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资料】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

《科学》总复习资料五年级上册1、种子发芽需要的必须条件:一定的水、适宜的温度、空气。

2、食物链中,生产者一般指________,消费者一般指________。

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肉食动物终止。

3、生态系统指自然界中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

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4、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际公园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5、影子的大小和物体与________之间的距离有关。

距离越近,影子越大;距离越远,影子越小。

而影子的形状则与________的角度有关。

6、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倍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也叫反光,它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7、科学家利用光反射的远离精确测出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 384430 千米。

8、利用反射原理:汽车反光镜、医用额镜、潜望镜、________、________等。

9、在野外可以利用________聚光生火。

10、吸热与物体表面的颜色深浅有关。

颜色越深,吸热能力越______。

吸热还与光线对物体照射的角度有关。

11、太阳透过________可以扩展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颜色。

12、地球内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13、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是会产生一种与喷出方向相反的力,叫________。

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漆大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14、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施加____,要使物体运动地更快,必须对物体施加更大的____。

15、弹簧测力计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

五年级下册1、浮力的方向始终是________,重力的方向始终是________。

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_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是古希腊物理学家________发现的。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科版(小升初)总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科版(小升初)总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使用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3.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

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新教科版2021-2022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整理

新教科版2021-2022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整理

新教科版2021-2022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整理1.光是我们观察周围世界的重要工具,因为没有光我们无法看到任何事物。

2.光源是能够自身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如太阳、灯泡、萤火虫和发光鱼等。

3.有些物体不能自身发光,但可以反射其他物体的光,如月亮、汽车后视镜和鲜花等。

4.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它的光线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观察。

5.恒星是能够自身发光的行星,而行星只能反射太阳光,不能自身发光。

6.夜视仪可以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在黑暗环境中看到物体。

7.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这可以通过手电筒和激光笔的光束、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和影子等现象来证明。

8.光传播的速度非常快,每秒约30万千米。

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需要约8分钟。

9.光照射玻璃、纸和书等物体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

1.透明物体能够让光穿过并看清前方物体的细节,例如玻璃;半透明物体能让光穿过但无法看清前方物体的细节,例如纸;不透明物体则不能让光穿过,例如书。

2.在水槽中点燃线香,用激光笔照射可以看到光沿直线传播,但烟气会阻挡部分光并反射到眼睛,烟气越多则反射的光越多,光束越清晰。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激光笔直接照射眼睛。

3.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或部分穿过进行传播,但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例如太阳明。

4.日食发生在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月食发生在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

5.光在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传播路线不变,但斜射入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棱镜是透明材料制成的,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让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产生一条彩色光带,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4.太阳光实际上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因此被称为复色光。

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也同样具有不同的混合颜色。

5.当白光通过棱镜时,不同颜色的光会因为折射程度不同而分离出来,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谱。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天气》●天气: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及气候不同。

通常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天气日历: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降水情况、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根据天气日历,可以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温度及气温:①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②温度计的使用: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及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③一般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④计算: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之和÷2;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⑤气温随时都在变化着,整理、分析气温记录,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可以帮助我们寻找气温变化的规律。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在35℃的气温下,人体感到炎热难耐;在0℃的气温下,人体感到寒冷。

※设置百叶箱要注意:第一,百叶箱不能设在水泥地上,最好设在草坪上;第二,要保持百叶箱通风;第三,要朝北方开;第四,离地面要有1.5米左右的距离。

●风向及风速:①风是一种重要的天气现象,风有风向、风力两个特征,通过事物的变化我们可以感知和观测风的方向和力量。

②(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③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进行计算。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期末教学目标及重点复习资料(教科版)

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期末教学目标及重点复习资料(教科版)

教科版科学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重点复习资料第1课,学生通过在地球家园图上添加物体,初步认识地球家园上存在各种自然资源,地球家园周围还存在着日月星辰等,地球家园中各种自然资源之间都有联系。

第2课,学生走出教室,亲自观察一块土壤,记录生活在那里的动物和植物,统计和描述生活在土壤上的动物和植物,通过讨论发现多种依靠土壤生长和生活的植物和动物,从而了解土壤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

