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与鉴赏

合集下载

陶瓷艺术鉴赏心得体会

陶瓷艺术鉴赏心得体会

陶瓷艺术鉴赏心得体会篇一:陶艺心得体会陶艺之旅艺术创作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对材料的理解和使用,在熟知了材料的特性之后才能更好的驾驭它,从而完成对一件艺术作品的创作。

小孩子都喜欢捏泥巴,但那在大人眼里来看那可能就是些无意识的玩闹而已,但正是因为这样的天性才有了对创作的渴望。

记得年幼时常常会在河边上的沙堆里和小朋友们在那嬉戏玩闹,我们用取自自然的产物来进行我们的小创作。

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可能就是在小时候养成的吧,虽然自己当时并不知道那是艺术,仅仅认为是种天性的解放和快乐。

每个周的陶艺课我们都会很早赶到陶艺工作室来完成我们的每件小作品,在这几周的时间里我相继完成了几个作品,其中的乐趣只有自己能深深体会到啊,但我们大家都对彼此的作品进行比较和评价,因为大家不同的想法做出来的东西都合适不同,其中都赋予了同学们不同的思想,对我们来说那些小东西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更会认真的对待。

学陶艺的人绝对是耐心一流,创意无限,能把一块不是干硬就是软弱一滩的泥块捏出表面光滑、软硬适中、厚薄均匀、布局合理、别致新颖、无裂痕、无气泡、无杂质的陶艺作品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坚持和不断的思考好的作品是一定会被创作出来的。

最后几周我们去了工厂,所获良多。

在7周的陶艺学习,我受益匪浅。

在文才方面和艺术审美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熏陶,不仅在这些方面有所收获,在平时生活和学习方面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陶艺是一门集艺术审美,设计,动手能力于一身的科学。

陶艺科学能静心,能审美,能设计,能把人带入大自然的怀抱。

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我了解到其实生活中就有好多设计好多创意,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总有一些出乎意料的好的设计元素来供我们设计。

他能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和提升人的品位。

能把人带入大自然的怀抱。

经过陶艺课的学习,学到了很多知识,不管是从做人还是团队合作的大方面还是从生活修养生活习惯方面都是受益匪浅。

陶艺雕塑的语言,不只是形体,而是以形体为基础的造型、色彩、光泽、肌理纹饰等互相作用,融于一身的综合性语言。

现代陶艺的特征

现代陶艺的特征

现代陶艺的特征现代陶艺需要借助于物质材料凝固它的存在。

这种物质材料有着最具亲和力的一面,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段,塑造出蕴含着艺术家审美感情的艺术形象。

现代陶艺的艺术形象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一)物质媒介属性“在某种意义上,艺术家是用他的艺术材料、工具来感觉、体验和选择事物对象的……艺术家不仅是有审美感情的人,且是时时带着他的材料直觉和材料意识进行审美感知和体验,从而进入创作构思和实践性创作活动的人”。

现代陶艺有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

现代陶艺的创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便是艺术家对材料及其性能的认识、掌握以及对其所进行的审美加工。

材料不同,审美加工方法不同,艺术作品的面貌随之不同。

在一定意义上讲,正是由于物质媒介的特殊审美属性,艺术家们自觉寻找和探索最适合自己的表现手段和方法的材质,以得心应手地表现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感,使得物质媒介的天然审美属性得到释放和裸露,构成作品艺术美的一个重要方面。

