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长亭送别2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常考古诗文名句 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常考古诗文名句 课件

6.荀子在《劝学》中采用类比和比喻手法强调了学习之于君子的重要作用,然后用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两句话直接概括了君子的独特之处。
7.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 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8.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 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 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第三节 情境式默写 1.在《论语·里仁》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见贤思 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在《论语·泰伯》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两句,表达了有抱负的人要 担当大任就应当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思想。 3.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 不要希望别人能做到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荀子在《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不如 须臾之所学也”,踮起脚极目远望,却“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5.《劝学》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运用比喻论证手法,通过“木”和 “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4.《师说》中,“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两句道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 贤于弟子”的原因。
15.韩愈在《师说》中打破老师的崇高地位,表述了弟子和老师之间关系的两句是: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6.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位卑则 足羞,官盛则近谀。”
庄周 秦·李斯 晋·王羲之 唐·王勃 宋·王禹偶 宋·苏辙 《毛诗序》选段 魏·曹丕 南朝·钟嵘 唐·白居易 清·郑燮 近代·王国维 《诗经》 《诗经》 战国·屈原 《古诗十九首》 三国·曹操 晋·陶渊明 南北朝·鲍照 唐·张若虚

徐建国老师公开课教案--《长亭送别》

徐建国老师公开课教案--《长亭送别》

徐建国老师公开课教案--《长亭送别》教学园地10-10 1944:阅读课“问题教学策略”课例学生面对新文本,一定会产生疑惑,有了疑惑才会诱发追问,当一个个的阅读疑惑,一个个的阅读障碍被排除后,学生才真正意义上贴近或理解了文本,因而获取了文本的精神内核、文本的思想价值。

就阅读课教学而言,问题有两个来源途径,一是老师备课过程中的预设,课堂上教师把预设好的问题向学生发问,问题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似乎也就完成了;另一个是学生自己发问,学生把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带到课堂中来,与其他同学讨论、与老师展开对话,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

这两个不同的“问题”途径,体现了两个不同的教学取向。

老师把预设好的问题向学生发问,我认为是“老师牵,学生走”的模式,学生主体地位是缺失的。

况且,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不是学生的疑惑,是不是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这里恐怕还不好定论。

但如果问题一旦是学生提出来的,这些问题一定是学生最想解决的,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是“先放手,后引导”的模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不同的学生阅读背景不同,阅读层次也不一样,这样,放开手脚来提问题,学生所提的问题肯定会五花八门,有的可能深,有的可能浅;有的是个性问题,有的是普遍性的关注。

这里,需要老师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有个取舍、归并、整合的过程,应该把最有思考价值的、最有效度的问题遴选出来。

学生提不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怎么办?事实上这样的情况是存在着的,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在收集学生问题的同时,自己也要提出一些能触及文本深处的问题。

学生通过这些问题,打通理解文本的渠道。

学习《长亭送别》,我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独立走进文本,提出自己的阅读疑惑和需要思考的问题。

课前,我共收集到了101个问题,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取舍、归并和整合。

这节课我将把整合后的问题,返还给学生,同学们以相互讨论、师生共同参与等形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题目长亭送别授课时间 2007年4月12日下午授课人:安工大附中徐建国教学目标梳理学生的阅读思路,打通走进文本的渠道,以多样化的方法解决阅读疑惑。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诗文默写练习(理解性+开放性)(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诗文默写练习(理解性+开放性)(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理解性默写(二)1.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乌鸦反哺传说,来抒发对祖母的孝养之情。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人格化的云和鸟来表达对宁静与闲适生活的渴望。

3.杜甫在《蜀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诠释了诸葛亮忠义尽责与鞠躬尽瘁的精神。

4.《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蔑视权贵,不愿违背心意趋炎附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使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甫《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诗人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作者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到不幸。

11.《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高中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文言文

