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路线图

川西路线图
川西路线图

川西路线

D1:

成都——成雅高速——康定出口——雅安县(市区+高速140公里,预计100分钟)——泸定县(省道140公里,预计150分钟车程)——木格措(省道70公里,预计90分钟车程)——康定(省道30公里,预计45分钟车程)

D2:

康定——新都桥(省道80公里,预计90分钟车程)——理塘(省道212公里,预计230分钟车程)

D3:

理塘——稻城(乡道150公里,预计270分钟车程)

D4:

稻城——亚丁(乡道114公里,预计210分钟车程)

D5:

亚丁——稻城(乡道114公里,预计210分钟车程)——理塘(乡道150公里,预计270分钟车程)

D6:

理塘——雅江(省道137公里,预计150分钟车程)——新都桥(省道75公里,预计80分钟车程)

D7:

新都桥——塔公(乡道36公里,预计50分钟车程)——八美(乡道28公里,预计40分钟车程)——丹巴(乡道85公里,预计120分钟车程)——小金(乡道60公里,预计70分钟车程)——都江堰(乡道225公里,预计290分钟车程)

D8:

都江堰——成都(省道+高速60公里,预计70分钟车程)

D9:

成都——重庆(高速320公里,预计240分钟)

(完整word版)川西高原地区乡村聚落分布规律分析

川西高原地区乡村聚落分布规律分析 农村聚落作为地理自然环境的客观反映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物资载体,其区域分布并不是毫无规律的偶然现象,在其纷繁复杂的表象下,存在着诸多必然规律。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本文以理塘县农区为例,探求影响农村聚落分布的各类因素,分析各类聚落居民的诉求。目的在于通过案例研究,为城镇体系规划或新村店布局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思路。 一、区域现状概况 (一)环境特征 理塘县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的金沙江与雅砻江之间,横断山脉中段,属青藏高原气候区。全县版图南北最长215公里,东西最宽155公里,总幅员14182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600~4600米之间。全县河流纵横交织,水量充足。主要河流总长度约1534公里。 (二)农村聚落特征――村落规模小,数量多、布局分散 1.农村人口分布。2010年理塘县县域农村人口为56232人,就农区来说:农业人口34021人。其中,高原山原宽谷区为24914人,高原山原峡谷区农业人口为9107人。县域

农区农村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用地条件相对较好,耕地比较集中的高原山原宽谷区。 2.农村聚落分布。理塘县农村居民点为238处,大部分的农村居民点都是自然形成的聚落(自然村),以自然经济为特点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对自然村的规模和形态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主要是以聚居点为单位的自然村落,以行政村为单元的大聚落较少,中心村的发育不足。其特征主要体现为人口规模小、村落数量多:就农区来说,共 3.4万农业人口,132个行政村,平均1个村258人。 二、县域农村聚落分布规律浅析 理塘县分为农、牧两个区,牧区居民主要采用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随草而居;本文主要探讨农区聚居点空间分布特征。 1.从地形地貌方面看。理塘县地貌分为三个类型,中部西部高原浅谷区、南部山原宽谷区、东北部高山峡谷区。 农区内17个乡镇皆有部分村庄分布,基本上每一个村有1-3个大的自然聚落(10-30户为主),容纳半数以上的村民;其余的村民聚落是以几户或独户为单元在村域内零散分布。由于耕地少,部分村庄基本为一个行政村一个聚落的情况。每个行政村均在其最大的聚落形成村级中心。 2.从交通干线方面看。理塘县农村聚落以县城为中心,呈沿路积聚状态,这除了受地形影响,也符合广大农村群众

川西自驾游攻略

川西自驾游攻略 川西过去多指成都、绵阳一带。现在多指四川阿坝州甘孜州等地区。川西地区自然风景优美迷人,九寨沟、黄龙、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米亚罗红叶风景区、九曲黄河十八弯等风景名胜都位于川西地区。是旅游和户外的理想去处。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川西自驾游的攻略。 总线路:成都——都江堰——汶川——红原——瓦切——唐克郎木寺——花湖——红原——川主寺——黄龙——松潘——牟尼沟——茂县——汶川——都江堰——成都第一天:赶路为主,风景在路上。 到达成都的半岛酒店,住一宿。早5点从成都出发(提前查好都江堰——汶川单向放行时间),途经理县,米亚罗风光,桃坪羌寨,路过看看就可以了。两河乡,一路风景秀美,左边是清澈急转的江水,右边是公路,再右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沿途还可欣赏藏寨的田园风光晚8点可到红原,到瓦切,可游玩瓦切塔林,附近还有一个最大的藏佛学院,可问下当地人。直接去唐克,宿唐克,50一标间,颠簸了一天,洗洗就赶快休息去了。红原海拔3500m 以上,外加天寒地冻,大家还是住好一点。晚上开电热毯,盖两张被子都觉冷。 路程:成都-都江堰-理县-红原-瓦切 景点:都江堰、红原 第二天:比较轻松,游玩为主。 早8、9点出发,前往唐克,游黄河第一弯,一定要爬到山顶,风景美死人。慢慢走慢慢耍。这一路风景非常漂亮,全是笔直的柏油路和大草原。去郎木寺的路不好走,下山路弯弯曲曲,几乎没有一条道是直的。下午3点到郎木寺,位于川甘交接处,有寺庙,感觉没什么看头,建议别去,只是感受下藏族的风情。听说那里有天葬,小小的镇上特别多的老外;宿阳光旅社。大致也是50一标间。很多回民餐馆很好吃,一定要吃当地的酸奶,还有水果,一元一斤,好便宜。 路程:瓦切-唐克-郎木寺 景点:九曲黄河第一弯 第三天 早8、9点出发,前往若尔盖,唐克与若尔盖都是非常成熟的旅游小镇,有很多的旅店宾馆。游花湖,中午或者下午启程去川主寺,川主寺因为机场的缘故,现在也是非常繁华,大大小小的旅店宾馆次第而开,有时间就可以多走两家旅店,好好挑挑,狠狠砍价,标间,110元/间。说是豪华房,里面其实很简陋,24小时热水供应。 花湖,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可以在那里呆上一天,傍晚的日落或早晨日出会非常美的,美到你不想走;可以拍到很多很棒的照片,不过要记得最好乘电平车(或骑马)进去,路程要走一个多小时,记得带食物,不然体力不够的 路程:郎木寺-唐克-若尔盖-川主寺 景点:花湖 特别提醒:这个地方可以不用买门票,你可以从偏一点的地方,途步过去,在草原上可以看到好多大的田鼠,草原上的田鼠长得特别可爱,身边很多牛羊从身边穿过)第四天 早8、9点吃完早餐,出发去黄龙,因为是山路,虽然只有短短的42km路程,车也开了一个多小时。令人惊讶的是,即使是旺季,门票竟然要200+80,黄龙的缆车相当先进,感觉特可靠,票价也特可贵。下了缆车,走两公里左右的空中平行栈道,再爬几百米就到了黄龙的眼睛——五彩池,可谓黄龙最有灵气的地方。风景美也比较轻松,体力好的话可以走

