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及图片

合集下载

中药的性状鉴定PPT课件

中药的性状鉴定PPT课件

•8.味:口尝,每种药材都有其独特 的味道。
• (乌梅、木瓜、山楂):要酸 • (黄连、黄柏):要苦 • (甘草、党参):要甜
尝试有毒的中药要注意:
第21页/共24页
9.水试:用水浸泡药材,观察水的 特征和药材本身的特征以及变化。
药材 西红花 秦皮 苏木 葶苈子 车前子 小通草 熊胆粉
方法 水浸 水浸 投热水 水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一、来源鉴定
又称基原鉴定,应用植(动)物的分 类学知识确定中药的正确学名。
分三步: 1.采集实物,观察形态 2.核对文献,对照鉴定 3.核对标本,确定学名
第1页/共24页
•1.观察植物形态
观察特征,采集有花果标本。单纯 靠营养器官是不够的,有时易得出错 误结论。重点采集完整繁殖器官。
第2页/共24页
•2.核对文献
《中国药典》、植物志(图 鉴)、植物分类学报、补编,必要 时查对原始文献。
第3页/共24页
•3.核对标本
注意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期的 形态差异,必要时请专家协助鉴定。
叶类
各有其形状!
花类 果实、种子类
第7页/共24页
•如鉴定太子参:
李时珍谓:“其形似人形者,谓之孩儿 参。”
第8页/共24页
• 马头蛇尾瓦楞身 • 管状长吻眼凹深 • 躯干七棱尾四棱 • 口小无牙雄育儿
第9页/共24页
2.大小:一般药材的大小均在一 定的范围之内
以种子为例: •大的如海底椰:果实要6到7年才 成熟。直径40-50厘米,重15-30 公斤,里面有世界上最大的植物 种子。
结果 水液染成金黄色,柱头喇叭状
浸液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水显鲜艳的桃红色 变粘滑,体积膨胀 同上 显粘性

8常用中药饮片辨识-全草类

8常用中药饮片辨识-全草类
3. 气微,味极苦。
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十四分。
淫羊藿——补阳药
来源:小檗科植物箭叶淫羊 藿、淫羊藿。
第四十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十四分。
淫羊藿
药用部位:干燥茎叶。 鉴别特征: 1. 茎圆形,光滑,黄
绿色,断面中空。 2. 叶革质,叶上表面
光滑,黄绿色,有网 纹的筋脉,边缘有锯 齿状细刺,叶背面灰 绿色,叶脉突起。 3. 无臭,味微苦涩。 油炙后叶呈微黄色, 光亮,有羊油味。
3.有浓厚的香气,味微苦而凉。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十四分。
广藿香与土藿香的区别
区别
广藿香
土藿香
来源
广藿香
藿香
茎 灰棕色,近方形,四 绿色或黄绿色,方形,四
角钝圆,老茎近圆形, 角棱脊明显,四面平坦或
木质化。
凹入成宽沟。
切面 黄绿色,有白色的髓。 白色,髓部中空。
叶 灰绿色,两面均有白 叶上表面深绿色,毛少或
尖,全缘。上表面暗绿色至暗棕色, 下表面带紫色,叶片具明显小凹点。 叶柄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
3. 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
4. 搓揉有鱼腥气,味微涩。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十四分。
肉苁蓉——补阳药
来源:列当科植物肉苁蓉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十四分。
肉苁蓉
药用部位:带鳞叶的干燥 肉质茎。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十四分。
环草石斛
石斛——补阴药
来源:兰科植物环草石斛、马 鞭石斛、黄草石斛、铁皮石斛、 金钗石斛
马鞭石斛
黄草石斛
铁皮石斛
金钗石斛 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十四分。
石斛
药用部位:干燥茎。

常用中药饮片图谱200种,值得收藏

常用中药饮片图谱200种,值得收藏

常⽤中药饮⽚图谱200种,值得收藏朱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导致汞中毒,损害中枢神经、肾脏、消化道。

