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水循环示范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循环》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水循环的过程。

【教学难点】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李白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江河奔流不息,最终注入大海,为什么大海的水没有增多?几千年来很多先哲都试图回答这一问题。公元5世纪,《宋书·天文志》中有人对此问题作了解释:太阳加热海水,使海水蒸发;河流注入大海,补充蒸发的消耗,使海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这种对海水水量维持稳定的解释科学吗?

蒸发的海水去哪儿了呢?

这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水循环有关

【讲授新课】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水循环

教师展示:“水循环示意图”

学生活动:阅读水循环示意图。

一、水循环的过程和类型

1.水循环的过程

师:谁能简练的语言,表述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吗?

生:地球上的海洋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气输送、大气降水、陆地径流等环节,最后又返回海洋,形成了海陆间水循环。

师:播放课件,展示主要环节。

2.水循环的类型

师:水循环可分为几种类型?

(配合课件讲解)

海陆间循环是指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海洋表面的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被气流输送到大陆上空,部分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在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这种海陆间的循环又称为大循环。通过这种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就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陆地内循环就是陆地上的水,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地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仍降落在陆地上。陆地内循环运动对水资源的更新也有一定作用。

海上内循环就是海面上的水蒸发形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降到海面。

列表总结三种类型:

活动: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此处引用资源“【活动设计】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请提前下载并发送给学生。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目前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而在局部地区可以对地表径流施加某些影响。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思考:水循环有那些地理意义?

设计意图: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去思考水循环的意义,有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水循环的作用。

●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各种形式的水在循环

中以不同周期自然更新。水的存在形式不同,更新周期差别很大。

教师展示:不同水体的更新周期。

江河——16天;湖泊——17年;深层地下水——1400年;高山冰川——1600年;极地冰川——9700年;海洋——2500年。

活动:水循环使得陆地的淡水资源得以更新,因此有人说,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运用所学知识,就此观点说明你的看法。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教师: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过多,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导致水资源的短缺。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

●缓解了高低纬之间热量收支不平衡,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把陆地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输送到海洋

●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课堂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