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系列教具的设计(1)毕业设计论文概论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绪论课程设计论文

机械原理绪论课程设计论文

机械原理绪论课程设计论文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及基本方法,掌握机械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2. 理解机械原理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认识机械设计的重要性;3. 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原理,如杠杆原理、齿轮传动原理等。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的机械原理知识,分析简单机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能够运用基本的机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3. 能够通过团队合作,进行机械原理相关实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认识到机械原理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和分析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我国机械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原理基本概念:包括机械、机构、机械系统等基本概念,以及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方法。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机械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介绍机械系统的五大组成部分(动力源、传动系统、执行机构、控制装置、辅助装置)及其功能。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机械原理基本原理:讲解杠杆原理、齿轮传动原理、摩擦原理等,并举例说明。

教材章节:第二章4. 机械原理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分析机械原理在各类机械设计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展示机械原理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三章5. 机械原理实验:开展杠杆实验、齿轮传动实验等,使学生亲身感受机械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名称牛头刨床专业班级 2012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日期 2016-1-13一、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如图1所示。

电动机经过减速传动装置(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执行机构(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完成刨头的往复运动。

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工作行程。

此时要求速度较低并且均匀,以减小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

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为空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率。

刨刀每切削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工作台应连同工作件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刨头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很大的阻力,在切削的前后各有一段约0.05H的空刀距离(如图2),而空回行程中则没有切削阻力,因此刨头在整个运动循环中,受力变化较大,这就影响了主轴的平衡运转,故须安装飞轮一减小主轴的速度波动,提高切削质量和减小电动机容量。

二、设计内容(1)根据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拟定2~3个其他形式的执行机构(连杆机构),并对这些机构进行分析对比;(2)根据给定的数据(表1)确定机构的运动尺寸(任选1组),用图解法对导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并将设计结果和步骤写在设计说明书中;(3)基于ADAMS软件,构建导杆机构的参数化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输出刨头和导杆的位移曲线(ϕ-ν-)、S)、速度曲线(ϕ加速度曲线(ϕa);输出各运动副位置所受到的反力。

(要求将-参数化建模过程以及输出的仿真曲线在任务书中详细给出)(4)编写设计说明书。

应包括设计任务、设计参数、设计计算过程,机构运动简图(A3纸)等。

表 1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导杆机构运动分析转速1n48 49 48 55 60 56 52 50 47 50机架21OOL400 350 380 410 380 370 360 370 390 430 工作行程H250 300 310 310 310 320 330 380 390 400 行程速比系数K 1.34 1.40 1.46 1.37 1.46 1.48 1.44 1.53 1.5 1.4 连杆与导杆之比BOBCLL10.32 0.3 0.25 0.25 0.28 0.26 0.33 0.3 0.33 0.36导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工作阻力rF(N) 5200 4600 4500 4000 6000 5500 4000 4100 4200 3800 导杆质量(3m)(kg)24 20 20 28 26 22 20 22 26 22滑块质量5m(kg)90 70 70 70 80 62 80 80 80 80导杆质心转动惯量3SJ(2kgm)1.3 1.1 1.1 1.1 1.2 1.2 1.2 1.2 1.2 1.2三、设计数据与要求(1)设计要求电动机轴与曲柄轴2平行,刨刀刀刃E点与铰链点C的垂直距离为50mm,使用寿命10年,每日一班制工作,载荷有轻微冲击。

机械原理论文

机械原理论文

贵州民族学院《机械原理》课程论文(设计)《缝纫机主要机构》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班级09 电子姓名刘玲学号************指导教师葛一凡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缝纫机机头的传动结构及缝纫机机的工作原理。

关键词:缝纫机原理结构首先:缝纫机机头的传动结构1.缝纫机机头结构简图如下:(1)上轮(2)上轴(3)挑线凸轮(4)挑线杆(5)小连杆(6)针杆(7)送布凸轮(8)牙叉(9)牙叉滑块(10)针距座(11)送布曲柄(12)送布轴(13)牙架(14)送布牙(15)抬牙曲柄(16)抬牙轴(17)摆轴偏心凸轮(18)摆轴(19)大连杆(20)摆轴滑块(21)下轴曲柄(22)下轴(23)摆梭托,摆梭引线机构:(1),(2),(3),(5),(6)挑线机构:(1),(2),(3),(4)钩线机构:(1),(2),(19),(18),(20),(21),(22),(23)送布机构:(1),(2),(7),(8),(9),(10),(11),(12),(13),(14),(15),(16),(17),(18)图上未画的压紧杆部分也属于送布机构还有自成一体的第五大机构:绕线机构。

