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设计介绍
汽车整车参数设计完整

汽车整车参数设计完整一、车身尺寸:车身尺寸是汽车整车参数设计中最基本的部分,包括车长、车宽、车高和轴距。
车长一般指车辆整体长度,车宽指车辆侧视时的最大宽度,车高指车辆顶部到地面的垂直距离,轴距指前后轮中心之间的距离。
车身尺寸是衡量汽车空间利用率和外观特点的重要指标。
二、车辆重量:车辆重量是指整车在空载状态下的重量,包括车身重量、发动机重量、底盘重量等。
车辆重量不仅是影响汽车性能和燃油经济性的重要指标,也是制定汽车安全标准和交通法规的基础。
三、发动机参数:发动机参数包括最大功率、最大扭矩、排量、气缸数、气门数等。
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是衡量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排量和气缸数决定了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输出水平,气门数影响发动机的进、排气效率。
四、动力系统参数:动力系统参数包括传动方式、变速器类型和挡位数等。
传动方式有前驱、后驱和四驱等,不同的传动方式对于车辆的操控性和动力分配有着不同的影响。
变速器类型一般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手动变速器具有操控性好和燃油经济性高的特点,而自动变速器则更加方便和舒适。
挡位数决定了车辆的加速性和换挡平顺性。
五、悬挂系统参数:悬挂系统参数包括前悬挂类型、后悬挂类型和悬挂方式等。
前悬挂类型有麦弗逊式、双叉臂式和横臂式等,后悬挂类型有多连杆式和扭力梁式等,不同的悬挂类型对于车辆的操控性、稳定性和舒适性有着不同的影响。
悬挂方式通常有独立悬挂和非独立悬挂两种,独立悬挂具有更好的路感和操控性,非独立悬挂则更加简单和经济。
六、制动系统参数:制动系统参数包括制动器类型和制动器尺寸等。
制动器类型一般有盘式和鼓式两种,盘式制动器具有散热性好和制动效果稳定的特点,鼓式制动器则更加经济和简单。
制动器尺寸决定了制动器的制动力大小,较大的制动器尺寸通常意味着更好的制动性能。
综上所述,汽车整车参数设计是衡量汽车性能和功能的重要部分,包括车身尺寸、车辆重量、发动机参数、动力系统参数、悬挂系统参数和制动系统参数等。
轿车车身的设计范文

轿车车身的设计范文轿车车身设计(汽车外观设计)是汽车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车身外观设计不仅要符合人们对美的需求和审美观念,还要考虑到安全性、空气动力学、制造成本等多个因素。
本文将从车身外观设计的目标、造型原则以及未来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车身外观设计目标1.美观性:轿车车身作为消费品,其外观设计必须具备良好的美感,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
设计师们通常通过引入动感的线条、动态的比例关系和独特的设计元素来提升轿车的美学价值。
2.功能性:车身外观设计应考虑车辆功能需求,如良好的散热性能、良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以及符合乘客乘坐舒适性等方面。
3.品牌塑造:轿车车身外观设计也是品牌形象的一部分,通过独特的设计语言和标志性的元素,能够使品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增强品牌的辨识度。
二、车身外观设计的造型原则1.比例协调:轿车车身的各个部件、线条和曲面应符合比例协调的原则,整体呈现出动感、流线型的外观。
上、下、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比例关系要平衡,以实现整体外观的美观性。
2.动感线条:通过运用流线型的线条和曲面,能够给人一种车辆在静止状态下就带有动感的感觉。
流线型的车身外观不仅能够减少空气阻力和噪音,还能增加车辆的运动感。
3.简洁醒目:车身外观设计要追求简洁和醒目。
不过度装饰或过多的线条和零部件,保持简洁的车身线条能够凸显整体车身的美感和品质感。
4.创新独特:轿车市场竞争激烈,创新和独特的设计对于品牌和车型的成功至关重要。
通过引入新颖的设计元素、着重突出车辆的个性等方式,能够让轿车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三、未来趋势1.环保节能: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轿车车身设计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
车身外观将更多地关注降低空气阻力,以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2.高科技整合:未来的轿车车身设计将更加注重与智能化科技的整合。
例如,车身上会融入智能感应装置、LED灯、全景天窗等高科技元素,以提高驾驶体验。
3.个性化定制:未来的轿车车身设计将趋向于个性化和定制化。
(汽车行业)汽车车身设计基础知识

(汽车行业)汽车车身设计基础知识汽车车身设计基础知识车门、车窗及其附件和密封车门是车身上重要部件之壹。
按其开启方式可分为顺开式、逆开式、水平移动式、上掀式和折叠式等几种。
