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潮阳地区某中学教学楼建筑及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某市xx中学xx楼教学楼设计毕业论文

某市xx中学xx楼教学楼设计毕业论文

某市xx中学xx楼教学楼设计毕业论文1 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某市xx中学xx楼教学楼设计1.2 建筑面积该建筑约3600m2,层高3.6m,5层。

每层需设教室休息室、普通教室6~10间及男女卫生间,底层设值班室1.3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4 地质条件场地平坦,土质均匀,无不良地质发育;地基土为厚度较大的粘性土层,地基土承载力f ak =240 kP a,地下水埋藏较深,不考虑地下水影响。

1.5 气象资料主导风向:南、东南;基本风压w0=0.4kN/m2,基本雪压s0=0.45kN/m2。

1.6 抗震设防要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别为Ⅲ类,该建筑属乙级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

因为该建筑是教学楼,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

1.7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1.8 材料供应各种材料均能保证供应;施工技术条上:各种机具均能满足要求。

1.9、设备条件电力、供水、排水系统已准备好。

2 结构平面布置图2.1 结构选型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体系。

屋面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不上人防水屋面。

楼面结构:全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

楼梯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式楼梯。

天沟做法:现浇挑檐沟。

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2.1所示:图2.1. 结构平面布置图3 板、梁、柱截面尺寸估算1 板21/l l 取板最大值()21max / 6.9/3 2.3l l ==因为2<2.3<3, 所以板按双向板进行计算。

L h )50/1~40/1(min = (L 为短向跨度),取较大的短向跨度L=4500mm所以mm mm h 5.112~90min =,且h ≧80mm 。

取h=100mm 2 主梁① 横向主梁的跨度为mm L 6900=mm h mm mm L h b b 500.5.862~383)18/1~8/1(===取.250~125)4/1~2/1(mm mm h b b == 取mmb b 250=∴横向主梁的初选截面尺寸:mm mm h b 500250⨯=⨯ ② 纵向主梁的跨度为mm mm L 60004500或=mm b mm mm h b mm h mm mm L h 250,250~125)4/1~2/1(500,750~333)18/1~8/1(======取取∴纵向主梁的截面尺寸:mm mm h b 500250⨯=⨯ 3 次梁取次梁的最大计算跨度,∴mm L 6900=mmmm h b mm b mm mm h b mm h mm mm L h b 400200200.200~100)4/1~2/1(400.5.862~383)18/1~8/1(⨯=⨯∴======次梁的截面尺寸:取取4 柱取第③榀框架进行计算:根据公式cv c f u N A N ⋅=,其中Nu 取0.75。

某中学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

某中学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

某中学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第一节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xx中学教学楼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xx勘测设计公司设计的xx中学教学楼工程施工图纸;3.国家和行业颁布的有关现行施工规和标准;4.现行的安全文明施工规及标准;5.工地现场实际情况;6.相关规、规程及标准:(1)GBJ201-83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与验收规;(2)GBJ202-83 地基与基础施工与验收规;(3)JGJ18-96 钢筋焊接与验收规程;(4)GB50164-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5)GB50204-9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规;(6)GB50164-92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7)GB50203 砌体工程施工与验收规;(8)GB50209-95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9)GB50207-94 屋面工程技术规程;(10)JGJ/121-99 工程网络技术规程;(11)JGJ73-91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12)JGJ/T8-97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13)GBJ300-88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14)GBJ301-88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5)JGJ59-9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平分标准;(16)JGJ80-91 建筑施工作业安全规程;(17)JGJ46-8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18)GJ33-86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19)GB50259-96 电器装置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20)GB50268-97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二、编制原则1.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周密部署,合理安排;2.平行流水,均衡作业,网络控制,保证工期;3.规划创优,方案切实,措施到位,确保质量;4.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第二节工程概况一、设计概况1.工程名称:**中学教学楼工程;2.工程地址:**中学校;3.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4248平方米,一栋;4.建设层数:六层;5.结构类型: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和联合基础,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6.建设单位:***建筑公司;7.设计单位:***勘测设计公司;8.监理单位:***监理公司。