英国美学家鲍桑奎对此有过精彩的论述:“任何艺术家都对自己的媒介感到特殊的愉快,而且赏识自己媒介的特殊能力,这种愉快和能力感当然并不仅仅在他实际进行操作时才有的。

他的受诱惑的想象就生活在他的媒介的能力里;他靠媒介来思索来感受;媒介是他的审美想象的特殊身体,而他的审美想象则是媒介的唯一的特殊灵感”。

现代陶艺的物质媒介性,表现为材质(泥性)、色(釉料)等所表现的审美意义,具体表现为材质美、釉色美等等。

材质美,表现为质地美、纹理美和光泽美等能激起人们美感的自然属性。

拥抱泥土,回归本色,是当代众多现代陶艺家的内心渴求,有的在这一方面已有成功的探索和卓绝的成就。

(二)技巧性任何一种艺术,如美术、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等,都需要高超的技巧,这是不容置疑的,只要是艺术创作,就需要这种技巧,正如黑格尔所说:“除才能和天才外,艺术创作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艺术外表的工作,因为很接近于手工业;这一方面在建筑和雕刻中最为重要……一个艺术家必须具有这种熟练技巧,才可以驾驭外在的材料。

论现代陶瓷艺术的展示

论现代陶瓷艺术的展示
品 的 完 整 性 ,给 观 众 更 大 的 想 像 空 间 ,这 样 就 能 达 到 超 出
作 品本身的展示效 果。 青瓷 作 品的 展 示 ,如 果: 悔它 放 置 在 众 多的 陶 艺 作 品
中 ,其 本 身 的 色 彩 并 不 是 特 别 的 跳 跃 ,也 许 不 会 在 第 一 眼
中图分 类 号 :J 2 57 文 献 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7 — 9 2( O 0 一 4 - 2 3 09 2 1 6 O) 3 O 5 ~0
随 着 现 代 科 技 的 快 速 发 展 和 生 活 方 式 的 改 变 ,人 们 的 走 方 向 ,场 地 的 色 泽 、 质 感 、音 响 、 空 间 的 整体 效 应 等 。 思 想 意 识 和 审 美 观 念 也 在 不 断 的 发 生 变 化 ,传 统 陶 瓷 艺 术 换 句 话 说 ,就 是 要 我 们 去 考 虑 如 何 能 把 一 件 作 品 通 过 最 直 的表 现 形 式 已 经 不 能 完 全 满 足 现 代 人 的 审 美 需 求 。现 代 陶 观 的 视 觉 感 受 和 丰 富 的 信 息 传 递 给 观 众 ,使 观 众 产 生 更 多 艺 丰 富 多彩 的 表现 力迎 合 了新 的 视 觉 经验 和 感 官体 会 要 的 联 想 。 求 。传统 陶瓷艺 术注重 材料 与形态语 言 的表现 ,而现 代陶 空 间 与背 景 的设 计 艺强 调的是 艺术 家的 自我 意识 ,材料 本身 的语言 的局 限性 现代 陶艺作 品展 示 的空 间主 要分 为室 内和室 外 ,选 择 满 足 不 了 艺 术 家 的 表 现 力 ,它 需 要 运 用 展 示 的 手 段 来 综 空 间 时 要 根 据 作 品 的 尺 寸 、 大 , 、数 量: 些 作 品 体 量 小 , J 、 有

现代陶瓷艺术的价值

现代陶瓷艺术的价值

现代陶瓷艺术的价值一、现代陶瓷艺术品的特点与品质现代陶瓷艺术作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纯雕塑作品,第二类是画于平面瓷板上的瓷画作品,第三类是器物造型和釉彩绘画相结合的作品。

每件陶艺作品都是独立的欣赏对象,并不受环境条件所影响。

但目前大多数艺术的消费者购买陶艺作品,是作家居装饰,这样和现代建筑的环境的相容性和互补性便成为购买者的考虑因素。

纵观目前创作的一些现代陶艺作品,或大而无当或过于矫情,难以被大众接受。

强化现代陶瓷艺术的装饰性,应注重时代感、多样性和轻型化。

时代感—历史上各个时代的陶瓷作品几乎都与当时的生活居住环境协调一致。

现代居室采光充足,色彩明丽,线条简洁,那些题材陈旧,纹饰琐碎,釉彩沉闷的作品已无法适应。

多样化—现代居室功能细化,卧室、客厅、卫厨都有装饰区别,除传统的瓶炉盘尊外,瓷板、壁饰、挂件、摆件都应设计和制作,其中卫生间装饰历来是空白,陶瓷不怕潮湿,具先天的优越性,仅此一项就是很大的市场。

