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与鉴赏
浅谈陶瓷新彩艺术创作

ART ESSAYS艺术随笔06CERAMICS SCIENCE & ART浅谈陶瓷新彩艺术创作王耀婷中国陶瓷艺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各时期的装饰风格迥然不同,宋瓷素雅洁净、元青花的青白相映、明清的缤纷多彩都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陶瓷绘画的代表形式——新彩,在19世纪末从西方传入中国,在一百余年的历史中迎合中国的审美,吸收浓郁的传统美学而不断地发扬光大,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重要釉上陶瓷装饰艺术门类。
新彩陶瓷吸收了传统陶瓷彩绘工艺手法方面的优点,同时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表现手法,它不但有细致的工笔,而且将中国画、油画、剪纸等艺术精华融入其中,既可表现中国画水墨淋漓、清晰明快的意境之美,也可以表现西方油画中厚实凝重的效果,以及现代抽象画中的各种肌理效果。
新彩是以氧化铁、铜、锰、锑、铬等矿物原料再配上以低温溶制的材料在瓷胎上作画,然后入窑经750℃-850℃中温二次烧成的釉上彩制品。
新彩以它丰富的表现形式、独特的艺术语言而备受人们推崇。
陶瓷新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新彩的用色自由,绘画程序比较简单,可直接蘸取色料在陶瓷上创作,对于用色没有明确的要求,创作者可以结合绘制需要,用油调、胶调、水调等方式随意搭配,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其二,新彩的色彩种类丰富,表现力强,且色料稳定性好,在画完并烧过之后,还可以反复着色,重新回炉再烧制,烧成前后色相变化不大,甚至色彩更亮、纯度更高些。
其三,新彩的表现手法形式多样,既可表现国画效果,又可表现油画、水彩、装饰效果,或抽象或具象,表现度自由,是釉上彩绘装饰门类中局限性最小和最富有艺术生命力的陶瓷彩绘画种。
其四,新彩的装饰形式多样,如手工彩绘、墨彩描金、广彩、潮彩、腐蚀金装饰、刷花、喷彩装饰、刻瓷装饰、贴花纸等。
如今的新彩工艺,经过人们不断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充分发挥其色彩表现力、艺术表现力,极大地丰富了陶瓷绘画的艺术语言。
新彩的色料属于釉上低温色料,新彩的色料都是以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配合各种硅酸盐溶剂,再经过熔块炼制而成的,釉上色料主要有两部分,一是着色剂,是以铜、锰、铁、铬、钴等着色金属氧化物为原料,经过高温煅烧后制备成各种不同色彩的熔块,是颜料的发色部分;二是溶剂,是一种低温玻璃质附着剂,主要是硅酸铅和硼酸铅,既可调节颜料烧成的熔融温度和帮助发色,又是颜料和瓷面的结合剂,其成分对颜料的发色、光泽度、烧成温度有直接影响。
现代审美情趣下的冰梅青花作品的创作表现与艺术魅力

青花瓷在陶瓷界中数一数二的存在,在我国是如此,在全世界的青花瓷界亦是如此。
在早期,青花瓷的的线条主要是用来进行装饰图案的[1]。
青花瓷又称白地蓝花青花柸瓷,它的原材料采用钴矿作为原材料,再青花瓷表面体上画出图案,在图案外面施加透明釉,在通过高温烧制,形成一种釉下彩。
青花瓷始于唐宋时期,在元代时期成熟,直到明清时期,青花瓷在民间盛行,青花瓷达到顶峰时期[2],产生了多种衍生品种。
在清康熙朝,青花瓷出现了冰裂纹这种艺术效果,同时期将梅花融入到青花瓷中,也就是冰裂梅花纹大为盛行,由此,青花瓷器的热度达到了高潮。
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装饰纹理,将梅花纹应用到冰裂纹中能够为青花瓷带来别具一格的高雅、极高的审美价值,将梅花象征的吉祥寓意带入到青花瓷器中,梅花虽然没有冰雪看起来那么白,但是却具有白雪没有的香气,梅花在冰裂中迎风而立、展枝盛开,带给人流连忘返的别样风格。
冰梅纹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梅花冰清玉、迎寒而立的高尚品格和独特气质,同时还能让人们感受到古代陶瓷艺术家们对青花瓷的制作和创新的用心良苦。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中国人自古都爱花,尤其是对梅花极度热爱,对梅花的赞赏层出不穷。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的凌寒傲雪的坚韧精神以及冰清玉洁的高贵品格广为人知。
梅花经常被赋予寓意为“五福”--财、喜、福、禄寿,代表的寓意也都是吉祥的喜闻乐见[3]。
之所以在青花瓷器作品中运用冰梅纹,正是因为梅花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梅花有许多品种,花色有白、粉、红等多种色彩,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有多种不同的姿态,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中国美学中的“以形写神”,非常适合融入到青花作品的绘画中。
由此,陶瓷艺术家将梅花纹作为陶瓷装饰纹样来表达对梅花的钟爱之情,随着历史长河梅花纹也成为具有艺术文化的艺术品。
冰梅纹也称“冰裂梅花纹”,因此冰梅纹是冰裂纹的一种,冰裂纹是指陶瓷的表面形成冰面破碎形成的错落的裂纹,产生艺术效果。
《现代陶瓷艺术》课件

营造舒适环境
陶瓷艺术品的柔和与温馨 ,有助于营造舒适、放松 的商业环境。
收藏价值与市场趋势
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市场动态与趋势
