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多车道分道线快速检测与重建技术
我国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医蜀圃
P A TC I U SO R C IE DS S I N C
高速公路 的规划建设要 与经济动态布局相配 合 将辅线 的规 划纳入 到高速公路 的规 划体 系 中。同时 ,规 划要统筹考虑通行能力、工程造价和社会效益等因素
我 国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的问题 与对策
( ) 三 四车 道 改 八车 道风 潮 背 后
我 国 高 速 公 路 建 设 正 好 走过 了2 年 已 会 影 响经 济 欠发 达地 区的 经济 发展 ,也会 的设计缺 陷 0 建成 高 速 公路 5 6 公里 ,基本 建 成 影 响 国家 能源 战 略布 局 .进 而 影 响整 个 国 3 万 不 论 国 道 主 干 线 所 代 表 的 国 家 动 五纵七横 ”国道 主干线系统 ,取得 了 民经济 发展 。 脉 运 输 系 统 还 是 连 接 国 家 边 陲 的 高 速 公
由 于 高 速 公 路 的 整 体 规 划还 处 于 起 步 阶 速 公 路 只 有 形 成 布 局 合 理 的 网 络 ,连 续 就 因拥堵严 重需改建或 重建 。从 中可以 段 ,规 划 能 力和 规 划 体 系 存在 较 大 问 运输 距离 达到8 0 0 公里 左右 才能 显现 它 看 出,我 国高速公路 的设计没有根 据各 题 ,不 知不 觉 中浪 费 了大 量 经 济 资 源 。 的独 特 优 势 .发 挥 其 运 输 效 益 。 目前 路 段 的实际需求来 区别设计车道 数量 。 已 建 成 通 车 的 5 多 公 里 高 速 公 路 分 布 我 国 相 关 技 术 标 准 规 定 高 速 公 路 的 设 计 万
我 国 高 速 公 路 规 划 建 设 存 在的问题
一
在 全 国 三 十 多个 省 、市 、 区 在 有 些 地 服 务 期 限在 2 年 以 上 ,而 从 2 0 年 开 始 0 00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路面拼宽技术 童国芳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路面拼宽技术童国芳发表时间:2019-09-21T11:11:37.0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童国芳[导读] 摘要: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大量高速公路被建设起来,在交通量的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有了扩建的发展要求。
浙江交工宏途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摘要: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大量高速公路被建设起来,在交通量的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有了扩建的发展要求。
而高速公路的改扩建一般涉及财务分析、地形图测量、交通量测量、桥梁通道检测。
拼宽处理技术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能够降低地基沉降量,使高速公路改扩建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且最大限度地减少高速公路改扩建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
为此,该文结合实际就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路面拼宽处理技术应用问题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路面;拼宽技术 1导言在建设指标以及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传统高速公路建设大多为四车道的方式,这种建设方式在建设的初期阶段确实能够很好的满足国内的交通需求,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使得汽车使用量不断增多,大大提升了高速公路当中的车流量,而四车道的高速公路,并不能保证巨大车流量的快速通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出行效率,因此,必须要应用相关技术对路基路面进行加宽处理,通过改扩建工程的有效落实,使高速公路的交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对于国家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路基拼接2.1 拼接之前的施工准备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针对旧路的加宽操作,在前期需要做好一系列的施工准备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测量路面各个测控点的坐标和标高,在桥墩台沿伸缩缝的位置上按照一个点 2 m 的方式进行测量,具体测量操作是从内外侧开始由内而外地进行测量。
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扩建工程

板梁拼接
T梁拼接
方案: ①沉降差控制标准5mm; ②上连下不连; ③加固,新老分离或拆除重建; ④铰接、刚性连接、特殊拼接。 措施: ①桩加长控制在5m左右; ②提高钻孔桩清底沉淀标准; ③早上二期恒载,完成施工期沉降。
03
四、工程建设管理—质量
四、工程建设管理—质量
5、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工艺 面层采用SUPERPAVE和SMA技术,铺筑了22.3公里柔性基层结构。 中上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粘层油和下封层使用改性乳化沥青,采用机械摊铺稀浆封层和聚脂玻纤布拼接缝处理工艺。 采用了混凝土界面剂和热沥青路面接缝工艺。 3座拆除重建大桥采用了钢桁架拖拉工艺。 在全线重要路段新增了事件检测系统。 在交通量大的收费站采用了现金传输系统。
尽快打开施工场面
狠抓生产能力
通过日工程量保计划完成
抓关键节点,咬住目标不放松
及时解决现场问题
引入奖惩激励机制
四、工程建设管理—计划
1
明确质量目标
2
质量目标:把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建成全国领先的优质工程,力争再创“鲁班奖”。
3
质量工作思路:不断深化认识扩建工程特点,强化质量第一意识,细抓设计质量,规范施工、监理行为,落实质量责任,加大监管、考核力度,促进工程质量水平全面提高。
加强合同履约管理
严格按照合同办事,施工单位承诺必须到位,业主承诺也坚决到位,绝不扯皮、推诿。
优化技术方案
通过合理优化设计来控制和减少工程规模。
02
03
04
01
四、工程建设管理—投资
采用最合理、经济方案。
01
注重扩建工程与自然景观的协调,全线绿化投入费用达1.8亿元。
沈大路改扩建技术