某中学教学楼结构设计计算书_本科毕业设计 精品

某中学教学楼结构设计计算书_本科毕业设计 精品

13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存档编号本科毕业设计某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第1页共88 页目录前言 (3)摘要 (5)1.1设计依据 (8)1.2设计资料 (8)1.3工程地质资料 (9)1.4水文地质资料 (9)1.5抗震设防要求 (9)2.建筑设计 (9)2.1平面设计 (9)2.2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10)2.2.1门的宽度、数量和开启方式 (10)2.2.2 窗的大小和位置 (10)2.2.3 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11)2.3立面设计 (11)2.4建筑剖面设计 (11)2.5其他部分详细做法和说明 (12)2.5.1屋面做法 (12)2.5.2楼面做法 (12)2.5.3墙身做法 (12)3.结构设计 (13)3.1构件截面粗估 (13)3.1.1梁尺寸确定 (13)3.1.2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14)3.2计算简图的确定(见图2) (14)3.2.1三个假设 (14)3.2.2计算简图 (14)3.3荷载统计 (15)3.3.1恒荷载计算 (15)3.3.2楼面活荷载计算 (19)3.3.3风荷载计算 (20)4.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21)4.1竖向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1)4.1.1荷载简化 (22)4.1.2弯矩分配 (23)4.1.3梁的剪力以及柱的轴力计算 (27)4.1.4弯矩调幅 (29)4.2活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30)4.2.1荷载简化 (30)4.2.2弯矩分配 (31)4.2.3弯矩调幅 (33)4.2.4梁端剪力,柱的轴力计算 (34)4.3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36)4.3.3柱端弯矩的计算 (38)4.3.4梁端弯矩,剪力的计算 (38)4.4地震作用计算 (41)4.4.1重力荷载代表值 (41)4.4.2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侧移验算 (42)4.4.3结构基本周期的计算 (43)4.4.4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计算 (44)5.内力组合 (48)5.1横向框架的内力组合 (48)5.1.1横梁内力组合 (48)5.1.2横梁弯矩控制值计算 (51)5.2框架柱内力组合 (59)5.2.1柱内力组合 (59)5.2.2柱剪力抗震设计值的调整 (62)6. 截面设计 (63)6.1框架梁截面设计 (63)6.1.1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63)6.1.2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65)6.2框架柱配筋计算 (69)6.2.2柱正截面计算 (69)6.2.3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71)7.基础设计 (78)7.1确定桩的规格 (78)7.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Q (79)7.2.1边柱下桩基计算 (79)7.2.2中柱下桩基计算 (81)7.3承台设计 (83)7.3.1承台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83)7.3.2承台受剪切承载力计算 (84)7.3.3承台受弯承载力计算 (84)7.4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85)小结 (87)前言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和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某中学教学楼楼设计毕业论文

某中学教学楼楼设计毕业论文

某中学教学楼楼设计毕业论⽂某中学教学楼楼设计第⼀章前⾔本毕业设计说明书是本科⾼等学校⼟⽊⼯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说明书,此次设计的⽬的旨在通过综合运⽤本科学习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充分利⽤图书馆,⽹络等现有资源完成⼀个包括建筑⽅案和结构⽅案的确定,结构计算,建筑施⼯图和结构施⼯图的绘制以及经济技术分析,中英⽂摘要等内容的⼀个完整的设计任务,从⽽让我们通过设计了解建筑设计的⼀般过程,掌握建筑设计的全部内容,同时也可以培养我们综合运⽤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还可以掌握多种绘图设计软件,以及word、excel等office软件的操作。