3日自驾游走遍川西8大古镇

3日自驾游走遍川西8大古镇 摘要:自驾游穿越线路:成都——街子古镇——元通古镇——平乐古镇——上里古镇——望鱼古镇——柳江古镇——江口古镇——黄龙溪古镇——成都。 四川的古镇有4000多座,川西地处川西平原与川西平原青藏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通往青藏地区及其他地方的盐道、驿道、茶马古道被马帮托夫一步步踩出来,在一些适宜扎堆儿、靠岸、行走和聚会的水陆码头,聚集成街市场镇,聚落商埠,庙堂宗祠,会馆书院,次第而起,一个个古镇,缓缓形成。 春末夏初,我与友人结伴自驾,西出成都,经温江、崇州、邛崃、名山、雅安、洪雅、彭山、双流,历时3天,行程上千里,穿越了川西以水为邻的盐道、驿道、茶马古道的八个古镇。去领略这些隐藏在川西山水之间聚落千年的千年古镇…… 街子古镇水清山灵的皇家古镇 当我们驾车穿行在成青(成都到青城山)快速通道,公路上一幅广告——“青城神韵,街子古镇”便进入视野。可见街子古镇的名声之大,韵味之浓,令人神往。 街子古镇位于成都古蜀国的发源地崇州市西北,有2000多年的历史。五代十国时期,名为“横渠镇”,得名来源于流经这里的味江河。传说当年蜀王征西蕃,将百姓敬献的美酒倒入江中,三军共饮,竟陶然而

醉。街子古镇所依之山凤栖山是历史上著名的青城一百零八景之一,山中深藏古寺,因留下明代皇帝建文帝出家踪迹,又曾拥有旷世珍宝《洪武南藏》,被称为水清山灵的皇家古镇,同时又享有“明清建筑活化石”的美誉。 西出成都四十分钟的车程,我们便到了街子古镇。汶川大地震后,经过精心打造的街子古镇浓郁的文化气息尤为强烈。我们走在长长的青石板路上,到处都能看到古香古色的吊脚楼、石雕,错落有致,甚是美观。漫步古镇各条街道,大部分都是青石板铺地,目之所及处,无不是青瓦粉墙的川西民居建筑,美人靠、悬鱼、翘角、雕花等都精美无比。全镇人文景观20余处,给古镇增添了许多遐想。街子的山、水、桥、树、塔,无不体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有诗、有史、有画,多姿多彩的旅游胜地,可谓“廊外青山山外镇,江镇如画自留人”。 在街子古镇,你会发现许多外乡来的游客,他们在“天水归源”听戏,在水木闲庭看山,在西川禅院说禅……。一幅幅闲适而诗意的画面常常会无意地进入我们的镜头。大诗人唐求笔下“深山道者家,门户带烟霞。绿缀沿岸草,红飘落水花。半庭栽小树,一径扫平沙。往往溪边尘,持竿到日斜”的古朴意境,均在古镇一个个景点中再现。一山、一水、一花、一寺都呈现出“诗礼故园、画境兰乡”清幽而独特的韵味。 元通古镇,千年前的“小成都” 我们驾车驶离街子古镇二十分钟不到,便到了元通古镇。街子、元

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中国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

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中国四川盆地和 川西高原山地 一、单选题 森林凋落物也可称为枯落一物(如枯叶、枯枝等)。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的甲、乙两树种森林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甲树种最可能是 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2.下列四区域中,该地最可能位于 A.西南地区B.华北地区C.西北地区D.珠江三角洲3.造成甲、乙两树种凋落量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天气B.海拔C.光照D.降水 蜀锦产于四川,但四川却极少出土宋代以前的完整蜀锦。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的汉代蜀锦(下图)出土于新疆和田。据此,完成4~5题。 4.四川极少出土宋代以前的完整蜀锦的原因是 A.人口稀少,市场狭小B.地形崎岖,交通闭塞 C.气候潮湿,不易保存D.战事频发,损毁严重 5.“五星出东方”指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同现于东方天空的现象。下列有关其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自转,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②五星公转速度各不相同③五星自转方向皆为自西向东④五星公转方向皆为自西向东