顺开式车门即使在汽车行驶时仍可借气流的压力关上,比较安全,而且便于驾驶员在倒车时向后观察,故被广泛采用。
逆开式车门在汽车行驶时若关闭不严就可能被迎面气流冲开,因而用得较少,壹般只是为了改善上下车方便性及适于迎宾礼仪需要的情况下才采用。
水平移动式车门的优点是车身侧壁和障碍物距离较小的情况下仍能全部开启。
上掀式车门广泛用作轿车及轻型客车的后门,也应用于低矮的汽车。
折叠式车门则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客车上。
在有些大型客车上,仍备有加速乘客撤离事故现场以及便于救援人员进入的安全门。
轿车、货车驾驶室的车门以及客车驾驶员出入的车门通常由门外钣、门内钣、窗框(有的车上仍装有三角窗)等组成。
门内钣是各种附件的安装基体。
在其上装有:门铰链、升降玻璃及其导轨、玻璃升降器、门锁、车门开度限位器等附件。
有的轿车门内仍布置有暖气通风管道和立体声收放音机的扬声器等等。
车门借铰链安装在车身壳体上。
在汽车行驶时,车身壳体将产生反复扭转变形。
为避免在此情况下车门和门框摩擦产生噪声,车门和门框之间留有较大的间隙,靠橡胶密封条将间隙密封。
汽车的前、后窗通常采用有利于视野而又美观的曲面玻璃,借橡胶密封条嵌在窗框上或用专门的粘合剂粘贴在窗框上。
为便于自然通风,汽车的侧窗玻璃通常可上、下或前、后移动。
在玻璃和导轨之间装有呢绒或植绒橡胶等材料的密封槽。
某些汽车的侧窗仍采用有利于汽车布置的圆柱面玻璃。
侧窗玻璃采用茶色或降热层可使室内保温且具有安闲宁静的舒适感。
具有完善的冷气、暖气、通风及空调设备的高级客车常常将侧窗玻璃设计成不可移动的,以提高车身的密封性。
汽车车身造型的演变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汽车设计师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汽车的机械工程学的发展和革新上。
到了20世纪前半期,汽车的基本构造已经全部发明出来后,汽车设计者们开始着手从汽车外部造型上进行改进,且相继引入了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工业造型设计(工业美学)等概念,力求让汽车能够从外形上满足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甚至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的不同需求,使汽车成为真正的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最佳表现形象,最终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车身设计流程

车身设计流程车身设计是汽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汽车外观的美观性和空气动力学性能。
因此,车身设计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概念设计、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验证测试四个方面来介绍车身设计的流程。
首先是概念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需要对汽车的整体风格和造型进行初步构思和定位。
他们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品牌定位和竞争对手的分析,确定汽车的整体设计风格,包括车身线条、外观比例和设计元素等。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需要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分析,以确定设计方向和风格。
接下来是初步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需要将概念设计转化为具体的三维模型和设计草图。
他们需要考虑到汽车的结构、空间布局和制造工艺等因素,以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同时,他们还需要与工程师和制造工艺师密切合作,以确保设计的可制造性和成本控制。
然后是详细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需要对初步设计进行深入的细化和完善。
他们需要考虑到每一个细节,包括车身线条、进气格栅、车灯设计、轮毂造型等,以确保整体的和谐和统一。
同时,他们还需要进行多次的设计评审和修改,以确保设计的完美和优化。
最后是验证测试阶段。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需要将设计的样车进行实车制作和测试。
他们需要对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能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以确保设计的合理和可靠。
同时,他们还需要进行用户体验测试和市场反馈调研,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反馈,以便进行最后的修改和优化。
总的来说,车身设计流程是一个复杂而又严谨的过程。
