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的历程
光辉的历程读后感

光辉的历程读后感光辉的历程读后感(一)今天我拜读了《光辉的历程》,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当我读到祖国美丽富饶的香港被英国殖民者侵占,我的心如同受撕裂般疼痛。
香港可是个好地方,那儿风景优美,又靠海,便于贸易,难道这不是一块肥肉吗?正是这样,西方殖民者就对这块肥肉垂涎三尺。
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英国人就强行夺略了我国的领土。
从此,他们就赖在了香港,从搭建简单的窝棚到高楼大厦,渐渐扩大地区到修建城墙到炮台,从非法贸易到私设官史,英国人非法侵占了半个香港,又走私鸦片,发动鸦片战争,又逼迫清朝政府签定了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终于把我们的香港吞没了……看到这些,我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跺脚叹气,为英国人的蛮横无礼而恨之入骨,要知道祖国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被人抢走,上多么悲痛啊!这片国土直到1997年才回归祖国妈妈的怀中,享受“母爱”,这足足有百年之久啊!自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逐渐繁荣昌盛起来,特别是邓小平爷爷改革开放,方方面面有了飞越式发展和变化。
中国一再向国际申明:神圣的领土澳门是不可侵犯的,中国人是不可欺辱的!终于1987年4月13日,在经过四轮谈判之后,我国收回了澳门这片领土,从又一个分散多年的孩子回到了祖国妈妈的怀抱中。
我看到这里,不禁为我国的澳门回归而扬眉吐气,为国家强盛而自豪。
我想:我国过去是那样落后,如今却是那样昌盛,都是因为有了像毛泽东、邓小平……那样的人才能有现在这种局面。
俗话说得好:落后就要挨打。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不能辜负老一辈命家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从现在起,我们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将来建设祖国打下结实的基础,我们相信,光辉的历程会越走越好!光辉的历程读后感(二)我读完《光辉的历程》这本书以后,看到了祖国许许多多的发展成就,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自豪。
《光辉的历程》这本书记录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光辉发展历程,从“两弹元勋”到“杂交水稻之父”;从“奥运火炬传递”到“神奇的“天路”,象放电影一样在我眼前闪现。
《光辉的历程》课件3

红军长征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1、敌人的围追堵截 2、恶劣的自然条件。 3、内部矛盾斗争。
秋收起义的领导者 毛泽东
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意义是什么?
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 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 根据地的开始。
同学们,大家想一想我们这部分 学习了哪些内容?
本课学习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 一”“六个人”。
“三个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革命的第 一枪,创建了农村第一块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建立了第一支工农红军坚强的队 伍。
“六个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贺龙、陈毅、叶挺。
三、地球上的红飘带
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 剿“的失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根本原因:”左“倾冒险主 义的错误指挥
1、中央红军长征的主要路线? 2、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哪几个省?翻过 了几座山?渡过了几条江、河? 3、长征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意义: 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 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渡过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陕西
甘肃
西康 四川
遵义 贵州
湖南
江西
云南
广西
广东
福建
红军长征渡过24条河流,主要有:、
湘江、乌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
湘江: 红军在那里与敌人打过一场恶战,损失惨重 乌江 : 红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 赤水河: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金沙江:红军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 大渡河: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
吴起镇
005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
达陕北
过草地 爬雪山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
新中国成立 年的光辉历程 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中原区委党校张凌楠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2009年,转眼间我国已走过六十年的光辉历程,在这六十年的峥峥岁月中我国虽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挫折与磨难,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伟大成就,回首这六十年的弹指一挥间发生的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分,新中国到底靠着什么样的法宝,又走过了怎样光辉的历程,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品味,去解读。