“川西林盘”主要分布于川西平原,因竹木繁茂、小巧如盘而得名,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成都市有大小林盘约12万个。下图为“川西林盘景观及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川西林盘形成的背景有 A.地形平坦,水网密布B.气候温和,物种丰富 C.规模经营,集约生产D.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7.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有 A.拆迁合并,扩大林盘的规模B.集中布局,建设规模化小区 C.限制开发,留存文化遗产D.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 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相关资料”,完成8~9题。 8.根据资料分析,该地形区是我国的 A.四川盆地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D.黄土高原 9.该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冬季气温低B.光照不足C.热量不足D.土壤贫瘠 2018年宜宾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组织甘孜州研学活动。参与同学在游记中描述如下:“进入甘孜州大巴车多数时间都是在盘山公路上行驶,接近最高处经过很多隧道……”。下图为研学活动行程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川西自驾游-行程及攻略

川西自驾游 人数:3车12人(其中8人2车是深圳出发,全程自驾;另外1车4人飞机前往成都租车。)说明:深圳自驾的2车6人已经确定,还差2人。深圳飞成都的2男1女已经确认,还差1MM 日期时间: 9月23日早上8点从深圳出发经云南香格里拉前往稻城,28日晚在稻城和租车的4人汇合。之后往成都方向边走边玩,10月8日到达成都经贵州回深圳,10月11日傍晚到达深圳。自驾的由于路程长时间可能会有1-2天的出入,参加深圳自驾的要求时间宽松,可长可短。 深圳全程自驾(18天) 9月23日:深圳8点出发前往百色市,全程1000公里需时11小时,晚上百色。 9月24日:早上出发前往贵州兴义市马岭河峡谷游玩,行程260公里,需时3.5小时。晚上住兴义市 9月25日:早上8点出发前往大理,行程950公里,需时13小时。晚上住大理。 9月26日:早上游大理古城,14点出发前往普达措国家公园,行程310公里,需时6小时。 9月27日:普达措国家公园游玩。 9月28日:早上8点普达措出发前往稻城,行程346公里,需时10小时。在稻城和租车的4人汇合后入住酒店。 9月29日:早上8点开车去日瓦,进入景区(亚丁景区要坐区内的交通工具)游卓玛绒错,晚入住亚丁村。 9月30日:游洛绒牛场,五色海,牛奶海,晚返回稻城入住。 10月1日—2日:早上8点出发前往色达,行程541公里,需时15小时。(中途找个景色好的休息点住一晚),2日中午到达色达。 10月3日:色达游玩 10月4日:早上8点出发前往四姑娘山,行程464公里,需时11小时。晚上住日隆镇 10月5日:四姑娘山游玩 10月6日:景点安排中 10月7日—11日:从成都出发回深圳,途经泸州——贵阳——河池——桂林——梧州,行程2000公里。中途选择2个景点休息后继续行程(景点正在选择中),11日傍晚抵达深圳

川西环线骑行攻略

川西环线, 成都-映秀-卧龙-日隆-小金-丹巴-八美-新都桥-康定-沪定-天全-雅安-成都D1. 成都-卧龙 D2.

卧龙-日隆 今天是艰苦的一天, 70KM的爬坡, 海拔从1800上午到4500, 这两组简单的数字, 足以说明一切. 早上六点就爬了起来, 收拾好行装, 吃点昨晚买的零食当是早餐. 6:50, 出发! 卧龙关, HB 2033, DIST 5.5 KM 三道桥, HB 2200, DIST 12.2 KM 阿甘牛肉店, HB ?, DIST 29 KM 邓生, HB ?, DIST 31 KM 贝母坪, HB 3100, DIST 49.95 KM 熊猫故乡之巅, HB 4200?, DIST 64.5KM 巴郎山垭口, HB 4523, DIST 70.94 KM 日隆, HB 3200, DIST 98 KM

日隆-丹巴 DIST: 117.93 KM TIME: 5:39 AVS: 21.68 KM MAXS: 61.2 KM 路程记录 21KM 到达维, 38KM 到沃日, 56.8KM 到小金 82KM 进入丹巴境内, 117.93 KM 到丹巴县城 零晨时有起来去唱歌一把, 天降小雨. 完全打消起早看四姑娘山的念头. 今天的路基本是下坡, 因此不用赶早, 可以小睡个懒觉. 不过7点半时, 也自己醒了. 起来看天有点蓝色, 雨已停, 看来会是个好天气. 磨叽到九点, 才开始出发. 路边的民居已经有很浓的藏式风格.

丹巴-八美色彩盛宴 看攻略, 今天要经历近70KM的爬坡, 从1800的海拔上升到4000米, 再下降到3500, 不会是轻松的一天. 所以六点一刻就早早起来了, 吃早饭时, 天下小雨, 重新换衣服, 驼包上防雨罩, 折腾了一把, 差不多八点才正式开骑. 早饭时多拿了两个馒头塞在包里, 后来证明这是一英明之举. 近七点赶到了八美 DIST: 89.33 KM TIME: 7:48 AVS: 11.68 KM/H MAXS: 60.4 KM/H;70KM处到达垭口. D5 八美-新都桥摄影天堂,骑行地狱 DIST: 67.50 KM

