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成分的微波萃取

合集下载

微波萃取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因素

微波萃取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因素

综述微波萃取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因素汤淏,王曙东*(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制剂科,江苏南京210002)摘要:微波萃取(M A E)技术可用于中药和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提取。

对影响微波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加以综述,以期待该技术能够在中药制剂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微波萃取;有效成分;影响因素中图号:R28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5005(2010)04031902微波萃取(M A E)技术是利用微波的热效应对样品及其有机溶剂进行加热,从而将目标组分从样品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新型高效分离技术。

该技术与现行的多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相比具有提取效率高、选择性好、省时、成本低廉及污染小等特点,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但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明,微波萃取的研究仍停留在单味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阶段,较少对中药制剂进行综合研究。

对于中药制剂而言,提取是基础,是制剂后续顺利研究的基本条件。

为了使微波萃取技术能在中药制剂领域中更好的发挥作用,有必要讨论研究该技术与中药材的内在关系以及不同条件的选择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1中药材的性质1.1中药有效成分的性质影响微波萃取的效率微波只对极性分子进行选择性加热,因此活性分子极性越强选择性越高。

如苷类化合物的极性较强,适合微波萃取。

毛祖林等[1]以70%乙醇作为萃取剂,在微波炉中萃取2m in/次,共计4次,其人参皂苷得率为80%左右,较常规回流法得率3.27%有显著提高。

郭子杰等[2]用无水甲醇浸提三七,以600W微波功率辐照8min后,三七皂苷的溶出速度至少是未经处理的4倍,提取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微波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药材中的酶失活,因而用于萃取苷类成分时具有更突出的优点。

1.2中药有效成分的存在方式影响微波萃取的效率如多糖类成分大多存在植物细胞壁中,微波直接萃取易使其糊化,但若采用先微波辐照后提取的方法能加快反应速度,提高多糖的收率。

刘红等[3]利用微波萃取山楂多糖,结果表明提取率可由传统法的10.05%提高至16.07%,而提取时间由3h缩短至20min。

微波萃取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微波萃取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微 波 萃取在 中药提 取 中的应用
曹洪斌 , 申明金木 , 陈莲惠
( 川北 医学 院 化学教研 室 ,四川 南充 6 3 7 0 0 0 )

要 :微波萃取 是一种新型高效 的萃取技术 ,对 中药的现代化发展尤 为重 要 。微
波萃 取技术具有选 择性 好 、萃取速度快 、提取效率 高等特 点 ,可应用于 黄酮 类、多 糖类 、苷类 、挥 发油 、葸醌类 、有机酸类 、生物碱类 等 中药有效 成分 的提取 中。 关键 词:微波萃取 ; 中药 ;有 效成分 ;应用 中图分类号 :R 2 8 4 . 2 文献标识码 :A
第1 期
曹洪 斌等 :微波 萃取 在 中药提取 中 的应 用
7 3
2 微波萃取技Βιβλιοθήκη 的特点 微 波萃 取 技术 的特 点主要 有 :1 )对萃 取 物具 有较 高 的选择 性 ;2 )萃取速 度 快 ,萃取 时
间短;3 )溶剂消耗及废物产生量少,符合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 的要求; 4 )可提高收率及提
分子 印迹技术受现有功能单体和交联剂种类 的限制 J ; 而微波萃取技术是 目前应用较广的提
取 方法 ,具有 选择 性 好 、萃 取速 度 快 、能 耗低 、产 品质量 好 、提 取 效率 高 等优 点 】 。
1 微 波萃取技术 的基本原理
微 波 是指 波长 在 1 l n m~ 1 m范围内 ( 频率为 3 0 0 MH z  ̄3 0 0 GHz )的 电磁波 。具有 穿透 力 强 、选 择 性好 、加热 效率 高等 特 点 。最 常 用 的加热 频率 是 2 4 5 0 MH z 。微 波 萃取 技术 是 利
中药所 含 成分 复杂 ,中药有 效 成分 的提 取对 阐明传 统 中药 作用 机理 , 开 发新 药 具有 重要

