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开题报告
建筑给排水开题报告

学院南湖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市花园小区5# 住宅楼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专业班级:建环N081 学生:寿志刚学号8一、选题的背景、意义一般来讲,任何建筑都必须进行给排水设计,这关乎着建筑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随着土地资源的紧,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成为设计师的必备技能,但因其使用人数多,给排水结构复杂等原因而难以让设计者掌握。
所以,特选此高层建筑设计作为本人的毕业设计。
该设计建筑共有12层,住宅楼,几乎涉及了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所有容。
所以我通过这次设计达到以下几点目标:(1)通过毕业设计,巩固自己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加强自己的基本技能,使自己的知识体系综合起来,以达到能独立完成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目的。
(2)通过毕业设计,掌握资料获取、处理数据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
(3)通过毕业设计,了解社会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及时补充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国外对建筑给排水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分别是节水新技术和节能新技术。
(一)节水新技术1.推广使用优质管材、阀门由于镀锌钢管容易生锈,会造成水质污染。
长时间闲置后再使用时会有锈水放出导致浪费。
同时接头处如果锈蚀也会漏水渗水。
如果采用新型管材如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不锈钢管、铜管、PP—R管、PE管、PVC—U管等就能很好的解决此类浪费问题。
阀门是建筑给排水中最常用的配件之一,其类型和质量的好坏也能影响用水的质量。
一般情况,截止阀比闸阀关的严,闸阀比蝶阀关得严。
当同等条件时,我们就应当选用更能够节水的阀门。
2.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一套好的设备能够对水资源的节约产生非常大的作用。
例如,通常淋浴喷头每分钟喷水约25L,而节水型喷头则每分钟只需要约9L水,节约了一多半的水量。
可见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的节水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节水的效果。
建筑给排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建筑给排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建筑给排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一、课题要求及工程概况1、设计原始资料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河北省某高校高层建筑—图书馆给水排水工程设计(1)工程概况本工程所在地秦皇岛市,为高层图书馆,建筑面积14726m。
本楼设地下一层,地上九层,楼内设有电梯2部,供客人乘坐,其中一部为消防电梯。
地下室内可布置水池、水泵等贮水和升压设备。
地下一层4.20米(含500覆土),首层—九层3.90米;顶层5.50米。
室内外高差0.75米,室外地坪至檐口高:36.85米。
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环绕该楼有校区的DN200低压生活给水管道,管顶埋深1m,常年可靠给水压力0.2MPa。
该市建有生活污水处理厂,污废水分流排放。
污废水管道均为DN500,管道埋深标高-2.5m。
冰冻线深度0.7m。
城市可提供一路独立电源。
(2)建筑图纸总平面图,地下室平面图,建筑首层平面图,建筑二层平面图,建筑标准层平面图,屋顶平面图,电梯机房、水箱间平面图,卫生间大样图,剖面图。
2、设计任务与内容(1)建筑内部生活给水系统设计;(2)建筑内部消防系统设计;(3)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设计;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告诉进步,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建筑业也向高层化、人性化发展。
高层建筑是指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100米以上的建筑高度的为超高层。
本课题中图书馆室外地坪2至檐口的高度为36.85米,属于高层建筑。
与一般多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相比,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在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等方面是相同的。
但高层建筑在构造上层数多、建筑高度大、建筑功能广、建筑结构复杂、所受外界条件限制等,使其给排水工程更加复杂。
因此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除了要满足水量、水压、水质的要求外,还要解决高层因建筑高度过高而引起的水锤、震动、噪声和渗漏等问题。
建筑给排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建筑给排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x开题报告一、选题依据1.设计目的及意义(1)通过此次毕业设计,使我可以进一步加深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使之系统化、综合化;(2)此次毕业设计着重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并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毕业设计加强对我们资料获取、实验方法、数据资料的综合处理,计算机应用等最基本的工作实践和科研能力的培养;(4)由于近年来我国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小高层住宅渐成城市房地产开发的主要模式,选择此课题十分有意义。
2.设计拟解决的实际问题(1)建筑给水无负压给水设备是否允许设置变频给水设备的优化问题(节能问题)新型管材的技术经济比较及适用性研究高层分区供水的优化问题(2)消防系统热泵与贮水设备的配置平衡、冷热水压的平衡、与传统供热设备的比较换热设备的换热效率比较热水管道保温材料选择(3)排水系统建筑排水允许的最大流量地漏的设置防止水封破坏的措施排水管材的使用雨水的排水与利用3.设计拟应用的现场资料综述本工程为拟在陕西省西安市新建XX其中一栋18层的住宅楼,总高度为5.48米,其中建筑高度为54m,总建筑面积为616.05m2。
本建筑为1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两种户型,A型建筑面积14.44m2,B型建筑面积16.456m2,层高3米。
