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第五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教学资料
合集下载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距离测量(工程测量)

h i v
2、视线水平时视距测量公式
l m n (尺间隔) D Kl 100l
h i v
3、视线倾斜时视距测量公式
D Kl cos2 h D tan i v 1 Kl sin 2 i v
2
4、视距测量步骤:
(1)在A点上安置经纬仪(包括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i );
距离测量
距离测量概述:
距离测量是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之一,指测量两点间的水平长度。
距离测量的主要方法有 1. 视距测量—利用测量仪器的视距丝测距; 2. 钢尺量距—主要指钢卷尺量距; 3. 电磁波测距—测距仪、全站仪测距; 4. 卫星测距—GNSS测量
一、视距测量
1、视距测量原理 利用望远镜内十字丝分划板上的视距丝及刻有厘米分划的视距
标尺(地形塔尺或普通水准尺),根据光学原理可以同时测定两点间 的水平距离和高差;其中测量距离的相对误差约为1/300,低于钢尺 量距;测定高差的精度低于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视距测量广 泛用于地形测量的碎部测量中。
视距丝
2、视线水平时视距测量公式
l m n (尺间隔) D Kl 100l
K D往 -D返 = 1 1
12(D往 +D返)
D D
M
一般量距:K≤1/2000(平坦)
例:一条直线往测长327.47米,返测长327.35米,则其相对误 差为:
所以这次丈量结果是合格的,其最后成果是327.41米。若超过 限差要求,则应重测一次,取不超限的往返测进行计算。
2)倾斜地面上的钢尺量距
V1 V2
S1 S2 B2 B1
三、 电磁波测距
1、测距原理
光电测距仪是通过测量光波在待测距离D上往、返传播的时间t2D,计 算待测距离D:
工程测量4,5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电磁波测距技术大大减轻了距离测量的劳动强度, 也大大提高了作业精度和速度
建筑精选课件
11
4-3 光电测距仪简介
概况 分类
1. 按载波分 ① 微波测距仪 ② 激光测距仪 ③ 红外光测距仪
2. 按测程分
① 短程测距仪 ②(中<5程k测m距) 仪(5-15km)
③ 远程测距仪
(>15km)
建筑精选课件
12
建筑精选课件
7
4-2 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
经纬仪定线 尺段丈量 测定各段高差 尺段改正计算 计算全长和相对误差
计算往返测的各自长度 相对误差 = |往测–返测| / 往返均值
钢尺的检定
到检定机构的比长台进行
尺长方程式: lt= l0 + △l + α l0 (t-t0)
建筑精选课件
8
4-1-3 钢尺量距的误差分析
△f = - 8f2 / 3L0
A
B
f
△Lf=-(L/L0)3 .△f
七、丈量本身的误差
建筑精选课件
10
4-3 光电测距仪简介
概况
1941年瑞典物理学家Bergstrand在研究光速时 开发了高精度测量时间的技术
1948年瑞典AGA厂推出了第一台光波测 自距2仪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需求的增长和光学、 微电子学的发展,出现了红外测距、微波测距、激 光测距技术,统称为电磁波测距技术
经纬仪定线
概量分段,每段略短于尺长;打木桩、做标记
尺段丈量
施标准拉力,同时读数,每段移动钢尺位置量3 次,估读到0.5mm
测定各段高差
水准测量,往返进行,互差不超过±10mm
建筑精选课件
6
4-2 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
建筑精选课件
11
4-3 光电测距仪简介
概况 分类
1. 按载波分 ① 微波测距仪 ② 激光测距仪 ③ 红外光测距仪
2. 按测程分
