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的方法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5.联想想象法
要使扩展的文字有意蕴,就要同 中求异、异中求新、新中求优。 在内容上或发挥想象,合理创 造;或发散思维,多方联想; 或利用生活经验展开联想、想 象,搜寻自己记忆中的情境, 把它描绘出来。
【例5】 假设你是一位画家,请你以“骤雨初 歇”为题构思一幅图画,使之富有含蓄的诗 意美。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你想象中的画面。 (不超过80个字)
4.巧用修辞法
有些句子只用补充附加成分的办法, 不足以达到题干要求的具体、生动、 形象,这就需要在简单修饰的基础上, 充分使用修辞手法进行适当的描写和 渲染,以增强表达效果。
【例4】 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的 文字,并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70 个字左右。
• 青年 老年 梧桐树 无论
【思路导引】 充分利用题目所提供的词语 的暗示性,构思一段描写梧桐树在青年时 期和老年时期的状态的文字;展开合理的 想象,运用指定的修辞手法,对梧桐树进 行适当的描写即可。也可从“无论青年和 老年都喜欢梧桐树”的角度构思,但修辞 的运用仍然可以定在“梧桐树”上。
“细雨”是描写的对象,而“悄悄”描写的 是情态氛围,这些词语限定了扩展语句的 情调和内容,扩展的语句在情调上应带有 一种诗意的美。同时,考生还要注意题干 要求,“扩展成三个单句组成的复 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题模板】 定 +主+ [状] +谓+ 定 +宾+ 补 (枝叶成分——定、
专题24 拓展讲义:语言文字运用之扩展、压缩语段-2023年初升高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解析版)

专题24 语言文字运用之扩展、压缩语段学习目标1、掌握扩展语段的方法;2、掌握压缩语段的方法。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一、扩展语句扩展语句是指对现成的语句或语段进行扩充,要求考生根据具体语境,把原有句子加以阐述、发展或引申,使句子更丰富,表达更充分。
它既要求考生从原有的语句中悟出所暗示出的范围和方向,又要求考生在原句(或段)所限制的范围内尽量地发挥,能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联想、想象力和语言综合表达能力。
从类型上看扩展语句主要有“组词成句型”“句子扩展型”“开放式扩展”三种类型,“组词成句型”要侧重情景再现,“句子扩展型”重在使句意丰富,“开放式扩展”再现情境。
从内容上看有“记叙、抒情”“描写”“议论”“说明”,“记叙、抒情”往往带有“人物或事件”注意时间顺序、心理;“描写”往往带有“场景性”词句,注意空间、时间、心理活动的顺序排列;“议论”往往带有“抽象的、带有象征性”的词句,注意解说或推论的顺序;“说明”往往有名词性术语或解释性提示,注意空间、时间、事理顺序排列。
二、压缩语段压缩具体步骤:(1)反复审题,看清具体要求。
题干至少读两遍,看清各个点上的要求。
(2)辨明类型,确定压缩角度。
记叙:理清记叙要素及主要内容。
议论:推出论点和论据,理表逻辑关系。
说明:抓住对象的特征和说明顺序。
(3)理清层次,辨明主次,注意角度,决定如何取舍。
(4)考虑连贯,表达力求恰切。
如有上下文,须考虑连贯,同时语言的表达也要恰当。
做到既简明又连贯,绝对不能写出病句。
(5)回顾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如字数、标点、角度及其它要求。
专项练习一、语言表达1.(2021秋·天津静海·高一校联考期中)从下列所给六个意象中,任选四个写一段借景抒情的文字。
意象:夕阳、垂柳、石桥、青山、绿水、飞鸟要求:不超过100字,意境营造合理,能表达某种情感,语意连贯。
【答案】垂柳,依然如故,只是分外多情;青山,依然如故,只是分外妖饶;绿水,依然如故,只是分外澄澈!一抹殷红色的夕阳照在村边的石桥上,映照着父母归家之路。
压缩语段、扩展语句-高考语文一轮备考总复习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扩展语句:要求学生能够丰富给定的句子或语段,增加细节、修饰语或背景信 息,使表达更加生动、具体和完整,这考验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压缩语段:则需要学生提炼信息,去除冗余,保持语段核心意义的同时,使表达更加精炼和准确,体 现学生对语言精炼和概括能力的掌握。 2、思维发展与提升:扩展和压缩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判断力。学 生需要理解语句或语段的深层含义,判断哪些信息是核心,哪些是补充,从而做出恰当的添加或删减。 3、审美鉴赏与创造:在扩展语句时,学生可以通过恰当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优美 和富有表现力,展现审美鉴赏力;同时,创造性的表达也体现了个人的审美创造能力。 压缩语段则要求学生保持语段的美学结构和语言的韵律感,即使在精简中也能保持语言的艺术性。4、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扩展或压缩涉及文化背景的语句或语段,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特定文化现象的 理解,还能在语言运用中体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带”与“路”。它以文明对话为引领,强调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
