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部编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每课复习知识点汇总

【小学科学】部编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每课
复习知识点汇总
小学科学部编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每课复知识点汇总
1. 《我和水的朋友》
- 水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 水的性质有流动性、透明性和可溶性
- 水可以照亮光线和传播声音
2. 《万物都有声音》
- 生活中有很多声音,如人的声音、动物的声音和物体的声音-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和固体
- 声音有高低音之分,如高音和低音
3. 《触摸和感觉》
- 触摸是通过皮肤感受外界物体的方式
- 触摸可以分辨物体的软硬、光滑粗糙等特征
- 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触摸的敏感程度不同
4. 《四季变化》
- 春、夏、秋、冬是一年中的四个季节
- 每个季节的天气、气温和植物生长状态不同
- 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动植物的生活也会有不同的变化
5. 《清洁环境保护地球》
- 保持环境整洁对人类健康和地球生态平衡很重要
- 垃圾应该分类投放,有害垃圾要专门处理
- 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行为有助于环境保护
6. 《食物的来源》
- 食物可以来自动物和植物
- 动物可以供应肉类和其他动物制品
- 植物能提供水果、蔬菜和谷物等食物
以上是小学科学部编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每课的复习知识点汇总。
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一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主要涉及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物质的组成、物质的运动、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的结构及其变化、物质的特性及其变化、物质的特殊性质及其变化等。
首先,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密度、硬度、比重、熔点、沸点、折射率等特征。
其次,物质的变化是指物质在经历一定的条件下,其形态、性质、组成等发生变化的过程。
比如,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生物变化等。
再次,物质的组成是指物质由哪些元素或物质组成,比如水由氢和氧元素组成,而空气则由氮、氧、氢、二氧化碳等元素组成。
此外,物质的运动是指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抛物线运动、圆周运动等。
物质的状态变化是指物质在经历一定的条件下,其形态、性质、组成等发生变化的过程,比如物质可以从固态变为液态,从液态变为气态,从气态变为固态等。
物质的结构及其变化是指物质的结构及其变化,比如物质的晶体结构及其变化、物质的分子结构及其变化等。
最后,物质的特性及其变化是指物质的特性及其变化,比如物质的溶解性及其变化、物质的折射率及其变化、物质的热导率及其变化等。
总之,一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主要涉及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物质的组成、物质的运动、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的结构
及其变化、物质的特性及其变化、物质的特殊性质及其变化等,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基础知识。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完整ppt课件

实验操作规范
实验器材使用
教授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清晰
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规范、安全。
实验记录完整
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及数据。
数据记录和分析技巧
数据记录准确
教授学生如何准确记录实验数据,避免主观臆断和误差。
数据分析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图表、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 花结果等,通过图片展示 生长阶段。
植物繁殖方式
介绍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两种方式,举例说明。
动物习性及分类
动物习性
食性、栖息环境、繁殖方式等, 比较不同动物的习性特点。
动物分类
简要介绍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 不同动物类群的特点和代表物种。
动物保护意识
强调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重 要性,呼吁学生们树立保护意识。
动物迁徙
一些动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以适应气候和食物供应的 变化。
天气现象
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天气现象,如春季多风、夏季多雨、秋季凉爽 、冬季寒冷。
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
观察天空
注意天空的颜色、云层 的形状和高度等变化。
测量气温
使用温度计测量室内外 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记录降水
注意降水的类型(雨、 雪等)、强度和持续时
天气与气候
通过学习天气和气候的相关知识,了 解天气和气候的变化规律和对人类生 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应 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动物的特征与习性
通过观察不同动物的特征和习性,了 解动物的分类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 的分类思维和探究能力。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 质,包括物质的形态、颜色、气味等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实 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知识点:1.我们知道的植物:(1)说出常见的几种植物。
(2)为什么塑料花不是植物?2.观察一棵植物:要用各种感官去观察,用眼看,眼手摸,用耳听,用鼻闻。
3.观察叶:叶可以分为叶柄,叶片,叶片里有叶脉。
一般有叶芽,嫩叶,老叶,枯叶。