第3课,学生通过观察太阳的东升西落,体验清早、中午和傍晚的冷热感觉。

学生在清早、中午和傍晚,面对太阳来判断方向等活动,认识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规律、怎样利用太阳辨别方向以及太阳发出的光和热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第4课,学生通过观察月相图片并描述月相,实际连续观察和记录月相,描述月相的变化,认识到不同夜晚的月相有可能不同,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

第5课,学生通过说说自己知道的天气、如何区分不同的天气、说说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家园的天气变化会对地球家园中的“居民”产生影响。

第6课,围绕“不同的季节,我们的地球家园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四季变化的资料,说说自己熟悉的动植物在四季发生的变化以及人们在四季的衣着变化,也可以拼贴一张四季变化图。

不同地区的四季的典型特征并不一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所在地区的特点,引导学生感知不同的季节有什么不同,季节的变化对动植物和人有哪些影响。

第7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系列亲近大自然的活动,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和寻找动植物与我们的联系,开展爱护小动物的行动,如给小鸟建一个家、做个“小鸟餐厅”、还小动物一个安静的家等,通过交流分享,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的生活与动植物的联系。

1.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2.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3.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的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4.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植物是“活”的吗-1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植物是“活”的吗-1教学设计
你把他们的观点都记录下来了吗?你认可他们分别提供的证据吗?请整理你的记录。
我们来看看同学们已经整理好的记录,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刚刚发言的7位同学中,有四位同学认为植物是活的,记录的同学认可他们四位的理由,在他们的观点后面画了笑脸,有三位同学认为植物不是活的,记录的同学不认可他们三位的理由,在他们的观点后面画了哭脸。
请拿出爸爸妈妈课前给你准备好的表格和笔,我们先来一起看看这个表格。表格的第一列数字表示发言同学的顺序;表格的第二列认为植物是活的;表格的第三列认为植物不是活的。
该怎样使用这个表格呢?当你听完第一个人发言后,首先记录他的观点,如果他认为植物是活的,你就在第一位发言同学后面表示“活的”那列表格里面画√;如果他认为植物不是活的,你就在第一位发言同学后面表示“不是活的”那列表格里面画√;然后听听他的理由,如果你认可他的理由,就在√后面画个笑脸,如果你不认可他的理由,就在√后面画个哭脸。
针对“植物是活的吗”这一问题,第2个发言的同学和第3个发言的同学他们的观点一样吗?
第2发言的同学,她的观点是:她认为植物不是活的;第3发言的同学,她的观点是:她认为植物是活的;他们的观点完全不同,你记录下来了吗?
第2发言的同学,她认为植物不是活的,那么我们在记录的时候就应该在编号2的后边认为植物不是活的这个表格内打√。
植物是不是活的,我想大家都知道,植物像我们人类一样要从小长到大,要喝水、要晒太阳,也会死亡,所以植物是活的,请你在生活中认真观察,看看还有哪些证据能证明植物是活的。
请同学们做好下一课的材料准备,我们仍然需要笔和纸,还需要课前准备一些擀成薄片的超轻黏土,用保鲜袋封好备用。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你同意第一个同学的理由吗?如果你同意,就在√后面画个笑脸,如果你不同意她的理由,就在√后面画个哭脸。

[全]教科版一年级科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汇总

[全]教科版一年级科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汇总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汇总第一单元植物一. 植物是活的植物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物体是生物。

与塑料花相比,植物有哪些特点?哪些特点能够说明植物是活的?不同的环境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比如,荷花生长在水里,兰花喜欢室内背阴处,青苔喜欢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向日葵喜欢阳光充足的地方。