平等对话与交流融合,其路径很清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贸易发展紧随,伴着人
民交往、文化交流,逐渐实现沿线国家民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平共处、共同
发展,最终达至民心相通,文化相融。
第一步:明 “一带一路”,是语段核心话题,围绕此话题,语段对
(二)、新闻的特点 ①时效性:迅速及时。(“新”)
②真实性:用事实说话。
③客观性:相对。
知识讲解
三、新闻6要素:五W一H
5W:Who(何人) When(何时) What(何事) Why(何因)
1H:How(何果)
语言运用扩展压缩语段

语言运用(1)·扩展、压缩语段【学习目标】1.掌握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基本题型题路,提高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不同语境中对语句进行扩展、压缩的方法。
3.用心体会语言之美,激情投入,快乐学习!【考点解读】“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
扩展语句要求将一句话的意思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
能力层次为E级。
扩展语句主要考查想象、联想、推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压缩语段主要考查筛选、提取和概括能力。
两种题目的思维方式正好相反。
头脑风暴·知新温故面对“扩展、压缩语段”这一考点,你在一轮复习中接触过哪些题目?你有哪些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动脑想一想,写下来,让你的已有经验成为你再次提升的基础。
自主学习·感悟提升【方法指导】一、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
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恰当的压缩语段,大致需要两种能力:一、筛选;二、概括。
根据表达方式,语段可以分为叙述类语段、说明类语段、议论类语段、描写类语段,要注意不同材料的重点。
(一)新闻语段压缩。
常见考查形式有:1.拟写一句话新闻一句话新闻是最简洁的新闻,要求高度概括,只要将主要的人、事交代清楚即可(时间性较强的动态新闻则应交代时间)。
一般常用主谓句,但不一定是个单句,比如: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昨天结束,中国选手包揽冠亚军。
(复句)2.拟写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有单标题和多标题(包括引题、正题、副题)之分,其中正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主要新闻事实,引题和副题用以说明背景、概述意义,或指出内容范围,作出内容提要等。
考试通常要求写单标题,并有字数限制。
因为标题要求高度概括,因此压缩时不必拘泥于新闻要素是否齐全,往往不需要时间、地点,只要求两个必备因素——人物(或单位、事物等)、事件,用语一般较直白、简洁,有时可运用比喻、借代、双关、对偶、引用等修辞方法,如《中国经济一直在“升温”》(比喻)。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备考指导

国法定节假 日调整 已制 定初 步方案 ,并将在本周 五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 意见 。 自“ 黄金周” 实施 以
语 言概括 、表达 出语段 的中心信息 的意思 ;4 答 ()
案 有较严格的限制. : 内容必须从材料 中提取 , 字数 必 须控制在规定 的范 围内。
来, 暴露 出一 些显而 易见的弊端 ,黄金周” “ 似乎 变 成 了“ 旅游周” 在新 制定 的这 个方案安排 中, 。 国家 法定节假 日的总天数不仅有所增加 , 明节 、 清 端午
和解题切入点 。要尽力拓展思维 , 力争做 到“ 精骛
八极, 心游万仞” 。
的雨巷 , 一个若 影若现 的撑着 油纸伞 的姑娘 ……
【 2为下面的短文续写一个画龙点睛的结 例 】
尾。
在语 言上 , 表述 要 准确 、 规范 、 动 , 生 优美 流 畅。标点也要正确无误 。要展现健康积极的思想 , 表达真情 实感或者生活 的哲理 , 切不可主次不分 , 几个方案进行 比较 ,使扩展后 的语句 能体现完整
【 析】 解 续写不是 简单 的延伸 , 建立 在对 而是
原 材料 思想 内容和 主 旨进行 概括 基 础上 的再 创
富。同时要保证前后衔接 自然 , 连贯有序 , 角度合
理, 层次严密 , 色彩一致 , 语境统一 。
造, 重在考查学 生的信息筛选能力 、 字概括能 文
【 区警示 】 ) 点不 突出 , 能紧紧 围绕题 力 、 造思 维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 。 误 (重 1 不 创
…
【 提示 】 原材料表 明, 续写应是“ 追忆 ”可见她 ,
不 是故 事中的一般角色 , 可能是关键人物 , 或者是 在选举 中有争议 的人物 。看来 “ 心事 重重 ,低 她” “ 着 头” “ ,步履沉重 ” 氛同也不妙 ,秋风瑟瑟 ” ; “ 。因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