由于它是辅助机构,故未在图上画出②.缝纫机线迹形成过程这样才能形成双线连锁线迹呢?从上图中看他的交合情况,要使两根线交合必须把面线绕在布线上面的线团上,底线绕在缝料下面的轮上,当面线从布的上面线团拉出,通过缝纫机机针引入缝料的下面并形成一个环,绕过轮然后再向上收紧,在两层缝料间和底线间组成一个交合点,周而复始上述动作,即形成一组双线连锁线迹。

下面通过梭摆钩线形成一个线迹的过程来分析各机构的动作要求(1)线环的形成:机针从最高位置向下运动,在缝针没有接触缝料之前,挑线杆向上运动完成收紧上一个线迹的工作,并从线团里拉出形成下一个线环所需的面线,与此同时,送布牙也完成向前推送缝料的动作,开始向针缝下方运动,此时摆梭逆时针旋转也到极限位置,在这期间挑线杆是向下运动的,以松驰面线,供机针向下引线用,接着机针开始回升,由于机针短曹一侧的缝料对面线的阻力作用,此段面线滞留在缝料之下,加上梭床盖对机针长槽一侧面线的阻拦作用,结果就在机针短槽一侧形成了一个梨行的线环,在线环形成最佳状态时,挑线杆暂停向下运动,以免影响线环的形状,这时送布牙在针板之下向原来位置退回,所以对线环和缝料均无影响。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主传动机构设计本科论文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主传动机构设计本科论文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牛头刨床主传动机构设计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二级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2014级学生姓名 xxx学号 xxx设计地点 D105指导教师 xxx设计起止时间:2016年6月20日至2016年6月26日目录一、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 (1)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2)(一)设计任务 (2)(二)设计要求 (2)三、连杆机构对比 (3)(一)方案a (3)(二)方案b (3)(三)方案c (3)四、连杆机构设计 (4)(一)导杆机构尺寸 (4)(二)机构简图 (4)五、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5)(一)速度分析 (5)(二)加速度分析 (7)六、凸轮机构设计 (10)七、结论与心得 (12)八、参考文献 (12)牛头刨床主传动机构设计一、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牛头刨床是一种靠刀具的往复直线运动及工作台的间歇运动来完成工件的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

图1为其参考示意图。

刨床工作时,刨头6由曲柄2带动右行,刨刀进行切削,称为工作行程。

在切削行程H中,前后各有一段0.05H的空刀距离,工作阻力F为常数;刨刀左行时,即为空回行程,此行程无工作阻力。

在刨刀空回行程时电动机经过减速传动装置(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执行机构(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完成刨刀的往复运动和间歇移动。

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带动棘轮机构,棘轮机构带动螺旋机构使工作台连同工件在垂直纸面方向上做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

图1 牛头刨床机构简图及阻力线图二、设计任务与要求(一)设计任务1、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分析出刨头6的位移、速度、加速度运动曲线,并绘制上述各曲线图。

要求将过程详细地写在说明书中。

、2、凸轮机构设计。

根据所给定的已知参数,确定凸轮的基本尺寸(基圆半径ro 机架l O2O9和滚子半径r r),画出凸轮实际廓线并将运算结果写在说明书中。

3、根据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拟定2~3个其他形式的执行机构(连杆机构),并对这些机构进行分析对比。

【精品毕设】机械原理课程系列教具的设计

【精品毕设】机械原理课程系列教具的设计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毕 业 设 计 (论文)

目: 机械原理课程系列教具的设计(1)

院: 机电工程学院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4/2011010108
指导老师/督导老师:
王科社
起止时间:2015 年 3 月 1 日 至
2005
年 6 月 25 日
任务书
任务书
I
摘要


