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的历程 历史的足迹共42页文档

合集下载

第一课历史的足迹2、百年沧桑

第一课历史的足迹2、百年沧桑

课堂预习
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以及 国家的落后, 也由于外国列强的侵略 ,中国一步步沦 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经历了百 年的沧桑。第一次鸦片战争 的失败,标志着中 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历史
康熙时期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即清圣祖玄烨)将
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并 亲题园额“圆明园”。 雍正时期
C、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D、第一次鸦片战争
3、CCTV《开心辞典》栏目于2009年7月制作
推出大型国学知识竞赛电视活动:开心学国学。
随着节目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国人重视对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大型国学知识竞赛电视
活动的举办有利于
(C)
①促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②促使人们关注和学习国学的精粹,营造良好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圆明 园南面增建宫殿衙署,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百余亩扩大到三 千余亩。此后,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 是他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 乾隆时期
乾隆帝(即清高宗弘历)继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 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 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这三座园林, 均属于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
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广为传唱。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A )
A、既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B、既要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又要使世界文化进入中国
C、既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又要直面外来文化
D、既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剔除传统文化的糟粕
6、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 史》中写道:中国人“在许多重要方面,有一些科学 技术发明,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 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 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与13世纪之间保持一 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1)中国人取得的让“西方望尘莫及”并对人类世界 步入近代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 (2)你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交通发达等有助于 科学的发展;科学家的勇于探索和科研精神推动了古 代科技的发达。

教科版九年级第一课历史的足迹共44张PPT

教科版九年级第一课历史的足迹共44张PPT
世界各国曾经纷纷派遣使者、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国 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等。
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他的继 承性和发展性使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古代在天 文、历法、数学、军事等方面都居 世 界领先水平,西方曾经把中国 称为“东方雄 狮”。中国的科技文化( )
• ①西方国家从古至今没有自己的科技文化
结论: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古代来华主要外国人
秦汉时期:
我国最早的外国和尚——天竺高僧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位译师——安息国太子安
世高
三国两晋南北朝:
涅粲学派的创始人——天竺僧人昙无谶 中国禅宗始祖——香至国王子菩提达摩 摄论师的始祖——优
禅尼国圣僧真谛
唐朝时期:
最早的景教传教士——叙利亚人阿罗本空怀复国梦——萨珊国王子卑路斯与泥涅师师中日交流的先
西安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 军事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 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8年,前法国总 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 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 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从此秦俑 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之一”目前已挖掘 出3个俑坑。
历史回眸
古埃及的金字塔
古印度的泰姬陵
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中国的万里长城
四大文明古国”指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古巴比 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但遗憾的是, 除中国之外,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的文化已在 地球上消失了,只留下一些历史痕迹。源远 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 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从未中断 的根本原因是形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传说中,上苍因仓颉造字而感动, 为其降下一场谷子雨,这便是 “谷雨”的由来。千百年来, “清明祭黄帝,谷雨谒仓颉“成 为一种风俗。 史籍有记载,文字

新中国60年的光辉历程和成功经验.(精品文档)_共6页

新中国60年的光辉历程和成功经验.(精品文档)_共6页

新中国60年的光辉历程和成功经验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中华民族走过了60 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

60年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开辟了一条实现民族腾飞振兴、国家兴旺昌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0年来伟大成就的取得决非偶然,成功经验十分宝贵。

一、新中国60年的光辉历程“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又领导人民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要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最终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回顾60年的光辉历程,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行了伟大的历史变革。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新中国诞生后,迅即在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民主改革和新民主主义建设,不仅迅速恢复了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而且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伟大斗争中锻炼了新国家、新政府高度的动员组织能力,社会风尚和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和走向社会主义准备了最基本的条件。

1952年9月以后,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求在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同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到1956年,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提前完成。

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这样,中国人民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了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制度变革。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第一次伟大革命。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生产力,使全国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的生活,为我国今后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用毛泽东的话来说,为国家的富强“创造了社会条件”。

发展的足迹 光辉的历程

发展的足迹 光辉的历程

发展的足迹光辉的历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部充满着光辉历程的史书。

从最原始的石器时代到现代工业化社会,人类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发展。

这个过程中,人类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足迹,这些足迹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在远古时代,人类生活在野兽肆虐、食物匮乏的环境中。

为了生存,人类开始学会利用简单的工具和火种。

这是人类的第一次巨大发展,也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第一个光辉足迹。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逐渐进入了农耕时代。

农耕文明的出现,为人类社会带来了食物和物质的丰裕,人类开始固定居住,发展出城市和国家。

这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发展,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的继续。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蒸汽机、电力等先进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革命,也为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发展,也是人类社会最为显著的光辉历程。

在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人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也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程,但每一次发展都是人类智慧和勇气的结晶。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不断开辟出发展的新途径,才能不断书写出光辉的历程。

愿我们共同努力,书写出更加辉煌的未来,让人类社会的光辉足迹延续下去。

【发展的足迹, 就是光辉的历程】。

第二篇示例:发展的足迹光辉的历程人类的发展历程,就像一段漫长的征程,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了一道道光辉的足迹。

从古代的原始社会到现代的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人类的发展经历了无数次的曲折与探索。

而这些曲折与探索,正是人类不断向前进取,探索未知的动力源泉。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发展的足迹,感受人类的光辉历程。

