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课件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PPT课件

1170
20.04.2020
赤字:-1760
资料来源:《总统经济报告》1985年
.
9
1984年美国地方政府的综合预算(亿美元)
收入
5230
支出
4710
个人所得税 1200
公司所得税 190
销售税和财产税 2480
工薪税
430
联邦政府拨款 930
购买
4520
(物品和劳务)
转移支付
5.
18
2)改革福利制度的观点
供给学派认为,在财政支出方面对经济增长起 窒息作用的是社会福利开支。他们认为所得转移── 福利、社会保险、失业补助等等,对个人进取心的 消极影响和高累进所得税率相同。认为这种制度鼓 励的是那些不想干活的人,而挫伤的则是积极进取 的人。
20.04.2020
转移支付(tr)
20.04.2020
举例说明
.
8
1984年美国联邦政府预算(亿美元)
收入
7040
支出
8800
个人所得税 3150 公司所得税 700 社会保险税 2630 其他税收和收入 560
购买
2960
(其中:国防) 2220
其他购买
740
转移支付
3740
给地方政府拨款 930
债务利息
供给学派认为减税,特别是降低边际税率,可以对经济产 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如鼓励人们加班加点,积极经营,推迟 退休,缩短待业期,从而提高收入。这样人们就可以有更多的 钱用于支出,特别是有更多的钱用于储蓄,而储蓄与收入刺激 相结合,又可以鼓励投资。在这一点上,正好体现出它与凯恩 斯学派认为减税的作用只在于增加总需求的不同着眼点。
20.04.2020
第六讲: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 贺思辉
31
公众持有现金的倾向对存款创造的影
响
假定现金和活期存款成比例:
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国家与公众的根 本利益是一致的。
政府的政权是稳定的,保证了债务的偿还是有保 证的,不会引起信用危机。
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弥 补赤字。借债发展,发展还债。
2019/7/24
华东师范大学 贺思辉
14
6.2.5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2019/7/24
华东师范大学 贺思辉
9
6.2.1 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的主要 工具
财政政策含义:政府为达到既定的经济目 标而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公债的发行 和偿还作出的决策
财政的构成和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收入
财产税、所得税、货物税 公债----公债的发行和流通
的活期存款(无定期存款)
2019/7/24
华东师范大学 贺思辉
24
准备金
为了应付日常支付而不贷放出去的资金。
准备金率:准备金和银行存款的比率。
法定准备金: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缴纳 给中央银行的其存款的一部分。其目的:为了保 证存款人及时、足额地提取;也为了规范商业银 行的信用创造活动,防止它们不适当地扩张存款, 增加银行体系的风险;更为了通过对准备率的调 节,调节货币供应量。
8
4.194304
83.222784
….
……
…...
0
100
R(最初存款) 20 D(存款总额) =-------------------- = -------- = 100
rd(法定准备率) 20%
0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wzy.pptx

2008年四季度到2010年底,4万亿元投 资的重点投向和资金测算:
经济政策分类:政府与市场
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
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
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
识的干预。
计划类型:公共品定价(行政命令型) 市场调控类型:(干预市场机制起作用)
公债: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政府发行公债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
类型: 短期:3个月、6个月或1年 中期:1-5年 长期:5年以上
公债哲学:公债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自己欠自己的债,不构成债务负担(内债)。 (2)政府政权稳定,所以债务偿还有保证。 (3)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
公债既关系国家财政收入,也对金融市场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财政政策的使用
根据经济形势:
轻微波动-- 经济系统本身具有“自动稳定器” 的作用(自动调节抑制经济波动)
经济波动剧烈--实施财政政策(反周期的相机 抉择的积极财政政策)
自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 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 退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1、自动变动的税收:个人与公司所得税
要确定重点目标和相互协调 不同时期的政策重点也不同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一、财政的构成
财政收入:税收和公债 财政支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1、政府支出-
政府支出
政府购买—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 国家机关办公用品、雇员报酬、公共工 程。-实质性支出
政府转移支付—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 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货币性支 出
宏观政策实践(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 增长率来衡量。
10
国际收支平衡
指既无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国际收支盈余。 国际收支状况对一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的影
