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
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

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C题)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低频相位测量系统,包括相位测量仪、数字式移相信号发生器和移相网络三部份,示用意如下:二、要求1、大体要求(1)设计并制作一个相位测量仪(参见图1)a.频率范围:20Hz~20kHz。
b.相位测量仪的输入阻抗≥100k。
c.许诺两路输入正弦信号峰-峰值可别离在1V~5V范围内转变。
d.相位测量绝对误差≤2°。
e.具有频率测量及数字显示功能。
f.相位差数字显示:相位读数为0o~,分辨力为°。
(2)参考图2制作一个移相网络a.输入信号频率:100Hz、1kHz、10kHz。
b.持续相移范围:-45°~+45°。
c.A'、B'输出的正弦信号峰-峰值可别离在~5V范围内转变。
2.发挥部份(1)设计并制作一个数字式移相信号发生器(图3),用以产生相位测量仪所需的输入正弦信号,要求:a.频率范围:20Hz~20kHz,频率步进为20Hz,输出频率可预置。
b.A、B输出的正弦信号峰-峰值可别离在~5V范围内转变。
c.相位差范围为0~359°,相位差步进为1°,相位差值可预置。
d.数字显示预置的频率、相位差值。
(2)在维持相位测量仪测量误差和频率范围不变的条件下,扩展相位测量仪输入正弦电压峰-峰值至~5V范围。
(3)用数字移相信号发生器校验相位测量仪,自选几个频点、相位差值和不同幅度进行校验。
(4)其它。
三、评分标准四、说明1、移相网络的器件和元件参数自行选择,也能够自行设计不同于图2的移相网络。
2、大体要求(2)项中,当输入信号频率不同时,许诺切换移相网络中的元件。
3、相位测量仪和数字移相信号发生器相互独立,不许诺共用操纵与显示电路。
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简单介绍

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简单介绍相位差的测量在自动控制以及通讯电子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如水深测量、电磁波测量、电力系统的相位检测装置、激光测量等。
目前常用的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方法是将输入的两路信号经过某种处理将其变成方波,再通过比较这2路方波计算出相位差脉宽,最后通过用高频脉冲填充相位差,这个过程就实现了相位差的测量。
1、低频相位测量仪的意义大家都知道相位是交变信号三要素(频率伏值相位)之一,而相位差则是研究两个相同频率交流信号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
相位差是测量两个同频率周期信号的相位差值。
相位计就是测量相位差的仪器,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就是专门测量低频信号的相位差,一般频率是100Hz以内的正弦频率信号,高精度相位计一般是指测量精度特别高,一般测量精度在0.2度以内。
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和误差源就是设计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必须了解的内容。
2、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测试方法(1)示波器法示波器法是把两个被测信号同时加到双踪示波器的两个Y通道,直接进行比较,根据两个波形的时间间隔△T与波形周期T的比,计算相位差Φ。
示波器测量相位差缺点是精度不高。
(2)零示法零示法其实是将被测信号和可变移相器串联然后和另一同频率信号同时加在相位比较器如示波器、指示器等上,调节可变移相器,使比较器指示零值相位,则移相器上的读值即为两信号间的相位差。
这种测量方法的精度决定于所使用的移相器的精度,一般达十分之几度。
(3)直读式相位计法直读式相位计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直接读取相位差。
同事其测量速度也比较快,还能显示相位变化。
一般而言直读测量相位差的方法有:数字式直读相位计法、矢量电压表法相敏检波器法和环形调制器法。
其中前两种是目前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测试方法中最常见的,具体测试方法如下:a、数字式直读相位计法测量相位差的基本原理与测量时间间隔大体相同,见时频测量。