沈大路改扩建技术2006-07-13 中国公路网辽宁省交通勘测设计院李伟前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2005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4.1万公里,其中,通车年限在5年以上的高速公路里程占总里程的50%,10年以上的占总里程的13%。
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一般标准较低,且大部分为4车道。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交通量增长均较快,年平均增长率多在10%以上,甚至达到20%以上,远远超过项目规划立项时交通量增长预测值,目前服务水平明显降低,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对原路进行改扩建。
高速公路改扩建是我国公路建设领域面临的重要任务,是高速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比新建项目更复杂。
上世纪80年代沈大高速公路的建设以及本世纪的改扩建工程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史上均具有开拓性的历史意义。
本文就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前建设和运营状况、改扩建工程建设指导思想、改扩建工程建设方案论证、改扩建工程关键技术、改扩建后沈大高速公路的运营情况、以及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技术建议作一介绍。
一、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前建设和运营状况原沈大高速公路1984年6月开工建设,1986年起分段陆续建成交付使用,1990年9月1日全线建成通车。
它北起辽宁省省会沈阳市,南至大连市,纵贯辽东半岛,连接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五大工业城市,沟通大连、营口二大港口和沈阳桃仙、大连周水子两大国际机场,在辽宁省及整个东北地区的公路运输网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国家规划的高速公路网“同三国道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1、原有建设规模原沈大高速公路路线全长375公里(起点沈阳市建设大路,终点大连周水子),路基宽26米。
全线共设互通立交27座;特大桥1座,1206延米;大桥13座,共计3117延米;中桥41座,共计2588延米;小桥93座;涵洞451道;跨线桥84座;服务区6处;管理所7处。
公路中级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6篇)

公路中级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通用6篇)时间飞快,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首这段不平凡的时间,有欢笑,有泪水,有成长,有不足,是不是该好好写一份工作总结记录一下呢?那么如何把工作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路中级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公路中级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1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公路大建设的步伐,在设计与施工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采用先进的勘察、测量手段为公路路基设计提供了可靠技术资料。
作为公路主体工程的路基,公路路基综合稳定技术的研究,研制出一大批用于路基工程的新材料;土工布、土工格栅、高强度塑料网、塑料排水板、加劲软式透水管、软硬塑料排水、草坪植生带、轻质填料等材料;新型工程机械:大吨位振动压路机、加固土拌和机、塑料排水板插板机、土工布沉铺机、深层粉体搅拌成桩机;新技术、新方法:粉体搅拌法、塑料排水板法、锚固技术、喷锚支护、轻质路堤、网箱席垫、加筋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引进,以及为这些新技术服务的各类专业化施工公司运用而生,专业化施工公司的建立和发展,为路基工程专项施工奠定了基础。
现就本人在公路工程稳定路基技术方面的体会进行总结。
一、路基填料与压实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及其压实的程度。
从现有条件出发,改进填土要求和压实条件是保证路基质量最有效和经济的方法。
1、路基填料规范规定了对路基填料应有条件的选用。
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采用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
对上路床的填料提出了限制的条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030cm的路床填料CBR值应大于8,下路床及其下面的填土,也都给出相应的规定值。
当路基填料达不到规定的最小强度时,应采取掺合粗粒料、或换填、或用石灰等稳定材料处理,并不规定对其它等级公路铺筑高级路面时,也要采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规定值。
2、路基压实当前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
沥青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和路面重建中的应用