中药提取方法比较

中药提取方法比较

中药提取方法比较经查阅文献资料,现对中药提取方法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以得到目前最适合于产业化生产的中药提取方法。

按照中药提取方法的出现的时间,中药提取方法可以分为传统提取方法和现代提取方法,传统提取方法包括:煎煮法、渗漉法、回流提取等。

现代提取方法包括:微波提取、超声提取、超临界CO2提取法、酶提取法、半仿生提取法及逆流提取等。

由于我们对传统的中药提取方法已经很熟悉了,我在这里就不再累述,主要介绍一下现代中药提取方法的发展现状及其优缺点。

一、微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的原理是高频电磁波穿透提取介质到达物料内部的微管束和腺胞系统,由于其吸收了微波能,细胞内部的温度将迅速上升,从而使细胞内部的压力超过细胞壁膨胀所能承受的能力,结果细胞破裂,其内的有效成分自由流出,并在较低的温度下溶解于提取介质中,再通过进一步的过滤后,得到所要的提取成分。

微波萃取具有设备简单、适用范围广、萃取效率高、重现性好、节省时间、节省试剂、污染小等优点;同时该法还存在以下问题:1、对药材质地的限制:不适于干燥富含挥发性或热敏感性成分的药材,也不适用于干燥富含淀粉或树胶的天然植物。

2、对提取溶剂的限制:水和乙醇是吸收微波的最好介质,非极性溶剂则不能吸收微波。

3、对有效成分和物料的提取限制:一般有效成分极性大的情况,更适合于微波提取,用于微波提取的物料必须是粉性的。

目前,微波提取法在实验室应用较多,很少单独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有时作为辅助提取应用于工业生产。

二、超声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是基于超声波的特殊物理性质,主要是主要通过压电换能器产生的快速机械振动波来减少目标萃取物与样品基体之间的作用力从而实现固--液萃取分离。

(1)加速介质质点运动。

高于20 KHz声波频率的超声波的连续介质(例如水)中传播时,根据惠更斯波动原理,在其传播的波阵面上将引起介质质点(包括药材重要效成分的质点)的运动,使介质质点运动获行巨大的加速度和动能。

质点的加速度经计算一般可达重力加速度的二千倍以上。

中药提取及其药效成分的研究

中药提取及其药效成分的研究

中药提取及其药效成分的研究中药作为中国传统药学的代表,拥有数千年的历史与药学经验。

中药的使用具有养生保健和治疗疾病的功效,而其中药效成分的研究则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介绍中药提取及其药效成分的研究现状,并对中药的现代研究和开发作一些深入的探讨。

一、中药提取技术概述中药提取是将中药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如生物碱、挥发油、黄酮、多糖、皂苷等)从中药中分离出来的过程,是研究中药药效成分的重要手段。

中药提取技术的发展是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也是中药现代化的基础。

目前,中药提取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传统水煎法提取。

中药的水煎法是采用水煮沸,然后持续煮沸一段时间来提取中药中的有效成分。

这种提取方式在一些中药颗粒制剂和口服液中常用。

(2)超临界流体萃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高效的提取方法,特别适用于多数中草药的萃取。

它是通过在高压和高温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固体柔性分离来实现的。

(3)微波辅助萃取。

微波辅助萃取是将微波能传递到样品中并吸收样品中的物质,从而让样品中的有效成分被释放出来的一种方法。

二、药效成分研究现状中药提取技术是中药药效成分研究的基础,其中多糖、黄酮类、木糖醇、生物碱等是中药中较常见的有效成分。

以下是一些典型功效成分的研究现状:(1)多糖。

多糖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其作用包括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保肝、降血糖等。

研究表明,多糖的分子量越大,其生物学活性越强。

(2)黄酮。

黄酮类化合物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其在调节人体免疫、预防癌症、维护心脑血管健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中,杜仲、金银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于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较为显著。

(3)木糖醇。

木糖醇是一种天然存在于多种食品和若干种植物中的甜味剂,具有防龋、抑制肿瘤、补充能量、增强骨骼密度等多种功效。

(4)生物碱。

生物碱类化合物是中药中含量较高的一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常见的有芦荟的大黄素、连翘中的小儿七等。

