最为敏感的树枝,他们中间的很多人,仿佛就是为了爱情而生的,风流不羁的柳七爷一生大半时间在烟花柳巷里倚红偎翠,有点像大观园里的贾宝玉。

连沦落风尘的歌妓的心声都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而在温柔乡浅斟低唱的柳七爷也自然是个多情种子,一曲《雨霖铃》响彻大江南北的歌楼舞场,凄冷秀丽的填词诉尽了人间离愁别恨,令人感受到难分难舍的款款深情。

所以,爱情,一向是很多诗人写作的重要主题,有的诗人甚至一辈子只写爱情诗!可见,爱情是我们一生中多么重要的事情。

1.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

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的祖莹。

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

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

“不思量,自难忘”两句,看来平常,却出自肺腑,十分诚挚。

“不思量”极似无情,“自难亡”则死生契阔而不尝一日去怀。

这种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难以消除。

读惯了词中常见的那种“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柳永)的爱情浓烈的词句,再来读苏轼此词,可以感受到它们写出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类型。

爱情诗句大全及诗歌欣赏

爱情诗句大全及诗歌欣赏

爱情诗句及诗歌欣赏爱情诗句大全及诗歌欣赏1 、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佚名击鼓《诗经。

邶风》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4 、李白三五七言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5 、佚名凤求凰,琴歌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6 、郑愁予赋别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7 、李白三五七言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8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9 、曹植明月上高楼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10 、纳兰性德虞美人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11 、张籍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12、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13、陈衡恪题春绮遗像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14 、梁启超台湾竹枝词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15、徐干室思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16 、司马光西江月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17 、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8 、张先千秋岁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19 、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0、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21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22、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23 、李商隐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4 、柳永昼夜乐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

25 、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26 、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27 、张可久塞鸿秋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中国古典爱情诗词赏析

中国古典爱情诗词赏析

1.《诗经》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首诗并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铺张的修饰,然而在淡然中缓缓道来的誓言却震撼每一个人。

轰轰烈烈也许是爱情的开始,但祥和总是爱情的归宿。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看似简单可千古以来真正用行动身体力行的又有几人,随着时间的飞逝,青春老去,身边却有一双可以握住的手,这也许是人生中莫大的幸福。

2.《诗经》中的:“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朴实而直接,没有矫情的掩藏;对于美丽女子的渴慕自然流露,求之不得的淡淡焦躁,想象未来时的情不自禁,让每一个暗恋中的男子获女子都可以在这首诗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3.《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首诗之所以倾倒众人在于它用虚幻而绝美的景色代替了爱情的描写;所有热烈的追求,焦急的渴望与艰辛的等待都化在一片水雾迷茫中;淡淡的忧伤和着萧索的秋后,让人不由自主地迷失。

偶然间想起神话的歌词“风中摇曳炉上的火,不灭亦不休”,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不灭亦不休”,但是的确如同“风中摇曳炉上的火”,飘摇而难以捉摸。

4.《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许多爱情诗歌都充满惆怅,桃夭的欢快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微笑,现在的人也许对于婚姻嗤之以鼻,然而没有婚姻的爱情如同风中飘摇的风筝,让彼此缺少温馨与踏实。

很多女生喜欢看婚纱,憧憬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幸福的新娘,在桃花盛开的灼人粉色中享受幸福美满,这就是桃夭带给我的感动。

5.元好问的《摸鱼儿》中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这首元曲流传最广的应当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但带给我虽大感动与震撼的确是“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世上也许有很多人适合自己,但是只有一个人能够与你终身相伴,朝夕相守;若是没有他,你的世界便会寂寞许多。

万里层云,千山暮雪,浩淼世界中何去何从?每每读到此句,心中无限凄凉。

中国古典爱情诗赏析

中国古典爱情诗赏析

中国古典爱情诗赏析中国古典爱情诗赏析篇1: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赏析《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