功效简介清⼼镇惊,安神解毒,⽤于⼼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惊风,视物昏花,⼝疮,喉痹,疮疡肿毒,⼼神不宁,⼼悸失眠,惊风,癫痫,疮疡肿痛,咽喉肿痛,⼝⾆⽣疮。

雄黄:⼆硫化⼆砷(As2S2),硫化物特征:条痕淡橘红⾊,断⾯具树脂样光泽,有特异的臭⽓【功能主治】解毒杀⾍,燥湿祛痰,截疟。

⽤于痈肿疔疮,蛇⾍咬伤,⾍积腹痛,惊痫,疟疾。

⾃然铜:⼆硫化铁(FeS2),硫化物特征:晶形多为⽴⽅体,集合体呈致密块状,表⾯亮淡黄⾊,有⾦属光泽,条痕绿⿊⾊或棕红⾊,断⾯黄⽩⾊,有⾦属光泽⽅剂选⽤1. 治疗⼼⽓刺痛: ⾃然铜⽕煅醋淬九次,研末,醋调⼀字服.(《卫⽣易简⽅》)2. 治疗打扑伤: ⾃然铜(研极细,⽔飞过)、当归、没药各2.5克.以酒调频服,仍以⼿摩痛处.(《本草衍义》)3. 治疗跌扑⾻断: ⾃然铜(煅通红,醋淬七次,放湿⼟上,⽉余⽤)、乳⾹、没药、当归⾝、羌活等分.为散,每服10克,醇酒调,⽇再服.⾻伤⽤⾻碎补25克,酒浸捣绞取汁冲服.(《张⽒医通》⾃然铜散)4. 治疗项下⽓瘿: ⾃然铜贮⽔瓮中,逐⽇饮⾷,皆⽤此⽔,其瘿⾃消,或⽕烧烟⽓,久久吸之亦可.(《仁斋直指⽅》)5. 治疗⼀切恶疮及⽕烧汤烫: ⾃然铜、密陀僧各50克(并煅研),⽢草、黄檗各100克(并为末).上四味,⼀处研细,收密器中,⽔调涂或⼲敷.(《圣济总录》⾃然铜散)配伍效⽤⾃然铜配伍没药 ⼆者皆有活⾎⽌痛之功.且⾃然铜能接⾻续筋;没药能⽣肌消肿,相伍为⽤,有活⾎⽌痛、接⾻续筋、⽣肌消肿之功效,⽤于治疗外伤所致之⾻折疼痛、淤⾎肿胀等。

赭⽯:三氧化⼆铁(Fe2O3),氧化铁特征:⼀⾯多有圆形的突起,习称“钉头”,表⾯棕红⾊⾄暗棕⾊,有的可见圆形突起或凹窝,有的具⾦属光泽功能主治平肝镇逆,凉⾎⽌⾎。