现代陶瓷艺术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和历史意义,是收藏家们关注的焦点 。
了解市场动态和趋势,对于把握投资 机会和收藏方向至关重要。
投资潜力
随着人们对陶瓷艺术的认知和喜爱程 度不断提高,其市场价值也在不断攀 升。
材料种类与特性
瓷土
瓷土是一种高岭土,具有较高的 可塑性和耐火性,是制作陶瓷的 主要原料。瓷土的成分和产地不 同,其颜色、质地和性能也有所
差异。
陶泥
陶泥是一种粘土,质地较粗糙, 烧成温度较低,烧成后呈灰色或 棕色。陶泥的吸水性强,适合制
作餐具和容器等。
高温砂
高温砂是一种特殊的陶瓷原料, 由天然矿物和化学原料混合而成
激发创新灵感。
市场需求与定位
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 好,创作出更符合时代潮流和 个性化需求的陶瓷艺术作品。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陶瓷艺术将更 加注重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为创作带 来更多突破。
个性化与定制化
消费者对个性化的追求将促使陶瓷艺 术向定制化方向发展,满足不同人群 的独特需求。
绿色环保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动下,未来陶 瓷艺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和绿色生产, 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不同 国家和地区陶瓷艺术的相互影响与发 展。
CHAPTER 05
现代陶瓷艺术的代表人物与作品
国际代表人物与作品
总结词
国际现代陶瓷艺术代表人物与作品,展示全球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陶 艺家及其作品,体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风格与特色。
论现代陶瓷艺术的展示

作 品本身的展示效 果。 青瓷 作 品的 展 示 ,如 果: 悔它 放 置 在 众 多的 陶 艺 作 品
中 ,其 本 身 的 色 彩 并 不 是 特 别 的 跳 跃 ,也 许 不 会 在 第 一 眼
中图分 类 号 :J 2 57 文 献 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7 — 9 2( O 0 一 4 - 2 3 09 2 1 6 O) 3 O 5 ~0
随 着 现 代 科 技 的 快 速 发 展 和 生 活 方 式 的 改 变 ,人 们 的 走 方 向 ,场 地 的 色 泽 、 质 感 、音 响 、 空 间 的 整体 效 应 等 。 思 想 意 识 和 审 美 观 念 也 在 不 断 的 发 生 变 化 ,传 统 陶 瓷 艺 术 换 句 话 说 ,就 是 要 我 们 去 考 虑 如 何 能 把 一 件 作 品 通 过 最 直 的表 现 形 式 已 经 不 能 完 全 满 足 现 代 人 的 审 美 需 求 。现 代 陶 观 的 视 觉 感 受 和 丰 富 的 信 息 传 递 给 观 众 ,使 观 众 产 生 更 多 艺 丰 富 多彩 的 表现 力迎 合 了新 的 视 觉 经验 和 感 官体 会 要 的 联 想 。 求 。传统 陶瓷艺 术注重 材料 与形态语 言 的表现 ,而现 代陶 空 间 与背 景 的设 计 艺强 调的是 艺术 家的 自我 意识 ,材料 本身 的语言 的局 限性 现代 陶艺作 品展 示 的空 间主 要分 为室 内和室 外 ,选 择 满 足 不 了 艺 术 家 的 表 现 力 ,它 需 要 运 用 展 示 的 手 段 来 综 空 间 时 要 根 据 作 品 的 尺 寸 、 大 , 、数 量: 些 作 品 体 量 小 , J 、 有
关于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对文化自信的体现分析

关于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对文化自信的体现分析【摘要】新时期陶瓷艺术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的特点,探讨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作品所体现的文化自信。
还将探讨新时期陶瓷艺术对当代文化认同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新时期陶瓷艺术的审视,可以发现其对文化自信的注入新活力,是当代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同时促进了文化自信的进一步发展。
新时期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将不断引领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为文化自信构建新的基石。
【关键词】新时期陶瓷艺术, 文化自信, 创作, 传承, 创新, 文化认同, 当代, 发展方向, 活力, 表现, 促进作用.1. 引言1.1 新时期陶瓷艺术的背景介绍新时期陶瓷艺术是指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兴起并蓬勃发展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传统的陶瓷艺术基础上,新时期陶瓷艺术注重融合现代审美观念和技术手段,赋予传统陶瓷作品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