(一)、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光辉历程。
还记得1949年10月1日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的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响破云霄的宣言,令全国上下都为之鼓舞和振奋,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的百年历史从此结束,从此中国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伴随着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但是在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新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究竟应该怎样去建设和发展,成为党当时所面临的全新而又艰巨的课题。
为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1956年起开始进行艰辛地探索,寻找一条能够飞速加快中国生产力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迎来了1956年—1966年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虽然这个时期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出现了一些失误,遭受了大跃进的错误,但我国的经济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962年党中央召开了七干人大会,系统地总结了大跃进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阐明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规律的重要性,使 1人们认识到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然而正当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国家开始实行第三个五年建设计划的时候,由于党的左倾错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1966年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
直至1976年党中央毅然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从危难中拯救了社会主义的事业,使中国获得了空前有利的发展戚机,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为党和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创造了前提。
光辉的历程,燃烧的青春演讲稿(通用13篇)

光辉的历程,燃烧的青春演讲稿(通用13篇)光辉的历程,燃烧的青春演讲稿篇1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燃烧!青春!看着有多少梦想从手中流逝,仿佛流水从指尖穿梭而过。
蓦然回首,多少青春已成昨日,时光的痕迹留在我们身上。
现在低头看自己,知道自己是初三的学生。
仰望红日,我知道我是一朵盛开的花。
撕日历表明我明天就要步入高考了。
而且我也知道,返程票在生活中是不卖的,一旦离开就再也回不来了。
我们该怎么办?于谦曾说,千锤打山,火轻烧。
我想于谦只是说出了我的心声。
我们应该燃烧!燃烧我们的意志,燃烧我们的坚持!燃烧我们的青春!我始终相信,没有人愿意在平庸中度过一生。
然而,无情的年轮束缚着青春的绽放。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人生境界中,我们有“自激无鞭的蹄子”,有“为给新词说愁”的惆怅,“坚持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借我一双眼睛”的迷茫。
然而在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变的是跋涉、激情和燃烧!在漫长而曲折的人生旅途中,各种人都有不同的表现。
勇者有“想与天气抗衡”的英气,智者有“万事皆明博学”的智慧,乐观者有“生而有用”的洒脱本性,失意者有“留残荷听雨”的消沉。
而我们,有的是“无所畏惧”的燃烧精神光辉的历程,燃烧的青春演讲稿篇2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六月的清晨,空气中有露珠的芬芳,人们唱着欢快的歌,彼此投以最纯粹的笑容。
”这是泰戈尔笔下的美丽世界,亦是我们正在享受的美好时光。
年轻的我们总是年少轻狂,不甘于平凡、不甘于平庸亦或是不愿意面对失败的自己。
然而我们都是上帝的选民,非经历一番磨难和坎坷怎能拥有缤纷绚烂的人生。
这是一个金钱与信仰并存的时代。
有信仰的人不畏惧纷繁嘈杂的社会;不在意时谈物议的人群;甚至不在乎嗟来之食的诱惑,一切不过是昙花一现。
坚定的信仰才是一个人创造奇迹的最终动力。
光辉的历程,燃烧的青春演讲稿篇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面对我们的花季青春,我们该何去何从……正如著名学者汪国真所说的:“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
《光辉的历程》读后感_450字小学作文

《光辉的历程》读后感_450字
我读完《光辉的历程》这本书以后,看到了祖国许许多多的发展成就,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自豪。
《光辉的历程》这本书记录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光辉发展历程,从“两弹元勋”到“杂交水稻之父”;从“奥运火炬传递”到“神奇的“天路”,象放电影一样在我眼前闪现。
最让我感动的是“可歌可泣的英雄画卷”中黄继光的故事。
他不怕牺牲,非常勇敢,在1952年10月,黄继光参加抗美援朝战斗,登上了上甘岭西侧的597。
7高地,担任爆破火力点的任务。
他机智勇敢地摧毁了敌人的几个火力点,可是,他的一名队友受了重伤,另一名队友也牺牲了,黄继光的左臂也已被敌人打穿。
这时候,敌人还有一个火力点没有被爆破,他已经没有弹药了,但黄继光奋然冲向那个火力点,用身体堵住了它。
黄继光英勇献身了,在他的精神激励下,我军部队迅速出击,最终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在这60年里,中国已经告别了使用洋产品的时代,生产出了自己的产品,从而成为了世界强国,正是有了黄继光这样的勇敢和奉献精神,我们才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我们要珍惜前人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国争光。
让我们以前人为榜样,听从祖国的召唤,努力学习,将来建设好祖国,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吧!