4.这是谁的叶?(能根据树叶特征,认出几种常见的树叶,如枫叶、柳树叶、松树叶)5.植物是“活”的吗:(1)哪些方面可以说明植物是“活”的?(2)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6.校园里的植物,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描述一下并把它画下来。
第一单元练习题一、填空1、植物一般有根、( 茎) 、( 叶) 。
2、观察一棵植物可以用多种方法,如:看、( 摸) 、( 闻) 、( 听) 等。
3、植物的生长需要( 阳光)、( 水分) 、( 空气)等。
4、一片叶子可以分为(叶柄)和( 叶片)两部分,叶脉长在( 叶片) 上。
5、校园里的植物有( ) 、( ) 、( ) 等。
二、判断1、塑料花也是植物。
(×)2、植物都能开花、结果。
(×)3、一般植物都有根、茎、叶。
(√)4、植物生长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
(√)5、水生植物不需要土壤和空气。
(×)6、植物都有生命,都会死亡。
(√)三、简答1、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观察一棵植物?(答:用眼看,眼手摸,用耳听,用鼻闻。
)2、植物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作用?(答:①植物可以绿化环境,给人类提供氧气。
②一些植物是我们的食物。
③一些生活用品和一些药材都来源植物。
)第二单元知识点:1.在观察中比较:(1)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比较恐龙的大小?(2)我们应该怎样描述比较结果?(3)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的标准是不同的。
2.起点和终点:(1)在纸蛙跳远比赛中,你是怎样比较远近的?(2)怎样才能让比赛公平?(3)谁的纸蛙跳的远,你是怎么知道的?3.用手来测量:(1)如果没有纸带,尺子等测量工具时,我们可以用身体进行测量。
[课本知识]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最全的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推荐收藏)
![[课本知识]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最全的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推荐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580b62f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a.png)
[课本知识]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最全的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推荐收藏)第一单元植物一. 植物是活的植物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物体是生物。
与塑料花相比,植物有哪些特点?哪些特点能够说明植物是活的?不同的环境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比如,荷花生长在水里,兰花喜欢室内背阴处,青苔喜欢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向日葵喜欢阳光充足的地方。
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种子成熟,枯萎,死亡。
二.观察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观察植物的顺序:从整体到局部。
观察植物的方法:用眼睛看一看、用鼻子闻一闻、用手摸一摸;不能使用的方法:用嘴巴尝一尝。
观察的时候要注意:爱惜植物,不能伤害植物,如拔出根来观察、摘下叶片观察,都是不对的。
植物的身体:根、茎、叶。
根一般生长在土里,可以吸收水和土壤中的营养,还可以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
茎是连接叶和根的部分,起到支撑植物身体、运输水分和营养的作用。
有直立茎(菊花),也有攀爬茎(爬山虎)、匍匐茎(地瓜)和缠绕茎(牵牛花)。
可以采用画图的方式将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画一棵植物的步骤:先画土,再画茎,然后画根,最后画叶。
三. 叶叶是有生命的,由叶柄和叶片构成,叶片上有叶脉。
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分别使用眼睛看、手摸和鼻子闻的方法来观察叶的大小、形状、颜色、厚薄、气味等。
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一些相同的特征,比如形状:荷叶像伞一样,银杏叶像扇子,松叶像针,绿萝和牵牛的叶子像爱心,枫叶是掌形的。
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大小和颜色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同一种植物的叶,可能具有不同的大小和颜色。
我们可以画图把观察的叶记录下来,画叶的步骤包括:先画叶片的形状,再画叶柄,最后画上叶脉。
四. 植物对人类很重要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有的植物还可以吃(米饭,蔬菜和水果等),有的植物可以制造生活用品(草帽,筷子,篮子等),有的植物可以用来建造房屋。
第一单元植物一、我们知道的植物1.植物分布范围很广,有的生长在陆地上,有的生长在水里。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2024秋)

一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周围约植物1.我们知道的植物植物的多样性: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植物,比如向日、玉米、芦苇、菊花、竹子、柳树等。
植物的特征: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有的高,有的矮,有的有坚硬的树干,有的没有树干,有的开花了,有的没开花。
区分植物与非植物:塑料花不是植物,因为和真的植物相比,它的组成结构不同,气味不同,手感不同,而且它长期保持一种形态,不会生长,不会繁殖,不会死亡,没有生命。
2.观蔡植物观察方法:通过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等方法观察物。
描述植物:可以根据植物的颜色、大小、形状、软硬、气味等方面描述植物,植物的结构: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个体差异:同一种植物的高度、茎的数星、叶子的数量也会有少许差别。
3.植物长在哪里生长地点:植物长在水里(池、小河、湖泊)、土里(山上、田里、花盆)。
生长条件:植物生长需要光照、水分、温度、土壤、空气、养分等,土壤为植物提供生长空间、氧气、水、养分等。
4.给植物画张“像”绘画要求:先观察植物的特点,再给植物画张“像”,写出它的名称,画出它长在哪里、它的样子和特点。
记录方式: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植物的特征和生长环境,要实事求是,一边看一边画,从整体到局部,尽量画得真实。