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种子成熟,枯萎,死亡。

二.观察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观察植物的顺序:从整体到局部。

观察植物的方法:用眼睛看一看、用鼻子闻一闻、用手摸一摸;不能使用的方法:用嘴巴尝一尝。

观察的时候要注意:爱惜植物,不能伤害植物,如拔出根来观察、摘下叶片观察,都是不对的。

植物的身体:根、茎、叶。

根一般生长在土里,可以吸收水和土壤中的营养,还可以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

茎是连接叶和根的部分,起到支撑植物身体、运输水分和营养的作用。

有直立茎(菊花),也有攀爬茎(爬山虎)、匍匐茎(地瓜)和缠绕茎(牵牛花)。

可以采用画图的方式将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画一棵植物的步骤:先画土,再画茎,然后画根,最后画叶。

三. 叶叶是有生命的,由叶柄和叶片构成,叶片上有叶脉。

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分别使用眼睛看、手摸和鼻子闻的方法来观察叶的大小、形状、颜色、厚薄、气味等。

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一些相同的特征,比如形状:荷叶像伞一样,银杏叶像扇子,松叶像针,绿萝和牵牛的叶子像爱心,枫叶是掌形的。

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大小和颜色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同一种植物的叶,可能具有不同的大小和颜色。

我们可以画图把观察的叶记录下来,画叶的步骤包括:先画叶片的形状,再画叶柄,最后画上叶脉。

四. 植物对人类很重要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有的植物还可以吃(米饭,蔬菜和水果等),有的植物可以制造生活用品(草帽,筷子,篮子等),有的植物可以用来建造房屋。

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观察物体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知识点复习资料(素材)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知识点复习资料(素材)

一y ī年ni án 级j í上sh àng 册c è科k ē学xu é复f ù习x í资z ī料li ào1.我w ǒ们men 知zh ī道d ào 的de植zh í物w ù共g òng 同t óng 点di ǎn:有y ǒu叶y è,长ch áng 在z ài地d ì上sh àng,会hu ì生sh ēng 长zh ǎng,会hu ì长zh ǎng 大d à,会hu ì开k āi 花hu ā。

蝴h ú蝶di é,兔t ù子zi 等d ěng 动d òng 物w ù不b ú是sh ì植zh í物w ù,塑s ù料li ào 花hu ā不b ú是sh ì植zh í物w ù。

2.我w ǒ们men 观gu ān 察ch á植zh í物w ù的de 方f āng 法f ǎ:用y òng 眼y ǎn 睛j īng 看k àn,颜y án色s è,大d à小xi ǎo,形x íng 状zhu àng用y òng 手sh ǒu 摸m ō厚h òu 薄b ó,软ru ǎn 硬y ìng用y òng 鼻b í子zi闻w én 味w èi 道d ào观gu ān 察ch á顺sh ùn 序x ù:从c óng 整zh ěng 体t ǐ到d ào 局j ú部b ù3.一y ī棵k ē植zh í物w ù由y óu 三s ān 个g è部b ù分fen 组z ǔ成ch éng :根g ēn、茎j īng、叶y è我w ǒ们men 吃ch ī的de 萝lu ó卜bo 属sh ǔ于y ú“根g ēn”叶茎 根4.叶y è片pi àn 是sh ì多du ō种zh ǒng 多du ō样y àng 的de ,每m ěi 片pi àn 叶y è子zi 都d ōu 不b ù相xi āng 同t óng,但d àn 是sh ì有y ǒu 相xi āng 同t óng的de 结ji é构g òu:叶y è片pi àn 和h é叶y è柄b ǐng,在z ài 叶y è片pi àn 中zh ōng 有y ǒu 叶y è脉m à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为什么塑料花不是植物?
(3)狗尾草能长在水里吗?
2观察一棵植物
怎样观察一棵植物?
要用各种感官去观察,用眼看,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用口尝。
出示一盆菊花,观察后描述。
画一棵植物,要画出根茎叶。
3观察叶
出示各种叶的图片,说出是什么树叶?书本11页
叶可分为叶柄,叶片,叶片里有叶脉。
不同树叶有什么共同特点。
能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工具进行长度测量。能根据高度和长度给物体排序。
有分析、反思测量过程的意识。发展对测量的认同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一、梳理每一课主要知识
1在观察中比较
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比较恐龙的大小的?
我们应该怎样描述比较结果的?
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的标准是不同的。
2起点和终点
在纸蛙跳远比赛中,你是怎样比较远近的?
同一棵植物的叶,都一样吗?
一般有叶芽,嫩叶,老叶,枯叶。
4、这是谁的叶?
出示各种树叶实物并指认。
画出你熟悉的一种树叶。
5植物是“活”的吗
哪些方面可以说明植物是“活”的?
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
6、校园里的植物
校园里的植物,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描述一下并把它画下来。
二、完成习题
填空
1、植物一般都有根、。
橡皮,回形针,小棒,吸管等。
用物体测量与用“拃”测量,哪个更准确?
5用相同的物体测量
如何将十个小立方体连在一起?
连在一起后测量长度有什么好处?
如果大家不方便一起测量讲台,可用什么来代替讲台?
大家都用相同的工具测量有什么好处?
6、做一个测量纸带
你是如何制作纸带的?
用纸带测量长度有什么好处?
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怎样才能让比赛公平?
谁的纸蛙跳的远,你是怎么知道的?
3用手来测量
如果没有纸带,尺子等测量工具时,我们可以用身体进行测量。
你是怎样用“拃”来测量物体长度的,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一拃的指尖与下一拃的指尖必须紧紧相连,在一拃与一拃相连处要画线作为记号。
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哪些物体可以作为测量工具来测量长度?
3.这是因为老师的手比我们的大,他的每拃也比我们长。就是说长度单位的长度值不相同造成的
科学
教材
第一单元复习