川西地区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及 与大尺度环流的联系

2002202201收到,2002209203收到修改稿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023001、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海气耦合模式的有效化研究”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ZKCX22SW 2210共同资助 1)张鸿材等,一九八一年四川盆地暴雨分析,四川省气象局及四川省气象学会编,1982. 川西地区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及 与大尺度环流的联系 3朱艳峰 宇如聪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摘 要 分析了106°E 以西的四川西部地区1951~2000年夏季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大尺度环流异常的联系,通过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川西地区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与华北地区的变化特征比较一致。川西地区的涝年与中高纬500hPa 的乌拉尔山高脊、巴尔喀什湖至贝加尔湖之间的低压槽以及亚洲东部的高脊的两脊一槽环流型密切相关,在这种环流型下有利于川西地区降水偏多。(2)川西地区盛夏降水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为川西多雨时期,干旱发生的次数相对较少且弱,1961年以后降水有减少的趋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降水明显偏少。(3)20世纪50年代与90年代,中高纬环流形势有显著的不同,50年代中高纬两脊一槽型偏强,90年代则偏弱,这是川西地区50年代明显多雨和90年代少雨的主要原因。(4)高原前期的热源偏弱时,7、8月川西地区的降水偏多。 关键词:夏季降水;川西地区;年际变化;大尺度环流 1 引言 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的南面是云贵高原,西面与青藏高原相连,北邻秦岭高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盆地的气候既受东亚季风和印度季风的影响,同时又受青藏高原环流系统的影响[1]。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同时也是我国多发洪涝灾害的区域之一,如1981年的洪涝灾害就给国民经济带来较大的损失,对此,人们做了一些分析1)。盛夏时节盆地西部区域性大暴雨过程的频率、强度都远大于东部[2],比如雅安地区降水多,有“天漏”之称,它是在特定天气背景下地形动力、热力作用的直接结果,对雅安天漏[3~5]的系列研究,从天气学、动力学分析和数值模拟等途径分析了雅安地区暴雨形成的天气背景及形成机制。盆地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不仅与特殊的地形条件相联系,也与大尺度环流背景的变化有关,是大尺度环流变化与特定地形条件相结合的产物,它与大气环流的气候变化及高原热状况的变化密切相关。 青藏高原的热力和动力作用对大气环流和我国气候有复杂的影响[6]。黄荣辉[7]模第27卷第6期2003 年 11 月大气科学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Vol 127 No 16Nov 1 2003

初中地理知识点: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的自然地理环境

初中地理知识点: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 地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选择题 1.下列自然灾害不属于成渝地区的是 A.地震B.泥石流C.台风D.干旱 读万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栏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下图为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读下图,完成2~4题。 2.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B.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C.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3.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景观位于 A.长江中上游B.长江下游C.淮河下游D.黄河中下游4.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 A.四川省地形崎岖B.山西省交通不便 C.云南省位于边疆D.贵州省晴天较多 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古代称堪舆术,将天文、气候、地形、水文、生态等内容引进选择城址、构建环境的艺术之中。四川阆中古城被称作“风水第一城”,旅游业发达。读图,完成5~7题。 5.阆中古城所属地形区是 A.四川盆地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D.柴达木盆地

6.从传统风水学来看,阆中古城是一个风水宝地。据图分析,阆中古城城址选择的有利条件包括 ①三面环水②北面靠山③矿产丰富④地势平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据图分析,对阆中古城区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A.干旱B.洪涝C.台风D.地震 8.某同学去重庆旅游,午餐时发现餐桌上基本上都是辣味的食品。这种饮食文化特征与当地何种自然环境特征关系密切 A.资源丰富,人称“天府之国” B.光照少,气候潮湿、可用辛辣事物切除体内的湿气 C.四川盆地的紫色富含磷、钾 D.山地气候显著,变化多端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全诗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充分显示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据此完成9~10题。 9.诗句中“蜀”地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A.贵阳B.西安C.成都D.长沙 10.蜀道公路呈“之”字形(如上图)主要是为了 A.考虑居民点分布B.降低公路造价 C.视觉上的美观D.减缓公路坡度 11.我国最早、最著名的井盐基地,重要的恐龙化石埋藏地,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埋藏地,有盐之都,龙之乡,灯之城的是 A.自贡B.乐山C.绵阳D.雅安 二、解答题 12.读材料一、二、三,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2018年9月1日是江津区各中小学正式行课的时间,由于气温较高,故从9月3日至9月5日放高温假,9月6日正式上课。请各家长注意孩子假期各种安全,严禁下塘下河洗澡。 材料二:江津某中学老师于2018年9月3日在微信发了一条朋友圈:“到四面山

国庆川西自驾详细攻略路书

国庆川西自驾详细攻略 路书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2018年国庆川西小环线自驾攻略 D1:泸州-康定(全程450km,行车时间约7小时) 早上6:30出发,我们驱车沿乐自高速、成渝环线高速经乐山、雅安,之后我们由雅康高速,预计13:00抵达泸定桥(泸州到泸定400公里)。 泸定桥:海拔1330M,门票9.9元/人,午餐到泸定就餐,感受飞夺泸定桥的惊险(约40分钟)。 康定:沿沪聂线、318国道前往情歌之城康定(车程55公里,预计1小时40分钟后到达,15:20)。住宿在康定,可泡温泉。 利用下午时间可去南无寺,藏名娜姆寺,传说为仙女寺。位于康定城南2.5公里,是康区着名的之一,与毗邻的金刚寺一起被誉为“双寺云林”,是康定古景之一。 逛康定情歌广场,感受藏区风情。 D2:康定-木格措-康定-折多山-新都桥(全程170公里) 木格措:早上早餐后,7:30出发,约26公里45分钟车程到达木格措景区。游玩时间5小时。木格措又称“野人海”,也名“大海子”,是川西北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这里海拔3700米,四周有群山森林,红海、黑海、白海等几十个小海子围绕,犹如众星捧月。木格措一日四时景,早晚不同天。天气晴好时,眺望远处的雪山,会有种圣洁仙境的感觉。门票+观光车票180元/人,游船70元/人。 折多山:午餐在康定,然后翻越海拔4200M的折多山,观景平台 新都桥:从康定出发约120公里(约3.5小时)翻越康巴第一关便抵达摄影家的天堂新都桥,新都桥光影走廊、新都桥贡嘎观景台 住宿:新都桥民宿 D3:塔公草原-八美-丹巴-四姑娘山镇(全程270公里) 塔公草原:早餐后出发,从新都桥215省道方向33公里,来到川西最美大草原,海拔3750M,

