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三联生活周刊》 第二人生、谷歌地球与卢浮宫 二
卢浮宫

卢浮宫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
卢浮宫占地面积(含草坪)约为45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
全长680米。
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
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
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
巴黎卢浮宫藏品中有被誉为世界三宝的《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更有大量希腊、罗马、埃及及东方的古董,还有法国、意大利的远古遗物。
陈列面积5.5万平方米。
卢浮宫始建于13世纪,是当时法国王室的城堡,被充当为国库及档案馆。
但于1546年建筑师皮埃尔·莱斯柯在国王委托下对卢浮宫进行改建,从而使这座宫殿具有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
后又经历代王室多次授权扩建,又经过法国大革命的动荡,到拿破仑三世时卢浮宫的整体建设才算完成。
继贤王查理建设了重要的图书馆而声名远播之后,16世纪的弗朗索瓦一世又开始大规模地收藏各种艺术品,到了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时期,卢浮宫的收藏已十分充实。
至路易十四去世前夕,卢浮宫已经成为经常展出各种绘画和雕塑作品的一个场所。
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
从那时起,这里的收藏不断增加,更不用说拿破仑向那些被征服的国家征用的艺术贡品了。
总之,如今博物馆收藏目录上记载的艺术品数量已达400,000件,分为许多的门类品种,从古代埃及、希腊、埃特鲁里亚、罗马的艺术品,到东方各国的艺术品;有从中世纪到现代的雕塑作品;还有数量惊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绘画精品等等。
迄今为止,卢浮宫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
历史概况卢浮宫(Louvre Museum)有着非常曲折、复杂的历史,而这又是和巴黎以至法国的历史错综地交织在一起的。
人们到这里当然是为了亲眼看到举世闻名的艺术珍品,同时也是想看卢浮宫这座建筑本身,因为它既是一件伟大的艺术杰作,也是法国近千年来历史的见证。
法国卢浮宫的简介

法国卢浮宫的简介
卢浮宫是法国巴黎最大的博物馆,位于市中心塞纳河右岸的
卢浮宫广场,是世界上着名的艺术博物馆。
卢浮宫始建于1337年,当时为法国国王爱德华-奥古斯丁四世的行宫。
17世纪时,卢浮宫曾多次遭受战争的破坏和火灾的袭击,
经过几次大规模的重建。
1889年正式开放为博物馆,是世界上
着名的艺术博物馆之一。
卢浮宫是世界着名的艺术宝库,收藏有
各种艺术作品约400万件,其中有许多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
古埃及、希腊、罗马、中国和日本等地的艺术品,以及从希腊、
罗马等地搜集来的雕塑作品和绘画作品都在这里展示。
卢浮宫以
收藏油画、雕塑和艺术品而著称于世。
它拥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洛可可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以及浪漫主义和现实
主义等各种不同风格的代表性作品。
卢浮宫在世界上享有“艺术
宝库”之誉。
它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着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设计
建造的,这座宏伟壮观的建筑物,从当时一直保留到现在,是法
国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
—— 1 —1 —。
卢浮宫的介绍

卢浮宫的介绍卢浮宫建筑本身,是法兰西王朝的历史见证人。
13 世纪初,法王菲力浦·奥古斯特下令在一座原皇家大牢的原址上大兴土木,一座古典主义的壮观的城堡古塔,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中矗立起来了。
16 世纪前半期,法兰西斯一世开始把她改建为文艺复兴式的宫殿。
后来,又经过亨利四世、路易十三、路易十四和拿破仑三世的屡次改造,完成了卢浮宫的现存建筑。
它的总面积达 19.7 万平方米,可展面积达4.5 万平方米。
卢浮宫的收藏开始于法兰西斯一世。
在此之后,这座宫殿的主宰们,又陆续为卢浮宫增添宝藏。
一直到路易十四,这位被称为“太阳王”的艺术品收藏癖者,在卢浮宫居住了17 年,买下了几乎所能买到的所有欧洲各派的名画,如拉斐尔的《巴达萨列·卡斯提尼奥尼肖像》,卡拉瓦乔的《圣母之死》、《卜者》,提香的《戴手套的青年》等。
这成了这位“太阳王”名垂青史的不朽业绩。
以后,拿破仑用枪炮继续为卢浮宫增加收藏,他把所有被征服国家最好的艺术品都运进了卢浮宫。
其中包括拉斐尔的《圣母的婚礼》,乔·凡尼的《圣母哀子像》等。
在拿破仑的影响下,法国的外交官、教士、商人继续把搞到手的埃及、希腊、意大利、波斯、巴比仑的文物,塞进卢浮宫里。
卢浮宫建筑本身,是法兰西王朝的历史见证人。
