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护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心得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心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
病变分布呈连续性,由远端向近端发展。
主要症状有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
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
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
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一护理评估(一)评估病人的健康史询问病人既往病史、身体状况、家族史、饮食不洁史及最近情绪变化情况。
UC的病因不明,但其发病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尤其是痢疾杆菌或溶血组织阿米巴感染)、精神神经因素有关。
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UC的发病既有自身免疫机制参与,也有遗传因素为背景,感染和精神因素为诱发因素。
(二)临床症状评估与观察1.评估病人腹泻的症状黏液脓血便是本病活动期的重要表现。
轻者每日排便2~4次,便血轻或无;重者每日10~30次,脓血明显,甚至大量便血。
粪质与病情轻重有关,多数为糊状,重者可至血水样。
2.评估病人腹痛的症状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的阵发性痉挛性绞痛,可涉及全腹。
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常有里急后重。
如并发中毒性巨结肠或炎症波及腹膜,有持续性剧烈腹痛。
3.评估病人有无消化道其他症状病人还可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的症状。
4.评估病人有无发热的症状急性期多出现发热。
5.评估病人营养状况,有无营养障碍及电解质失衡慢性腹泻、便血、纳差可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重症者可有毒血症及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低蛋白血症、贫血等。
6.评估病人有无肠外表现UC可伴有多种肠外表现,以关节疼为多,还有虹膜炎、口腔溃疡、皮下结节及红斑等。
(三)辅助检查评估1.血液检查血红蛋白下降,中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
血沉加快和C反应蛋白增高是活动期的标志。
电解质紊乱,血清蛋白下降。
2.粪便检查肉眼见血、脓和黏液。
但需排除感染性结肠炎,故需反复多次(至少连续3次)进行便培养、便找阿米巴、粪便集卵的检查。
消化内科-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习题及答案

一、是否题1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
(对)2溃疡性结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血便,多数患者伴有发热、腹部绞痛及体重减轻等。
(错)3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
可扩展到降结肠、横结肠,少数可累及全结肠,偶累及回肠末端,称为倒灌性回肠炎.(对)二、选择题1、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不包括(D)A、感染B、遗传C、免疫因素D、幽门螺杆菌【解析】:考察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
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多数研究认为与免疫因素关系最大。
研究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肠黏膜存在异常的上皮细胞,分泌异常黏液糖蛋白,正常防御功能被削弱,影响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使一般不易通过正常肠黏膜及对人体无害菌群、食物等抗原,可以进入肠黏膜,激发一系列免疫反应与炎性变化。
2、组织病理特点不包括(C)A、病变累及全结肠,可发生中毒性结肠扩张,结肠膨大,肠壁变薄。
B、溃疡累及肌层甚至浆膜层,常发生急性肠穿孔。
C、结肠炎症不会反复发作,不常出现炎性息肉。
D、溃疡愈合形成瘢痕,结肠变形缩短,结肠袋消失,甚至肠腔变窄。
3、溃疡性结肠炎消化系统主要表现(B)A、腹胀B、腹泻、腹痛C、消瘦D呕吐 E腹部包块4、治疗暴发性溃疡性结肠的首选方法为(C)A、大剂量抗胆碱药物B、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C、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D、免疫抑制剂5、轻中性溃疡性结肠治疗的首选药物是(B)A肾上腺皮质激素B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C免疫抑制剂D抗生素6、以下溃疡性结肠的治疗原则,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D)A控制急性发作B缓解病情C减少复发D早期手术切除全结肠可根治本病。