设计师需要在每一个阶段都进行充分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以确保设计的完美和优化。
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和用户喜好的优秀汽车车身。
车身设计重要知识点总结

车身设计重要知识点总结一、设计原则1、空气动力学原理:车身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空气动力学,它涉及到车身的气流分析、气动风洞试验以及降低风阻的设计等方面。
这些知识点对于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结构设计原则:车身的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了车身的强度、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车身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受力情况,以及选用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形式。
3、美学原则:车身设计中的美学原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好的外形设计可以提高车辆的吸引力和辨识度。
因此,在车身设计中需要注重对比度、曲线美学和比例等方面的设计原则。
4、人机工程学原则:车身设计需要考虑到人机工程学,以保证驾驶员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这包括对座椅、操纵件和仪表板等方面的设计。
二、设计流程1、概念设计:车身设计的第一步是概念设计,这包括对外形、尺寸和结构等方面的初步设想。
在这一阶段需要考虑到市场需求和设计趋势。
2、方案设计:在概念设计确定后,需要进行方案设计阶段,这包括对车身线条、面板和细节设计的深入研究和反复修改。
3、模型制作:设计师需要根据方案设计来制作车身模型,以便进行视觉和实物检验。
4、评估和修改:制作车身模型后,需要进行评估和修改,以保证车身设计符合产品要求。
5、工程设计:在车身设计确定后,需要进行工程设计,这包括对车身结构和材料等方面的细节设计。
6、工艺设计:最后需要进行工艺设计,以保证车身设计的可生产性和可维护性。
三、材料选择1、钢材:钢材是汽车车身中最主要的材料之一,它的强度和成型性能都比较好,而且成本较低。
2、铝合金:铝合金是轻量化材料的首选,它的密度比钢材小,但强度却很高,而且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成型性能。
3、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是新型的轻量化材料,它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和刚性好的特点,但成本较高。
4、塑料材料:塑料材料适用于车身零部件的生产,它具有成型性好、重量轻和耐腐蚀性强的特点。
四、制造工艺1、冲压成型:冲压是车身成形中常用的工艺,它可以有效地提高产能和成本效益,而且成形精度较高。
汽车车身结构设计讲解

三、车身基本结构设计——地板设计
4)前地板的中央通道:设计时注意高度变化,Z向高度要根据传动轴在整车的布置 要求,一般在80-100mm之间,具体数值请根据具体车型给定。型面走向在有限的 空间里尽力放缓,与前围下板的搭界面一般采用圆弧型面搭界。 5)地板的漏液孔: 孔的布置主要在前地板上,是由于在整个的地板总成中前地板 最低,并且前面存在下前围板。
具体位置是:前座椅地脚加强梁前方和后方,左右对称,避免孔的位置高于四 周型面 。其数量根据地板型面确定,无具体要求。
15
三、车身基本结构设计——顶盖总成
顶盖是车厢顶部的盖板。从设计角度来讲,重要的是它如何与前、后窗框及与 支柱交界点平顺过渡,以求得最好的视觉感和最小的空气阻力。当然,为了安 全车顶盖还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一般在顶盖下增加一定数量的加强梁,顶 盖内层敷设绝热衬垫材料,以阻止外界温度的传导及减少振动时噪声的传递。 代号5700 车身顶盖系统顶盖外板顶盖前横梁总成顶盖后横梁总成顶盖加强梁总成天窗加 强件(带天窗)
非承载式(有车架) 一般货车、大客车、专用车和大部分高级轿车都装有独立的车架,车 身上的载荷主要由车架来承担,车身在一定程度上只承受由车架的弯 曲和扭转变形引起的载荷。 H3,H5为非承载式车身。
4
二、车身分类
承载式(无车架) 承载式车身无车架,车身的刚度和强度通常由车身下部来予以保证,一般 部分高档车和目前主流的中低档轿车车身都属于承载式车身。例如,我公 司开发的部分车型。 C30,C50,H6,M4均为承载式车身。
11
三、车身基本结构设计——地板设计
在现有的车型中,整个地板区域通常分成了三块,前地板、中地板、和后 地板。
12
三、车身基本结构设计——地板设计
《汽车车身》课件

效性。
环境适应性
03
测试车身在不同气候、海拔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确保在
不同使用环境下都能保持良好性能。
05
汽车车身发展与未来趋势
汽车车身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轻量化设计
