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长脑心通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24例治疗观察

合集下载

脑心通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临床观察

脑心通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临床观察

脑心通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临床观察冠心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逐年增加,心绞痛是危害患者的常见疾病。

目前采用药物、介入、手术三种治疗手段。

有相当多的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为多支血管病变,不宜行PCI或CABG治疗,在给予药物治疗基础上,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效果不佳,胸痛频繁发作。

笔者在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加服脑心通胶囊和国产氯吡格雷(泰嘉),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冠心病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类及抗凝剂治疗2~4周,临床症状控制欠佳,反复胸痛,行CAG证实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不宜或因经济原因未行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

治疗组在上述基础治疗上加服脑心通和氯吡格雷。

治疗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52~85岁,平均(63.5±6.4)岁。

合并高血压病30例,合并糖尿病22例。

对照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50~82岁,平均(62.9±6.2)岁。

合并高血压28例,糖尿病2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合并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1.2 给药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给药,所有患者均正规应用阿斯匹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和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加服脑心通胶囊,3粒每日两次,疗程2月,氯吡格雷(泰嘉)50 mg,1次/d,疗程2月,两组所有病例均治疗前后进行病情评估,即症状、体征、药物不良反应。

1.3 疗效评价1.3.1 心绞痛分级根据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分类标准I级:一般体力活动(如步行和登楼)不受限,仅在强,快或长时间劳力时发生心绞痛。

II级: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

快步、饭后、寒冷或刮风中、精神应急或醒后数小时内步行或登楼;步行两个街区以上,登楼1楼以上和爬山,均引起心绞痛。

III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步行1~2个街区,登楼一层引起心绞痛。

脑心通胶囊和复方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脑心通胶囊和复方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脑心通胶囊和复方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并发心肌缺血的临床用药观察。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6例冠心病,并发心肌缺血患者,口服脑心通胶囊和复方丹参片的疗效观察。

结果脑心通胶囊54例中,25例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ST-T完全恢复正常,显效率46.3%,19例症状消失,心电图ST-T改善,有效率35.2%,总有效率81.5%。

复方丹参组52例中6例显效,显效率11.53%,28例有效,有效率53.8%,总有效率65.3%。

结论脑心通胶囊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肌缺血等作用,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脑心通胶囊冠心病心绞痛药物治疗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可引起心脏痛的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我们从2008年7月~2010年5月,用脑心通胶囊与复方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并作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按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1],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的106例患者,均具有胸闷、气促、心悸、心前区疼痛等冠心病症状及心电图心肌缺血、ST-T段改变,符合1979年全国冠心病防治诊断参考标准,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4例,男37例,女17例,年龄45~75岁,平均57.5岁,病程半年至10年,平均3~5年。

其中稳定型心绞痛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3例,室早14例,房早18例。

对照组52例。

男28例。

女24例,年龄47~74岁,平均56.5岁,病程半年至8年,平均4~5年。

其中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2例,室早15例,房早18例。

治疗前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方法2.1 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脑心通胶囊(陕西不长制药有限公司出品),每次3粒,每日3次,复方丹参片每天3次,一次3片,均20天为1个疗程,服药期内停服抗心绞痛及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心绞痛发作时可临时含服消心痛。

