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毕业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物流管理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企业运营
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撑。

随着全
球化的发展,物流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我选择了物流管
理作为我的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

首先,我将从物流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入手,介绍物流管理的概念
以及其在企业中的作用和价值。

随后,我将深入分析物流管理在企
业中的应用,包括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等方面的具体
操作和策略。

在此基础上,我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物流管理在企
业中的实际运用和效果。

通过对比不同企业的物流管理实践,找出
其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物流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其次,我将重点关注物流管理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
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物流管理
也因此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将从电子商务的特点出发,探讨
物流管理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及如何通过物流管理
提升电子商务的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

最后,我将结合当前国内外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展望未来物流管
理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国内外物流管理发展的趋势和特点进行分析,
探讨未来物流管理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今后的物流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总的来说,本篇毕业论文将全面深入地探讨物流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和发展,特别是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特殊性和挑战。

通过对物流管理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为我国物流管理事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物流管理经典毕业论文物流管理毕业论文完整精选

物流管理经典毕业论文物流管理毕业论文完整精选

物流管理经典毕业论文物流管理毕业论文完整精选精选物流管理经典毕业论文(精篇一医药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出现,人们将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这也促使中国医药行业进入了高速增长的阶段。

随着医药需求的`快速增长,发展物流是医药制造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据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医药制造业物流规模不断扩大,但物流效率、物流服务水平等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较大。

物流作为现代生产型服务业,是企业降低成本、获取第三利润源的重要途径。

尤其是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医药制造业更需要大力发挥现代物流在行业转型中的作用。

如何完整地展示医药物流中心的物流成本结构,并对其进行物流成本分析及成本控制,也成了各医药物流中心迫切关注的问题。

国外物流成本控制研究现状:从国外知名的期刊上看,其物流成本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微观企业物流成本的研究,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例如:约束条件下的供应商选择、物流及配送系统的设计、运输及仓储策略等。

同时更加侧重于从实证研究角度来研究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优化策略及相关数学分析模型。

本文则将从供应商选择策略、库存及仓储策略、运输及配送策略三个主要方面来综述国外的物流成本控制的研究现状。

1、供应商选择策略中的物流成本控制的研究。

mooret和fearon主张价格、质量和产品交付是影响供应商选择策略的重要准则,他们认为线性规划方法可以成为供应商选择的一个重要方法。

在这一思路的影响下,gaballa首次从实证角度将数学规划方法应用于供应商的选择。

anthony和buffa开创了一个单目标的线性规划模型用以支持企业的战略采购计划,但是订单成本、运输和验货成本等因素未被考虑到该模型中。

narasimhan和stoynoff将一个单目标混合型整数规划模型应用于大型制造企业,以优化面向供应商群体的订单分配及物料获取过程。

物流管理论文六篇

物流管理论文六篇

物流管理论文六篇物流管理论文范文3物流的概念在电力企业燃料、设备等物资管理上应当说己有广泛应用。

但就电力产、供、销角度看,笔者认为不妨可以定个“电力物流”概念:电力物流是电力发、输、配、售流程部分,是为了满意终端用户需求,对电力从发电到终端用户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流淌,以及流程各环节相互供应的服务和相关信息在此过程中的正、反向流淌所进行的方案、实施与掌握过程。

这样一个定义长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从电力产品特性来看,它虽然不是有形实物,却客观存在着电力发、输、配、售这一从产品生产点到消费点的传输过程,而且,同样存在着要以高效率、低成本运输的要求。

同时也应留意到电力在客观上存在发、输、配、售同时完成的特点,与实物商品流通有着显著的区分。

其次,“电力物流”概念应当对电力供应链流程的各个环节发生作用:对发电方实行竞价上网,降低发电成本;在输、配电过程中通过加强电力市场建设、实现全国联网,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水平;在售电方则是提高服务水平,加强电力市场营销,开拓电力市场,增加与其他能源替代品的竞争力量。

第三,“电力物流”概念应当对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之间的连接发生作用,从而最终降低整个流程的成本。

从电力企业历更沿革看,原国家电力公司作为自然垄断企业,集发、输、配、售于一体,缺乏自身降低成本的动力,打破这一垄断流程,在各环节引入竞争,无疑将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

