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课件新
合集下载
溃疡性结肠炎小讲课课件

02 04
诊断方法:结肠镜检 查、粪便常规检查、 血液检查等
鉴别诊断:克罗恩病、 肠结核、痢疾等
治疗方法和预后
01
药物治疗:氨基水杨酸类药 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 剂等
02
手术治疗:严重病例可能需 要手术切除病变肠段
03
预后: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 病情得到控制,少数患者可 能复发或需要长期治疗
04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避免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避免焦虑和抑郁
04
05
避免滥用药物,特别 是非甾体抗炎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提高免疫力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 规律作息、饮食均衡等
02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03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04
避免感染,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
05
接种疫苗,预防相关疾病
定期体检和随访
0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预防疾病发生
03
定期随访,了解病
情变化
02
发现症状及时就诊,
避免延误病情
01
定期进行体检,了
解身体状况
感谢您的到来
Thanks For Coming
手术方式:全结肠切除术、次全 结肠切除术、回肠造口术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肠粘连、 肠梗阻
术后护理:饮食调整、定期复查、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调整:避免 辛辣、油腻、刺 激性食物,多摄 取高纤维食物, 如蔬菜、水果等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作息 规律,避免熬夜、 过度劳累,适当 进行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课件ppt

03
用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抑制免疫反应,减少复发。
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01
02
03
遵医嘱用药
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 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 用药方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注意药物副作用
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药 物副作用,如恶心、呕吐 、头痛等,及时向医生反 馈。
定期复查
治疗期间需定期进行复查 ,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 治疗方案。
肠道狭窄
总结词
肠道狭窄是溃疡性结肠炎的慢性并发症,可能导致肠梗阻和肠扭转。
详细描述
肠道狭窄的症状包括腹痛、呕吐、腹胀、便秘等,严重时可能出现肠梗阻和肠扭转。护理时应密切观 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肠道狭窄症状,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CHAPTER
05
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与康复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血常 规、粪便常规和结肠镜检查)以及组 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
CHAPTER
02
溃疡性结肠炎的日常护理
饮食护理
总结词:合理饮食对溃疡性结肠炎的 恢复至关重要,需注意食物的种类、
数量、烹饪方式和进食方式。
详细描述
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新 鲜蔬菜、水果、全谷类和优质蛋白质 来源。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 治疗和康复工作。
CHAPTER
03
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与护 理
药物治疗方法
5-氨基水杨酸(5-ASA)
01
用于轻至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可抑制炎症反应,
缓解症状。
糖皮质激素
02
用于中重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可抑制免疫反应和抗
溃疡性结肠炎课件(共57张PPT)

黏膜病理学检查:活动期与缓解期有不同表现。
(1)活动期:①固有膜内有弥漫性、慢性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浸润;②隐窝有急性炎性细胞浸润,尤其是上皮细胞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隐窝 炎,甚至形成隐窝脓肿,脓肿可溃入固有膜;③隐窝上皮增生,杯状细胞减少; ④可见黏膜表层糜烂,溃疡形成和肉芽组织增生。
肝肿大 13.8 关节炎 7.5
脾肿大 12.0 静脉血
➢ 三、肠外表现
➢ 部分病人有杵状指、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葡 萄膜炎、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口腔黏膜 溃疡、小胆管周围炎、硬化性胆管炎、慢性肝炎 等。偶见淀粉样变性或血栓栓塞性疾病。
1.口腔、黏膜病变:鹅口疮样溃疡,胃黏膜多发性可佛他样溃疡和线样溃疡。 2.眼损害:眼病为2~3%;主要为虹膜睫状体炎、球结膜炎和角膜炎等。
③重型:腹泻6次/d以上,有明显粘液血便,T>37.7℃至少持续2天以上, P>90次/min,Hb≤75g/L,ESR>30mm/h,血清白蛋白<30g/L,短
期内体重明显减轻。
3.根据病变范围分型:
直肠炎 、直肠乙状结肠炎 、左半结肠炎 (脾区以下)、广泛性或全结 肠炎 (病变扩展至结肠脾区以上或全结肠)、区域分布者称区域性结 肠炎。
WBC↑↑ 。 X线腹部平片见结肠扩张,结肠袋消失,可引起急 性穿孔。
中毒性肠扩张的临床诊断标准
1)腹平片明显扩张,直径超过6 cm
2)至少有下列表现中的三种①体温>38.6 °C
②心率>120次/分③白细胞明显增多 ④贫血.