13 世纪初,法王菲力浦·奥古斯特下令在一座原皇家大牢的原址上大兴土木,一座古典主义的壮观的城堡古塔,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中矗立起来了。
16 世纪前半期,法兰西斯一世开始把她改建为文艺复兴式的宫殿。
后来,又经过亨利四世、路易十三、路易十四和拿破仑三世的屡次改造,完成了卢浮宫的现存建筑。
它的总面积达 19.7 万平方米,可展面积达4.5 万平方米。
卢浮宫的收藏开始于法兰西斯一世。
在此之后,这座宫殿的主宰们,又陆续为卢浮宫增添宝藏。
一直到路易十四,这位被称为“太阳王”的艺术品收藏癖者,在卢浮宫居住了17 年,买下了几乎所能买到的所有欧洲各派的名画,如拉斐尔的《巴达萨列·卡斯提尼奥尼肖像》,卡拉瓦乔的《圣母之死》、《卜者》,提香的《戴手套的青年》等。
卢浮宫作文(6篇)

卢浮宫作文(6篇)卢浮宫作文1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有名的博物馆之一。
那里面还有北誉为世界三宝的《断臂维纳斯》和《成功女神》石雕,还有金字塔。
今日我可要看个到底才行。
在里面,令我永久不能遗忘的该数《断臂维纳斯》和《蒙娜丽莎》的微笑。
《断臂维纳斯》已经是世界家喻户晓的青春的女神雕像,高204米。
相传是古希腊亚历山德罗斯于公元前150年至前50年雕刻的。
其雕像于1820年2月发觉,在爱琴海的一个岛一座古墓遗址旁。
为半裸全身像,面容俊美,身材均匀,右臂残缺,但仍旧展现出她特有的曲线美。
从今《断臂维纳斯》就著称于世,成为爱与美的象征。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达芬奇的画的,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了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
画中的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和水融为一体。
画家特殊着重把握精确与含蓄的辨证关系,到达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奇的千古神韵。
卢浮宫作文2今日下午,我们参观了艺术殿堂卢浮宫。
我们看了镇馆三宝里面《蒙娜丽莎的微笑》,《断臂的维纳斯》,卢浮宫还有一宝:成功女神,由于修理很圆满没有看上。
还有其他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家的作品。
我听到有阿姨讲:“拿破仑的加冕仪式那幅画卢浮宫也有,只不过凡尔赛宫围观的人群中其次个女孩是粉裙子,卢浮宫围观的其次个女孩是白裙子。
”卢浮宫有古代东方艺术,伊斯兰艺术,古埃及艺术,古罗马、古希腊艺术,绘画艺术、书画刻印艺术,雕刻艺术,工艺品,非洲、亚洲、美洲以及大洋洲艺术。
领会了一天的艺术魅力,我们就回酒店入住了。
卢浮宫作文3卢浮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建筑之一,现为国立美术博物馆所在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这里保藏了古今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品四十余万件。
它位于巴黎塞纳河右岸,兴建于公元1204年菲利普二世时期,最初只是一座存放王室档案盒和珍宝的碉堡,后来扩建成气质宏伟的宫殿建筑群。
这里是每年都要接待大量的游客。
卢浮宫作文4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博物馆,有325个展厅,共保藏了40多万件古今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品。
法国巴黎卢浮宫简介

法国巴黎卢浮宫简介巴黎卢浮宫(Louvre)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卢浮宫宫殿内。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也是法国最重要的历史建筑之一。
卢浮宫最初是一座中世纪堡垒,后来在12世纪经过多次扩建成为一座宫殿。
直到14世纪,法国国王查理五世将其改造为皇家宫殿,并成为法国君主的居所。
在16世纪和17世纪,卢浮宫经历了进一步的扩建和改建,成为宫廷和王室的主要场所。
卢浮宫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
它的外观以庄严的古典主义风格为主,拥有壮丽的立面和华丽的装饰。
宫殿内部宏伟壮观,包括众多的宫殿厅、礼堂和宴会厅,展示了法国历史和文化的辉煌。
卢浮宫的最大亮点是它丰富的艺术收藏。
博物馆拥有约38万件艺术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品和古代文物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蒙娜丽莎》、《维纳斯的诞生》和《自由引导人民》等世界知名的艺术作品。
这些作品代表了不同的艺术流派和时代,展示了人类的创造力和艺术成就。
卢浮宫的藏品分布在不同的展览区域,包括埃及古物展、古代文明展、西方绘画展和亚洲艺术展等。
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观的区域,并在导览图的指引下进行游览。
博物馆还提供讲解员服务和导览手册,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展品的历史和背景。
