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1练习使用显微镜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1练习使用显微镜PPT教学课件

A.
B.
C.
D.
2.一物像处于显微镜视野右上方,要使该物像移至视野的正中央,应向( A)方
向推玻片。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课堂检测 B 3.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
A.以目镜倍数为准 B.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 C.以物镜倍数为准 D.目镜与物镜倍数之和
B 4.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
(10×,40×,100×)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2.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大幅度升降。逆时针旋转上升镜
筒; 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使镜筒小幅度升降。
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 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
2.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通光孔:使光线通过
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
光圈
反光镜:反射光线。 光线强时,用平面镜; 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二.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和安放:
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时,应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大约7厘 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左右距离)注意: 不要用手扳物镜!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 达目镜。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讨论与思考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互挤压
2.请说出你看清玻片标本上的“上”字时,光线在显微镜中经过的路线。 光线经反光镜反射,通过通光孔,透过玻片标本,进入物镜和目镜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1节《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1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1节《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1 (新版)新人教版
注意事 项
begin
1、取送显微镜时,应右手握住镜臂, 左手 托住镜座,轻拿轻放。切勿用 一只手斜 提,前后摆动,防止目镜滑出跌落。 2、揩试目镜、物镜和反光镜上的灰尘或污 物,必须使用专用的擦镜纸。切勿用手指、 手帕、纱布和普通纸擦。
next
返回
3、镜头的切换一定要使用转换器,以免使 光轴发生弯曲。 4、镜检时,如有必要使镜筒倾斜,注意倾 斜角度不能超过45,以免整个镜体重心 不稳而翻倒。 5、转动粗、细调节器时,不要用力过猛, 以防止机件损伤,调节失灵。 返回
next
6、镜检时,坐姿端正,一般用左眼观察物 象,用右眼看着实验报告纸画图。两眼 须同时睁开,以减少疲劳。 7、切忌一面从目镜进行观察,一面使镜筒 下降,这样容易使物镜与玻片标本碰撞 而损坏;也不能持续转动粗调节器,使 镜筒一直上升,这样会使镜筒内的齿板 和齿轮脱钩,以致镜筒跌出。 返回
next
光圈
反光镜
注意事 项
1、准备 2、对光 3、低倍镜观察① 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待 检查部分位于通光孔中心,用弹 簧夹片压住载玻片两端。 (如右图所示)
注意事 项
next
1、准备 2、对光 3、低倍镜观察② 两眼从侧面注视,将物镜降至距 标本约0.5厘米时停止。 (如右图所示)
next
注意事 项
2、如何使用目镜中的指针?
方法之二: 可以移动装片,使 物象移动到指针针尖的 部位。(如图所示)
返回
3、 如何尽快使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装片移动方向与视野中物象移动方向是相反的。
镜臂侧 镜臂侧 如上图,物象在视野的下方,若要移至中 央,则装片应镜臂方向移动。
3、 如何尽快使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镜臂侧 通光孔 载物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2.1.1《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共53张PPT)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2.1.1《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共53张PPT)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周围的同学遮挡了进入反光镜的光线。
3. 如果将写有“上”字的玻片换成写有 “上”字的不透明纸,请问,此时在显微 镜下能看清“上”字吗?为什么?
当不透明的纸很厚时是看不清的,因为不 透明的纸阻断了反光镜反射的光线。
4. 小熊在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擦拭目镜 ,再将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正中央,用 压片夹夹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下降。 接着小熊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细准焦 螺旋,缓缓上升镜筒。小熊的操作有几处错误? 请帮助他改正。
9、压片夹 9 10、载物台 10 11、遮光器 11 12、反光镜 12
11Leabharlann 目镜2 2、粗准焦螺旋3 3、细准焦螺旋 4 4、镜臂 5 5、物镜
6 6、镜柱
7 7、镜座
连线题: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 稳定显微镜 手握镜的部位 接近被观察物体的镜头 玻片标本放置的部位 能使镜筒迅速升降的结构 光线较强时用 光线较弱时用 能调节通光孔进光量
到通过目镜看到_明__亮__
的圆形视野
(三)、观察
①放置玻片标本:放在 _载__物__台__上,用_压__片__夹_ 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 _通__光__孔__的中心
②下降镜筒:转动 _粗_准__焦__螺__旋,使镜筒缓慢下降, 直到物镜接近_玻_片__标__本__为止; (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___物_镜__)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