即将被测两信号电压经过脉冲形成电路,变换成尖脉冲,去控制双稳态触发器,由此产生宽度为△T的闸门信号。
低频相位测量系统的原理

低频相位测量系统的原理
低频相位测量系统的原理主要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通过测量两个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来工作。
它通常采用电流耦合、高阻输入方式对轨道电路相位差、相邻区段极性交叉进行检查,以解决相邻区段有车占用时极性交叉无法检查的问题。
该系统的原理具体步骤如下:
1. 首先,低频数字相位测量仪会记录两个信号相差间隔时间内的标频个数(测相计数器),同时也记录下一个周期内的标频个数(测频计数器)。
2. 此后测频和测相计数器处于保持状态,同时送出right信号表明完成测频测相的计数。
3. 单片机读取测频测相计数器中的数据,并进行后续的计算。
4. 单片机完成数据的运算后,将所得数据转化为10进制,送到显示板进行显示。
在CPLD设计中,根据计算,选取测频、测相计数器长度均为19位,在标
频信号为10MHz时,相位测量精度小于1度。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CPLD低频数字相位测量仪的设计

包括数字移相信 号发生 器和相位 测量仪 2 部分 , 分别 完成移相信号的发生 、 频率 与相位差 的预置、 数字显示、 号的移相 以 信
及移相后信 号相位差和频率 的测量 与相识 等功能。 中数字 式移 相信号发生 器可 以产 生预置频率 的差值 ; 其 相位 测量仪可
以测量和显 示相位信 号的频率 、 位 差。 相
厂一
后, 将波形整形电路的2 0 ] 厂 厂 厂 厂 ] ]
图 1 波形变换 示意 图
的功能, 用以产生相位测量仪所需的输入正弦信号 。 其
技术 要 求 指标 : 率 范 围2 Hz~ 0 Hz 频 率 步进 为 频 0 2k ,
2H , 0 z 输出频率可预置; 相位差范围为0 3 9 , ~ 5 。相位差
( 具有设定保存功能。 5)
实现相位 、 频率的测量, 并且具有独 自的控制功能和数
字显示 功能。
11系统硬件 结构 .
首 先 将 被 测 2列 正
弦 信号 A 、 B经平 滑 滤 波
后 , 入 过 零 比较 电路 , 输
A
1系统硬件设计
总体要求 : ( ) 有相 位 测量 功 能 , 1具 即相 位 测量 仪 的 功 能 。 其
传 感 及 检 测 仪 表
C L 低频 数 字 相 位 测 量 仪 的设 计 PD
朱 红梅 , 美 君 潘
( 海西部矿 业铅业 摘
要: 绍 了一种基 于复杂的可编程逻辑 器件( L 和 高速 单片机s c8 c 8 介 CP D) T 9 5 的低频数字 相位 测量仪 。 该测量仪
京航 天航 空 大 学 出版 社 【] 白英 彩 . 型 计 算 机 常 用 芯 片 手 册 【 . 海 : 海科 学 3 微 M】 上 上
数字式相位差测量仪说明书_图文(精)

目录绪论 (1摘要 (21 结构设计与方案选择 (31.1 基于过零检测法的数字式相位差测量仪方法概述 (4 1.1.1 相位-电压法 (41.1.2 相位-时间法 (51.2 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62 相位-时间法单元电路的原理分析与实现方法 (62.1 前置电路设计与分析 (62.1.1 放大整形电路的分析与实现 (62.1.2 锁相倍频电路的分析与实现 (72.2 计数器及数显部分的设计与分析 (92.2.1 计数器部分的分析与实现 (92.2.2 译码显示部分的分析与实现 (103 结论 (124 参考文献 (13附录1:元器件名细表 (14附录2:相位时间法总体电路原理图 (15附录3:相位时间法总体电路PCB板 (16附录4:相位时间法总体电路PCB板3D视图 (17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子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国防建设等国民经济的诸多领域中,而电子测量技术又是电子技术中进行信息检测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数字相位差测试仪在工业领域中是经常用到的一般测量工具,比如在电力系统中电网并网合闸时,需要两电网的电信号相同,这就需要精确的测量两工频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更有测量两列同频信号的相位差在研究网络、系统的频率特性中具备重要意义。
相位测量的方法很多,典型的传统方法是通过显示器观测,这种方法误差较大,读数不方便。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数字相位差测量仪,实现了两列信号相位差的自动测量及数显。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测量仪逐渐向“智能仪器”和“自动测试系统”发展,这使得仪器的使用比较简单,功能越来越多。