除了艺术品的展示,卢浮宫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
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特别展览,展示不同主题和艺术家的作品。
博物馆还设有图书馆和研究中心,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深入研究艺术和历史的机会。
卢浮宫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成为巴黎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
游客可以通过购买门票或预约导览参观博物馆。
为了方便游客,博物馆设有咖啡馆、餐厅和礼品店,提供各种服务和纪念品。
同时,博物馆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保护艺术品和游客的安全。
巴黎卢浮宫是一个集历史、艺术和文化于一体的世界级博物馆。
它不仅是法国的宝藏,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无论是艺术爱好者、历史学家还是普通游客,都能在卢浮宫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和文化之美。
法国卢浮宫景点介绍

法国卢浮宫景点介绍
卢浮宫,是法国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它的前身是一座路易十四的宫廷,它坐落在塞纳河畔的卢浮宫镇,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
卢浮宫分为三层,从上到下依次为:入门大厅、三层楼和地下一层。
入口处有一座巨大的青铜雕塑,名叫《蒙娜丽莎》。
这
幅画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着名画家、雕塑家拉斐尔所创作的。
画中人带着一副微笑的面孔,身穿一件宽袍,腰间系着一条宽腰带,右手拿着一本书,左手轻放在膝盖上。
这幅画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理想女性的追求。
拉斐尔在他的《蒙娜丽莎》中没有表现出人们所熟悉的那种神秘而富有魅力的微笑,而是自然地表现出了她那种柔和而又充满希望的微笑。
这幅画在欧洲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无论从历史价值还是艺术价值来说,它都是值得去欣赏、研究和收藏的作品。
三楼是法国式宫殿。
它由著名画家毕加索设计,装饰华丽。
法国式建筑风格是法国建筑的典型代表,它既不同于罗马人那种严肃、拘谨,又不同于哥特人那种阴森、恐怖。
—— 1 —1 —。
卢浮宫简介

卢浮宫简介
卢浮宫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是法国古典主义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之一,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
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当时是一座堡垒,主要用于存放王室的珍宝和档案。
在16世纪,弗朗索瓦一世决定将其改建为一座宫殿,并邀请了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和建筑师参与设计和装饰。
随后,历代法国国王都对卢浮宫进行了扩建和改造,使其成为了一座规模庞大、充满艺术氛围的博物馆。
卢浮宫的建筑面积约为24万平方米,分为新老两部分。
老的部分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部分则建于拿破仑时代。
整个建筑群落被美丽的花园和庭院所环绕,气氛庄重而典雅。
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馆内收藏了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珍品,包括绘画、雕塑、陶瓷、金银器、珠宝等等。
其中最著名的藏品包括: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洛的《维纳斯》雕像、胜利女神雕像等等。
这些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欣赏。
除了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之外,卢浮宫还拥有一个庞大的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书籍和手稿。
此外,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和学者前来研究和学习。
卢浮宫的建筑和藏品都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它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一座代表法国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象征。
在2019年,卢浮宫接待了超过1000万游客,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一。
最全的卢浮宫,280多张照片!