知道植物都有根茎叶都是有生命的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
能用各种感官观察植物,能用语言、画图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
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对植物产生研究兴趣。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梳理本单元知识,让学生形成系统认知,完成有关习题。
一、梳理每一课主要知识
1我们知道的植物
(1)请说出常见的几种植物。
我们的生活需要比较和测量,比较和测量需要测量工具,我们要学会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要与人合作,互相比较,互相学习。
1.比较高矮、比较长短、比较大小
2.起点、终点
3.大拇指、中指
4.卷尺、直尺、软尺、卡尺
5.毫米
7.√
8.√
9.√
10.√
11.×
12.√
1.直尺,卷尺,皮尺,测量长度
2.每段纸带首尾要相连;粘接时,纸带要直;用数字做标记;
2、观察一棵植物可以用多种方法如看、
等。
3、植物的生长都需要等。
4、一片叶可分为和两部分,叶脉长在上。
5、校园里的植物有等。
判断
1、塑料花也是植物。
2、植物都能开花、结果。
3、一般植物都有根、茎、叶。
4、植物生长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
5、水生植物不需要土壤和空气。
6、植物都有生命,都会死亡。
简答
1、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观察一棵植物?
2、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三.总结。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我们对植物要多观察,多研究。了解它们的特答案:
1.茎、叶
2.摸、听、闻、尝
3.阳光、水分、空气
4.叶柄、叶片;叶片
5.梧桐树、桂花树、松树、小草
1.×
2.×
3.√
4.√
5.×
6.√
1.用眼看,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用口尝。
8、用物体当测量工具比“拃”要准确些。
9、为了公平比较与准确测量,我们必须给每一次比较与测量确定起点和终点。
10、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
11、测量长度只能用尺子。
12、使用相同物体测量和多次测量可以减少误差。
简答
1、你见过哪些测量工具?如何使用?
2、说说你是如何做测量纸带的?
三.总结。
2.①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给人类提供氧气.
②植物对于生物圈中的干湿度调节很关键.
③植物自身是很多动物(包括人类)的食物.
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教材
第二单元复习




知道比较需要公平,测量能使比较结果更准确。测量的要素是确定起点和终点,测量单位首尾相连。尺子是世界通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说说尺子和测量纸带相同点和不同点。
统一使用尺子做测量长度的工具有什么好处?
二、完成习题
填空
1、比较几只恐龙可以从等几方面比较。
2、想比较谁的纸蛙跳的远,要先确定点和点。
3、一拃通常指指尖和指尖之间的距离。
4、常用的尺子种类有等。
5、卷尺的最小刻度通常是1。
判断
7、用“拃”测量同一物体长度,不同人测量的结果各不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