轻型化—现在大多数家庭居室改善,面积扩大,因功能的细化,每一空间又不会很大,过于巨硕的造型会使购买者望而生畏。

轻型化是扩大陶艺作品市场的必要条件。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先进与地球村的构筑,使世界再也不是分散的板块。

而是被日益紧密联系起来。

流动开放的环境,互联网的快速方便,带来了东西文化的交流、碰撞。

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艺术这一块,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也屹立在我们的城市里。

不少外国艺术形式和风格已被一部分国人接受和认可,也为现代审美需求注人了许多新鲜血液。

在这种历史趋势下,开放性的开放部分成为现代陶瓷艺术体现当代人们审美需求具有的可贵品质。

二、现代陶瓷艺术品与市场的关系。

张贤亮先生说得好:艺术有它的游戏法则,商品经济也有它的游戏法则,二者不可套用。

许多文人就是因为不懂得这个道理,下海之后不是呛水就是淹死。

艺术的法则中创造性是第一位的,你得我行我素,商品经济却不同,他的法则是价值规律,你的所作所为要迎合市场,要讨悦买主,要顺应商品潮流,要大家有利可图。

釉上彩陶瓷山水画在现代艺术中的创新与应用

釉上彩陶瓷山水画在现代艺术中的创新与应用

174在传统陶瓷艺术中,山水画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釉上彩陶瓷山水画在艺术创新和应用方面也逐渐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和潜力。

釉上彩是一种独特的陶瓷装饰技法,经过多次施釉和烧制,使陶瓷表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

在陶瓷美术中,釉上彩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器物的装饰上,其中以釉上彩陶瓷山水画最为著名。

这种艺术形式既承袭了传统山水画的精髓,又借助釉上彩的表现技法,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釉上彩陶瓷山水画的艺术特色釉上彩陶瓷山水画是在瓷器制作过程中,利用釉彩在瓷器表面进行绘画而成,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唐宋时期的汝窑青花瓷。

宋代时,陶瓷釉上彩山水画凭借其与传统绘画的融合创新,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一时期的作品以绘画技巧纯熟、色彩鲜艳丰富、层次感强烈等特点而闻名。

明清时期,经艺人和工匠们的发展和完善达到了巅峰,形成了一套包括胎釉调和、绘画技巧等在内的独特绘画技法。

通过这些传统技法,艺术家可以在陶瓷作品上绘制出栩栩如生的山水景观以及各种自然元素,为釉上彩陶瓷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首先,釉上彩技法独特,可以赋予陶瓷作品丰富的色彩。

传统陶瓷作品通常只有一种色调,而釉上彩可以让艺术家运用各种独特的陶瓷釉料与技法,绘制出多彩的图案。

无论是山川河流、花草树木还是各种动物,都可以在陶瓷作品上以绚丽多彩的色泽展现出来,风格独特的多彩绘画,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光泽和质感,更加生动有趣,在观赏上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其次,釉上彩陶瓷山水画寓意丰富,可以再现真实的自然景观。

山水画在中国绘画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国画中的皇冠。

而釉上彩技法能够将山水画的独特韵味再现于陶瓷作品之中。

艺术家以山水为题材,通过绘制山川河流、群山叠嶂、云雾缥缈等元素,再现自然山水的壮丽景色,传达丰富的意境与人生哲理,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种真实再现的效果,使釉上彩陶瓷山水画在观赏上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第三,釉上彩陶瓷山水画具有独特的装饰价值。

陶瓷鉴赏课程心得体会(2篇)

陶瓷鉴赏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一、课程概述陶瓷鉴赏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的课程。

通过学习陶瓷的历史、制作工艺、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深入了解陶瓷文化,提高审美情趣,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在本次课程中,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陶瓷鉴赏课程的心得体会。