最全的卢浮宫,280多张照片!来源:中国美术家协会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
卢浮宫占地面积(含草坪)约为45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
全长680米。
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
1682年,路易十四移居到凡尔赛宫以后,1692年,这里开始展出皇家收藏品。
又过了大约一百年后,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国民议会正式决定将这组建筑群改为博物馆。
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
占地面积60,600 平方米,世界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
巴黎,塞纳河畔,卢浮宫博物馆俯瞰全景。
隔河相望的是奥塞博物馆。
卢浮宫的雕塑馆成立于1817年,共有展厅27个,展品1000多件,多为表现宗教题材的作品,部分为表现人体和动物的作品。
室外的雕塑卢浮宫Pavillon Turgot 大厦,南面山墙的雕塑和女雕像柱子,作者Eugene Guillaume。
卢浮宫Pavillon Richelieu 大厦,支撑山墙的“双女”雕像柱子,作者Hector Lefuel 。
《花神的凯旋》(The Triumph of Flora),作者Jean-Baptiste Carpeaux 。
【小编有话】Flora 是罗马神话中的花神。
《商业海军》(The Merchant Marine),作者Francois Jouffroy 。
《生命之河》(River of life ),作者Pierre Hébert (1804-1869),作于1855年。
【小编有话】这件雕塑在卢浮宫的Cour Carrée 大厦的西墙。
卢浮宫中央大厅卢浮宫hall of Apollon 展厅的入口卢浮宫Rubens-Saal 展厅一角文艺复兴之后的作品《向维纳斯第一次讲述秘密的私房话》(First secret confidence to Venus),作者Francois Jouffroy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浮宫三联生活周刊》第二人生、谷歌地球与卢浮宫二2011-06-27卢浮宫三联生活周刊》:第二人生、谷歌地球与卢浮宫[二]卢浮宫三联生活周刊》:第二人生、谷歌地球与卢浮宫[二]三联生活周刊》:第二人生、谷歌地球与卢浮宫[二]发布于11,一月,2009《三联生活周刊》的专题文章:第二人生、谷歌地球与卢浮宫。
VWoCN与大家共享,以下是第二部分:互联网:世界的镜子。
互联网的终极形态是"镜像世界"--物理世界的虚拟映射,就像一个小镇倒映在平静的湖面上,但对不同的观者,它夹杂了每个人不同的生命体验,倒影中包含了你在真实生活中的社会、机构和家庭结构。
--戴维·杰勒恩特记者◎陈赛虚拟世界在那边,我们在哪里?威廉·吉布森在《滚石》杂志40周年的一次采访中说:"将来,我们的子孙会为我们这一代人非要在数字和真实之间划一条线而感到怪异万分。
什么是虚拟空间,什么不是虚拟空间,有什么可分辨的呢?"这位美国科幻作家曾被人尊称为虚拟世界的"教父",他写《神经漫游者》是在1984年。
那时,虚拟空间已经存在,只不过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并不知道,也不会花很多时间在它上面。
因此,虚拟世界在那边,我们在这边。
20多年后,真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
通过互联网,人与人连接起来了,人与物连接起来了,物与物也在连接,原子与比特互相渗透,没有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一方面,真实世界里的一切都在迅速被数据化。
Google每年扫描1000万本书和杂志,Google Earth在注释整个地球表面的地理信息,Facebook在注释我们在真实世界里的社会关系,手机、移动设备和可穿戴的传感器在不知不觉中记录人的声音、兴趣、表情、行动、心跳、睡眠时间,这叫LifeLogging。
记录你生活里的每一个瞬间,就技术而言已经完全可行,在未来10年内,技术还会不断普及和廉价化。