6、实验完毕,把显微镜擦拭干净。再转动镜头转 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最后(zuìhòu)把显微镜放 进镜箱里,送回原处保存。
观察细胞的结构
17
第十七页,共十九页。
自学 指导 (zìxué)
阅读(yuèdú)教材P36—P39,时间5分钟,完成: 1.看P36图,结合实物显微镜,认识显微 镜的结构;
字,
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什么?
观察(guānchá)细胞的结构
11
第十一页,共十九页。
3.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biǎopí)细胞,视
野中细胞数量最多的是哪一台?为什么?
显微镜序号
√1
2
目镜 5ⅹ 10 ⅹ
物镜 8ⅹ 40 ⅹ
3
15 ⅹ 10 ⅹ
4
20 ⅹ 45 ⅹ
因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被观察的细
3、载物台要保持清洁干燥,不要让装片或切片上
的水流到载物台上。
观察细胞的结构
16
第十六页,共十九页。
4、不要任意转动镜头转换器和准焦螺旋。转动准 焦螺旋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止机件(jījiàn)损伤、脱落。 调节失灵。
5、使用显微镜时,一定要稳重、谨慎(jǐnshèn)、轻拿 轻放。显微镜不要在实验桌的边缘,以防跌落地面.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分哪几步?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如何计算? 4.显微镜观察的材料?
观察细胞(xìbāo)的结构
18
第十八页,共十九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1 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wùjìng)正对通光孔(物镜(wùjìng)前端
No 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距离)。1.要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要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用压片夹把玻片

2021—2022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1节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2021—2022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1节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3.载物台
显微镜的机 械部分 作用:安放 玻片标本
4.通光孔
显微镜的机 械部分 作用:使光 线通过
5.压片夹
显微镜的机 械部分 作用:固定 玻片标本
6.镜筒
显微镜的机械 部分 作用:安放镜 头,把目镜和 物镜聚合起来
7.转换器
显微镜的机械 部分 作用:安放和 转换物镜镜头
8.粗准焦螺旋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升降镜筒, 升降幅度较大 逆时针旋转上升镜 筒;顺时针旋转下 降镜筒
的光反射入通光
孔的结构是[
]

(59)可反以光调镜节
通光孔进光量的
是[ ] 。 7 遮光器
(6)按照图中显微 镜当前的状况(目 镜为10×,物镜为 10×,40×),放 大倍数是: A、10 B、40 C、100 D、400
(7)若在光线不 足的实验室中观察 显微镜,调整时应 用什么样的反光镜 及光圈: A、平面镜、大光 圈 B、平面镜、 小光圈 C、凹面 镜、大光圈 D、 凹面镜、小光圈
9.细准焦螺旋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升降镜筒, 升降幅度较小 逆时针旋转上升镜 筒;顺时针旋转下 降镜筒
10.遮光器
显微镜的照明部 分,其上的小孔 称为光圈. 遮光器的作用: 用来调节光线的 强弱.
练习1: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的亮度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
认真观察《生物练习册》P17~P18 上面的图片。
三.显微镜的成像知识 1.光线的通路 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 标本(一定要薄而透明)→
物镜→ 镜筒→目镜→ 眼睛
2.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左 6
(1)目镜内看到的是倒像. 上
6 左 (2)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 移动方向刚好相反. 只要把试卷颠倒过来观察即可!