二、陶瓷的历史与文化1. 陶瓷的起源与发展陶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瓷的国家之一,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陶瓷器。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陶瓷工艺不断成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

2. 陶瓷文化的内涵陶瓷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内涵。

陶瓷不仅是一种实用的生活用品,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审美追求。

在陶瓷鉴赏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其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三、陶瓷的工艺与制作1. 陶瓷工艺的分类陶瓷工艺主要包括陶器、瓷器、彩陶、青瓷、白瓷、青花瓷、釉瓷等。

每种工艺都有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和艺术风格。

2. 陶瓷制作过程陶瓷制作过程分为原料加工、成型、装饰、烧制等环节。

原料加工包括选取、粉碎、淘洗等;成型方法有拉坯、捏塑、注浆等;装饰手法有绘画、雕刻、贴花等;烧制方法有氧化烧、还原烧等。

四、陶瓷的鉴赏方法1. 观察外观鉴赏陶瓷首先要观察其外观,包括造型、釉色、纹饰等方面。

造型要符合审美原则,釉色要清新自然,纹饰要生动传神。

2. 闻气味陶瓷在烧制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气味,通过闻气味可以判断陶瓷的烧制程度和品质。

3. 摸手感陶瓷的手感要光滑细腻,无杂质、无气泡。

手感好的陶瓷更具收藏价值。

4. 查底足底足是陶瓷的重要部位,通过观察底足可以了解陶瓷的制作年代、产地等信息。

五、陶瓷鉴赏课程的心得体会1. 增长了知识通过学习陶瓷鉴赏课程,我对陶瓷的历史、文化、工艺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2. 拓宽了视野陶瓷鉴赏课程让我认识到,陶瓷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在当代艺术中观照当下陶瓷艺术创作

在当代艺术中观照当下陶瓷艺术创作
更多 的关注经济的发展状 况 , 业化发展 的步伐 飞速 加快 , 工
期望摆脱掉 “ 后腿 ” 拖 的传 统手工 艺 , 一味追 求 效率 与经济 价值 , 样发展下 的结果就是 , 这 在充裕的物质 面前 , 人们情感 的缺失 , 精神 E益失落 、 l 内心经常深 陷苦恼 、 张和空 虚 , 紧 心 灵 日愈无家可归 , 在长期 的一味追求高效率高 回报的经济压 力 下人们 的情感被弱化 、 压抑 和排斥 , 而丧 失 了诗 意和 高 从 品位 的审美灵性 。人类成 了追求效用和实惠 、 尚物质享 受 崇 的寂寞灵魂 。艺术批评家 皮道坚将 陶艺 的此种情 况与 中国 传统水 墨发展相提并论 , 他说 , 在中 国当代 艺术精 神 中, “ 就 物质媒 材的古老 、 艺术传统 的悠久博 大深厚 而言 , 陶艺语 言 与水 墨艺术语言具有相近 的性质和相 同的文化背景 , 都同 也 样面临在东 西文化 的碰撞 中如何更好地利用文化资源 、 因势 利导完成 自身现代嬗变 的问题 。 也就 是说传 统的东 方哲学 ” 思维对中国现代 陶瓷艺术 的嬗变还是 具有 一定 的地 位 。东 西方不同的哲学思想 以及地域特征所带来 的思想差异 , 在现
关键词 i 陶瓷艺术 ; 传统观念 ;5思潮 ; 8 创新 中 图分类号 :57 6 J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i0 8— 4 8 2 1 )3—0 1 0 10 85 (0 1 0 0 9— 2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 , 而继承则 是艺术发 展 的必 经之 路 ,

他们是源与流的关系 。现在流传下来许多 陶瓷艺术作 品中 ,
改变传统的审美习惯和创作观念 的要求也在不断提 高 , 尤其

创作观念的转变
自改革开放的以来 , 人们的思想观价值观也在不断的变

漫谈现代陶艺

漫谈现代陶艺

漫谈现代陶艺摘要:陶器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中国陶瓷精湛的制作技艺曾经影响了世界。