本低频数字相位测量仪主要是测量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由整形放大电路、基本门电路、锁相倍频、计数译码等集成电路构成。
测量的分辨率可达到0.1°,可测信号的频率范围为0Hz~250Hz,幅度为0.5Ⅴ,由于74HC4046的性能比较好,使得所制得的仪器精度相对较高,达到了任务书中所规定的要求。
基于单片机和FPGA的低频数字相位测量仪研究

21信 号 整 形 电路 的 设计 . 由于输入信号幅值 、 频率都 是变化的, 以必须对信号进行整 所 形处理。 最简单 的信号整形 电路就 是一个单 门限 电压 比较器 。 当输 人为 正弦波时 , 信号每过 一次零 , 比较器的输出端会产生一次 电压 跳变 , 由于它 的正 负幅值均受 到供 电电源 的限制 , 但 因此输 出的 电 压波形是一 个具有正 负极 性的方波 , 这样就 完成了 电压 波形的整 形。 但该整形 电路抗 干扰 能力 比较差 , 会在信号过零点 时发生多次 触发的现象 , 而影  ̄F G 从 P A计数 , 使单片机无法准确计算出数值 。 为避 免发生 干扰 , 本系统使用两个引入正反馈网络 的施密特触发器 组成的整形 电路 , 以有效地 提高抗干扰能力。 中为保证输入 电 可 其 路对相位 差测量结果不带来误差 , 这里必须保 证两 个施密特触发器 的 门 限 电平 是 相 等 的D。 】 2 P . F GA数据 采 集 电路 的设 计 2 FG P A数据采集 电路测量正弦波信号频率的原理是 : 在正弦波 信号整 形后得到 的方 波信 号的一个周 期内 , 对周 期为T 秒的数据 c 采样信号进行计 数, 将其计数结果 除以T , 到的就 是被 测正 弦波 c得 信号 的频率 , 单位为Hz测量正 弦波信号周期的原理 是 : 。 同样在整 形得 到的方波信 号的一个周期 内 , 对周期为T 秒 的数据采样信号 c 进行计数 , 其计数结果乘以T , 是被测正弦波信号 的周期 , c就 单位为 秒 。 P 数据 采集 电路的功能是实现将待测同频正弦波信号 的周 F GA 期、 相位差转变 为l位的数字量 。 9 测量两个 同频正 弦波信号 的相位 差, 关键是要测 出两个同频信号起点之间的时间差 △t则根据 △ , △t 6 。 t ×30 / 即可求出相位差 △由, 因此测量正弦波信号相位差原 理与测量周 期的原理相似 。 根据 以上设计思想 , P A数据采集 电路 可设计成 时钟信号分 FG 频模 块F Q, P 测量控制信号发生模块KZ XH, 被测信号有 关时间检 测模块S J 数据 锁存 模块S S 和输出选择模 块S XZ JC, JC C 五个模块 ,
毕业设计论文《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

毕业设计论文《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摘要该数字式相位测量仪以单片机 (89c52) 为核心 , 通过高速计数器 CD4040 为计数器计算脉冲个数从 , 而达到计算相位的要求 , 通过 8279 驱动数码管显示正弦波的频率,不采用一般的模拟的振动器产生 , 而是采用单片机产生 , 从而实现了产生到显示的数字化 . 具有产生的频率精确 , 稳定的特点 . 相移部分采用一般的 RC 移相电路 , 节省了成本。
一方案论证与比较 :1 常见正弦信号的测量方法 :方案一:采用模拟分离元件如二极管,三极管等非线性元件,实现频率的测量,检相的功能,使用起来方便,价格便宜,但采用分离元件由于分散性太大,不便于集成及数字化,而且测量误差大。
方案二:采用集成的检相器,检频器实现频率及相位的测量。
这种方法的实现框图如下:这种方法虽然可实现比较精确的测量,但由于模拟信号易受外界的干扰,不易调节,无法实现智能化,数字化的缺点,一般在要求较低的情况下使用。
方案三:此方案采用高速信号发生器产生 20MHz 的高频信号,其主要特点是采用 CD4040 高频计数器结合单片机,利用计数脉冲实现测量相位与频率的目标。
这种方法克服了模拟电路的缺点,实现了数字化与集成化。
本设计采用了这种方法。
这种方案的组成框图:二系统总体设计按照题目要求,我们设计的相位测量系统包括三部分:正弦波产生系统(包括频率调整电路),移相电路和相位显视系统,其总体框图如下:三各部分硬件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1、正弦波产生电路•方案一:利用 8038 芯片或 MAX038 可以实现压控的函数发生器通过改变少量的外围元件,可实现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并可实现频率调节,但采用模拟器件由于元件分散性太大,即使使用单片函数发生器,参数也与外部元件有关,外接的电阻,电容对参数影响很大,因而产生的频率稳定度差,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差,调节困难,成本也高。