常用的中药提取方法及特点

常用的中药提取方法及特点

常用的中药提取方法及特点一、煎煮法煎煮法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提取方法,其特点是通过加热使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溶剂中。

煎煮法操作简便,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中药材,且具有较高的提取效率。

然而,煎煮法容易导致热敏性成分的损失,且提取时间长,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二、浸渍法浸渍法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提取方法,其特点是通过浸泡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浸渍法适用于含有大量水溶性成分的中药材,如甘草、大枣等。

该方法操作简便,但提取效率较低,且需要较长时间。

三、渗漉法渗漉法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提取方法,其特点是通过渗漉装置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逐渐提取出来。

渗漉法适用于含有大量水溶性成分的中药材,如金银花、荆芥等。

该方法提取效率较高,且可以分离不同层次的成分。

但是,渗漉法的操作较为复杂,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

四、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是一种新型的中药提取方法,其特点是通过超声波的振动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超声波提取法适用于含有少量水溶性成分的中药材,如人参、黄芪等。

该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但需要使用专业的超声波设备。

五、超临界萃取法超临界萃取法是一种先进的中药提取方法,其特点是通过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超临界萃取法适用于含有少量脂溶性成分的中药材,如川芎、当归等。

该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但需要使用高压设备和技术。

六、微波萃取法微波萃取法是一种新型的中药提取方法,其特点是通过微波加热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微波萃取法适用于含有多种类型成分的中药材,如丹参、黄芪等。

该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但需要使用专业的微波设备和技术。

七、高速逆流萃取法高速逆流萃取法是一种先进的中药提取方法,其特点是通过高速逆流的方式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高速逆流萃取法适用于含有少量脂溶性成分的中药材,如人参、鹿茸等。

该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分离效果好等优点,但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和技术。

中药成分的微波萃取

中药成分的微波萃取
璺 !
:!兰 . ! 旦:
中药成 分的微波萃取
◎ 1J 阜 口政 ( 贵州 大学 生命 科学 院制 药 工程 2 0 级 一 班 ,贵 州 贵 阳 5 0 2 ) 06 5 0 5 摘 要 : 介绍 微 波 辅 助 提 取 中药 成 分 的 原理 、特 点 , 对微 波 萃 取 技术 在 中 药 成 分提 取 研 究 中 的应 用 进行 了综 述 结 果 表 明微 波 萃取 技 术 在辅 助 中 药成 分 萃取 中具 有适 用 范 围广 萃取 效 率 高节 省 时 间等 优 点 。 关 键 词 :微波 萃 取 ; 中药 化 学成 分 中 图 分类 号 :R l 94 文献 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 7 — 9 2( 0l )O — 3 — 6 3 0 9 2 0 2 0 4 0l
芥 D[ ] r 5以及 荆 芥 [卜 和 新疆 马齿 苋[ ] 的总 黄 酮 进 行 了微 波 6 7中 提 取及 含 量测 定研 究 ,结 果 表 明车 前草 总黄 酮 含量 由文 献报 道 的2 8 ~ .% 高 到3 7 % .% 35提 . 4 对狭 叶 红景 天 总黄 酮可 显 著缩 短提 取 时 间 样 品 中总 黄酮 含 量 达 到2 . % 波辅 叻提 取荆 芥 中 总黄 酮 11微 提 取 时 间 由常 规 法 的2 缩 短 为2 1 且提 取 液 中总 黄 酮 含量 由 h 1 n m 常 规 法 的O 7 % 高 到1 1 % 用 微 波 技 术 干 燥 马 齿苋 、提 取 .1 提 .1采 马齿 苋总 黄酮 可 显著 缩 短干 燥 时 间并提 高 提取 效率 ,总 黄 酮含 量 达 到 57 % . 9 。王 娟 等 通 过 均 匀设 计 考 察 微 波 功 率 、 辐 射 时 间 、溶 剂 用量 、浸泡 时 间 、原料 粉 碎度 等参 数 对葛 根 中总 黄酮 提 取 效 果的 影 响 ,确 定在 2 5 、辐射 1 m n 5w 1 、固: 1 9 5 液= :、粉碎 度 为4 目、浸 泡 时间 1 条件 下 干浸 膏产 率 最高 ,与传 统工 艺 比 0 h 较 ,尽管 有溶 剂用 量少 、萃取 时 间短 以及 干浸 膏 中总黄 酮 含量 高 等 优点 ,但 其干 浸 膏得 率 明显较 低 。 34苷类 物 质 . 郭振 库等 通 过正 交 设计 方 案研 究 了溶剂 性质 、加热 时间 、 微 波 处理 压 力对 黄 芩 中黄 芩苷 提取 率 的影 响 ,显 示最 佳提 取 条 件 为 : 以3 % 醇作 溶 剂 、提 取 压 力0 1 H a 5乙 . 5 p 、恒 压 时间3 s 0, 在 此 条 件 下 ,与 采 用 3 醇 作 溶 剂 、 固: = :0 5乙 液 1 6 、超 声 处理 3 m n 提取 结 果进 行 比较 ,表 明微 波法 的提 取 率 为 l . 2 高 0 1的 1Z 3 于 超 声法 1 . O 的 提取 率 。 1% 2