但是,也必需看到,随着独立市场主体的增多,大家的目光也更多地集中在了自身环节。

引入一个概念,其实是引入一种思维方式。

其实,厂网分开的实施已经对“电力物流”概念提出了切实的要求。

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包括已经完成的厂网分开,即将开展的主辅分别,以及今后可能的输配分别,其实质就是“以满意用户电力需求为目的,对电力从发电厂到终端用户的高效率、低成本流淌而进行的方案、实施和掌握过程”。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也为此制造了条件。

以成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标志,国家政府职能中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得到分别,明确了国有资产出资代表,理顺了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浅谈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物流管理工作在现代物流企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做好物流管理能获取最大的利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物流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篇一:《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时期,是促进各个领域走向信息化的重要阶段。

随着当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大量的传统工业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传统工业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只能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发展来改变当前的处境。

物流公司不断将电子商务与自身业务进行结合,从而建立起适合企业发展的系统,不仅促进了传统业务的转型,增加了业务量,也得到了电子商务的支持,为今后的发展更添了一分机遇。

一、传统物流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在我国物流发展初期物流行业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并且运行效率低,总体的成本也较高。

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繁琐,需要雇佣大量的员工进行物流的运输,并且物流管理的控制力差。

企业在运输期间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并需要大量人力及物力的投资,造成物流的价格过高,市场竞争力较低。

并且物流在运输中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秩序较为混乱,信息不能及时传达,并且运输效率低,需要时间长,造成物流运输行业挤压过多,人员的工作安排混乱,整体的物流管理行业得不到预期收益。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物流的特点当前的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各个行业的经营方式不断得到改善,大量企业开始送货上门,不仅成为了销售的一种手段,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降低成本。

20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对于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作用,使物流业有了以下的特点。

1.信息化信息化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也促进了物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形成一个信息化的系统。

该信息化的发展,促进全国各地的物业点间的联系,也方便了接受各个地区的物流订单,通过互联网技术,顾客也可根据订单号查询物流到达的大致时间及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物流运输速度慢的特点,与传统的物流相比较有了大幅度的好转。

物流管理的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的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的毕业论文物流管理的毕业论文700字【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物流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物流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为企业提供了高效、经济的运输和配送服务,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本文将从物流管理的定义、特点、挑战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讨论,旨在全面了解物流管理及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正文】一、物流管理的定义物流管理是指通过对物流活动全过程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实现企业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各环节的有效协调和整合,以达到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物流管理在整个供应链中起到了桥梁作用,实现了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流动和交换。

二、物流管理的特点1. 多元化:物流管理涉及到各种环节的协同合作,包括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多个领域。

2. 高效性:物流管理追求资源的最佳利用,通过优化物流网络、提高运输效率等手段,实现物流活动的高效进行。

3. 经济性:物流管理致力于降低物流成本,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减少中转环节等方式,降低企业物流运营的费用。

4. 信息化:物流管理依靠信息技术,通过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实现物流信息共享等手段,提高物流流程的可视化和智能化程度。

三、物流管理面临的挑战1. 城市化: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交通拥堵、土地资源紧张等问题成为了物流管理的难点。

2. 环境保护: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如何实现低碳、环保的物流运营成为了物流管理的新课题。

3. 高效配送:消费者对物流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物流配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如何实现快速、精准的配送成为了物流管理的重要挑战。

4. 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需要与供应链管理相结合,实现物流、生产、供应之间的协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四、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1. 多模式运输:随着交通网络的完善,多模式运输成为了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通过水、陆、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组合,实现物流活动的高效、灵活进行。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三篇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三篇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三篇物流管理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的创新发展1 电子商务催化了物流管理的变革1.1 物流管理的理念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从线下竞争向网络基础上竞争转变,特别是以核心企业为首的供应链是对信息是非常重视的,信息对于整个供应链有着重要的控制和主导作用。

企业经营模式在不断改变,给物流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物流管理只有不断发展向专业化的系统网络转变,才能满足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发展的需要,为其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使企业组织资源的规模、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无论如何都是传统的物流配送难以实现的。