而且灵活性差,不能实现智能化。
低频数字式相位测试仪的设计与实现

低频数字式相位测试仪的设计与实现尹晓慧;陈劲;张宝菊;王为【摘要】基于过零检测法,以微控制器ATmega 128和可编程逻辑器件EPM1270为核心,设计并实现了对双路同频低频信号的相位差和频率进行测量的系统.在一个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内实现了数字式相位差和频率的数据采集,简化了系统设计.系统可以对200 Hz~10 kHz频率范围内的信号进行相对精确的测量,与传统相位测量仪相比,具有硬件电路简单、测量速度快和易于实现等优点.【期刊名称】《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32)001【总页数】4页(P39-42)【关键词】相位测量;频率测量;CPLD;微控制器;液晶显示【作者】尹晓慧;陈劲;张宝菊;王为【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天津300387;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天津300387;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天津300387;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天津30038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32在电子测量技术中,相位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手段之一,相位测量仪是电子领域的常用仪器.随着相位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和生产等各个领域,对相位测量的要求也逐步向高精度、高智能化方向发展.在低频范围内,相位测量在电力和机械等部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目前相位测量主要运用等精度测频和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PLL)测相等方法.研究发现,等精度测频法具有在整个测频范围内保持恒定高精度的特点,但该原理不能用于测量相位[2].PLL测相可以实现等精度测相,但电路调试较复杂.因此,本研究选择直接测相法作为低频测相仪的测试方法.对于低频相位的测量,使用传统的模拟指针式仪表显然不能满足所需的精度要求,随着电子技术和微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式仪表因其高精度的测量分辨率以及高度智能化、直观化的特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本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以CPLD和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 Unit,MCU)为核心的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相位差测量的基本原理有3种:对信号波形的变换比较、对傅氏级数的运算和对三角函数的运算[2-3].3种原理分别对应过零检测法、倍乘法和矢量法3种测量相位差的方法.过零点检测法是一种将相位测量变为时间测量的方法,其原理是将基准信号的过零时刻与被测信号的过零时刻进行比较,由二者之间的时间间隔与被测信号周期的比值推算出两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电路简单,且对启动采样电路要求不高,同时还具有测量分辨率高、线性好和易数字化等优点.任何一个周期函数都可以用傅氏级数表示,即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构成的无穷级数来表示,倍乘法测量相位差所用的运算器是一个乘法器,2个信号是频率相同的正弦函数,相位差为φ,运算结果经过一个积分电路,可以得到一个直流电压V=k cosφ,电路的输出和被测信号相位差的余弦成比例,因此其测量范围在45°以内,为使测量范围扩展到360°,需要附加一些电路才可以实现.倍乘法由于应用了积分环节,可以滤掉信号波形中的高次谐波,有效抑制了谐波对测量准确度的影响. 任何一个正弦函数都可以用矢量来表示,如各个正弦信号幅度相等、频率相同,运算器运用减法器合成得到矢量的模V=2E sinφ/2.矢量法用于测量小角度范围时,灵敏度较好,可行度也较高;但在180°附近灵敏度降低,读数困难且不准确.