高中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文言文

高中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文言文(32篇)(一)必修(10篇)1.《论语》十二章2.劝学(节选)--《荀子》3.《屈原列传》司马迁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5.《师说》--韩愈6.《阿房宫赋》杜牧7.《六国论》苏洵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9.《赤壁赋》苏轼10.《项脊轩志》(明代)归有光(二)选择性必修(10篇)1.《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报任安书》节选两汉司马迁3.《过秦论》(上篇)两汉贾谊4.《礼记·礼运》(节选)5.《陈情表》魏晋:西晋·李密6.《归去来兮辞》(并序)魏晋陶潜7.《种树郭橐驼传》唐代柳宗元8.《五代史伶官传序》宋代欧阳修9.《石钟山记》宋代苏轼10.《登泰山记》清代姚鼐(三)选修(12篇)1.《老子》八章2.《论语》季氏将伐颛臾3.《礼记》大学(节选)4.《礼记》中庸(节选)5.《孟子》一则6.《逍遥游》《庄子》7.《谏逐客书》李斯8.《兰亭集序》王羲之9.《滕王阁序》王勃10.《黄冈竹楼记》王禹偁11.《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12.古代文论选段《毛诗序》《典论·论文》《诗品序》钟嵘《与元九书》白居易《题画》郑燮《人间词话》王国维诗词曲(40首)1.《静女》- 《诗经》2.《无衣》- 《诗经》3.《离骚》屈原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5.《短歌行》曹操6.《归园田居》(其一)陶潜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9.《山居秋暝》王维10.《蜀道难》李白1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2.《将进酒》李白13.《燕歌行》高适14.《蜀相》杜甫15.《客至》杜甫16.《登高》杜甫17.《登岳阳楼》杜甫18.《琵琶行(并序)》白居易19.《李凭箜篌引》李贺20.《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21.《锦瑟》李商隐22.《虞美人》李煜23.《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24.《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2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2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27.《登快阁》黄庭坚28.《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29.《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30.《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31.《书愤》陆游32.《临安春雨初霁》陆游33.《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3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3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3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37.《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38.《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39.《长亭送别》王实甫4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职高高考语文背诵篇目

职高高考语文背诵篇目

附1:国家规划教材要求默写的篇目1.《诗经·静女》;2. 《诗经·采薇》; 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4. 孟子《寡人之于国》; 5. 荀况《劝学》; 6. 韩愈《师说》; 7. 李白《将进酒》; 8.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9. 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唯见江心秋月白”; 10.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11. 苏洵《六国论》12. 艾青《我爱这土地》;13. 戴望舒《雨巷》;14. 舒婷《致橡树》附2:古文阅读篇目1.《诗经》:关雎、蒹葭、静女、采薇2.唐诗二首:将进酒、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宋词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雨霖铃/柳永4.劝学5.师说6.廉颇蔺相如列传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8.寡人之于国9.过秦论10.鸿门宴11.兰亭集序12.阿房宫赋13.邹忌讽齐王纳谏14.游褒禅山记附录古代诗文学习推荐篇目一、古代诗词(30 首)1. 静女《诗经》2. 国殇屈原3. 孔雀东南飞汉乐府4. 短歌行曹操5.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6.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7. 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8. 山居秋暝王维9. 蜀道难李白10. 将进酒李白11. 燕歌行高适12. 登高杜甫13. 兵车行杜甫14.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15. 李凭箜篌引李贺16. 过华清宫(其一)杜牧17. 锦瑟李商隐18.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19.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20. 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21.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22.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23.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24. 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25.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26.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2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28. 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29. 窦娥冤(【正宫】【滚绣球】)关汉卿30. 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王实甫二、文言文(20 篇)1.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2. 公输(子墨子见王)墨子3.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4. 庖丁解牛《庄子》5. 劝学《荀子》6.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7.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8. 鸿门宴《史记》9. 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10. 过秦论(上)贾谊11. 苏武传班固12. 兰亭集序王羲之13. 张衡传范晔14. 陈情表李密15. 师说韩愈16.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17. 六国论苏洵18. 赤壁赋苏轼19. 项脊轩志归有光20. 登泰山记姚鼐。