1.2 网络与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商业活动形式。

网络的运用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通过网络企业可以实时地监督以及管理电子商务的整个过程,如今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新型的物流管理系统都是通过网络系统来进行连接的,电子商务中的每一个部分收到需要信息,这个系统就会及时地做出相应的反应,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具体的物流管理计划,然后促进各个环节的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逐渐普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电子商务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促进了物流管理的转变,实现真正的货物通常的目标。

1.3 物流管理的持续时间传统的物流配送企业在配送货物的过程中,会极大地受到信息交流的限制,没有及时的信息,传统的物流配送要想完成配送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很长。

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则很大限度地提高了物流的速度,从而减短了持续时间,任何有关物流的信息都能及时地到达每个环节,网络使物流管理变得更加方便。

1.4 物流管理目标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不断进步,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传统环境中的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材料的节约以及劳动力效率的提高,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的竞争优势逐渐向建立高效的物流体系转变。

在物流管理的供应链中,生产企业是起点,然后会逐步经过物流企业、商家、最后到达消费者,这是整个的供应链,并且是高度一体化的供应链,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必须随之发展,向新型物流管理体系发展,转变的主要目标则是加强供应链上每个环节的联系,通过其相互协作与配合,从而提高产品的配送效率,从而为消费者享受更好的客户体验。

物流运输管理系统设计 毕业论文

物流运输管理系统设计 毕业论文

基于VB的中小型企业运输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物流业也正在迅速发展,成为广受关注的一个经济热点。

中国的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业务虽然已运行多年,然而现代物流业仍处在发展初期,尚未达到其成熟阶段。

但是它的发展潜力已经显现出来,物流理论研究与实践都取得长足的进步。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现代物流业的兴盛将指日可待。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物流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及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系统化、信息化、仓储运输的现代化和综合化趋势,对我国物流业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传统物流行业操作过程复杂,手续繁多,业务信息多,围绕这些信息的处理也很纷杂,如何缩短物流过程,降低产品库存,加速对市场的反应,这是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因此本系统主要针对物流的运输开展分析设计,开发了一套方便快捷的物流运输管理系统。

该系统是集现代运输、仓储配送、搬运、调度、跟踪为一体的网络系统,系统的开发实现了商品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到零售商再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

本文在总结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系统总体架构和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关键字:信息化;物流运输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跟踪The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the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Based on VisualBasicABSTRACT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is developing more and more fastly,Which has become an economic hot spot that is wide publicly concerned.Although China's transportation, warehousing and other traditional logistics business has been in operation for many years,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s still in the early stages of development, not yet reached its mature stage .But its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has been apparent, the study and practice about logistics theory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We have every reason to believe: the rise of China's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will be just around the corner. Along with social progress,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of systematic information, the trend of modern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 has put forward a full range of challenges, the complexity of traditional logistics industry operating procedures and range of business information around the processing of this information is also very confused, how to shorten the logistics processes, reduce inventory, speed up the response to the market, this is the problems faced by enterprises. Therefore, this system is mainly for analysis and design about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to develop a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logistics and transport management system.The system is as a network system of collection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handling, scheduling and tracking, the exploitation of system is to achiev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goods from suppliers, manufacturers, distributors to retailers to consumers in all aspects of.This essay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system requirements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overall system design goals, the overall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al modules.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system of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Requirements analysis, Track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目录 (III)1 绪论 (1)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1)1.3 可行性研究 (2)2 系统开发环境及数据库工具介绍 (4)2.1 开发环境及编译环境 (4)2.2 数据库工具的简介及相关技术 (4)2.2.1 SOL Server2000简介 (4)2.2.2 Visual Basic6.0简介 (5)2.2.3 ODBC数据库连接技术 (6)3 需求的分析 (7)3.1 引言 (7)3.2 系统总体设计目标 (7)3.3 物流运输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8)3.4 系统可行性分析 (8)3.5 系统功能结构 (9)4 总体设计 (10)4.1 项目规划 (10)4.2 数据库设计 (10)4.2.1 数据字典 (10)4.2.2 数据描述 (11)4.2.3 数据库E-R关系图 (11)4.2.4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12)4.3 运输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图 (15)4.4 数据流图 (15)5 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18)5.1 系统的架构设计 (18)5.2 公共模块的设计 (18)5.3 系统登录设计 (19)5.4 物流运输管理系统主界面设计 (19)5.5 货物托运申请管理 (20)5.6 车辆调度安排 (21)5.7 货物托运管理 (23)5.8 在途跟踪管理 (24)5.9 客户验收单管理 (25)5.10 信息查询 (26)5.10.1 货物托运单信息查询 (26)5.10.2 在途跟踪信息查询 (26)5.11 客户验收单报表 (27)5.12 用户管理系统设计 (28)6 系统维护处理及测试 (29)6.1 系统维护 (29)6.2 系统测试 (29)总结 (31)致谢 (32)参考文献 (33)附录 (34)附录Ⅰ: (34)附录Ⅱ: (36)附录Ⅲ: (38)1 绪论1.1 选题依据及意义当今时代的两个显著特点就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标题: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摘要: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在物流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物流管理系统中物联网技术的设计与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旨在提高物流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物流管理系统、物联网技术、运营效率、可持续发展第一部分:引言1.1研究背景1.2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物联网技术概述2.1物联网技术基础2.2物联网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第三部分: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3.1系统需求分析3.2系统设计3.3系统实现第四部分:系统性能与效果评估4.1系统性能评估指标的选择4.2实验方法与数据分析4.3评估结果及讨论第五部分:结论和展望5.1主要研究成果总结5.2存在的问题和不足5.3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引言1.1研究背景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也越来越重要。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运营效率和跟踪货物运输过程,物流企业开始关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通过物联网技术,物流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货物的位置和状态,实现对物流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因此,研究和设计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1.2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研究和设计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以提高物流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分析和总结物联网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情况;2)设计和实现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3)评估系统的性能和效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物联网技术概述2.1物联网技术基础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和通信技术,实现对各种物理对象的感知、识别和远程管理。