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

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

诗人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

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无端,无缘无故,生来就如此。

乐器,琴有三弦、五弦;筝有13弦;而“瑟”却有五十弦。

用这么多弦,来抒发繁复之情感,该是多么哀伤。

古有泰帝与素女之典故,已是哀伤至极了。

诗人以这个典故作为喻象,暗示自喻诗人与众不同,别人只三弦、五弦,而诗人之瑟却有五十弦之多。

真是得天独厚之天才。

暗示他天赋极高,多愁善感,锐敏幽微。

比兴用得多么高妙。

下一句,一弦一柱,追忆青春恋爱的年华。

首联总起,引领下文,以下都是追忆美好的青春。

但又美景不长,令人失落惆怅。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

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古今爱情诗鉴赏

古今爱情诗鉴赏
《上邪》是一首汉代的乐府诗歌,是一首感情真挚而热烈的爱情诗。诗中描述一位女子对天发誓,永远忠于爱情。
《上邪》是汉乐府《铙歌》中的一首情歌,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在艺术上很见匠心。
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这比平铺更有情味。这是一首以誓言形式出现的情歌。读来明白如话,情感强烈,且语气决绝,意念坚定,吟咏之间,让人怦然心动。一位热恋中的女子,对天发誓,以“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设誓,除非天地间如此巨变,才会与相爱的人决绝分离。诵读此诗,让人不难想象,诗中的主人公,内心的激情何等澎湃,爱情心理的坚定亦如磐石。处在热恋中的男女,总是要信誓旦旦海誓山盟。但这首诗歌所倾泻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却大不同于一般小儿女的卿卿我我温情脉脉,而是决绝果敢、激情炙热、超乎想象,让人产生一种心灵深处的震撼。古往今来,“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成了对爱情一往情深的千古绝唱。一个热情奔放的女子,面对心爱的人,不扭捏不掩饰,大胆的指天地为誓,借不变的自然之物,表白自己爱恋的坚贞和决绝,其语发至肺腑掷地有声,其情真挚感人痴痴情深,真是率真可爱。一个痴情的女子,敢于直白“长命无绝衰”,把自己的生命与爱情连在一起,为爱而生果敢洒脱,为爱而亡坚贞不渝,能不让相爱的人为之感动吗?但是,我倒是觉得在爱情的面前我们如果能多一些执着,多一些坚定,多一些理性,多一些坚守,这样的恋爱不长久都难,我有过一段爱情史,这段爱情虽然给我带来一些上海,但当我经历过这段爱情后,我觉得当自己还未成熟时,要为未来做些考虑,如果对于爱情只是玩玩而已的心态,那么应该是宁愿不谈,宁愿让自己一直寂寞。慢慢忍受那份孤独时间的煎熬,不是吗?在上邪这首诗中的主人公的爱情追逐却是是值得我们赞扬,那种气势是我所没有的,因为在爱情面前,我们都输不起,人一生最好只有一次恋爱,常人不都这么说吗?所以,我想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好的未来方向,那么不要考虑爱情吧,知道爱情是什么滋味,等自己有了有的未来,有了自己的明确目标,那么我愿意像这其中的女主角一样,为爱情义无反顾。这种勇敢的追逐我们都希望有个很好的结果,但往往是残酷的结局。也许只有悲剧才是被人们所永远记得住的美好!记得以前高中老师说过,悲剧就是把美丽耀眼的东西在你眼前毁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爱情诗歌欣赏爱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和不朽题材。

在文学作品中,吟咏爱情的篇章是灿若繁星,丰富深刻、感人至深的好作品也不胜枚举。

早在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诗经》开始,就有《关睢》、《蒹葭》的爱情诗篇,楚辞中的《湘君》、《湘夫人》,汉乐府的《上邪》《孔雀东南飞》,唐诗中的《无题》、《长恨歌》,宋词中的《钗头凤》、《鹊桥仙》,还有一些广为流传的现代的新诗如徐志摩、舒婷等人的诗歌爱情诗歌专题等等,都是爱情诗歌中脍炙人口的佳作。

爱情既有永恒不朽的承传性,又有历久弥新的变异性。

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表达形式,有诗有词有文,诗中又有古诗格律诗新诗等等。

就是在同一爱情主题下,因情感的复杂性,在内容上,它又呈现出多棱镜般的不同,又有着不同侧面,在爱情作品中,有表达迷蒙的怀想,有表达凄绝的哀伤,有表达天国的寄托,也有表达尘世的欢畅,有表达寻而不得的落寞,也有表达失之交臂的追悔,有表达刻骨铭心的思念,也有表达追寻与失落交织的恨憾。

这些都是文学中永恒的爱情母题中的分主题。

《上邪》(汉乐府)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注释:上邪:上,指天邪,感叹语气词此句是指天作证的意思命:通“令”,使。

此句是说,要永远相爱,使感情永不衰竭、破裂。

山无陵:大山变为平地。

这首诗是汉代的乐府诗,写得简单,却有令人惊心动魄的力量。

写的是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

这段爱情的盟誓,充满了磐石般的信念和火焰般的热情。

它以不可实现之事,示不可变异之心,诗中主人公连用了五种绝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表示爱对方一直要爱到世界末日。

诗歌新颖泼辣,奇特生动,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还珠格格》中的紫薇就是以这首诗向同样深爱她的尔康立誓的,令人感动。

这首诗来自民间,不象后来的文人词那样追求含蓄蕴藉之致,其抒情方式以直率、热烈、大胆、泼辣见长,遣词造句亦不假雕饰,形同白话,充分表现出民间歌辞的拙朴、自然的本色。