1 / 1——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作为个人分享学习参考。
《光辉的历程》教案模板范文模板

《光辉的历程》教案模板范文模板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
首先对每一个课题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光辉的历程》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教案一教学内容1.唱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2.音乐欣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了解歌曲的节奏特点和音乐形象,并有感情地演唱。
2.欣赏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了解歌曲所表达的人民对毛泽东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1.唱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1)简介这首歌曲的作者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
(2)听录音或观看录像,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的节奏特点和旋律进行特点以及歌曲塑造的形象。
(3)教师教唱。
学生可跟随录音或钢琴演唱乐谱,直到唱熟。
(4)填上歌词演唱,注意唱出歌曲的力度和感情。
2.欣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1)聆听录音,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的情绪。
(2)教师提问:有没有同学知道毛泽东的生平事迹?他为什么受到战士们的尊重与爱戴?请学生结合历史说一说,教师补充。
(3)再次聆听音乐,请学生谈谈歌曲的旋律特点、节奏特点以及歌词中衬词的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教案二教学内容1.欣赏《十送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游击队歌》。
2.音乐活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十送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游击队歌》,使学生初步掌握“组歌”的概念和“弱起节奏”的特点,让学生感受革命战争时期,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与敌人顽强抵抗的英雄形象以及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动人情感。
2.通过以歌曲《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背景音乐朗诵歌词的音乐活动,让学生体会七言律诗与歌曲旋律的巧妙结合,感受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的胸怀和气魄。
第一单元 光辉的历程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四渡赤水出奇兵》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四曲,词作内容文采飞扬。
整个组歌共分为《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10个部分,以深刻凝炼的语言,优美动人的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不屈不挠、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歌颂了红军指战员艰苦卓绝、英勇奋战的英雄气概,颂扬了中国革命史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长征过程中四渡赤水的历史,让学生对四渡赤水的历史事件有基本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深入浅出的讲述四渡赤水的故事,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伟大长征精神,通过故事感受革命先辈的不易;(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长征过程中四渡赤水的历史难点: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湘江战役后,仅存三万多人的中央红军面临40万敌军的围追堵截,遵义会议成为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指挥下,运筹帷幄避敌之长,击敌之短。
中央红军三个多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插于敌人数十万重兵之间,采取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牢牢掌握战场的主动权,有效调动和歼灭敌人,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1960年5月,英国陆军元帅二战名将蒙哥马利访华,称赞毛泽东指挥的三大战役可与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毛泽东却说,四渡赤水才是他一生的得意之笔。
这首《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组歌的第四曲,以此纪念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二)初听歌曲1.创作背景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参加过长征的萧华,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最终历时半年,完成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史诗。
第一单元 光辉的历程——《 走向复兴》 教案 人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走向复兴》教案一、教学分析《走向复兴》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歌曲为降E调的分节歌。
全曲呈单二部曲式结构。
常用于军队踏步前进当中,给人以威风凛凛、锐不可当之感。
军队雄健的步伐辅以进行曲激昂的旋律,向世界展现中国力量。
《走向复兴》这首歌曲也正是建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的献礼歌曲之一,由社会各界群众组成的千人合唱团在天安门广场齐声高歌,气势恢宏,鼓舞人心。
二、教学目标1、听赏合唱曲《我和我的祖国》、《走向复兴》,从歌曲的创作时代背景、演唱方式、节拍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
2、初步了解合唱中的气息与发声。
3、欣赏歌曲《走向复兴》,用歌声感受旋律的雄壮气势,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1.连音、跳音的发声练习。
2、歌曲《走向复兴》的节拍特点,音色、音区的统一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走向复兴》是一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的歌曲,这首歌曲曲调昂扬向上,歌词振奋人心,洋溢着爱国热情和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传递了中华民族渴求民族复兴、期盼国家富强的热切愿望,表达了亿万人民永远跟着中国共产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奋进的坚强决心。
《走向复兴》被选入新中国第三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成为将演出推向高潮的压轴曲目。
