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金融机构体系

合集下载

第三章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和组织结构

第三章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和组织结构

四.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1. 是指由若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由这 家中央银行在其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 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特点:跨越国界行使央行职能
2.
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东加勒比海货币区
属于跨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 。
随着欧洲联盟成员国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2. 三权分属不同的机构

属于这一类型的国家有日本、法国、德国、意 大利等。
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分为决策 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分别行使权力。
日本银行是:最高决策机构—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
最高执行机构—日本银行理事会。
法兰西银行:最高决策机构—国家信贷委员会;最
高执行机构—法兰西银行理事会;监督机构—银行 管理委员会。
德意志联邦银行:最高决策机构—德意志联邦银行
委员会;最高执行机构—联邦银行董事会;监督机 构—联邦银行监督局。
三、中央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 1. 宏观调控措施实施部门,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货币 金融政策主任办公室、英格兰银行的经济研究局、日本 银行的金融研究局和调查统计局等。
2. 公共服务部门,如英格兰银行的公司服务部、美联储的 服务部、日本银行的总务局等。 3. 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如英格兰银行的银行监督局、美联 储的银行监督管理部与审计官办公室等。 4. 调查研究机构 5. 日常事务管理机构 6. 法律机构等。
央行 营业 资本
1. 国家所有制形式:所有资本属于国家所有的中 央银行 。 2. 公私股份混合所有制形式:中央银行的资本金 一部分为国家所有,一部分为私人所有,而国 家资本所占比例一般在50%以上。 3. 全部股份私人所有:所有资本属于私人所有的 中央银行,其资本全部由私人股东投入,经政 府授权执行央行职能。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联 邦储备银行 。 4. 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成立之初,根 本没有资本金,而是由国家授权其执行中央银 行职能。中央银行业务中所运用的资金,主要 是各金融机构的存款和流通中的货币 。 5. 资本金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主要存在于跨 国中央银行制度中 。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课开课学期:学分学时:54学时, 3学分(理论学时:实践学时:0)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本科)课程性质:必修课选用教材:《金融学》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等等开课单位:编写依据:一、课程简介《金融学》是经济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为培养学生掌握金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

课程介绍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货币、信用和利率,金融市场与运作,金融机构与体系,货币运行与调节金融开放与发展等内容,阐明经济体系中货币运行的基本功能、运行方式、基本规律以及社会货币管理与调控的基本原理和政策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现代金融基础知识、理论和方法,并运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分析我国和世界金融发展形势,及货币政策变化方向,增强对宏观经济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货币政策、金融活动及其宏观调控的理论、手段等有较整体的理解。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与西方经济学相结合的货币金融理论,并运用理论分析宏观经济问题及货币政策意图和效应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多样化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把经济、金融思维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之中。

三、教学内容、要求、重点、难点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第1章绪论1.1 金融概述1.2 金融的地位和功能1.3 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教学要求:了解“金融”一词的界定与演变、理解现代金融学的基本框架结构。

教学重点:金融的内涵与界定教学难点:金融学框架参考资料: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6学时)教学内容:2.1 货币的定义和计量2.2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2.3 货币的职能2.4货币制度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从货币的起源掌握货币与商品的关系,了解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货币的存在形态,了解货币的本质、职能作用以及货币层次的划分;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了解中国的货币制度、人民币国际化的缘由与路径。

金融基础教学大纲

金融基础教学大纲

金融基础教学大纲《金融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类型:B类课程性质:职业基础课计划时数:72学时学分:4学分实践课时比例(20,):14-15是否专业核心课程:是教学对象:三年制高职金融专业学生《金融基础》是金融保险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货币银行方面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有较系统的掌握;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描述《金融基础》课程系统阐述货币银行的基本理论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世界上货币银行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务运作机制的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探讨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和各种金融工具的实际运用。