治噫⽓呕逆,噎膈反胃,哮喘,惊痫,吐⾎,⿐衄,肠风,痔瘘,崩漏带下。

中药材炮制饮片鉴别-焦栀子

中药材炮制饮片鉴别-焦栀子

伪品水栀子 外观为长圆形,长3~7厘米,个 儿比真品大,表面有翅棱6条,较凸出,且 多卷折,顶端宿萼较大,无非腺毛,果皮较 厚;口尝鼻闻与真品相似,但用乙醇溶液进 行荧光测试不显蓝色。
水栀子和栀子的不同点在于: 水栀子大, 呈长椭圆形, 全长 、直径及果柄均比较长, 果皮稍厚。
其他炮制品
炒栀子: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金黄色 ,取出,放凉。 焦栀子: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糊色 ,取出,放凉。
焦栀子和炒栀子的功效基本相同,都能入血分.都有 凉血止血的功效.只是焦栀子的功效稍强些.如果没 有焦栀子是可以用炒栀子替换的.
掺伪
真品栀子 外观呈椭圆形或长卵形,表面有翅状纵 棱5~8条,顶端宿萼残存,有非腺毛,多碎断, 果皮薄而脆;闻之气微,口尝味微酸而苦。用乙 醇溶液进行荧光测试,真品测试呈蓝色。
中药材炮制饮片鉴别
药材饮片:焦栀子 别名:栀子, 黄荑子, 黄栀, 山黄栀子, 黄栀子 来源:本品为栀子(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的炮制加工 品。
焦栀子饮片性状
本品形状同栀子或为不规则的碎块 表面焦褐色或焦黑色 果皮内表面棕色 种子表面为黄棕色或棕褐色。 气微,味微酸而苦。

收藏执业药师中药鉴别高清图鉴(一)

收藏执业药师中药鉴别高清图鉴(一)

收藏执业药师中药鉴别高清图鉴(一)作为医药工作者,特别是中药工作者,饮片辩识是相当重要的,本系列根据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为依据,整理标注中药材及相应饮片特点,为中医药执业药师考试的应试者提供一点点的便利。

下面就先对根及根茎类中药进行排版,如有不同意见请及时沟通。

根及根茎类1、狗脊: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狗脊药材;图片来源:承继堂狗脊饮片;图片来源:承继堂2、绵马贯众: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和叶柄残基绵马贯众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绵马贯众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绵马贯众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3、细辛: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

细辛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4、大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掌叶大黄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掌叶大黄断面;图片来源:冬凌草药用大黄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药用大黄断面;图片来源:冬凌草唐古特大黄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唐古特大黄断面;图片来源:冬凌草5、虎杖:蓼科植物虎杖干燥根茎及根虎杖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6、何首乌: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何首乌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何首乌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7、牛膝: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牛膝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8、川牛膝:苋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川牛膝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9、商陆: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的干燥根垂序商陆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10、银柴胡: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银柴胡药材及饮片;图片来源:承继堂11、太子参: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根太子参药材;图片来源:守一真源12、威灵仙: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及根茎威灵仙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13、川乌: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川乌饮片;图片来源:承继堂14、草乌: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块根草乌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15、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黑顺片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白附片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16、白芍: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白芍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白芍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17、赤芍: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赤芍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18、黄连: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根茎黄连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19、升麻: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干燥根茎大三叶升麻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20、防己: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防己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21、北豆根: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北豆根药材及饮片;图片来源:承继堂22、延胡索: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延胡索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延胡索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23、板蓝根: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板蓝根药材;图片来源:承继堂板蓝根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24、地榆: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地榆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25、苦参: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苦参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26、山豆根: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山豆根药材及饮片;图片来源:承继堂27、葛根: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葛根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28、粉葛:豆科植物甘葛藤的干燥根粉葛饮片;图片来源:守一真源29、甘草: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甘草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30、黄芪: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夹黄芪的干燥根蒙古黄芪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蒙古黄芪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31、远志: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远志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32、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人参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人参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33、红参: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栽培品经蒸制后的干燥根和根茎红参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红参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34、西洋参: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西洋参药材;图片来源:守一真源西洋参饮片;图片来源:守一真源35、三七: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三七药材;图片来源:本草植物36、白芷: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白芷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白芷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37、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38、羌活: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羌活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羌活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39、前胡: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的干燥根前胡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40、川芎: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川芎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川芎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41、藁本: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藁本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藁本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42、防风: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防风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防风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43、柴胡:伞形科植物柴胡(北柴胡)或狭叶柴胡(南柴胡)的干燥根柴胡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柴胡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柴胡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柴胡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44、北沙参: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北沙参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45、龙胆: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龙胆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龙胆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后续会继续更新,请持续关注声明:文中图片仅限于学习交流。