其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

2.2物联网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物流信息采集、运输跟踪、库存管理等方面。

通过物联网技术,物流企业可以实时监控和管理货物的位置、温度、湿度等信息,提高物流效率和可视化管理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一引言(一)研究目的与意义由于现代物流的概念与实践不断发展,21世纪仓储成为一个新的关注点!仓储无论在传统的物资流通领域,还是在现代物流活动过程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但是我国对于仓储的管理和认识,并没有达到可以帮助企业加快物资流动的速度,降低成本,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的目的。

在企业物流管理中,仓储运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物流系统的效率,所以只有不断更新仓储观念、开创新技术、提高员工素质、优化仓储资源,才能对仓储进行有效地控制与管理。

仓储环节集中了上下游流程整合的所有矛盾,仓储就是在实现物流流程的整合。

可以说,谁抓住了仓储谁就降低了物流成本。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进步,计算机迅速的发展,仓库管理的方法也日新月异,以前全是由人管理的方法现存在很多的缺点:管理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信息处理速度低而且准确率也不够令人满意。

为了提高仓库管理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准确性;为仓库管理员提供更方便、科学的服务项目。

为仓库管理员提供的一种更先进、科学的服务系统。

于是我们便选择了由计算机来设计一个仓库管理系统的方案。

让计算机对仓库进行自动管理,仓库管理员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实现仓库的信息管理,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动化。

我们在现行系统初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系统目标,即新系统建立后所要求达到的运行指标,这是系统开发和评价的依据。

二仓储储存概述(一)仓储的含义仓储总是出现在物流各环节的结合部,例如采购与生产之间、生产的初加工与精加工之间、生产与销售之间、批发与零售之间、不同运输方式转换之间等等,仓储管理已成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

仓储管理就是对货物所进行的经营管理,是对物流过程中货物的储存,中转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商品装卸,包装,分拣,整理,后续加工等一系列活动的经营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

仓储管理的内涵是随着其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不断扩大而变化。

物流中的仓储费用虽没有运输费用比重大,但也占物流费用的20%-30%。

(二)仓储的特征现代仓储管理的特点是由仓储管理的内容决定的,随着物流在社会中的不断发展,科学的进步,仓储管理越来越呈现出它自己的特点。

1.经济性仓储活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仓储活动也是生产性的。

2.技术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仓储管理中,运用了大量的电子信息技术,仓储作业的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已是发展趋势。