第一章金融概述教学内容1、金融的范畴2、金融机构体系3、金融市场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特点和主要类型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及功能了解:金融范畴的形成和发展;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演变过程教学重点金融机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教学难点金融市场的要素和功能教学方法讲授第二章货币与信用教学内容1、货币制度2、信用与信用工具3、利息与利率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主要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熟悉:利率的决定和影响因素了解:信用的产生与发展教学重点各种信用形式尤其是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利率的种类,单利和复利的计算教学方法讲授与练习、讨论(讨论利率市场化)第三章商业银行教学内容1、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与组织形式2、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3、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4、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5、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经营模式、三大业务,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理解: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的管理思想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教学重点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类型教学难点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的管理思想教学方法讲授与案例分析第四章证券投资业务教学内容1、证券投资概述2、股票市场3、债券市场4、证券投资基金5、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股票、债券的发行程序和交易方式、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证券投资的风险和收益了解: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教学重点- 2 -证券投资的品种和交易规则教学难点证券投资的风险与收益教学方法讲授第五、六章保险、信托与租赁教学内容1、保险与保险基金2、保险的类型与保险公司3、金融信托4、融资租赁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保险的基本理论,融资租赁; 理解:金融信托了解: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特征教学重点保险的基本理论教学难点融资租赁;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融资租赁与融物租赁的区别)第七章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教学内容1、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2、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3、中央银行制度4、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5、货币政策目标6、货币政策工具7、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中介目标 8、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 3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中央银行的业务介绍理解: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了解: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掌握: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理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了解: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教学重点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中央银行的业务,货币政策工具教学难点中央银行制度,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货币政策工具的灵活使用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第八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教学内容1.货币流通2.货币供求3.通货膨胀4.通货紧缩教学目的和要求熟悉货币流通的基本规律;理解货币供给的机制掌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发生的原因及对经济的影响教学重点:货币供求理论,通货膨胀的类型、成因和对策,通货紧缩的成因和对策教学难点: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机制;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第九章国际金融教学内容1、国际收支2、外汇与外汇市场3、汇率4、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 4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外汇的基本内容和汇率的分类,国际收支的分类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理解:外汇市场的交易方式了解: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教学重点外汇的基本内容和汇率的分类,国际收支的分类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教学难点外汇的交易方式教学方法讲授与练习第十章金融监管教学内容1、金融监管概述2、金融监管体制3、金融监管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监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做法理解: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了解:金融监管的体制和类型教学重点金融监管目标;金融监管原则;金融监管类型教学难点不同金融监管体制的利弊教学方法讲授补充金融创新与金融自由化教学内容1、金融与经济发展2、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 5 -三、主要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章(或编)次总学时数讲授学时数习题课、讨论课等学时数课程导论及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 2第一章 4 46 4 2 第二章6 4 2 第三章6 6 第四章6 6 第五章6 4 2 第六章8 8 第七章8 6 2 第八章6 6 第九章4 4 第十章2 2 作业讲评4 金融传新与金融自由化总复习 2总学时 72四、本课程与该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金融理论基础》作为金融专业的职业基础课,是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学会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金融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金融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金融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金融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单选题1.在商品赊销、预付工资等活动中,货币执行的是()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2.货币职能中,最基本的两大职能为()A、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B、价值尺度与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与贮藏手段D、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3.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实物货币B.代用货币C.信用货币D.电子货币4.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是1∶10,而市场比价是1∶12,那么充斥市场的将是()。

A.金币B.银币C.金币、银币共同流通,没有区别D.金币、银币都无人使用5.我国的人民币制度属于()。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6.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之后,以()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A.英镑 B.法国法郎 C.美元 D.德国马克7.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A、特殊等价物B、一般等价物C、普通商品D、特殊商品8.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出现在()。

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9.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矛盾的理论总结称为()。

A、特里芬难题B、米德冲突C、马歇尔—勒纳条件D、一体化三难10.欧元正式投入使用是在()A、1998年6月1日B、1999年1月1日C、2002年1月1日D、2002年7月1日二、判断题1.流通中的辅币是我国使用的信用货币之一。