由于系统输出为一余弦或正弦函数,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宽的频带范围[1].上述3种测量相位的方法各有优势,从测量范围、灵敏度、准确度、频率特性和谐波的敏感性等技术指标来看,过零检测法的输出正比于相位差的脉冲数,且易于实现数字化和自动化,故本研究采用过零检测法.采用过零检测法需要对被测信号的周期进行测量,由于信号的周期与频率之间呈倒数关系,本研究采用测量被测信号频率的方法实现对其周期的测量.频率测量的方法很多,可分为2大类:第1类是单位时间内测量脉冲周期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势是能够用标准的基准单位时间对被测信号时钟进行脉冲测量,简单方便,容易实现,但是由于使用了基准的单位时间,所以测量脉冲时,如果被测信号的周期接近基准时钟的周期,测量的准确度就会下降,精度难以得到保障,所以这种方法只适合于测量高频信号,或者说这种方法只适合于基准时钟周期比被测信号周期大得多的情况;第2类测量方法是使用高频时钟对被测信号的单个时钟周期进行高频计数,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使用高频时钟对被测信号的单个时钟周期进行高频计数可以在一个被测信号周期内完成对频率的测量,对于低频被测信号具有较高的精度,但设计较为复杂.本研究所涉及的频率测量范围为200 Hz~10 k Hz,属于低频信号,因此可以采用高频时钟的方法对频率进行测量.每种测量方法均存在2种具体的测量手段:一种是利用专用频率计模块来测量频率,如ICM7216芯片,其内部自带放大整形电路可以直接输入正弦信号,外部振荡电路部分选用由一块高精度晶振和2个低温度系数电容构成的10 MHz振荡电路,其转换开关具有0.01 s、0.1 s、1 s和10 s共4种闸门时间,量程可以自动切换,待计数过程结束时显示测频结果;另一种方法是利用CPLD和MCU来实现频率的测量,将被测信号通过模拟电路转换为方波信号输入EPM1270的某一I/O端口,在CPLD内部实现频率的采集,最后将计数值送入MCU处理并输出至液晶予以显示.比较2种测量手段,利用实验室现有条件,本研究采用CPLD和MCU实现对被测信号频率的测量.利用单片机控制计数器工作,硬件简单且频率测量精度高,这是目前较为成熟的一种高精度测频方案.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实现双路同频率正弦波信号相位差和频率的测量.本研究采用数字鉴相技术在保持模拟式相位测试优势的同时,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CPLD的低频数字式相位测试仪.该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电路、数据运算控制电路和数据显示电路3部分构成,采用CPLD和AVR单片机相结合构成整个系统的测控整体.CPLD主要负责数据采集,单片机负责读取CPLD采集的数据,再根据这些数据作出相应计算,并通过液晶将结果显示出来.系统在保持模拟式相位测试优点的同时,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外围电路简单和易于实现等优点[4-5].测量相位差的具体方法为:先通过比较电路将两路同频率正弦信号分别转换为相应的脉冲信号将其中一路信号直接送入D触发器,作为触发信号;另一路信号通过反相器取反后与复位信号相与,将得到的结果送入D触发器的清零端,由D触发器输出一脉冲信号,此脉冲波形的脉宽为t,经过微处理器进行相应计算处理后得到两信号的相位差[6-7].设计中频率测量的具体方法是:被测信号转换后形成脉冲信号,利用其上升沿触发计数器对基准时钟开始计数,处于下降沿时则停止计数,所得计数为N,利用t=N×T/2,f=1/t,其中T为所用晶振的时钟周期,利用单片机系统编程实现该运算式,即可求得频率,并将运算结果送液晶显示.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3.2.1 模拟部分模拟电路部分要将同频率的两路正弦信号转换为方波输出,电路采用电压比较器LM393.LM393内有2个电压比较器,两路信号分别接2个比较器同相输入端,将反相输入端接地,即构成过零比较电路.前级的射随器采用LM353,其作用是提高输入阻抗,提高负载.过零比较器使用芯片LM393来实现,该芯片性能较好,能够有效提取正弦波的过零点.选择使用过零点这种判断方法是因为正弦波在过零点的时候,斜率具有极大值,即使两列正弦波幅度略有不同,也不会对测量结果造成过大影响,所以芯片上输出口的上拉电阻主要用于控制高低电平输出的大小.图2和图3分别是A、B两路同频率正弦信号经过模拟电路转化为方波的电路图,其中W31和W32同时接通时构成跟随器,W32和W34同时接通时构成比例放大器.3.2.2 部分参数选择整个电路设计中,参数的选取至关重要,CPLD中计数器的时钟频率要选择恰当,时钟的脉宽要保证输入方波信号的高电平时间Δt最小时存在计数值,即系统能够采集Δt最小时的输入信号;同时,还要保证Δt最大时,计数器存在计数值,即能够采集到最大的相位差360°.