3)还须有以下中毒症状的一种 ①意识障碍 ②血压降低
③脱水和 /或电解质紊乱.
病理改变
结肠Crohn病
有腹泻但脓血便少腹痛\ 腹块\肠梗阻 呈节段性
(1)活动期:①固有膜内有弥漫性、慢性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浸润;②隐窝有急性炎性细胞浸润,尤其是上皮细胞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隐窝 炎,甚至形成隐窝脓肿,脓肿可溃入固有膜;③隐窝上皮增生,杯状细胞减少; ④可见黏膜表层糜烂,溃疡形成和肉芽组织增生。
肝肿大 13.8 关节炎 7.5
脾肿大 12.0 静脉血
➢ 三、肠外表现
➢ 部分病人有杵状指、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葡 萄膜炎、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口腔黏膜 溃疡、小胆管周围炎、硬化性胆管炎、慢性肝炎 等。偶见淀粉样变性或血栓栓塞性疾病。
1.口腔、黏膜病变:鹅口疮样溃疡,胃黏膜多发性可佛他样溃疡和线样溃疡。 2.眼损害:眼病为2~3%;主要为虹膜睫状体炎、球结膜炎和角膜炎等。
③重型:腹泻6次/d以上,有明显粘液血便,T>37.7℃至少持续2天以上, P>90次/min,Hb≤75g/L,ESR>30mm/h,血清白蛋白<30g/L,短
期内体重明显减轻。
3.根据病变范围分型:
直肠炎 、直肠乙状结肠炎 、左半结肠炎 (脾区以下)、广泛性或全结 肠炎 (病变扩展至结肠脾区以上或全结肠)、区域分布者称区域性结 肠炎。
WBC↑↑ 。 X线腹部平片见结肠扩张,结肠袋消失,可引起急 性穿孔。
中毒性肠扩张的临床诊断标准
1)腹平片明显扩张,直径超过6 cm
2)至少有下列表现中的三种①体温>38.6 °C
②心率>120次/分③白细胞明显增多 ④贫血.
3)还须有以下中毒症状的一种 ①意识障碍 ②血压降低
③脱水和 /或电解质紊乱.
病理改变
结肠Crohn病
有腹泻但脓血便少腹痛\ 腹块\肠梗阻 呈节段性
《溃疡性结肠炎》PPT课件

发病原因
目前认为与免疫、遗传、感染、 精神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 血便和腹痛,可伴有里急后重、食欲 不振、恶心、呕吐等。
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结肠镜 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疾病危害与预后
疾病危害
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等,严重者可出现肠穿孔、癌变等 并发症。
过度劳累可能导致身体免 疫力下降,加重溃疡性结 肠炎的症状。
定期复查与随访重要性强调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溃疡性 结肠炎的复发。
随访重要性
在治疗后,定期随访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确保治疗效果。
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如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 医,以免延误治疗。
THANKS
炎症因子释放增多
炎症因子是免疫系统在炎症反应中释放的物质,它们可以促进炎症细胞的募集和 活化,加重炎症反应。
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炎症因子的释放增多主要表现为促炎因子的释放增加,如白 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等,这些因子可以促进炎症细胞的活化和聚集,加重 肠道炎症。
03
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与鉴别诊断
预后
溃疡性结肠炎的预后因病情轻重、治疗方法和个体差异而异。多数患者经过积 极有效治疗后可缓解症状,但难以根治,容易复发。
02
溃疡性结肠炎病理生理机制
肠道黏膜屏障破坏
肠道黏膜屏障是保护肠道免受有害物质侵害的重要结构,当 肠道黏膜屏障受到破坏时,肠黏膜通透性增加,有害物质容 易进入肠道,引发炎症反应。
肠道黏膜屏障破坏的原因包括感染、免疫失调、药物等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联合作用,导致肠道黏膜屏是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和维 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系统,当免疫系 统异常激活时,会对自身组织产生攻 击,导致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目前认为与免疫、遗传、感染、 精神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 血便和腹痛,可伴有里急后重、食欲 不振、恶心、呕吐等。
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结肠镜 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疾病危害与预后
疾病危害
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等,严重者可出现肠穿孔、癌变等 并发症。