()2.流通手段不是货币的最基本职能。

()3.货币的流动性是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层次时的标准。

()4.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不一定是现实的货币。

()5.国际金本位体系下由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稳定,波动很小。

()6.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缺陷被称为“特里芬难题”。

()7.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是人民币制度,它是一种信用货币制度。

()三、简答题1.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2.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CAABD CBCAB∨×∨×∨∨∨第二章信用一、单选题1.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经济金融基础知识

经济金融基础知识
金融机构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三) 市场利率
•2023/5/27
经济金融基础知识
第二章 信用与利息 利息计算
一) 单利
二) 复利
•2023/5/27
经济金融基础知识
第二章 信用与利息
一、储蓄存款计算
基本规定:
➢ 存期,一律对年对月对日,每月按30天计算,全年按360天计算, 不足月部份,按实际天数计算。计算采取算头不算尾办法 ➢ 利随本清,不计复利 ➢ 计算起点为元,利息计算至分,分以下四舍五入。分段计息,各 段利息计算至厘,相加后利息总额分位以下四舍五入。 ➢ 利率复位及换算
按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分为: • 调控、监管机构:央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 • 经营机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
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但近阶段有松动的趋 势,如中信、平安等
•2023/5/27
经济金融基础知识
第三章 我国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
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经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对象并提 供相关金融服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贴现利息=票面金额×贴现期×贴现率 实付金额=票面金额 −贴现利息
•2023/5/27
经济金融基础知识
第二章 信用与利息
其他利息计算办法不作要求
•2023/5/27
经济金融基础知识
Any questions?
•2023/5/27
经济金融基础知识
第三章 我国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
指以货币为资金为经营对象,从事货币信用、资金融通、金融交 易及其他相关业务的组织机构 • 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2023/5/27
经济金融基础知识
第二章 信用与利息
<<储蓄管理条例>>对储蓄存款利息计算规定

金融机构开业报告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试行)

金融机构开业报告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试行)

ⅩⅩ市金融机构开业报告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ⅩⅩ辖内金融机构的审慎管理,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确保区域金融安全,促进金融业稳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人民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金融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金融业务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财务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以及银联等其它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重大事项,是指对金融机构经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危及区域或系统性金融安全的事项或事件,以及反映金融机构经营发展状况的重大事项或事件。

第四条金融机构开业报告和重大事项报告实行属地管理制度。

设在汉台区、留坝县的法人金融机构或金融机构的市级(区域)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由其法人金融机构或市级(区域)机构统一向人民银行ⅩⅩ市中心支行报告。

人民银行ⅩⅩ辖内各级分支机构受理所在地的金融机构开业报告和重大事项报告。

第五条金融机构应确定其综合管理部门作为执行本制度的工作部门,明确部门负责人及联络员,负责本制度落实过程中的联系、信息报送、手续办理等工作。

工作部门负责人及联络员等相关信息向所在地的人民银行报备。

第六条人民银行ⅩⅩ市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管理科会同办公室及相关职能部门,建立金融机构开业报告和重大事项报告工作协调机制,负责管理、协调、检查、监督和推动本制度的贯彻与实施,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办理新设金融机构加入人民银行金融管理与服务体系工作。

人民银行ⅩⅩ辖内各支行应确定执行本制度的工作部门,并建立执行本制度的工作协调机制。

第二章开业报告第七条金融机构有下列情况之一,向所在地的人民银行报告。

(一)新设金融机构经监管部门批准进行筹建,拟正式开业的;(二)金融机构新设的分支机构经监管部门批准进行筹建,拟正式开业的;(三)改制、合并、分立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经监管部门批准进行筹建,拟正式开业的。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

《货币银行学》复习第一章货币第一节货币的职能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交换媒介、贮藏价值和支付手段四种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而贮藏价值和支付手段是货币的派生职能。