摄影技巧大公开全是好料

摄影技巧大公开,全是好料! 摄影本来就是光的游戏,有光,才有色彩,才有我们所看到的影像,而快门的选择,是用光的关键,今天咱们就从这三个角度出发,讲讲如何拍出好照片。①用光篇 都说摄影是一门光和影的艺术,光,是摄影中最重要的元素,没有之一。没有了光,摄影师与相机都无法看到这个世界,但光线并不仅是用来记录影像的工具。光线条件不同,照片效果也会有很大差异。1、逆光拍摄在这种充满爱的作品中,光线给这一刻增加了温暖亲情的感觉。场景中金色柔和的光线,使观众的目光从孩子,转移到母亲,直到门外的动物。提示:逆光拍摄,可以给头发、衣服或其他细节增加光晕效果。逆光拍摄时最好欠曝,以保留高光区细节。 这张照片是逆光拍摄的,在3个爱尔兰姑娘的头顶产生了光晕效果。由于光线强调了她们快乐的脸庞,我们因此忽略了她们衣服上的污垢。 提示:记住,光线可以用来强调你希望观众注意的地方,只要运用得当,光线就会带领观众的视线落在照片最重要的部分。 2、柔光拍摄人像通常使用柔光拍摄,这样可以令模特放松,柔化纹理,并让模特的眼睛产生交流。在这张令人难忘的人像作品中,光线扮演了主角,将观众的视线引至牛仔的双眼,

光线来自侧面,刚刚能够照亮牛仔的帽子,对高光区曝光,而非阴影区。 提示:室内拍摄时,窗户和门透进的光可以拍出漂亮的照片。让模特靠近光源,并对部分区域欠曝,摄影师可以控制着光线只照亮模特最重要的部分。 3、捕捉光线冬季的照片天生就是冷色调的。白雪会反射天空的光线,在清晨或傍晚会呈现出紫色。在这幅雪景作品中,摄影师一直等到最后一缕阳光触及树梢时才按下快门,温暖的落日余辉与冷紫色的雪景之间的对比令这张照片非常出彩。 提示:在日落时拍摄,不要只注意太阳本身。最好的拍摄对象经常是那些笼罩在落日余辉之下的场景。 4、恰当曝光这张照片拥有由光线制造的动态对称性。明亮的光线照射在山上,与水中深暗的倒影形成平衡,摄影师运用了恰当的曝光,保留了光线的细节。 提示:拍摄高反差场景时,要仔细考虑曝光。尝试不同的选择,看看哪个结果最佳。这张照片展示了光的力量——即使是最普通的混凝土隧道场景,也能成为美丽的摄影作品。 提示:拍摄光束时,最好将其他部分欠曝,以保证光线本身的过渡和细节。 5、坏天气产生好照片最好的坏天气是暴风,往往会有穿过云层的太阳,照亮着场景中的一处。在拍摄这张大峡谷国家

川西小环线自驾旅游攻略

红色的线路可以理解为川西小环线,逆时针主要包括成都、都江堰、卧龙、丹巴、八美、新 都桥、海螺沟、雅安等地。 川西小环线 顺时针自驾线路线规划: 成都一雅安--天全--泸定--康定--新都桥--塔公--八美--丹巴--日隆--都江堰--成都 2017国庆川西小环线 达 茂县 44 98 38 60 H ] 金丿2 71 88 65 ■ jFj 72 fl 56 34 97 56 3 ±? 孔玉 A * 28 62 13 120 SO 天全 23 137 宝兴、 ' 52S 86 11 马尼 干戈 □6,1 甘孜

主要看点有: 【摄影天堂一一新都桥】新都桥的秋林日落最受摄影家的喜爱,往往能看到树林里,白色婚 纱的新娘在这里拍照。 【菩萨喜欢的地方一一塔公草原】塔公草原的美美在芳草萋萋,接天连地,繁花点点,炊烟 袅袅。“塔公藏语意思是“菩萨喜欢的地方”。 传说文成公主进藏携带了一尊释迦牟尼佛像 佛像行至此处不愿走,幵口说要留在塔公草原,文成公主就重塑了一尊佛像留在塔公。 【明艳动人的美人谷一一丹巴】丹巴出名的有“美人谷”,但这里不提它明艳动人的美人, 提它的甲居藏寨,甲居藏寨是一绝,被评为最美乡村。藏寨以木质结构为主,采用最原始材 料搭建,墙体刷成白色,屋檐为红色,像一个安静的信徒,匍匐在群山中。 U \ T

11SKM AJT 36K1 「rib I 高尔■寺L1J 4659 京 j *V* ' |56KI 折多山 顺时针游玩行程信息 总游玩时间:2017年10月1日上午——10月4日19:00 线路:DAY1 :成都 雅安 -泸定 康定 330公里 DAY2 :康定一- 木格措- 折多山 ――新都桥 80公里 DAY3 :新都桥- -—塔公- ——八美一 —丹巴一一小金一一日隆镇254公里 DAY4 :日隆—— 卧龙 映秀 成都 200公里 112KM 叫故械1116256* 眈应 Q*甘孜 ifcJUU5050? PTK1 ■噩祁市 12AKI ffSft

