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旅游者农业旅游消费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乡村旅游消费行为特征论文

乡村旅游消费行为特征论文

乡村旅游消费行为特征研究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3-028-02摘要本文以北京乡村旅游地的游客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采访的方式,对乡村旅游消费者的群体特征、消费行为模式和消费构成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关键词乡村旅游游客特征消费行为近年来,北京市旅游局积极培育具有首都特色的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大力推动首都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

笔者选择了司马台景区,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结合)的方法,对乡村旅游消费者的群体特征、消费行为模式和消费构成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630份。

一、乡村旅游消费者的地域特征从客源地来看,境内客源地主要分布北京市,占73.2%,天津占3.4%,河北占7.0%,其他城市占16.4%;境外客源地主要是美国、法国、俄国,分别是32%、19%、17%,其他国家有澳大利亚、冰岛、英国、比利时等。

在所有的游客中,来自乡村的游客只有15 人(4.6%),来自城市的游客占了95.4%。

这表明,司马台景区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是北京市以及周边的河北、天津。

二、乡村旅游者的群体特征1.性别比例在参与调查的乡村旅游者中,男女比例为35%和65%,女性略高于男性。

这主要与性别的差异有关。

一般来说,女性趋向于“静”,男性好“动”,追求刺激,喜欢挑战。

而北京周边的大部分乡村旅游是属于山水观光型的,缺少参与性,因此对女性的吸引力相对要大些。

2.年龄构成在参与调查的对象中,19-25岁之间的游客最多,他们占了37%;其次是26-35岁之间的游客,占27%;36-45岁的游客占了17%;46-59岁的游客占11%;18岁以下游客占了6%。

占比例最少的是60岁以上的老年游客,他们仅占2%。

这说明司马台景区乡村旅游的游客以青年人为主,而对老年游客,尤其是60岁以上的游客,吸引力不足。

女性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女性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若笼统将所有女性旅游者同一对待 ,只提供单一 于观光 、 体验、 购物方面 , 中的现代女性代表了 其 或雷同的旅游产品,不仅不能满足女性的旅游需 女性旅游消费的潮流和发展方 向。基于女性的生
求, 也不利于旅游企业的发展 。 理和心理特征 , 女性旅游消费结构主要集中于吃 、 ( ) 三 多元性 住 、 、 环节 , 游 购 对于娱乐 的选择多集 中于对于生 主要表现为女性旅游动机多样化 ,且在旅游 理条件改善的养生 、 美容美体等层次 。因此 , 女性
21 第 O 00年 8期 ( 总第 13期) 2
沿 海 企 业 与 科 技
C A T LE T R R S SA D S IN E&T C N L G O S A N E P IE N CE C EH OOY
N .8 00 O0 , 1 2
( muaieyNO.2 ) Cu lt l 1 3 v
女J旅游 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f 生
谷 金 明
[ 摘 要 ] 随着旅游市场的 日 益成熟 , 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在竞争激烈 的旅游市场中, 只有确立准
确的 目标市场 , 实施有效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方能给旅游企业 占有竞争优 势。目前 , 并 女性旅游市场具有较 大的开发潜力。
文章通过挖掘我国女性旅游的特点 , 分析女性旅 游消费 为特征 , 行 从而为女性旅 游产 品的开发、 设计提供参 考。 [ 关键词] 女性旅游产品; 消费行为; 营销策略
[ 作者简介 ] 谷金 明, 山学院经 济管理 系讲师 , 唐 硕士研 究生, 究方向 : 研 旅游资 源开发与旅 游规划 , 河北
( ) 一 大众性
年《 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 调查结果显示 ,1 % 自己的工作 、 8. 2 事业 、 收入 , 经济 、 人格上独立 , 是有 的被调查者每年至少旅游一次 , 而且不同年龄 、 不 强烈 自我支配意识的女性 , 热爱生活和家庭 , 兴趣 同收入 、不同职业 的女性都加入到了旅游的队伍 爱好广泛。传统女性大多是较为保守 , 缺乏独立性 的女性。现实女性是介于传统女性和现代女性之 中, 女性旅游主体已呈大众化趋势。 间的市场类型 , 是指经济 、 人格上独立 , 但受传统 ( ) 二 层次性