过度劳累可能导致身体免 疫力下降,加重溃疡性结 肠炎的症状。
定期复查与随访重要性强调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溃疡性 结肠炎的复发。
随访重要性
在治疗后,定期随访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确保治疗效果。
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如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 医,以免延误治疗。
THANKS
炎症因子释放增多
炎症因子是免疫系统在炎症反应中释放的物质,它们可以促进炎症细胞的募集和 活化,加重炎症反应。
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炎症因子的释放增多主要表现为促炎因子的释放增加,如白 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等,这些因子可以促进炎症细胞的活化和聚集,加重 肠道炎症。
03
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与鉴别诊断
预后
溃疡性结肠炎的预后因病情轻重、治疗方法和个体差异而异。多数患者经过积 极有效治疗后可缓解症状,但难以根治,容易复发。
02
溃疡性结肠炎病理生理机制
肠道黏膜屏障破坏
肠道黏膜屏障是保护肠道免受有害物质侵害的重要结构,当 肠道黏膜屏障受到破坏时,肠黏膜通透性增加,有害物质容 易进入肠道,引发炎症反应。
肠道黏膜屏障破坏的原因包括感染、免疫失调、药物等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联合作用,导致肠道黏膜屏是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和维 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系统,当免疫系 统异常激活时,会对自身组织产生攻 击,导致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一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03
02
灌肠液温度调节
灌肠液温度应接近体温,避免刺激 肠道黏膜。
灌肠后处理
灌肠后患者应保持左侧卧位,臀部 抬高,有利于药液在肠道内保留。
04
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灌肠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面色、呼吸等情况,如出现不适应立 即停止操作。
预防感染
灌肠操作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避免肠道感染。
妥善固定营养管,避免其移位或脱落。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营养管的通畅性和固定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清洁消毒
定期清洁消毒营养管口和周围皮肤,预防感染。
饮食指导
根据病人情况,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置管过程描述及配合要点提示
置管前准备
01
向病人解释置管的目的和过程,取得病人的配合;检查营养管
的完整性,确保无损坏。
置管操作
02
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将营养管插入胃内或肠内,确保管道通畅
。
配合要点
03
指导病人在置管过程中保持放松,避免紧张情绪;如有不适,
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置管后日常管理和维护指导
固定管道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 ,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度腹泻或无症 状。分型有助于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
Hale Waihona Puke 02 病例导入患者基本信息
01
姓名:李华
02
性别:男
03
年龄:35岁
04
职业:程序员
主诉与现病史
主诉
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伴黏液脓血便3个月。
现病史
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泻,每日排便4-6次,为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感。曾在当地医院就诊, 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给予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症状稍缓解。近1周来上述症状加重,每日排便10 余次,伴乏力、纳差,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
02
灌肠液温度调节
灌肠液温度应接近体温,避免刺激 肠道黏膜。
灌肠后处理
灌肠后患者应保持左侧卧位,臀部 抬高,有利于药液在肠道内保留。