7、以下为溃疡性结肠炎常见的并发症,但哪项除外?(D)A.中毒性巨结肠 B.大量出血C.直肠结肠癌变 D.内瘘外瘘形成E.急性穿孔8、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含(D)A、腹痛B、腹泻C、便血D、黄疸E、贫血9、溃疡性结肠炎的首选治疗药物是(B)A、地塞米松B、柳氮磺吡啶C、前列腺素D、甲硝唑E、阿莫西林10、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目前多数认为与下列哪一种因素关系最大( E)A、遗传B、感染C、过敏D、精神紧张E、免疫异常11、溃疡性结肠炎的好发部位是(C)A.升结肠 B.降结肠 C.直肠、乙状结肠 D.横结肠E.回盲部12、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除外(E)A、肠梗阻B、肠穿孔C、癌变D、中毒性结肠扩张E、上消化道出血13、患者,女性,41岁,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啦住院,每天腹泻5~6次,有少量脓血便对此类患者饮食护理应注意(C)A.给予易消化、富含纤维素饮食B.低蛋白饮食C.进食无渣低纤维流质或半流质饮食D.多进食新鲜水果E.多吃蔬菜【解析】:考察溃疡性结肠炎的饮食护理。
外科护理学第18章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第18章肠疾病病人的护理肠疾病是一组常见的疾病,包括炎症性肠病、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肠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他们需要特殊的护理来控制疾病的进展和减轻症状。
肠疾病病人的护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营养支持、疼痛管理、监测疾病进展、心理支持和教育患者。
首先,对于肠疾病病人,营养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疾病通常会导致肠道吸收功能下降、营养不良和丧失体重。
因此,护理人员应该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在患者无法通过口服获得足够营养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肠外营养。
其次,疼痛管理也是肠疾病病人护理的重要部分。
肠疾病常常伴随着腹痛和腹泻等症状,而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情况适时给予止痛药物。
同时,还可以通过应用热水袋或进行腹部按摩来缓解疼痛。
监测疾病进展是肠疾病病人护理的另一个重点。
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如血便、腹痛加重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心理支持对于肠疾病病人的康复和恢复也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安慰。
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组织一些心理干预活动,如音乐疗法、放松训练等,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提高抗病能力。
最后,教育患者和家属是肠疾病病人护理的必要措施。
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有关肠疾病的知识,包括病因、病程、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应该教导患者如何正确用药、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的改善。
通过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在肠疾病病人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始终坚持细致入微的护理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通过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和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54例中药滴注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3 . 1 . 2 有效 : 临床症状基本 消失 , 结肠镜复查粘膜轻度 炎症 反应及部分假息肉形成。 3 . 1 . 3 无效 : 经治疗后 临床症状 、 内镜所见及病理 检查 无改 善。 3 . 2 结果分 析 : 5 4例患 者 , 临床 治愈 2 4例 ( 4. 4 %) , 有效 2 9例 ( 5 3 . 7 %) , 无效 l 例( 1 . 9 %) , 总有效率 9 8 %以上。
・
பைடு நூலகம்
5 8・
哈尔滨 医药 2 0 1 3年第 3 3 卷第 1 期
5 4例中药滴注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肖振利 , 怀玲玲 , 宋丽 美 , 许慧 星 , 王 蕊
(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7 6 )