湘西乡村旅游苗族从业女性的获得感及其原因分析

湘西乡村旅游苗族从业女性的获得感及其原因分析

湘西乡村旅游苗族从业女性的获得感及其原因分析湘西是一个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文化传统浓厚的地方,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苗族乡村更是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之一。

在湘西苗族乡村旅游中,从业女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以自己的劳动和智慧,为湘西乡村旅游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湘西苗族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湘西苗族乡村地处湖南西南部,属于湘黔桂三省区的结合部,是一个苗族比较集中的地区。

乡村周围山峦叠嶂,河流纵横交错,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

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长期以来一直是贫困落后地区。

近年来,随着湘西旅游的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湘西苗族乡村旅游的特色主要体现在苗族风情、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体验等方面。

游客可以领略到纯朴的苗族风情,欣赏到壮丽的自然景色,还能够体验到原始的乡村生活,这些都成为吸引游客的独特魅力。

而在这个过程中,从业女性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二、湘西苗族乡村从业女性的获得感在湘西苗族乡村旅游中,从业女性往往是承担着服务、经营、宣传等工作的重要人员。

她们可能是酒店的服务员、导游、农家乐的经营者,也可能是手工艺品的制作和销售者。

在这些工作中,她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不仅获得了经济上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一种成就感和归属感。

从业女性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了经济上的收入。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从业女性可以通过服务、经营等方式参与到旅游产业中来,从而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这些收入可以帮助她们改善家庭生活,提高生活水平,也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进而增强家庭的幸福感。

从业女性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了一种成就感和归属感。

在从事旅游服务、经营等工作的过程中,从业女性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也为家乡的乡村旅游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种贡献感和使命感让她们感到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从而获得了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三、湘西苗族乡村从业女性获得感的原因分析从业女性获得感的形成和增强,不仅是因为她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了经济收入和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因为这种获得感是在特定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下形成的。

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以某旅游市场为例

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以某旅游市场为例

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以某旅游市场为例在当今社会,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旅游市场日益繁荣。

为了更好地了解旅游消费者的行为特点和规律,从而为旅游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和服务,本文以某旅游市场为例,对旅游消费者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某旅游市场概述本次研究选取的某旅游市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民俗风情等。

该地区交通便利,旅游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假。

二、旅游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一)需求识别旅游消费者的需求通常源于对日常生活的压力释放、对新事物的好奇、对文化体验的渴望等。

在某旅游市场中,游客可能因为听闻该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历史文化而产生前往旅游的想法。

(二)信息搜索在确定了旅游需求后,消费者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

互联网是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包括旅游网站、社交媒体、在线评论等。

此外,亲朋好友的推荐、旅行社的宣传资料以及传统媒体的旅游节目也会对消费者的决策产生影响。

在某旅游市场,游客可能会在网上搜索关于该地区著名景点、特色美食、住宿选择等方面的信息,并参考其他游客的评价和经验分享。

(三)方案评估消费者在收集到一定量的信息后,会对不同的旅游方案进行评估。

评估的因素包括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交通便利性、住宿条件、旅游费用、安全性等。

在某旅游市场,游客可能会比较不同的旅游线路、酒店价格和服务质量,以选择最符合自己需求和预算的方案。

(四)决策购买经过评估,消费者最终做出购买决策。

在这个过程中,价格优惠、促销活动、良好的口碑等因素可能会成为促使消费者下定决心的关键。

对于某旅游市场,旅游旺季和淡季的价格差异、旅游企业推出的套餐优惠等都可能影响游客的购买决策。

(五)购后评价旅游结束后,消费者会对整个旅游体验进行评价。

如果体验良好,消费者可能会成为该旅游目的地的忠实粉丝,并向他人推荐;如果体验不佳,消费者可能会对该目的地产生负面评价,并影响其未来的决策。

2024年女性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女性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女性旅游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女性旅游市场是随着女性社会地位提升和经济收入增加而逐渐崛起的一个新兴市场。

随着女性角色的转变和价值观的改变,女性旅游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女性旅游市场的现状和趋势,本报告进行了一项综合性调研,并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资料,对女性旅游市场进行了深入研究。

2. 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覆盖了不同年龄、职业、收入和旅行经历的女性群体,旨在了解她们的旅游偏好、意愿以及对于旅行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深度访谈则通过与专业人士和行业从业者的交流,对女性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商机进行了深入探讨。