根据相位误差范围的要求,计算Δφ=Δt/T×360°=0.5°,当 T=10 k Hz时,Δt=0.139μs,分频系数=0.139/0.05=2.78,故本设计采用2分频.由于AVR单片机数据位的限制,最终得到下限频率取200 Hz,此时,系统测量的展伸不确定度范围符合设计要求.系统的软件设计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研究使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所以软件模块和硬件模块均首先各自独立进行调试,独立调试通过后,再进行系统的软硬件综合调试.在调试输入波形整形模块时,首先检查该模块所有芯片的工作电压是否正常,调整工作电压后,再测试射随器的输出电压,如果其输出电压正常,则测试过零比较器的输出端,看其电压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可以稍微调整负载电阻,使其输出电压正常.实验所得数据均为正常情况下于实验室中测试得出,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数据可知,系统可以测量一定频率范围内2个同频正弦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并能达到稳定的测量精度(理论推算为0.5°,实际可达±3°).测试结果存在的误差来源于所选基准时钟的准确性以及采用软件计数存在一定的延时.在实际应用中,CPLD可采用更高的晶振频率来增加频率的测量范围,并提高测量精度.本研究以微控制器ATmega 128和可编程逻辑器件EPM1270为核心,将单片机控制技术和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EDA应用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完成了低频数字式相位测试仪的设计与制作.由于可编程逻辑器件可以完成较大且较为复杂的逻辑处理任务,而且它灵活方便,易于移植,可通用性强,因此系统主要的逻辑功能均在可编程逻辑器件内部完成.本研究所设计的低频数字式相位测试仪采用CPLD,外围电路较为简单,工作可靠,电路调试和维护简单易行.【相关文献】[1]田秀丰,何继爱,李敏.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的设计[J]无线电通信技术,2008(2):55-61.[2]陈明杰.低频数字相位(频率)测量的CPLD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8,24(32):224-225.[3]缪晓中.基于MCU+CPLD的相位差和频率的测量方法研究及实现[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8(7):10-12.[4]姚远,王丽婷,郭佳静.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J].电子世界,2004(5):39-41. [5]潘洪明,邹立华,方燕红.同频正弦信号间相位差测量的设计[J].电子工程师,2003,29(3):41-42.[6]欧冰洁,段发阶.超声波隧道风速测量技术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8,21(10):1804-1807.[7]车惊春,韩晓东.Protel DXP印制电路板设计指南[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94-110.[8]龙腾科技.Protel DXP循序渐进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2-5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摘 要此系统由相位测量仪、数字式移相信号发生器和移相网络三部分组成。
为使系统更加稳定,使系统整体精度得以保障,本电路两块T89C52为核心控制器件分别控制相位测量、数字式移相信号发生,在数字式移相信号发生部分采用了锁相技术、CPLD 等技术, 使输出波形精度大大提高,并可对频率自动校验,提高频率稳定性。
一、题目要求(一) 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低频相位测量系统,包括相位测量仪、数字式移相信号发生器和移相网络三部分,示意图如下:图2 移相网络(二) 要求1、 基本要求(1)设计并制作一个相位测量仪(参见图1)a. 频率范围:20H z ~20KH z 。
b. 相位测量仪的输入阻抗≥100K Ω。
c. 允许两路输入正弦信号峰—峰值可分别在1V ~5V 内变化。