摘要 目的 探讨 中药 汤剂滴注式保 留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 炎的治疗护理效果 。方法 对 5 4例 溃疡性结肠 炎住 院病 人应 用 自制” 灌肠 1 号” 汤剂采用滴注式灌肠法保 留灌肠 , 同时对病人进行 心理、 饮食 等调 护。结果 5 4例 溃疡性 结肠 炎病 人 中药汤剂滴注式保留灌肠法治疗总有效率 9 8 % 以上 , 临床治愈 2 4例 ( 4 4 . 4 %) , 有效 2 9例 ( 5 3 . 7 %) , 无效 1例 ( 1 . 9 %) 。 结论 中药汤剂滴注式保留灌肠 , 药物直达患处 , 方法简捷 , 患者容 易接 受 , 延 长 了保 留时间 , 同时配合饮 食、 心理等护理 , 提 高了溃疡性 结肠 炎病人的治疗护理效果。 关键词 结肠 炎; 溃疡性 ; 保留灌肠 ; 中药 ; 护理 [ 中图分类号 】 1 1 2 4 2 [ 文献标识码] B 学科分类代码 : 3 6 0 4 0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型
轻型 腹泻每日4次以下,少量便血或无便血,无全身毒血症状,病程中往往有缓解、复发交替出现。 中型 腹泻每日4次以上,介于轻重之间,仅伴有轻微全身表现。 重型 腹泻6次/日以上,有明显粘液脓血,体温>37.7℃,脉搏90次/分,血红蛋白≤75g/L,ESR>30mm/h,血清蛋白<30g/L。体重明显减轻。
在较高倍镜下, 能在发红的炎性 粘膜嵴中看清楚 假息肉。在假 息肉间仅存在肌 层。
溃疡大肠炎的炎症 最初限制在黏膜, 这里黏膜由于溃疡 而受侵蚀破坏了周 围的黏膜
临床表现 消化系统表现 腹痛 发作期均有轻或中度腹痛,轻者或缓解期病人则无。多局限于左下腹或下腹,可涉及全腹。临床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
治疗要点
氨基水杨酸制剂 柳氮磺吡啶(简称SASP), 是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适用于轻型、中型或重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已有缓解者。 糖皮质激素 适用于对氨基水杨酸制剂疗效不佳的轻、中型病人,特别是重型活动期病人及暴发型病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免疫抑制剂 硫唑嘌呤或巯嘌呤可试用于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对糖皮质激素依赖的慢性活动性病例。
腹泻
病情监测 卧床休息,局部热敷,减少肠蠕动 慢性腹泻注意心理评估 饮食少渣,易消化食物 去除病因为主 注意肛周保持清洁干燥
营养失调
#2022
其他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 与肠道炎症有关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肠道炎症致长期频繁腹泻有关 潜在并发症 中毒性结肠扩张、直肠结肠癌变、大出血 焦虑 与病情反复迁延有关 知识缺乏 缺乏本病的预防与治疗知识
并发症
中毒性巨结肠 出血 癌变 急性肠穿孔 肠梗阻
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 可有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急性期白细胞计数增多。 粪便检查 显微镜检有红、白细胞与巨噬细胞。 结肠镜检查 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弥漫性分布,粘膜有多发性溃疡、充血、水肿;或粘膜粗糙呈颗粒状、血管模糊、脆而易出血;也可见假性息肉,结肠袋变钝或消失。对重症病人应慎重,防止肠穿孔。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临床护理

2012年第9期若长期处于高压,机体得不到放松和恢复,必然造成机体平衡失调,导致身心疾病,因而提高自身适应能力,是根本解决问题方法。
2.1.1正确对待工作压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放松方法:急诊护士要在长期的护理实践中自觉地学习,养成对急诊工作的特殊敏感性,熟练掌握急救技能,把紧张的抢救变成熟练有序的工作。
当我们感到自己有压力时可自我评估,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放松方法,以释放和调节情绪。
如作深呼吸,向关心信任自己的亲人、朋友倾诉,体育运动,散步或听音乐等。
2.1.2不仅要注重生命的抢救,也要注重护患沟通:在急诊中,患者亲属会出现焦虑、攻击和否认等一系列身心反应。
护士在紧张的抢救过程中,用恰当的语言向家属进行解释和精神安慰,避免使用刺激性或冲突性的语言,不使用肯定或绝对性的语言,万一抢救不成功,也能取得家属的理解,这样既使病人及其家属主动配合治疗,又能保护医护的自尊。
2.1.3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技术:急诊科护士需不断学习,掌握较全面的医疗护理知识,熟练掌握急救程序,这样才能在抢救过程中,做到忙而不乱,得心应手。
另外,急诊医学进展迅速,急诊护士的知识结构也需要不断更新,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了解、学习急诊医学领域的新进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配合医疗急救。
2.1.4培养健康人格及工作态度:护士要认识造成工作倦怠感的因素,还要积极地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
护士要学会自我调节,选择积极的应对策略,释放内心的压力。
2.2管理者的支持:管理者在临床管理中对护理人员工作倦怠感的理解和支持是缓解护士工作压力的有效途径。
护理管理者应设法消除工作情境中可引起护士工作倦怠感的因素,具体如明确护士的工作职责、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减轻护士的负荷等。
管理者还应注重对护士的支持,包括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两方面,如优化医院的人员配置,改善工作条件以及对医护人员的劳动予以认可和积极评价。