① 短程测距仪 ②(中<5程k测m距) 仪(5-15km)
③ 远程测距仪
(>15km)
建筑精选课件
12
建筑精选课件
7
4-2 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
经纬仪定线 尺段丈量 测定各段高差 尺段改正计算 计算全长和相对误差
计算往返测的各自长度 相对误差 = |往测–返测| / 往返均值
钢尺的检定
到检定机构的比长台进行
尺长方程式: lt= l0 + △l + α l0 (t-t0)
建筑精选课件
8
4-1-3 钢尺量距的误差分析
△f = - 8f2 / 3L0
A
B
f
△Lf=-(L/L0)3 .△f
七、丈量本身的误差
建筑精选课件
10
4-3 光电测距仪简介
概况
1941年瑞典物理学家Bergstrand在研究光速时 开发了高精度测量时间的技术
1948年瑞典AGA厂推出了第一台光波测 自距2仪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需求的增长和光学、 微电子学的发展,出现了红外测距、微波测距、激 光测距技术,统称为电磁波测距技术
经纬仪定线
概量分段,每段略短于尺长;打木桩、做标记
尺段丈量
施标准拉力,同时读数,每段移动钢尺位置量3 次,估读到0.5mm
测定各段高差
水准测量,往返进行,互差不超过±10mm
建筑精选课件
6
4-2 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视距测量(工程测量)

视距测量是利用视距丝
配合标尺读数来完成的。
望远镜十字丝环
一、视距测量的原理
对于倒像望远镜:下丝在标尺上的读数为a,
固定值
(约34°23′)
上丝在标尺上的读数为b,
视距间隔 L(L=a-b),
则水平距离D有:
1 2
=
=
1
2
通常情况下k=100
= = 100
2
B
i
i
h
HB
A
HA
D
′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使中丝读数等于仪器高i,
则上式可简化为:
1
ℎ = sin 2
2
三、视线倾斜时的视距测量
例题:如上图,在A点量取经纬仪高度i=1.400m,
M
M′
N
望远镜照准B点标尺,中丝、上丝、下丝读数分别
l
E
为v=1.400m,b=1.242m,a=1.558m,α=3°27´,
任务2
视距测量
一、视距测量的原理
二、视线水平时的视距测量
三、视线倾斜时的视距测量
视距测量是用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望远
镜内的视距装置,根据几何光学和三角学原理,
同时测定水平距离和高差的方法。方法操作简
便、迅速,不受地面起伏的限制。虽然精度比
较低(约1/300),但可广泛应用于地形图
碎部测量等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a2
a1
v1
l1
b1
i
v2
b2
2
A
1
D1
D2
h2
l2
h2
二、视线水平时的视距测量
测站点到立尺点的高差为: = = 100
测量学第五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线

5.3.1
1.脉冲法
红外测距仪的测量距原理
测定光在距离D上往返传播的时间,即测定发 射光脉冲与接收光脉冲的时间差⊿t,则测距 公式如下: 1 c。 D= 2 n ⊿t g 式中: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ng—光在大气中传输的折射率。
2.相位法 通过测定相位差来测定距离的方法,称为相位法测距。 设调制光的角频率为,则调制光在测线上传播时的相位延 迟为 = ⊿t= 2π f ⊿t ⊿t= / (2π f) 1 c。 D= 2 n f 2π g D= 2π
改正计算:⊿D=K+RD
2.气象改正 仪器在野外测量时气象元数与仪器的标准气象元素 不一致,使测距值产生系统误差。对于高精度测量,实 际观测必须加气象改正: 如: ⊿D=28.20.029p 1+0.0037t
式中:p——观测时的气压,mPa t——观测时的温度,℃; ⊿D——每100m为单位的改正值。 3.倾斜改正