最早的爱情诗歌从《诗经》开始。

有人把诗经比做一条河,一条从上古流淌下来的,承载着我们祖先劳作和呼吸,爱情和怅惘的河。

沿着这一条河,两千多年前的浪花仍溅湿着我们在河边行走的鞋子。

翻开《诗经》,我们遇上的第一条河便是“关关睢鸠,在河之洲”,河边的植物却是极其著名的,它叫做“蒹葭”。

这是一种和爱情有关的植物。

而蒹葭,又因为那一位美丽的守望者而出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时代的爱情,以蒹葭作为标本。

在水的那一方,是那可望而不可即却又让人们百般追寻的爱情。

执着追寻与难以企及的矛盾,并不只是诗经《蒹葭》中的主人公才有,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有。

但即使是悲剧,柔韧的蒹葭也成全了一典雅的诗意。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为希。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汜。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注释:蒹葭:芦荻,芦苇。

苍苍:繁盛的样子,后两章“萋萋”“采采”义同。

伊人:这个人。

指诗人所追寻的人。

溯洄:洄,水流回旋。

溯,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溯洄即逆流而上。

溯游:顺流而下。

从之:追寻宛:宛然,好像。

湄:岸边。

跻:高。

右:迂回曲折。

坻:水中的小洲。

址:水中的沙滩。

(址:应为三点水偏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首句用了比兴手法。

借助眼前的景物起气氛,起感情。

这里所起的气氛是一种清秋的萧瑟寂寥;其感情倾向,略带有凄凉哀婉的感情色彩。

这是以清秋的萧瑟寂寥的景象,引起主人公想见伊人而不可得的思念怅惘之情。

风草萧瑟,白露凝霜,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虽然只是两句写景,但为下面渲染了气氛,烘托了心境。

这是一个秋天的早晨,繁霜点点,晨风吹过,寒意袭人.茫茫水天,又使人思绪万千。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三四两句是中心情境——隔河企望,追寻伊人。

这是这首诗一而再、再而再三出现的境况——可望而不可即。

天地之大,“伊人”何处?那大约在河对岸的水边吧?“伊人”,即“彼人”、“那个人”,“所谓”指心中所说的所思恋的那个意中人。

“在水一方”是诗人设想之词,它还有一重象征意义:即阻隔,意味着可望而不可即。

执着追求,望穿秋水,但伊人仍可望不可即。

因此,这两句既是一种境况,又是一种心境。

古典诗词中常用“水”意象表达受了阻隔,或感情的悠远深长。

如李之仪的“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屈原的“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在水一方”是诗人设想之词,大概是在水那一边,但也许又不在那一边——既然白天梦里都渴望着和她见面,怎能由于不知确定处所而放弃追求呢?于是诗人逆流而上,又顺流而下,上下求索了。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五、六句讲的是逆流追寻的困境:“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洄,逆流而上。

从之,追寻她。

“阻”是险阻难行。

逆流追寻,道险阻且漫长,总不可达,这是一种无奈的困境。

于是再换个方向。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游从之”,顺流而下继续追求伊人,走了一段,看见伊人的踪影仿佛在水的中央。

究竟是不是呢?这只不过是思极伊人而出现的幻象。

“宛在”,仿佛在的意思,可见这仅是迷离的幻象,看得见触不着,幻象难近呵。

这两层都是对可望而不可即的两种境况(逆流、顺流)的描述。

逆流追寻,是道阻且长,顺流追寻,又是幻象难迷离。

无论是顺流逆流,任你百般追寻,伊人皆不可得,这种处境让人叹惋。

全诗三章,重章叠句、反复叠加,突出了主人公追寻的执着,无论道阻且长也好,高而难攀也好,迂回曲折也好,主人公都没有放弃追寻,这便更让人叹惋。

这首诗让人称道的特色主要在这样两点上:一是凄清的秋景和迷茫的意境,有一种飘乎不定,渺茫难测,朦朦胧胧、雾里看花的艺术氛围。

风草萧瑟,白露凝霜,这典型的暮秋景象又正好与主人公在对伊人的追寻中所产生的寂寥怅惘的感情心绪交融在了一起。

二是“在水一方”的意境和这意境的象征意义。

诗歌简简单单的几句,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这迷离朦胧,百般追寻和追寻后的失落让人涌起一种叹惋,可望而不可即,此事古难全,这样的歌,从古唱到今,一种情感的困境,永恒的困境,横亘在人类面前。

如果把这“在水一方”不仅放在语义层面而放在再现层面上的话,这层面便具有了一种象征意义。

诗歌中追寻的执着与难以企及之间所构成的矛盾,表现了人生带有悲剧色彩的处境和心境。

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生命的两难、人生的困境,看作是人世间一切难以达到之景的艺术泛形和抽象。