通过采用新型材料和优化 结构设计,降低车身重量 ,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动力 性能。
智能化表面处理
采用新型涂装技术和材料 ,提高车身外观品质和防 腐性能,同时降低环境污 染。
涂装工艺
总结词
涂装工艺是对汽车车身进行表面处理 的工艺,以提高车身的外观质量和耐 腐蚀性能。
详细描述
涂装工艺是汽车车身制造中的重要环 节,通过涂装设备在车身表面涂覆油 漆和其他涂层,以达到美观和保护的 作用。常见的涂装工艺包括预处理、 底漆、面漆和清漆等。
总装工艺
总结词
总装工艺是将汽车车身与其他零部件组装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汽车产品的过程。
电动汽车的兴起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 发展,汽车车身设计也在 逐步改变,以满足电动汽 车特有的需求。
未来汽车车身的设计理念与趋势Fra bibliotek人性化设计
个性化定制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注重舒适性、安 全性和便利性,提高乘客的驾乘体验 。
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需求的追求,提 供多样化的车身风格和配置选择。
可持续性发展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采用环 保材料和工艺,降低能耗和排放,实 现可持续发展。
02
汽车车身设计
汽车车身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01
02
03
04
安全性
汽车车身设计应首先考虑安全 性,包括对乘员的保护和对行
人的保护。
功能性
汽车车身设计应满足其使用功 能,如载人、载货等,同时要 保证车辆的通过性和舒适性。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车身概论PPT课件

振动隔离
车身应具备有效的振动隔离能力,以减少发动机、传动系统等振动源对乘员的干扰。通过 优化车身结构和采用适当的减震材料,可以降低振动对乘员的影响。
05 未来汽车车身的发展趋势
轻量化设计
总结词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节能减排的需求,轻量化设计已成为未来汽车 车身的重要发展趋势。
详细描述
通过采用新型材料(如高强度钢、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和优 化车身结构,降低车身重量,从而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减少排放。
优点
提高燃油经济性、减少排放、提升车辆性能。
挑战
技术难度大、成本较高、生产工艺要求高。
智能化设计
01 总结词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未来汽车车身将更加智能化, 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热系统来确保正常运行。车身的进风口和散热格栅设计对散热性能有重
要影响。
汽车车身的碰撞安全性
吸能与缓冲
汽车在发生碰撞时,车身应具备一定的吸能与缓冲能力, 以减少对乘员的冲击。通过合理设计车身结构和采用高强 度材料,可以提高碰撞安全性。
乘员保护
在碰撞事故中,车身应能够有效地保护乘员免受伤害。这 包括设计合理的安全气囊、安全带等被动安全装置,以及 优化车身结构以减少对乘员的挤压和撞击。
轻量化
降低车身重量,提高燃油经济 性。
工艺性
便于制造、维修和降低制造成 本。
安全性
满足碰撞法规要求,保证乘员 安全。
耐久性
保证车身在使用寿命内具有良 好的结构和外观保持能力。
经济性
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 可能降低成本。
03 汽车车身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ROADSTER 跑车。
造型&CAS/人机工程/机械布置
1、整车尺寸 2、法规检查(行人保护) 3、分型缝,间隙,阶差检查 4、工艺检查 5、外饰配置完整性
1、人体坐姿 2、乘员布置 室内空间 3、驾驶员操作方便性 4、进出方便性 5、驾驶员视野
1、动力总成布置 2 、悬置 3、油箱 特别是影响到整车概念 设计的系统。
车身性能的决定因素 也是车身的主要承载部件
顶盖总成
侧围总成
车身密封的决定因素 车身上下承接的主要部
包裹架总成
件
车身外观的特征性部件
后围总成
2.3 .1.1下部车身总成 下部车身总成
流水槽总成 后地板总成 后轮罩总成 中地板总成 前地板总成 地板总成
前挡板总成 纵梁轮罩总 成 水箱横梁总 成
Concept design and package is a key development phase that considers 90% of the vehicle's design criteria and function within the first 10% of the programme's development time. give key inputs to the styling development and consolidate the concept design / package.