2.2.1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共52张PPT)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

2.2.1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共52张PPT)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

发射式电子显微镜
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光学部分 机械部分
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光学部分
目镜
物镜
作用:放大物象
想一想: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的关系?
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越短
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越长
目镜 物镜
总放大倍数 = 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物体 物镜放大 目镜放大
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机械部分
镜筒 作用:上装目镜,下装转换器
镜臂 作用:握镜作用
镜柱 作用:支持镜身 镜座 作用:稳定镜身
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机械部分
粗准焦螺旋 作用: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大 细准焦螺旋 作用: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小
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机械部分
转换器 作用:安放和转换物镜
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2.1练习使用显微镜
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第一次发现并命名细胞 1675年 ——(荷兰磨镜师)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活细胞
并非活细胞, 而是死细胞的
细胞壁
软木薄片的木栓组织
一、常见显微镜的类型 光学显微镜
普通光学显微镜
双目生物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总放大倍数 = 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上下颠倒 左右相反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怎样的呢?
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以选择,要使 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C)
A.④和⑤ C.①和④
B.③和⑥ D.②和⑥
光源
反光镜
平面镜 凹面镜
作用:反射光线
强光 弱光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1章第1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30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1章第1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30张PPT)

10× 100×
16 × 160×
40×
200×
400×
640×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观察 4.清洁收镜
注意事项:取送显微镜一定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手握 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在任何情况下
都不允许用一只手提起显微镜。
显微镜的使用
部分不正确的操作
对光

一对 物镜


二对 遮光器
2、对光时要让_低__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 前端离载物台面需要保持__2__cm的距离。
3、让显微镜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C )
A、镜筒
B、目镜
C、物镜
D、准焦螺旋
4、在视野中,标本物像偏向视野左上方,欲将
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移动的方向( A )A、
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5、透明胶片上有一个字母“F”,在显微镜下看
到的应是( D )
A、 F
B、
F
C、
D、
6、实验完毕,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前,需把显微
镜外表擦__拭_干_净_,再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 呈_八__字形偏到__前__侧__。
7、当显微镜物镜由低倍换成高倍后,视野亮度
比原来_暗__,此时可采用的方法一是换成_凹_面
_反光镜,二是将 光圈 调大。
8、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

三对 反光镜
一般地说,粗、细准焦螺旋各转动一周,可以使镜 筒分别移动10 mm和0.1 mm。但在镜筒下降时,一 定要用眼睛直接看着物镜,使镜筒缓缓下降。否则, 很容易出现物镜和玻片标本相互挤压、损坏的后果。

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_1

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_1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 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 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外界光线通过显微镜的哪些结构到达我们眼睛? 反光镜 光圈 通光孔 物镜 镜筒 目镜
光源
2、对光:
“对光三转“ 一转转换器,选低倍物镜 二转遮光器,选较大光圈 三转反光镜,找明亮视野 (物镜、光圈对准通光孔)
1、一转:转换器, 2、二转: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两眼都睁开)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取镜和安放: 一取二放三安装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二)对光 2、转动遮光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3、转动反光镜,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三)观察:12、 、玻 降片镜标筒本,放眼置看要物正镜对,通防光止孔 压的 碎中 玻心 片标本 3、升镜筒,先粗后细 4、先低倍后高倍
1、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四)整理收镜 2、转动转换器,把两物镜偏到旁边,
3、镜筒缓缓下降至最低处,放回镜箱。
1、成像特点: 倒像
玻片 :e
物像和实际物体相比: 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物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载物台
显微镜使用原则: 1、先粗调后细调 2、先降后升 3、先低倍后高倍
2、移动方向: 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的方法规律:偏哪移哪
损伤镜头。
左眼向目镜内看, 转动粗焦螺旋,使镜 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 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 旋,使看到的物像更 加清晰
4、整理收镜
1、实验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标 本;(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 2、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 3、将镜筒下降到最低处; 4、反光镜竖直放置 5、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野中央,应将装片移动的方向是( A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5.透明胶片上有一个字母“F”,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应
是( B )
A. F
B.
C.
D.
6.实验完毕,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前,需把显微镜外表 _擦_拭_干_净_,再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呈__八_字 形偏到__前_侧___。
7.对一些实验材料必须做成切片,其目的是要让观察 的标本呈__透_明__状,因为要使光线_透_过_标本才
16 × 160×
40×
200×
400×
640×
写有e字的玻片标本
e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
e
怎 样 调 心整 ?至 视 野 中
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 同向(像)法
·