水源来自市政管网,管径DN100,常年可供水压.5MPa,水质符合饮用水标,且在市政水引入管装有倒流防止器。
室内排水管道自流入室外水井。
每户设有卫生间和盥洗室,卫生间设有洗手盆、蹲式大便器等卫生器具。
4.设计拟应用的文献综述毕业设计是集理论与实践一体的教学环节,是大学学习的综合运用。
通过一个完整的毕业设计可以使我对相关的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有较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此次毕业设计我做的课题是陕西省西安市一新建小区给排水系统设计,设计当中应用的文献主要有: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其详细介绍了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热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洒给水系统等,为我的方案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建筑给排水开题报告

三、指导教师意见:
注:此报告,学生应根据教师下发的任务书,独立撰写,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后两周内完成。表格篇幅不够可自行增加页数。
这三种管材都有各自的特点,取代了旧的镀锌钢管、手工翻砂的铸铁管,将会在不同的场合得到应用。
2.3 实现途径、条件:
通过查阅《建筑给排水》课程书本,翻阅《建筑给排水规范》中相关规范,从网上查阅大量资料,讨教老师或者相关专业人员,以及通过同学间相互讨论,最终完成一份设计合理,经济合理的建筑给排水系统
报告人签名: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西方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建筑给排水设计,相比于国内的建筑给排水设计有着很多的优势,无论是设计的理念还是施工的管理上,都超出国内一大步,但并不是说国内的建筑给排水设计就是很差,只能说国内的技术发展的时间上确实很短。例如国外的排水系统,需要选用空气允许进入阀,及空气可以进入排水管道但不可以溢出,这种设备,在我国并没有规范也没有相关的要求,而该设备对于系统地完善确是非常有必要的。再有就是国外的标准参数,大多会高出国内一大截,而只要相关的参数要求达到较高的程度,才能使得建筑的质量达标,所以相关的标准参数也是国外建筑给排水相比于国内的优势。
二、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条件:
2.1 课程任务
为海南省海口市某商业楼,设计一个完整可靠地给水,排水,雨水,消费,以及喷淋的管道系统,主要成果有平面施工图、大样图、图例、设计施工总说明、设备材料表、设计计算书、图纸目录等。设计的大概过程为:首先绘制草图,然后通过定额计算,确定给排水结构和规格,再绘制成图,最后通过矫正整个设计,完成整体毕设。
作为建筑给排水的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除了按国家有关规范进行统筹考虑、全面规划外,还要强调供水安全可靠性的同时,尽可能地采取节能意义的措施和设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水电浪费。结合当前水资源缺乏的严峻形势,立足建筑给排水,提出一些建议,以减少水资源的隐形浪费,实现节约用水。还必须考虑到给排水系统的噪声控制,结合新工艺和自身的工作经验在舒适性和经济性间寻求平衡点将室内给排水噪声减到最低,树立整体环境意识,努力为人们营造一个安静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开题报告】余姚某高层住宅给排水设计

开题报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余姚某高层住宅给排水设计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课题名称:余姚某高层住宅给排水设计2、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地球上的生物,也就没有人类的今天。
人类工作及生活活动都离不开水。
地球上的水是在一定条件下循环再生的,水资源是生态系统的支持系统。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加上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人们开始感到可用水资源的匮乏。
1997年联合国水会议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继石油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
”当今,世界各国都已认识到了节水的重要性。
地球表面虽然有70%被水覆盖,但是淡水还不到3%,且分布不均。
我国的水资源虽然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 /4。
近年来,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上游水土保持能力下降,由于绿地蒸发量减少,使降水量逐年减少,长江水变黄,黄河水断流。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急速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城市用水量成倍上升。
由于城市下水道与污水处理设施的不健全,加上粗放型中小型工业低效率生产的监督机制不完善,大量污水排入河道,因而,给水资源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
我国目前约有300个城市缺水,部分城市采用定时供水的措施以解决水短缺的问题。
不断增长的用水量与短缺而又不断被污染的水资源问题,将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节水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建筑中采用节水技术是节水的重要方面。
雨水利用:雨水亦能缓地球之渴,“天赐之水”要用好雨水可作为替代水源, 有减少地下水的消耗、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的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一系列广泛的意义[1]。
我国雨水资源丰富, 但这部分资源在缺水城市大多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相反在城市暴雨时往往积水严重, 产生洪涝灾害。
对于缺水的城市来说雨水就是一种“天赐”之宝。
建筑给排水 开题报告

建筑给排水开题报告建筑给排水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建筑给排水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建筑物内外的水的供应和排放系统。
在现代社会,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对于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至关重要。