微波萃取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及进展

微波萃取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及进展

微波萃取和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柚皮 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对比
三、微波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三、微波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黄花蒿中青蒿素的微波辅助提取
三、微波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正交设计优化山茱萸总苷的微波提取工艺
三、微波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三、微波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微波萃取在中药有效成分提 取中的应用及进展
Contents
1 2 3 4 3
微波简介 微波萃取及影响因素 微波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展望
一、微波简介
微波( 微波(Microwave) )
微波是一种波长为1mm~1m的电磁波, 的电磁波, 以直线方式传播,并具有反射、折射、 以直线方式传播,并具有反射、折射、衍 射等光学特性。 射等光学特性。微波遇到金属物质会被反 但遇到非金属物质则能穿透或被吸收。 射,但遇到非金属物质则能穿透或被吸收。 微波的电场频率介于300MHz~300GHz之 间,常用的微波频率为2450MHZ。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传统方法: 传统方法: 现代方法: 现代方法:
浸渍法 超声波提取法 煎煮法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渗漉法 微波萃取法 回流提取法 酶提取法 水蒸气蒸馏法 逆流色谱提取法
三、微波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微波萃取与常用提取法的比较
三、微波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6.热电偶 7.监视器 8.记录仪 9.限流器 10.收集瓶
二、微波辅助萃取及影响因素
1 2 3 4 4 5 6
萃取溶剂 萃取温度 粒径
微波萃取的影响因素
微波功率 萃取时间 溶液pH值 溶液 值
二、微波辅助萃取及影响因素

微波提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微波提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局 部 缺 血 心脏 有 保 护作 用 “ 。
2 . 1 O 胃肠 道方 面
5 ( 2 ) : 1 3 3—1 3 6 .
【 6 】刘 荣华 , 邵
峰, 邓雅 琼 , 等 .山楂化 学成 分研 究进展 [ J 】 .中药材 ,
2 0 0 8. 3 1( 7 ) : l 1 0 0—1 1 0 3 .
微 波 提 取 技 术 受 到 各 国重 视 , 我 国将 其 列 为 2 1 世 纪食 品 加 工 和 中药 制 药 现代 化 推 广 技 术 之 一 ~I 。 目前 已用 微 波 萃 取 方 法 处 理 了上百种 中药 , 主要研 究了微波 功率 、 微波 辐射时 间 、 药 材 粉 碎
微波 ( MW) 是一 种 波长 在 1 0 . 0 0 1 m、 频 率在 3 0 0 MH z 至 3 0 0 G H z 的 电磁波 】 。 微波提取 主要是利用微波具有的热特性 , 一 方面通过“ 介 电损耗” , 使分子高速旋转 , 从而导致温度升高 , 通过 离子传导 , 离子化 的物质做超高速运动 , 因磨擦而产生热效应 ; 另
3 6 ( 1 0 ) : 7 5 4—7 5 7 .
【 5 】S h a h a t A A, I s m a i l S I , H a m mo u d a F M, e t a 1 . A n t i —H I V a c t i v i t y o f f l a v o n o i d s a n d p r O a n t h 0 。 y a n i d i n s f r o m C r a t a e g u s s i n a i c a [ J 】 . P h y t o me d i c i n e , 1 9 9 8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成分的微波萃取
发表时间:2010-04-16T21:46:23.187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第4期供稿作者:何政卓
[导读] 目前常用的中药成分提取方法有水煎法、溶剂浸提法等,但这些传统的提取方法存在着一些缺陷
何政卓(贵州大学生命科学院制药工程 2006级一班,贵州贵阳 550025)
摘要:介绍微波辅助提取中药成分的原理、特点,对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成分提取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微波萃取技术在辅助中药成分萃取中具有适用范围广萃取效率高节省时间等优点。