04
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灌肠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面色、呼吸等情况,如出现不适应立 即停止操作。
预防感染
灌肠操作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避免肠道感染。
妥善固定营养管,避免其移位或脱落。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营养管的通畅性和固定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清洁消毒
定期清洁消毒营养管口和周围皮肤,预防感染。
饮食指导
根据病人情况,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置管过程描述及配合要点提示
置管前准备
01
向病人解释置管的目的和过程,取得病人的配合;检查营养管
的完整性,确保无损坏。
置管操作
02
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将营养管插入胃内或肠内,确保管道通畅
。
配合要点
03
指导病人在置管过程中保持放松,避免紧张情绪;如有不适,
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置管后日常管理和维护指导
固定管道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 ,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度腹泻或无症 状。分型有助于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
Hale Waihona Puke 02 病例导入患者基本信息
01
姓名:李华
02
性别:男
03
年龄:35岁
04
职业:程序员
主诉与现病史
主诉
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伴黏液脓血便3个月。
现病史
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泻,每日排便4-6次,为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感。曾在当地医院就诊, 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给予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症状稍缓解。近1周来上述症状加重,每日排便10 余次,伴乏力、纳差,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
《溃疡性结肠炎》PPT课件

嗪。
免疫抑制剂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控 制疾病,如硫唑嘌呤和
环孢素。
生物制剂
利用单克隆抗体来阻断 免疫反应,如英夫利昔
单抗和阿达木单抗。
皮质类固醇
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 如泼尼松和氢化可的松
。
手术治疗
全结肠切除
其他手术方法
在极端情况下,当药物治疗无效时, 可能需要全结肠切除。
包括部分结肠切除、结肠切除术等。
问题3
溃疡性结肠炎如何预防?
专家解答
预防溃疡性结肠炎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 食习惯。此外,加强锻炼、保持心情愉悦也有助于预防 该病的发生。
THANKS
感谢观看
腹部包块
部分患者可触及左下腹痉挛性 结肠。
03
肠鸣音活跃
听诊肠鸣音亢进。
04
其他体征
如肛门周围脓肿、瘘管形成等 。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结肠镜检查可确诊。
鉴别诊断
需与克罗恩病、肠结核、结肠癌等疾病相鉴别。
03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抗炎药
用于减轻肠道炎症,如 柳氮磺胺吡啶和美沙拉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症状表现
腹泻
轻症每日2-4次,重症每日排 便次数超过10次。
里急后重
排便后仍有便意,但无大便排 出。
腹痛
多位于左下腹或下腹,轻症可 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
便血
多为鲜血或暗红色,与大便不 相混。
体重减轻
由于长期腹泻、便血导致营养 吸收不良。
体征表现
01
02
腹部压痛
多位于左下腹,轻压痛,无反 跳痛。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增强身体免疫力。
免疫抑制剂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控 制疾病,如硫唑嘌呤和
环孢素。
生物制剂
利用单克隆抗体来阻断 免疫反应,如英夫利昔
单抗和阿达木单抗。
皮质类固醇
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 如泼尼松和氢化可的松
。
手术治疗
全结肠切除
其他手术方法
在极端情况下,当药物治疗无效时, 可能需要全结肠切除。
包括部分结肠切除、结肠切除术等。
问题3
溃疡性结肠炎如何预防?