一、扩展语句1. 教学目标了解扩展语句的概念,掌握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内容(1)扩展语句的概念与意义(2)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3)扩展语句的练习与指导3. 教学过程(1)讲解扩展语句的概念与意义(2)介绍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3)进行扩展语句的练习与指导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扩展语句的掌握程度。
二、压缩语段1. 教学目标了解压缩语段的概念,掌握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2. 教学内容(1)压缩语段的概念与意义(2)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3)压缩语段的练习与指导3. 教学过程(1)讲解压缩语段的概念与意义(2)介绍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3)进行压缩语段的练习与指导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压缩语段的掌握程度。
三、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1. 教学目标通过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方法(2)综合训练的练习与指导3. 教学过程(1)讲解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方法(2)进行综合训练的练习与指导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的掌握程度。
四、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策略与应用1. 教学目标了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策略与应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策略与方法(2)策略与应用的练习与指导3. 教学过程(1)讲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策略与方法(2)进行策略与应用的练习与指导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第一章:扩展语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1.2 教学内容扩展语句的定义与作用。
扩展语句的常见方法:添枝加叶、深入挖掘、合理想象。
扩展语句的实战演练。
1.3 教学步骤讲解扩展语句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举例讲解扩展语句的常见方法。
学生进行扩展语句的实战演练,教师点评指导。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完成一篇扩展语句的练习文章,要求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扩展。
第二章:压缩语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概括能力。
2.2 教学内容压缩语段的定义与作用。
压缩语段的实战演练。
2.3 教学步骤讲解压缩语段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举例讲解压缩语段的常见方法。
学生进行压缩语段的实战演练,教师点评指导。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完成一篇压缩语段的练习文章,要求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压缩。
第三章: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技巧。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两种技巧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全面把握能力。
3.2 教学内容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方法:先压缩后扩展,或先扩展后压缩。
结合实例讲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实战演练。
3.3 教学步骤讲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举例讲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方法。
学生进行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实战演练,教师点评指导。
3.4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完成一篇结合了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练习文章,要求运用所学方法进行结合。
第四章:高考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题型解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高考中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题型。