它即可是心中的恋人、友人、贤人,也可是抽象的爱情、理想、前途、佛地、圣地等,这些,都可以因这一幅象征性图景产生联想,引起共鸣。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不正是人生常驻有的境遇吗?从追寻的兴奋,到受到阻隔时的烦恼,再到总不可即时的失落惆怅,这种心理流程,有一点阅历的人不是也常有?后世读者可以通过联想,唤起这方面的心理体验,这便是文学产生的象征性的通达作用,更是诗歌艺术的独到之处。

这种意境上的象征,使诗歌蕴含了无穷尽的哲理意蕴,凡有追寻、阻隔、失落,都是“在水一方”的再现表现天地。

所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成了一个历久弥新,永不褪色的文学主题。

就是现代新诗创作中大量也有这样主题的诗篇,比如《远水之殇》一首新诗就与“在水一方”的意境有相通之处。

《远水之殇》江南梅远水如烟在心情之外在住着你的名字和睡眠的地方注定一生的跋涉都是徒劳道路曲折河流漫长谁来指引我漂泊的脚掌秋天的落叶总与一些伤感的故事有关流年似水柔情似水隔着千年的诗经你的水草和碧波为谁苍苍又为谁茫茫用省略号结束一个故事是意犹未尽还是无话可说红烛高烧燃尽今生今世我不是水湄的女子谁又是你如期的新娘我的舟子在岸边泊成传说远水很远那支春天的柳已牢牢牵系我小小的桨这首诗是“在水一方”的现代版。

--------------------------------------------------------------------------------到了我国抒情文学的鼎盛时代的唐宋,其代表文学唐诗宋词中,不乏精美动人的爱情诗篇,并且出现了象李商隐、柳永这样有名的爱情诗人。

但总的说来,唐宋时期的爱情文学多描写闺怨和风月。

这和时代内容有一定关联,如唐代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立功边塞的价值取向,勾起了无数征人思妇不尽哀怨之情。

但随着大唐气数的衰绝,这闺怨之声便转入凄凉低迷。

到了晚唐,士人心态由外张到内敛,更多地是通过对爱情的追寻来抚慰失望无奈的心灵。

李商隐是一个代表人物,他无疑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爱情诗人之一。

李商隐的爱情无题诗已在名家专题已专门讲过,再看两首唐代的爱情小诗小词:《离思》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早在唐朝,大诗人元稹就写过这样一首极负盛名的小诗《离思五首》(其四),该诗写久藏心底的不尽情思,因为与情人的曾经相识而自此对其他的女人再也不屑一顾(“取次花丛懒回顾”)。

诗中的比兴之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语言幻美,意境朦胧,十分脍炙人口。

你看诗的开头即点明:'曾经沧海难为水’,说明经过一番大境界以后的心境,细小之物便难以入于眼中了;接下来的是'除却巫山不是云’,又进一步阐述了志向和境界。

一般来说,'巫山云雨’常用来比喻爱情,所以,这里的两句,便诉说了一种爱情的境界,而且,格调高雅。

有意思的是后面的两句:'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行走在蜂舞蝶飞的花丛中,却懒得回首——这里含蓄地把美人比喻成鲜花,正是诗的妙处。

'取次花丛懒回顾’,既是说面对一个一个貌美如玉的人,却无有心情去注意她们,什么缘故呢?诗的最后一句作了答复,'半缘修道半缘君’,既是说:有一半的原因是因为修养道德,另一半的原因就是因为曾经与'你’结识过、相爱过呵!仔细琢磨它的更深层的意思,似乎'半缘修道’也是虚的,只是一种铺垫和衬托,真正的原因恐怕还是在最后的三个字'半缘君’上。

不是经过深深爱的经历和对诗歌的艺术修养,怎写得出这样意味深长的作品来!再看李白的一首小词:《秋風詞》李白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知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尽。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到了宋代词的创作阶段,情爱的表现更是铺天盖地。

可以说,唐宋词是恋情表达的一块最突出的园地。

并不是说在唐宋词出现以前,人们忽略情爱题材,事实上,我们前面讲的诗歌都属于这个题材,当然还有我们没讲到的许多。

然而,在唐宋词以前,中国诗歌写恋情还是“有节制”或“有约束”的。

这和历来人们认为诗歌是个庄重的体裁有关。

词最初兴起时,它并还不是文人的案头文学,不象我们现在认为是一种很高雅的文学样式,它最初是伴随着音乐的歌词,只是歌曲的一部分,大多出现在娱乐场合供演唱之用,娱乐性很强,因而往往格调轻松,没有一副严肃的面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