步长脑心通治疗60例冠心病并发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观察

步长脑心通治疗60例冠心病并发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观察

粒 小 , 部 分 高 密 度 脂 蛋 白颗 粒 含 有 载 脂 蛋 白 . 些 颗 粒 大 这
发 挥 抗 粥样 硬 化 的活 性 。许 多 研 究 结 果 已证 明 HD — L C低
高血 脂 按 《 脂 异 常 的防 治建 议 》 胆 固醇 T 血 , C≥60 mo L .5m 1 、 ]
治疗 组 T T L G、C、 DL明显 下 降 , 效 明显 优 于对 照 组(< .5。 结论 : 疗 P 00 ) 步长 脑 心通 在 冠 心病 并 发血 脂异 常 的 治疗 中有
显著 降低 L 、 高 HD DL 升 L的作用 , 还可 稳定 动 脉粥 样硬 化 的斑 块 , 少 心血 管事 件 , 效显 著 。 减 疗
强 , 颗 粒 小 进 入 动 脉 内 膜 下 层 氧 化 , 血 中单 核 细 胞 衍 其 被
生 的巨噬 细胞吞 噬后成 为泡沫 细胞 , 者聚集为脂肪纹 。 后
细 胞 破 裂 释 放 出 大 量 胆 固 醇 成 为 粥 样 硬 化 斑 块 脂 质 核 心
选择 门诊冠 心病 并发 血脂 异常 确诊 病例 10例 ,随机 分 1 为两组 。 治疗组 6 0例 , 中 , 4 其 男 2例 , 1 例 , 龄 4 ~ 9岁 。 女 8 年 56
[ 键词 】 长脑 心通 ; 关 步 冠心 病 并发 血脂 异 常 ; 疗效 【 中图分类号】 5 1 R4 . 4 【 文献标识码】B
冠心 病 是指 冠 状 动脉 粥样 硬 化 使管 腔 阻 塞 , 致 心肌 缺 导
[ 文章编号】1 7 - 2 1 2 0 )2 b 一 6 一 2 6 3 7 1 (0 8 1 ( )0 2 O
报道 如下 :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脑心通胶囊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试验总结

脑心通胶囊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试验总结

脑心通胶囊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试验总结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高改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鲁卫星脑心通胶囊是由黄芪、丹参、桃仁、红花、地龙、全蝎等组成的中药制剂。

由中外合资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研制并生产,批准文号为:陕卫药准字[1996]000313号。

该药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中风病所致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语蹇及胸痹所致胸闷、心悸气短等症。

为进一步观察该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院自一九九八年四月至一九九九年二月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两家单位进行了脑心通胶囊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结果如下:一般资料本研究共选择病人150例,其中试验组100例,对照组50例。

试验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1岁,平均68.85±9.16岁;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44岁,最大77岁,平均66.67±7.56岁。

两组病人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中风病计分方面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为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组间具有可比性。

试验方法一、病例选择标准(一)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胸痹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制定。

⑴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的特征是由于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下所诱发的短暂胸痛发作,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常可迅速消失。

劳累性心绞痛可分为三类:a、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病程在一个月以内。

B、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病程稳定在一个月以上。

C、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同等程度劳累诱发的次数、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突然加重。

⑵心电图检查可有缺血性改变或运动试验阳性。

依据脑心通胶囊药物组成及功能主治,选择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劳累性心绞痛为观察对象,而以初发型及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为主。

脑心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脑心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块解剖 复位 , 或为植骨而将其组织剥光 。对此种复杂骨折 , 笔 者 的经验是可 以考虑适 当 内固定和植 骨的 同时 , 加用 外 固定
1 2 方法 : . 治疗本组 病例一经确 诊 内固定 失效 , 均予 以手术 再固定 , 植骨 治疗 。采用 加压钢板 , 固定架及交锁髓 内钉规 外
内侧为 张力 侧 , 侧为 压力 侧 , 外 钢板能够 耐受张力 , 而骨能耐
受压力。因此 , 钢板应放置 于胫 骨内侧 , 但实 际应用 中为解决 钢板组织覆盖问题 , 钢板常放置于外侧 , 同时于粉碎性骨折应
提高钢板的有效长度 , 骨折两端至少有 3枚 以上螺钉固定 , 螺
钉应超 出对侧皮质 1—2螺 纹枚螺 钉的 固定 方 向应 与骨干垂 直。钻头与功丝 的大小 应与螺 钉相适 应 , 样钢板螺 钉才有 这 足够 的把持力 , 另外 , 为防止 钢板的强度 降低 , 板预弯时不 钢
周红漫 ( 河南省商丘市 中心医院内一科 , 河南 商丘 460 ) 70 0
[ 关键词 ] 步 长脑心通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 :5 14 R 4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 4— 1 (0 7 1 —12 0 10 0 2 20 ) 1 32- 2 4 我 院自2 0 02年以来 , 应用步长脑心通治疗 冠状动脉粥 样 痛 口服 , 治疗组在上述 常规药物 治疗 的基 础上 加用济南 步长
[ ] 徐金香Biblioteka , 2 刘一, 李长胜 , .当前骨折内固定治 疗 中的 等 杨 宇]
几个基本 问题 [ ] J .中华骨科 杂志 ,96 1 :0 . 19 ,6 2 4 [ 收稿 日期 : 0 0 2 编校 : 2 7— 5— 1 0 李晓飞