川西民居的特点

川西民居的特点 一、独特的地域风格。 它不同于北京之贵、西北之硬、岭南之富、江南之秀,自有其朴实飘逸的风格。 首先,它体现在住宅布局中的开敞自由。民居建筑特征是以庭院式为主要形式,基本组合单位是“院”,即由一正两厢一下房组成的“四合头”房,立面和平面布局灵活多变,对称要求并不十分严格。院内或屋后常有通风天井,形成良好的“穿堂风”,并用檐廊或柱廊来联系各个 房间,灵巧地组成街坊。 其次,这种风格表现在建筑造型上是轻盈精巧。 为适应炎热潮湿的气候,民宅建筑多为木穿斗结构,斜坡顶、薄封檐,开敞通透,轻巧自如。 建筑的梁柱断面较小,外墙体的高勒脚、半桩台,室内加木地板架空。 再次,川西民居的飘逸风格,表现在建筑色彩上是朴素淡雅。 川西平原植被较好,四季常青,而民居的建筑色彩十分朴素,多以冷色调为主。瓦为青色、墙为粉色(或灰砖色、梁柱为茶褐色、门窗多为棕色(或木料本色)。其重点装修部分是小门楼,俗称“龙门(或门道)”,但仍是以冷色调为至,常常“雕而不画”。 二、融环境为一体。 川西民居讲究“天人合一”自然观与环境观。用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设计,建材以木、石灰、青砖、青瓦为主。墙有砖墙、土墙、石块(石板)墙、木墙(木板或原木)、编夹壁墙等;屋顶用小青瓦、草、谷草、山草、石板瓦、树皮瓦等;还有用青厂条子作梁和门杠的。这些就地取用的材料,既经济节约,又与环境十分协调,相映成趣,乡土气息格外浓郁。呈现出一种相互的质感美、自然美。 “天人合一”的环境观把周围的大环境引入封闭的小环境中,形成了人与住宅、环境的和谐统一。 三、亲情味浓厚。 川西人讲究礼节,喜好聚集娱乐,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国内外首屈一指的茶馆文化也因 此而繁荣。这一特点也突出地表现在居住方式和邻里关系上,有一种田园诗歌式的诗意。 这种亲情味,还表现在川西民居的建筑上。如大小院落中的天井与宽屋檐,以及沿街住宅或店铺外的檐廊,便为居住者创造了一个较明朗的生活工作的“公用空间”,供家人纳凉、妇女手工、小孩嬉戏、邻里喝茶下棋以及接待来客之用,使邻里间得以充分交流对话,使蜀人深感“远亲不如近邻”。 四、兼容性较强。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区域,据有关史料,大批移民入川先后发生过几次。因此,川西居住文化也是一种兼容性较强的融合文化,其许多特色的形成,都是在不排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的结果。并未因吸收外来文化而丢失传统,而是在兼容先进文化因素的过程中,形成了适合本地自然与经济条件的,独立形态的文化体系。

川西小环线五日游

川西小环线五日游 Day 1:重庆—古尔沟 13点准时出发,500多公里约7小时到达,泡温泉。 住:古尔沟 PS:如果早上走的话,可以直接开到马尔康,住马尔康。 Day 2:古尔沟—马尔康—丹巴甲居藏寨 早餐后出发,上午可沿途参观桃坪羌寨、卓克基土司官寨、西索民居等景点,马尔康午餐 后开始继续往丹巴甲居藏寨进发,一路蓝天白云,放歌而行!傍晚时分来到选美中国最美 乡村---丹巴甲居藏寨! 住:丹巴甲居藏寨(若怕藏寨环境艰苦,县里有酒店) PS:如果选择住县城酒店,则建议不穿过甲居藏寨,直接开到丹巴县城(要到甲居藏寨前有分路,有路牌),第二天早起看日出时再去,避免买2次票。 Day 3:丹巴甲居藏寨—塔公草原—新都桥 愿意早起的可以拍摄甲居美丽壮观的日出场景,继续尽情的置身于童话般的甲居风情,你也可以自由选择走家串户,体验当地藏家的淳朴民风,午餐后告别美丽的藏寨,开始往 摄影家的天堂---新都桥进发,在塔公草原远望雅拉神山,策马狂奔草原上,留下美丽倩影!傍晚时分来到新都桥,新都桥:是令人神往的“摄影天堂”,地处在公路318国道南、北线 分叉路口,是一片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神奇的光线,无垠的草原,弯弯的小溪,金黄的 柏杨,山峦连绵起伏,藏寨散落其间,牛羊安详地吃草……川西的平原风光美丽地绽放。 今日景点:甲居藏寨、塔公草原、塔公寺、新都桥 住宿:新都桥 PS:今天的行程,个人觉得较好的景依次是塔公草原、塔公寺、新都桥。当然,最好的景是雅拉雪山(川西第二大雪山,仅次于贡嘎,自己半路找到的),位置是从甲居藏寨到塔 公的半路上,翻山之前有条小路分路(有路牌),车开进去半小时开到山底,然后走路接 近1小时,在雪山半山腰上看海子,近距离赏湖景,是这5天最美的景。建议早上出发前车加满油,早点出发,这样可以在雅拉雪山多逗留,午饭就在山上野餐。别见着雪山美景 疯过度,因为马上翻山去塔公,高反就来了。 Day 4:新都桥---折多山—康定木格措 早餐后告别新都桥,翻越藏汉自然分界线折多山(海拔4298米),抵达康定县城午餐 后前往康定情歌(木格措)风景区(海拔2600-3780米),景区以高原湖泊、原始森林、

川西自驾游攻略

川西自驾游攻略 ?国庆川西自驾游(4-5人) ?时间:10.1-10.5 总共5天全程轻松,时间自由 ?路线: ?D1重庆-成都-康定(580公里) 早上5点从重庆出发成都,路程3个多小时,全程310公里,到达成都暂定休息(吃饭) 下午1点启程出发康定市,路程3个多小时,全程270公里,抵达酒店、吃饭、看夜景.. (特色;牦牛肉汤锅)住宿;大约200藏式名宿(两人) ?D2康定-折多山观景台(海拔4300)-新都桥(77公里) 早餐后出发(沿途看318国道川西环线)在折多山观景台停留,途中找饭店用餐,留宿在新都桥 住宿:大约200 (两人)随便拍拍就是大片 ?D3新都桥-薰衣草香薰谷(途径)-塔公镇(吃午饭)-塔石公园-(各自马村-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去)-墨石公园(门票+摆渡车80一人)(70公里) 早餐后出发墨石公园,中午在塔公镇吃午饭,后再前往墨石公园,最后返回塔公镇或者新桥都住宿 住宿:大约200(两人) ?D4塔石草原-江巴草原(途径)-康定机场(途径)-加呷腊红海子-中古村(途径)-康定-成都(街子古镇)(380公里) 早餐后出发,返回成都,返回路程上全是景点,有草原,红海湖泊,一路上走走停停,最后到街子古 镇住宿:街子古镇君悦客栈 ?D5街子古镇-成都中心-重庆(380公里) 游玩街子古镇,中午回成都吃午饭,下午返回重庆 旅途小tips; 1.进入康定后,往后的路程都属于高原地区,提前做好高反准备(提前一周喝红景天,成都药店买氧 气瓶15一瓶)。 2.带上晕车药,感冒药,头疼药,路上吃的水和干粮(零食)。 3.带上墨镜(紫外线强),防晒霜,防晒喷雾,厚衣服(早晚温差大),帽子… 4.带上现金(避免没信号的时候手机支付不了,有些只能使用现金),备上雨衣鞋套以防万一。 人均:1000-1200元