6)SUV Sport Utility Vehicle运动型多功能车。 7)pick-up truck 在北美流行的皮卡在中国却处处受制。皮卡在北美人的眼中是最稳健忠实的伙伴。可以这么讲,如果你在北美,去一个工地上看看 ,你一般很难分辨那一辆是老板的车,那一辆是工人的车,基本上都是皮卡。大多数的白人家里都有一辆以上的皮卡。我的邻居,一个 老大爷,他有三辆皮卡,雪孚莱,福特,道奇。在街上,你也经常可以看见一个大妈开着一辆dodgeram 2500柴油四驱皮卡。我个人的 感觉皮卡比SUV更粗旷,更豪放,但不适于中国。 8)Convertible 中文意思为可折叠的,也就是蓬可折叠的敞篷车。这类车倒不以飙车为乐,主要是以休闲为主。VOLVO C70即属于此类,还有像 Toyota SolaraConvertible等等,美国的敞篷车更是数不胜数。
4.2.2 成形CAE Autoform
Pamstamp
快速工艺方案计算 Dynaform
精算及回弹分析
op10 拉延
op20 修边冲孔侧 修边
op30翻边整形
Op40/侧冲孔侧 修 边侧整形
CAE分析建模
成型CAE分析报告
op50侧翻边整形侧 冲孔 op60侧冲 孔
翼子板全序模面工程 回弹分析报告
4.2 焊接 4.2.1 基本概述
1.RPS 定位系统对车身设计的要求 2.点焊对车身设计的要求(焊接边,焊钳空间) 3.焊接工艺对车身设计的要求(激光焊) 4.焊接总成对车身设计的要求(车身分块)
刚度试验方法 弯曲刚度 扭转刚度
扭转
弯曲
3.2 轿车车身的模态 在行驶中,车身可以看作是一个多自由度的振动系统,人们引入了模态这 一概念来对这种状态下的车身进行研究。 模态是振动系统的一种固有振动特性,模态一般包含频率、振型、阻尼。 然而,为了便于对模态进行称呼,就以模态频率的大小进行排队,这种排队的 顺序往往就是所谓的“阶”。
设计原则:1)结构和强度要求;2)工艺可行性;3)重量;
车型 B21 M11 S12 T11 B11 B12 B14 A21 A15 S21 S11 S22
高强度钢板的比例 48.95% 46.12% 41.67% 15.88% 15.54% 14.90% 13.59% 10.22% 7.80% 6.91% 6.24% 6.04%
2.4 车身材料
屈服强度(Mpa) MS 170-280
抗拉强度(Mpa) 270-390
备注 Mild Steel
HSS
EHSS UHSS
>220
>280 >400
>340
>600 >800
High Strength Steel
Extra High Strength Steel Ultra High Strength Steel
成形及工艺研究应用 材料成形性能(成形性(formability)并不等同延伸率(elongation)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
加工硬化指数(n) n即为硬化指数,表示在塑性变形中材的硬化程度。n大时,说明在变形中 材料加工硬化严重,真实应力增加大。
工程应变/n
烘烤硬化(BH) 170 度
加工硬化 烘烤硬化
热成形工艺(Hot forming) Cold Forming - Hot Forming 冷成型 – 热成型
热成形工艺特点:
1.最高的强度并且具备最好的延展性 2.最大的减轻重量潜力 3.最好的加工精度 4.没有回弹力影响 5.能加工成复杂的形状 6.卓越的防碰撞性能
热成型的应用:
目前,国内Benteler、宝钢、赛科利、浙江炜驰等公司都在致力于热成型模具的开发。 还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3.5.1 车身骨架刚度模态 3.5.2 车身密封条系统
3.5.3 车身密封(堵件) 3.5.4 车身密封胶(点焊胶,涂装密封胶(粗密封 细密封) 密封不良导致漏水
3.5.5车身降噪材料
4.车身工艺
轿车车身是通过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来实现的。
冲 压
总 装
涂
装
4.1 冲压 4.2.1 成形工艺
滚压成形工艺(Roll forming)
滚压加工是一种无切屑加工。通过一定形式的滚压工具向工件表面施加一定压力。在常 温下利用金属的塑性变形,使工件表面的微观不平度辗平从而达到改变表层结构、机械特 性、形状和尺寸的目的。因此这种方法可同时达到光整加工及强化两种目的。