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观察

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观察

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制剂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按数字表法随机将92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采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生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疗程结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溶解血栓等作用。

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与生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相当,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步长脑心通胶囊;生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心脑血管疾病所谓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

包括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等,是现代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改变,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该病有四高一多的特点,即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合并症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中医学认为心为君主之宫,在五脏六腑中,心脏被称为生命之泵。

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历史悠久,在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标本兼治,预防复发,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采用中药制剂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92例病例均为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其中男40例,女52例;年龄28~87岁,平均62.4岁,病程5~15年69例,20年23例。

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其中脑梗塞49例,脑萎缩34例,脑溢血9例。

心电图ST-T异常39例,血流变、血脂异常57例,电解质离子异常51例,均有早年神经衰弱综合征。

脑心通胶囊与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脑心通胶囊与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脑心通胶囊与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陈 辉(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药剂科,上海 200040)[摘要]目的:研究用脑心通胶囊与稳心颗粒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

用脑心通胶囊与稳心颗粒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心宝丸与复方丹参片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期间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用药期间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用脑心通胶囊与稳心颗粒对冠心病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其胸痛、胸闷、心悸、乏力等症状,缓解其病情,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冠心病;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宝丸;丹参片[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19)24-0154-0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指以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窦房传导阻滞、心房内传导阻滞等为主要特征的心脏疾病。

冠心病患者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几率较高。

冠心病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可出现胸痛、胸闷、心悸、乏力、心率减慢、头晕、失眠、反应迟钝等症状和体征,病情严重者可发生阿-斯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1]。

脑心通胶囊是一种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功效的中成药。

稳心颗粒主要用于治疗由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所导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胸闷胸痛、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病症。

本文将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用脑心通胶囊与稳心颗粒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步长脑心通胶囊对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

步长脑心通胶囊对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

步长脑心通胶囊对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吴结红【摘要】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对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4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使用常规治疗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以1个月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变化.结果:1个疗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TG[(1.74±0.45)mmol/L vs(2.33±1.02)mmol/L]、CHOL[(6.34±0.58)mmol/Lvs(7.57±2.37)mmol/L]、LDL-C[(2.36±0.32)mmol/L vs(2.99±0.79)mmol/L]、Apo-A1[(1.35±0.67)mmol/L vs(1.59±0.78)mmol/L]、Apo-B[(1.57±0.37)mmol/L vs(3.08±1.09)mmol/L]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上述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水平具有理想的调节作用,作用确切,恢复较快,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uchangnaoxintong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 Methods: 100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8 to April 2011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5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5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 -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uchangnaoxintong Capsule on the base of control group. The level change of TG, CHOL, HDL-C, LDL-C, Apo-Al, Apo-B before treatment and 4-week after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werecompared. Results: 4-week after treatment, TG[(1.74±0.45)mmol/L vs (2.33±1.02)mmol/L], CHOL[(6.34±0.58)mmol/L vs (7.57±2.37)mmol/L], LDL[(2.36±0.32)mmol/L vs (2.99±0.79)mmol/L], Apo-Al[(1.35±0.67)mmol/L vs (1.59±0.78)mmol/L], Apo-B [(1.57±0.37)mmol/L vs (3.08±1.09)mmol/L]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ll P<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indexes above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P<0.05, P<0.01). Conclusion: It is valuable about Buchangnaoxintong Capsule in CHD with hyperlipidemia patients, with the advantage of definite effect and rapid recovery. It is valuable to further promote in clinical.【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1(008)034【总页数】2页(P186-187)【关键词】步长脑心通胶囊;老年;冠心病;高血脂;临床疗效【作者】吴结红【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禹区中心医院,广东广州,51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长脑心通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
24例治疗观察
发表时间:
2013-10-23T14:42:52.5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8期供稿 作者: 靳晓建
[导读] 冠心病现代医学机理是多种病理过程包括炎细胸浸润、平滑肌细胞增殖。