5.植物的变化生长过程中的变化: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变大、长出叶片、开花结果等。
养护要点:照两植物时要轻浇水、晒太阳、多通风、有耐心、多观察、记录。
6.校园里的植物观察注意事项:观察校园里的植物时要小心、不拔起、不采摘、不伤害。
常见植物举例:常见的蔬菜有白菜、萝卜、土豆、香菇、大蒜、南瓜、茄子、豌豆等;常见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梨、西瓜、草莓、桃了、橘了、葡萄等。
第二单元我们自己1.我们的身体身体组成部分:我们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等部组成。
认识身体器官: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巴、手等都是身体的器官,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2.发现生长身体的生长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身体会不断生长,比如身高变高、体重增加、衣服尺码变大等。
2020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一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2020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一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先要选择。
能够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如尺子、天平等进行测量。
了解温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
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能够解决简单的加减问题。
了解加法和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梳理本单元知识,让学生形成系统认知,完成有关题。
一、复每一课主要知识1比较和测量1)什么是比较?为什么需要比较?2)什么是测量?为什么需要测量?3)测量的要素有哪些?测量单位的选择有什么要求?2测量长度和重量1)什么是长度?怎样测量长度?2)什么是重量?怎样测量重量?3)什么是体积?怎样测量体积?3温度和时间的测量1)什么是温度?怎样测量温度?2)什么是时间?怎样测量时间?4加法和减法1)什么是加法?怎样进行加法运算?2)什么是减法?怎样进行减法运算?二、完成题参考答案:填空1、比较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进行,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不同2、测量是用标准单位来度量物体的,它是为了得到物体的。
2.大小3、测量的要素有起点、终点和。
3.单位4、长度的单位有、分米、厘米。
4.米、千米、毫米5、重量的单位有、千克、克、毫克。
5.吨、斤6、时间的单位有、分、秒。
6.小时、分钟7、加法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放在一起,求它们的。
7.和8、减法是指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求它们的。
8.差判断1、比较的目的是找出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2、测量的要素有起点、终点和测量单位。
2.√3、长度的单位有米、千米、吨。
3.×4、重量的单位有千克、克、毫克。
4.√5、时间的单位有小时、分钟、秒。
5.√6、加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放在一起,求它们的和。
6.√7、减法是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求它们的差。
7.√简答1、测量的要素有哪些?测量单位的选择有什么要求?2、什么是加法?怎样进行加法运算?三.总结。
比较和测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们可以使我们更准确地了解事物。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一、植物(一)我们知道的植物1、我们周围有很多植物,花草树木都是植物。
2、植物是有生命的,它们会生长、会变化。
(二)观察一棵植物1、可以用眼睛看植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用鼻子闻植物的气味;用手摸植物的软硬、光滑程度等。
2、一棵植物通常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
(三)观察叶1、叶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如圆形、椭圆形、心形等。
2、叶的颜色也有不同,有绿色、黄色、红色等。
3、叶是有生命的,它会从小小的芽慢慢长大,然后变老、变黄,最后掉落。
(四)这是谁的叶1、不同植物的叶,形状、大小、颜色等都不一样。
2、通过观察叶的形状、边缘、叶脉等特征,可以分辨出是哪种植物的叶。
(五)植物是“活”的吗1、植物会生长,会长高、长大。
2、植物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才能生长。
3、植物会开花结果,繁殖后代,这些都说明植物是“活”的。
二、比较与测量(一)在观察中比较1、观察物体的大小、高矮、长短等特征,可以进行比较。
2、比较的时候要有相同的起点和终点。
(二)起点和终点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确定起点和终点。
2、可以用小方块、回形针等作为测量工具。
(三)用手来测量1、可以用手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2、但是用手测量不够准确,因为每个人的手大小不一样。
(四)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1、选择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测量结果更容易比较。
2、测量的物体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测量的物体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多。
(五)用相同的物体测量1、用相同的物体测量,结果更准确。
2、测量时要一个紧挨着一个摆放。
三、我们周围的物体(一)观察物体1、可以通过看、闻、摸等方法观察物体的颜色、形状、气味、软硬等特征。
2、常见的物体有固体、液体和气体。
(二)谁轻谁重1、比较物体的轻重,可以用手掂一掂,也可以用天平来称一称。
2、体积大的物体不一定重,体积小的物体不一定轻。
(三)认识物体的形状1、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分析、反思测量过程的意识。发展对测量的认同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一、梳理每一课主要知识
1在观察中比较
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比较恐龙的大小的?
我们应该怎样描述比较结果的?