平坦地区钢尺量距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l/3000.在困难地区相 对误差也不应大于 1/1000。 3.精密量距 当量距精度要求在1/10000以上时,要用精密量距法。 量距是用经过检定的钢尺或因瓦尺。丈量组由五人组成,两 人拉尺.两人读数,一人指挥并读温度和记录。丈量时后尺 手要用弹簧秤控制施加给钢尺的拉力。这个力应是钢尺检定 时施加的标准力(30m钢尺,一般施加100N);
测距仪的标称精度:
M=±(a+b×10-6 D)= a(mm)+b(ppm)
a----固定误差 5.3.4 全站仪及其使用 测距仪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单测距仪 与光学经纬仪或电子经纬仪以 积木方式组合的半站仪 b----比例误差
与电子经纬仪结合成一体的全 站仪。
第5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PPT课件

3
第3页/共58页
§5.1 钢尺量距
一般量距方法 量距相对精度1200015000 精密量距方法 量距相对精度110000140000
5.1.1 量距用的工具: 钢卷尺,花杆,测钎
1.钢卷尺 尺长与规格:20米、30米、50米,钢质,涂塑或不涂塑。 刻度与注记:毫米刻度,注记厘米、分米、米。零分划位 置有不同,分刻线尺和端点尺两种。
2021年5月31日星期一
6
第6页/共58页
5.1.3 丈量方法(往返丈量))
1. 在平坦地面丈量
距离用下式计算:D=nl+Δl 式中:l——整尺段的长度;
n——丈量的整尺段数; l——零尺段长度。
往返丈量较差 D = D往-D返
1 距离平均值 D平= (D往+D返) 2
2021年5月31日星期一
2021年5月31日星期一
29
第29页/共58页
相位式测距原理
调制频率与测尺长度的关系
调制频 15MHz 7.5MHz 1.5MHz 150kHz 75kHz 15kHz 率f
测尺长 10m 20m 100m 1km 2km 10km 度λ/2
精度 1cm 2cm 10cm 1m
2m 10m
2021年5月31日星期一
2.花杆 定线用(量距时标定直线量距的前进方向) 3.测钎 量距时在地面标定尺段端点位置。
2021年5月31日星期一
4
第4页/共58页
钢卷尺
皮尺
测绳
测钎 花杆
端点尺
刻线尺
2021年5月31日星期一
5
第5页/共58页
5.1.2 直线定线
1. 两点间目估定线
2. 两点间互不通视定线
第5章距离测讲义量与直线定向

果。
B
测钎
l
A
SAB nll 为整尺段长、 为l 余长.
2)水平量距和倾斜量距
✓ 当地面起伏不大时,可采用水平量距法(图a); ✓ 当地面倾斜且坡度均匀时,可采用倾斜量距法(图b)。
D S2 h2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防止丈量错误,通常采用往 返丈量取中数为丈量结果。
➢用相对误差衡量测量精度,即
3、倾斜改正
lh d l (l 2 h 2 )1/2 l
l [ (1
h2 l2
)1/2
1]
l[(1 h 2 1 h 4 ) 1] 2l2 8 l4
- h2 2l
任一距离丈量值改正后的水平距离为:
lh d
dil ld lt lh
再计算往返测距离及其平均值,最后计算相对误差K<K容。
3、倾斜改正:
Sh
h2 2S'
0.0137m
4、实际平距:
S S ' S k S t S h 2.9 3m 3 46
4.2.5 钢尺量距的误差分析
1、定线误差 (结果偏大,认真定线,丈量时钢尺边必须紧贴 定向点。 )
2、尺长误差 (钢尺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不符的误差。 具有积累性,丈量距离越长,误差越大。) 3、温度误差(温度变化1℃,丈量30m距离的影响为0.4mm,
4-2 卷尺量距
4.2.1 量距工具 ✓钢(皮)尺量距就是利用具有标准长度的钢
(皮)尺直接量测地面两点间的距离,又称为 距离丈量。
✓根据量距不同精度要求,所用工具、方法 也不同:钢制带尺、因瓦尺、皮尺。
1)钢(皮)尺:长度有20米、30米及50米等。
分为刻线尺和端点尺: ➢ 刻线尺:钢尺前端有一条刻线作为尺长的零分划线。 ➢ 端点尺:零点位于尺端,即拉环外沿。来自K D往-D返 = 1 1
B
测钎
l
A
SAB nll 为整尺段长、 为l 余长.