靳晓建(山西省壶关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047300)
【摘要】目的
观察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例随机分为两
组:每组
24例,两组药例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一次三粒,一日三次,四周一疗程,连用三个疗
程,进行临床观察,并观察前后中医症状疗效,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显著变化(
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粘度、红细胞变性指数、纤维
蛋白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以络病理论为基础,步长脑心通胶囊能明显发送冠心病的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
指标。
【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8-0205-0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根据WHO(1979年)制订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选取2007年5月—2013年5月就诊于我科门诊及住院部的48例符合冠心
病(心绞痛)诊断标准的病倒,随机名为两组,每组
24例。对照组男13例,女11例,治疗组男14例,女10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等方
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心绞痛劳动时发作,休息后缓解,普遍ST段抬高,T波低平。中医辨证材料:心血瘀阻型,临床症状为胸部刺痛。固定不定不移,痛
引肩背或臂内侧,胸闷气短,唇色紫暗,脉动细涩。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和治疗组都合理应用硝酸酯类、钙离子抗剂,β受阻滞剂、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降脂药,对合并有其他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将病情控制在理想范围,治疗组在对照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黄芪、赤芍、丹
参、川芎、桃仁、红花、乳香(制)、没药(制)、鸡血藤、牛膝、桂枝、桑枝、地龙、全蝎、水蛭)口服,一次三粒,一日三次,共
12
周,每周定时观察一次患者的症状变化,治疗前后各查一次血电解质、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流变、血尿常规。出院者跟踪
观察。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症状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原有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或明显减少70%≤有效率<90%;有
效:原有症状、体征无好转有效率<
30%,加重治疗后积分超过治疗前积分,采用尼莫地平方法中医症状疗效指数μ=(治疗前总积分-治疗
后总积分)
/治疗前后总积分×100%。
3.2
疗效标准

疗效观察
3.2.1
两组病例治疗后中医症状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病倒治疗中医病症疗效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由表可以看出,治疗组各项指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
疗组治疗后血浆粘度红细胞变性指数及纤维蛋白质较对照组隍显著降低(
p<0.01)。

4
、讨论
1
、冠心病心绞通的病机特点及步长脑心通胶囊取得的疗效的中医机理,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的“心痹”、“胸痹”、“真心痛”范畴。
《金匮要略》中说
“夫脉者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期阴
弦故也。
”明确指出上焦阳气虚是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浊邪上乘,阻遇胸阳,形成气滞、血瘀、痰浊,故宜益气活血,化瘀通络、除温
化痰,选用黄芪、桂枝温阳益气,桃仁、红花、赤芍、当归、乳香、没药养血活血止痛;牛膝、桑枝、地龙、全蝎、活血通络。综观全
方,攻补兼施,标本兼治,寓补益之中起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作用。因此对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改善心肌的缺血状况。
2
、冠心病现代医学机理是多种病理过程包括炎细胸浸润、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增加以及血栓形成等参与的慢性炎症增生性
疾病;血脂异常、内皮损伤、炎症反应、血液凝血功能异常等,在动脉粥样感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药步长脑心通
胶囊有活血化瘀、益气通络的功效,具有增加心脏供血、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及降低和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对血
管内皮细胞生物功能认识的不断提高,普遍认为内皮细胞损伤所致的内皮功能障碍是
AS形成的早期表现;而内皮细胞所分泌的No的减少则
是内皮功能早期典型表现之一。已有研究证据显示,
No是一种源性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其抗氧化作用表现为持续的、低水平的NO的
产生,能通过清除氧自由基直接抑制
LDL在血管壁的氧化,防止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形成。炎性反应一直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全
过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在其炎症过程中最具标志性的因素(反应蛋白是目前发现的最重要的炎性标志物),是冠动
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预防意义的指标。脑心通在有效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因此血液流变学有明显的。

本临床研究表明,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74.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9-72.
[3]
吴以岭:络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97-98.
[4]
王西芳 刘峰 卫培峰 脑心通胶囊对冠心病患者NO、ET、PER、PXB2含量影响的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031(2):94-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