中药材的性状及真伪鉴别培训幻灯片课件

中药材的性状及真伪鉴别培训幻灯片课件

紫,乌梅色黑,黄连断面以红黄色为佳。
17
w
表面
三七——以铜皮铁骨狮子头者为佳。
春三七质地坚实,人参皂苷类成分含量高。冬三七皱纹多,
质地不坚实,人参皂苷类成分含量低。 丹参——以表皮色红者为佳。 丹参药材皮部丹参酮含量高,直径细的药材,表皮面积大, 丹参酮含量高。另外从粉末颜色也可以判定其含量,颜色
木质藤本植物导管较粗大,饮片切面上呈小孔洞,如 川木通饮片。皮类中药有的干皮组织中纤维束和薄壁组织 相间排列,折断面显层状结构,如黄柏、秦皮。
16
w
表面
分泌组织在切面上也是重要的识别特征,如:人参、
西洋参、五加皮具树脂道,饮片皮部具棕黄色小点;当归、
苍术具大型油室,饮片显“朱砂点”;鸡血藤具分泌细胞, 饮片皮部有树脂样红棕色分泌物等。 中药饮片表面的颜色与药材质量有关,如黄芩变绿后 质量降低,所以——黄芩色要黄,丹参色要红,紫草色要
真伪。如全草类可从茎的外形是圆柱形还是方形,有棱还
是无棱等来区分;还可从不同的叶片、花序形状进行鉴别。
9
w
叶片形状
中药材叶片因其品种不同,叶片的形状有多种。
10
w
花序形状
中药材植株因其品种不同,花序的形状也有多种。
11
w
形状
中药饮片因其来源不同,植物器官不同及炮制方法不同,饮片的 类型有多种,如圆片,有白芷、白芍、泽泻等,长方形片,如葛根、 杜仲等,斜片如黄芪等,条状,多为皮类药材及叶类药材,如丹皮、 厚朴、枇杷叶等,段状,多为草本类及细长枝条根,如荆芥、紫苏、
需要,中药饮片有生品和炮制品之分,如:半夏有
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竹沥半夏等。 药材凡经净制、切制或炮炙等处理后的,均称为饮片; 药材必须净制后方可进行切制或炮炙等处理。

常见中药饮片鉴别彩色图谱130幅(珍藏)

常见中药饮片鉴别彩色图谱130幅(珍藏)

常见中药饮片鉴别彩色图谱130幅(珍藏)为此,我们针对一些常用中药进行归集整理,分析中药常见质量问题,鉴别此类中药的优劣、真伪,供大家参考。

01广地龙【来源】本品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的干燥体。

广地龙春季至秋季捕捉,及时剖开腹部,除去内脏和泥沙,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饮片特征】干燥全体,呈长条薄片状,头端及尾端仍保持原来形状。

全体弯曲不直,体前稍尖,中央有口,尾端钝圆,体背色棕红或灰红,腹部色较淡,前端有一环带,色浅,习称'白颈'。

体壁较厚。

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

气腥,味微咸。

优质正品VS市售劣药鉴别重点:广地龙以条大、肥壮、不碎、无泥者为佳。

02当归【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饮片特征】本品呈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薄片。

外表皮浅棕色至棕褐色。

切面浅棕黄色或黄白色,平坦,有裂隙,中间有浅棕色的形成层环,并有多数棕色的油点,香气浓郁,味甘、辛、微苦。

优质正品VS市售劣药鉴别重点:当归以主根粗长、油润、外皮黄棕色、断面色黄白、气味浓郁者为佳。

柴性大、干枯无油或断面绿褐色者不可供药用。

03新疆紫草【来源】本品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饮片特征】为不规则的圆柱形切片或条形片状,直径1~2.5cm。

紫红色或紫褐色。

皮部深紫色。

圆柱形切片,木部较小,黄白色或黄色。

优质正品VS市售劣药紫草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或内蒙紫草的干燥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为了达治疗效果,其用药部位不应包含茎等非用药部分。