一、价值尺度(Standard of Value)1、概念:货币可以用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

2、特点: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要是观念的或想象的货币就可以,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就是价格。

二、交换媒介(Medium of Exchange)1、概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易媒介。

2、特点: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可以是没有十足价值的货币符号。

3、执行交换媒介的货币必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流通中商品的数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

三、贮藏价值(Store of Value)1、概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替代品和独立的价值形态保存和收藏。

2、特点: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

货币作为贮藏价值,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

四、支付手段(Means of Payment)1、概念: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用于清偿债务、缴纳赋税、支付工资和租金。

2、特点: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是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第二节货币形式及其演变货币形式的演变集中在货材料的变化上。

从货币发展的历史来看,货币可以分为:一、实物货币(Material Currency)二、金属货币(Metallic Currency)三、代用货币(Substitute Currency)四、信用货币(Credit Currency)五、电子货币(Electric Currency)第四节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Monetary System)的内容:1、确定货币金属2、确定货币单位3、金属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1)本位币(Standard Money):①概念:又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是一国计价、结算的唯一合法货币。

金融会计(学)中国地质大学

金融会计(学)中国地质大学
6
第二章
基本核算方法
金融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与其他会计基本类 似。但由于金融企业会计对象的不同,金融会 计与其他会计在核算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上存在 着差异。


第一节 会计对象和会计科目

一、概念 金融企业会计对象从总体上看, 还是资金运动,但由于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 位和业务活动的特点,决定了金融的资金运动 形式区别于其他企业的资金运动形式,从银行 的资金运动来看,表现为: 社会货币资金 银行信贷资金 社会货币资金
23