因此,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施方法,探讨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2. 建筑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3.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控制;4.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改进措施。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施方法。
其次,进行实地调研,观察和记录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并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交流和讨论。
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成果:1. 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施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为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参考;2. 发现并分析建筑给排水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3. 提高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保障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4. 为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五、研究计划1. 第一阶段(一个月):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施方法;2. 第二阶段(两个月):进行实地调研,观察和记录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并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交流和讨论;3. 第三阶段(一个月):分析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撰写研究报告;4. 第四阶段(一个月):对研究报告进行修改和完善,并进行最终的总结和归纳。
六、研究的限制和不足本研究的限制和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本研究的实地调研范围可能有限,无法对所有类型的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全面研究;2. 本研究主要依靠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的方法,缺乏实验数据的支持;3. 本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可能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建筑给排水设计开题报告

建筑给排水设计开题报告建筑给排水设计开题报告一、背景介绍建筑给排水设计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建筑物内外的水资源的供应和排放,对于保障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居住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开题报告旨在探讨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重要性、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重要性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合理的给水设计能够保证建筑物内的用水供应充足,并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其次,科学的排水设计能够有效地排除建筑物内的废水和雨水,保持建筑物的干燥和清洁。
最后,建筑给排水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要求,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三、现状分析目前,建筑给排水设计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商业综合体和住宅小区涌现出来,对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也为建筑给排水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一些老旧小区和农村地区,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维护相对滞后,导致了供水不足和污水排放不畅的问题。
四、发展方向未来,建筑给排水设计将朝着更加智能化、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首先,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建筑物内部的给排水系统将实现智能化管理,通过传感器和自动控制设备,实现对用水和排水的监测和控制。
其次,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建筑给排水系统将更加节能环保,比如利用太阳能、雨水收集系统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建筑给排水设计还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减少污水的排放和对水资源的浪费。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总结和分析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现状和问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同时,将结合具体的建筑项目,分析其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情况,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实践基础。
六、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对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建筑给排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格式

建筑给排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格式建筑给排水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题目:小区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二、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高层住宅小区的分布也日趋广泛,加之排水设施日益老化,小区排水问题亟待解决。