3. 女性旅游市场概述女性旅游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从调研数据来看,女性在旅游消费中的占比逐年增加,成为旅游市场中的重要消费群体。

女性旅游者的数量和支出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与传统的观光旅游相比,女性更加倾向于选择体验性、个性化和探索性的旅行方式。

她们对于文化、美食、艺术等方面的关注度较高,对于旅行的情感价值和感受也更加重视。

4. 女性旅游市场的特点女性旅游市场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4.1 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女性旅游者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不同年龄、职业和兴趣爱好的女性在旅行中有着不同的追求和需求。

部分女性更注重休闲度假,寻找舒适和放松;而一些年轻女性则更愿意选择冒险和刺激的旅行方式。

这就需要旅游行业提供更具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旅行产品和服务。

4.2 安全和便利性的要求女性在选择旅行目的地和旅行产品时,安全和便利性是她们的首要考虑因素。

她们希望选择安全、可靠的旅行伴侣,并且注重酒店、交通工具和景点的安全程度。

此外,便利性也是女性旅游需求的重要一环,她们希望能够轻松地预订机票、酒店和景点门票,并享受到贴心的旅行服务。

4.3 社交和互动的需求女性旅游者通常希望通过旅行结识新的朋友,并与他人分享旅行中的美好时刻。

因此,具有社交和互动性的旅行产品备受女性青睐。

性别差异下的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

性别差异下的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

性别差异下的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摘要】性别差异在旅游者消费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探究了性别差异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发现男女在消费偏好、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发现男性更倾向于追求刺激和冒险,而女性更注重享受和体验。

性别差异还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购物行为。

结论指出,性别差异对旅游者消费行为有显著影响,旅游行业应针对不同性别的需求做出针对性的服务。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性别差异在旅游者消费行为中的深层次影响,为旅游市场提供更有效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性别差异、旅游者、消费行为、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旅游目的地选择、购物行为、研究发现、结论总结、研究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性别差异一直是旅游消费行为研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男女在旅游行为上的差异也逐渐凸显出来。

传统观念中,男性更倾向于追求刺激和冒险,而女性则更注重安全和舒适。

这种性别差异在旅游选择、活动偏好、消费习惯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深入研究性别差异对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理解并把握性别差异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性别差异如何影响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为旅游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性别差异下的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旨在探究男女在旅游消费领域中存在的差异和影响因素,通过对性别差异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以及对旅游购物行为的影响等方面展开研究,深入了解男女在选择、消费和体验旅游时可能存在的差异。

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从性别角度探讨旅游者在旅游消费过程中的行为特点和心理因素,为旅游行业提供性别差异化服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为旅游企业在市场营销、产品定位和服务设计等方面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促进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旅游者的消费体验。

旅游消费者心理分析论文3000字以上

旅游消费者心理分析论文3000字以上

旅游消费者心理分析论文3000字以上旅游心理学是指导游通过掌握利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来解决旅游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3000字以上旅游消费者心理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3000字以上旅游消费者心理论文篇一:《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摘要】本文就当前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缺乏优质的教材资源;缺乏专业的研究团队和专业团队;过分强调理论学习,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基于调研,优化教材内容;建立团队,整合专家资源;加强专业合作,联合培养;完善理论学习,强化应用能力培养;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

【关键词】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对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现代人类社会重要的生活方式。

据相关旅游组织统计,预计到2020年全球旅游者人数将达到15亿,旅游行业所带来的收入总和将达到2万亿美元。

而中国作为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我国的旅游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旅游就业岗位达到70万个。

如何培养和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旅游行业人才队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旅游心理学是导游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它是将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相关原理及研究方法应用到旅游活动的发生、发展到结束的一门边缘学科,是通过掌握利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来解决旅游活动过程中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

设置该课程的学习,主要是期望旅游从业人员能运用基本的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现象,对人的旅游行为进行准确的预测,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和办法,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行为,从而提高旅游行业的服务和管理质量。

因此笔者认为,脱离了心理学、脱离了对旅游主体人的研究的旅游学是缺乏生命力的,缺乏旅游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的旅游行业同样是缺乏生命力的,它的学科发展及教学质量关系着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关系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女性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女性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女性旅游消费行为分析女性消费者是市场中最为活跃的主角,对整个消费市场的变迁和发展趋势有着重要影响,即使在旅游这样一个相当中性化的消费领域里,女性仍然凭着与生俱来的特点,影响着整个旅游行为甚至旅游业的变化。