关键词:陶艺;情感表达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033-01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陶瓷艺术有着辉煌的历史,她使中国走向了世界,更使得世界认识了解了中国文化。

陶器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中国陶瓷精湛的制作技艺曾经影响了世界,从而冠以中国的英文名“china”亦即陶瓷,足以证明中国的陶瓷文化在世界上辉煌的影响力和地位。

陶瓷这种散发出沁人心肺,震撼着现代文明的火与土的结合物,无疑是人类在艺术史上留下的最早痕迹之一。

“陶艺”这一概念很“现代”,然而也很“传统”。

说它“现代”是因为陶艺发展到今天,已很自然地步入了现代艺术的行列,成为“观念”与“情感”的一种极有个性的表现形式而走向纯艺术。

说它“传统”,是因为它是一门从蛮荒蒙昧到“郁郁呼文哉”,伴随着人类生生息息数千年,有着辉煌成就的极古老的艺术。

“陶艺”就“现代”与“传统”,在概念上,多年以来一直都有众多不懈的探研者,力求将实际上纠缠得很紧的概念,理智地分开,且下一明确的定义。

以便泾渭分明,各行其道,最终分疏出“陶艺家”与“陶瓷匠”、“纯艺术”与“工艺品”。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论述艺术的美时有一句名言:“美就是生活——使人想起生活”。

十九世纪著名的法国雕刻家罗丹说:“艺术,也是趣味,艺术家一切的制作都是他们内心的反映,是人类灵魂的微笑,是渗入一切供人欣赏与使用的物品中的感情和思想的魔力”。

现代陶艺是伴随二十世纪现代艺术运动而产生的,中国现代陶艺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八十年代初,中国现代艺术掀起了一场新艺术形式的革新运动萌芽,陶瓷艺术领域也引发了一场革命,力图改革传统陶艺的固有模式,从根本上远离实用功能的障碍和创作形式的雷同,以往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逐步走向开放、自由,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创作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与鉴赏
这个学期我选修了孙兰老师的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与鉴赏,觉得学到
了很多新鲜不一样的东西。我是学电子的,平时与这个接触很少,但是
一直对陶瓷的鉴赏很感兴趣。在家的时候,我和姥姥最热衷的事情就是
星期四的晚上守在电视机前面看河南卫视的《华豫之门》。在电视上看
到了那么多价值连城的瓶瓶罐罐,这些瓶瓶罐罐的背后更是我国历史悠
久的文化。抱着对陶瓷的好奇与热情,这学期我选课时我果断把这门课
放在了第一志愿的位置。十二点放课的时候,当我抢到了这个课,真的
是心情十分激动。在以后的课上,我节节课都必前去听讲,学到了很多
和陶瓷相关的知识,也感受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创造力与智慧。