专家解答
预防溃疡性结肠炎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 食习惯。此外,加强锻炼、保持心情愉悦也有助于预防 该病的发生。
THANKS
感谢观看
腹部包块
部分患者可触及左下腹痉挛性 结肠。
03
肠鸣音活跃
听诊肠鸣音亢进。
04
其他体征
如肛门周围脓肿、瘘管形成等 。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结肠镜检查可确诊。
鉴别诊断
需与克罗恩病、肠结核、结肠癌等疾病相鉴别。
03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抗炎药
用于减轻肠道炎症,如 柳氮磺胺吡啶和美沙拉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症状表现
腹泻
轻症每日2-4次,重症每日排 便次数超过10次。
里急后重
排便后仍有便意,但无大便排 出。
腹痛
多位于左下腹或下腹,轻症可 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
便血
多为鲜血或暗红色,与大便不 相混。
体重减轻
由于长期腹泻、便血导致营养 吸收不良。
体征表现
01
02
腹部压痛
多位于左下腹,轻压痛,无反 跳痛。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增强身体免疫力。
溃疡性结肠炎【共24张PPT】

征。直肠指诊常有触痛,指套染血。 1紧急手术指征:并发大出血、肠穿孔,重型特别合并中毒性结肠扩张经内科治疗无效切伴严重毒血症者。
3讲解用药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教会病人自我观察 2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的阵发性痉挛性绞痛,可涉及全腹。
9潜在并发症--中毒性巨结肠、直肠结肠癌变、肠梗阻:与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有关
溃疡性结肠炎课件
定义
➢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 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局限于 大肠黏膜与粘膜下层。主要症状有腹泻,粘液 脓血便,腹痛。
➢ 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男女 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病理
➢ 位于大肠,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多数在直肠、 乙状结肠 。
临床表现
➢ 氨基水杨酸(5-SASP)优点是副作用减少,缺点是价 副作用主要是白细胞减少等骨髓抑制表现,注意监测白细胞计数,饭后半小时服用,减轻消化道反应。
副作用主要是白细胞减少等骨髓抑制表现,注意监测白细胞计数,饭后半小时服用,减轻消化道反应。 副作用主要是白细胞减少等骨髓抑制表现,注意监测白细胞计数,饭后半小时服用,减轻消化道反应。
病变主要局限于大肠黏膜与粘膜下层。 4肛周皮肤完整性受损:腹泻后肛周护理不当所致
服药期间应检查血象。肝、肾病病人慎用 3自身抗体检测:外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是UC的相对特异性抗体
4体征:腹部压痛,中毒性巨结肠者,有腹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 8如病情变化、毒血症明显、高热伴腹胀、腹部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或出现腹膜刺激症,提示有并发症应立即与医师联系协助抢救
➢ 2择期手术指征:并发结肠癌变,经内科治疗 效果不佳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虽用激素可控 制病情但副作用太大者
健康教育
➢ 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溃疡性结肠炎诱因及保健知 识,帮助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讲解用药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教会病人自我观察 2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的阵发性痉挛性绞痛,可涉及全腹。
9潜在并发症--中毒性巨结肠、直肠结肠癌变、肠梗阻:与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有关
溃疡性结肠炎课件
定义
➢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 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局限于 大肠黏膜与粘膜下层。主要症状有腹泻,粘液 脓血便,腹痛。
➢ 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男女 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病理
➢ 位于大肠,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多数在直肠、 乙状结肠 。
临床表现
➢ 氨基水杨酸(5-SASP)优点是副作用减少,缺点是价 副作用主要是白细胞减少等骨髓抑制表现,注意监测白细胞计数,饭后半小时服用,减轻消化道反应。
副作用主要是白细胞减少等骨髓抑制表现,注意监测白细胞计数,饭后半小时服用,减轻消化道反应。 副作用主要是白细胞减少等骨髓抑制表现,注意监测白细胞计数,饭后半小时服用,减轻消化道反应。
病变主要局限于大肠黏膜与粘膜下层。 4肛周皮肤完整性受损:腹泻后肛周护理不当所致
服药期间应检查血象。肝、肾病病人慎用 3自身抗体检测:外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是UC的相对特异性抗体
4体征:腹部压痛,中毒性巨结肠者,有腹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 8如病情变化、毒血症明显、高热伴腹胀、腹部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或出现腹膜刺激症,提示有并发症应立即与医师联系协助抢救
➢ 2择期手术指征:并发结肠癌变,经内科治疗 效果不佳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虽用激素可控 制病情但副作用太大者
健康教育
➢ 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溃疡性结肠炎诱因及保健知 识,帮助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溃疡性结肠炎护理PPT课件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01
预防感染: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02
预防出血: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大便通畅
03
预防脱水: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04
预防营养不良:合理饮食,保证营养摄入
05
处理方法:及时就医,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紧急情况的应对
出血:及时止血,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输血治疗
穿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防止感染扩散
心理治疗: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手术治疗: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康复护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避免复发
5.