培养学生针对不同题型运用相应技巧的能力。
提高学生应对高考语文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近年高考中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题型。
讲解针对不同题型的应对策略。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扩展压缩第一部分 考点6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例】仿照画横线的句式扩展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并 加一句抒情议论性的话作收束。 童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童真的爱的目光下,一只 蝴蝶就是一只凤凰, 。 形式上例子的结构共性:一(量词) + (名词)就是一 (量词) + (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内容上例子的大意是: 在孩子眼里,所有的东西都是美好的、新奇的。根据形式与 内容方面的这些限制信息,可以填补为:一朵轻云就是一条 飞毯,一棵老树就是一个会讲故事的老人家,一湾小河就是 一片无比欢乐的海洋。啊,多么令人难忘的童年! 4.讲求方法,突出重点。 对于要求以一个名词为重点的扩展题,考生往往不能突 出这一重点而使重点转移。要使其成为重点,可以从形式和 内容两方面把握。 【例】根据以下情境,以“起跑线”为重点,写一段话。 情境:田径场上 本题要求以“起跑线”为重点,在形式上让这一名词作 陈述中心(主语),在内容上可以强调这一名词的重要作用。 扩展为:田径场上,那条富于神秘色彩的白色起跑线一时间 成了运动员们迈向成功的起点、亿万观众关注的焦点。
②阅读材料,筛选信息。抓住重要句(首括句、总结句、 过渡句);把握关键词(尽语概括抽象为新词);注意附加 条件(特别是题干中提示的或限制的条件)。 ③选择形式,组合信息:选择句式,安排层次。 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通常采用陈述句式。“人物+事件+
1.题型。
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2.方式。 在第五大题中考查,一般单独命题,也可与语言运用的
其他考点综合命题。
3.内容。 扩展语句的考查,在内容上呈开放性特征,同时紧密结
合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压缩语段涉及概括内容要点、
提取关键词、下定义等。
基本技能
一、复习方法 1 .了解并掌握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题型,及其 解题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 2 .多动手实战练习。通过练习,熟悉题型,提高 学生解题能力,增强答题规范意识。 3 .做题之前,必须认真审察题干,明确答题要求。 题干至少读两遍,看清各个要求。 二、解题思路 (一)扩展语句 1 .仔细研读原句,把握扩展的基点。扩展基点即 是这句话中说得比较含蓄、概括而有待“丰富”的内容。 2 .明确答题要求,把握扩展方向。要仔细阅读题 干的“提示和要求”,领会扩展的目的,充分考虑语境 对陈述对象、语意语气、审美情趣等的制约,明确语句 明示或暗示的具有可能性的扩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握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的方法2009年1月17日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高考该测试点的考查形式,掌握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的方法。
教学内容:扩展语句的考查要求考生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想象、联想等手段,使语句更加充实丰富,目的是为了将句子说得具体、生动、形象、精确。
扩展语句类试题的解答,要求答题者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如丰富的词汇、多彩的语句,而且要有多维的表达、敏锐的语感,要具有综合运用多种语文知识、采用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运用多种表达技巧的能力。
一、从对高考试题和一些训练材料中本测试点的训练题的分析来看,目前该测试点考查的形式主要有下列几种:⑴情景演绎式扩展,就是提供一个具体的情景,要求考生根据这一情景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展。
2000年高考第27题,要求“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情景二:考试前夕我歌声题中提供了两种情景,扩展出的内容只要与这两种情景相一致,且能以歌声为重点即可。
考生要根据题干中规定的情景展开合理的想象,增加与这些情景相关的内容,使这些情景变得生动形象,丰富饱满。
⑵中心阐发式扩展,就是提供一句话作为扩展的中心内容,要求考生围绕这一中心内容进行扩展。
基本方法就是以提供的语句为中心内容加以阐释、发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语句或语段。