问题是,人可以控制这些信息吗?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这些个人化的数据都将被用来建造虚拟世界的内容,但是,谁能预知它在社会、法律、道德和文化上可能引发的后果?另一方面,互联网不断膨胀,成为现实世界的基础设施,就像水和电一样,变成每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从网上获得信息、娱乐、知识、历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美国一个机构做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你是否愿意在脑子里装一个芯片,直接接入互联网?在美国,11%的人表示愿意,因为不必打字了。
在日本,手机已经变成最流行的电子书阅览器,男女老少都在手机上看漫画书。
印度人也喜欢用手机看书。
iPhone的阅读软件Stanza发布不到一年,就有50多个国家、150万人下载。
网络上每天新增12.8万个博客,每分钟YouTube上传13小时的视频量,每分钟Flickr上就增加4000多张照片。
这些不只是用户创造的内容,而是包含了他们的情感和生活。
Google的首席经济学家哈尔·范里安(Hal Varian)说,全世界的信息正在以每年66%的速度增长,接近摩尔定律。
而根据摩尔定律,10年以后,你手中的iPod可以存下45年的视频,一辈子都看不完。
大英图书馆网站上,你可以听到爱因斯坦谈相对论,或稍嫌呆板的叶芝朗诵:"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
"隔着久远的岁月,他们的声音听来十分怪异和生涩,但那种惊喜感并不亚于我们第一次在Google Earth上游览活色生香的古罗马城。
数百年后,未来的人要缅怀今天的历史,不知他们会选取什么片段,为什么而惊喜?镜像世界不久前,驻扎在《第二人生》的路透社记者艾瑞克·克兰格尔辞职了。
他抱怨说,《第二人生》的生活实在不怎么样。
"很难想象《第二人生》能讨得大众的欢心。
核心玩家喜欢的很多东西,对大众来说,如果不是太无聊,就是太变态,比如卖虚拟衣服、变性实验、和陌生人搭讪。
"路透社说,他们还会继续报道《第二人生》,但不再用Avatar,而是真人。
其实,"第二人生"是一个很好的概念,用来描述目前数字技术对日常生活的渗透状态。
而且,这个词有一种心理暗示在里面,暗示"第一人生"的某种不足或者缺憾,希望得到修补。
假设互联网真的能为每个人提供一个"第二人生",我们渴望修补的到底是什么呢?我理想中的"第二人生"应该是另外一种媒体,夹杂更多真实世界的体验和交互。
比如在Google Earth上转转,在克罗地亚看妖异的月亮背影,在澳大利亚看绮丽的落日,跟踪马可·波罗的中国游记,或者追随沙克尔顿爵士的南极冒险。
虽然这些目前都还只是静态的照片和说明,但比在《第二人生》中飞越奇形怪状的小岛更有意思。
为什么呢?也许正如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戴维·杰勒恩特(David Gelernter)在采访中所说的,"人最关心、最感兴趣的,始终是自己,在一个真实的世界里,而不是一个虚构的,或者假装的世界"。
在他看来,互联网的终极形态会是"镜像世界"--物理世界的虚拟映射,就像一个小镇倒映在平静的湖面上,但对不同的观者,它夹杂了每个人不同的生命体验,倒影中包含了你在真实生活中的社会、机构和家庭结构。
这个临水照花式的比喻十分平静,甚至有种禅意在里面,与目前互联网喧闹浮躁的状态很不一样,但它背后的故事一点都不平静。
"镜像世界"的概念,是戴维·杰勒恩特在1991年出版的一本书提出的,书名非常长--《镜像世界:或者当软件将整个宇宙装到鞋盒里的那天,会发生什么?意味着什么?》他在书中预言,随着计算能力的增强和无所不在的连接,人类将用数据流和算法创造出一个真实世界的微缩模型,可以被理解、被操纵、重新安排。
它最大的价值是给我们一个"高处视角"(Topsight),允许我们以前所未有的丰富细节与深度,观察和跟踪真实世界,而不是逃避。
杰勒恩特教授说,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人类通过对信息的管理,理解和控制世界。
在他的构想中,镜像世界主要从两个维度组织人类世界生产的全部数据。
一是空间维度,比如地图,每个数据都可以被映射到真实世界中某个可识别的物体,比如你想找一家当地的医院看病,可以先在这个镜像世界中找到这家医院的建筑、调取关于医院的任何信息、医生和病人的数量,年度预算、去年有多少病人死在手术室等等。
另一个是时间维度:医院的月死亡率、年死亡率,变化记录在内。
而且,新的数据不断涌入进来。