图1 相位测量仪图2 数字式移相信号发生器d.相位测量绝对误差≤2°e.具有频率测量及数字显示功能.f.相位差数字显示:相位读数为0°~359.9°,分辨率为0.1°。
(2)参考图2制作一个移相网络a.输入信号频率:100H z、1KH z、10KH z。
b.连续相移范围:—45°~+45°。
c.A¹、B¹输出的正弦信号峰—峰值可分别在0.3V~5V内变化。
2、发挥部分(1)设计并制作一个数字式移相信号发生器(图3),用以产生相位测量仪所需的输入正弦信号,要求:a.频率范围:20H z~20KH z,频率步进为20H z,输出频率可预置。
b.A、B输出正弦信号峰—峰值可分别在0.3V~5V内变化。
c.相位差范围0°~359°,相位差步进为1°,相位差可预置。
d.数字显示预置的频率、相位差值。
(2)在保持相位测量仪测量误差和频率范围不变的条件下,扩展相位测量仪输入正弦信号峰—峰值至0.3V~5V范围。
(3)用数字移相信号发生器校验相位测量仪,自选几个频点、相位差值和不同幅度进行校验。
(4)其它。
二、方案比较(一)基本要求1、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方案一:采用数字电路结合模拟振荡形成相位测量仪,功能不容易实现而且电路十分复杂,并且此方案的精度很难达到设计要求,因此本设计不采用。
方案二:采用单片机系统来控制,输入信号经移相网络得到所要求的相位差的两路信号,送至过零比较器,此处是相位测量仪的关键,因为相位检测时,其基准的确定是十分困难的,在过零出如能取出一个信号作为基准为最好,这一个特殊点比其它点特点更鲜明、更易判断,也即更好控制,将检测到的信号预分频后送至单片机,检测出两路信号的时间差,从而反推出相位差,采用单片机系统简单、易行,能很好的实现相位测量仪的功能。
因此,我们采用这种方案。
2、移相网络方案一:由晶体管组成的移相网络,对输入有较高要求,这里由于输入阻抗比较小,很难达到题目的要求,而且其移相的难度比较高,控制也不易。
方案二:参考题目的图2,由运放与RC组成的移相网络,两个运放与RC网络分别移相0~-180º与-180º~-360º,经合成放大得到理想波形,由于运放的输入阻抗可达到兆欧对输入信号要求大幅度降低,经电位器调节输出之间的压差来获得所需相位,对于相位的控制也变得非常容易,经过论证,我们认为采用第二种方案更加简单、易行。
(二)数字式移相信号发生器方案一:完全采用单片机系统的来实现数字式移相信号发生器所需的功能,单片机承担繁重的工作,还将分出大量的时间进行运算,使得整体运行变慢,大量运算所带来的指令将误差变的很大,使得精度下降。
方案二:采用单片机与CPLD合作的系统,此方案与上一方案相比,将大量的运算任务交给了CPLD,降低了单片机的负担,加快了单片机的响应速度,减小了系统带来的误差。
经过论证,我们认为采用第二种方案更加简单、容易实现。
三、设计与论证(一)基本要求1、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根据题目的要求我们设计出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的原理框图,整个测量仪包含整形放大/限幅单元、分频电路与多路选择单元、单片机及其显示单元及各部分。
频率为20H z~20KH z的A、B两路输入的正弦信号经过整形放大/限幅单元后整形为方波,分频电路与多路选择单元完成把方波分频为八级信号,通过多路选择器把信号输入单片机,单片机首先进行预测,判断出所需分频信号然后控制多路选择器使相应信号输入单片机再进行A、B两路信号的相位差的计算,并通过显示部分显示频率与相位差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原理框图(二)数字式移相信号发生器根据题目的要求我们设计出数字式移相信号发生器的原理框图,整个测量仪包含分频锁相单元、相位控制单元、波形发生与输出单元、单片机控制及其显示单元各部分。
(数字式移相信号发生器的原理框图如下图)分频锁相单元把晶振产生的信号分频、锁相为系统所需的频率信号,然后信号输入相位控制单元根据键盘设置的相位差产生相应的A、B两相信号的地址,使波形发生与输出单元输出所需的正弦波信号。
数字式移相信号发生器原理框图三、理论分析与计算(一)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经过整形放大/限幅单元后的A、B两路输入的信号频率相同,相位差0°~359°的信号,分别输入单片机89C52的INT0、INT1端,作为外中断输入,选择下降沿中断。
测量过程是,首先定时器初值为零,INT0中断,启动T0、T1计数,INT1中断结束T1计数,读T1计数值为T B,对应A、B相位差,INT0第二次下降沿中断,结束T0计数, 读T0计数值为T A对应周期。