机械原理是机械类学科的核心课程,关于机械原理的学习直接影响该机械类学生对于整个机械 系统的掌握。所以,在思考如何将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变得更加有效,让学生对于枯燥空洞的理论 知识理解更加充分时,教具的使用就变得尤为重要。 纵观现如今机械类教具的市场,大多为简单的模型类教具,虽然可以直观的观察典型机构的具 体构造,但对于知识点的展示不够充分,很难让学生在观察中深刻理解体会知识点如何运用,把理 论联系到实际操作。 所以,本次毕业设计的目的是以机械原理为基础,设计一套紧贴教材与习题的多功能教具。在 设计时要保证方便教师的教学,并且轻便好携带。整套教具包含平面机构平台,平面四杆机构平台, 凸轮机构平台,传动机构平台及轮系机构平台几个方面。各个平台之间要做到相互联系,既能整合 成一个整体,又可以进行拆分进行单独讲解。 我在整个系统中完成的是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平台和平面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探究平台的设 计,主要包括虚约束和自由度的讲解,铰链四杆机构展示和曲柄摇杆机构展示。论文首先系统综述 了国内外关于教具设计应用的概况,并提出了设计新型教具的方案,根据方案,设计了本套教具的 传动方式和空间结构,并为以后本套教具的应用提出方案。现已完成的工作位:任务说明说的撰写, 平面机构的结构设计平台和平面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探究平台的装配图及零件图,部分机构的三 维建模及其动画演示。

机械原理课程系列教具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系列教具的设计(

物体之间接触面的压力产生的力。
机械原理中的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一物体恒定速度直线运动或静止,除非有力的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
力是将物体加速度改变的原因。
牛顿第三定律
动力学定律,使物体受到作用力时,会有一个反向的作用力。
机械系统的运动学
旋转
作为旋转的一部分,轮子在运动 中会经历许多不同的状态。
摆动
摆动是一种周期性运动,它涉及 到一个物体在固定支点周围的来 回运动。
机械原理课程系列教具的 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是机械工程专业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本教具系列旨在帮助学生 全面了解机械原理的知识并更好地应用于实践。让我们一起体验机械原理的 神奇世界吧!
机械原理的历史
早期机械
古代人们使用简单的机械装置解决问题。
现代机械
现代机械技术的进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工业革命
机械原理的进步推动了工业革命。
直线运动
一些机械系统的部件会沿着水平 或垂直方向进行直线运动。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
1
牛顿第二定律
2
物体受到的作用力和它的加速度成正比。
3
加速度
物体在数秒内的速度变化。
动量守恒
在闭合系统中,总动量不会发生变化。
机械系统中的能量和功率
势能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 力。
动能
功率
动能是物体因运动而产生的能量。Leabharlann 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力
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一 种作用。
动量
动量是表示物体运动状态的物 理量。
摩擦
摩擦是物体之间在接触面上相 互作用的一种现象。
力矩
力矩是力和距离的乘积。
机械系统中的力

机械原理课程系列教具的设计-调研报告

机械原理课程系列教具的设计-调研报告

机械原理课程系列教具的设计(1)调研报告班级(学号)机械1104 2011010108 姓名祝千皓指导教师王科社一、背景概述机械原理(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研究机械中机构的结构和运动,以及机器的结构、受力、质量和运动的学科。

作为机械类专业大学生最先接触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机械类专业的入门课程。

“机械原理”对机械专业,乃至今后从事机械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让大学生喜欢《机械原理》,不仅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并且对锻炼机械思维和培养其对机械行业的兴趣都显得至关重要。

因此,学生如何学好机械原理,学校和老师利用什么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就应格外引起人们的重视。

研究表明,教学实践中对教具的良好使用,往往能使教学过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具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了条件。

教具的直观性能促使学生的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减少学生掌握抽象概念的困难,帮助其形成明确的概念,发展其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外教具具有实践性,实物媒介大多是可以触摸、使用、解剖的,这在培养学生技能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教具仍有研究价值,实物媒介所含科技信息是丰富的,有很多内容未被人类提取,它本身就是科研对象,对于知识甚少的学生,许多实物媒介也有研究的价值;教具还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使它符合教学要求,能有效地形成清晰的表象并引导学生从展示的现象上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从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促进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因此,一个出色的机械原理演示教具,是“机械原理”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调研的目的及内容2.1目的教育要面向未来,现代教育理念已从知识型教育、智能型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虽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有效的提高了我国的教育教学水平,但现阶段我国各地区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异,要想都能建立起信息时代的教学软件平台,要实现我们在教学领域的“中国梦”,还是有很大的困难的。