本说明书全部内容包含了荷载汇集、⽔平作⽤下框架内⼒分析、竖向作⽤下框架内⼒分析、以及框架中各个结构构件的设计等,这些内容容纳了本科⽣毕业设计要求的全部内容,其中的计算⽅法都来⾃于本科四年所学知识,可以说是⼤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个很好的复习总结。

本毕业设计说明书根据任务书要求以及最新相关规范编写,内容全⾯、明确,既给出了各类问题解决⽅法的指导思想,⼜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案,并且明确地给出了各类公式及符号的意义和必要的说明。

本说明书概念清晰、语⾔流畅,每章都有⼤量的计算表格,并且对重点说明部分配置图解。

应该说本说明书很好地完成了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要求、达到了本次毕业设计的预定⽬标。

第⼆章⽅案论述2.1建筑⽅案设计论述①各种房间的布局,在功能、⼈流、交通等⽅⾯的考虑及处理;根据教学楼建筑的使⽤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确定了各类⽤房,主要包括:教室、合班教室、办公室、语⾳微机室等组成,从⽽确定建筑的平⾯形式,⽴⾯外形以及内部的建筑细部参数。

房间的平⾯组成:根据使⽤要求,结合建筑场地⾯积、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选择,房间沿⾛到两侧布置。

建筑的⾸层偏右位置设置门厅,门厅开间6.6⽶,进深7.2⽶,本设计设置两部楼梯,门厅的对侧设置主楼梯间、并直接与⾛道相接,这样做让门厅和服务⽤房以及⽔平竖向交通紧密的联系在⼀起,更好的发挥了门厅的作⽤;楼梯间旁边是值班室和接待室,副楼梯设置在建筑物的左侧,满⾜防⽕疏散要求,接下来是图书室(考虑图书室荷载较⼤布置在⾸层),办公室分布在每层,会议室在建筑的右端,与办公区既有分离⼜联系紧密,教室分布在每层阳⾯。

某中学教学楼的建筑和结构设计探讨_刘彬传

某中学教学楼的建筑和结构设计探讨_刘彬传

建材与装饰2007年8月下旬刊某中学教学楼的建筑和结构设计探讨刘彬传(广东省仁化县建筑设计室)1工程概况教学楼基地位于该中学的教学区中心,本方案地理位置重要,教学楼占地面积1034m2,总建筑面积4697m2,建筑总高度35.1m。

2建筑设计2.1立意构思中学教学楼往往被看作是这所学校教育发展程度的象征,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除了能满足中学教学的各项要求、功能布置合理外,还应在建筑形式上表现出科学建筑现代、简洁、朴实的特征,处理好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既要和原有建筑的体形风格相协调,服从校园总体规划要求,又要为将来的建筑在风格创新方面创造出过渡条件。

应考虑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与建筑特点。

2.2环境设计除建筑占地及必要的道路外,四周尽量设计为绿化隔离地带,并在适当的地方种植高低不一的树木、灌木,以减少周围环境给教学楼带来的噪音污染等各种不良影响,尽可能为学生和教师营造出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2.3建筑方案2.3.1建筑平面对教学楼的要求结合校园的文化特点,将建筑物划分为A、B、C三座既相互独立、又用走道相互连接的矩形楼体,三座楼房在平面上围成U字型。

U型的中庭设置小花园并附有入口,实验综合楼的前方布置一个集散广场,按一定的设计布置绿化,注重在创造优美环境的同时,更好地疏通人流。

A、B、C三座楼房层数不同,A区两层,B、C区五层。

在各层平面布置上,同一层平面都交叉布置有使用功能不同的教学楼,主要目的是满足使用方便的要求,A、B、C各区各层中部都有一个休息门厅,门厅有一定的绿化,使教师和同学们在休息的课间和课前、课后及教师在课余都能拥有比较舒适的休息环境,而且休息厅内光线充足,绿色植物枝繁叶茂,与中庭相呼应,成为整个教学楼的亮点。