鉴别重点:紫草为条粗长、肥大、色紫、皮厚、木心小者为佳。

04姜天麻【来源】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立即洗净,蒸透,敞开低温干燥。

姜天麻是取天麻,洗净,加入姜汁,闷润至透,蒸透,晾至七成干,刨成或切成薄片,晒干而成。

【饮片特征】天麻呈不规则的薄片,外表皮淡黄色至黄棕色,有时可见点状排成的横环纹,切面黄白色至淡棕色。

中药学课件-中药药材的性状鉴别

中药学课件-中药药材的性状鉴别

中药药材的形态特征
根茎
中药药材中的根茎形态特征各异, 有的粗壮,有的细长。
叶片
中药药材的叶片形态各异,可以是 整片、裂片或复叶。
花果
中药药材的花果形态各异,有的花 朵鲜艳,有的果实丰满。
中药材的气味识别
1 芳香
一些中药材具有独特的芳香气味,如薄荷、香叶兰等。
2 刺激性气味
某些中药材具有辛辣、刺激性的气味,如胡椒、姜黄等。
3 清香
一些中药材具有清新宜人的气味,如百合、夏枯草等。
4 异味
一些中药材具有独特的异味,如陈皮、槟榔等。
中药药材的质地鉴别
1
结实
2
质地结实的中药材通常干燥,不易破碎。
3
松脆
质地松脆的中药材通常含有较多水分,易碎。
粘稠
质地粘稠的中药材通常含有较多油脂,手感 滑腻。
中药药材的颜色特征
黄色
一些中药药材呈现出明亮的黄色,如黄柏、黄芩等。
中药学课件——中药药材 的性状鉴别
欢迎来到本课件,在这里我们将一起探索中药药材的性状鉴别。让我们开始 吧!
中药材的分类
草药
植物性中药材,可以在野外生长或人工种植雄黄等。
动物药材
动物产生的中药材,如动物内脏、骨头等。
化学药材
通过化学合成制得的中药材,如小青龙颗粒、银翘 片等。
总结
通过了解中药药材的性状鉴别,我们能更好地辨别、鉴别和使用中药药材。 希望这份课件能为您带来帮助,谢谢您的聆听!
绿色
一些中药药材呈现出鲜绿色,如苍术、黄连等。
黑色
一些中药药材呈现出深黑色,如乌梅、枸杞等。
白色
一些中药药材呈现出洁白色,如白芍、白朮等。
中药药材的味道鉴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土茯苓与伪品金刚刺蔸
正品为百合科光叶菝葜的根茎。伪品为百合科菝葜的根茎,其区别为:伪 品表面紫棕色,具有粗大疙瘩状刺(正品表面黄棕色,无疙瘩状刺),断 面红棕色,无粉性而显纤维性(正品饮片类白色或红棕色,对光可见小亮 点,显粉性,润湿后有粘滑感),且味微苦(正品味谈而涩)。
6 大黄与混充品山大黄 正品大黄为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伪 品有同属植物的根及根茎,俗称“山大黄”。其区别为:山大黄根茎 横切面未有星点(正品有菊花状螺旋形“星点”环列或散在);且无药 用大黄之清香,断面在紫外灯上显蓝色荧光(正品显棕色荧光)。