2)水平量距和倾斜量距
✓ 当地面起伏不大时,可采用水平量距法(图a); ✓ 当地面倾斜且坡度均匀时,可采用倾斜量距法(图b)。
D S2 h2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防止丈量错误,通常采用往 返丈量取中数为丈量结果。
➢用相对误差衡量测量精度,即
3、倾斜改正
lh d l (l 2 h 2 )1/2 l
l [ (1
h2 l2
)1/2
1]
l[(1 h 2 1 h 4 ) 1] 2l2 8 l4
- h2 2l
任一距离丈量值改正后的水平距离为:
lh d
dil ld lt lh
再计算往返测距离及其平均值,最后计算相对误差K<K容。
3、倾斜改正:
Sh
h2 2S'
0.0137m
4、实际平距:
S S ' S k S t S h 2.9 3m 3 46
4.2.5 钢尺量距的误差分析
1、定线误差 (结果偏大,认真定线,丈量时钢尺边必须紧贴 定向点。 )
2、尺长误差 (钢尺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不符的误差。 具有积累性,丈量距离越长,误差越大。) 3、温度误差(温度变化1℃,丈量30m距离的影响为0.4mm,
4-2 卷尺量距
4.2.1 量距工具 ✓钢(皮)尺量距就是利用具有标准长度的钢
(皮)尺直接量测地面两点间的距离,又称为 距离丈量。
✓根据量距不同精度要求,所用工具、方法 也不同:钢制带尺、因瓦尺、皮尺。
1)钢(皮)尺:长度有20米、30米及50米等。
分为刻线尺和端点尺: ➢ 刻线尺:钢尺前端有一条刻线作为尺长的零分划线。 ➢ 端点尺:零点位于尺端,即拉环外沿。来自K D往-D返 = 1 1
《工程测量》第五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作法: “比尺场”为理想的砼条形场地,埋有尺段标志。将
待检定的钢尺,用精密量距的方法,对该标准距离L
进行丈量。通过对量距结果的整理,得出该钢尺的
尺长方程式。
。比尺场示意图 。
。
。
L
尺长方程式: = 0+d+(t-t0)×0
0—— 钢尺名义长(m); d—— 尺长改正值(mm);
t0—— 标准温度,一般取20℃; t ——丈量时温度(℃)
设A、B两点互相通视,要在A、B两点的直线上标 出分段点1、2点。
先在A、B点上竖立标杆,甲站在A点标杆后约一 米处,指挥乙左右移动标杆,直到甲从在A点 沿标杆的同一侧看到A、2、B三支标杆成一条 线为止。
经纬仪定线
设A、B两点互相通视,将经纬仪安置在A点,用 望远镜纵丝瞄准B点,制动照准部,望远镜上 下转动,指挥在两点间某一点上的助手,左右 移动标杆,直至标杆像为纵丝所平分。
钢尺有卷放在圆盘形的尺壳内的,也有卷放在 金属尺架上的。钢尺的基本分划为毫米,在每 厘米、每分米及每米处印有数字注记。
根据零点位置的不同,钢尺有端点尺和刻划尺 两种。端点尺是以尺的最外端作为尺的零点; 刻线尺是以尺前端的一刻线作为尺的零点。
钢尺量距的辅助工具有:
•测钎(measuring rod) •标杆(measuring bar) •垂球(plumb bob)
高差一般为分米级。 用途:主要用于碎部测量。
(地形点的距离与高差)。
二、视距测量原理:
1、视线水平时
D 100l
hiS
l __上下丝间隔(视距间隔)(l =m-n)
i__仪器高 s__中丝读数
m
nl S
m
i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钢尺量距(工程测量)

钢尺一般量距记录及成果计算
往测
线段
尺段
长/m
返测
尺
段
数
余长数
/m
总长/m
尺段
数
余长数
/m
总长/m
往返差
/m
相对精
度
往返平均
/m
AB
30
5
27.478
177.478
5
27.452
177.452
0.026
1/6 800
177.465