其中:余额表是根据分户账当日最后的余额 而编制的专用统计表,即是一种分户账当日 余额的统计性报表,用来核对分户账余额与 总账余额是否相符的工具。也可作为计算利 息的依据。 日计表是反映当天全部金融业务活动的会计 报表,也是轧平当天全部账务的重要工具。
24
25
26
17
三 ﹑会计凭证的处理与管理 (一)会计凭证的填制 1 凭证的种类要与业务和财务活动的内 容相一致; 2 基本凭证一般都是单联式凭证; 3 人民币或外币要有符号; 4 反映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18
(二)会计凭证的审核 1 是否为本行受理的凭证; 2 凭证种类是否正确,凭证的内容联次与附件是 否相符,是否超过期限; 3 帐号与户名是否一致; 4 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有无涂改; 5 款项来源﹑用途是否符合政策和有关资金管理 的规定; 6 是否超过存款或批准的贷款额度或拨款限额; 7 密押﹑印签是否真实﹑齐全; 8 有关计息﹑收费﹑罚金等的计算是否正确; 9 内部科目和账户名称使用是否正确。
金融企业广泛地采用由单位或客户填写的比较规范的原 始凭证来代替记账凭证。但这些凭证都是按照金融会计核算 要求统一印制发行,供企业单位和客户直接填写的金融会计 凭证。主要有: 现金收入传票 现金付出传票 转帐借方传票 转帐贷方传票 特种转帐借方传票 特种转帐贷方传票 表外科目收入传票 表外科目付出传票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10
信息不对称与金融机构存在的合理性
• 逆向选择如何影响金融结构-柠檬问题(The Lemons Problem):
从汽车交易市场上的“二手车问题”引申而来:由于信息不 对称,二手车的潜在购买者不完全了解车的质量,不能判 定哪些是运转良好的质量上等的二手车,即所谓的“桃”; 哪些是会给他们带来麻烦的质量劣等的二手车,即所谓的 “柠檬”。因此,买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必定是市场上平均 质量的二手车的价格。
• 在这样的价位下,质量上等的二手车有人愿意买,但车主 因价格低而不愿意出售;质量劣等的二手车车主愿意出售, 但因价位高没有人愿意买。结果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 象”。故二手车市场成交量很小,交易清淡。
• 二手车问题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二手车交易商进行。
.
4-11
信息不对称与金融机构存在的合理性
逆向选择现象在金融市场上的表现:
• If quality cannot be assessed, the buyer is willing to pay at most a price that reflects the average quality (投资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是反映发行公司平均质量的价格)
• Sellers of good quality items will not want to sell at the price for average quality(质量好的公司将不愿意 出售其证券)
.
4-3
金融机构概述
(3)现代银行——股份制形式,利率较低 a.原有一些旧式银行转变过来的 b.新组建的股份制银行 1694年,英格兰银行,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商业
银行,现代银行的鼻祖。 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银行贷款利率较低 股份制形式 发行银行券 部分准备金制度,信用创造
.
4-4
金融机构概述
• 在美国,1980年后,银行管理法规甚至允许其提供支票 存款,并提供除消费贷款以外的抵押贷款,使其成为重 要的信用中介机构之一。
保管金融资产,管理客户的投资组合 。 信托投资公司、 商业银行等
.
4-5
金融机构存在的理论基础
• 若厂商和居民户可以进入完全的金融市场,那么,在 竞争的均衡实现时,银行的获利将为零,银行资产负 债表的组成和规模对其他经济部门没有任何影响。
• 也就是说,如果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完善的,银行则 是多余的机构。
• 银行等金融机构如何降低交易成本呢?
–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银行 等金融中介正是这种能把许多闲散的小额 资金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经济、降低交 易成本的机构。
– 专业化(Expertise):银行等金融中介开 发出的专门的计算机技术,使得它们能够 以极低的4-8
信息不对称与金融机构存在的合理性
•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信息不对称或 不对称信息 ,是指交易一方对交易另一方的了解不充分, 双方处于不平等地位。
在金融市场上,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普遍存在着信息不 对称现象。
金融中介机构体系存在的最主要原因是金融市场存在着不对 称信息
2.存款性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信用社等金融中 介。存款机构发行支票,吸收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以此获得 的资金进行各种贷款或购买证券。
3.契约性金融机构:包括各种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及退休基金等, 它们以契约的方式在一定期限内从合约持有者手中吸收资金, 并主要投向资本市场——投资股票和长期债务工具。
人会告诉你:“你的购买量是如此的小,你支付的佣金在你的
购买价格中将占较大的比重。”当你欲投资债券市场时,问题
将会更严重,因为许多国家的债券交易都有一个最低购买量要
求,比如是10 000元。事实上,经纪人可能对你的投资并不感
兴趣,因为你的投资额太小,他认为不值得花时间去考虑。
.
4-7
交易成本与金融机构存在的合理性
• 在交易之前可能发生的成本:搜寻成本、鉴别成本、谈判成本
• 在交易之后可能发生的成本:监控合约执行的成本、诉讼成本
• 交易成本是金融市场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交易成本的存在, 阻碍了许多小额储蓄者和借款者之间的直接融资,阻碍了金融 市场作用的正常发挥。
• 案例:
假如你有5000元准备投资,当你欲投资于股票市场时,股票经纪
• 邮政储蓄银行