3.综合性仓储管理是社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各生产企业能保持正常生产重要环节,是调整社会需求的重要手段。

现代仓储管理包含新技术、新设备、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涉及行业广泛。

因此,仓储管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三)仓储在物流中的功能与分析现代物流中,仓库是物流系统中为企业储存原料、半成品及成品的场所。

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由于生产与消费节奏的不统一,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储存和停滞就成为了必然。

仓储在物流中的主要作用概括为以下几点。

1.仓储是物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物流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和仓储两种运作方式,“运输”和“仓储”用“移动”和“静止”来实现“供给”和“需求”之间的连接。

现代仓储是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处于“停歇”或“静止”状态的物流形式。

2.商品的储存功能,仓储可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货物的仓储过程,不仅是商品流通的必要保证,也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

储存是商品的最主要的功能,也是最基本的功能,改变商品的时间是物流价值功能的一部分,商品储存是物流中心作业的一个环节。

对于生产过程来讲,适当的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储存,可以防止因缺货造成的生产停顿;对于销售过程来讲,季节性储存可以为企业的市场营销创造良机。

3.拣货作业的组合功能,仓储可优化商品流通,节约流通费用。

仓储通过储存、分拣等过程使商品使流通中单位商品流通距离缩短,减少时间,从而降低商品流通的综合成本。

组合功能是仓储活动中的一个经济功能。

把商品在仓库中组合到一起,以达到降低运输成本的目的,连锁企业建立的配送中心、物流中心是商品组合功能的最好体现。

4.商品验收的检验功能,仓储可保证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

通过仓储环节对流通商品进行检验,可以加强商品进入市场前的质量检查工作,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不合格商品流入市场。

因此做好商品进出库的检验工作十分重要。

在物流过程中,为了保障商品的数量和质量准确无误,分清责任事故,维护各方面的经济利益,要求必须对商品及有关事项进行合格地检验、以满足生产、运输、销售以及用户的要求,储存为组织检验经供了场地和条件。

5.分类和转运功能,为商品进入市场做好准备。

仓储环节,对商品进行整理、包装、质检、分拣、贴标签、再加工等工作,可以为商品流入市场创造价值。

在仓库中,来自不同供应商的货物可以进行分类,可以进行不同运输工具间的调配。

通过不同商品的分类、加工、管理,按不同的运输渠道把商品运到不同的地点,仓储和供应商从中各自得利,从而降低了仓库的存储时间和搬运费用,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仓库设备的利用率。

6.其他增值服务功能,为生产提供方便。

为优化生产和流通环节,以达到减少生产或储存成本的目的,比如调色、配色等工序,可以在库房中实现,以应对客户对产品的特殊要求。

在仓储管理各环节,还可以为供应商和销售1商提供有价值的增值服务项目,包括贴标签、再包装、称重、组装、简单加工等工作。

7.为逆向物流提供场所。

仓储管理可以回收利用物流中受损的物品,为物品返回生产厂家或供应商之前提供场所。

三目前我国仓储存在的现状与问题(一)我国仓储业的现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仓储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最初的人工管理阶段,到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仓储管理阶段,仓储管理技术不断上升。

我国的仓储业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推动下,提升了其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凸显了其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如下:1.仓储业务量增大,业务收入增长速度较快。

随着物流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我国仓储业务量不断增大,货物吞吐量、平均库存量、货物周转次数等指标都有明显的提高。

2.仓储技术获得较快发展。

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仓储技术的重要支柱,自动化仓库自动识别和自动分拣等系统,以及条码技术、RFID等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和应用。

供应商管理库存、零库存等技术也开始在一些大型企业中使用。

3.仓储资源大,但利用不合理。

我国仓库资源规模较大,仅流通领域的仓库面积就达3亿多平方米。

但我国仓库普遍功能不强,大多只有商品储存功能,很少有物流配送功能,而且分散在各个企业中,仓储管理社会化程度不高。

由于我国仓储管理落后,仓储设施资源利用率平均还不到40%,导致物流效率普遍低下。

我国商业流通环节的库存平均周期为5天;非制造业(含批发和零售业)库存平均周期是4天。

在我国整个商品生产销售中,用于加工制造的时间仅为10%5左右,而物流过程占用的时间几乎为90%。

因此,我国要发展现代物流,必须对传统仓储企业进行整合和改造,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资产利用效率。