管理者还应组织护士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内容包括人际沟通技巧、正确应对方式等。
溃疡性结肠炎,饮食护理要需知

溃疡性结肠炎,饮食护理要需知发布时间:2021-06-15T08:03:19.99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21年第2期作者:张晓秋[导读] 但20-40岁患者居多,病情严重程度不一,有缓解和反复发作的趋势。
四川省渠县人民医院四川渠县 635200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炎症,又称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
该疾病可发作于任何年龄段,但20-40岁患者居多,病情严重程度不一,有缓解和反复发作的趋势。
1.病因和发病机制该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本病多病发结节性红斑、关节炎、眼色素层炎等自身免疫性肠外表现,本病在血缘家族具有更高的发病几率。
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主要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可延伸到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
病变一般仅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少数重症患者可累及肌层,活动期黏膜呈现弥漫性炎症反应,可见水肿、充血,病变早期为局部结肠黏膜广泛的充血水肿,并可形成无数微小脓肿,在溃疡破裂后形成大小不等的溃疡。
结肠炎症在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中,大量新生肉芽组织增生,常出现炎性息肉,黏膜不断破坏和修复,丧失其正常结构。
2.临床表现溃疡性结肠炎的特征为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起病多数较慢,很少有急性发病的情况。
病程呈慢性经过,数年至数十年不等,常有反复发作或持续加重,偶尔有急性暴发性过程,精神刺激、过度劳累、饮食失调都是该疾病的诱因。
2.1消化系统表现腹泻是最主要的症状,粘液脓血便是该疾病活动期的重要表现,腹泻的程度轻重不一,轻者每天2-4次;重症患者甚至能达到10次以上;轻型以及病变缓解期可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的症状,活动期有轻度或重度腹痛,为左下腹或者下腹的镇痛。
2.2全身表现急性期或者急性发作期常常有低度或中度发热,重症患者可有高热以及心跳加快,在病程发展过程中,可出现消瘦、衰弱、贫血、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以及营养不良等表现。
2.3肠外表现常有结节性红斑、关节炎、眼色素葡萄膜炎、口腔黏膜溃疡、慢性活动性肝炎、溶血性贫血等免疫状态异常之改变。
《内科护理学》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护理

02
护理评估与诊断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症状起 始时间、发作频率、严重程度等 。
体格检查
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包括腹 部压痛、腹肌紧张等体征。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液、尿液等常规检查,了解患 者炎症程度及营养状况。
影像学检查
通过X线、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评估肠道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病情及营养状况,制定合理 的饮食计划,提供高热量、高蛋白、 低渣、易消化的食物。
饮食调整
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 食物,减少牛奶和乳制品的摄入,以 免加重肠道负担。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关心体贴患者,了解其心理需求,提供 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 心。
护理诊断与问题列
护理诊断
根据采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得出护理诊断。
问题列出
列出患者在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腹痛、腹泻等。
03
治疗措施及护理配合
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
药物治疗
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等,以控制炎症、缓解症状。
护理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 不良反应。
100%
药物治疗
使用抗炎药物和免疫抑制剂,控 制肠道炎症,降低狭窄或梗阻的 发生率。
80%
狭窄或梗阻处理
一旦出现肠道狭窄或梗阻,应立 即采取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 养支持等措施,必要时进行手术 治疗。
肠道穿孔或出血的应急处理
立即禁食
穿孔或出血时应立即停止进食,减轻肠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