原始社会是人类发展的起点,古老而神秘。

光辉的历程、伟大的篇章

光辉的历程、伟大的篇章

中共党史
但是,后来出现了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王明、博古 “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统治党中央的事件,导致第五次 反“围剿”的失败。
王明:
1925年夏到苏联学习,29年春回国,31.1六届四中全会 在米夫扶持下进中央,10月到共产国际当中共代表团团 长,后由博古负总责,直到1935.1遵义会议,长达四年 之久。1937.11—1938.10抗战后回国,主持长江局工作, 后生病不再参加政治局会议。1945年安排从事法制工作, 1947年开始起草全国性宪法草案,建国后被任命为法制 委员会主任,主持起草《婚姻法》,1950.4中央人民政府第七次会议通过, 用了30年。1954、1956年到苏联治病,长住,后反华反中共,于1974.3.23逝 于苏联,享年70岁。1925—1974的50年中,有30年零10个月在苏联。
区委党校教务主任 市党史宣讲团成员 高级讲师
张丕钦
前言

中共党史
我们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3年的历程,经常回顾党的光辉历 史和丰功伟绩,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真正做到以史鉴今、以史资 政、以史育人,开创美好未来。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 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 产党风雨兼程90多年的历史就是为完成这两大任务而奋斗的历史, 就是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辉煌成就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身也 从诞生时的50多人发展成为今天拥有8668.6万名党员、连续执 政65年的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领导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因此,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都应该认真学习、正 确认识党的光辉历史,增强党员意识,提高党性觉悟,加强党性 修养,在增强归属感、自豪感的同时,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继 续谱写新的伟大篇章,尽快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发展的足迹 光辉的历程

发展的足迹 光辉的历程

发展的足迹光辉的历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发展的足迹光辉的历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蕴藏着无限的发展潜力。

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中,每一个发展的足迹都记录着人类前行的光辉历程。

从古至今,人类在追求文明和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了无数令人瞩目的壮举和伟大成就。

古代文明的光辉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在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和中国等地,人类曾经创造了许多伟大的文明,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从古代文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智慧和勇气,他们在充满挑战和困难的环境中,创造了奇迹,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古代文明的璀璨历程不仅体现在建筑、艺术和科技等方面,更体现在人类思想和文化的传承。

古埃及的金字塔、美索不达米亚的巴别塔、印度的泰姬陵和中国的长城等,都是古代文明的杰作,展现了古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勇敢。

古代文明中的哲学家、诗人、学者和艺术家等,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精神财富,启迪着人们的心灵和思想。

近现代的发展历程更是令人瞩目。

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人类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舒适。

汽车、飞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都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和丰富。

当今社会,发展的足迹依然在延伸。

人们在科技、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中不断创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全球化的浪潮使各国之间联系更加密切,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发展之路并不平坦,存在着种种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前行,勇往直前,相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能够克服,实现更大的发展。

发展的足迹光辉的历程,记录着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历史。

无论是古代文明还是现代科技,人类的发展都离不开勇气、智慧和不懈的努力。

让我们珍惜过去的成就,努力拼搏未来的梦想,共同创造更为美好的明天。

让我们全力以赴,书写新的光辉历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一份力量!第二篇示例:发展的足迹光辉的历程自古以来,人类就在不断地追求发展和进步。

历史的足迹PPT课件

历史的足迹PPT课件

代了雕版印刷术的地位。欧洲到15世
纪才有活字版,比毕昇的发明晚了400
年。活字印刷发明后,向东传到朝鲜
2、019日/10/3本0 ,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
35
指南针的发明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先
民已用天然磁石制成指示方向
的司南之勺。司南由青铜盘和
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
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
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
2019/10/30
34
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约在 1300年前的我国唐朝。当时,社 会安定、经济繁荣,又以科举取 仕,提倡读书,盛行佛教,流行 经文,对于书籍的需要大为增加 ,于是,书籍逐渐成为商品。
毕昇发明的活字版印刷,采用泥
活字排版,活字版印刷术既经济又方
便,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而逐渐取
2019/10/30
56
3.2010年11月15日至19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 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 员会上,通过了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 》,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共有28个项目列入代表作名录,6个项目列入急 需保护名录,是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对此理
2019/10/30
59
7.人类历史上有许多古代文明,有的衰落了, 有的消失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唯有中华 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 个重要原因是(D)
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中华文化决定着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 C.中华文化对人类的进步有深远的影响 D.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 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2019/10/30
4
2019/10/30

光辉的足迹_初一作文

光辉的足迹_初一作文

光辉的足迹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

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

那时的中国,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政府和人民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中国面孔,并没有畏缩,勇往直前,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开始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极低的。

出行用的自行车,人们叫它“洋马”,点火用的火柴,人们叫它“洋火”,钉东西用的钉子,人们叫它“洋钉”。

因为那时的中国人没有见过这些新奇的东西,也不会造,都是从西洋传过来的。

那个艰苦的年代,我没有经历过,但从我看过的资料片中完全能够体会,当时的中国人民依旧生活在极端贫穷之中。

光阴如水,岁月如梭。

时光来到了2009年,我正在电视机前,收看着中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落成的新闻。

又是一个重大成就,我开始浮想联翩,我想起了祖国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想起鸟巢,想起了奥运健儿们的英姿,我想起了祖国接连成功发射了神州五号、六号、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想起太空,想起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航天领域举足轻重的一员,我想起了改革开放整整三十年里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均10%的增幅,想起中国国力,想起中国已经成为这个世界综合国力第六的国家,想起新中国成立的这一甲子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的、不断地提升,想起新中国历史,想起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光辉的足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