.
4-19
3.信用联合社
• 信用联合社(Credit unions),也称为信用合作社, 是一类规模较小的存款性金融机构,它是由某些具有共 同利益的人们自愿组织起来的,具有互助性质的会员组 织,是一种由会员集资联合组成的合作金融组织。
• 最早的信用合作社是1849年在德国莱茵河地区建立的农 村信用合作社,后遍布于世界各地,并以乡间、农村为 多。
.
4-13
信息不对称与银行存在的合理性
道德风险在股票市场上的表现:代理问题: Principal-Agent Problem
源于所有者与代理人之间的矛盾,代理人可能依照 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业主的利益进行交易。这一问 题极大地抑制了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的活动。
银行等金融机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优势:
1. 银行掌握多家借款公司的私人信息,收集信息的 成本低
第三章金融机构体系
结构: 一、金融机构概述 二、金融机构存在的理论基础 三、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四、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
4-1
金融机构概述
1.金融机构的涵义:
又称金融中介(Financial Intermediaries),是指经营货 币、信用业务,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机构。它为社会 经济发展和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金融服务,是国民经济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是指由于经营者或市场交易的参与 者得到了第三方的保障后,使其因自身决策或行为引起损失 时不必完全承担责任,甚至可能得到某种补偿,这种情况将 “激励”他们倾向于做出风险较大的决策,以博取更大的收 益的现象
金融市场上的道德风险,是指贷款者把资金贷放给借款者以后, 借款者可能会从事那些为贷款者所不希望的风险活动,这些 活动很可能导致贷款不能如期归还。(Hazard that borrower has incentives to engage in undesirable (immoral) activities making it more likely that won’t pay loan back)
定义: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的本意是指人们做了 并不希望做的事情,而不去做希望做的事情。
• 逆向选择是由于事前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 • 金融市场上的逆向选择,指那些最有可能造成违约风险
的借款者,往往就是那些寻求资金最积极、而且最有可 能得到资金的人。也就是说:由于逆向选择,贷款人将 资金贷给了最有可能违约的借款人
消费信贷和工商信贷 股票和债券 货币市场工具
4-17
1.投资银行
• 投资银行是专门从事各种有价证券经营及相关业务 的金融机构。包含了几乎全部资本市场业务。 – 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有:证券承购、代销、交易, 公司兼并与收购,项目融资,风险资本投资等。 – 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 (1)资金融通过程的作用不同 (2)资金融通交易中的风险不同 (3)对资金最终需求者提供服务的方式不同 (4)提供金融服务的内容不同。
2.银行贷款是非公开进行的,避免他人在信息上搭 银行的便车
.
4-14
分散和转移风险 与金融机构存在的合理性
• 银行可以利用其专业优势向众多的借款人同 时放款,使得风险得以分散;
• 银行也承担了部分风险,更好地保证资金最 终供给者的权益。
.
4-15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1.中央银行:习惯上称为货币当局(monetary authority),是 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权威和监管者,职能是宏观调控、保障金 融安全与稳定及提供金融服务等。
• The buyer will decide not to buy at all because all that is left in the market is poor quality items(投资 者决定不购买)
• 所以,逆向选择导致直接融资活动受到限制
.
4-12
信息不对称与银行存在的合理性
解银行业的产生与发展,有助于了解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通常在提到“银行”时,若前面不加修饰语,指的就是“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 金融机构。 (1)货币经营业 从事货币的兑换、保管、汇兑等服务的行业。(寺院、教堂、商铺) (2)早期银行 货币经营业从单纯的货币服务发展到办理简单的存、放款。 放款是重要的标志。早期银行具有高利贷性质 成立于1587年的威尼斯银行,是世界历史上比较具有近代意义的银行。
• 但是,现实经济中存在着不完全信息,存在着阻力和 摩擦,则银行就不是多余的了。
• 可以从三个方面说明金融机构存在的合理性: 第一,降低交易成本 第二,缓解信息不对称 第三,分散和转移风险
.
4-6
交易成本与金融机构存在的合理性
•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指进行金融交易所花费的时 间和费用。
.
4-18
2.储蓄银行
这是指办理居民储蓄并以吸收储蓄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银行。

• 储蓄银行的具体名称,各国有所差异,但功能基本相同。
• 如在美国有储蓄贷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英国有信托储蓄银行、房屋互 助协会;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有储蓄银行等
• 储蓄机构的主要业务是为其存款人提供消费贷款和住房抵押贷款。国家对 储蓄机构的非抵押资产通常有严格限制。
公司 养老保险、政府退休
基金
投资型金融机构 金融公司 共同基金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