响
若国际收支长期处于盈余状态,会减少国内消 费与投资,使社会总需求减少,不利于实现充 分就业和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如果出现长期的国际收支赤字,赤字将由外汇 储备或通过对外举债偿还,必将导致国内通货 膨胀的发生。
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 这种关系并不严格,但足以说明失业的成本
很高。
7
充分就业
5.狭义的充分就业:
凯恩斯: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自愿 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货币主义学者:失业率达到自然失业率。后者 为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时的失业率;
其他经济学家:空缺职位等于寻找工作的人数 注:充分就业并不是100%的劳动力全部就业
充分就业
1.广义的充分就业:
在广泛的意义上讲,充分就业指各种生产要 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 参加生产的状态。
通常以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的尺度。
4
充分就业
2.失业率的衡量:
失业率指失业者人数对劳动力人数的比率。
失 业率 失 劳业 动者 力 10% 0
劳动力参与率指劳动力与人口的比率。
➢ 经济繁荣→国民收入↑→农产品价格↑→政府 减少收购并抛售农产品→价格上升受限→抑 制农民收入↑→AD↓
24
2.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
定义: 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
采取一些财政政策,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 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 的水平。 内容:
经济衰退:扩张性财政政策 经济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
20
10
国际收支平衡
指既无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国际收支盈余。 国际收支状况对一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的影
响
若国际收支长期处于盈余状态,会减少国内消 费与投资,使社会总需求减少,不利于实现充 分就业和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如果出现长期的国际收支赤字,赤字将由外汇 储备或通过对外举债偿还,必将导致国内通货 膨胀的发生。
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 这种关系并不严格,但足以说明失业的成本
很高。
7
充分就业
5.狭义的充分就业:
凯恩斯: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自愿 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货币主义学者:失业率达到自然失业率。后者 为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时的失业率;
其他经济学家:空缺职位等于寻找工作的人数 注:充分就业并不是100%的劳动力全部就业
充分就业
1.广义的充分就业:
在广泛的意义上讲,充分就业指各种生产要 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 参加生产的状态。
通常以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的尺度。
4
充分就业
2.失业率的衡量:
失业率指失业者人数对劳动力人数的比率。
失 业率 失 劳业 动者 力 10% 0
劳动力参与率指劳动力与人口的比率。
➢ 经济繁荣→国民收入↑→农产品价格↑→政府 减少收购并抛售农产品→价格上升受限→抑 制农民收入↑→AD↓
24
2.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
定义: 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
采取一些财政政策,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 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 的水平。 内容:
经济衰退:扩张性财政政策 经济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
20
宏观经济学政策实践课件

24
三.法定准备金
• 银行预留用于应付日常取款的部分现金为准备金 • 法定准备金率( Rd )是由中央银行规定的。
– 为应付客户取款,商业银行不能将所有的存款都贷出谋利,但商业 银行有可能全部贷出。由中央分行规定各银行必须留的那部分不得 贷出的款占全部存款的比例即法定准备金率。 – 法定准备金一部分是银行库存现金,另一部分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 款帐户上。
11
• (一)政府支出:
–政府购买(政府投资):实质性的支出,பைடு நூலகம்商 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 买力,构成国民收入,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 主要因素之一。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是财政政策 的有力工具。 –分两种情况:一是购买产品和劳务,如提供国 防服务,支付公务员经费,修建道路等
12
政府转移支付
5
第三节 财政政策的效果*
6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效果*
7
第五节、财政政策的实践
一.财政政策的机制与构成 二.自动(内在)稳定器 三.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四.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 五.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 六.财政政策的资源配置效应
8
一、财政政策的机制与构成
一.财政政策的机制
•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
• 如:假定法定准备率为20%,现在银行原始存款为 100万,即:
26
银行的存款创造
若银行都 有超额度 准备如何?