川西高原住宿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川西高原住宿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旅游管理 川西高原住宿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胡春华张磊陈理丽周正浩 随着川西地区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交通道路设施的不断完善,吸引了更多的外地游客前来该地区旅游,为该区域住宿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市场契机,将会促进当地住宿业的进一步发展。但目前由于某些原因,该地的住宿业发展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分析川西高原住宿业发展现状着手,展现了川西高原住宿业的快速发展给牧民、牧区带来的显著变化,深刻剖析了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特色、季节性、文化性、经营者素质、政府管理、设施、营销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精品亮点、加强内部管理、树立品牌意识、创新经营模式、创新营销方式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引言 伴随着自助游、自驾游以及体验式旅游一族的兴起和红原机场的正式通航,这必将会给川西北大草原旅游黄金线带来更多的游客,其中游客的住宿就成为了当地发展旅游业首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商家而言,谁能够为游客提供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的高品质体验性服务,谁就能够抢占市场的先机。发展川西高原的住宿业不仅能丰富当地旅游活动的内容,扩大游客容量,促进旅游发展;而且可以带动该区域畜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产业链,促进牧民增收致富,带动牧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把握好川西高原住宿业的发展已显得十分重要。 二、川西高原住宿业发展的现状 虽然川西高原的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基础设施不完善。但近些年来随着川西高原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当地住宿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川西高原住宿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给当地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带动了当地牧民就业,而有条件牧民还可以自己开家小型的家庭旅馆,成为川西藏区发展的又一经济增长点。比如在2015年的第一季度,若尔盖县就接待了中外游客36.6万人次,同比增长11%,实现旅游总收入22249万元,同比增长11%。另一方面,四面八方的游客不但给牧区带来了钱,还带来了新信息和新观念,使藏区广大牧民的眼界开阔起来,观念也变新起来,拉近了与外界的距离。同时,通过接待游客,牧民主动进行文明礼仪和劳动技能学习培训,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川西高原住宿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品缺乏特色 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和顾客消费需求的变化,大众化的酒店产品日渐失势,拥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受欢迎。但川西高原的住宿行业由于基础设施、经营者素质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很多酒店还处在自我摸索和探究式发展阶段,经营模式单一,提供的服务类似,经营方式接近,经营特色不鲜明。大多数酒店仍没有重视市场区分和特色产品的开发,提供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独特的品牌产品,依旧用大众化的产品面对广大市场,这对于新生一代的消费者来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二)经营时效性强 川西高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加之高原地形,该地冬季气候寒冷,多数地区冰雪覆盖,草原一片枯黄,很少有游客前来旅游,因此每年的11月—次年4月为该地区的旅游淡季,当地住宿业客源缺乏、入住率极低,经营成本变高、风险增大,很容易亏损。 这种较强的季节性特点所带来的客源流失更加剧了业内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少

川西7天骑行路线攻略

骑行目的地:川西小环线 活动天数:7天 活动详情:骑车,看风景,拍照,吃特产,翻山看雪 集合出发时间:2013年10月1日早上7点30分 集合地点:营门口立交桥 路线介绍: 此为四川经典骑行路线,自成都出发,沿317国道,经都江堰,漩口,到达映秀。转入303省道经卧龙,邓生,日隆,小金,丹巴,到达八美。转入215省道,经塔公,到新都桥。转入318国道,经康定,泸定,雅安,最后回到成都。全程900多公里。 沿线以川西高原,丰富的雪山,草原等自然景观,和以康区藏族独特的民居,民俗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旅游者的到来。 成都(512M)---54KM---都江堰---41KM---映秀(900M)---45KM---卧龙(1850M)---33KM---邓生(2750M)---36KM---巴朗山垭口(4523M)---29KM---日隆(3200M)---53KM---小金(2300M)---58KM---丹巴(1800M)---18KM---东谷(2100M)---50KM---疙瘩梁子(3850M)---15KM---八美(3450M)---30KM---塔公(3700M)---40KM---新都桥(3630M)---37KM---折多山垭口(4298M)---36KM---康定(2395M)---下瓦斯---泸定(1330M)---32KM---二郎山隧道入口(2170M)---新沟(1310)---天全(848)---雅安(614M)---名山---邛崃---温江---成都(512M) 路线安排: D1.成都—54KM—都江堰—41KM—映秀—45KM卧龙,共计130KM。 1.成都—都江堰是平路; 2.都江堰到映秀前25KM上坡为主,后十多千米下坡,最后5KM陡下坡,途径3个隧道。 3.映秀—耿达22KM,超级烂路。耿达到卧龙为新铺沥青路面。 D2.卧龙—33KM—邓生—26KM—巴郎山—29KM—日隆—35KM—达维,全程125KM。 今天是最具有挑战的一天,巴郎山海拔4481米,从卧龙到巴郎山垭口,海拔上升2500米,67公里的上陂,骑行难度不亚于川藏南线上的任何一座高山。 D3.达维—18KM—小金—58KM—丹巴—18KM—东谷—15KM—坐佛山庄,全程109LM。小金到丹巴下坡,后面是上坡。大部分为柏油路面,小段烂路。今天行程轻松,但是风景优美,拍照时间多,还是得早点出发哦!小金有正宗的藏餐,如果不反感,早上喝点酥油茶还是不错的。午饭在丹巴解决,住坐佛山庄,这个山庄也是值得推荐的地方。50元含早晚餐,很实在哈。 D4.坐佛山庄—35KM—疙瘩梁子(3850M)—15KM—八美(3450M)—30KM—塔公,全程80KM 1.虽然只有80千米,到疙瘩梁子的难度也不小。 2.路过疙瘩梁子时要小心下面这个藏族小姑娘,不要随便接受她的东西。 3.今天的午饭最好自带,因为饿到八美很艰难哦! 4.路上可以泡温泉,千万不要错过了哦!在走了接近20KM的地方,在河对面,天然的而且免费哈!

