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二轮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一公元220年)

【考点要求】

1.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始皇帝”的来历三公九卿郡县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2)汉朝政治制度——中朝

2.社会经济:

(1)农业的发展(2)手工业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3.思想文化:

(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2)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造纸术(3)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4.选修部分:选修四:秦始皇

【阶段特征】

秦汉时期是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建立到进一步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封建自然经济模式逐步形成并日益发展完善的时期。

【考点导读】

一、秦汉政治制度:

1.“始皇帝”的来历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以后,秦王赢政决定从三皇五帝的称号里摘出“皇”、“帝”二字合成一个新词“皇帝”,作为统一大王朝君主的正式称号,自称“始皇帝”。

2.三公九卿

(1)内容: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辅佐丞相处理事务;太尉主持军事(虚职,主要军事权还是由皇帝掌控)。三公下面设置九卿。秦朝的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延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九个部门的长官。(2)作用:中央设三公九卿,构成中央政府,他们都听命于皇帝。三公九卿在地位、职责上互不相属,互相牵制,最终使军国大权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3.郡县制

(1)内容:秦朝设立的地方管理制度。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都由皇帝任免。他们直接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

(2)作用:削弱了地方的独立性,加强了中央的集权。

(3)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一个强调血缘,一个强调地域。一个是官位世袭,

拥有封地。一个是由皇帝直接任命,不得世袭,为皇帝管理地方;一个带有很强的独立性,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中央及和国家统一。(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分封制)

4.“中朝”

西汉武帝时,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频繁更相,并选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让他们参与处理朝政。称为“中朝”或“内朝”。而以丞相为首的原有的官僚机构称为“外朝”。从而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5.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积极:使政令迅速传达,有效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有效控制秦朝辽阔的疆域,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它还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消极:权力过分集中,容易腐化。政治的腐败、思想文化的控制、赋役的无度等方面起着消极作用。最终也因此而激化阶级矛昏.爆发农民起义,导致秦朝灭亡。

二、秦汉社会经济

1.农业

(1)牛耕和铁农具:西汉时期,由于冶铁技术的发展,新型农具不断出现。西汉犁壁的出现,是耕犁史上的一大突破。牛耕技术成熟,从二牛三人的耦犁发展到二牛一人的犁耕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小农经济不断发展。

(2)水利的兴修:①秦朝开凿灵渠等水利工程。②东汉王景治黄河。③汉代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坎儿井)传人新疆吐鲁番、哈密一带。

(3)土地制度:秦汉封建土地所有制得到确认,土地兼并严重;东汉时期,庄园经济盛行,后发展为东汉末豪强地主割据势力;

2.手工业

(1)国家全面控制工商业,汉代实行盐铁官营。

(2)冶铁开始使用煤做燃料;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冶铁的供风形式从自然通风——人力皮囊鼓风——畜力马排鼓风——水力鼓风,发生很大的变化。

(3)汉代丝织业发达,为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物质基础。

(4)汉末制瓷技术逐渐成熟。

3.商业

(1)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半两钱),修筑驰道,有利于各地区经济的交流。

(2)汉代商运活跃,已开通海、陆丝绸之路。“市”有专门管理机构,市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市、坊界限分明。以“市”为标志的全国商业中心(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形成。西汉实行了一系列“重农抑商”的措施。

三、秦汉思想文化

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背景: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到打击;西汉初年,以“黄老之学”治国,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儒家思想得以复苏;汉武帝时代中国的“大一统”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基本形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尊儒,德政,教化,一统,更化)。

(2)董仲舒的儒学思想观点:“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发挥“仁政”,提倡轻徭薄赋;推行“三纲五常”。

(3)特点:以儒家思想为主,外儒内法,兼有道家、阴阳家等思想。董仲舒的儒学继承、发展并改造了春秋时期的儒家思想。

(4)影响: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管理.对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意义;同时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大一统.但也抑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战国秦汉以来,我国思想界的发展趋向:由自由走向专制。

2.秦汉科技——造纸术发明

(1)过程:西汉早期的灞桥纸;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所造的纸称“蔡侯纸”。(2)影响: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3.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1)小篆:创始于秦代(李斯),字体圆润舒展,整齐。

(2)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字体具有扁方、规整、捺笔上挑等特点。

(3)楷书:也称真书、正书,形成于汉末,它讲究用笔、笔画分明、结构方整,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

(4)草书:起源于汉初。

四、选修部分

选修四:秦始皇(前259一前210年),赢政。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战略家、军事统帅。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朝的开国皇帝。他13岁即王位,39岁称皇帝.在位37年。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官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