整个教学楼的卫生间布置在B区主楼的两侧,这样便于通风和卫生间异味的散播。

2.3.2建筑立面建筑以简单纯净颇具吸引力的造型造就很强的识别性,主体采用落地整体式铝合金玻璃窗,既有利于教学楼的通风采光,满足教学楼使用上的要求,又展示了单一、纯净的形体美和材料美。

中学教学楼结构设计毕业论文.doc

中学教学楼结构设计毕业论文.doc

中学教学楼结构设计毕业论文目录1 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建筑设计说明 (2)2.1 设计理念 (2)2.2 工程概况 (2)2.3 部位做法 (2)2.4 设计依据 (3)2.5 方案说明 (3)2.6 建筑设计图示 (3)3 结构设计说明 (9)3.1 工程概况 (9)3.2 设计依据 (9)3.3 地质条件 (9)3.4 建筑楼面活荷载 (10)3.5 材料 (11)3.6 楼板 (11)3.7 梁、柱 (11)3.8 其他 (11)4 结构选型和布置 (12)4.1 结构选型 (12)4.2结构布置 (12)4.3 估算截面尺寸 (15)4.3.1估算梁截面尺寸 (15)4.3.2估算柱截面尺寸 (15)4.3.3估算板厚 (16)5 框架线刚度和各楼层侧移刚度计算 (17)5.1 梁柱线刚度计算 (17)5.2横向侧移刚度计算(D值法) (19)6 竖向荷载及其内力计算 (21)6.1 恒载标准值计算(自重均为线密度) (21)6.1.1 屋面 (21)6.1.2 楼面 (21)6.1.3 梁自重 (21)6.1.4 柱自重 (22)6.1.5 墙 (22)6.1.6 楼梯 (22)6.1.7 门窗 (23)6.2 活载标准值计算 (23)6.3 竖向荷载内力计算(分层法) (23)6.3.1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5)6.3.2活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8)6.3.3梁柱内力计算 (30)7 水平荷载计算 (38)7.1 风荷载作用下荷载和内力计算 (38)7.1.1风荷载计算 (38)7.1.2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D值法) (39)7.2 水平地震作用荷载和内力计算 (44)7.2.1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44)7.2.2水平地震作用荷载计算(底部剪力法) (47)7.2.3水平地震作用内力计算(D值法) (48)8 框架的内力组合 (56)8.1 框架梁的内力组合 (56)8.2 框架柱的内力组合 (57)8.2.1柱弯矩值调整 (57)9 截面设计 (64)9.1 框架梁截面设计 (64)9.1.1梁正截面配筋计算(受弯) (64)9.1.2梁斜截面配筋计算(受剪) (69)9.2 框架柱截面设计 (71)9.2.1柱正截面配筋计算(偏心受压) (71)9.2.2柱斜截面配筋计算(受剪) (74)10 楼梯设计(采用平行双跑楼梯) (74)10.1 基本资料 (75)10.2 梯段板设计 (75)10.3 平台板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某教学楼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某教学楼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某教学楼结构设计毕业论文1 课题简介本课题为地区某中学教学楼建筑及结构设计。

要求设计的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层数不超过五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办公、教学、活动、等设施和功能,其他条件参照规及使用要求。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别为II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通过完成本课题,使我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得到综合应用。

在查阅资料、建筑的功能分析、结构分析、和计算能力、工程绘图能力、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科技论文(报告)的撰写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多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

了解并掌握工程设计的过程、步骤和方法,为毕业后从事建筑工程领域的技术工作及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 建筑结构设计2.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区海门中学H栋教学楼。

建设地点位于;建筑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部分五层,无地下室;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三级框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15g;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建设场地位于疏港路东侧,地势较平坦。