非正品龟甲 背甲呈椭圆形拱状,隆起较高,中央有1条隆起不明显的背景棱。 表面灰褐色,颈盾较小,前宽后窄,第3椎盾呈六边形,缘盾近方形,臀盾类 方形。腹甲呈板片状,近椭圆形,前后两端圆形,两侧无甲桥。外表面黄白 色,盾片具黑色斑点。腹盾间的中缝线最短,内表面近白色,舌板和下板间 具一横折纹。
眼 斑 沼 龟 腹 甲
5、高丽参伪品
常用国产红参冒充进口高丽参。高丽参有3 个较显著特征,既“马蹄芦”(双芦头者状如 马蹄,综观两面与肩齐平)、“将军肩”(芦 头至正身部分较国产红参宽)、“着黄袍” (主根的上部有细密均匀的黄色细点)。高丽 参伪品不具有上述特征,芦条多系人工衔接, 断面没有完整的颜色环。常见伪品还有商陆或 美洲商陆的根,土人参及紫茉莉的根。
川贝
土贝
轮贝
3 川芎与伪品川芎 正品为伞形科川芎根茎。伪品川芎,民间多与茶叶泡水治头痛,与正 品比较其外形较瘦小(正品外形粗状),顶端疤痕突出,汇成行排列 (正品顶端的疤痕凹陷),且香气较弱(正品有特异浓郁香气)。
川芎
抚芎
4 三棱与伪品黑三棱
正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块茎.商品名称“荆三棱”。伪品“黑三棱”, 为莎草科植物荆三棱块茎,鉴别要点为:黑三棱表面黑褐色或带有残存 黑色外皮(正品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其质轻泡如软木(正品质坚实,极 难折断),且口尝无麻舌感(正品嚼之有麻辣感)。
色角皮,中心黄白色,气清香味微苦。
伪品人工制作品 用淀粉及黄豆粉加胶水或用石膏粉或面粉掺胶用模型 压制而成,制成虫草形状,干燥后,表面用水彩颜料涂绘。形态可以乱 真,内行人如不尝其味,也很难区别;其断面为白色,与真品无区别。 但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淀粉及骨状存壁细胞存在(豆类的显微特征)或口 尝有石膏味、面粉味。
10、韭菜子与葱子的鉴别
韭菜子性状呈扁卵圆形,表面有明显皱纹,不具有棱线。解部镜下观察整体 表面有鱼鳞状纹理。葱子呈三角状卵形,表面光滑,有1~2 条棱线。解剖 镜下观察整体表面有明显的覆瓦状纹理。 主要区别要点:(1)正品韭菜子性状呈圆形或半卵圆形,表面粗糙有细微的 网状皱纹。混用品韭菜子性状呈三角形扁卵形,表面多光滑,偶有疏皱纹。 (2)显微镜粉末鉴别:正品韭菜子表皮细胞排列较整齐。混用品韭菜子表皮 细胞壁内外突起。(3)显微镜下粉末鉴别:正品韭菜子表皮细胞具纹孔,胚 乳细胞壁呈念珠状增厚,下皮细胞重叠呈网状。混用品韭菜子、表皮细胞不 具纹孔,胚乳细胞壁不增厚,下皮细胞排列整齐。
常见的血竭伪品
松香制品
1.伪制血竭:掺松香伪制血竭的外观与正品相近,但质地不及正品硬,
研成粉末粉红色,火燃之,冒浓黑烟,并有明显的松香气味。
2.松香、颜料、石粉、泥土等混合伪制血竭:本品呈不规则形或似血竭 形状。表面暗红色,略有光泽,用刀刮之起白色的粉痕。
(1)松香检查:火燃之,有松香气味,冒黑烟;颜料检查:入水,水即 染色。
紫茉莉