新时期陶瓷作品在形式、内容、材质、工艺等方面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创新性,与当代社会的文化、审美和生活需求相契合。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新时期陶瓷艺术也面临着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挑战,需要不断拓展视野,吸收外来文化元素,并将其融入到本土传统中,实现文化创新与传承的有机结合。
新时期陶瓷艺术的背景介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轨迹,还可以为后续的文化自信体现分析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1.2 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自信有助于维护民族尊严和自尊心,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我认同能力。
在当今世界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和碰撞中,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自信对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具备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才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更具竞争力。
文化自信还可以帮助一个国家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个国家的文化,从而实现文化的多元共存和交流互鉴。
现代生活方式下的陶瓷艺术设计创新

现代生活方式下的陶瓷艺术设计创新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改变。
在这样的背景下,陶瓷艺术设计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以适应当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
现代生活方式下的陶瓷艺术设计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现代生活方式下的陶瓷艺术设计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陶瓷艺术品已经不再仅仅是用来装饰和收藏的艺术品,更多的是要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现代陶瓷艺术设计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设计出更符合当代生活方式的陶瓷制品。
可以设计出适合微波炉和洗碗机使用的陶瓷器具,以及符合现代家居空间的陶瓷装饰品等。
这些设计既满足了人们的日常使用需求,又融合了艺术和实用的元素,使陶瓷艺术更贴近生活。
现代生活方式下的陶瓷艺术设计注重创意和个性化。
随着大众审美观念的日益多样化,人们对陶瓷艺术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代陶瓷艺术设计需要注重创意和个性化,设计出新颖独特、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作品。
可以通过尝试新的材料、新的工艺和新的造型,来打破传统陶瓷艺术的束缚,创作出更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陶瓷艺术品。
也可以借鉴和融合其他艺术形式的元素,如绘画、雕塑等,使陶瓷艺术品呈现出更多元化的艺术特点。
现代生活方式下的陶瓷艺术设计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陶瓷艺术设计也需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可以通过采用环保材料、节能减排的工艺技术和循环利用的设计理念,来生产出绿色环保的陶瓷艺术品。
也可以设计出具有教育意义和社会责任感的陶瓷艺术品,通过作品传达环保理念,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行动。
现代生活方式下的陶瓷艺术设计注重数字化和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当代生活的重要特征。
陶瓷艺术设计也可以结合数字技术和智能科技,创造出更具时代感和科技感的陶瓷艺术品。
可以通过数字化设计软件和3D打印技术,来创作出更复杂、更精细的陶瓷艺术品。
也可以将智能科技融入到陶瓷制品中,设计出具有智能互动功能的陶瓷艺术品,使其更加具有现代科技感和便利性。
景德镇近现代陶瓷艺术特色鉴赏(3)

主攻走兽画而获“毕老虎”之 名。 其画能寓动于静,平淡中显 奇特,给人以刚劲高亢之感。他 有较高文化修养,书法雄劲飘逘, 擅赋诗作词,金石印款意趣盎然, 故能在瓷画中集诗、书、画、 印于-体。
粉彩《深山虎啸图》瓷板
粉彩《雄视群峰》瓷板
粉彩《松猴图》瓷板
余文襄(陶瓷美术家)
面貌岀现,工艺品大量岀口,随着国际
市埸需朮,景德镇又掀起制作仿古瓷的
高潮。
仿古瓷
仿古瓷
仿古瓷
仿古瓷
20世纪的1959年和1960年,景德镇市政
府曾分二批授于42位陶瓷艺人以“陶瓷美术
家”的称号,这些陶瓷美术家中大部份是瓷
画家。他们中有些是珠山八友的朋友、学生
及子女,在三四十年代就已经从事瓷画工作
景德镇近现代陶瓷艺术特色
鉴赏
主讲:吴锦华
《三》景德镇现代艺术陶瓷的状况与成就
景德镇瓷器集各地名窑之大成,汇诸家工艺之 精华,不断继承丶发展和创新,逐步形成了 “白如玉,
薄如纸, 明如镜, 声如磬”的 独特风格。又以“造型