国内概况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在不同程度 上开展过旧沥青材料的再生技术研究, 再生料一般只用于轻交通道路、道路的 垫层或非机动车道等。
1991年,建设部发布了《热拌再生 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
交通部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规范》 中提到了部分再生技术。
国内概况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伴随着高等 级公路的大规模建设,人们的主要精力放 在了新建公路上,路面再生技术的研究基 本处于停滞状态。
T 0654
均匀
T 0659
%
1 5
T 0655
再生混合料设计
2、集料、RAP
不同集料、RAP化学活性差异 较大,与不同乳化沥青的配伍性 也有较大差别,必须进行有针对 性的材料选择和配方设计。
再生混合料设计
15度劈裂强度(MPa)
0.6
甲乳化沥青
0.5
0.4
0.3
0.2
乙乳化沥青
0.1
0
0
1
2
3
97年国际经合组织 《道路工程再生利用战略》白皮书
国家
澳大 奥地 比利时加拿大 丹麦 芬兰 法国 日本 荷兰 瑞典 英国 美国 利亚 利
利用率(%) 80 80 100 90 90 95 - 80 100 75 90 80
厂拌热再生 G G G G G G G G G
GG
就地热再生 L L
L GGG
全深再生 FDR
表层再生
厂拌冷再生 CCPR
复拌再生
就地冷再生 CIR
加铺再生
再生分类 —我国规范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包括: 1、厂拌热再生 2、就地热再生 3、厂拌冷再生 4、就地冷再生
再生分类 —我国规范
视觉导航中分道线的二维重建与障碍物检测

础之上 , 讨论障碍物的检测技术 。
1 车道成像模 型
1 1 焦 距 厂的标 定 .
.
在视觉导航系统 中, 摄像机探测 的道路 区域存 在一个最小视距 , 记为 d 。对于摄像机的焦距 _ 厂 ,
则需 要标 定 。
…
图 1 弯道俯视及相邻分道线 的 X, 坐标示意 图 Z
提出一种实时、 准确的车道的二维重建技术 , 在此基
收稿 日期 :0 60 .6 2 0 .90 作者简介 : 周国刚(9 5 ) 男, l 白贡市人 , 师, 16 . , N J省 l 讲 主要从事机 电一体 化技术 、 能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 . a : L g 6 0 2 @ s a tm 智 E m i sz g 5 9 3 i . l rg n o
=
线特征点 , 根据分道线的规律找到好的差值算法 , 就 能够恢复受遮挡或者阴影非分道线 , 建立当前的车 道模型 。本文将主要从 透视变 换角度 出发 , 论并 讨
I, 一 , 一 ‘ 、 、 ) ,, . 。 、、
、
, -H
Dz C z
\、
t \ x
、 { 、 \
\、
、 、
、’ ’
, /
- - -
道情况 , 可以认为 R=∞每段分道线在图像 中的对 应关系如图 l 所示 。线段 lB l A 和线段 lD I C 为道路 中相邻两段分道线 , 其长度为 6米 ,B l Cl 是相邻两 段分道线的间隔 , 长度为 9 , 其 米 汽车的行驶方向为 A点切线方向( 暂不考虑汽车的偏移 ) 。
维普资讯
1 4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施工技术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施工技术摘要: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占据安全管理的大部分精力,引入先进的交通安全设施技术,才能有效控制边通车边施工过程中通行区域以及施工区域同步实现安全。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施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1工程案例某高速公路为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扩建采用双侧拼宽为主的方案对原公路按照双向8车道标准进行扩建。
个别特殊工点采取拆除重建的设计方案提升高速公路整体服务质量。
现场交通组织主要采用的临时交通安全设施有A级移动钢护栏、隔离栅、临时标线、防眩板、主动发光标志、同步信号灯等。
2.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重要性近些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的工程项目的数量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高速路网的密度不断增加。
因而对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与施工要求方面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道路交通结构已经实现了有效改善,在安全设施的设计与施工中,要将交通车辆的通行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在实践中,也需要进行合理的交通安全设计,在交通安全设施的自身结构上应当标记较为明确的禁止翻越、禁止通行等标志,从设计的角度有效保障道路运行的畅通性与安全性。
3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技术要点3.1既有隔离栅原有隔离栅采用框架式网片,经过20年的使用,90%以上的网片未发生破坏性损伤仍然能够继续使用。
在项目实施初期,主要交通组织工作为既有隔离栅的迁移,形成边通车边施工的区域隔离。
(1)对于既有隔离栅进行拆除,网片拆除应对网面植物进行清理,清理过程应注意网面和框架的保护,防止人为破坏带来损伤。
(2)对拆除的网片应严格进行筛选,存在涂镀层破损面积较大、框架或者钢丝网脱焊、局部缺失的网片应予以废弃不再投入使用。
(3)短期内不使用的网片应统一进行保存,堆放高度宜控制在1.5m范围内,一是便于存取,二是防止堆高自重对下层网片造成损伤。
同时应做好下端防水支垫及上方防晒防雨覆盖工作。
(4)既有隔离栅网片的迁移安装,利用原波形梁护栏作为支撑点,在其立柱上采用粗钢丝进行两道加固,网片搭接处采用塑料扎带进行3道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