川西地区人居环境建设—以九寨沟为例

川西地区人居环境建设—以九寨沟为例 发表时间:2018-09-19T16:40:01.14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作者:曾琬晴 [导读] 九寨沟是国家级著名旅游景点,位于川西阿坝州境内的九寨沟县。 成都理工大学 610059 摘要:本文对九寨沟近年来九寨沟的人居环境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归纳了相关的原因,提出优化人居环境的对策,以便为当地居民及游客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提升九寨沟的人居环境环境质量。 关键词:九寨沟;人居环境;影响因素;优化对策 1 引言 九寨沟是国家级著名旅游景点,位于川西阿坝州境内的九寨沟县,因其境内的荷叶、尖盘、黑果等九个藏族寨子而命名,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貌、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世界。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九寨沟,其生态环境具有敏感性,对外界的干扰反应迅速。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数量增加迅速,人为活动加剧,近年地质灾害也频频发生,这意味着对九寨沟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于原本生活在此的居民,其生存环境也有了一定的改变。面对如此复杂的变化,如何优化人们的居住环境成了值得思考的问题。 2 九寨沟人居环境现状 2.1 人居环境的基本概念 在吴良镛老师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定义到: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在空间上,又分为生态绿地系统与人工建筑系统两大部分,在内容上,划分为五大系统,分别是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支撑系统和居住系统。[1]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人居环境主要指景区内人们生产、居住的综合环境,包括旅游景区、景区周围居民放牧区、农耕区和房屋建设区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是考虑九寨沟人居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 2.2九寨沟人居环境现状 2.2.1 土地利用现状 早期,九寨沟的居民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靠种植农作物和打猎为主。旅游开发后,为保持九寨沟的风貌,国家退耕还林,大部分土地停止种植作物,人们开始主要以旅游业为生,少部分原始居民还会靠采药、偷猎、偷牧等为生,对环境有潜在的影响。所以,现状土地主要是旅游开发和原始区。[2] 2.2.2 交通现状 由于发达的旅游业,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内公路发达,道路硬化质量好。但由于其地形复杂,偏远山区的人们出行只能靠步行或者摩托车。 2.2.3 建筑现状 九寨沟的建筑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保护区内,建筑集中,多有集中的规划,布局不受地形限制,变化自由,以现代建筑材料结合自然材料为主,风格大致一致。保护区外的建筑分布散漫,主要是原始居民部落,没有明显的规划,以木质结合石头为主,较原始。 2.2.4 环卫设施现状 九寨沟旅游业发达,环卫基础设施良好,垃圾站和垃圾桶设置合理,移动厕所分布合理,定时有清洁工人打理,环卫环境较好。 2.2.5 能源现状 早期该区域居民主要以柴草和干柴为主。旅游业发展后,为避免砍伐对景观造成破坏,居民们逐渐采取液化气或者沼气,采用新能源比如太阳能等,能源使用现状较为良好。 2.2.6产业现状 九寨沟目前主要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传统的种植产业在退耕还林政策后逐渐消除。在近年来,伴随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九寨沟兴起了特色农业,特色水果,特色蔬菜等。[3]可见,目前产业结构发展方向丰富。 3 九寨沟人居环境的影响因素 3.1 旅游等人为因素 因九寨沟风景优美,旅游人数上升迅猛,虽然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增加了对环境的干扰,增加了生态环境的压力。为了发展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扩建和景观改造等活动会破坏地表植被和森林生态系统,旅游活动比如废弃物和污水、垃圾、粪便排放堆放等,研究显示其对九寨沟的生态影响作用明显。[4]近年来,私家车的快速发展也导致景区内车辆数目增加,直接导致了景区内道路重金属的含量大量富集并大于表土,这也是潜在的威胁。[5]同时,研究表明旅游活动干扰对生态环境中的植物也能造成缓慢影响,干扰导致一些物种局部消失,多是喜阴、对环境依耐性强的物种,同时还有伴人物种的入侵导致生态环境的变化。[6] 3.2 自然灾害 九寨沟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质条件特殊,常有强降雨天气,导致滑坡、泥石流、崩塌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仅仅是大型泥石流就发生了10次,泥石流破坏房屋、道路、景观,将地表冲刷至湖中,造成湖泊淤积,面积减小。[7] 4 九寨沟人居环境建设优化对策 4.1 开发与保护并重 九寨沟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是开发应达到适宜状态,在开发的过程要与保护并重,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发展生态旅游,避免九寨沟美丽的环境受到太多的干扰而出现变质。 4.2 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加大基础设施管理力度 九寨沟游客接待量大,少数民族居多,原有民居较为散乱,且地势复杂,没有较好的地势条件。对于建筑的布局,应该进行合理的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