根据地区地质图,场地无影响其稳定性的断裂通过。

根据地质勘测报告,建设场地属基本稳定场地,场地土为Ⅱ类。

2.2 建筑设计说明本毕业设计课题为区海门中学H栋教学楼建筑及结构设计。

建筑总面积为3000平方米左右,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五层。

具有办公、教学、交流等设施和功能。

这就要求教学楼的布局达到一定的协调才能满足,并且各开间功能必须明确。

再者,作为一个公共建筑,必须考虑其安全隐患及应付措施,这就要求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走道、楼梯设计。

2.2.1 建筑设计部分底层主要作为学生活动场所以及休息室;二层到五层为标准层,主要包括教师办公室、学生教室等;天台设置楼梯间;楼梯为双跑楼梯且分两端设置,梯设置在建筑入门左手边。

2.2.2 建筑略图图2.1为首层层平面图,图2.2为二~四层平面图,图2.3为五层平面图,图2.4为屋顶平面图,图2.5为北立面图,图2.6为1-1剖面图,图2.7为东西立面图,图2.8为2-2剖面图。

浅析某中学教学楼的设计思路与抗震结构设计

浅析某中学教学楼的设计思路与抗震结构设计

浅析某中学教学楼的设计思路与抗震结构设计摘要:汶川地震后,我国的住宅设计现状引起了住建部和广大工程设计人员的日益重视。

抗震加固设计成为当今建筑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的介绍, 强调在加固设计中充分注重改善结构体系, 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性能, 加强构件的连接构造等设计理念;文章从方案选择、计算分析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加固设计的方法,希望为工程建设者提供一些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教学楼;设计;施工Abstract: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Chinese housing design situation caused JianBu live and the engineering design of th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ersonnel. Seismic strengthening design in architectural become important topic.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rough a practical project example, stressed in the reinforcement design of fully improve the structure system, improve the whole house aseismatic function,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nection of the component design concept; This article from the plan selection,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of the reinforcement design method summarized, hope to provide some experience for the engineering builder and reference.Keywords: teaching building; Design; construction引言汶川地震后,我国的住宅设计现状引起了住建部和广大工程设计人员的日益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区某中学教学楼建筑及结构设计毕业论文1 课题简介本课题为地区某中学教学楼建筑及结构设计。

要求设计的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层数不超过五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办公、教学、活动、等设施和功能,其他条件参照规及使用要求。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别为II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通过完成本课题,使我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得到综合应用。

在查阅资料、建筑的功能分析、结构分析、和计算能力、工程绘图能力、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科技论文(报告)的撰写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多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

了解并掌握工程设计的过程、步骤和方法,为毕业后从事建筑工程领域的技术工作及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 建筑结构设计2.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区海门中学H栋教学楼。

建设地点位于;建筑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部分五层,无地下室;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三级框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15g;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建设场地位于疏港路东侧,地势较平坦。

根据地区地质图,场地无影响其稳定性的断裂通过。

根据地质勘测报告,建设场地属基本稳定场地,场地土为Ⅱ类。

2.2 建筑设计说明本毕业设计课题为区海门中学H栋教学楼建筑及结构设计。

建筑总面积为3000平方米左右,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五层。

具有办公、教学、交流等设施和功能。

这就要求教学楼的布局达到一定的协调才能满足,并且各开间功能必须明确。

再者,作为一个公共建筑,必须考虑其安全隐患及应付措施,这就要求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走道、楼梯设计。

2.2.1 建筑设计部分底层主要作为学生活动场所以及休息室;二层到五层为标准层,主要包括教师办公室、学生教室等;天台设置楼梯间;楼梯为双跑楼梯且分两端设置,梯设置在建筑入门左手边。

2.2.2 建筑略图图2.1为首层层平面图,图2.2为二~四层平面图,图2.3为五层平面图,图2.4为屋顶平面图,图2.5为北立面图,图2.6为1-1剖面图,图2.7为东西立面图,图2.8为2-2剖面图。

图2.1 首层平面图图2.2 二~四层平面图图2.3 五层平面图图2.4 屋顶平面图图2.5 南立面图图2.6 1-1剖面图图2.7 东西立面图图2.8 2-2剖面图2.3 结构设计说明结构设计根据建筑施工图确定结构方案。