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多姿” 而著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政府组织起陶瓷艺人,成
法使陶瓷肖像画更加逼真, 并创造出彩色瓷像成为吴派 陶瓷肖像画-代宗师。
创造性地吸取油画与攝影
艺术注重明喑适度表现对象 的特点,使用新彩颜料厚薄干 湿渐变转折之法过渡,色阶层
次柔和自然,变化丰富,形象
逼真。
新彩《展扇起操迎晨风》瓷板
新彩《战犮》瓷板
新彩《北海日岀》瓷盘
毕渊明(陶瓷美术家)
没有继承其父毕伯涛
粉彩图案瓶
艺术瓷厂创作
(文革瓷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在当代艺术中观照当下陶瓷艺术创作

期望摆脱掉 “ 后腿 ” 拖 的传 统手工 艺 , 一味追 求 效率 与经济 价值 , 样发展下 的结果就是 , 这 在充裕的物质 面前 , 人们情感 的缺失 , 精神 E益失落 、 l 内心经常深 陷苦恼 、 张和空 虚 , 紧 心 灵 日愈无家可归 , 在长期 的一味追求高效率高 回报的经济压 力 下人们 的情感被弱化 、 压抑 和排斥 , 而丧 失 了诗 意和 高 从 品位 的审美灵性 。人类成 了追求效用和实惠 、 尚物质享 受 崇 的寂寞灵魂 。艺术批评家 皮道坚将 陶艺 的此种情 况与 中国 传统水 墨发展相提并论 , 他说 , 在中 国当代 艺术精 神 中, “ 就 物质媒 材的古老 、 艺术传统 的悠久博 大深厚 而言 , 陶艺语 言 与水 墨艺术语言具有相近 的性质和相 同的文化背景 , 都同 也 样面临在东 西文化 的碰撞 中如何更好地利用文化资源 、 因势 利导完成 自身现代嬗变 的问题 。 也就 是说传 统的东 方哲学 ” 思维对中国现代 陶瓷艺术 的嬗变还是 具有 一定 的地 位 。东 西方不同的哲学思想 以及地域特征所带来 的思想差异 , 在现
关键词 i 陶瓷艺术 ; 传统观念 ;5思潮 ; 8 创新 中 图分类号 :57 6 J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i0 8— 4 8 2 1 )3—0 1 0 10 85 (0 1 0 0 9— 2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 , 而继承则 是艺术发 展 的必 经之 路 ,
一
他们是源与流的关系 。现在流传下来许多 陶瓷艺术作 品中 ,
改变传统的审美习惯和创作观念 的要求也在不断提 高 , 尤其
、
创作观念的转变
自改革开放的以来 , 人们的思想观价值观也在不断的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几年前,周杰伦的一曲《青花瓷》红遍大江南北,让现代的年轻人们对瓷器多了一份关注。
押韵雅致的歌词不仅让人们记住了这首歌,更记住了青花瓷的美。
我国的陶瓷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
而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
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之前一千多年,中国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
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
新石器时期彩陶中的陶塑作品,记录着先民生存的愿望。
西安半坡史前遗址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彩陶器,其中一件绘有精美的人面和鱼纹的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彩陶中的精品。
陶器上的纹饰体现了先辈们对于自然和人自身观察的结果,陶工们对于
点、线、面的熟练融合,对花纹繁密的组合,以及对于旋纹与弧线的审美感,不但表明他们对于自然和人类自身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还表明自然界已经脱离了它的原貌,增加了人的思想和人的想象力,以及人对自然的美化和崇拜,令人叹为观止。
那陶塑的猪、牛、狗,模仿着打猎而来或者豢养而食的动物形象,演示着与大自然搏斗的酷烈,表达着文明的演化与发展。
想象着先民的困惑、喜悦和奋争,那在洪荒、野蛮中奔突与呼叫的景象,撼人心魄。
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及至夏朝是以彩陶来标志其发展的。
其中有较为典型的仰韶文化、以及在甘肃发现的稍晚的马家窑与齐家文化等。
六朝时期,迅速兴起的佛教艺术对陶瓷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在作品造型上留有明显痕迹。
秦汉时期,“秦砖汉瓦”更成为制陶艺术的佳话,陕西省西安市郊的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兵马俑,形体巨大,数量众多,生动地反映出秦兵剽悍雄伟的真实面貌。
那刚毅肃然的将军,那牵缰提弓、凝神待命的骑士,那披坚执锐、横眉怒目的步兵,那持弓待发、目光正视前方的射手,以及那风神骁骏、横空出世的战马,共同组成的方阵,张扬着力量,张扬着神勇,令人回想起那硝烟四起的金戈铁马的时代,想象秦国军队那种风卷残云、吞吐日月、横扫大江南北的军威。
它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形象地记录着那个时期的历史。
唐代被公认为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时期。
陶瓷的工艺技术改进巨大,许多精细瓷器品种大量出现。