4.
3.
2.
1.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要点
饮食护理
01
饮食原则: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
02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油腻、生冷
03
增加纤维摄入:蔬菜、水果、粗粮
04
保持水分平衡:适量饮水,避免脱水
05
饮食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生活习惯调整
饮食:避免辛辣、油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
03
心理: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
04
卫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洗澡,保持生活环境整洁
心理护理
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复查目的: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
谢谢
定期随访: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饮食调整: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避免刺激性食物
药物治疗: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定期随访和复查
定期随访: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结肠、直肠癌变 国内发生率低0.1%~1.1%,国外可达5%~10%。 多见于广泛性结肠炎,幼年发病,病程漫长者。
3.其他 肠大出血发生率约3%,结肠穿孔、肠梗 阻、瘘管形成 、肛门周围脓肿及假息肉。
临床分型
按本病的病程、程度、范围及病期进行综合分型。 1.根据病程经过分型 ①初发型—指无既往病史的首次发作。 ②慢性复发型—发作与缓解期交替。 ③慢性持续型—症状持续,间以症状加重的急性发作。 ④急性暴发型—急性起病,病情严重,全身毒血症状 明显,可伴有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败血症等 并发症。
三、肠外表现 部分病人有杵状指、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 葡萄膜炎、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口腔 黏膜溃疡、小胆管周围炎、硬化性胆管炎、慢 性肝炎等。偶见淀粉样变性或血栓栓塞性疾病。
肠外表现
1.口腔、黏膜病变:鹅口疮样溃疡,胃黏膜多发性可佛他样溃疡和线 样溃疡。 2.眼损害:眼病为2~3%;主要为虹膜睫状体炎、球结膜炎和角膜炎 等。 3. 肝脏病变:发生率约1~2%;可伴有活动性病毒性肝炎、坏死后性 肝硬化、胆管周围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结石等。 4.泌尿系统病变:可伴有梗阻性尿路病变、肾结石、肾盂肾炎等。 5.心血管病变:伴有心包炎、血栓栓塞性血管病变、肺及肾脏的多器 官的动脉炎等。 6.关节损害:发生率约7~11.5%,表现为骶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肥大性关节病及杵状指。 7.皮肤损害:较少见,表现为结节性红斑、皮肤坏疽性化脓症、皮肤 干燥及多形性红斑等。 8.其他 如胸膜、肺病变;溶血性贫血;侵犯肝肾脾脏等的粪淀粉样 变等。
UC的并发症
1.中毒性巨结肠 中毒性结肠扩张:多发生于暴发型或重症病人, 预后较差。常因低钾、钡灌肠、使用抗胆碱药或鸦片酊诱发。 多发生在横结肠或全结肠,病变广泛严重,累及肌层与肌间 神经丛,导致肠壁张力减退,肠蠕动消失,肠腔内容物和气 体聚集,形成急性结肠扩张。病情急剧恶化,毒血症明显, 脱水、电解质紊乱,鼓肠,腹部压痛,肠鸣音 ↓ 或消失, WBC↑↑ 。 X线腹部平片见结肠扩张,结肠袋消失,可引起急 性穿孔。 中毒性肠扩张的临床诊断标准 1)腹平片明显扩张,直径超过6 cm 2)至少有下列表现中的三种①体温>38.6 °C ②心率>120次/分③白细胞明显增多 ④贫血. 3)还须有以下中毒症状的一种 ①意识障碍 ②血压降低 ③脱水和 /或电解质紊乱.