划分板块,布置次梁(墙下,洞口边应布置次梁,以及结构上需要的布梁,由跨度确定梁板的截面尺寸;柱的截面尺寸由轴压比限值初步确定,也可假定一配筋率根据轴心受压柱来计算柱的截面尺寸。

2.3.1 上部结构的设计1)楼盖的设计:本设计选择三层楼盖进行设计。

按照荷载分析、力计算及配筋的一般过程,先设计楼板再设计次梁。

2)框架的设计:选取7轴所在框架进行设计。

按照荷载分析、力分析(包括恒载、活载和水平地震三种作用下的力分析)、侧移分析和验算(由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整体弯曲变形很小,故仅验算其整体剪切变形)、力组合、截面设计的一般过程进行。

其中: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力分析采用分层法;水平荷载作用下采用D值法。

最后,进行电算校核,分析误差,并为基础设计提供数据。

3)楼梯的设计:采用现浇板式楼梯。

包括梯段板的设计、平台板的设计以及平台梁的设计。

2.3.2 基础的设计采用预制桩基础。

先由地质资料算出单桩承载力以及桩的截面,根据桩的条数确定承台的尺寸以及高度,然后再进行基础截面设计验算。

基础高度由混凝土抗冲切和剪切条件确定,基础配筋则由基础验算截面的抗弯能力确定。

除满足计算要求以外,还要满足一些规规定的构造要求。

要注意的是,在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或计算基础沉降时,应考虑设计地面以下基础及其上覆土重力的作用;而在进行基础截面设计中,应采用不计上覆土重力作用时的地基净反力进行计算。

3 屋盖设计3.1 屋盖设计资料根据不同的支承情况和尺寸,屋盖的双向板可以分为A 、B 两种区格板,单向板只有一种。

屋盖板编号如图3.1所示:图3.1 屋盖板编号图钢筋混凝土面板结构层,120mm 板厚,100~140mm 厚(2%找坡)膨胀珍珠岩找坡层,2%的坡度,20mm 厚的水泥砂浆找平层,防水卷材,30mm 厚的XPS 挤塑泡沫板保温层,15mm 厚纸筋石灰抹底。

混凝土采用C30,0.11=α,8.01=β,614.0=b ξ,2mm N 3.14=c f ,2mm N 43.1=t f ;钢筋采用HPB400,2mm N 360=y f ,最小配筋率%179.036043.145.045.0min =⨯==y t f f ρ。

不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kN/m 5.03.2 屋盖板设计3.2.1 双向板设计 1) 荷载计算板的恒荷载标准值:20mm 厚1:2水泥砂浆找平2kN/m 40.02002.0=⨯100~140mm 厚(2%找坡)膨胀珍珠岩 2kN/m 84.07214.010.0=⨯+ 120mm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2kN/m 0.32512.0=⨯15mm 厚纸筋石灰抹底2kN/m 24.01615.0=⨯小计2kN/m 48.4恒载分项系数取为1.2,活载取为1.4 则恒载设计值 2kN/m 376.548.42.1=⨯=g 活载设计值 2kN/m 7.05.04.1=⨯=q则 2kN/m 726.52/7.0376.52/=+=+q g ,2kN/m 076.67.0376.5=+=+q g 2kN/m 35.02/7.02/==q 2) 计算跨度0201m 2'm 1'm 2m 1图3.2 板弯矩计算简图各区格板的计算跨度列于表3.1:表3.1 各区格板跨度3) 弯矩计算跨中最大弯矩为当支座固定时在g+q/2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值,与支座铰支时在q/2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值之和。