环纹马玲
大九股牛
大理菊
双舌蟹甲草
2 川贝母与伪品 正品有松贝、青贝、炉贝。常见伪品有2种:一是百合科轮贝母的鳞 茎.呈圆锥形,一侧有一条浅纵沟(正品无浅沟);断面角质样,味谈(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断面富粉性,味微苦)。二是百合科东贝母的鳞茎,取其小粒,本品由 一枚大鳞叶和小鳞叶抱合而成(正品两枚鳞片大小悬殊,称“怀中抱 月”);鳞茎盘外凸.顶端钝圆,微裂或不裂(正品底圆平、顶尖闭口), 且味苦(正品味微苦)。
正品
伪品
4、人参伪品
商陆根去皮加工,形似人参。主根圆 柱形,多分支,长10~20厘米,有 细纵纹,无环纹,断面凹凸不平, 无香气,气味淡,久嚼舌麻。有毒。
华山参因其形状及外表呈深棕色,常 冒充红参。无纹理、须根、顶端有 根茎而无“芦头”。断面黄白色。 味苦。
山莴苣外形略似人参,项端有脱落茎痕,但不呈芦头状。 桔梗表面粉白色或浅黄色,常冒充晒参。桔梗呈圆柱、长圆 锥或略呈梭形,较干瘪,味先甜后略苦。 板蓝根去皮加工,形似人参。主根圆锥形,黄白色,常冒充 白参。鲜品断面有白色乳汁流出。干品外形扭曲皱缩,断面 有放射壮裂缝。味微苦,有刺激性。
14 僵蚕与伪品死蚕虫
正品为蚕蛾科昆虫幼虫感染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伪品为死蚕虫(非 感染白僵菌而死),市场上用石灰将其掺白,与正品僵蚕比较,其伪 品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且无“胶口镜面”和“丝腺环”。
其它药材鉴别
1、白附子、白附片和附子 白附子 又名独角莲天南星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习称禹白附,表面有密
(2)石粉及泥土的检查:取粉末少许,溶于石油醚成乙醇中呈黄色或淡 红色,残留物甚多,呈灰白色,此残留物不溶于浓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3.掺玛树脂伪充原装血竭:本品外形如正品原装血竭,但在下列反应中显阳性 反应。 取血竭样品粉末5g,加乙醚25ml,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约 15ml,加无水乙醇25ml,放置1小时,发生白色沉淀。 附注:国产血竭形状呈不规则块状,精制品呈片状。表面紫褐色,具光泽。断 面平滑,有玻璃样光泽。无气味,味微涩,嚼之有粘牙感。
9、血竭
正品血竭的性状鉴别 1.加工血竭:略呈扁圆四方形或方块形,直径6~8cm,厚约4cm,重250~ 280g。表面暗红色有光泽,附有因磨擦而成的红粉。底部平圆,顶端有包扎 成型时所成的纵皱纹。体坚质脆,破碎面暗红色,研粉则为血红色。无臭, 味淡。在水中不溶,热水中软化。 2.原装血竭:呈扁圆形,四方形或不规则块状物,大小不等。表面铁黑色, 体轻重不一,断面有光泽或无光泽而粗糙,黑红色。研成粉末为血红色。无 臭,味淡,在水中不溶,热水中软化。
大 黄
土 大 黄
7 巴戟天与伪品羊角藤根 正品为茜草科巴戟天干燥根。伪品羊角藤根,与正品比较其表面具深陷 横纹(正品具纵皱纹),断面皮部薄而木质部大(正品皮部厚,紫色或谈 紫色)。
8 石菖蒲与伪品水菖蒲 正品为天南星科石菖蒲的根茎。伪品水菖蒲与正品的主要区别为根茎较组, 常少分枝,且节间疏,其断面呈海绵样(正品质硬,断面纤维性)。
晒参加工
沙参
白芷
7、麝香伪品