2、慢性缓解期 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肠黏膜肉芽组织增生 形成炎性息肉、肠壁增厚及肠腔狭窄。炎性息 肉。又称假息肉。结肠变形缩短。少数可癌变。
临床表现
起病多数缓慢,少数急性起病,偶见暴发 起病。病程呈慢性经过,多为发作期与缓解期 交替,少数持续并逐渐加重。有文献报告,复 发高峰在春秋季,而在夏季减少。 诱因:饮食失调、劳累、精神刺激、感染 等。临床表现与病变范围、病型及病期有关。
定义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 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 肠炎。
病变部位:位于大肠,呈连续性非节段性分布, 多数在直肠、乙状结肠。也可扩展至全结肠,如 果累及回肠末端,称为倒灌性回肠炎。 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粘膜与粘膜下层。分为活动期 和缓解期,呈反复发作,慢要由于炎症导致肠粘膜对水钠吸收障碍以及结 肠运动功能障碍。粘液脓血为炎症渗出、粘膜糜烂及 溃疡形成所致。 轻重不一,轻者2~4次/d,便血轻或无,或腹泻与 便秘交替出现;重者 10次/d以上,脓血显见,可稀水 样便,大量便血。粪质多为糊状,性状为黏液脓血便 或血便。黏液血便是本病活动期的重要表现。偶有便 秘者。 大便次数、粪质及便血的程度反应病情轻重。 病变累及直肠患者可伴有明显下坠或里急后重感, 排便不净感。
流行病学
UC 在欧美国家是常见的肠道疾病。我国UC的 发病率明显低于国外。 1. 发病率:在欧美国家,UC发病率为3~6人/10万 人。白人高于有色人种。亚洲地区发病率低。 2.性别:国外统计资料显示,UC以女性多见。国内 资料,男女比例1.9:1。北医大一院资料显示, 男女比例1:1.07。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3. 发病年龄:见于任何年龄。我国以中年多见,北 医大一院资料显示,21~50岁占到68.3%。儿 童或老年人发病,一般病情较重。
病理
1、活动期 黏膜呈弥漫性充血、水肿,黏膜质地变脆,呈颗粒 状,伴有渗血或密集的小出血点或糜烂。组织变脆、 触之易出血。开始有浅且大小不一溃疡形成,继而溃 疡增大,沿结肠纵轴发展,融合成广泛、不规则的大 溃疡。 结肠病变一般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很少深入肌层, 并发结肠穿孔、瘘管或周围脓肿少见。重症患者溃疡 累及肌层或浆膜 层,可出现穿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结肠或直肠周围脓肿或瘘管。 少数暴发型或重症患者病变累及结肠全层,可发生 中毒性巨结肠,肠壁重度充血,肠腔扩张,肠壁变薄, 溃疡累肌层至浆膜层,可出现急性穿孔。
2.腹痛 轻型可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疼痛 程度不一,表现为左下腹及下腹部隐痛,呈阵 发痉挛性疼痛,阵痛,亦可涉及全腹,有疼 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并发中毒性结 肠扩张或炎症波及腹膜时,有持续性剧烈腹痛。 3. 其他症状 常有腹胀,严重病例有食欲不振、 嗳气、恶心、呕吐及食欲减退等。
4.体征 轻、中型者仅有左下腹或下腹部轻压痛, 有时可触及痉挛的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重型和 暴发型患者常有明显压痛和鼓肠。若有腹肌紧 张、腹部高度膨隆、反跳痛、肠鸣音减弱,应 注意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等并发症
二、全身症状 中重型患者急性发作期可有低热或中等发热, 重症、急性暴发型可有高热,心率增快。病情 进展与恶化患者可出现衰竭、消瘦、贫血、水 电解质失衡失调、低蛋白血症、营养障碍等表 现。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
症状 腹疼 腹泻 脓血便 全血便 里急后重 肝肿大 脾肿大 % 70.0 93.8 71.3 10.0 36.3 13.8 12.0 体征 发热 消瘦 食欲不振 腹部压痛 腹块 关节炎 静脉血 % 36.3 28.9 25.0 42.5 12.0 7.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