关键词:微波萃取;中药化学成分
中图分类号:R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2-034-01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是中药制备的首要环节,如何充分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提高中药的利用率和临床疗效,是中药现代化面临的主要课题和重要任务。

目前常用的中药成分提取方法有水煎法、溶剂浸提法等,但这些传统的提取方法存在着一些缺陷,如:有效成分提取不完全,这样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会影响药效;溶剂消耗量大,无论是水煎法还是溶剂浸提法,都需要较多的水资源和有机溶剂,并且不可避免地引起较多能源如电、燃料等的消耗;有效成分在提取过程中可能造成损失,一些中药成分在空气中或在加热条件下易氧化破坏而且中药中所含有的相应的生物酶在提取过程中也会催化一些成分的降解。

由于传统中药提取方法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弊端,有关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研究日趋活跃,新技术如超声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1]加压逆流提取技术、旋流提取技术以及微波技术[2]等受到极大关注,尤其是微波技术具有设备要求较低、操作方便、提取效率较高、能耗小等优点,因而国内外在医药、食品、美容等多方面获得一定的应用。

1 微波萃取原理
微波萃取是利用微波能来提高萃取率的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技术,微波能是一种由离子迁移和偶极子转动引起分子运动的非离子化辐射能。

它作用于极性分子,可促进分子的转动,分子的转动可诱导非极性分子产生瞬时极化,并以约2.45*10.8次*+的速度做极性变换运动,从而产生键的振动和粒子之间的相互摩擦及碰撞,促进分子活性部分(极性部分)更好地接触和反应同时迅速生成大量的热能产生强烈的热效应。

传统的加热方式中容器壁大多由热的不良导体制成,热由器壁传导到溶液内部需要时间相反微波加热是一个内部加热过程,它不同于普通的外加热方式将热量由外向内传递而是同时直接作用于内部和外部的介质分子,是整个物料同时被加热从而保证了能量的快速传导和充分利用。

2 微波萃取中药成分的特点与选择性
根据被提取物的性质选择极性或非极性溶剂在中药材的微波萃取中十分重要,极性溶剂可用水、醇等,非极性溶剂可用正己烷等,利用不同物质在介电性质上的差异可达到选择性萃取的目的。

对中药材饮片而言用水作溶剂并与药材同时进行微波萃取,细胞内外的水作为极性分子将同时被加热溶剂消耗大部分的微波能,植物细胞内破壁效果自然容易受到影响。

因此如将作为溶剂的水去掉仅微波浸泡吸水后的中药材,这样含水的植物细胞则大量吸收微波能产生热量,水气化产生的压力使细胞迅速破裂产生微孔或裂纹从而使细胞内物质溶出达到萃取的目的。

如果浸泡饮片的溶剂是非极性的而且饮片新鲜含水则可起到冷却和溶解的双重作用。

3 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成分萃取中的应用
3.1 多糖类物质
中药多糖是一类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在细胞信号识别、粘附以及维持生物大分子结构等诸多生命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中药多糖在调节免疫、抗氧化、降血糖、抗病毒以及抗肿瘤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是部分中药的有效成分采用微波技术对多糖提取的研究较多。