则被测信号频率f=单片机机器周期/T AA、B两路信号相位差α=T B×360°/T A由于被测信号频率范围20H z ~20KH z ,要保证测量相位精度小于2°,分频率分辨率0.1°,则计数值≥3600,所以在前段采用分频电路74LS393,实现多周期测量,分频系数为M ,可变,用单片机控制74LS151实现,根据精度要求,把频率范围分为四段,如下表所示,单片机先预置(M =1),确定正式测量的分频系数M 。
则计算公式变为f=M ×单片机机器周期/T A A、B 两路信号相位差 α=T B ×360°/T Af M=1 M C B A N 20 H z ~200 H z 50000~5000 1 000 50000~5000 20 0H z ~2K H z 5000~500 8 011 40000~4000 2KH z ~10K H z 500~100 64 110 32000~6400 10KH z ~20K H z100~5012811112800~6400(三) 移相网络由运放与RC 组成的移相网络,两个运放与RC 网络分别移相0~-180º与-180º~-360º,经合成放大得到理想波形,(三)数字式移相信号发生器 1、分频锁相单元a.数字式移相信号发生器要求发生的信号频率范围为20H z ~20KH z ,频率步进为20H z ,相位差范围0°~359°,相位差步进为1°。
以20H z 为例,由于相位差范围0°~359°,相位差步进为1°所以要求信号必须为20×360=7200H z 即7.2K ,40H z 要求信号必须为40×360=14400H z 即14.4K ,···,20KH z 要求信号必须为20K×360=7200KH z 即7.2M ,因此要达到上述要求,系统的基本工作频率必须在7.2K~(A ) INT0 (B ) INT1T0启动T1启动T1结束T0结束7.2M 可调。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选用3.6864M 晶振,信号经CD4060 9分频后可得到7.2K 的信号,为保证系统的精度与稳定,还必须用锁相环锁定频率与相位。
分频电路如上图。
b.锁相环的基本原理锁相的意义是相位同步的自动控制,能够完成两个电信号相位同步的自动控制闭环系统叫做锁相环,简称PLL 。
它广泛应用于广播通信、频率合成、自动控制及时钟同步等技术领域。
锁相环主要由相位比较器(PC )、压控振荡器(VCO )。
低通滤波器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压控振荡器的输出Uo 接至相位比较器的一个输入端,其输出频率的高低由低通滤波器上建立起来的平均电压Ud 大小决定。
施加于相位比较器另一个输入端的外部输入信号Ui 与来自压控振荡器的输出信号Uo 相比较,比较结果产生的误差输出电压UΨ正比于Ui 和Uo 两个信号的相位差,经过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后,得到一个平均值电压Ud 。
这个平均值电压Ud 朝着减小VCO 输出频率和输入频率之差的方向变化,直至VCO 输出频率和输入信号频率获得一致。
这时两个信号的频率相同,两相位差保持恒定(即同步)称作相位锁定。
当锁相环入锁时,它还具有“捕捉”信号的能力,VCO 可在某一范围内自动跟踪输入信号的变化,如果输入信号频率在锁相环的捕捉范围内发生变化,锁相环能捕捉到输人信号频率,并强迫VCO 锁定在这个频率上。
锁相环应用非常灵活,如果输入信号频率f1不等于VCO 输出信号频率f2,而要求两者保持一定的关系,例如比例关系或差值关系,则可以在外部加入一个运算器,以满足不同工作的需要。
过去的锁相环多采用分立元件和模拟电路构成,现在常使用集成电路的锁相环,CD4046是通用的CMOS 锁相环集成电路,其特点是电源电压范围宽(为3V -18V ),输入阻抗高(约100MΩ),动态功耗小,在中心频率f0为10kHz 下功耗仅为600μW,属微功耗器件。
图2是CD4046的引脚排列,采用 16 脚双列直插式,各引脚功能如下:1脚相位输出端,环路人锁时为高电平,环路失锁时为低电平。
2脚相位比较器Ⅰ的输出端。
3脚比较信号输入端。
4脚压控振荡器输出端。
5脚禁止端,高电平时鉴相器环路 滤波器压控 振荡器输入 u d (t)u C (t)u 2(t)u 1(t)输出 图1 基本锁相环框图禁止,低电平时允许压控振荡器工作。
6、7脚外接振荡电容。
8、16脚电源的负端和正端。
9脚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端。
10脚解调输出端,用于FM解调。
11、12脚外接振荡电阻。
13脚相位比较器Ⅱ的输出端。
14脚信号输入端。
15脚内部独立的齐纳稳压管负极。
图3是CD4046内部电原理框图,主要由相位比较Ⅰ、Ⅱ、压控振荡器(VCO)、线性放大器、源跟随器、整形电路等部分构成。
比较器Ⅰ采用异或门结构,当两个输人端信号Ui、Uo的电平状态相异时(即一个高电平,一个为低电平),输出端信号UΨ为高电平;反之,Ui、Uo电平状态相同时(即两个均为高,或均为低电平),UΨ输出为低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