BC
50
2
46.935
146.935
2
46.971
146.971
0.036
一、钢尺量距的工具
任务1
二、直线定线
钢尺量距
三、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四、钢尺量距的检核和精度
距离测量是测量的基本工作之一。距离通常指地面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简称平距。距离测量的
常用方法有:钢尺量距、视距测量和光电测距等。
钢尺量距
视距测量
光电测距
一、钢尺量距的工具
钢尺量距用到的工具主要有钢尺、标杆、测钎及垂球等,精密量距时还用到温度计和弹簧称。
一般建筑放样的精度要求。
三、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1.平坦地面量距
在平坦地面上,可直接沿地面丈量水平距离。如下图,所量整尺段数为n。最后不足一整尺段
的长度称为余长,用q表示,则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为: D = nl + q
其中:n —尺段数;
l — 钢尺的尺长;
q —不足一整尺的余长。
三、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1/4100
146.953
一、钢尺量距的工具
1.钢尺
指钢制带状尺,尺宽10-15mm,厚约0.4mm,长度有20m、30m和50m等。钢尺整个尺长
往测
线段
尺段
长/m
返测
尺
段
数
余长数
/m
总长/m
尺段
数
余长数
/m
总长/m
往返差
/m
相对精
度
往返平均
/m
AB
30
5
27.478
177.478
5
27.452
177.452
0.026
1/6 800
177.465
BC
50
2
46.935
146.935
2
46.971
146.971
0.036
一、钢尺量距的工具
任务1
二、直线定线
钢尺量距
三、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四、钢尺量距的检核和精度
距离测量是测量的基本工作之一。距离通常指地面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简称平距。距离测量的
常用方法有:钢尺量距、视距测量和光电测距等。
钢尺量距
视距测量
光电测距
一、钢尺量距的工具
钢尺量距用到的工具主要有钢尺、标杆、测钎及垂球等,精密量距时还用到温度计和弹簧称。
一般建筑放样的精度要求。
三、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1.平坦地面量距
在平坦地面上,可直接沿地面丈量水平距离。如下图,所量整尺段数为n。最后不足一整尺段
的长度称为余长,用q表示,则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为: D = nl + q
其中:n —尺段数;
l — 钢尺的尺长;
q —不足一整尺的余长。
三、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1/4100
146.953
一、钢尺量距的工具
1.钢尺
指钢制带状尺,尺宽10-15mm,厚约0.4mm,长度有20m、30m和50m等。钢尺整个尺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距离测量方法:钢尺量距,视距测量,
电磁波测距,三角测量法,卫星测距 等。
引言
钢尺量距(steel tape DM):是用钢卷尺沿地 面直接丈量距离;
电磁波测距(EDM):是用仪器发射并接收电磁波, 通过测量电磁波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时间 解算出距离;