通过数据,你不仅能回到过去,而且能预测未来。
如果你正考虑搬到另外一个地方,你能看到房价实时的涨幅。
"人生是一系列的事件,过去、现在、将来。
"杰勒恩特说,"镜像世界是在真实世界的基础上组织信息,而不是某个科幻小说家的幻想。
我不想我的人生被保存在一个机械的UNIX文件树上,我希望它是人生的形状--以真正生活的方式。
"很不幸的是,《镜像世界》出版两年后,格林特教授收到炸弹杀手西奥多·卡辛斯基寄出的一个邮件炸弹,他的右手和右眼在爆炸中受到永久性的损伤。
卡辛斯基在上世纪90年代名头极响,他是一个数学家,毕业于哈佛大学,他给美国好几位著名的科学家都寄了邮件炸弹,理由是他们纵容机器破坏人类的自主独立性。
互联网从无到有,一切的变化不过5000多天的时间。
《连线》杂志的主编凯文·科利(Kevin Kelly)说,"在未来的5000天里,互联网会变成'一个机器'(One Machine)"。
计算机、手机、移动设备、传感器,所有的终端都会接入这个机器,能够彼此对话,并共享一个无比庞大的数据库。
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向地球上每一个人开放,像黑洞一样吸收现实世界里的一切东西。
它非常聪明,它知道你是谁,去过哪里,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的朋友是谁,兴趣是什么。
它会从这些信息里发现意义和秩序--理解、预测、影响你,以前所未有的深度。
这也正如拉里·佩奇所说的,"Google的终极目的是创造一个人工智能,它理解你想要什么,并总给你准确的答案"。
一本科幻小说和两个虚拟世界我问杰勒恩特教授,我们为什么需要3D虚拟世界?他说,现在的互联网是网页间的平面链接,这是一种不自由的、尴尬的信息环境。
"我知道周围的物理环境,我对于世界有一种直观的感觉,这是人的本能,也是我们愿意与机器交互的方式。
"《第二人生》和Google Earth,代表了两种不同的3D虚拟世界。
如果以书做比喻,则《第二人生》是虚构小说,Google Earth是非虚构小说。
它们的创始人都自称灵感来自十几年前的一本科幻小说--《雪崩》。
在那本小说里,主人公Hiro过着双重人生,在现实世界里他是比萨饼快递员,给黑手党送外卖,但在虚拟空间里,他是最牛的黑客,承担着拯救世界的重担。
那个虚拟空间就叫Metaverse,即Meta+Universe,类似于一个巨大的虚拟城市,有1亿多人口,人们以Avatar的身份登陆,寻找娱乐、交易和社交。
1992年,尼尔·史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写《雪崩》时,大概从未想过,一个乌托邦式的文学创作竟会被好几代程序员当成技术蓝图,几乎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第二人生》的创始人菲利普·罗斯达尔说,他当年读到《雪崩》时,寝食难安,脑子里整日有那样一个世界在盘旋。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有人试图推出一种虚拟现实标记语言(Virtual Reality Mark Language),募集程序员和网站设计者共同建设一个Metaverse,但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什么都没做成。
《第二人生》很大程度上已经实现了Metaverse的构想,人们在那里工作、购物、跳舞、做礼拜、听演唱会、逛博物馆,和现实世界基本没有区别。
其实,它最令人兴奋的并不在虚拟经济上,而是人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尤其表现对真实世界的模拟和再创造上。
比如有人创造了虚拟的"风"--一种虚拟空气的运动,在《第二人生》的上空笼罩了一层真正的大气。
虽说是"第二人生",但人似乎有一种强迫症,非要把"第一人生"嵌到"第二人生"里来。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在《第二人生》里做过一个试验,发现那些外表迷人的Avatar会接近陌生人3英尺之内,而那些普通长相的Avatar则与陌生人保持6英尺的距离。
也就是说,Avatar的长相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在虚拟世界里的自信,而这种自信可以延展到真实世界,作为一种治疗社交恐惧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