关于机械原理毕业论文

关于机械原理毕业论文

关于机械原理毕业论文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中的核心学科,它涉及到机械运动、力学和材料力学等多方面知识。

机械原理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优化机械系统的运行,提高机械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因此,在机械工程的教育中,机械原理是必修课程之一。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基于机械原理的相关研究,探讨机械设计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本文将从机械原理的基础知识入手,介绍几种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机械设计的解决方案,以达到提高机械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的目的。

一、机械原理的基础知识在机械工程领域,机械原理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

机械原理研究的是刚体之间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其中包括力、力矩、加速度和速度等与刚体运动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机械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刚体运动的基础知识,例如欧拉动力学和拉格朗日动力学等;(2)机械系统的动态分析方法,例如刚体动力学、振动分析和计算等;(3)机械系统的控制和优化方法,例如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等。

因此,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在学习机械原理时,需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以便在实际的机械设计中灵活应用。

二、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技术机械设计是指将产品或机械系统的功能与性能等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构造技术和制造方法,以达到一定的使用要求和经济效益。

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可靠性设计方法在机械设计中,可靠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

可靠性设计方法就是选取合适的材料和工艺,并进行全面的性能评估和测试,以确保机械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或失效。

2. CAD/CAE/CAM技术CAD技术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缩写,它借助计算机对机械物体的各种几何形态和结构进行模拟和分析。

CAE技术是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的缩写,它可以对机械物体的结构、力学特性等进行计算和分析。

CAM技术是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的缩写,它可以对机械设计进行数值控制加工、激光切割、注塑成型等生产加工。

3. 创新设计方法创新设计方法就是通过创新和运用新的设计理念和手段,提高机械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机械原理课程系列教具的设计(1)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祝千皓班级/学号机械1104/2011010108指导老师/督导老师:王科社起止时间:2015 年 3 月 1 日至2005 年 6 月 25 日任务书摘要机械原理是机械类学科的核心课程,关于机械原理的学习直接影响该机械类学生对于整个机械系统的掌握。

所以,在思考如何将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变得更加有效,让学生对于枯燥空洞的理论知识理解更加充分时,教具的使用就变得尤为重要。

纵观现如今机械类教具的市场,大多为简单的模型类教具,虽然可以直观的观察典型机构的具体构造,但对于知识点的展示不够充分,很难让学生在观察中深刻理解体会知识点如何运用,把理论联系到实际操作。

所以,本次毕业设计的目的是以机械原理为基础,设计一套紧贴教材与习题的多功能教具。

在设计时要保证方便教师的教学,并且轻便好携带。

整套教具包含平面机构平台,平面四杆机构平台,凸轮机构平台,传动机构平台及轮系机构平台几个方面。

各个平台之间要做到相互联系,既能整合成一个整体,又可以进行拆分进行单独讲解。

我在整个系统中完成的是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平台和平面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探究平台的设计,主要包括虚约束和自由度的讲解,铰链四杆机构展示和曲柄摇杆机构展示。

论文首先系统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教具设计应用的概况,并提出了设计新型教具的方案,根据方案,设计了本套教具的传动方式和空间结构,并为以后本套教具的应用提出方案。

现已完成的工作位:任务说明说的撰写,平面机构的结构设计平台和平面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探究平台的装配图及零件图,部分机构的三维建模及其动画演示。