视距测量(Stadia measurement):是利用经纬 仪或水准仪望远镜中的视距丝及视距标尺按几 何光学原理进行测距;
dlldltlh
精密量距的成果见表
钢尺号码:NO:11 钢尺名义长度l0=30m
钢尺膨胀系数:0.000012 钢尺检定长度l’=30.0025
钢尺检定时温度t0:20℃ 计算者: 钢尺检定时拉力:100N 日期:
尺段 实 编号 测
次 数
前尺 读数
(
(m)
温度 (℃)
《工程测量》第五章 距离测量 与直线定向
章节要目
钢尺量距 视距测量 电磁波测距仪 全站仪 直线定向
引言
测量距离实质:两点间的距离指两点
间的水平直线距离,即两点投影在水 平面上的距离。如果测量的是斜距 (Slope distance),必须换算成水平 距离(Horizontal distance)。
钢尺有卷放在圆盘形的尺壳内的,也有卷放在 金属尺架上的。钢尺的基本分划为毫米,在每 厘米、每分米及每米处印有数字注记。
根据零点位置的不同,钢尺有端点尺和刻划尺 两种。端点尺是以尺的最外端作为尺的零点; 刻线尺是以尺前端的一刻线作为尺的零点。
钢尺量距的辅助工具有:
•测钎(measuring rod) •标杆(measuring bar) •垂球(plumb bob)
三角测量 (Triangulation)法间接测距:三角 学原理间接测出距离。
卫星测距(Satellite ranging ):利用GPS定位 设备,测定两点间的距离。
钢尺
•
皮尺
测钎
花杆
经纬仪
电子经纬仪+测距仪
反光镜
GPS接收机
§5.1 钢尺量距
1.基本工具:钢尺
钢尺是用钢制成的带状尺,尺的宽度约10~15 mm,厚度约0.4mm,长度有20 m、30 m、 50 m等几种。
方法:用钢尺对一段精确的标准长度进行丈量,从而求得
钢尺的尺长改正数。该检定场地也称为“比尺场”。
作法: “比尺场”为理想的砼条形场地,埋有尺段标志。将
待检定的钢尺,用精密量距的方法,对该标准距离L
进行丈量。通过对量距结果的整理,得出该钢尺的
D n l l
式中:n 尺段数 l 钢尺长度
l 不足一整尺的余长
(2.)高低不平地面丈量
用水平钢尺法。丈量时将钢尺抬起拉平,端点位置一般 用垂球投向地面。
钢尺一般量距——检核
要求:往返丈量 ,返测重新定线,量距精度以 相对误差表示:
K D往D返
1
1
D
D
M
D往 D返
D
1 2(D往
D返)
一般地区应K不大于1/3000,在量距困难地区应不大于1/1000。 精度满足要求后,取往返观测距离的平均值 作为最终丈量 结果。
精密量距时还需要 •弹簧秤 •温度计 •尺夹。
基本工具:因瓦尺,是用镍铁合金
形状是线状,直径1.5mm,长度为24m,尺身无分 划和数字注记。在尺两端各连一个三棱形的分划 尺,长8cm,其上分划最小为1mm。因瓦基准尺 全套由4根主尺和一根8m或4m长的辅尺组成。
因瓦尺因受温度变化引起尺长伸缩变化小, 量距精度高,可达到1/1 000 000,可用于 精密量距,但量距十分繁琐,常用于精度要 求很高的基线丈量中。
为减小照准误差,精密定线时,可以用直径更细 的测钎或垂球线代替标杆。
B C
D
A
经纬仪定线
3、量距方法
根据量距精度有两种方法:
钢尺一般量距:整尺法量距 钢尺精密量距:串尺法量距
根据地形不同:
水平量距法 倾斜量距法
(1.)钢尺一般量距——整尺法量距
丈量工作一般由两人进行。平坦地区,量距精度 要求不高,直接将钢尺沿地面丈量,不加温度改 正和不用弹簧称控制拉力。
高差 (m)
温度 改正数
(mm)
尺长 改正数
(mm)
倾斜 改正
数
(mm)
改正后 尺段长 (m)
1 29.9360 0.0700 29.8660
A1 2
400
755
645 25.8 -0.152 +2.1 +2.5 -0.4
3
500
850
650
平
29.8652
均
29.8694
5. 钢尺检定
目的:求得钢尺两端点刻划间的实际长度。