苏教版背诵篇目

苏教版背诵篇目

苏教版语文课内要求背诵的篇目
必修一
1.《沁园春·长沙》P3
2.《劝学》P35
3.《师说》P37
4.《赤壁赋》P84
必修二
5.《阿房宫赋》P71
6.《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75—76
7.《荷塘月色》第四、五、六段P91
必修三
8.《发现》P18
9.《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P39
10.《五人墓碑记》第五、六段P39
11.《离骚》推荐背诵全文及名句P54
12.《谏太宗十思疏》推荐背诵全文及名句P94
13.《廉颇蔺相如列传》最后一段P98
必修四
14.《季氏将伐颛臾》P3
15.《寡人之于国也》P4
16.《蜀道难》P59
17.《登高》P61 《锦瑟》P64
18.《琵琶行》推荐背诵全文,检查第二自然段及名句P62
19.《虞美人》《蝶恋花》P66
20.《雨霖铃》《声声慢》P67
21.《滕王阁序并诗》推荐背诵全文,检查第二自然段及名句、滕王阁诗P69
22.《秋声赋》推荐背诵全文,检查第三自然段及名句P73
必修五
23.《陈情表》P45
24.《项脊轩志》第一段P47
25.《长亭送别》“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P50
26.《报任安书》背诵重点语段P71
27.《渔父》P77
28.《纪念刘和珍君》第二部分第一段P80第四部分第五段P82
29.《逍遥游》前三段P93
30.《兰亭集序》推荐背诵全文P96
31.背诵帕斯卡尔和罗素文章中的名句P98—100
注:没有注明背诵语段的为课本要求“背诵全文”
推荐背诵全文的为课本要求“背诵文中的名句”。

古文20篇

古文20篇

(一)古文20篇1.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2. 劝学《荀子》3. ☆逍遥游《庄子》4.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5. ☆过秦论贾谊6. ☆屈原列传司马迁7. ☆报任安书司马迁8. 陈情表李密9. 兰亭集序王羲之10. 归去来兮辞陶潜11. 谏太宗十思疏魏徵12. ☆滕王阁序王勃13. 师说韩愈14. 阿房宫赋杜牧15. 六国论苏洵16.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17. 赤壁赋苏轼18. 石钟山记苏轼19. 项脊轩志归有光20. 登泰山记姚鼐(二)诗词曲50首1. 静女《诗经》2. 无衣《诗经》3. ☆氓《诗经》4. 湘夫人屈原5. ☆离骚屈原6. 长歌行汉乐府7. ☆孔雀东南飞汉乐府8.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9. 短歌行曹操10. 白马篇曹植11.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潜12. 山居秋瞑王维13.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4. 越中览古李白15. 蜀道难李白16. 将进酒李白17. 登高杜甫18. 蜀相杜甫19. 兵车行杜甫20. 客至杜甫21. 旅夜书怀杜甫22.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23. 阁夜杜甫24. 登岳阳楼杜甫25. 渔翁柳宗元26. 石头城刘禹锡27. 琵琶行白居易28.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稹29. 李凭箜篌引李贺30. 过华清宫杜牧31.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32. 锦瑟李商隐33.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李煜34.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35.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36.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37.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38.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39.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40. 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41.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42.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43. 书愤陆游44.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45.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46. 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47. ☆窦娥冤关汉卿48. ☆长亭送别王实甫49. 醉太平(人皆嫌命窘)张可久50. ☆哀江南孔尚任注:有☆的只背诵其中一部分。

高二语文考试复习《长亭送别》同步练习及答案

高二语文考试复习《长亭送别》同步练习及答案

高二语文考试复习《长亭送别》同步练习及答案高一语文教学是高三复习的基础,唯有夯实阅读积累之基础方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二语文考试复习《长亭送别》同步练习及答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二语文考试复习《长亭送别》同步练习1.字音(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筵席( ) ②斜晖( ) ③玉骢( )④迍迍( ) ⑤金钏( ) ⑥笑靥( )⑦揾泪( ) ⑧余荫( ) ⑨谂知( )⑩罗帏( ) 口占( ) 谨赓( )痴情( ) 弃掷( ) 香衾( )(2)给多音字注音①②③ ④⑤ ⑥2.辨形组词(1)谂 /稔 /捻(2)醅 /掊 /涪(3)倩 /腈(4)宵 /霄3.词语释义(1)胸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劳燕分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凄凄惶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蜗角虚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蝇头微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举案齐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名句填空(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

(2)恨相见得迟,__________________。

柳丝长玉骢难系,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