如:将“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句话扩展成一段话,使它符合如下要求:①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释;②提供的语句必须放在段尾;③不超过80个字。
做这个题目,主要采用阐释的方法进行扩展。
当然,这种方法也可用于描述和叙述性的语句。
⑶枝叶添加式扩展,就是提供一句简单的话语,要求考生为它增加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的成分,使它变得生动具体,血肉丰满。
这种形式主要通过增加句子的定语、状语和补语等附加成分进行扩展。
如:将“她在上海南京路购物”一句话扩展,使其生动形象,不超过30个字。
句子结构完整,地点交代明确,事件叙述清楚,我们可主要通过添加附加成分,使叙述具体形象。
⑷续写补写式扩展,就是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能根据所提供的具体的语言环境补写或续写一段话或一句话。
补写或续写的句子必须做到与原句文意相通,中心一致,语境和谐,句式相类,甚至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也应和原句保持一致,当然,关键的是必须符合题干所规定的要求。
如:揣摩文意,注意句式,把下面这段话补写完整。
“古人对牡丹和荔枝有过这样的评论:‘花之艳为牡丹,然而不实;累累结为荔枝,然花不艳。
’句中贬大于褒,我很为它们鸣不平。
如果我们用宽厚的态度去看待事物,应把古人的评论改为”。
从内容上分析,作者主要是为了一反古人对牡丹和荔枝的评价而要表明自己的看法,句式上古人采用了转折复句,前半句为褒,后半句为贬,语意上贬强于褒。
解题时,应从以上的分析入手,做到内容上反古人之意,句式上与原文相一致,语体上要采用书面语言。
值得注意的是,续写补写式扩展,不同于仿写,也不同于一般的造句,它要求表意前后一致,语言形式前后一致,要使前后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考生在做这类试题时首先要认真审读题干,明确试题要求;其次要把握所提供文段或文句的语脉,搞清整个语段或句子前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要注意语言表达形式上的相互联系,如句式、修辞手法等。
要从试题当然形式和内容上入手进行分析,进行扩展。
要注意防止只顾形式不顾内容,或只顾内容不顾形式和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等错误。
二、试卷和训练中学生常见的错误下面以2001年春季高考题中的语句扩展题为例,列举学生在扩展语句中出现的错误。
1.另起炉灶扩展语句题与病句修改、句式转换题的相同之处就在于应保持原句的基本面貌。
有的同学扩展中改变了原句的本意,甚至丢开原句,自己写一通。
如有的同学写人生某阶段起跑时的重要写成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很重要,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续,又都是后一个阶段的开始。
”这样就完全改变了原句的本意。
2.不合情境扩展语句一般都明确给出或前后文暗示出要按照一定的情境进行扩展,有的同学扩展之后的语句和规定的语境不相符。
如“也许我们每个人开始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条线对坚定执着的人是好的开始,成功的一半,对意志薄弱的人,是起点也是终点。
”又如“当我们事业成功时,我们回首往事,应该说人生之初都在一条起跑线上,可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坚持到最后的冲刺呢?”这两段话与规定的情境“人生某阶段”明显不符。
3.偏离话题有的学生在扩展过程中没有把握扩展的重点,而偏离了话题。
如“田径场上,运动员们在雪白的起跑线前做着充分的准备,期待着光辉时刻的到来。
”“中学时代是我们人生的黄金时代,它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洁白的起跑线,它将带领我们迈出坚实的每一步。
”这样话题完全变成了运动员和中学时代,与题干要求的以“起跑线”为重点大相径庭。
4.缺乏意蕴有的同学的答案形式上和内容上都符合扩展的要求,但整个扩展的内容缺乏意蕴,甚至让人难以理解,仍然得不到理想的分数。
如有的同学写成“烈日炎炎,运动员们蓄势待发,俯视着起跑线,仿佛它就预示着成功,是啊,没有这条起跑线,我们怎么有机会跑到终点线呢?”此段话语意不连贯,前后间的语意经不起推敲。
三、扩展语句方法例说1.附加成分,修饰限制扩展单纯的主谓关系的句子可以采取补充附加成分的办法。
句子的主干只是单纯的陈述与支配关系,而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能起到修饰、限制和补充的作用,要使语句扩展开,变得生动、具体,就要发挥附加成分的作用。
例句一:扩展下面语句,要求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梅花开放了。
补充附加成分我们可以说成“(什么样的)梅花[怎么样地]开放了”。
为突出梅花的不畏严寒,还可以再加一些状语进行限制。
答案:当积雪压断枝头的时候,当冰凌高挂悬崖的时候,当百花纷谢凋零的时候,梅花迎着风雪带着微笑悄悄地开放了。
2.根据要求,描写渲染有些句子只用补充附加成分的办法,不足以达到题干要求的生动、具体,这就要在简单修饰限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描写和渲染。
例句二:扩展下面语句,使其生动、具体,字数在70个字左右。
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
补充附加成分我们只能写成“(什么样的)琴声[怎么样]吸引了许多(什么样的)路人[怎么样地]驻足倾听,听得〈怎么样〉”。