另外,全国经济普查反映的全国仓储业概况如下:首先仓储企业平均规模偏小。

所有物流主体企业中,平均每个法人单位拥有104.5人,仓储业每单位有39.2人,仅高于装卸搬运企业的32.7人;所有物流主体企业中,每单位占有资产4915.7万元,仓储企业每单位平均占有资产为2533万元。

其次仓储业经济效益偏低。

所有物流主体企业中,平均业务收入利润率为8.77%,仓储业为2.6%,远低于道路运输业的12.45%,水运企业的18.17%,管道运输的15.6%,甚至低于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企业的8%;从资产利润率看,物流主体企业平均为2.86%,仓储企业仅为0.92%,低于道路运输的3.37%,水运企业的7.86%,装卸搬运及其他运输业的6.4%。

第三仓储业资产负债率最高。

物流主体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7.7%,而仓储业高达69.5%,高于道路运输企业(56.5%)13个百分点,高于水运企业(51.8%)17.7个百分点。

以上情况表明,仓储业在物流市场中的竞争力较弱。

一是无垄断性资源,企业数目较多,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产生价格影响力;二是负债较多,债务及利息压力较大,无力进行积累,扩大再生产的能力较弱;三是仓储企业规模偏小,不能适应现代物流的需求,不能产生规模效益,缺少为大客户、跨国客户服务的能力;四是创利能力差,仓储企业人均业务收入为22.5万元,处于中等地位,但人均利润为0.59万元,处于倒数第三位。

(二) 我国仓储业存在的问题1.企业在仓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仓储业发展的参差不齐,导致了仓储企业之间市场竞争加剧近年来,企业无论大小都纷纷向物流业靠拢,导致物流企业的发展参差不齐的局面,很多中小型物流企业原是传统的物资企业、传统的储运业或是国有大中型工商企业分拆而来,他们往往被动地满足客户需要,随着物流企业的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也在不断加剧。

(2)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仓储设备差距较大,信息化状况不容乐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顺应国际贸易高速发展的趋势,以及满足客户对服务水平提出的更高要求,物流企业开始将立体化仓库视为仓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大型企业正在以加速度的方式向前发展,他们拥有非常先进的仓储设备,包括各种先进的装卸搬运设备、高层货架仓库、自动化立体仓库等,而中小型物流企业仓库作业仍旧靠人工操作,很难发展起来。

DHL正在毫不犹豫地加快它在中国的发展步伐,并把敦豪运输物流收为旗下敦豪运输物流的新物流中心占地超过1.1万平方米,综合了国际中转、分拨及采购的重要功能,以进一步增强国内多式联运的操作能力。

敦豪运输物流在这个新物流中心配备了诸多先进的系统,除了提供温湿度控制这种特殊功能外,还配备了库存管理系统、信息技术及保安系统。

其中仓储管理系统分为一下几个环节:入库系统作为仓库的第一个环节,它承担着货物信息收集以及货物分类的任务。

考虑实际应用需求,本系统设计为一个入库窗口(即一套入库子系统),主要由入库终端计算机、条形码打印机、传送机构、装箱系统等四个部分组成。

货架及其配套系统是指用于堆放货物的钢结构架、每个货架舱位的传感指示设备以及流动托盘所组成的系统。

该系统主要用于改善传统仓库存储方式,提高仓库空间的使用效率,引入货物入/出/存的统一管理和货物定位理念,从而使仓库存储更科学化、标准化。

货物运送系统一般为人工运送,主要指运送叉车、叉车驾驶员和叉车行走通道组成。

主要负责进货/出货的运送工作。

出库系统主要是用于货物出库登记,只需有一台出库计算机及其配套管理软件即可。

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响应的传送机构。

整个系统总体上实现了仓库舱位信息、货物信息、入出库信息的标准化管理以及仓库立体空间的利用和货物严格堆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