法定准备率rd: 20%
准备金 20万 银行A 16万
准备金 12.8万
准备金
银行B 80万 公司乙 64万 公司丙
银行C 51.2万 公司丁
100(1-0.2)(1-
100万 公司甲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课件

经济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课件
第一节 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 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 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 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
任何一项经济政策的制定都以一定的理论 为基础,以一定的经济目标为指针,以某 些工具为手段。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课件
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当局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 所选择的操作手段。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
1.变动政府购买支出 2.变动政府转移支付 3.变动税收 4.变动公债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课件
二、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
1.自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
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自动减少对国民收入 各种冲击的机制,它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 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萧条时期自动 减轻衰退,毋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要了解财政政策的内容,必须在了解现代西方财 政的基本构成的基础上,才能搞清财政政策如何 运用。凯恩斯主义推行的是补偿性的财政政策, 其理论基础是功能财政思想。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课件
一、西方国家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
1.政府支出 政府支出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
它由许多支出项目构成,主要可分为政府购买和 转移支付两类 。 政府购买: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是商品 和劳务的实际交易。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 包括:提供公共产品、维持政府系统运行、直接 投资。 政府转移支付: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 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是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货币无偿转移出去。只是 一种货币性支出,没有发生商品交易。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课件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有: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失业对个人的影响
• 自愿失业,带来闲暇享受或者寻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 非自愿失业,使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
• 不同事件引起的紧张感(美国)
事件
紧张程度
事件பைடு நூலகம்
紧张程度
配偶死亡 入狱
失去工作
100
解雇
40
66
学业不良被迫辍 学
37
49
孩子离家
29
亲密朋友死亡
47
工作条件变化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7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目标之一 充分就业
• 1、失业:
–(1)含义: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 并且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所处的状态。
–(2)分类:
• A、自然失业:在经济的动态变动过程中,由于某些难以避免
的原因而造成的失业。包括
• B、非自愿失业:愿意接受现有工资水平,但仍找不到工作。 • C、周期性失业: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失业,属于非自愿
失业,存在于经济周期的衰退与萧条阶段。 • D、隐蔽失业:表面上有工作,实际上对生产并没有做出贡献
的人所处的就业状态。其边际生产力为零。
–(3)影响:
• A、对个人 • B、对社会
• 2、充分就业:几种状态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自然失业
• 摩擦失业:信息不畅通或者获得信息花费的成本较高,社 会上总有一些人在寻找工作
20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失业对社会的影响
• 政府要增加福利支出,造成财政 困难
• 影响社会稳定 • 使实际GDP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关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统计
我国编制价格指数的商品和服务项目, 根据城乡11万户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资料 和有关规定确定,目前共包括食品、烟酒及 用品、衣着、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个 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 服务、居住八大类,251个基本分类,约700 个代表品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就是在对全 国550个样本市县近3万个采价点进行价格调 查的基础上,根据国际规范的流程和公式计 算出来的。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2009年
我国GDP总量为4.985万亿美元,GDP增长率
9.2%。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城镇登记失业率4.3%(?)
据海关统计,2009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 22072.7亿美元,比2008年(下同)下降13.9%,略高 于2007年的贸易总值。其中出口12016.7亿美元,下 降16%;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四、关于国际收支平衡 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时,必然会对国
内经济形成冲击,从而影响国内就业水平、价格 水平及经济增长。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二节
财 政政 策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财政政策 ——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 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 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 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不少分析采取“新增外汇储备-贸易顺差-实 际利用外资=热钱”的公式来估算热钱。外管局认 为这一估算方法不够科学,得出的结论也具有较大 误导性。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一、关于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它在广泛
的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 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
1、政府支出 政府购买——指政府对商品和劳 务的购买。
政府支出
政府转移支付——指政府在社会福
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
支出。
分析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对经济的影响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2、政府收入
政府收入
税收——含义、三个基本特征、分类
公债——含义:政府对公众的债务,他不 同于税收,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信用 资金的特殊形式。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三、关于经济增长
1、概念——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 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2、衡量指标——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 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中国1993-2006年GDP(单位:亿元)增长率 1993年,35334,14.0%;1994年,48198,13.1%; 1995年,60794,10.9%;1996年,71177,10.0%; 1997年,78973,9.3%; 1998年,84402,7.8%; 1999年,89677,7.6%; 2000年,99215,8.4%; 2001年,109655,8.3%;2002年,120333,9.1%; 2003年,135823,10.0%;2004年,159878,10.1%; 2005年,183868,10.4%;2006年,209407,10.7%;
干预。
充分就业
经济政策目标
价格稳定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2007年
我国GDP总量为249,530亿元,GDP增长率 11.9%。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8%; 11月:6.9%,12月6.5%。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 全年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其中顺差 2622 亿美元,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5,280亿美元。
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券(国债)和地方政 府的债券。
分为:短期(一年以下);中期(1-5年); 长期(5年以上)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二、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
1、自动稳定器 ——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 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 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期自动 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③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全年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减少34.2%。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人民银行公布了2009年末国家外汇储备数据, 去年全年外汇储备增加4531亿美元。而同期贸易顺 差为1960.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00.3亿美元,这 两项与外汇储备增加额的差额为1670亿美元。有分 析认为,这一差额无法解释,即为“热钱”流入。
1、失业者—— 指有工作能力想找工作但找不到 工作的人。
2、失业率——失业者人数与劳动力人数的比率。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3、失业的类型