这样写还不能写出具体和生动来,我们还需要对琴声怎么那么吸引人进行一番描写和渲染。
答案:优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轻轻地飘出小白楼的窗户,穿过蒙蒙细雨,洒落在林间的小路上。
许多行人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脚步,听得如痴如醉。
3.瞻前顾后,填补空白瞻前顾后,就是从前后的语句中找出暗含的对形式和内容方面的约束信息,根据这些约束来进行扩展,填补空白。
例句三:仿照画横线的句式扩展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并加一个抒情议论性的话作收束。
童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童真的爱的目光下,一只蝴蝶就是一只凤凰,。
此题在扩展的同时,还考查了句式的仿写。
我们提炼出已给句式的结构共性为:一(量词)+(名词)就是一(量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内容上已给句子提供的是:在孩子眼里,所有的东西都是美好的、新奇的。
以这些内容与形式方面的限制信息,我们可以填补为:一朵轻云就是一条飞毯,一棵老树就是一个会讲故事的老人家,一湾小河就是一个无比欢乐的海洋。
啊,多么令人难忘的童年!4.讲求方法,突出重点对于要求以一个名词为重点的扩展题(如以“歌声”“起跑线”为重点),学生往往不能突出这一重点而使重点转移。
要使其成为重点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上把握。
在形式上让这一名词作陈述中心(作主语),在内容上可以强调这一名词的重要作用。
作主语:例句四: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真挚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讲述三年的学习历程,将我们带入了对往昔岁月的美好回忆之中。
(歌声作主语,歌声的作用是将我们带入了回忆之中。
)例句五:田径场上,那条富于神秘色彩的白色起跑线一时间成了运动员们迈向成功的起点,亿万观众关注的焦点。
(起跑线作主语,作用是可以迈向成功)作宾语然后解释宾语(实际还是让其作后面句子的主语):例句六:考试前夕,我听着那时而如溪,时而若泉,时而似海的优美歌声,逐渐消除了心中的紧张。
(歌声作宾语,再解释歌声的作用——消除紧张)例句七:田径场上,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条细细的起跑线上——那是运动员们奔向胜利的起点。
(起跑线作宾语,再注释起跑线的作用——奔向胜利的起点)5.多用手法,增强意蕴使扩展的文字有意蕴,就要泛中求异、异中求新、新中求优。
在内容上或发挥想象,合理创造;或进行联想,发散思维;或设身处地,感悟情境。
题干中有的明确要求使用某种表达方式(如例句三要求用抒情议论收束)或某种修辞方法。
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在表达上要充分使用多种表达方式和多种修辞手法,以收到加强表达效果的作用。
例句八:根据下面的思路,合理展开叙述,组成80字左右的语段。
夏天和冬天,各有各的情趣。
此题的扩展关键是要对夏天和冬天分别进行叙述和描写,写出各自的情趣,而描写和叙述的有无意蕴便是此题扩展优劣的关键。
答案:夏有夏的草绿花红,冬有冬的琼枝玉叶。
夏天有百川灌海,漫天碧透,雨后泛舟,总能让人心旷神怡,流恋往返;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湖面溜冰,一样使人逸兴神飞,意趣盎然。
此段文字的成功之处就是使用了许多的修辞手法(对比、夸张、对偶、比喻)加强表达效果,除此之外,使用了整齐的句式,并大量使用富有色彩的形容词。
压缩语段是考查考生对现有信息进行概括、归纳、提炼、表达的能力,它要求把一段话的主要内容用极其简要的文字准确地概括并表达出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要求能更快更多的捕获信息,各种媒体上简讯、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等应运而生,这些新闻形式,其实也是新闻工作者对语段、文章进行压缩而形成的。
压缩语段类试题解答的常用方法就是反复阅读所提供的材料,筛选出关键的信息,从而准确地提炼出文章所表达的最主要的内容。
压缩语段类的材料可能涉及各种表达方式,由于各种表达方式的不同特点,因此筛选信息的方式方法和切入点也会有所不同。
㈠记叙类语段记叙类语段包括叙事、写人等叙事性文字。
这类语段的压缩,可以通过抓记叙要素的方法来提取主要信息。
只要抓住了记叙的时间、地点、人物(对象、身份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也就抓住了语段的主要内容。
在六要素中,事件的叙述较难把握,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审读材料,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排除干扰因素,筛选出有效信息,抓住语段的本质,归纳出语段的中心。
还有一些语段,信息相当集中,只要抓住了中心句,也就抓住语段的中心内容,压缩此类语段,可以直接从材料中摘录语句进行概括。
例如新闻,如果有现成的导语,导语就是全文的中心句。
在记叙类语段中,新闻概写题是热点。
新闻概写题有如下类型:1.拟写一句话新闻2.拟写导语3.压缩主体4.拟写标题5.拟写结尾新闻有如同记叙文一样的基本要素,但由于其各个部分的内容要求不尽相同,故其各个部分的概述要点不尽相同,下面分类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