最常见的有牛血或羊血粉(血煮后干燥,磨粉)、蛋黄粉、姜黄粉、锁阳 粉、赤石脂粉、桂枝粉、豌豆或黄豆粉(炒后磨粉)、细玻璃粉、红黄泥土 等。 这些掺伪物的色泽多为棕褐色(玻璃细粉则极似香囊内的小晶体); 有些伪品具有与麝香不同的味道,如桂枝粉、炒豆粉等,详嗅其味即可加 以鉴别。伪充者多先将麝香囊内的麝香挖出,加入伪充粉末,混和,再细 心装入原来的囊内。一般都要留大部分或小部分真香。当然,如果是全部 用伪掺者,则很容易鉴别。
生环纹。伪品关白附有明显的纵皱纹或细纵皱纹。
白附子炮制品 饮片横切片呈圆形或类圆形,纵切面则是椭圆形,颜 色呈深棕色; 附子 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 均为纵切片,所以其形状都呈倒 三角锥形,多数饮片的边缘可见一突起的支根痕,俗称“钉角”。 白附片 呈黄白色、无外皮、半透明、有角质感; 黑顺片 外皮边缘呈黑褐色,片体暗黄且略带淡黑色,半透明。
6、西洋参伪品
正品为五加科西洋参的根。混充品生 晒参与正品外观相似,若将两者切去芦 头、芦碗和须根,更难辨认。其主要区 别为:生晒参横纹组并且疏浅连续(正 品横向环纹细密,较光滑,连续),且 纵皱纹明显(正品纵皱纹细密),但须根 上有不明显细小疣状突起(正品须根上 无疣状突起),无西洋参的特别气味。
白附子 制白附子
白附片、黑附片
2、龟甲(龟板)的真伪鉴别
正品龟甲 背甲呈椭圆形拱状,前窄后宽,背棱3条,其正中的一条隆起较明 显。外表面呈棕色,颈盾一枚,缘盾左右各11枚,类长方形。腹甲呈板片状, 近椭圆形,前端平截,后端具三角形深缺刻,两侧有呈翼状向后弯曲的甲桥。 外表黄色,角质盾片12块,每块具紫褐色放射状纹理或大部分呈紫褐色,喉 盾呈三角形,腹盾间的中缝线最长,肱盾间的中缝线最短,内表面黄白色, 骨板9块。
石菖蒲
水菖蒲
9 半夏与伪品水半夏及小南星
正品为天南星科半夏干燥块茎。为类球形,个较小(直径1—1.5gn),顶 端有偏心性凹窝;周围密布麻点,下端钝圆,较光滑;粉性强。而伪品 水半夏则上端类圆形,下端略尖质坚实,且无止呕功效。另外伪品小南 星的顶端虽亦有麻点,但呈扁球形,个较大(直径1—3cm),顶中央有凹 窝,饮片半透明,呈角质状。
12菟丝子与伪品
正品为旋花科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伪品有“大 粒丝子”,与正品比较其表面呈棕褐色,光滑,种 子较大,且指甲按之即破(正品质坚硬难按破),加 热蒸煮后无卷旋状的白丝露出(正品有“吐丝“)。
13海金沙与伪品
正品海金沙为其成熟干燥孢子,黄棕色,质轻光滑, 浮于水面,无泥沙杂质,引燃时爆响为佳。而伪品 则为掺杂黄泥沙细粉、滑石粉及火硝类海金沙,质 重,手捻之有滑溜感,着火有爆鸣及闪光,入水有 大量黄色沉淀。
1 天麻与伪品 正品为兰科天麻的块茎。常见伪品有马铃薯、大丽菊、紫茉莉的根和块 根。伪品经加工后外形很相似,但其两端不具有正品天麻的疤痕,外皮 有点状横环纹及特殊的气味。部分劣品则在天麻的空腔内填充铁钉等杂 品,增加重量或将天麻整块水煮,提取部分有效成分后,保持外形不变, 以劣充优。
最常见的掺伪品是马铃薯(洋芋)、苕花根(大理菊块根)、紫茉莉根 等数种;蕉藕(芭蕉芋)、芋儿七、白苕等。鉴别要点是:真天麻上具 有鹦哥嘴、红小辫(长得较长的芽)及“老断头”(茎杆残基);底端有 “肚脐眼”(块茎底端圆脐形疤痕)。表面具有点状的不连续的环纹。 断面半透明,冰糖色或松香色,伪品则上述特征不全。 另外,天麻 的显微鉴别有相当明显的三大特征:无纤维、无淀粉、无石细胞,是 天麻的主要鉴别方法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