但是,长期以来,女性旅游市场被大多数旅游企业忽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关注和参与旅游已成不争的事实,旅游业的细分化和女性消费领域的再一次延伸,要求旅游企业必须重视女性旅游市场,分析女性旅游消费者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1 开发女性旅游市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1.1 女性旅游市场三要素分析市场是指具有特定的需求或欲望,而且愿意并能够通过交换来满足这种需求和欲望的全部潜在顾客f11。

对女性旅游市场的分析也可从这三要素着手:第一,人口。

据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女性消费者有4.8亿之多,占全国人口的48.7%,其中在消费活动中有较大影响并可能成为旅游者的是中青年妇女,即2O一5O岁这一年龄段的女性,约占人口总数的21%。

第二,购买力。

购买力是由收入形成的。

2004年,中国城乡女性从业人员达3.37亿,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48.15%,高于世界妇女平均就业率12个百分点。

随着女性就业率的增加,女性有了独立的收入来源,很多女性成为白领和各种商务活动中的主角,这为旅游消费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第i,购买欲望。

旅游这一时尚、休闲、颇具文化意涵、体现自我独立、使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的产品,成为众多女性的选择。

据调查,我国都市女性有余钱,选择旅游的比例高达28%,在我国2004年春节黄金周上海女性旅游者占外出旅游者的四成以上,在节日旅游方面,丁作时间弹性较大的白领或赋闲在家的休闲女性在节日出游者中排在第三位。

因此,女性旅游市场是一个人口基数庞大,有坚实的购买力支撑和强烈消费欲望的市场。

1.2 女性生活方式的改变为女性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我国女性生活方式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而改变,主要表现在社会家庭角色、消费品位、家庭规模小型化等方面,这为女性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的社会经济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旅游者农业旅游消费分析一、近年来长沙市城郊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长沙城郊休闲农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现在已步入产业化的阶段[1],2009年长沙市被《中国旅游报》誉为“全国农家乐旅游最火的城市”。

近5年来,长沙市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城郊休闲农庄由2005年的1289家,发展到2009年的1592家,其中星级农庄114家,占7.16%[2];接待能力不断增强,休闲农庄床位总数2005年为7987张,2009年为13105张,至2009年接待游客量达1280万人次[2];长沙城郊休闲旅游产业效益明显,不仅是解决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而且接待收入也明显增加,2005年城郊休闲旅游经营收入4.74亿元,到2009年达到18.2亿元[2],是2005年的4倍;同时城郊休闲旅游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更趋合理,目前已形成了“一环、三带、四板块”的格局,经营项目由单一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如浏阳市浩博农庄的农业劳动体验项目;望城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村的娱乐体育休闲项目;望城百果园的采摘蔬菜水果体验旅游。

二、女性在长沙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重要作用1.女性旅游者比例大长沙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长沙市常住人口为7044118人,其中男性人口为3581350人(占50.84%),女性人口为3462768人(占49.16%)[3];同时2010年长沙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14元,比湖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6248元[4],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有广阔的市场。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市场进入细分化阶段,女性游客市场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半边天”,从调查情况来看,参与长沙休闲农业旅游的女性占了整个游客比例的65.8%,女性旅游者比例比较大。

同时在长沙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中,被调查者年龄结构近似呈正态曲线分布,即女性游客主要集中在18至65岁的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游客占到所有女性游客的96.03%,年龄较小或较大的女性游客所占比例较小,仅为3.97%(见表1)。

这说明在长沙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中女性游客以中青年为主,这部分女性游客拥有较好的经济条件,且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喜欢追求新的生活体验。

因此,在发展长沙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中,这一客源群体的消费需求将是主体。

2.女性旅游者拥有较多的旅游决策权据调查显示,在77.5%的家庭中妻子至少有一半的决策权,10%的家庭则完全由妻子掌握消费支出[5]。

在长沙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中,52.5%的长沙女性在家庭中拥有旅游决策权,丈夫、子女及其他分别占30.4%、14.46%和2.64%。