在板蓝根多糖提取研究中通过正交法获得板蓝根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水浸泡1h后在480w功率下微波6min多糖提取率最高与未经微波处理的提取结果比较板蓝根粗多糖得率和多糖质量分数明显提高,粗多糖得率提高12.4%,多糖质量分数提高了
5.8%。

3.2 挥发油
李学坚等采用溶剂回流提取、微波浸提和水蒸气蒸馏法对丁香中的丁香油提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正己烷回流提取丁香油得率较高,但杂质含量高,色泽较深;微波提取物色泽较浅,提取选择性较好;采用蒸馏法提取的丁香油杂质最少,色泽最浅,但丁香油、丁香酚得率不及微波提取,并且微波提取可不经粉碎处理,仅用3h和300ml正己烷,溶剂回流法则用6h和450ml正己烷和大量电能,水蒸气则需要8h和大量水、电因此微波提取工艺最好。

3.3 黄酮类物质
石河子大学的研究人员分别对车前草[3]狭叶红景天[4]荆芥叶[5]以及荆芥[6]-和新疆马齿苋[7]中的总黄酮进行了微波提取及含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车前草总黄酮含量由文献报道的2.8%~3.5%提高到3.74%对狭叶红景天总黄酮可显著缩短提取时间样品中总黄酮含量达到21.1%微波辅助提取荆芥中总黄酮提取时间由常规法的2h缩短为21min且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由常规法的0.71%提高到1.11%采用微波技术干燥马齿苋、提取马齿苋总黄酮可显著缩短干燥时间并提高提取效率,总黄酮含量达到5.79%。

王娟等通过均匀设计考察微波功率、辐射时间、溶剂用量、浸泡时间、原料粉碎度等参数对葛根中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在255w、辐射15min、固:液=1:9、粉碎度为40目、浸泡时间1h条件下干浸膏产率最高,与传统工艺比较,尽管有溶剂用量少、萃取时间短以及干浸膏中总黄酮含量高等优点,但其干浸膏得率明显较低。

3.4 苷类物质
郭振库等通过正交设计方案研究了溶剂性质、加热时间、微波处理压力对黄芩中黄芩苷提取率的影响,显示最佳提取条件为:以35%乙醇作溶剂、提取压力0.15Mpa、恒压时间30s,在此条件下,与采用35%乙醇作溶剂、固:液=1:60、超声处理30min的提取结果进行比较,表明微波法的提取率为13.12%高于超声法12.10%的提取率。

3.5 其他活性成分
中药金银花中绿原酸和异绿原酸的提取研究通过正交设计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35%乙醇作溶剂固:液=1:30处理时间60s压力0.10Mpa 对同一批样品进行超声提取通过6次平行实验显示微波法比超声法提取率高19.43%且微波法提取结果的平行性好于超声法。

紫杉醇的临床应用是抗肿瘤治疗药物发展的里程碑,早期紫杉醇由红豆杉中提取获得现主要以微生物发酵法制备。

mattins等的研究表明在85L以95%乙
醇微波提取9~10min条件下紫杉醇提取率与5g红豆杉针叶在100ml甲醇中振荡提取16h的紫杉醇提取率相当微波使提取时间缩短96~106.7倍,同时也大量节省了有机溶剂。

4 结论
微波辅助提取中药成分是一项新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多糖、黄酮、挥发油、生物碱、苷类物质以及醇类物质的提取中均有应用。

尽管也有报道微波萃取虽可缩短提取时间而提取率与传统提取无显著性差异,但绝大多数文献报道采用微波辅助提取可以显著缩短提取时间并显著提高中药成分的提取率,提取质量好。

因此,在中药成分萃取研究中,微波萃取技术具有设备简单、适用范围广、萃取效率高、重现性好、节省时间、节省试剂、污染小等特点。

参考文献
[1] 周兴挺.中药工业化提取中新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2,13(3):189.
[2] 王绍林.微波加热原理及其应用[J].物理,1997,26(4):232.
[3] 孙萍,李艳,顾承志,等.狭叶红景天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及含量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