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的标准是不同的。
2起点和终点
在纸蛙跳远比赛中,你是怎样比较远近的?
8、用物体当测量工具比“拃”要准确些。
9、为了公平比较与准确测量,我们必须给每一次比较与测量确定起点和终点。
10、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
11、测量长度只能用尺子。
12、使用相同物体测量和多次测量可以减少误差。
简答
1、你见过哪些测量工具?如何使用?
2、说说你是如何做测量纸带的?
三.总结。
教材
第一单元复习
教
学
目
标
知道植物都有根茎叶都是有生命的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
能用各种感官观察植物,能用语言、画图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
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对植物产生研究兴趣。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梳理本单元知识,让学生形成系统认知,完成有关习题。
一、梳理每一课主要知识
1我们知道的植物
(1)请说出常见的几种植物。
3.这是因为老师的手比我们的大,他的每拃也比我们长。就是说长度单位的长度值不相同造成的
科学
(2)为什么塑料花不是植物?
(3)狗尾草能长在水里吗?
2观察一棵植物
怎样观察一棵植物?
要用各种感官去观察,用眼看,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用口尝。
出示一盆菊花,观察后描述。
画一棵植物,要画出根茎叶。
3观察叶
出示各种叶的图片,说出是什么树叶?书本11页
叶可分为叶柄,叶片,叶片里有叶脉。
不同树叶有什么共同特点。
怎样才能让比赛公平?
谁的纸蛙跳的远,你是怎么知道的?
3用手来测量
如果没有纸带,尺子等测量工具时,我们可以用身体进行测量。
你是怎样用“拃”来测量物体长度的,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一拃的指尖与下一拃的指尖必须紧紧相连,在一拃与一拃相连处要画线作为记号。
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哪些物体可以作为测量工具来测量长度?
同一棵植物的叶,都一样吗?
一般有叶芽,嫩叶,老叶,枯叶。
4、这是谁的叶?
出5植物是“活”的吗
哪些方面可以说明植物是“活”的?
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
6、校园里的植物
校园里的植物,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描述一下并把它画下来。
二、完成习题
填空
1、植物一般都有根、。
我们的生活需要比较和测量,比较和测量需要测量工具,我们要学会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要与人合作,互相比较,互相学习。
1.比较高矮、比较长短、比较大小
2.起点、终点
3.大拇指、中指
4.卷尺、直尺、软尺、卡尺
5.毫米
7.√
8.√
9.√
10.√
11.×
12.√
1.直尺,卷尺,皮尺,测量长度
2.每段纸带首尾要相连;粘接时,纸带要直;用数字做标记;
2、观察一棵植物可以用多种方法如看、
等。
3、植物的生长都需要等。
4、一片叶可分为和两部分,叶脉长在上。
5、校园里的植物有等。
判断
1、塑料花也是植物。
2、植物都能开花、结果。
3、一般植物都有根、茎、叶。
4、植物生长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
5、水生植物不需要土壤和空气。
6、植物都有生命,都会死亡。
简答
1、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观察一棵植物?
说说尺子和测量纸带相同点和不同点。
统一使用尺子做测量长度的工具有什么好处?
二、完成习题
填空
1、比较几只恐龙可以从等几方面比较。
2、想比较谁的纸蛙跳的远,要先确定点和点。
3、一拃通常指指尖和指尖之间的距离。
4、常用的尺子种类有等。
5、卷尺的最小刻度通常是1。
判断
7、用“拃”测量同一物体长度,不同人测量的结果各不相同。
橡皮,回形针,小棒,吸管等。
用物体测量与用“拃”测量,哪个更准确?
5用相同的物体测量
如何将十个小立方体连在一起?
连在一起后测量长度有什么好处?
如果大家不方便一起测量讲台,可用什么来代替讲台?
大家都用相同的工具测量有什么好处?
6、做一个测量纸带
你是如何制作纸带的?
用纸带测量长度有什么好处?
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2.①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给人类提供氧气.
②植物对于生物圈中的干湿度调节很关键.
③植物自身是很多动物(包括人类)的食物.
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教材
第二单元复习
教
学
目
标
知道比较需要公平,测量能使比较结果更准确。测量的要素是确定起点和终点,测量单位首尾相连。尺子是世界通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2、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三.总结。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我们对植物要多观察,多研究。了解它们的特点,了解它们需要什么。关心它们,爱护它们。
参考答案:
1.茎、叶
2.摸、听、闻、尝
3.阳光、水分、空气
4.叶柄、叶片;叶片
5.梧桐树、桂花树、松树、小草
1.×
2.×
3.√
4.√
5.×
6.√
1.用眼看,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用口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