3.休闲农业旅游意愿高长沙市女性参与城郊休闲农业旅游的积极性是很高的。

在被访对象中,非常喜欢的占44.8%,比较喜欢的占33.6%,一般喜欢的占17.1%,不太喜欢的占 3.2%,不喜欢的只占1.3%。

由此可见长沙市女性旅游市场不可忽视,市场开发潜力相当大。

4.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消费能力较高在收入结构的调查中,被调查者的收入所占比例排序具体为:1000元以下为7.34%,1001—2000元为18.55%,2001—3000元为38.47%,3001—5000元为24.98%,5001元以上为10.66%(见表1)。

千元以下收入的游客主要是学生群体,是潜力巨大的开发领域;2000-5000元中高等收入的工薪阶层女性游客占到63.45%,是目前休闲农业旅游的主力军;5000元以上的游客人数虽然只占比例10.66%,但并不能说明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对高收入群体没有吸引力,可见在长沙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中长沙女性游客的消费能力比较强。

从调查样本中的学历结构来看,74.31%女性游客的文化程度是大专或本科学历,占到了所有游客的3/4强,其他文化程度较低或较高的女性游客的比例不高,其中高中以下游客占6.42%,高中、中专、职高学历游客占10.09%,研究生及以上游客占9.17%(见表1)。

可见,较高学历的女性游客是客源的主体,学历越高,旅游自主意识越强,旅游决策权力越大,消费能力越强,这说明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是一项高品位的旅游活动,客源主要集中在较高学历的人群中,更有利于开拓和稳固客源市场。

三、长沙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中女性旅游行为特征1.旅游产品需求注重文化体验和家庭气氛在感知渠道方面,长沙市女性旅游者获取旅游信息的来源很多,然而她们往往认为第一手的经验更为可靠和重要,她们的主观看法是朋友和熟人提供的经验没有偏见,更为可信;从出游方式来看,大部分长沙女性选择与朋友同事和与家庭出游,分别占40.8%和32.2%;女性在参与休闲农业旅游活动中,不再满足单纯的观光,还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能够有参与性强、消耗体力不大的娱乐项目,如大部分长沙市女性从事休闲农业旅游都偏好农作物采摘、钓鱼、、民俗文化和参与性比较强的体育运动项目;另外许多女性选择休闲农业旅游比较注重家庭和亲情气氛的产品,如长沙市女性参与休闲农业的目的主要是放松身心和享受天伦,分别占29.2%和25.6%;这符合女性旅游心理需求特点。

2.出游时间选择性大从调查来看,长沙市女性参与休闲农业旅游的选择不定期的最多,占33.67%,其他选择较多的时间段主要有节假日、周末,分别占31.43%和26.12%,其余的选项较少,具体有:选择“寒暑假”的占3.07%,选择“出差时”的占2.24%,选择“其他”的占3.47%。

可见参与长沙城郊休闲农业旅游的大部分女性除了受寒暑假期间气候的严重影响外,一般只要在空闲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不会刻意去选择特殊的时间段参加休闲农业旅游,出游时间选择性大。

3.旅游感受比较注重旅游环境吸引长沙市女性参与休闲农业旅游的核心优势是自然质朴的乡村田园风光和优质的空气环境质量。

女性大多属于感性动物,偏爱花草树木,所以在选择休闲农业旅游时比较看重旅游的环境。

从访谈来看,长沙市女性游客选择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也正是基于能够享受自然质朴的乡村田园风光和优质的空气环境质量,达到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回归自然的目的。

个相对比较陌生的环境,使得女性外出旅游时比较关注其安全性,在休闲农业旅游中同样如此。

制约长沙市女性旅游者出游的因素以可进入性、娱乐休闲活动的多样性以及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最为突出;选择人数较多的项目主要是目前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中的优势产品,诸如蔬菜水果的采摘、垂钓等,而选择人数较少的项目主要是参与性强但安全保证相对缺乏的项目,诸如骑马、攀岩等。

四、长沙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在女性市场开发中存在的不足根据对长沙市女性旅游行为特征的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1.忽略乡村文化,配套设施不完善部分长沙城郊休闲农庄只重视短期利益,肆意开发,盲目地追求豪华,大兴土木,破坏了原有的田园风光,摒弃了本应挖掘的乡村文化。

部分无星级“农家乐”,只是简单地利用自家的位置或房屋来接待游客,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或个性化设计,使原本重视旅游环境的长沙市女性对现有的旅游环境不满意,导致重游率不高。