设A、B两点互相通视,要在A、B两点的直线上标 出分段点1、2点。
先在A、B点上竖立标杆,甲站在A点标杆后约一 米处,指挥乙左右移动标杆,直到甲从在A点 沿标杆的同一侧看到A、2、B三支标杆成一条 线为止。
经纬仪定线
设A、B两点互相通视,将经纬仪安置在A点,用 望远镜纵丝瞄准B点,制动照准部,望远镜上 下转动,指挥在两点间某一点上的助手,左右 移动标杆,直至标杆像为纵丝所平分。
例如:AB的往测距离162.78米,返测距离162.73米,则相对 误差:
(3.) 精密量距—串尺法量距
量距精度要求在1/10000以上时。方法步骤: 第一步:经纬仪定线,概量,分段钉尺段桩; 第二步:经纬仪定线,划量距标记; 第三步:量距:5人一组,弹簧称控制拉力(30米 钢尺施加
100N力),温度计测温度。读数到0.5mm,每段读数3次, 距离误差小于3mm,取平均值。 第四步:水准仪测尺段桩顶高差。往返测。 第五步:往返丈量 第六步:成果整理
表5-1 精密量距记录计算表
4、钢尺精密量距:成果整理
1、尺长改正: 2、温度改正:
钢尺的名义长度为l0,在标准温度、标 准拉力下经检定的实际长度为ι,则尺
长改正数为: lltd (tl lt00)l0ll
为钢尺的膨胀系数, =0.0000125m/10C
3、倾斜改正:
lh
h2 2l
每一尺段经三项改正后的水平距离为:
2、直线定线
条件:两点间的距离大于钢尺长度或地面起伏较大, 需分段(breaking)丈量。
要求:分段点位于同一直线上。 直线定线:将分段点标定在一条直线上的工作。(距
离较长或起伏较大) 方法:
(1)目估直线定线(目估定线):用人眼二点一 线原理。适用于钢尺一般量距。
(2)经纬仪直线定线:精度高。钢尺精密量距。
电磁波测距,三角测量法,卫星测距 等。
引言
钢尺量距(steel tape DM):是用钢卷尺沿地 面直接丈量距离;
电磁波测距(EDM):是用仪器发射并接收电磁波, 通过测量电磁波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时间 解算出距离;
视距测量(Stadia measurement):是利用经纬 仪或水准仪望远镜中的视距丝及视距标尺按几 何光学原理进行测距;
dlldltlh
精密量距的成果见表
钢尺号码:NO:11 钢尺名义长度l0=30m
钢尺膨胀系数:0.000012 钢尺检定长度l’=30.0025
钢尺检定时温度t0:20℃ 计算者: 钢尺检定时拉力:100N 日期:
尺段 实 编号 测
次 数
前尺 读数
(
(m)
温度 (℃)
《工程测量》第五章 距离测量 与直线定向
章节要目
钢尺量距 视距测量 电磁波测距仪 全站仪 直线定向
引言
测量距离实质:两点间的距离指两点
间的水平直线距离,即两点投影在水 平面上的距离。如果测量的是斜距 (Slope distance),必须换算成水平 距离(Horizontal distance)。
钢尺有卷放在圆盘形的尺壳内的,也有卷放在 金属尺架上的。钢尺的基本分划为毫米,在每 厘米、每分米及每米处印有数字注记。
根据零点位置的不同,钢尺有端点尺和刻划尺 两种。端点尺是以尺的最外端作为尺的零点; 刻线尺是以尺前端的一刻线作为尺的零点。
钢尺量距的辅助工具有:
•测钎(measuring rod) •标杆(measuring bar) •垂球(plumb bob)
三角测量 (Triangulation)法间接测距:三角 学原理间接测出距离。
卫星测距(Satellite ranging ):利用GPS定位 设备,测定两点间的距离。
钢尺
•
皮尺
测钎
花杆
经纬仪
电子经纬仪+测距仪
反光镜
GPS接收机
§5.1 钢尺量距
1.基本工具:钢尺
钢尺是用钢制成的带状尺,尺的宽度约10~15 mm,厚度约0.4mm,长度有20 m、30 m、 50 m等几种。
方法:用钢尺对一段精确的标准长度进行丈量,从而求得