第一节课老师带我们了解了最初的陶器。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
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
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
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最早的彩陶
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龙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
陶是瓷的源,瓷是陶的流,源远流长的陶瓷,是古代华夏文明的起点。
陶土经500至600度的火焰烧成陶器,陶离土地近,陶罐一般为盛水器,
实用又纯朴。瓷土经1200至1300度的窑火烧成瓷,瓷瓶大多供赏花用,
漂亮飘逸。陶的属性更多地带有男性的阳刚之气,瓷的属性更多地带有
女性的阴柔之美。陶与瓷的结合,精与神的交融,便有了千古佳话,精
彩喜剧。陶器是用泥巴(粘土)成型晾干后,用火烧出来的,是泥与火
的结晶。我们的祖先对粘土的认识是由来已久的,早在原始社会的生活
中,祖先们是处处离不开粘土,他们发现被水浸湿后的粘土有粘性和可
塑性,晒干后变得坚硬起来。对于火的利用和认识历史也是非常远久的,
大约在205万年至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代,就开始用火了。先民们在
漫长的原始生活中,发现晒干的泥巴被火烧之后,变得更加结实、坚硬,
而且可以防水,于是陶器就随之而产生了。陶器的发明,它揭开了人类
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在以后的课程上,老师通过视频来给我们说明唐三彩的发源、制作
以及展示了一些比较出名的成品。唐代(公元618年至公元970年)被
认为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时期。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
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
彩”。唐三彩的诞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
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
力。唐三彩是一种多色彩的低温釉陶器,它是以细腻的白色黏土作胎料,
用含铅、铝的氧化物作熔剂,用含铜、铁、钴等元素的矿物质作着色剂,
其釉色呈黄、绿、蓝、白、紫、褐等多种色彩,但许多器物多以黄、绿、
白为主,甚至有的器物只具有上述色彩中的一种或两种,人们统称为“唐
三彩”。制作唐三彩,是先经过舂捣、淘洗等加工的白色粘土捏制成一
定形状,再修整、晾干后,放入窑内经1000℃烧制,待冷却后,上釉挂
彩,再入窑焙烧至900℃即可。三彩釉陶始于南北朝而盛于唐朝,它以
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因为常用三种基本色,
又在唐代形成特点,所以被后人称为“唐三彩”。唐三彩不仅在唐代国
内风行一时,而且畅销海外。还在印度、日本、朝鲜、伊朗、伊拉克、
埃及、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发现唐三彩。
接下来,老师又带我们了解了宋代的瓷器。宋代是我国瓷器空前发
展的时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局面,瓷窑遍及南北各地,名
窑迭出,品类繁多,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纷纷
兴起。举世闻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产品为世所珍。还有
耀州窑、湖田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磁州窑等产品也是风格独特,
各领风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好局面,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
峰。元代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统理窑务,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
元配方,烧制出大型瓷器,并成功地烧制出典型的元青花和釉里红及枢
府瓷等,尤其是元青花烧制成功,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宋、金时战乱后遗留下来的南北各地的主要瓷窑仍然继续生产其中龙泉
窑比宋时更加扩大,其中梅子青瓷是元代龙泉窑的上乘之作。明代从洪
武35年开始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200多年来烧制出许许多多的高、
精、尖产品,如永宣的青花和铜红釉、成化的斗彩、万历五彩等都是希
世珍品。御窑厂的存在也带动了民窑的进一步发展。景德镇的青花、白
瓷、彩瓷、单色釉等品种,繁花似锦,五彩缤纷,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青花,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也是中国陶瓷装饰中较早
发明的方法之一。其特点一是着色力强,发色鲜艳,呈色稳定;二是纹
饰永不退色;三是丰富多彩,明净素雅,有中国水墨画的艺术魅力;四
是不含铅、砷等有毒元素,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五是不但适合装饰餐、
茶具等日用瓷,而且也适合装饰花瓶、大缸等陈设瓷;六是其制作原料
含钴天然矿物蕴藏丰富。而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在2005年7月12日
伦敦佳士德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以
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
创下了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通过这个学期对陶瓷的了解与学习,我认识到了陶瓷在艺术梦境里
是庄严的,在在现实生活里陶瓷又是很平凡的。庄严与平凡是山峰又是
河流,可以是沧海又是桑田,是会互相演变的。陶瓷的历史悠久,源远
流长,文化蕴涵更是深厚。其实,我自己一直有个想法,想亲手制作一
个陶瓷,捏捏泥巴,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形状,再为它亲手涂上彩釉。
有机会的时候,我一定要亲手做一下,利用好这学期在选修课上学到的
知识。因为只有自己亲自实践过,动过手,用过脑,才能切切实实地感
受得到这其中的文化魅力和艺术气息。这也很好的应证了一句名言“用
手思考是人类素质教育的起点”。至此,我的陶艺课程就要结束了,在
这课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有关中国陶瓷艺术的知识,我想,课程虽然结束
了,但是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学习仅仅是一个开始……

——最后,谢谢老师本学期的授课,让我获益众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