计算时,混凝土的泊松比取为0.2;支座最大负弯矩为当支座固定时g+q 作用下的支座弯矩。

A 区格板:875.10201=l l ,查表得m kN 932.5)0229.02.00849.0()2)(0119.02.00509.0(2012011⋅=⨯+++⨯+=ql l q g m m kN 476.22)0849.02.00229.0()2)(0509.02.00119.0(2012012⋅=⨯+++⨯+=ql l q g m m kN 929.11)(1113.0"'20111⋅-=+-==l q g m m m kN 392.8)(0783.0"'20122⋅-=+-==l q g m mB 区格板:875.10201=l l ,查表得m kN 597.42)0229.02.00849.0()2)(0052.02.00390.0(2012011⋅=⨯+++⨯+=ql l q g m m kN 559.12)0849.02.00229.0()2)(0390.02.00052.0(2012012⋅=⨯+++⨯+=ql l q g m m kN 778.8)(0819.0"'20111⋅-=+-==l q g m m m kN 120.6)(0571.0"'20122⋅-=+-==l q g m m对于边区格板的简支边,取'm 或0"=m ,各区格板分别算得的弯矩设计值,列于区格 A B )(01m l 4.5 4.5 )(02m l 2.4 2.4 0201l l1.8751.875表3.2:表3.2 各区格板弯矩设计值区格 1m2m'1m"1m'2m "2m A 5.932 2.476 0 -11.929 0 -8.392 B4.5971.559-8.778-8.778-6.1204) 截面设计由于是双向配筋,两个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不同。

考虑到短跨方向的弯矩比长跨方向的大,故应将短跨方向的跨中受拉钢筋放在长跨方向的外侧,以期具有较大的截面有效高度。

通常取值分别如下:短跨方向,m m 1002012001=-=h ;长跨方向,mm 903012002=-=h ;支座处,mm 1000=h ;mm 1000=b 。

A B 板短跨跨中方向配筋计算示意:截面抵抗系数 041.010010003.140.110932.5262011=⨯⨯⨯⨯==bh f M c s αα 614.0042.0041.0211211=<=⨯--=--=b s ξαξ,符合要求 979.0)041.0211(5.0)211(5.0=⨯-+⨯=-+=s s αγ则2601m m 170100971.036010932.5=⨯⨯⨯==h f M A s y s γ 选用150@8,2mm 335=s A 验算:%179.0%335.01001000335min 01=>=⨯==ρρbh A s ,同时%2.0>ρ,符合要求 表3.3 屋盖板双向板配筋表截面)m kN (⋅M s αξs γ)mm (2s A配筋实际)mm (2s A配筋率8888018续表3.3883.2.2 单向板设计由上节里双向板的计算可知屋盖的荷载总设计值为: 2kN/m 076.67.0376.5=+=+q g采用轴线间距离mm 300001=l ,mm 840002=l 。

取1m 板宽作为计算单元,可画出计算简图如图3.3:g+q=6.076kN/m 2图3.3 单向板计算简图跨中处最大弯矩设计值 m kN 825.63067.681)(812201⋅=⨯⨯=+=l q g M 跨中板厚mm 120,设mm 20=s α,故m m 100201200=-=h截面抵抗系数 048.010010003.140.110825.9626201=⨯⨯⨯⨯==bh f M c s αα 614.0049.0048.0211211=<=⨯--=--=b s ξαξ,符合要求 976.0)048.0211(5.0)211(5.0=⨯-+⨯=-+=s s αγ则260m m 333100976.021010825.6=⨯⨯⨯==h f M A s y s γ 选用160@8φ,2mm 314=s A 验算:%178.0%314.01001000314min 0=>=⨯==ρρbh A s ,同时%2.0>ρ,符合要求 注:长跨方向的跨中均采用构造配筋200@8φ,支座配筋采用相邻板的支座钢筋。

3.3 屋盖次梁设计3.3.1 设计资料屋盖板的恒、活荷载设计值分别是2m kN 376.5、2m kN 7.0;女儿墙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墙厚mm 200,双面粉刷mm 20厚混合砂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