钢尺的尺长改正数。该检定场地也称为“比尺场”。
作法: “比尺场”为理想的砼条形场地,埋有尺段标志。将
待检定的钢尺,用精密量距的方法,对该标准距离L
进行丈量。通过对量距结果的整理,得出该钢尺的
D n l l
式中:n 尺段数 l 钢尺长度
l 不足一整尺的余长
(2.)高低不平地面丈量
用水平钢尺法。丈量时将钢尺抬起拉平,端点位置一般 用垂球投向地面。
钢尺一般量距——检核
要求:往返丈量 ,返测重新定线,量距精度以 相对误差表示:
K D往D返
1
1
D
D
M
D往 D返
D
1 2(D往
D返)
一般地区应K不大于1/3000,在量距困难地区应不大于1/1000。 精度满足要求后,取往返观测距离的平均值 作为最终丈量 结果。
精密量距时还需要 •弹簧秤 •温度计 •尺夹。
基本工具:因瓦尺,是用镍铁合金
形状是线状,直径1.5mm,长度为24m,尺身无分 划和数字注记。在尺两端各连一个三棱形的分划 尺,长8cm,其上分划最小为1mm。因瓦基准尺 全套由4根主尺和一根8m或4m长的辅尺组成。
因瓦尺因受温度变化引起尺长伸缩变化小, 量距精度高,可达到1/1 000 000,可用于 精密量距,但量距十分繁琐,常用于精度要 求很高的基线丈量中。
为减小照准误差,精密定线时,可以用直径更细 的测钎或垂球线代替标杆。
B C
D
A
经纬仪定线
3、量距方法
根据量距精度有两种方法:
钢尺一般量距:整尺法量距 钢尺精密量距:串尺法量距
根据地形不同:
水平量距法 倾斜量距法
(1.)钢尺一般量距——整尺法量距
丈量工作一般由两人进行。平坦地区,量距精度 要求不高,直接将钢尺沿地面丈量,不加温度改 正和不用弹簧称控制拉力。
高差 (m)
温度 改正数
(mm)
尺长 改正数
(mm)
倾斜 改正
数
(mm)
改正后 尺段长 (m)
1 29.9360 0.0700 29.8660
A1 2
400
755
645 25.8 -0.152 +2.1 +2.5 -0.4
3
500
850
650
平
29.8652
均
29.8694
5. 钢尺检定
目的:求得钢尺两端点刻划间的实际长度。
设A、B两点互相通视,要在A、B两点的直线上标 出分段点1、2点。
先在A、B点上竖立标杆,甲站在A点标杆后约一 米处,指挥乙左右移动标杆,直到甲从在A点 沿标杆的同一侧看到A、2、B三支标杆成一条 线为止。
经纬仪定线
设A、B两点互相通视,将经纬仪安置在A点,用 望远镜纵丝瞄准B点,制动照准部,望远镜上 下转动,指挥在两点间某一点上的助手,左右 移动标杆,直至标杆像为纵丝所平分。
例如:AB的往测距离162.78米,返测距离162.73米,则相对 误差:
(3.) 精密量距—串尺法量距
量距精度要求在1/10000以上时。方法步骤: 第一步:经纬仪定线,概量,分段钉尺段桩; 第二步:经纬仪定线,划量距标记; 第三步:量距:5人一组,弹簧称控制拉力(30米 钢尺施加
100N力),温度计测温度。读数到0.5mm,每段读数3次, 距离误差小于3mm,取平均值。 第四步:水准仪测尺段桩顶高差。往返测。 第五步:往返丈量 第六步:成果整理
表5-1 精密量距记录计算表
4、钢尺精密量距:成果整理
1、尺长改正: 2、温度改正:
钢尺的名义长度为l0,在标准温度、标 准拉力下经检定的实际长度为ι,则尺
长改正数为: lltd (tl lt00)l0ll
为钢尺的膨胀系数, =0.0000125m/10C
3、倾斜改正:
lh
h2 2l
每一尺段经三项改正后的水平距离为:
2、直线定线
条件:两点间的距离大于钢尺长度或地面起伏较大, 需分段(breaking)丈量。
要求:分段点位于同一直线上。 直线定线:将分段点标定在一条直线上的工作。(距
离较长或起伏较大) 方法:
(1)目估直线定线(目估定线):用人眼二点一 线原理。适用于钢尺一般量距。
(2)经纬仪直线定线:精度高。钢尺精密量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