从走访情况来看,长沙女性游客对长沙城郊休闲农庄中路标等向导性标示物或解说系统、宣传促销情况的满意度很低,外来旅游者几乎都需要问路或由当地人带领才可以找到目的地,这也是让长沙市女性旅游者参与休闲农业旅游时觉得不安全和不方便的一个因素。

2.体验休闲项目少长沙城郊大部分休闲农庄的旅游产品大多停留在瓜果采摘、钓鱼、棋牌、唱歌等几个项目上,缺少深层次的农耕作业(松土、播种、育苗等)、农产品加工等活动,部分农庄里的高尔夫、骑马等体验项目也基本上是形同虚设。

同时,长沙城郊休闲农庄基本上没有专门的青少年游乐设施,这对带有小孩的女性游客影响很大,从而导致现实中长沙女性游客的消费意愿实现率不高,严重制约了长沙城郊休闲农业女性旅游的发展。

3.旅游消费倾向不明显且消费水平不高被调查者旅游次数分布较为均匀,游客到长沙城郊参加休闲农业旅游的次数较为随机,没有很明显的倾向;逗留天数主要集中在一天及半天内;,旅游购物支出主要集中在200元以内,旅游总花费不高。

众所周知,女性游客的购物支出花费最多,消费能力最强,但是长沙城郊休闲农庄因为土特产品缺乏多样性或农副产品缺乏特色,而导致长沙女性游客购物支出较少,这说明目前长沙城郊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还处于较低端价位阶段,旅游消费不高,如何拉动长沙女性游客消费,这是未来发展经营中应注意的问题。

4.旅游重游和推荐意愿均不强被调查者重游意愿的分布呈正态曲线分布,即非常愿意和非常不愿意重游的游客数量都很少,无所谓和愿意的人数较多,可见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是一项休闲性强、重游率较高的一种旅游形式,促成这部分庞大客源重游意愿的实现将是推进长沙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重要条件。

被调查者推荐意愿的结果和游客重游意愿的结果分布类似,即两端少,中间多。

与被调查者获取信息渠道的显示相吻合,排在第一位的是朋友介绍,可见保持游客较高的推荐意愿是吸引新客源一个重要保障。

五、长沙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女性产品开发对策针对长沙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中女性消费行为的特征,针对目前长沙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中女性旅游市场发展中的不足,长沙城郊休闲农庄应把握好女性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设计适合女性游客的主题式旅游产品.1.温馨农庄浪漫之旅大部分女性是感性的,喜欢浪漫,对花草树木总有亲近和喜爱的感觉,认为花木代表着浪漫美好的事物[6],所以长沙城郊休闲农庄可以利用农村淳朴的田园风光将旅游产品贴上“浪漫”的标签,吸引更多的女性游客的关注,塑造一个温馨亲切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2.美容康体时尚之旅大部分女性热衷和关注美容养颜、保健美体的话题,在女性日常消费支出中,有关美容康体的消费项目也会占有一定比例。

因此,将有关美容康体的内容设计到女性旅游产品或线路中去,必将有着很大的诱惑力。

在美容康体类的主题旅游项目中,长沙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有着很大的发展优势,如:樱花温泉山庄、沈记农家乐等都可以利用自身的优越条件为女性游客提供做SPA,练瑜珈,上养生课,大部分休闲农庄可利用天然氧吧为女性游客开展有益于美容美体的休闲旅游活动。

另外,关于一些美容康体小偏方也可以巧妙地融合到旅游活动中去,如:番茄补血、黄瓜减肥、萝卜消食、绿豆排毒、皂角洗发护发等,向愿意去搜集相关信息或亲身体验的女性游客进行介绍,效果将更好。

3.快乐亲子之旅从调查来看,427名受访者中,有129人选择“和家人出游”作为自己的出游方式,仅次于“和朋友同事一起”(259人),所以和自己的伴侣或全家一起进行亲子游的旅游主题也会吸引很多女性关注。

长沙城郊休闲农庄可以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融入这一个主题,即针对女性不同的心理,将一些能培养家庭亲情、亲子默契的互动活动放入行程中,如:利用“母亲节”、“父亲节”、“儿童节”等节日推出一系列活动,用美好的田园山水文化营造亲子同游的温馨气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