滚压成形工艺特点:
1.可成形复杂截面 2.初始投资后低生产成本 3.高生产率 4.更小R/T值,相对弯曲工艺 5.成形精度高,更适合高强度钢板 6.更少模具磨损
发动机舱总成
2.3 .1.2侧围总成
B柱内板、加 强板 侧围内板总成 A柱内板、加 强板
包裹架总成 C柱内板、加 强板
加油口总成
后轮罩总成
侧围外板总成
翼子板总成
2.3.1.3顶盖总成
顶盖
中顶横梁总成 前顶横梁总成
后顶横梁总成
2.3.2 车身门盖部分:发动机盖总成、行李箱盖总成、左右前门总成、左右后门总成
强度 刚度 模态
碰撞性能
材料 工艺 结构 吸能 传力 加强
NVH性能
隔振 降噪 吸音 密封
密封性能
防腐性能
漏水
镀锌板 电泳 注蜡
点焊
结合技术 弧焊缝 激光焊 压合
3.1 轿车车身的刚度
一般是指车身的静刚度,包括弯曲刚度(bending stiffness)和扭转刚度(torsion stiffness)。 影响:可靠性,安全性,操纵稳定性,NVH性能等
2.车身结构 2.1 车身主要功能
交通事故中保证安全的生存空间 与外界隔离提供舒适的驾乘环境 对驾乘人员及行李的承载能力
为内饰、电器、底盘及动力总成提供可靠安装
2.2 车身结构分类 按受力情况可分为非承载式和承载式两种,部分承载为半承载式。
适用对象:
货车 越野车 高级轿车 客车
适用对象:
行李箱盖总成
行李箱盖内板总成 发动机盖总成
左后门内板总成 左前门内板总成 左后门总成 行李箱盖外板
左后门外板
左前门外板
左前门总成
3Y
4Y
5Y
箭头系统 总成 白车身总成关系图 单件 标准件 总成
2.3.3 车身零件编号分组原则
2.3.4 英文名称常用词缩写
2.3.5 车身零件名称定义原则
依据零件结构形式特点 依据零件所处的位置 依据零件所承载部件的名称
4 5
响,热成型模具易失效,导致模具使用寿命降低 国内关于热成型用钢、表面镀层、零件检测上的技术还不成熟
目前大众公司在第6 代PASSAT 车型中有9 个部件使用MnB 钢板(硼钢),在新型Golf V6 车型中有5 个部件使用MnB 钢板,使用高强度热成型钢板的部件包括A/B/C 柱、加强板、中 央通道、保险杠支架等。如果不能很好解决以上的工艺缺点、再加上热成型生产也是一个高 耗能的过程,考虑成本和技术问题,国内热成型的应用短期内将很难推广。
序号 工艺缺点
1
2 3
零件成型后冷却速度和保压时间较难控制
热成型件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 不同部位冷却速度不同会导致零件发生严重变形, 从而影响成型零件的尺寸精度 热成型件后序加工难度大,因而只应用于一序成型的简单零件(梁、柱等);同时 热成型工序并入现有冷成型车间的难度较大 受模具材料强度、模具热处理工艺、高应力集中、模具表面温度频繁升降等因素影
汽车车身设计介绍
1.轿车分类
2.车身结构
3.车身性能
4.车身工艺
1.轿车分类
1)sedan 这是最常见的四门三厢车(轿车)。 2)coupe 通常这就是两门三厢车的英文名。比较富有时代感,比较COOL。在北美,一辆车子的品牌会有很多的版本。像,ACCORD CIVIC 都有两门车的版本。通常coupe是年轻人所宠爱的。但像最近看到的有关于韩国现代coupe跑车的新闻,coupe并非跑车,仅仅是运动感 很强。 3)hatchback 也就是揭背式。通常就是两厢车,车尾上的门可向上掀起。外形小巧玲珑,一般来说,价格比较便宜,开起来也比较经济。在北美 ,最常见的是civic hatchback。通常,年轻人开这种车的比较多,学生也占一定比例。 4)wagon 这就是常说的旅行车。大多数旅行车都是以轿车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将轿车的后备厢加高到与车顶齐平,用来增加行李空间。现在 ,在北美很多车都有它的wagon版本。。wagon对于北美人来讲是相当有魅力的,他既有轿车的舒适,也有相当大的行李空间,外形也相 当的稳重,有成熟的魅力。 5)VAN 客货两用车。也可以说是,MPV(multi-purpose vehicle多功能用途车)。在北美,VAN是相当常见的车型,既有四四方方的VAN,也 有圆滑的VAN,在中国,也叫大面包,子弹头……通常是有7,8个座位.honda odyssey外形比较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