小区给排水系统作为小区重要基础设施之一,直接关系到小区日常生活和环境卫生教育的高质量实现,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本设计选题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研究的内容和目标:1. 系统分析小区给排水系统的现状和问题;2. 确定适宜的小区给排水系统设计和改建方案;3. 对小区设计的给排水系统进行优化和改善;4. 实现小区防洪、防涝,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环保水平。
四、设计思路和技术路线:本设计将主要采用以下技术路线:1. 调研分析小区现行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使用和管理情况;2. 根据小区人口实际情况、气候条件、地形地物等综合影响设计给排水系统;3. 选取合适的给排水设备,考虑设备的质量、成本、维护与管理等因素;4. 针对小区排水中间处理过程,优化处理工艺流程;5.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资源化利用,实现环保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五、预期成果和应用价值:本设计旨在给小区给排水系统的优化与改善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价值。
通过设计合理的给排水系统,能够缓解城市排水压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强小区对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居民居住质量,使之在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产生更好的效益。
六、拟采取的研究方法:1. 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法采用数据采集;2. 采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整合理论知识;3. 采用现代软件设备绘制原理图和效果图。
七、参考文献:1. 戴兵.给水排水工程学[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9.2. 张翠萍.城市排水综合管网设计思路及技术路线探讨[J].能源与环境,2017(12):6-9.3. 王树臣. 给排水工程设计:上下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 张坤,董国伟. 城市排水工程综合实践教程[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5. 段佳,张利红,唐明睿. 城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技术应用研究[J],建筑科技,2016(3):33-40.以上为此次小区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的开题报告,望批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给水是建筑灭火的主要手段。我国已逐步采用自动喷水喷头灭火。自动喷水喷头除了设置在容易起火部位、疏散通道和人员密集场所外,还扩大设置在水灾蔓延通道,不易发现火灾、不易扑救火灾部位和需淋水降温保护等场所,使火灾扑救更及时、更迅速,这也是我国消防给水系统设置标准和发达国家。此外针对建筑物上部消防水压不足和下部水压过高,消火栓型式中增加增压消火栓和减压消火栓、稳压消火栓等新品种。
3、高层建筑对防噪声、防震等要求较高,但室内管道及设备种类繁多、管线长、噪声源和震源多,必须考虑管道的防震、防沉降、防噪声、防水锤、防管道伸缩变位、防压力过高等措施。以保证管道不漏水,不损坏建筑结构及装饰,不影响周围环境,使系统安全运行。
所以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尤为重要。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03 中国计划出版社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一般多层建筑和低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相比,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在某些方面是相同的,但因高层建筑层数多、建筑高度大、建筑功能广、建筑结构复杂,以及所受外界条件的限制等,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无论是在技术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超过了低层建筑物的给水排水工程的范畴,并且有以下一些特点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备的使用人数多,瞬时的给水量和排水流量靠的水源,以及经济合理的给水排水系统形式,并妥善处理排水管道的通气问题,以保证供水安全可靠、排水通畅和维护管理方便。
2.气压给水方式:气压给水方式即在给水系统中设置气压给水设备,利用该设备的气压水罐内气体的可压缩性,升压供水。气压水罐的作用相当于高位水箱,但其位置可根据需要设置在高处或者低处,该给水方式适宜在室外给水管网压力低于或者经常不能满足建筑内给水管网所需水压,室内用水不均匀,而且不适宜设置高位水箱时采用。
1.直接给水方式:由室外给水管网直接供水,为最简单、经济的给水方式。适用于室外给水管网的水量、水压在一天内均能满足用水要求的建筑。
设水泵和水箱给水方式:设水泵和水箱的给水方式适宜在室外给水管网压力低于或者经常不满足建筑物内给水管网的水压,而且室内用水不均匀时采用。该给方式的优点是水泵能及时向水箱供水,可以缩小水箱的容积,又因有水箱的调节作用,水泵的出水量稳定,能保持在高效区运行。
根据本建筑的现有条件,设计用污水,废水合排的方式。2~5层采用同一立管排水,6~17层采用同一立管排水,为了防止一楼的卫生器具可能产生喷溅,设计将一楼的污、废水单独排出。采用UPVC螺旋排水立管,可以起到消能的作用。
1)公共活动用房;
2)走道、办公室和旅馆的客房;
3)可燃物品库房;
4)高级住宅的居住用房;
5)自动扶梯底部和垃圾道顶部;并且在低区商场和高层住宅的走道、门厅、空调机房、配电室、自备发电机房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地下车库
根据以上要求,拟设计消防给水方案为:消防水源为市政自来水,引入户内后贮存于地下一层的消防水池,由消火栓加压泵提供所需压力,17层地板与地下室的垂直距离位,小于80m,不分区。根据规范,计算出消防水池贮存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整个消防用水时间内所需的用水量,在地下室设置消防水池,设在屋顶的高位水箱内的水,由地下室泵房设置的专用消防水泵提供。
建筑消防系统
消火栓给水系统包括由室外给水管网直接供水的消防给水方式、设水箱的消火栓给水方式、设水泵和水箱的消火栓给水方式。前者适用于水量和水压比较稳定且能满足消防用水要求的情况;中者适用于室外管网一天中有一定时间能保证消防水量的情况;后者适用于水压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