向右下方移动




·


观察写在不透明纸上的的“上” 字

光线不能通过不透明纸进入镜 筒,所以看不到物像
结果:看不到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最早的显微镜
这是17世纪英国科学家 罗伯特·虎克发明的显微镜。 它有一根内装透镜的简易皮 管,安放在一个可调整的架 子上。用灌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玻璃球把 光聚焦到物体上。它能够把 物体放大140倍。
根据教材37页内容,自学显微镜各部分结构。
5
1.镜座 2.镜柱
物镜
玻片标本放置的部位
粗准焦螺旋
能使镜筒迅速升降的结构
10.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10×,物镜的
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 A )
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 × B.面积放大了400 × C.长度或宽度均放大40 ×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 ×
11.连线题: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
稳定显微镜
镜臂
手握镜的部位
镜座
接近被观察物体的镜头
4 3
6 7 8 9
3.物镜 4.转换器 5.目镜 6.镜筒 7.粗准焦螺旋
2
10
8.细准焦螺旋 9.镜臂
1
10.反光镜
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
目镜
• 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 作用:放大物象 • 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物镜
• 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 作用:放大物象 • 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 有低倍物镜、高倍物
1.把写有“e”字的玻片放在物镜下,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什么样? 2.玻片上、下、左、右移动市,视野中的物像如何移动?
四、复原放回
1.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 标本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3.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方, 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 4.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 5.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观察的材料说明了一些什么问题?
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薄而透明的物体。 物像是倒像,而且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放大倍数越大,细胞越大,视野中个体数越少; 放大倍数越小,细胞越小,视野中个体数越多。
知识总结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二、对光 低倍(物)镜、左眼看、右眼睁、转反光。 三、观察 压标本、降镜筒、左眼看、升镜筒。 四、清洁收镜
复习巩固
1.取放显微镜时,正确的方法是一手_握_镜_臂_,
另一只手_托_住_镜_座__。
2.对光时要让_低__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
前端离载物台面需要保持__2__cm的距离。
3.让显微镜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C )
A.镜筒
B.目镜
C.物镜
D.准焦螺旋
4.在视野中,标本物像偏向视野左上方,欲将其移到
能观察到。 8.当显微镜物镜由低倍换成高倍后,视野亮度比原来 _暗__,此时可采用的方法一是换成_凹_面反光镜,二 是将 光圈 调大。
9.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
(C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多少?
接近人眼睛的镜头,上面标有16×或10×等 字样,表示目镜放大16倍或者10倍。
接近观察物体的镜头,上面标有10×或40× 等字样,表示物镜放大10倍或40倍。
物体放大倍数的计算: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
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物镜
目镜
10×
5× 50×
10× 100×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固定玻片标

通光孔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使光线通过
遮光器
• 显微镜的照明部分 • 作用:调节穿过通
光孔的光线
显微镜的使用
方法步骤:
一、取镜和安放
二、对光
三、观察
四、复原放回
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步骤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 镜座

载物台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安放玻片标本
反光镜
• 显微镜的照明部分 • 作用:反射光线 • 有平面镜、凹面镜
两种
镜座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稳定显微镜
镜柱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支持作用
镜臂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握镜作用
粗准焦螺旋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升降镜筒,升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5 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 目镜
二、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 物镜对准通光孔。 (注意不要用手扳物 镜!)
把一个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同 时用两手转动反光镜,使光线 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 到整个视野呈雪白色为止。
试一试:1.比较反光镜两面的差异。 2.转换遮光器上的不同光圈,看看视野亮度的变化。
降幅度较大 • 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
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升降镜筒,升降
幅度较小 • 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
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
镜筒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安放镜头 • 把目镜和物镜聚合
起来
转换器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安放和转换
物镜镜头
压片夹
三、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 标本放在载物台上, 用压片夹压住,标 本要正对通光孔。
转动粗准焦螺旋,顺时针旋 转,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 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注意:此时眼睛一 定要看着物镜!
左眼向目镜内看, 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 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 长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 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