关键词:机械原理;教具;平面机构;自由度;四杆机构;曲柄摇杆AbstractMechanical principles are mechanical core curriculum subjects, learning about the direct impact of the mechanical principles of students in mechanical control for the entire mechanical system. So, in thinking about how to mechanical principle course teaching more effective, so that students theoretical knowledge for boring holes when more fully understood, the use of teaching aids becomes particularly important.Looking now mechanical aids market, mostly simple model class teaching aids, although you can visually observe the specific structure typical organization, but for showing insufficient knowledge points, it is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observe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knowledge experience how to use, the theory to practice.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design is based on mechanical principles, based on the design of a multi-function close to teaching aids and exercises. Designed to ensure that teachers' convenience, and good light to carry. Aids package contains plane mechanism platform, flat platform four institutions, the cam mechanism platform, transmission platforms and train mechanism platform aspects. To do interlinkages between the various platforms, both integrated into a whole, and can be split individually to explain.I finished the entire system structural analysis platform plane bodies and plane crank four-bar mechanism design platform to explore the presence, including explanation of the virtual constraint and freedom, hinged four-bar mechanism and a crank rocker mechanism showcase display. Firstly,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overview of teaching aids design applications, and proposed solutions to design new teaching aids, according to plan, design and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transmission mode of this set of teaching aids, and a proposal for the future application of this set of teaching aids. Bit of work has been completed: the mission statement said, writing, design platform plane bodies and plane crank four-bar mechanism to explore the presence of platform assembly drawings and part drawings, 3D modeling and animation parts of the organizationKeywords: Mechanical principles; teaching aids;plane institutions; freedom; four bodies; crank-rocker目录任务书 (I)摘要 (Ⅱ)Abstract (Ⅲ)第一章概述 (1)1.1 研究的意义 (1)1.2 研究的现状及已有成果 (1)1.3 研究内容 (3)1.3.1 研究方向 (3)1.3.2 研究内容 (3)1.3.3 系统功能 (4)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设计 (4)2.1 平面机构概述 (4)2.2 教具的整体介绍 (4)2.3 虚约束机构 (4)2.4 一自由度机构 (6)2.4.1 自由度的计算 (7)2.4.2 机构级别的判别 (7)2.5 二自由度机构 (8)2.5.1 自由度的计算 (9)2.5.2 机构级别的判别 (9)2.6 本章小结 (10)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的结构设计 (10)3.1 平面机构概述 (10)3.2 教具整体介绍 (10)3.3 平面四杆机构 (10)3.3.1 平面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 (11)3.3.2 四杆机构的变化 (11)3.3.3 平面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和机构的压力角传动角 (14)3.4 曲柄滑块机构 (14)3.4.1 曲柄存在条件讨论 (15)3.5 本章小结 (16)第四章教具平台设计计算及关键部分设计 (16)4.1 平面机构驱动电机的选择计算 (16)4.1.1 火车轮的转矩计算 (16)4.1.2 二自由度圆盘的转矩计算 (18)4.1.3 大电机的选择计算 (18)4.1.4 小电机的选择计算 (20)4.2 传动部分设计计算 (21)4.2.1 同步带的选取 (22)4.2.2 传动轴的设计计算 (26)4.3 X型剪式升降台设计 (28)第五章三维设计与仿真 (29)第六章技术经济分析 (30)6.1 技术分析 (30)6.2 经济分析 (31)第七章结束语 (32)后记 (32)参考文献 (33)第一章概述二十一世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知识的应用方向越来越多样化,如今的机械专业毕业生也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所以打好基础尤为重要。

“机械原理”作为机械类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常用机构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并拥有设计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能力。

学好“机械原理”对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

然而虽然我国在近些年以来对“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方式方法进行过很多次的改革,编写出了多种多样的教材和研发教学软件,在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但是从我大学期间学吸机械原理课程的效果来看,“机械原理”的教学效果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因为机械学科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在学习期间面对复杂的原理和公式,很难自我代入到空间模型当中,理论知识与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其结果就变成了会计算公式却不认识实物。

所以这时教具就体现出了它的优点。

通过运用教具,教师可以更加方便直观的介绍知识要点,讲解理论原理。

1.1研究的意义机械原理是所有机械类课程的基础,学好机械原理对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设计中会有很大帮助。

然而在当今大学中,对于课程的讲解方式仍显单一,多数仍然在延续着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记笔记的模式,这对于需要极强空间想象能力的机械学科来说,效果并不很明显。

虽然现如今教具已经慢慢出现在课堂之中,但其种类多数为模型,无法做到动手实践,所以仍然效果甚微,达不到期望。

在此背景下,我设计的教具有以下意义:1.紧贴课本知识点设计出实物教具,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做到能观察能动手,理论联系实践,使教学更加生动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