在举世瞩目的庆祝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中,歌曲《走向复兴》也成为演奏曲目之一,群众游行方队踏着这首进行曲的铿锵节奏,走过天安门前,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让这首歌曲随着阅兵盛典传遍世界。
(二)初步感知1.歌曲简介《走向复兴》是一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的歌曲,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广电集团共同组织创作。
该歌曲的曲作者为印青;词作者为李维福。
《走向复兴》被选入新中国第三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成为将演出推向高潮的压轴曲目。
在举世瞩目的庆祝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中歌曲《走向复兴》也成为联合军乐团演奏曲目之一,并且由北京各大中院校学生2500人组成的群众游行合唱方阵对其进行了完整演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辉的历程
设计理念:
1、弘扬民族文化,增强爱国意识
以“光辉的历程”为主题,通过唱歌、欣赏、创编等音乐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艰辛历程,唤起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军人、珍惜今天的情感。
2、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树立准确的价值观鉴赏和教唱优秀的军队歌曲作品。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情绪等的感受和理解,能够学生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水平,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爱国主义品格。
设计思路:
一、确立主题本课以“光辉的历程”为主题来展开这个节课。
学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当兵的人》;通过欣赏,了解中国军队走过的历程。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材 1、学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2、欣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十送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游击队歌》
三、在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基础上,采用讨论的方式,拓展探究中国军队的光辉历程。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了解歌曲的节奏特点和音乐形象,并有感情的演唱。
2、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十送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游击队歌》,了解歌曲所表达的人民对毛委员和军队的热爱之情。
欣赏歌曲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评析水平,创造并表现音乐作品水平,提升了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增进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要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1、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了解并掌握弱起节奏的特点,为歌曲创编军乐队打击乐器的伴奏音型。
2、通过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参与尝试创作和表演的综合活动。
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学唱相关中国军队的歌曲;布置演唱和表演任务,让有特长专业的学生课前积极和本组内成员配合演练,以便在课上表演时能够作到游刃有余。
2、教师准备图片、音响、影象等相关的资料,制成课件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
3、以小组为单位就坐,随时实行讨论和交流。
教学过程:
1.唱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1)简介这首歌曲的作者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
(2)听录音或观看录像,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的节奏特点和旋律
实行特点以及歌曲塑造的形象。
(3)教师教唱。
学生可跟随录音或钢琴演唱乐谱,直到唱熟。
(4)填上歌词演唱,注意唱出歌曲的力度和感情。
2.欣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1)聆听录音,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的情绪。
(2)教师提问:有没有同学知道毛泽东的生平事迹?他为什么受到战士们的尊重与爱戴?请学生结合历史说一说,教师补充。
(3)再次聆听音乐,请学生谈谈歌曲的旋律特点、节奏特点以及歌词中衬词的作用。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涉及的歌曲基本上都是早于学生出生时创作的,他们所学唱一些经典唱段也仅仅通过现如今的电视广播媒体或长辈们的
口传心授而学会的,所以他们不可能完全体会到当时作曲家、歌唱家等人的创作意图和创作背景;再就是考虑学生偏爱流行歌曲的水准远远超过这些经典的老歌,基于这两点考虑,我用从选材、设计课堂步骤、提前下达预习、表演任务和教法(采用聆听教学法、对比教学法、拓展思维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等,使得这节课能够顺利地完成,并受到了学生的喜爱。
从课堂反馈的结果看,基础知识的教学、水平的培养和情感教学的教学目标也都基本实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充分发挥,双边配合十分默契;同时课堂教学调动了不同特性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
在总结歌曲分类环节、分
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旋律、结构等特点环节,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这节课的亮点也集中在学生自编自演的环节中,能够看出学生在顺利地完成作品后是多么地兴奋和骄傲,这些也同时地打动和激励着我。
但这节课也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有待于提升和改正:1、教学设计和时间安排不够得当,因为各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学生表现实践活动没有固定模式,所以本人感到驾驭整节课的水平水平有待提升。
2、在今后的学习中,应在文学上下工夫,掌握较宽知识面,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用新课改的理念构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想结合的初中音乐课程,为每个初中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总来说之,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本人通过继续学习和艺术实践活动使音乐教学水平得到了持续提升,同时也即时总结一些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更好地为今后的音乐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