该建筑属一类高层建筑,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的规定,以下高层建筑必须设置室内、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建筑高度≤100m的一类高层建筑及其裙房的下列部位,除普通住宅和高层建筑中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建筑给排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保证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然而目前,我国给排水系统中存在众多漏洞。我们需要寻求新的建筑给排水技术,以及施工技术,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给排水系统,保障生活、工作等社会活动正常进行。
1.2.1建筑给水
在我国城市供水中,一些城市供水能力不足,城市水厂发展滞后于住宅和公共建筑发展,加之管道老化、承压能力下降,不少城市不但高层建筑需升压供水,一半多层建筑也不能满足上层水压的要求,使我国两次加压设备广泛使用,增压设施成为建筑给水中比重最大、发展最快的一种装置。我国常用的增压设施是水泵、气压给水设备和变频调速给水设备,后二者技术的运用已日趋成熟。同时设于屋顶的调节贮水水箱是常用的储水装置,但由于其存在二次污染严重等缺点,现在水箱从材料和加工上已有很大改进,开始向多元化发展。新颖水箱从材质上有镀锌、搪瓷、复合钢板、涂塑、玻璃钢和不锈钢等水箱,其和水接触的内表面不易锈蚀,对水质无污染,并减轻结构重量,解决施工不便等问题。在营造现代化生活的住宅环境和高质量的生活社区中,人们对饮用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善饮用水水质,我国最初是以小型家用净水器的方式来处理饮用水,其主要方式是用活性炭吸附过滤,但是它在使用时滤料更换不易控制。近年来,出现了优质饮用水这一概念。它是指能达到直接生饮水水质标准的水,其中有超纯水、纯水、蒸馏水、矿泉水和深度处理水等。优质饮用水的水源来自城市自来水或地下矿泉水,其处理工艺有离子交换、超滤、膜滤、蒸馏、消毒杀菌等。另外,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的给水一般都采用分区进行的。不同的建筑给予不同的给水方式。用于分区给水的减压阀一般都采用比例式减压阀。其结构简单,减压比例稳定。工作平稳,使用可靠。其他减压限流的场合,薄膜式减压阀也有相当广泛的应用,其特点是减压值可以调节。
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编.《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
4.陈方肃主编.《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编.《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某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
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依据(选题意义、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选题意义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给水排水专业迅速发展, 已成为给水排水中不可缺少而又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随着土地资源的紧张,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成为设计师的必备技能,但因其使用人数多,给排水结构复杂等原因而难以让设计者掌握。所以,特选此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作为本人的毕业设计:该高层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十七层,建筑高度为米,为一栋高层综合楼。设计包括给水,排水,消防,热水系统,涵盖了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所有内容。我希望此次设计达到以下几点目标:
3.分区给水方式:当室外给水管网的压力只能满足建筑下层供水要求时,可采用分区给水方式。该给水方式在高层建筑物中常采用。
此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十七层,建筑高度为米,市政自来水管道处水压为,综合考虑可以采用分区供水的方式,其中地下一层到五层采用市政直接供水,五层以上的采用水池、水泵联合供水方式供水。
这样的供水方式供水可靠,设备集中,便于管理。
主要设计内容为建筑给水、建筑排水、建筑消防系统和建筑雨水自动喷淋系统五个部分,主要成果有平面图、大样图、图例、设计总说明、设备材料表、设计计算书、图纸目录等。
3、毕业论文(论文)进行方案
建筑消防系统采用水箱、水池、水泵联合供水方式。生活给水采用水池、水泵联合供水方式。
生活给水系统
高层建筑给水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
7.王增长主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06-2001,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
9.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第二册)
生活排水系统
(1)高层建筑排水系统的主要技术要求
高层建筑排水系统主要包括卫生器具、生产设备受水器、排水管道、清通设备、提升设备、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通气系统等。高层建筑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充分发挥其作用,给排水设计中应满足以下三点要求:
1、系统能迅速畅通的将污废水排到室外;
2、排水管道系统内的气压稳定,有毒有害气体不进入室内,保持室内良好的环境卫生;
1.2.4建筑热水
热水供应技术是建筑给水排水技术的薄弱环节,但在近年来热水供应技术也有极其明显的发展。热水加热有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采用燃气、燃油热水锅炉基于一次换热从总体上其效率要高于两次换热的观点。太阳能的直接加热设备优点也很多。间接加热设备包括容积式水加热器和快速式水加热器。热水供应是建筑给排水节能的重点,目前在热水供应方面已采用的节能措施主要有:提高给水温度,合理确定冷水加热温度;降低使用温度;减少热水耗量;减少热损失;利用新热源;采用节能产品等。在热水管材方面,铜管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形成我国独特的,与船用铜管系列并列的建筑用铜管系列和相应的铜管管件规格。塑料管在耐压、耐热、噪声、抗老化和抗冲击等方面已能符合使用要求,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1.2.2建筑排水
国外很多知名厂家也进入我国生产各类新产品。排水通气技术的应用。主要目的是提供排水中气体的散溢,达到透气的作用;防止排水系统中出现水封的负压虹吸及正压喷溅现象,确保空气的循环;保持排水迅速通畅、安静。在我国已建立了可适应不同建筑标准、不同要求的五级标准,即伸顶通气管、不伸顶通气管、专业气管、环形通气管和器具通气管等。在通气系统基础上开发的是通气阀和特制配件单立管排水系统。通气阀是一种减少伸顶通气,替代专用通气管系的阀件,采用优质塑料和橡胶制作。单路进气阀可安装在室内立管顶部或横支管上,既可补气又可防止管道内部气体进入室内;双路通气阀可安装在室外立管顶部代替通气帽,使用时以单路进气阀为主。特制配件单立管排水系统已出台了设计规程,其立管的通水能力增大1/3,减少了立管的数量,但该产品现局限于铸铁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