● 磨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 的磨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 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所引致的失业。
● 非自愿失业—— 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 不到工作的失业。
第 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本章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 • 第二节 财政政策 • 第三节 货币政策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一节
经济 政策目 标
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
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
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
● 自愿失业——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 而形成的失业。
● 结构性失业—是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 失业。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
●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 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4、奥肯定律——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 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 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
5、自然失业率 是指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 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 状态的失业率。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二、关于价格稳定
1、概念——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它是一个宏观经 济概念。
2、价格指数——是指表示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 数。
◆ 消费物价指数(CPI) ◆ 批发物价指数(WPI) ◆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关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统计
我国编制价格指数的商品和服务项目, 根据城乡11万户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资料 和有关规定确定,目前共包括食品、烟酒及 用品、衣着、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个 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 服务、居住八大类,251个基本分类,约700 个代表品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就是在对全 国550个样本市县近3万个采价点进行价格调 查的基础上,根据国际规范的流程和公式计 算出来的。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2009年
我国GDP总量为4.985万亿美元,GDP增长率
9.2%。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城镇登记失业率4.3%(?)
据海关统计,2009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 22072.7亿美元,比2008年(下同)下降13.9%,略高 于2007年的贸易总值。其中出口12016.7亿美元,下 降16%;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四、关于国际收支平衡 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时,必然会对国
内经济形成冲击,从而影响国内就业水平、价格 水平及经济增长。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二节
财 政政 策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财政政策 ——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 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 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 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不少分析采取“新增外汇储备-贸易顺差-实 际利用外资=热钱”的公式来估算热钱。外管局认 为这一估算方法不够科学,得出的结论也具有较大 误导性。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一、关于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它在广泛
的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 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
1、政府支出 政府购买——指政府对商品和劳 务的购买。
政府支出
政府转移支付——指政府在社会福
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
支出。
分析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对经济的影响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2、政府收入
政府收入
税收——含义、三个基本特征、分类
公债——含义:政府对公众的债务,他不 同于税收,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信用 资金的特殊形式。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三、关于经济增长
1、概念——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 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2、衡量指标——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 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中国1993-2006年GDP(单位:亿元)增长率 1993年,35334,14.0%;1994年,48198,13.1%; 1995年,60794,10.9%;1996年,71177,10.0%; 1997年,78973,9.3%; 1998年,84402,7.8%; 1999年,89677,7.6%; 2000年,99215,8.4%; 2001年,109655,8.3%;2002年,120333,9.1%; 2003年,135823,10.0%;2004年,159878,10.1%; 2005年,183868,10.4%;2006年,209407,10.7%;
干预。
充分就业
经济政策目标
价格稳定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2007年
我国GDP总量为249,530亿元,GDP增长率 11.9%。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8%; 11月:6.9%,12月6.5%。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 全年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其中顺差 2622 亿美元,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5,280亿美元。
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券(国债)和地方政 府的债券。
分为:短期(一年以下);中期(1-5年); 长期(5年以上)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二、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
1、自动稳定器 ——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 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 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期自动 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③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全年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减少34.2%。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人民银行公布了2009年末国家外汇储备数据, 去年全年外汇储备增加4531亿美元。而同期贸易顺 差为1960.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00.3亿美元,这 两项与外汇储备增加额的差额为1670亿美元。有分 析认为,这一差额无法解释,即为“热钱”流入。
1、失业者—— 指有工作能力想找工作但找不到 工作的人。
2、失业率——失业者人数与劳动力人数的比率。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3、失业的类型
● 磨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 的磨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 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所引致的失业。
● 非自愿失业—— 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 不到工作的失业。
第 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本章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 • 第二节 财政政策 • 第三节 货币政策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一节
经济 政策目 标
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
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
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
● 自愿失业——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 而形成的失业。
● 结构性失业—是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 失业。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
●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 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4、奥肯定律——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 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 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
5、自然失业率 是指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 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 状态的失业率。
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二、关于价格稳定
1、概念——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它是一个宏观经 济概念。
2、价格指数——是指表示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 数。
◆ 消费物价指数(CPI) ◆ 批发物价指数(WPI) ◆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