“唐三彩”所表现的那种激扬慷慨、瑰丽多姿、壮阔奇纵、恢宏雄俊的格调,正是唐代那种国威远播、辉煌壮丽、热情焕发的时代之音的生动再现,唐末大乱,英雄竟起,接踵而来的是一个朝代争夺局面。
连年战乱中却出现了一个陶瓷新品种──柴窑瓷,质地之优被广为传颂,但传世者极为罕见。
宋、元时期的瓷器在工艺技术上达到更高的水平。
宋代是中国传统瓷艺达到最高美学境界的时代,也是“玉的精神”和类玉的品质体现的最为深刻的时代。
钧、汝、官、哥、定五大窑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使中国在人类制瓷中上登峰造极。
它那冰肌玉骨般的素雅、沉静品格,成为后世瓷业执著追求的审美风范。
陶瓷业在宋代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开始对欧洲及南洋诸国大量输出。
宋代陶瓷艺术的俊丽清新,正是那个时代审美习尚、哲学观念的反映。
公元1280年,元朝建立,枢府窑出现,景德镇开始成为中国陶瓷产业中心,其名声远扬世界各地。
景德镇生产的白瓷与釉下蓝色纹饰形成鲜明对比,青花瓷自此起兴文化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也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明朝统治时期,景德镇的陶瓷制造业在世界上是绝对最好的,在工艺技术和艺术水平上独占突出地位,尤其是青花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此外,福建的德化窑、浙江的龙泉窑、河北
的磁州窑也都以各自风格迥异的优质陶瓷蜚声于世。
清朝时期,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被认为是整个清朝统治下陶瓷业最为辉煌的时期,工艺技术较为复杂的产品多有出现各种颜色釉及釉上彩异常丰富。
明清时期的斑斓与柔丽,是社会生活与审美观念使然,也是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观念、生活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中国古代,经过近千年的陶瓷文化及工艺的发展,陶瓷器物发展了很多不约而成的纹理与纹饰。
表现喜庆、幸福的祥瑞题材,自古及今,一直是陶瓷的一个重要的题材和一个基本的文化特征。
陶瓷是一种工艺美术,也是一种民俗文化,它与民俗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表现出相当浓厚的民俗文化特色,广泛地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世态人情和我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审美价值、审美情趣与审美追求。
我国人民不管处于何种时代、何种处境,都热爱生活,追求幸福、和谐、吉祥。
要欣赏陶瓷艺术,就需要了解中国的哲学、宗教和民族心理,也要有一定的文化、音乐、舞蹈等艺术修养。
否则,是很难把握住陶瓷艺术的审美特性的。
中国陶瓷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装饰和器物紧密联系,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风格。
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
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
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各种制品。
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
陶瓷材料
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
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
陶瓷的用法之有很大的弹性,在当今的文化科技中尚有各种创意的应用。
在人们审美多元化的今天,陶瓷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代陶瓷艺术装饰在传统陶瓷艺术装饰的基础上的更新与发展,不仅促进了现代陶瓷艺术装饰在创作方向与表现形式、表现手法向更高的艺术境界拓展,而且出现了“百花竞艳,万象并存”的态势,其全新的观念、奇特的创意、丰富的材料以及精湛的制作技艺形成了独特的工艺绘画形式。
现代陶瓷艺术装饰更加强调作品对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的作用,且艺术家用自己的设计理念,将更多新的内涵融入到陶瓷艺术装饰作品之中。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之一的陶瓷文化,在民族母体中孕育、成长与发展,凝聚着创作者情感、带着泥土的芬芳、留存着创作者心手相应的意气的艺术形象,表现着民族文化,叙述着一个个动听的故事,展现着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记录着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描述着民族的心理、精神和性格的发展与变化,伴随着民族的喜与悲而前行。
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历史,一部形象的中国民族文化史。
悠悠岁月,漫漫瓷路。
如何在巅峰中寻求突破,如何在传承中进行升华,现代陶瓷艺术创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信陶瓷艺术装饰的明天将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